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3700000006

第6章 隋唐五代:梅花审美欣赏的发展(1)

一、唐代梅花的分布

隋唐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国力强盛,社会蓬勃发展,文学艺术繁荣昌盛。在这泱泱盛世的时代氛围里,与整个封建文化的发展趋势相一致,对梅花的欣赏与认识在六朝基础上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隋唐结束了几个世纪南北分裂的局面,建立起新的大一统帝国,唐朝版图辽阔,一派泱泱大国气象,经济、社会和文化高度发展,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审美文化不断开拓。唐代的诗歌、音乐、舞蹈、绘画、书法都极其繁荣,为我们民族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提供了了解这个时代的丰富材料。从唐人各类作品和文献中,能频繁地接触到有关梅花的文字,梅事梅艺活动为之清晰起来,这是梅文化进入活跃期的一个前奏。

大量的材料表明,唐代梅花的分布远较今天广泛。隋唐承北朝基业统一国家,其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在北方,今陕西、河南、山西一带成了核心地区。如今这些地区尤其是山西、陕西一带梅花的栽培已属不易,而在唐代却另是一样,梅花在这一带较为常见。初唐诗人王绩《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经移何处竹,别种几株梅。”王绩《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曹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三七。又康金声、夏连保校注《王绩集编年校注》第88页。王绩,“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叔祖父,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老家庄园植有梅花。其《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进一步回忆道:“忆我少年时,携手游东渠。梅李夹两岸,花枝何扶疏。”《全唐诗》卷三七。可见种梅还有些规模。中唐诗人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回忆在陕西凤翔度过的欢乐童年:“柳爱凌寒软,梅怜上番惊。观松青黛笠,栏药紫霞英。”同上,卷四○六。晚唐李商隐有《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诗同上,卷五三九。,扶风即今陕西凤翔。可见这一带也有梅花分布。至于京、洛一线,读读杜甫《立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同上,卷二二九。李端《送客东归》:“昨夜东风吹尽雪,两京路上梅花发。”同上,卷二八四。不难想见当时长安、洛阳之间早春梅花一路盛开的情景。

何以隋唐时期梅花在黄河流域的分布远较今天广泛,梅花分布区北界延伸至今汾水、渭水流域?一般认为这与隋唐时期我国历史气候进入“第三个温暖期”有关请参考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竺可桢文集》第475-498页;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上册第222-224页。,一些本来只见于长江流域的植物,如柑桔,在关中地区也能栽培结实。当时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状况破坏也不大,山西吕梁、陕西渭河中上游地区仍然是大片茂林密布,自然植被尚维持在较好的水平史念海《历史时期森林变迁的研究及有关的一些问题》,《河山集(五集)》第73-91页。。联系殷墟考古中的鼎梅、《诗经·秦风·终南》所说的终南山“有条有梅”,汉代《西京杂记》有关上林苑的梅花品种,以及北魏《齐民要术》把“种梅杏”列为重要的农业项目,可见先秦一直至隋唐时期,梅的分布区域远较今天广大,梅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能正常生长。魏晋以来流行的《梅花落》以羌笛为主器,属于胡乐范畴,起源于北方地区,其以梅花为主题不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唐人梁去惑《塞外》诗曾表疑惑:“塞北长寒地,由来(少)物华。不知羌笛里,何处得梅花。”陈尚君《全唐诗补编》第42页。可能说的是唐之末季的情况。梅之大幅度退出北方地区,是唐以后的事。除了气候冷暖变迁、生态状况整体演变恶化外,其中梅花品种自身可能有一个整体退化的趋势,梅花中一些原本较适宜北方地区生长(如与杏更为接近)的品种可能逐步萎缩湮没,最终留下了南方“半壁江山”的分布格局。

唐代梅的园林栽培也是普遍的。隋、唐两京地区池囿园林繁盛,牡丹是当时最新潮的花卉题材,而梅花也是重要的栽培品种。初唐时期,立春、晦日、元日、人日等节气应景的宫廷御制、应制、应教、唱和及宴游写景诗中,几乎无不提到梅花。如李世民《冬日临昆明池》:“柳影冰无叶,梅心冻有花。”《全唐诗》卷一。上官婉儿《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斗雪梅先吐,惊风柳未舒。”同上,卷五。王勃《春日宴乐游园赋,韵得接字》:“帝里寒光尽,神皋春望浃。梅郊落晚英,柳甸惊初叶。”同上,卷五五。可见当时的都城内外御苑梅花较为常见。长安以外,一些士大夫的私营园林也不乏梅花栽培,而且有更明确的景观设置,如中唐宰相李德裕平泉山居以所集异植奇石著称,其中即有临水植梅一景李德裕《忆平泉杂咏·忆寒梅》,《全唐诗》卷四七五。。宰相韦处厚元和间贬开州刺史(治所盛山,即今重庆开县),有《盛山十二诗》描写园亭之治,其中有桃坞、茶岭、梅溪等。《梅溪》诗写道:“夹岸凝清素,交枝漾浅沦。”韦处厚《盛山十二诗·梅溪》,《全唐诗》卷四七九。可见也是一处梅花流水相映之景。唐昭宗朝宰相陆希声曾隐居故乡义兴(今江苏宜兴),寄适于村居退闲之乐,其《阳羡杂咏十九首》所咏桃花谷、松岭、李径、茗坡等十数道景观,俨然一片较大规模的园林经营,其中有“梅花坞”一景《阳羡杂咏十九首·梅花坞》,《全唐诗》卷六八九。。遍检《全唐诗》,有“上苑梅”、“宫梅”、“院梅”、“梅园”、“梅馆”、“庭梅”、“梅洲”、“涧梅”、“岭梅”、“梅湖”、“梅亭”、“梅湾”、“梅圃”、“梅溪(蹊)”、“梅花坞”、“官舍早梅”这样一些名目和字眼,其中多属景观,少数是地名。部分属于天然,大多出于人工。既涉及宫廷,也涉及士绅平民。既见于南方,也见于北方。与六朝高度集中于宫廷相比,梅花在唐代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关注如《文苑英华》所收花木类作品,数量依次为杨柳74篇、竹70篇、松柏61篇、莲荷47篇、梅34篇、牡丹31篇、桃19篇、兰18篇、菊17篇,梅居第五,可见唐人关注之程度。,栽培和观赏方式也趋于多样。这是继南朝之后梅花欣赏进一步发展的具体表现,也是其现实基础。

二、初盛唐的梅花审美:继承与演变

在隋及初盛唐的近两个世纪中,梅花的欣赏进展相对缓慢。尽管人们接触梅花的机会不少,但这个时期的文人并没有像梁、陈宫廷文人那样着意于梅花春闺绮怨的特色。由宫廷而都市,由江山而塞漠,这个时代文人的生活视野远远突破了宫廷狭窄的天地,他们越来越不屑于钻研草木、刻镂形似之类的诗题,尤其是艳情色彩浓烈的东西,整个初盛唐时期咏梅专题诗、赋作品极少。后世盛称的宋璟《梅花赋》原作已佚。据颜真卿《广平文贞宋公神道碑铭》,宋璟初仕得宰相苏味道知遇,“作《长松篇》以自兴,《梅花赋》以激时”,“《赋》嗤梅艳,《篇》美松长”,“苏深赏叹之”,许为王佐之才董诰《全唐文》卷三四三。。今本宋璟《梅花赋》反其道而行之,不是“嗤梅”而是“赞梅”,与史载不合,显系后人伪托请参考程杰《宋代咏梅文学研究》第384-388页。。宋璟把梅花与青松相对而论,视梅花为反面形象,与鲍照《中兴歌十首》“梅花一时艳,竹叶千年色。愿君松柏心,采照无穷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册第1272页。,吴均《梅花诗》“梅性本轻荡,世人相陵贱”同上,第1751页。所表现出的立场、认识一脉相承,属于这个时代对梅花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评价。这个时代人们着意的仍是梅花的时序之感,悲凉的横吹笛曲《梅花落》十分流行。唐代又出现了大角《大梅花》、《小梅花》曲调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四。,也属军中横吹,主要用于“夜警晨严”时吹奏,主题大致与《梅花落》相似,也当是睹梅伤怨春,感征戍伤离别之类,由于主要由大角吹奏,情调则更为凄厉苍凉。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阶段也发生着一些微妙的变化。以进士文人为骨干的广大新兴庶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无论生活经历、胸襟意气都远远突破了梁、陈宫廷文人的狭隘天地,他们抛弃齐梁文人赏梅咏梅中的艳情绮怨意趣,把梅花的观照和欣赏与广阔的社会场景和人生播迁相联系,梅花跳越出女性的视野,由宫怨、闺怨的托情之物转为广大文人士子感遇咏怀、抒情寄意的比兴之象。首先是《梅花落》,羌笛横吹之曲,当与边塞征戍有关,但现存南朝诗人的作品,大多只为闺阁感春绮怨之情,极少有边情乡思那样的辽阔取义,而唐代诗人笔下则一改此态,引入边关之思,如卢照邻《梅花落》:“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同上。虽然不脱宫体之绮艳色泽,但征夫思妇之立场诚可谓乐府抒情古意的回归,而“天山”“匈奴”云云,比之南朝咏梅一派玉台香奁,境界大为开阔。再读一读张说《幽州新城作》:“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全唐诗》卷八七。卢僎《十月梅花书赠》:“君不见巴乡气候与华别,年年十月梅花发。上苑今应雪作花,宁知此地花为雪。自从迁播落黔巴,三见江上开新花。故园风花虚洛汭,穷峡凝云度岁华。花情纵似河阳好,客心倍伤边候早。春候飒惊楼上梅,霜威未落江潭草。江水侵天去不还,楼花覆帘空坐攀。一向花前看白发,几回梦里忆红颜。红颜白发云泥改,何异桑田移碧海。却想华年故国时,唯余一片空心在。空心吊影向谁陈,云台仙阁旧游人。倘知巴树连冬发,应怜南国气长春。”同上,卷九九。梅花成了士大夫文人感时序、伤播迁、思故乡,抒发人生乖合盛衰之情的自然兴象与物证。这种感遇咏怀之情的寄托,拓宽了梅花抒情写意的功能和意义,实现了时序物色之情由女性向士子,由深宫绮闺向广阔的社会、人生转变。这是梅花审美感受的一个重要演进。

三、杜甫的地位

上述转变在杜甫诗中得到最为典型的表现。杜甫有两首诗专题咏梅,一是《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全唐诗》卷二二六。一是《江梅》:“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同上,卷二三二。两诗均作于晚年漂泊巴蜀时,诗歌的重点都不在咏物,而在于睹梅而生的时序垂暮之感、故园乱离之思。尤其是前一首虽笔笔不离梅花,却字字归于深情抒发,对友人的深情忆念、万里作客的浓郁乡愁与人生迟暮的无穷伤感,由睹梅、寄梅、咏梅等一系列想象牵引激发,使一首貌似咏梅酬答之作成了浓郁的抒情诗。诗中提到了何逊咏梅,与何逊《咏早梅诗》相比,花色刻画减少,抒情之意激增,情感也脱弃了宫怨闺恋的束缚,显示了唐代进步文人视野阅历的开阔丰富、思想情怀的充实激越。杜诗所抒发的友谊、乡思、时序之情,对于封建士大夫尤其是广大中下层官僚知识分子来说,是最为普遍和经常的体验,很容易引起人们心灵上的共鸣。可以说,由于杜甫的咏梅抒情,大大丰富了梅花意象的表现视野和抒情功能。

同类推荐
  • 国学知识基本常识

    国学知识基本常识

    本书分为哲学类、史学类、宗教学类、文学类、语言类和自然科学类六大类,并于每类之前介绍该类的“读书经”。全书在各种国学名著中都介绍该书的作者、成书时间、创作背景、主要内容、精彩片段、现实意义以及阅读该书的方法。
  •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

    反映了楚人特有的葬俗和文化心理,它为研究东周时期楚国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它是辉耀华夏的荆楚文化的代表。
  • 中国人的修养

    中国人的修养

    国学大师蔡元培不仅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思想,而且还撰有关于国人道德修养的丰富著述,为后人提升道德境界、加强内炼修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典读本。本书编者重拾瑰宝,文白并存,精编细选,结集成书,凝聚了他论述国人修身立德处世的全部精髓,是今天的我们思考社会人生、加强内在修养不可多得的道德范本和践行宝鉴。
  • 浙江有意思

    浙江有意思

    《浙江有意思》是作者王寒多年来生活所感杂记,主要包括作者对浙江省十一地市风土人情独到的见解,文风戏谑,多以当地名胜古迹、美食趣事为题材,以片段的形式对每一城市进行描述,令读者得以快速阅读中体味到浙江各地的城市形象。
  • 静升古韵

    静升古韵

    本书记载了静升的文化历史和珍贵的遗存,凡寺庙、建筑、居民、风景胜迹、民俗文化以及人物传奇、民间故事。
热门推荐
  • 天衍涧

    天衍涧

    孤覆魂兮,挚此轮回牵伴。慕而因果,生死魂尘百年。冰雪山七年幕这一世,已故千年乾辰,你可知…这一世,你并不孤独,一直是…
  • 流年似夏沥水如律

    流年似夏沥水如律

    流夏永远都记得那个闷热窒息的夏天,夜沥律冰凉冷漠的声音轻轻抚在耳畔:“我很庆幸自己意识到了自己的可悲,虽然你用了如此残忍的方式提醒我!”他的精致五官,英挺的鼻子,苍白的脸,微抿的嘴唇,还有就是那双波涛汹涌的眼睛,恨意不断地涌现,一瞬间,隔开两人的距离。自此之后,流夏总是不断地惊醒,梦里总是那张英俊的脸,带着绝望和凄凉,一直挥散不去。多年以后,他成为了商界的精英,身价的断上升,举止优雅高贵,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名利双收……流夏依旧爱着,他却说出了令人深陷谷底的话:“爱?不,不,不,我只记得你带来的绝望和痛楚,是你告诉我,如何忘记爱,学会恨。”一切如初,黑暗看不见光芒,到底何去何从………
  • 若寒传

    若寒传

    千年修仙途,只因冲冠怒。不为长生身,皆为苍生路。牢笼困心神,众仙施阴术。漫漫登天梯,一步又一步。纵使躯壳残,此心永不寒。天道不为仁,凡身破苍穹。圣人始作俑,只手戮其神。
  • 多闻道人

    多闻道人

    记不清这是哪一年,夹杂在岁月里的一个隐秘的年代,一个封神后的时代。不曾被历史书记录的年代,但却被岁月的史书深深印刻在了无人能够寻到的地方。若真真要论时代的话,却是在鸿钧老祖调停了三教矛盾,突然销声匿迹之后的事情。在这段修仙盛行的时代里,在五大门派修行的人几乎占据了整个修仙界的绝大部分的人才,或许不仅是人才,天才,奇才,鬼才也同样层出不穷。
  • 天骄王妃

    天骄王妃

    他是一国皇子,她是将军府的嫡女,他与她的新婚之日,他却悄无声息的娶进一门小妾,新婚之夜,他陪他的小妾寻欢作乐,却留她一人在新房黯然神伤,悲痛至死。。。她是一名现代的佣兵,却意外的穿越到了这异界,一来就遇到了个渣男,很好,新婚之夜居然敢这么对她,看她一纸休书休了他。。。可是,好不容易休掉了太子,孑然一身,可是这个异国的三王爷缠着她是怎么回事?
  • 重行人间

    重行人间

    苏步青:男,汉族,未婚,小人物集团创始人,劳疾而亡,享年35……当苏步青再一次回到这个大殿,阎王变得恭敬了许多。他知道,一切都会回到原点,而这一次,他发誓一定要抓住那唯一一个在他冰冷的身体上哭的呼天抢地的女子,还她一世笑颜!
  • 圣墓传说

    圣墓传说

    “师傅姐姐,你不要走,不要留下我一个人。”宁云泪眼婆娑的望着面前的绝美白衣女子,只见她轻然一笑,柔声道:“不会的,我不会走的,再也不会丢下你一个人了。”得到了女子肯定的回答,宁云才破涕为笑,眼里也只剩下了她的身影。九州大陆,以武为尊,身为被家族抛弃的少年宁云,又如何在这残酷的世界中一步步走向强者之路......
  • 冥王第九子

    冥王第九子

    地府有冥王,冥王有十子,统称十殿阎王。冥王第九子——陆,千年前飞跃冥海,以血为媒催落女娲圣石,导致魔甬破碎,妖魔四溢,地府大乱。冥王一怒之下,把第九子投入冥海,永受苦寒地火焚灼。千年前的因,结下千年前的果。Ta被天界投入六道轮回,历经十世轮转,只为偿还千年恶果。有一魂兮,忘川河畔徘徊千年,手执曼珠沙华不堕轮回,等Ta冥海而归。有一魂妖,愿受罚于曝寒雪峰,静守千年睡莲花开,等Ta十世轮回苏醒。冥王悲悯,曰:“汝等,何不人间寻去?”
  • 大唐神建筑师

    大唐神建筑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建建房子,修修路,是为建筑师。治治国家,教教人,是为神建筑师。这是一个啥都懂那么点的小建筑师在大唐的发迹史。。。
  • 灯火阑珊:错爱高富帅

    灯火阑珊:错爱高富帅

    爱情是诗,婚姻便是诗的终章你以为我会妥协于没有爱情的婚姻你是绽放的玫瑰,我却偏爱温婉的兰草强迫得来的婚姻怎可能酝酿爱的甜蜜终有一天我会让你后悔你的不知好歹爱情是诗,婚姻便是诗的终章太爱以致明知你无爱,却非你不嫁爱情只有拥有才圆满,我从不故作高尚即使你目光愤恨,残酷地说永不会爱我我也不悔,我愿用我一生的拥有赌你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