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3700000019

第19章 园艺、园林与花艺中的梅花(上)(2)

梅园是古代最常见的梅景形式,无论专题植梅,还是园中小块种植,也无论规模大小,都可以泛称梅园,也有以圃、村之类称之者。孟浩然有《张郎中梅园中》诗《全唐诗》卷一六○。,当是梅花专类园。钱起《宴崔附马玉山别业》:“竹馆烟催暝,梅园雪误春。”《全唐诗》卷二三七。所写则是别墅中专题小景。梅园可以说是最为普遍的营景方式,同时也是各类以梅花为主的园景最常用的笼统称呼。

二、梅花种类

(一)生物类型针对观赏梅花,古人主要根据花期、花枝形态特征等来进行分类。就花期言有早梅一类,就花色而言有江梅、红梅、黄梅之不同,就枝干而言有古梅、苔梅两种特殊形态,而蜡梅则是梅花中的另类。下面择要加以介绍。

1早梅

古人作品中常有早梅之题,有泛称和专称之不同。梅花花期较早,为百花之先,因而常称早梅,这是一种泛指。同时梅花由于对气温比较敏感,在还寒乍暖的刺激下,尤宜萌芽绽放,而不同的地区、不同地形所构造的环境更是千差万别,因而梅花开放的地区和个体差异较为明显,许多情况下,所谓早梅并不是一种种质,而是诸多环境因素作用的个体或群体差异而已。但在梅花诸多品种中又确有少数品种花期特早。如李格非《洛阳名园记》载大隐庄梅“盖早梅,香甚烈而大,说者云大庾岭梅,移其本至此”《邵氏闻见后录》卷二五。。范成大《梅谱》:“早梅,花胜直脚梅。吴中春晩,二月始烂漫,独此品于冬至前已开,故得早名。钱塘湖上亦有一种,尤开早,余尝重阳日亲折之,有‘横枝对菊开’之句。”这里说的即是几种早梅品种。梅开之早是梅花的基本特性,而早中之早更是倍受重视和喜爱,因此,自古以来早梅就构成了咏梅画梅常见的专题。

2江梅

范成大《梅谱》:“江梅,遗核野生不经栽接者。又名直脚梅,或谓之野梅,凡山间水滨荒寒清绝之趣,皆此本也。花稍小而疏瘦有韵,香最清,实小而硬。”江梅花色白小,单瓣疏朵,香味清冽,果实小硬,是分布最为广泛,最接近野生原态的一种。在红梅、蜡梅等未能引发注意之前,人们所说的梅花或即此种。江梅之称始于唐,杜甫晚年有《江梅》诗:“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全唐诗》卷二三二。这里的江梅只是江边之梅的意思,杜甫早些年另一首诗中也有“何当看花蕊,欲发照江梅”杜甫《徐九少尹见过》,《全唐诗》卷二二六。的句子,但所写雪色即是江梅最典型的特征。此后刘长卿、李郢、郑谷等唐代诗人作品中都出现“江梅”之称,所写则多非江边之景,俨然有了品种名称的意味。也许梅花主产于江淮以南,野梅也多见于江岸溪边,类似的说法不断增多,便逐渐成了这类分布广泛之野生品类的专称。北宋仁宗朝梅尧臣《初见杏花》:“浅红欺醉粉,肯信有江梅。”《全宋诗》卷二三三。以江梅之白与杏花之红相比较,已是很明确的品种概念。

江梅显然不只是一个含义狭窄的具体品种,想必其中包含着许多形态和习性的丰富差异,从整体上说是一个统一的类型。从生物学上说,江梅是梅之最基本的种质类型,而从观赏价值而言,相对于后来愈益丰富的品种,它也以质朴的形姿和野生的状态,所谓“山间水滨荒寒清绝之趣”代表梅花最为原生、本色的特征。“潇洒江梅似玉人,倚风无语澹生春”赵孟《梅花》,《松雪斋集》卷五。,古人所称颂的幽洁、疏淡、闲雅、野逸等品格意韵以江梅体现得最为典型,因而有着特殊的观赏价值。

3红梅

红梅可能是观赏梅花中明确最早的品种之一。传为汉刘歆(?-23)所作《西京杂记》卷一记载:“(汉武)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亦有制为美名以标奇丽……梅七:朱梅、紫叶梅、紫华梅、同心梅、丽枝梅、燕梅、猴梅。”朱梅顾名思义,应是红梅品种,但这里的朱红,指的是果实还是花色很难论定。唐高宗《守岁》“薄红梅色冷,浅绿柳轻春”《全唐诗》卷二。,杜甫《留别公安太易沙门》“沙村白雪仍含冻,江县红梅已放春”同上,卷二三二。,不知所写是花色之红,还是指江梅未放时花蒂之红。五代阎选《八拍蛮》词“云锁嫩黄烟柳细,风吹红蒂雪梅残”张璋、黄畬《全唐五代词》第737页。,宋初田锡《对酒》诗“江南梅早多红蒂,渭北山寒少翠微”《全宋诗》卷四一。,说的都是江梅之红蒂,杜甫所言或即此意。另晚唐罗隐《梅》诗,一题作《红梅》,诗中有“天赐胭脂一抺腮,盘中磊落笛中哀”云云《全唐诗》卷六五六。,显然是指果色,而非花色。据宋人记载,五代南唐后主“李煜作红罗亭,四面栽红梅花,作艳曲歌之”李颀《古今诗话》,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上册第233页。。这里所说的明确是红梅。可见至迟到五代时,红梅品种在江南地区已引起关注。

宋代第一波赏梅热潮即由红梅引起。太宗时,苏州长洲知县王禹偁作《红梅花赋》解缙等《永乐大典》卷二八○九。,宋太宗本人作有《红梅花》曲脱脱《宋史》卷一四二。。宋蔡絛《西清诗话》卷下:“红梅清艳两绝,昔独盛于姑苏,晏元献始移植西岗第中,特珍赏之。一日,贵游赂园史,得一枝分接,由是都下有二本。公尝与客饮花下……自尔名园争培接,遍都城矣。”张伯伟编校《稀见本宋人诗话四种》第218-219页。吴聿《观林诗话》:“都下旧无红梅,一贵人家始移植,盛开,召士大夫燕赏,皆有诗,号《红梅集》,传于世。”吴聿《观林诗话》,《历代诗话续编》上册第120页。所指当即晏殊之事。当时北方人多把红梅误作杏花,引得晏殊、王安石等南方人作诗调笑。同时,在南方的宣城(今安徽宣州),梅尧臣等人也在传植红梅。梅尧臣称红梅是“吾家物”,友人多求取嫁接程杰《宋代咏梅文学研究》第327-329页。。到了北宋后期,红梅栽培已极其普遍,四方发现,展转移接,品种也益繁多。到南宋时即有潭州红、福州红、邵武红、柔枝等品种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八。。明王象晋《群芳谱》果部卷一记载有鹤顶、双头等品种。明王路《花史左编》卷四记有单瓣红梅。就生物资源而言,红梅品系多应出于梅与桃、杏之间的种质交流。“梅也,接之以杏则红矣”韦骧《钱塘韦骧集·红梅赋》,《永乐大典》卷二八○九。,这是人工杂交,想必天然杂交变异的现象也较普遍。

红梅是梅花中的艳丽一族。范成大《梅谱》:“红梅,粉红色,标格犹是梅,而繁密则如杏,香亦类杏。诗人有‘北人全未识,浑作杏花看’之句。”红梅的美感就在其梅花先春怒放的气格和桃杏闹春的艳容两者的有机结合。前引蔡絛说“红梅清艳两绝”,又有称其“梅花精神杏花色”王十朋《元宾赠红梅数枝》,《梅溪王先生文集》后集卷二。,“春风模样,霜月心肠”史达祖《瑞鹤仙·赋红梅》,《全宋词》第2337页。。清高士奇《北墅抱瓮录》:“红梅姿韵芳妍,艳而不冶,其开在诸梅之先,寒林点缀,尤不可无也。”都精辟地概括了红梅的审美特色。古人咏红梅多与桃杏对比,或以醉美人、娇嗔美人、炼丹仙姝作比喻,都能形象地展示其神韵。

当然,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审美氛围里,对红梅的评价并非一成不变。在其最初被发现时,人们倍感新奇,宋初王禹偁《红梅赋》这样称赞:“梅之白兮终碌碌,梅之红兮何扬扬。”王禹偁《小畜外集》,《永乐大典》卷二八○九。而后来随着人们对江梅系列幽雅野逸之品格神韵推崇备至,红梅的桃杏艳色在格调品位上就打了很大的折扣。明文震亨《长物志》卷二即有“红梅差俗”的说法。在整个古代,以江梅为代表的素洁本色是最受推重的。但在表达喜庆、吉祥之意时,人们多倾向于红梅。晚清吴昌硕喜画红梅,以墨圈花,朱红点染,篆法写枝干,人称“铁网珊瑚”。现代以来,由于红色革命之思想精神的影响,红梅的地位逐渐凌越于素梅之上,受到较多的称赞。

在园林使用上,古人至少表达过两种情趣和构想。一是范成大《梅谱》所说,红梅“与江梅同开,红白相映园林,初春绝景也”,这是一种红、白配植映衬的构景,效果比较明丽。另一是文震亨《长物志》卷二所说“红梅绛桃,俱借以点缀林中,不宜多植”,是说红梅偏艳,色彩抢眼,宜少量用于茂林修竹丛中篱边分散点缀,以取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效果。即就观赏效果而言,红梅在江梅系之外别具一格,尤其是踏雪赏梅遇一株红梅,正如《红楼梦》第四十九回所写“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的情形,红白相映,境界无比奇丽别致。

4蜡梅

蜡梅之名首次正式见于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周师厚所著《洛阳花木记》:“梅之别六:红梅、千叶黄香梅、蜡梅、消梅、苏梅、水梅。”周师厚《洛阳花木记》,陶宗仪《说郛》卷一○四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以下所引《说郛》,除注明别本外,均为此本。蜡梅何时发现,学术界认识有分歧。唐人作品中有“腊梅”之语,但只是泛指梅花,犹言冬梅、寒梅而已。传唐代张翊著《花经》有所谓“一品九命”之说陶宗仪《说郛》卷一○四下。,“蜡梅”名列其中。是书是否出于唐人,很值得怀疑。所谓“一品九命”中,兰居第一,牡丹屈居第二,酴醿唐时名尚不著,也列名一品,都与唐人爱好、观念不合。大量文献材料表明:“宋时始有蜡梅。”马位《秋窗随笔》,丁福保辑《清诗话》下册第829页。最早涉及蜡梅品种的是王安国(1028-1074),其《黄梅花》诗:“庾岭开时媚雪霜,梁园春色占中央。未容莺过毛先类,已觉蜂归蜡有香。”所咏显系蜡梅。宋末方回注释说:“熙宁五年壬子馆中作。是时但题曰《黄梅花》,未有蜡梅之号。至元祐苏、黄在朝,始定名曰蜡梅,盖王才元园中花也。”方回《瀛奎律髓》卷二○。王才元,即王棫,王直方的父亲。王氏园池在汴京城南,时苏轼、黄庭坚等名士任职京师,常应邀前往聚会赏花。《王直方诗话》:“蜡梅,山谷初见之,作二绝……缘此蜡梅盛于京师。”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上册第94-95页。黄庭坚《戏咏蜡梅二首》自注:“京洛间有一种花,香气似梅花,亦五出,而不能晶明,类女功捻蜡所成,京洛人因谓蜡梅,木身与叶乃类蒴藋。窦高州家有灌丛,能香一园也。”《全宋诗》卷九八三。综合上述材料,可见蜡梅未显时,人们只以黄梅称之,元丰间始名蜡梅,至宋哲宗元祐间黄庭坚等名士踊跃观赏,品题唱和,遂名声大噪。南宋王十朋《蜡梅》“一经坡谷眼,名字压群葩”同上,卷二○四四。,说的就是这一过程。当时蜡梅野生分布的中心在秦岭南坡、汉水谷地至鄂北山区。与红梅之由南传北不同,蜡梅起于京(开封)、洛(洛阳)地区,晁补之《谢王立之送蜡梅诗》五首之四“水村映竹家家有”晁补之《鸡肋集》卷二○。,可见栽培之盛。后逐步影响江南与巴蜀,到北宋后期,蜡梅已经成了最时尚的梅花品种。

按现代植物学分类,梅属蔷薇科李属,乔木状,而蜡梅属蜡梅科蜡梅属,灌木状,差别较大。但蜡梅花期与梅相同,香味也近,加以先花后叶,因而自古视为梅类。对这些异同大较,古人也有清醒的认识。范成大《梅谱》:“蜡梅,本非梅类,以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酷似蜜脾,故名蜡梅。”蜡梅花期与梅同时而稍早,且较耐寒,黄河以南广大地区都能生长。蜡梅根盘发达,发枝较强,极耐修剪,因而是广泛应用的园林观赏植物。其黄色且蜡质样光泽的花瓣、清冽浓郁的芳香放在整个梅花品种体系中极具特色,其灌木丛生、修韧的株型枝条使其在园林、花艺中的应用也别具一格。前述宋徽宗艮岳蜡梅屏即是利用其灌木枝条编拦而成,而早在北宋中期发现之初就被用为瓶插清供的材料。张先《汉宫春·蜡梅》:“银瓶注水,浸数枝、小阁幽窗。春睡起,纤条在手,厌厌宿酒残妆。”《全宋词》第83页。蜡梅灌木矮株,宜于庭院阶下种植,文震亨《长物志》卷二“寒月庭除,亦不可无”,说的即是蜡梅。古代诗词凡咏蜡梅多通过与江梅比较,着意其黄色和浓香两大特色,其中花瓣蜡质也是关注重点,甚至蜡梅这个名称本身正是文学比喻的结果。

蜡梅一属又有多品,范成大《梅谱》:“蜡梅凡三种:以子种出不经接,花小香淡,其品最下,俗谓之狗蝇梅;经接花疏,虽盛开花常半含,名磬口梅,言似僧磬之口也;最先开,色深黄如紫檀,花密香秾,名檀香梅,此品最佳。”檀香与磬口,一以色胜,一以形胜,自来倍受人们爱重。

5古梅

古梅其实并不是另一品种,而是梅花的特殊生长状态,细分又有三种不同的具体情况。范成大《梅谱》:“古梅,会稽最多,四明、吴兴亦间有之。其枝樛曲万状,苍藓鳞皴,封满花身……去成都二十里有卧梅,偃蹇十余丈,相传唐物也,谓之梅龙,好事者载酒游之。清江酒家有大梅,如数间屋,傍枝四垂,周遭可罗坐数十人。任子严运使买得,作凌风阁临之,因遂进筑大圃,谓之盘园。余生平所见梅之奇古者,惟此两处为冠,随笔记之,附古梅后。”这里说的即有两种:苔梅与老梅。

常言所谓古梅多指老梅,即高龄老树。范氏所记成都蜀苑梅龙和清江盘园大梅,属典型古老植株。梅为长寿树种,我国又是梅的原产地,在梅的分布区内高龄老树古来多有,关键在于人们是否发现与注意。宋初天台宗高僧释智园是描写和欣赏古梅的第一人,其《砌下老梅》诗云:“傍砌根全露,凝烟竹半遮。腊深空冒雪,春老始开花。止渴功应少,和羹味亦嘉。行人怜怪状,上汉采为槎。”《全宋诗》卷一三八。咏所居西湖孤山玛瑙院梅树,花迟果稀,老根裸露,树干扭曲古怪,一副典型的老梅姿态。仁宗朝陈舜俞《种梅》“古来横斜影,老去乃崛奇”同上,卷四○二。,已表现出明显的赞赏态度。但纵观整个北宋时期,只有零星诗文涉及古梅。据范成大《梅谱·后序》,南北宋之交的画家、园工仍偏好新枝嫩条。大约宋高宗绍兴后期以来,古梅老干才逐步引起重视。

苔梅实非老树,而是一种特殊气候环境下形成的观赏形态,因其枝干屈曲、苍藓斑驳,一副龙钟老态,因而也视为古梅。范成大《梅谱》:“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飘飘可玩。初谓古木久历风日致然,详考会稽所产,虽小株亦有苔痕,盖别是一种,非必古木。余尝从会稽移植十本,一年后花虽盛发,苔皆剥落殆尽。其自湖之武康所得者即不变移。风土不相宜,会稽隔一江,湖苏接壤,故土宜或异同也。凡古梅多苔者,封固花叶之眼,惟罅隙间始能发花,花虽稀而气之所钟,丰腴妙绝。苔剥落者,则花发仍多,与常梅同。”会稽(今浙江绍兴)、四明(今浙江宁波)、吴兴(今浙江湖州)、宜兴(今属江苏)等地,临海滨湖,地气温溽,植梅易生苔藓,而以会稽最为著名。陆游《梅花绝句》其七“吾州古梅旧得名,云蒸雨渍绿苔生”《剑南诗稿》卷一○。,说的就是绍兴盛产苔梅的情形。环境一旦改变,形态也就消失。周密《武林旧事》卷七记载宋高宗赵构说:“苔梅有二种,宜兴张公洞者苔藓甚厚,花极香;一种出越上,苔如绿丝,长尺余。”是说当时苔梅有两种,宜兴(今属江苏)所产苔封较厚,会稽所产苔丝绵长,是两种典型的树藓观赏形态。

就梅花观赏而言,还有另一种古梅形态,这就是梅花盆景。盆梅通过桩根的选择和扭缚修剪,制造出老根虬枝之姿态(在后面花艺盆景中专作介绍)。

同类推荐
  • 运城名人(大运之城精品丛书)

    运城名人(大运之城精品丛书)

    运城位于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金三角古河东地域,这里钟灵毓秀,地灵人杰,养育了无数的华夏才俊豪杰。早在开辟鸿蒙、刀耕火种的远古时期,就演绎了女娲抟土造人的优美传说和黄帝与蚩尤征战盐池的喧嚣;尧王访贤,舜耕历山,后稷嫁穑,禹凿龙门,嫘祖养蚕,也都发生在这里,中华文化从这里一路摇曳走来。
  • 巴人寻根:巴人·巴国·巴文化

    巴人寻根:巴人·巴国·巴文化

    有关巴人的历史和故事,是那么的遥远,遥远得虚无缥缈,人们翻阅故纸堆里的文字就像阅读神话传说,将信又将疑。然而,从20世纪中期以来,有关巴人和巴文化的考古发现层出不穷,使那些原本朦胧的史实逐渐清晰起来,那些远古的场景又开始浮现在现今人们的眼前。原来,二三千年前的巴人并没有离我们远去,他们就在我们的脚下,就在这片富饶的巴渝大地,与我们仅相隔咫尺红土!透过肥沃的土壤,我们尚能感受到历史的余温。
  • 民间风情 三百六十行(文化之美)

    民间风情 三百六十行(文化之美)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我们再耳熟能详不过的话。社会百业,就是我们俗称的三百六十行。所谓三百六十行的行,最早似乎是指街巷所设的贩卖摊和商店的行列,这点可以在唐人小说文献中得以证明。传统的三百六十行,是我国农耕社会中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指人们赖以为生产、生活,即与衣食住行用等紧密相联的手工业、商业的泛称。
  • 西口文化

    西口文化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三晋人文资;T.彼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在中华民族的煌煌文化巨著里,博大精深的三晋文化是其中极为绚丽和厚重的重要篇章。进入新世纪,山西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板应对经济社会和时代发展形势。
  • 胶东半岛鸟文化

    胶东半岛鸟文化

    城市,可以被称为是一本“可读”的历史。一个城市的文化个性,只能从地域文化的亮点中寻找。胶东文化有着自己的特性和独立性,是一支原生态独立起源的文化,胶东文化偏重于齐文化,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结合得非常紧密。
热门推荐
  • 螺溪振祖集

    螺溪振祖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心证道

    天心证道

    一个脑海中装着无数功法,无数秘籍的凡人少年,于乱世中崛起,弑神灭魔高歌猛进。悟心典,运心力,天上地下最为神秘的力量为我所用。修法则,证天道,仗剑轻舞风云搅动星辰只为唯我独尊。
  • 媚夺君心,皇上请废后

    媚夺君心,皇上请废后

    一朝惊变,她背负起不共戴天的仇恨,走向了敌人的怀抱。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内心的仇恨也许也会因时光的流逝而渐渐淡忘。当前方的消息再度传来时,她才如梦初醒。从此她发誓必定要误了他这江山。造鹿台,建酒池,允她一世荣华,为她荒废朝纲五余载,遗臭万年,只因脑海中不断浮现她当初的那一抹红妆丽影,一眼就是一生。她也曾记得有位温润的公子这样问过她:“苏苏,你喜不喜欢?”当时的诧异、惊喜、羞涩与无奈充斥着她的内心,让她无力去面对。哪曾想命运的一次转身,就是一次轮回。清冷月夜下的一抹孤影,傲然立于茫茫天地间,只是那惆怅复惆怅的笛音,为谁倾心为谁殇?最后的最后,是做地狱中吸人魂魄的彼岸花还是给自己和他,一份救赎……
  • 幻:临界

    幻:临界

    我的王国,我的城池——光明之城——曙光的初辉,圣耀的闪烁。我是一位杰出的国王,也是一位糟糕的统治者。我在国家需要我的时候,离开了它,去了尘世,后来,它灭亡了,我不再是它的国王了。我远远地望着曾经属于我的土地,我发现它在对我哭泣,它对我很失望。我的眼泪也至此而落下……我开始走上一条不归路,准确地说,就是茫然的流浪……
  • 卡布其

    卡布其

    她们是被打破的碎玻璃注定一出生就被离弃当她们与他们相遇故事从这里开始
  • 卓越管理者说话之道

    卓越管理者说话之道

    从管理者日常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让管理者在各种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得体而自如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解决问题、宣示主张、发布命令、同时树立管理者超凡出众的形象和应有的权威。相信《卓越管理者说话之道》能够帮助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不同级别的管理者提高自身的讲话水平,为事业的蓬勃发展助力、增势。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银河谜星战

    银河谜星战

    突然出现的一大批金属犯罪者,以异常的犯罪手段作案给民众带来无限恐慌,一位神秘的银河战士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与金属犯罪者展开殊死搏斗!随着警方的介入调查,不断出现的金属犯罪者背后可能有一个庞大的组织在暗中操控,究竟真相如何?与此同时,一位记者新手怀揣正义用手中的笔、纸和照相机试图揭开银河战士达杰斯的神秘面纱,这位名叫谭仁杰的记者新手将会与银河战士达杰斯发生怎样的邂逅呢?身着新式战斗警备服的特警精英南宫怡月、东方傲海分别化身地球战警维丽、地球战警盖斯打击金属犯罪者,因缘际会,南宫怡月竟与谭仁杰有了说不清、道不楚的复杂关系,而东方傲海与银河战士达杰斯之间的误会又该怎样消除呢?
  • 天宫传

    天宫传

    既然有天庭,那么神仙之中也有官场。太上老君的烧火童子想入主天宫,自然要从人界学起。仙侠小说,历史风格。本书已肥,请杀。
  • 追你三生爱我可好

    追你三生爱我可好

    第一世为了他救他,她选择跳崖,重生之后,抹去了之前的记忆,却还是遇见他,而他却告诉他我心里有喜欢的人了,她重回魔域,发誓要将所为的正道中人,除之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