登陆注册
2493500000100

第100章 词人简谱(1)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中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等职。在朝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世称王黄州),又迁蕲州,不逾日病死。作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王禹偁文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著有《小畜集》。

潘阆(?—1009),字梦空,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宋初著名隐士、文人,为人疏狂放荡。宋太宗闻其能诗词,至道元年(995)召见于崇政殿,赐进士及第,授四门国子博士。后因事牵连,被查究,因此而改名换姓,逃遁潜匿。著有《逍遥集》。

寇凖(961—1023),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北)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中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真宗时为相,封莱国公。后被贬为雷司户参军,卒于雷州(今属广东)。在位时力主抗辽,稳定国事,为官正直。词仅存四首,风格淡雅委婉。著有《巴东集》。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宋真宗祥符八年(1015)进士,曾任西溪盐官、陕西经略副使、参知政事等职。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封楚国公、魏国公。词作脍炙人口,苍凉豪放,感情强烈,为历代传诵。有《范文正公全集》传世。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北宋著名词人。曾任安陆县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交游。善作慢词,开北宋词坛风气之先,在词由小令向慢词的过渡中功不可没。其词含蓄雅正,意象繁富,内在凝炼,于两宋婉约词史里影响巨大。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在词作中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有《安陆集》,清人根据宋人手抄本编纂《张子野词》。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临川区)人。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十四岁时因才华洋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之后到秘书省做正字,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升官至集贤殿学士。性刚简,自奉清俭。能荐拔人才,如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下。其词在北宋时期具有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工于造语,多以男欢女悦、别绪离情为内容,词风和婉明丽、风流蕴藉。著作丰富,主要词集《珠玉词》有一百二十多首。

宋祁(998—1061),字子京。开封雍丘(今河南省杞县)人。北宋文学家。天圣二年(1024)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史馆修撰、工部尚书等。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其词多写个人生活琐事,语言工丽。近人赵万里辑有其词《宋景文公长短句》一卷。

柳永(约987—约1053),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作者。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林逋(967—1029),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出生于儒学世家,孤高自好,恬淡好古,早年曾游历于江淮等地,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今存词三首,诗三百余首。后人辑有《林和靖先生诗集》四卷。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因宣城古称宛陵,又世称“宛陵先生”。皇祐三年(1051)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仕途虽不得意,但在诗坛却享有盛名,与苏舜钦齐名,被称为“苏梅”,又因和欧阳修为好友,又并称为“梅欧”。有《宛陵集》六十卷。《全宋词》收录其词二首。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等合称“唐宋八大家”。官至擢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兵部尚书等。卒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在政治和文学方面均主张革新,为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创作实绩灿烂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词存二百余首,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大都是表现男欢女爱、离别相思、歌舞宴乐之类的艳词。

司马光(1019-1086),初字公实,更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反对王安石新政,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历史上与孔子、孟子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词存三首,均写风情,不加虚饰,直抒胸臆,继承“国风好色”的优良传统。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临川区)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为宰相,实行变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退居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诗文各体兼擅,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词不多,但亦擅长,现存二十余首。诗词遒劲清新,豪气纵横,对宋初形式主义的文风是有力的冲击,并直接影响豪放派诗词。

王安国(1030—1076),字平甫,王安石大弟。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临川区)人。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进士。为北宋著名诗人,诗博而深。词仅存三首,风格婉丽蕴藉。

晏幾道(1030—1106),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临川区)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好藏书,能诗,尤以词著称。其词工于言情,风格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与其父齐名,世称“二晏”(父为大晏,子为小晏)。有《小山词》,大部分为小令。

王观(1035—1100),字通叟。如皋(今属江苏)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官至翰林学士,因所赋《清平乐》词有“黄金殿里,烛影双龙戏。劝得官家真个醉,进酒犹呼万岁”之戏语而忤怒太后,被罢职,遂自号“逐客”。其词内容单薄,境界狭小,不出传统格调,但构思新颖,造语佻丽。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宋嘉祐二年(1057)进士,历任端明殿学士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祠部员外郎、杭州通判、龙图阁学士等职。仕途屡遭贬谪,但居官清正,政绩颇多,口碑甚佳。谥号“文忠”。其诗词、赋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为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和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其词一扫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风气,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有《东坡全集》及《东坡乐府》词集传世。

魏夫人(生卒年不详),名玩,字玉汝。襄阳(今属湖北)人。北宋女词人。曾布之妻,曾布参与王安石变法,后知枢密院事,为右仆射,魏氏以此封鲁国夫人。其词多写离情别绪,感情深沉真切,与曾布屡遭贬谪在外有关。有《魏夫人集》。存词十余首,被辑为《鲁国夫人词》。

李之仪(约1035—1117),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沧州无棣(今属山东)人。北宋词人。历任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河东常平等职。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属安徽省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有《姑溪词》。

舒亶(1041—1103),字信道,号懒堂。明州慈溪(今属浙江)人。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及第,历任临海尉、神官院主簿、秦凤路提刑、监察御史里行、御史中丞等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词以小令见长。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五十首。

黄裳(1044—1130),字勉仲,一字道夫。南平(今属福建)人。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知福州。善作诗,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让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卒于宜州贬所。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与秦观、晁补之、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书法精妙,与苏、米、蔡并称“宋四家”。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与苏轼并称“苏黄”。词风流宕豪迈,较接近苏轼,有《山谷琴趣外篇》、龙榆生《豫章黄先生词》。

时彦(?—1107),字邦彦。开封(今属河南)人。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状元及第。历任集贤校理、左司员外郎、太常少卿、吏部侍郎、开封府尹、工部尚书等职。工于诗词,存词仅一首。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文学家、著名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中进士,历任定海主簿、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等职。政治上倾向于“旧党”,“新党”执政后屡遭贬谪。生性豪爽,洒脱不拘。词大多描写男女****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历来词誉甚高。为北宋后期著名的婉约派词人。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等。

晁端礼(1046—1113),名一作元礼,字次膺。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晁补之称其为十二叔,常与唱和。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举进士,历单州城武主簿、瀛洲防御推官,知州平恩县,官满授泰宁军节度推官,迁知大名府莘县事。因得罪上司,废徙达三十年之久。有《闲适集》。

赵令畤(1061—1134),初字景贶,苏轼为之改字德麟,自号聊复翁。宋太祖次子燕王德昭(赵德昭)玄孙。元祐中签书颍州公事,时苏轼为知州,荐其才于朝。后坐元祐党籍,被废十年。绍兴初,袭封安定郡王,迁宁远军承宣使。著有《侯鲭录》八卷,赵万里为辑《聊复集》词一卷。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治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元祐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富于语言美与音律美。著有《东山寓声乐府》,存词二百八十多首。

仲殊(生卒年不详),本姓张,字师利,名挥,仲殊为其法号。安州(治今湖北安陆)人。北宋僧人、词人。曾应进士科考试。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与苏轼往来甚厚。宋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词作为其文学成就的主要代表,更多的词具有苏轼超迈横绝之风,并在登临怀古之作中表现尤为显著。

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北宋著名文学家,苏门四学士之一。幼能属文,早负盛名。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进士,历任澶州司户参军、北京国子监教授、秘书省正字、校书郎、扬州通判等职。因修《神宗实录》失实罪名,连贬应天府、亳州等地。后退闲故里,啸傲田园。其词除写景、咏花、赠和、悼亡之外,多写贬谪生涯和田园风光,而绮艳语较少。词今存一百六十余首,风格与东坡词相近,但缺乏苏词的旷达超妙,而趋于凄壮沉咽。有《鸡肋集》(诗文)、《晁氏琴趣外篇》(词)传世。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因其仪观魁梧逾常,故人称“肥仙”。后迁居楚州淮阴(今江苏淮安市淮阴区)。北宋文学家,苏门四学士之一。原籍亳州(今属安徽),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太常少卿等。后因党争,数遭贬谪。曾从学于苏轼,其文汪洋淡泊。擅长诗词,词作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有词作《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末期著名词人。历任太学正、国子主簿、知溧水县、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管理音乐的机构)等职。诗词文赋,无所不擅。精通音律,善于自创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清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著有《片玉集》,又名《清真词》。

谢逸(1068—1113),字无逸,号溪堂。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临川区)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之一。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一生不附权贵,安贫乐道,以作诗文自娱。为五代花间词派传人。其词既具花间之浓艳,又有晏殊、欧阳修之婉柔,长于写景,风格轻倩飘逸,在北宋后期词坛自成一家。著有《溪堂词》,今存词六十二首。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号岩壑老人,又称伊水老人、洛川先生、少室山人。洛阳(今属河南)人。早有声名,但不愿为官。高宗绍兴二年(1132),始应召入朝,赐进士出身,历任秘书省正字、兵部郎中、两浙东路提点刑狱等职。秦桧为相时,任鸿胪少卿;桧死,遭罢免。早年生活放荡,词风尚婉丽。中年逢北方沦陷于金,国破家亡,多感怀、忧愤之作,格调悲凉。晚年隐居山林,词多描写自然景色与闲适生活。

苏庠(1065—1147),字养直。初因病目,自号眚翁。澧州(治今湖南澧县)人,后徙居丹阳之后湖,更号后湖病民。南宋初词人。一生不仕,隐逸以终。工诗词,曾与苏轼唱和,得苏轼赏识而声名大振。其词多写闲适生活,笔调明朗爽洁而避纤丽浮艳。有《后湖词》一卷。

毛滂(约1061—约1124),字****。衢州(今属浙江)人。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历任郢州县尉、杭州法曹、武康知县等职。政和元年(1111)罢官归里,寄迹仙居寺,后流落东京,一生仕途失意。其词受苏轼、柳永影响,清圆明润,别树一格,自然深挚,秀雅飘逸。著有《东堂词》一卷传世。

叶梦得(1077—1148),字少蕴。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文人世家,母晁氏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之妹。南宋文学家。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者,其词开拓南宋前半期以“气”(英雄气、狂气、逸气)入词之新路,为辛派词之先河。今存《石林词》一卷。

同类推荐
  • 末日审判之生化之梦

    末日审判之生化之梦

    原本,网游中的生化模式甚至是比团队模式人数还要低的一种“子模式”,但自从《末日审判》这个由YZ集团研发的NZ、CF、生化战场等等网游的合体序幕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传统PVP的看法,苦逼大学生徐峰,一个技术好的PVE玩家,将打出不一样的,生化模式……
  • 喋血天涯

    喋血天涯

    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二战时,日本强盗侵占我华夏热土,步步逼近,势如破竹,国家危亡,有多少国民无家可归,流离失所,亡命天涯。我的老太陈圣围和陈圣站兄弟俩,就是直截的受害者之一,他俩本来家乡在浙江,但在战火的逼迫下,不得不和亲人合家西逃,一路艰难险阻,亲眼看见亲人一个个倒在血泊中。只有他俩逃了出来,在当地乡亲们的帮助下,安居乐业。然而,为了守卫一方安宁,且和土匪干了起来,拼了一个鱼死网破,树立了大男
  • 激战长空:冷战时期的空中格斗

    激战长空:冷战时期的空中格斗

    本书以冷战这一独特的历史时期为背景,专门介绍空中对抗,并以充满吸引力的小说化语言,讲述完全真实客观的故事。内容包括:朝鲜上空的对抗、印巴间的空中恩怨、亚热带丛林上方的角逐、中东头顶的硝烟、中国领空上的交锋等。
  • 兵临城下

    兵临城下

    天兵南下横扫入侵南海的劲敌,政变后的军政府冒着巨大的风险开始新的统一战争,顽敌倒在天兵脚下,胜利之师兵困敌国首都。(本故事纯属虚构。)
  • 铁血女英

    铁血女英

    女军人是个特殊的群体,但在抗日战争时期却成了日本鬼子奢侈的掠虐对象。不论是国军或是共军的女军人,一旦不幸被俘,她们的命运生不如死,结局几乎是不堪设想的。以国军第九军情报处长许轶初为首的女军人群体和以共军滇西南第一军分区政委周洁的为首的女军人们,让日军又恨,又怕,甚至痴迷!她们也因此被宫本列为誓要抓到手的“七仙女”,迎接她们的将是一曲曲悲壮之歌。
热门推荐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西点萌校:最佳甜蜜拍档

    西点萌校:最佳甜蜜拍档

    五官清秀但脸型像月饼?No~还没褪祛可爱的Babyface!皮肤白皙但只有1米45?遇到1米85的男生可是最萌身高差!萌就萌吧但胸部十足飞机场?6年后不填硅胶照样秒杀喷血嫩模!傻傻分不清一直为她护航那位到底是白马王子or黑天鹅?
  • 重生之娱乐至上

    重生之娱乐至上

    一个不入流的小小网络写手重生了,回到了他十六岁读高中的日子……带着重生后的记忆,以及对重生前看过的小说、电影等过目不忘的金手指,展开了这一世彪悍的人生……
  • 蓮衣传

    蓮衣传

    洛氏有孤女,名小仙,字莲衣。生于洛曲,长于止桑。五洲知名文艺女青年。她冰美人的外表下,长了一颗硕大而笨拙的心。要应付人世沧桑,多么艰难。也许命运也会有出错的时候,也许出错就是命运本身。
  • 爱无形

    爱无形

    周日晚上八点,上海某酒店商务套房的玻璃窗前,雪儿正看着眼前的黄埔江失神。周六早上飞到上海,和这里的钱超汇合。钱超,就是雪儿妈妈介绍给她的新任男友。
  • 妖孽们你们表过来
  • 生存之一种

    生存之一种

    卢一萍,原名周锐,1972年10月出生于四川南江县。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曾就读于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2年开始小说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情王国》,长篇纪实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随笔集《世界屋脊之书》及游记《黄金腹地》、《云南天堂》等,作品曾获天山文艺奖、解放军文艺奖、中国报告文学大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及上海文学奖等。《生存之一种》是作者的一部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笼罩》、《如歌军旅》、《二傻》、《生存之一种》、《远望故乡》等5篇,文章笔端细腻深刻,读起来意境深远,值得品评。
  • 天运纪

    天运纪

    道者,包罗万象,而承之于天;命者,顺逆无常,而取之于运。应运之人,知天命,体天心,悟大道,奉天承运,是谓天运。
  • 异世轶事

    异世轶事

    她,被弃养的官家小姐。为自救,潜心学医。遇到他,让她重获新生。她:无关风月,这是友情。幼时的一次交集,他对她上了心。她:有缘无份,这是禁忌。她的机智聪慧让他不经意间,情根深种。她:这,这是个误会。
  • 追踪报道

    追踪报道

    本书讲述了黑白利益盘根错节、基层司法监管空白、国企改制资产流失、派系之间权谋倾轧的故事。新闻媒体以镜头剑指腐败,突破层层阻碍揭露真相。资深媒体人十年磨一剑,直击中国媒体舆论现状。本书从细微处着眼却不落窠臼。书中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某市一起离奇的车祸在电视台播出,引得方方面面的强烈关注,随着报道的深入,唯一的女知情人被迫害成精神分裂,案情陷入迷局……副台长方诺亚基于记者的职业道德,决心将官场腐败的黑幕彻底掀开,他像拆弹专家一样游走在生死边缘。随着幕后主使渐渐浮出水面,方诺亚发现自己陷入一个更大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