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3700000003

第3章 先秦两汉:梅的实用阶段(2)

“岷山”以下三条,所述多认为即今四川中部岷山山脉,“崌山”、“岐山”是其南部和东南部支脉。所说的“梅”不是今日所说的果梅之树,一般说来,“梅、梓”等并称时所谓“梅”当为与梓同类的樟科乔木。

(六)《周礼》。又名《周官》,西汉河间献王刘德所献,称先秦旧籍。《周礼·天官·笾人》:“馈食之笾,其实:枣、栗、桃、干、榛实。”这里主要讲祭祀用品,笾是一种盛果实的圆底高脚竹编浅盘。“干”据汉代人的注解,是指干梅,一种梅实制品。汉代《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豆是木制的浅盘,形状、功用与笾相同。干梅的制法是将青梅先行蒸煮,然后晒干即成。

(七)《礼记》。西汉人戴圣编定,采自先秦旧籍。其中涉及梅实利用的材料颇多,主要集中在《内则》篇中。

1《礼记·内则》:“鱼脍,芥酱。麋腥,醢酱。桃诸、梅诸,卵盐。”这是一组食品及其吃法。诸同菹,本指干菜,桃诸、梅诸,即桃干、梅干。梅诸,大概也即前条所说的干。卵盐,大如鸟蛋的盐块,这里是说食用桃干、梅干时,以盐调和之。

2《礼记·内则》:“栗、榛、柿、瓜、桃、李、梅、杏、楂、梨、姜、桂。”这是一组果实,桃、李、梅、杏放在一块儿,可见古人早就视为同类。

3《礼记·内则》:“脍,春用葱,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葱。脂用葱,膏用薤,三牲用藙,和用醯,兽用梅。”这是一组烹调原料单,因时节、原料不同,调料也各有所宜,其中梅主要用来烹调兽肉,殷墟铜鼎中梅与兽骨同在,是这一烹调法的有力佐证。

总结上述文献材料,参以考古发现,对我国早期梅的生长和应用情况,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先秦商周时期,梅的分布远较现在为广,黄河流域至少相当于今天的陕西、河南、山东一线,有梅的生长。

(二)至迟西周以来,梅已成为重要的栽培果树,“桃李梅杏”、“梅棘榛”等植物连类并举,说明人们对梅的自然类属有了一定的认识。

(三)商周之际梅的果实成了一个重要食品,具体应用有三种:

1野生或栽培梅果的直接食用。

2制作干梅。所谓“干”、“梅诸”,是梅果的一种粗加工,主要是为了梅实的保存,也许还有改善品质、口味的作用。这些制品既用于祭祀,也见于日常食用。

3用作烹制鱼肉等的调味品。先秦已有醯一类人工酸味食物,也有以醯调味的例子,但在人工酿制醋没有流行之前,梅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酸味原料,其地位与盐相当。后世丰富的烹调经验证实,梅实之酸有除腥和催熟的双重作用,考古和文献材料证明梅当时主要用来烹烧鱼兽等肉食。这可以说是梅在日常生活中实用价值最为重要的方面。

三、“梅”字的定型

虽然我们的先民对梅的利用历史悠久,但作为音、形、义高度统一的梅实专称到汉代才逐步完成。

现存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没有“梅”字。“梅”字最早见于金文之《史梅兄簋》,作“”,容庚《金文编》收录容庚《金文编》第389页。。如果从这里算起,“梅”字的出现在中国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了。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字典,其中有这样几个字与梅有关:“枏,梅也,从木冄声。”“梅,枏也,可食,从木每声。”“楳,或从某。”“柍,梅也,从木央声,一曰江南橦材,其实谓之柍。”“某,酸果也,从木从甘。”“槑,古文某从口。”分别见许慎《说文解字》第114、115、118页。

“枏”、“梅”二字互为解释,可见即是一物。虽然两字排列橘、柿、杏、柰、李、桃等字中间,但不像橘、柿等字那样解作果实,显然所指不是酸果之梅。这两条字义原来可能不排在果树之列,“梅”字条下的“可食”二字也可能是后世衍文。这里的“枏”、“梅”实际指的是一种樟科高大乔木,多生长于南方,秦汉方言扬州称“枏”,荆州呼为“梅”,汉以后逐步固定写作“楠”。后世诗文中常见的“梅梁”,实非蔷薇科梅树,而是樟科楠木。

《说文解字》中的“柍”字,明言有两种意义,一指“枏梅”类乔木,张衡《南都赋》说“柍、柘、檍、檀”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卷四。,显然四种树木同属非果之类。

另一种意见认为“柍”即《尔雅·释木》中所说的时英梅,又名雀梅,是梅之小者。《说文解字》研究者解释道:“柍之言幺也。幺,小也,谓其实微小也,湖湘间称梅之小者为柍梅。”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卷一二。三国吴人陆玑注解《诗经》草木时说:“唐棣,奥李也,一名雀梅,亦曰车下李,所在山中皆有,其花或白或赤,六月中成实,大如李子,可食。”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上。可见所谓“柍”或即今日所说的唐棣。

另一个常被视为梅之别名的是“朹”字,主要依据是秦汉间字书《尔雅·释木》。但正如明朝毛晋所说:“《尔雅》凡三释梅,俱非吴下佳品:一云梅柟(按:同枏),盖交让木也。一云时英梅,盖雀梅,似梅而小者也。一云朹檕梅,盖朹树状如梅子似小柰者也。……《摽有梅》之梅,《尔雅》独未有释文,真一欠事。”毛晋《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卷上之下。《尔雅·释木》三处提到梅:一处指楠;一处指柍(或唐棣);第三处即所谓“朹”,据古人解释实为山楂一类的果树。

“楳”、“某”、“槑”三字,学者一致肯定所指为酸果之梅,一般多认为“某”、“槑”两字出现较早,为梅之本字,而“楳”与“梅”是后造字。但值得一提的是,“某”在甲骨文中即已出现,据考甲骨文中的“某”字是一地名,其地“即商之沫邑,周之牧野,武王伐纣之朝歌”李实《甲骨文字考释》第17页。。它与“梅”字有没有或有怎样的关系,已很难详究,但就字形字音揣度,“某”字即或不是梅的本字,也是一个较早的借用字。另,《说文解字》草部收“”字,释为“干梅之属”,是梅果制品的专名,见前《周礼·天官·笾人》。

总之,综合各类上古典籍的文字材料及其后世有关的研究注解,“梅”字的字形字义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梅”显然是一个后起字,早先用作酸果树名的当是“某”、“槑”两字或类似更早的象形与会意写法,进而才有“楳”、“梅”之类形声字。“梅”字最早不专指今日所说的果树之梅,在一些地区曾用作楠树(枏)的名称,又经常与一些形似梅的果树(朹、柍)名称相混淆。从汉代开始,“梅”字才逐步固定为今日所说果树之专名,其他意义则别字另行,魏晋以下除少数好古之士偶见使用“楳”、“槑”外,一般都写作“梅”。

四、梅实用价值的两个喻义

现存先秦文献没有关于梅花方面的内容,显然此时梅花的审美价值尚未引起注意,这与桃花、荷花、芍药、松、竹等植物不同。一般说来,人类对于自然生物的认识和利用,最先注意的多是其实用价值,梅花典型地属于这种情况。在有考古发现的几千年漫长岁月中,人们对它的注意只在其果实。大量的考古及文献资料表明,在早期人类的生活中,梅是一种较为重要的果树。既属日常食用之物,也作为祭祀之品。无论上层贵族,还是一般民众,应用极其普遍。悠久的利用,其物质价值较早得到认识和把握。从人类认识史的一般规律来说,物质的实用价值、经济价值总是人类表达其他价值理念最为方便、常见的比喻方式。梅之果实也是如此,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使其成了一道易为人知的比兴和譬喻材料,下述两个词语正是这方面的代表。

(一)“盐梅和羹”。这可以说是梅之果实最重要的典故。相同的说法见于《尚书》和《左传》两书,一是殷商后期的事,一是春秋后期的事,两者时间跨度大。一是帝王训谕大臣,一是士人讽谕诸侯,出于不同阶层和身份。说明这一比喻在当时上流社会的流行。《尚书》以盐、梅这两个当时主要的调味品来比喻国之宰相的重要性。《尚书》的儒家经典地位使这一说法在后世影响很大,几乎成了宰相器识才干的代名词。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势,可以说是封建士大夫功名利禄追求的极致,后世“和羹”一语也成了士人之间仕宦前程的最高理想和无上祝福。《左传》同样是以“和羹”之事来说明君臣之间“和而不同”的政治理想,但用作比喻的是整个烹调之事,不只是盐、梅,还有烹调的其他因素如水、火等,其取义既与《尚书》相同而又非专属梅实,因此后世提到的不多。

(二)“召南摽梅”。这是民歌层面的一个比喻。以梅子成熟和收获之事的紧迫性来表达婚嫁及时的礼义要求和美好心愿。与《尚书》等不同,用作比喻的不是梅树果实的滋味,而是收获果实的农事活动。不同的着眼点透露了贵族士人与平民阶层思想和情感上的深刻差异。这一农事劳动形成的比兴影响极其有限,因为女子思偶伤春一类意思后世大都倾向于改用花色来比兴寄托。但这一主题是普遍的、永恒的,《诗经》又有着儒家经典的崇高地位,“摽梅”作为女子伤春之情、求偶之义的典故,经常为人们所采用。

这两个比喻采用的都只是果实,说明这一时期梅的鲜花形象尚未引起人们注意,人们深入了解的是梅的实用价值,而对其审美价值尚属茫昧不觉。这种实用经验应该说也包含着审美的因素,先民们面对梅诸桃诸、盐梅和羹一类美味佳肴,应该说不只是一种物欲的满足,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有关梅的审美感知针对的是梅的果实而不是鲜花。与桃花、荷花、菊花、芍药、兰草相比,梅花审美观赏价值的发现是较滞后的,这也由当时人类物质和审美认识的总体水平所决定。与桃花、荷花相比,梅花花色淡小无奇,极不显眼;与菊花、兰草相比,梅花又不具兰、菊那样的佩香与饮食功能,因而不可能像梅果那样引起注意。就其果实而言,也不像橘树那样,与特定民族的生活联系而被视为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这一时期人们关注的只是梅果的应用价值,人们深入了解的也只是其滋味功用,有关的美好感觉都是由果实滋味引发的,因此我们称这一时期为梅文化发展的“实用时期”。如果认为其中也包含审美因素的话,那也主要出于果实滋味的美感,可以说是审美的“果实阶段”,无论审美的内容和方式,与后世的花树审美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值得一提的,果实喻义与花色审美之间也有一些值得玩味的联系。“和羹”与“摽梅”两个果实比喻,前者阐说的是功用,后者忧虑的是时间,在后世的梅树花色审美中,才色之喻与时序之忧正是最普遍的情感内容,几乎构成了梅花审美感受的两极,从中我们也不难体味到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情结。

同类推荐
  • 文明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明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明的故事》乃威尔斯代表作中之代表作,被称为“世界之书”,凡有文字的地方即有《文明的故事》的译作,这几年来畅销多达千万册以上,乃介绍人类历史、文化的经典之作。
  • 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

    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

    本书试图以绍兴覆盆桥思仁堂寿氏家族作为首选的研究对象,力求全方位地搜集、发掘、梳理和研究这个家族史料,重点探究其清末民初鼎革时期的历史,感受其时代的风风雨雨,真实记录其文化传统的光与影,从而汲取我们所需求的思想、精神和其他有用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个思仁堂寿氏家族就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 函谷关

    函谷关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其建于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这里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同时也是中原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这里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紫气东来”“鸡鸣狗盗”“公孙白马”“一丸泥”等等,使这里弥漫着神奇的色彩。常米乐编著的《函谷关》生动介绍了函谷关的军事文化、老子文化、民间文化与人文文化、函谷关的历史典故、函谷关的名胜古迹与出土文物等内容。
  • 读故事学国学

    读故事学国学

    本书涉及国学知识:“哲学星空”、“史书巨著”、“医学经典”、“书画长廊”、“戏曲文化”、“文学殿堂”六个方面,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经典读本。
  • 取名宝典

    取名宝典

    本书介绍了名姓常识,古今取名方法,诀窍禁忌,以人名为主体兼顾公司产品商标命名,把人们常用的男名、女名、小名、学名、笔名、艺名、改名、印章、名片等知识作了说明。
热门推荐
  • 红颜凉薄:祸水王爷不要闹

    红颜凉薄:祸水王爷不要闹

    她在一次意外下,魂归异世,附身于一个十三岁的一个小女孩身上。草包?废柴?看她血脉觉醒,各种职业任她挑!阴险?狠毒?对不起?你难道没有听说过一句话吗?人若犯我,我必十倍还之!家族抛弃?呵,待她带着炼药、御兽,两个技能回来时,还闪瞎不了你的狗眼?成长之路,谁与谁携手三界?各路美男纷纷倒贴,其中还有她的召唤兽?直到某一天,某位低调腹黑大神终于忍无可忍,脱去束缚,霸道宣告,某女挑眉:你先打赢我再说吧。某大神压她下榻:那就试试看吧!
  • 斩风

    斩风

    五百年前,冥界败于仙、人、鬼三界的联合大军之下,并签订了让冥界人口严重雕零的《四界和议》;五百年后,跳进冥河的斩风,带着前世被残杀的仇恨与记忆,走进了冥界。斩风不为别的,只为习得强大的冥武技,好回到人界为自己、也为亲人报仇……他那复仇的烈焰,将宛如死水的冥界烧的沸腾,冥皇惊喜的发现,冥界的翻身之日,也许就掌握在这个冷漠少年的手上了!
  • 虎族十八山

    虎族十八山

    封神之后万妖蛰伏,然妖族有圣,其名齐天,是天道定数,还是道佛安排?不尽可否话说一日九州祖脉之巅,一神石炸裂,遇风化作石猴,自此…天道混乱,再无定数,于西牛贺州,万妖国度虎族地界,虎族十八支——黑虎一族,同一时间诞一幼虎,似应运而生!(本故事纯属虚构,借用西游世界为大背景,却不尽套用,会出现各种不同,西游原著党勿喷)
  • 爱的乒乓变奏曲

    爱的乒乓变奏曲

    从一开始,我们就注定相遇、相恋,只是说不清、道不明。一句告白,打破了水面的平静,从此漾起波澜。隐隐约约的爱,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生了根。直到分离,才后知后觉。在经历了那么多坎坷的我们,还能无所畏惧、无所牵挂的相恋吗?无论我爱的是谁,爱我的是谁,我都要谢谢那群“笨蛋”,在我的生命中出现过,让我曾经看到过天堂的模样……
  • 我的帅气王妃

    我的帅气王妃

    她,穿越到一个陌生的时空,恍若作了一个奢侈的梦,梦中写尽天下华丽,温柔,浪漫,公主和王子的梦,过上了幸福生活的梦,谁,会是梦中一起幸福终老的人?又仿佛经历了一次惊天动地的旅程,背叛、血咒、誓约、阴谋、征战,何处不流血,何处不是九死一生?又会是谁,陪她历尽生生死死,为她杀尽天下妖魔鬼怪,护她一生平安?他,外表冷漠却内心温暖的男子,冷漠时如冰雕,温暖时如天使,伤害、痴爱?他与她之间究竟谁又能说得清?
  • 神脉传

    神脉传

    他拥有神奇的血脉,神奇的武功,他凄美的爱情让人感动,富可敌国的财富让人咂舌,真挚的情谊让人叹服,强烈的民族感情让人敬佩!这就是神脉拥有者叶一帆!且看叶一帆如何在学校斗争,家族争霸中,俘虏美女芳心,玩转商海;如何在民族对抗中大显身手!
  • 端木家的小柒柒

    端木家的小柒柒

    他们两因为父母的媒妁之言,迫不得已的住在一起,因为种种缘故,柒袖儿的举动让端木修心动,因为一杯暖暖的红糖水,他们两只见擦出爱情的火花。点击查看吧!
  • 越世之恋:绝世无殇

    越世之恋:绝世无殇

    一次旅行,一个神秘的项链,将她带到了一个神秘的国度。在安神女神的雕塑前,她惹到了他。“嫁给我,江山为聘,许你一世无忧。”他说道。“对不起,我不能。”她答。“为什么?”他问道。“因为我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她想到。千年的爱恋,一世的情缘,究竟是她恋上了他,还是她夺了他的心。抱歉,本文中的群已解散,请各位读者不要再加了,望谅解~
  • 无良哥哥缠上孤儿妹妹

    无良哥哥缠上孤儿妹妹

    我是一个孤儿,六岁那年被一家人领养,他们家有一对龙凤胎,他们改变了我的人生,也让我喜欢上了这家人的哥哥。当我身世之谜解开,我,已经离开了s市。五年后再相见,他已经订婚了,我的孩子该何去何从?
  • 异世末日降临

    异世末日降临

    异界末日降临,天地破碎,大道更改,无上大能改天换地,成为一场取悦他人而存在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