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3700000048

第48章 梅花题材的文学表现(下):名家与名作(10)

不仅数量可观,更值得注意的是,方回此卷中的论说、评注较为丰富,主要有这样一些内容:一是咏梅史的勾勒、叙说。如类目序说较长,历叙了古来咏梅先秦唯取梅实,战国以来始言花,晋始诗咏,梁陈而唐宋渐次兴盛的历史进程。僧齐己《早梅》诗下论唐代咏梅数量不多,佳篇有限;杨诚斋五言《蜡梅》下论蜡梅难于题咏,王平甫(脱)七律《黄梅花》下补说蜡梅定名由来及此诗为蜡梅题咏之始,这都具有咏梅史论的意义。二是对咏梅诗法的论述。如晁叔用五言《梅》下言“凡赋梅,盛称其美,不若以自况而自超于物外可也”,陆游《园中赏梅》诗下言“咏梅当以神仙、隐逸、古贤士君子比之,不然则以自况,若专以指妇人,过矣”等,都是饱览众作后的经验总结。三是提供了许多作家的咏梅资料与评说。如僧齐己《早梅》诗下补叙唐人咏梅绝句佳作,杨诚斋五言《蜡梅》诗下叙高荷蜡梅七绝,杜甫《和裴迪发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诗下罗列杜甫涉梅诗句,苏东坡七言《红梅》诗下总论苏轼梅诗,陆游、刘克庄七言诗后总论其咏梅特色,刘克庄诗下还论及李缜梅花百咏。这些或总论或附言,总在已有选篇之外展示了更为丰富的咏梅创作情况。四是对所选作品大多圈阅评析,发表了许多中肯意见。如林逋《山园小梅》诗下论其“疏影”一联:“予谓彼杏、桃、李者,影能疏乎?香能暗乎?繁秾之花,又与‘月黄昏’、‘水清浅’有何交涉?且‘横斜’、‘浮动’四字,牢不可移。”对林逋这一名句艺术造诣的阐发可谓简明有力。上述这些内容,使梅这一卷远远突破了一般选本的意义,具有了史述、评论、作品鉴赏和文献资料等多方面的价值。

4冯子振、释明本《梅花百咏》

冯子振(1257-1337?),字子正(一说字子振),号海粟,攸州(今湖南攸县)人。元世祖至元、成宗大德间在大都(今北京),曾任集贤待制。大约至大四年(1311)因故罢官,流寓江南平江(今江苏苏州),与赵孟等三吴名士交好。至治三年(1323)再次入京,泰定二年(1325)后寓扬州(今属江苏)。冯以博学雄才、性格豪俊名于时,当酒酣气盛,横厉奋发,常一挥万余言,少也不下数千。由于贪多急就,所作也就不免良莠不齐,时议因此少之。释明本(1263-1323),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临济宗禅僧,字中峰,俗姓孙。早年出家杭州吴山圣水寺,后往天目山狮子院,师事原妙,得其传,有所发明,著书多卷行于世,提倡禅净合一,禅教融通,影响颇大。名闻于朝,仁宗时赐号佛慈圆照广慧禅师。力辞朝聘,也避居名山,屏迹自放,驻锡处皆以幻初名之,道行高妙,学博擅吟,广受僧俗两界推重。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一四:“明本善吟咏,赵子昂与之友。学士冯子振甚轻之,一日子昂偕明本访子振,子振出示梅花百韵诗,明本一览走笔和之。子振犹未以为然,明本亦出所作九字《梅花歌》以示子振,子振竦然,遂与定交。”英宗至治元年(1321)赵孟所作《方外交疏》记西湖一时志同道合之辈,就有冯子振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一六。。可见大约仁宗延祐(1314-1320)年间,冯子振曾一度寓杭州,唱和《梅花百咏》即此时之事。今所见《梅花百咏》有两种,一种是七言绝句百题,冯子振原唱、释明本和作各百首,但和题不次韵,另一是七言律诗春字韵无题百首,唯存明本和作,冯氏原唱已佚。今有《四库全书》所采清夏洪基校本七绝百咏,附明本七律春字百咏。

“百咏”之制由来已久,至少可以追溯到中唐王建的《宫词》百首、唐末钱珝的《江行无题一百首》。入宋后士人夸尚文才,始多百首之咏,如宋太宗朝翰林学士杨砺“为文尚多,无师法,每作诗一题或数十篇”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三。,当时文人至有应试“百篇科”者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一。。宋人作品中,宫词之外,风土地理、咏史览古等题材多有成百一组的创作,如朱存《览古诗》二百首朱存《览古诗》,《全宋诗》卷一。、杨蟠《钱塘西湖百题》杨蟠《钱塘西湖百题》,《全宋诗》卷四○九。、郭祥正《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郭祥正《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郭祥正集》卷二五。、曹组《艮岳百咏》、阮阅《郴江百咏》等。此类百题,多为一地故事遗迹和山川风土等历史、地理的集锦式组咏,由于所咏内涵丰富,一景一题或一事一题,弥足展衍罗陈。而咏物诗的情况有所不同,视野止于一物,小题要能做大,更须人心之专致、才艺之激发,因而“百咏”联章出现较晚,也并不多见,如江西诗人谢逸有蝴蝶诗三百首,一时传诵,人称“谢蝴蝶”《宋诗纪事》卷三三引《豫章诗话》。。“梅花百咏”却一枝独盛。见于记载最早的“梅花百咏”出现在南宋。高宗朝李缜(1109-1164),参知政事李邴之子,字伯玉,号万如居士,有《梅花百咏》朱熹《朝请大夫李公墓碣铭》,《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二。,今不存,唯30多条散句为李龏《梅花衲》采用见存,大略可知其应为七言绝句。南宋后期写作“梅花百咏”的诗人渐多,其中刘克庄等人的百咏唱酬最负盛名。与李缜略有不同的是,刘克庄的百咏是由十绝应酬反复叠唱,递积而成。莆田一带士人先后和作有20余家,姓名可考者有林仲嘉、吴尧、赵志仁、赵时愿、何谦、方元吉、方楷、王庚、林天麟、方至、方蒙仲、陈珽、袁相子、陈汝一、黄祖润、黄珩、徐用虎、江咨龙、陈迈高、魏定清等据《爱日斋丛钞》卷二、《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二○、一○八、一○九、一一○。此外,南宋后期从事“梅花百咏”的还有楼考甫、吴元叔、陈公哲、赵时寒、李龙高、刘辰翁、方回等方岳《书楼考甫〈梅花百咏〉因徐直孺寄考甫》,《秋崖集》卷一四;姚勉《跋吴玉壶〈梅花百咏〉》,《雪坡集》卷四一;戴表元《陈公哲〈梅花百咏〉》,《全宋诗》卷三六四四;何梦桂《赵司理〈菊梅百咏〉跋》,《潜斋集》卷一○;《全宋诗》卷三七六三载李龙高七绝梅诗93首;刘诜《百咏梅诗》:刘辰翁“短调亦至百篇”,《桂隐先生集》卷一。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方)回为庶官时,尝赋《梅花百咏》以谀贾相,遂得朝除。”。遗憾的是这些“百咏”之作,除刘克庄百首(少量篇目也残),方蒙仲、李龙高数十首,黄祖润等数首外,大多失传。

冯子振、释明本的“梅花百咏”是现存最早且保存完整的百咏组诗。与刘克庄由“十咏”反复叠和而成不同,其七绝百咏,篇各有题,题咏一题或一事,是同时结撰之作。类似的方式宋人已有,宋人十咏、数十咏之组诗中也多分题立咏,如王铚《同赋梅花十二题》:“清晨”、“风前”、“月下”、“雪后”、“雨中”、“水边”、“竹外”、“江村”、“山馆”、“薄暮”等王铚《雪溪集》卷五。,是不同的生长环境。张至龙《梅花十咏》:“梅梢”、“蓓蕾”、“欲开”、“半开”、“全开”、“欲谢”、“半谢”、“全谢”、“小实”、“大实”等《全宋诗》卷三二八一。,是不同的花期花姿。赵时韶七绝咏梅组题:“吟梅”、“恋梅”、“爱梅”、“梦梅”、“折梅”、“叹梅”、“感梅”、“梅癖”、“梅债”、“问梅”等《全宋诗》卷三○一四。,多是不同的人事活动。今存最完整的宋人百咏是李龙高的《梅百咏》,除上述诗题外,有梅花品种,如“黄香梅”、“重叶梅”、“鸳鸯梅”、“绿萼梅”、“消梅”等,有梅花命名的各种用品,如“盐梅”、“梅角”、“梅屏”、“梅香”、“纸帐梅”等。还有各类梅花故事、遗迹及相关人物等,如“禹庙”、“成都”(梅龙)、“扬州”、“真州”、“罗浮”、“艮岳”、“梅关”、“道山堂”(杨万里陆游事迹)、“绿珠楼”、“红罗亭”、“玉堂”、“东阁”、“苏词”、“宋赋”、“陶诗”(陶诗无专题咏梅)、“范谱”同上,卷三七六三。,等等。冯子振、释明本的百题唱和也大抵涵盖了这些内容,具体题目如下:古(指古梅,下同)、老、疏、孤、瘦、矮、蟠、鸳鸯、千叶、苔、寒、腊、绿萼、红、胭脂、粉、杏、新、早、未开、半开、十月、乍开、全开、二月、忆、问、探、寻、索、观、赏、评、歌、友、寄、惜、梦、移、谱、接、浴、折、剪、簪、妆、浸、落、别、罗浮、庾岭、孤山、西湖、江、山中、清江、溪、野、远、前村、汉宫、宫、官、衙宇、柳营、城头、庭、书窗、琴屋、棋墅、僧舍、道院、茅舍、檐、钓矶、樵径、蔬圃、药畦、盆、雪、月、风、烟、竹、照水、水竹、水月、杖头、担上、隔帘、照镜、青、黄、盐、咀、玉笛、水墨、画红、纸帐。但就题而言,大抵汇集了梅花吟赏中最基本的事项,其中如僧舍、道院、钓矶、樵径、蔬圃、药畦、水墨、画红一类,潜含着入元后遗民野逸之风和“四君子”画风盛行的时代气息。

冯子振、明本二人百咏巨制,挥笔立就,赓和斗才,结成知己,一时传为佳话。两人在明清时广为人们称道,和者相沿不绝,如明初王达善张宇初《王达善先生梅花诗跋》,《岘泉集》卷四。、于谦于冕《行状》,于谦《忠肃集》附录。,明末周履靖王思义《香雪林集》卷一八。等。另明本七律百咏,也多和者。明周瑛《敖使君和梅花百咏序》:“梅为诗一赋百绝,自冯海粟始,一赋百律,自僧中峰始。近学诗君子皆追和之,其思健矣。”周瑛《翠渠摘稿》卷二。可见两人百咏的深远影响,而元明以来梅花百咏也成了咏梅创作中最为普遍的现象。(二)明清

1王思义《香雪林集》

王思义,字允明,上海人,明代后期著名学者王圻之子,曾为太学生顾秉谦《明故朝列大夫陕西布政使司右参议洪洲王公暨配诰封宜人陈氏合葬墓志铭》,王圻《王侍御类稿》卷一六。,因体弱多病,归养不仕,读书作画、交游唱酬为乐。承祖业,居诸翟(今上海闵行区诸翟镇),有园林百亩,半种梅,称香雪林,因号梅花散人、香雪林主人,作画则钤烟波钓徒、灵山主人、清江酒家、梅溪山人、新罗国人、醉吟居士、桂隐邻居等名号《香雪林集》卷一、卷二。,编纂有《宋史纂要》20卷、《香雪林集》26卷、《故事选要》14卷。

《香雪林集》是大型梅花专题资料的汇集,今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王氏自刻本,前有万历三十一年王思义自序、万历三十三年王圻序。全书26卷中,首为梅图二卷,为王思义与同时画友陆万里、马彧、朱从古等人所作各类梅画如一枝春信、数点天心、正阳全开、小鬼头、铜钱眼、判官头、猿面、半谢、顶珠、女字等名目图式。末为画谱二卷,采元吴太素《松斋梅谱》中内容,条目和次序略有变化。祁承《澹生堂书目》著录王思义《画梅图谱》凡四卷,或即由上述四卷合成单行。卷三、卷四为梅谱、事类、诗话等杂记,赋及记、序、传、说、引、文、颂、题、启、赞等杂文。卷五至卷二十为五言、七言、六言及九言等杂体诗。卷二十一至二十四为诗余。卷二十六附咏梅散曲(辑自《雍熙乐府》)、联语。每一类大致以时代先后为序,一直辑至当时。所辑资料校核不严,人名或字或号,较为混乱,作品张冠李戴的现象也复不少。但作为梅花资料汇编,也自有其值得重视之处。首先,该书是《全芳备祖》以来广集梅花资料的大型专题纂集,内容比较齐全,涵盖文学、绘画、园艺等广泛方面。就文学而言,也是诗、词、曲、文诸体俱备。其次,保存了一些明人的罕见作品,如卷十至卷十四收集了一些明人的梅花百咏,另如卷十九所收王思义、王之栋、何尔复、刘永祚等人的唱和,使这些名不见经传的诗人作品得以传世。再次,在绘画方面,卷二十五、二十六两卷基本上保存了吴太素《松斋梅谱》全本资料,是书中土久已失传,《香雪林集》所录与今所见日本藏抄本足资互校参证。

2黄琼《梅史》

黄琼,一名雪浪,字朋石,莆田(今属福建)梅村人(黄琼《梅史》目录),生平不详。《梅史》为咏梅通代总集,收南朝以迄于明末咏梅诗词赋文作品,今所见卷首有钱塘陆堦(字栖霞)康熙二十九年(1690)序和康熙三十二年编者自序,末有康熙二十九年编者跋,或即三十二年付刊,藏台湾“中央图书馆”,笔者所见为台湾成功大学博士生郑芳祥君寄赠的复印件,每卷均署“莆田黄琼朋石辑,林人中中子校”。序跋文字都较简短,但也透露了编者“安贫自适”、以文史为娱的心境。从跋文可知,除这部《梅史》外,编者另有“采录忠孝、儒林、理学、名臣列传”之纂辑。

全书共14卷,分体编次,赋一卷,五古一卷,七古(附九言)两卷,五律一卷,七律两卷,五排一卷,五绝(附六绝)一卷,七绝两卷,词一卷,序一卷,记一卷。同一体裁中则以时代先后为序。所收作品多为历代名篇佳作,与《香雪林集》之漫然杂抄不同。六朝唐宋与金元明数量各居其半,断代作品较为平衡,文字错讹也少,综而观之是一部六朝至明代梅花作品的上乘选集。

总集而称“梅史”,宋人已有先例。南宋周《清波杂志》卷一○记其“采掇晋宋暨国朝骚人才士凡为梅赋者,第而录之,成三十卷”,即定名为《梅史》,遗憾的是是编后来散失不存。同时画家扬无咎在咏梅词中也表示过为梅修史作书的类似愿望:“高压尽百卉千葩,因君合修花史。”扬无咎《玉烛新》,《全宋词》第1195页。“群芳欲比何如。癯儒岂膏粱共途。因事顺心,为花修史,从记中书。”扬无咎《柳梢青》其十,《全宋词》第1197页。可见集选而称《梅史》、《梅书》,正是尊梅、贵梅之义。想必黄琼此书命名,或受此启发。

同类推荐
  • 山西书院

    山西书院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元概念,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创造了各不相同的文化,形成了不同的文明。关于文化的定义,据说国内外学者竟有五百多种,但至今没有一个被人们共同认可的科学界定。不过,有些学者认同这样的说法:“文化是人类有意识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并认为这个定义有几个要点:员援人类在蒙昧时期的创造也是文化,如旧石器。圆援自然界赐予人类的一切都不是文化,如山川土石。猿援非人类所创造的不是文化,如蜜蜂所建的蜂巢,猴子涂抹的图形等。总之,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东西,属于上层建筑部分。三晋文化,无疑属于中国地域文化的一种。
  •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是作者在扬州大学读博期间完成的博士论文,这一选题的直接意图是针对中国古代文人“文学的自觉”而提出的,这是从上世纪初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文学史老话题。为什麽这个问题一直为学界感兴趣呢?因为“文学的自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学转型。今夭我们所见的文人文学的基本格局,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所以,弄清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它涉及古代文人文学建构历史过程,同时还隐含着古代文人文化品格建树的若干资讯,许多学者封此感兴趣是有理由的。
  • 发明发现未解之谜

    发明发现未解之谜

    本书带您走进人类发明和发现的世界,领略这些发明产生背后的故事,以及笼罩在这些发明发现上的神秘谜团,并挑选了多幅珍贵照片,帮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这些发明发现对人类的深远影响,以及它们带来的未解之谜。
  • 纪信故里

    纪信故里

    辉煌西充,忠义之城,将相故里,人杰地灵。扶龙纪信,紫崖王云,育恐育鞫(生于恐惧困穷之际),炳炳麟麟(光明刚直)。四位宰辅(赵彦昭、何金、何贱、徐恺),八大将军(纪信、谯登、侯瑱、王霁、马骧、袁谏、李乾德、徐占彪),百一进士,百六举人。名垂青史,雁塔题名,丰功伟业,震古烁今。
  • 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本书收集整理了部分专家、记者发表于各类报纸杂志的作品将其汇集成册,捧给关心支持格萨尔文化事业的朋友们。
热门推荐
  • 开启中学生智慧的100个哲理故事

    开启中学生智慧的100个哲理故事

    本书为青少年朋友精心挑选了100个生动有趣、寓意深刻的故事,每则故事都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蕴藏着丰富的生活智慧,每则故事后都配有“精彩哲思”、“慧语箴言”,对故事的内涵进行挖掘和阐述,帮助青少年领悟生活真谛、人生哲理。
  • 蛊魂传

    蛊魂传

    一、天抱雪,地结白,百丈寒天。位于西南方的寒天魔,一直嫉于蛊王的王位,想吃掉蛊族,一统魔界。二、红莲兮,落雨兮,惜惜生烟。位于西方的烟雨魔也在所有邪魔中脱颖而出,成为四大魔中的一位。三、狂风吟,霜满天,万里穿洋。近年来东南方的魔兵在赫洋(穿洋魔)的带领下突然崛起,对蛊王的统治也一直很乖顺。四、蛊姗来,蛊姗来,忽来忽去。位于正南方的蛊魔,实力在其他三魔之上,乃四魔之首,由蛊王(乾天游)统治魔界。魔界四大派为了寻找蛊魂即将上演一场前所未有的争霸斗争。
  • 柏拉图的时空隧道

    柏拉图的时空隧道

    本书由刘景南所著,讲述了一个奇异的故事,就像一次梦幻的旅途。刘景南用犀利而冷峻的文笔,在本书中叙述了这一个时空之外的故事,里面充满哲理,点点滴滴都浸含了作者深深的思考,并将其融入这个恢弘的时光隧道之中。
  • 古扇诡事

    古扇诡事

    2009年的初夏,爷爷过世了。遗物里有一把古色古香的折扇。这把扇子因为年代的久远,纸张已经发黄。正面是一副仕女图,不知什么年代的,上面没有落款和印章,画着几个古代女子在林间漫步,看起来非常高贵。但自从我拿回这柄扇子,每天晚上都会梦见画中的侍女,她说她是仙子,还要做我的妻子!醒来后我总觉得浑身无力,仿佛大病初愈……这柄古扇里究竟有怎样的秘密?
  • 酷哥拜托:偶是个男滴

    酷哥拜托:偶是个男滴

    韩思灵是一个古灵精怪的大学生,喜欢写小说和玩游戏。当哥哥遭遇意外,为达成哥哥心愿,她毅然化身为“哥哥”进入其游戏团队,在这里,她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只是为毛她化身男人还有人看上她!“这位先生,拜托,眼睛看清了,我是男滴。”“没关系,只要是你,男的我也喜欢。”OMG,快来拯救她吧,这个世界已经彻底凌乱了。
  • 妖途之花不语

    妖途之花不语

    成仙先修道,至于修什么道,一步之差,就误入了妖道!“师叔,你为什么不收我为徒,而收那只冰块脸狐狸?”“狐狸,我辈份比你大,你应叫我一声师姐。”“若按年龄,那你岂不是得喊我一声太祖爷爷?”“那个……人不能和妖比嘛!”花不语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生会跟一只狐狸牵绊上,更没有想到最后拿剑指着她的正是她最爱的人。“原来我的一生只是为了成全别人。”
  • 终极全能特工

    终极全能特工

    他,从大山里走出来。他,是痞子也是英雄。他时而冷酷狠辣,时而腼腆如邻家男孩。他有着人人都有的爱美之心,他……博爱但从不滥情。且看刘墨在意外被外星文明砸到后,如何利用外星文明收罗各色美人,成长为一代令人闻风丧胆的龙组幻影……
  • 蚂蚁军团

    蚂蚁军团

    一名科学家,一个实验箱,一只身为实验品的蚂蚁。莫名其妙的穿越黑洞,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实验箱,让郭毅踏上了武道巅峰的道路。水晶蚁,让郭毅掌握了一支最为神秘的蚂蚁军团。这个充满战乱的世界,由于郭毅的降临,彻底颠覆了这个世界的格局。
  • 阿毗昙八犍度论

    阿毗昙八犍度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剑噬八荒

    剑噬八荒

    天元大陆,宗门林立,顶尖大修士许逸怀揣无上功法与剑谱重生少年时代!他是大修士,他是炼药大宗师,他让他的敌人闻名而丧胆。他是许逸,这是有关于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