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3700000060

第60章 梅花题材的绘画(下):名家与名作(3)

王冕画梅以圈花为主,兼没骨红梅,墨渍极少,从其现存题画诗“素梅”、“红梅”、“墨梅”之作的比例可知。历代著录中明确提到的王冕画有30多幅,如今见到的墨梅作品有20多幅,这其中有少量可能出于后人伪作,比较确定的有16幅左右,其中有纪年的7幅,多属晚年作品。重要的传世墨梅有:

签题《南枝春早》共两幅,绢本,立轴,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其一(见 图一三)画中梅主干自右下向上生出,两干扶摇右弯,在上端枝条左撇,枝干交叠,虬曲有力。左下主干上横生一枝压住向上生长的二干,以此平稳繁花点点的构图,使布局显得疏劲有至,极其完美。绢底淡墨晕染,衬出梅花白洁。干用飞白法,粗干并非一笔画成,而是数笔平行拖皴成形。点苔疏落有致。花瓣多一笔或两笔圈成,间以圆点表示花萼。有题诗:“和靖门前雪作堆,多年积得满身苔。疏华个个团冰雪,羌笛吹他不下来。”又题“癸巳夏五”,可见作于至正十三年(1353)。另一幅画倒垂老梅一枝,主干成S型,粗干反复皴擦而成,细干用飞白法,点苔明晰。细枝则一笔画出,清劲条秀。万蕊千花,正背俯仰、含苞怒放,千姿百态。花瓣用圈法,一笔或两笔圈成。枝干强劲挺秀,栩栩如生。绢底淡墨烘染,衬托花瓣的明净。题“丁酉季冬山农王元章为云峰山人作”,是至正十七年作品。又题七绝一首:“粲粲疏华照水开,不知春意几时回。嫩寒清晓孤山路,记得短节寻句来。”这两幅画无论构图、笔法都颇能代表王冕写梅的基本风格。尤其是后一幅,虬干细枝,繁花密蕊,笔性清拔圆润,一派生意盎然的气象,是其密体写梅的典型。

《墨梅》轴(见图一四),纸本,今藏上海博物馆。自右上方垂枝成S型,万蕊千花,布满画幅。花头繁小,枝作蟹爪形。王冕一再题字其上,有五绝1首,七绝3首,七古1首,几乎占满了梅花之外的所有空地。题“乙未季春正月新写于草堂”,是至正十五年,可见画应作于稍前,是年题诗纪年。字画都是典型的王冕风格。

《墨梅》,纸本手卷,旁出墨梅数枝,构图简淡。款署“王冕元章为良佐作”,钤“王元章”、“文王孙”印,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梅从右边出枝,似横空出世,以浓墨画出,出笔较长,蜿蜒于整个画面,舒婉自如,挺拔清秀,不似宋人的刚斫。花头有正面和侧面之分,有盛开怒放和含苞初绽之别,疏密聚散,错落有致。花朵以淡墨轻染,仅花蕊处以重墨加点,细笔画须,十分晶莹圆润。在枝杈间题诗落款,挺拔的书法和遒劲的枝干搭配和谐,浑然一体。其题诗云:“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4吴太素

今传《墨梅图》、《松梅图》等。

《墨梅图》,立轴,水墨,纸本,纵1165毫米,横404毫米,无款,钤印三:“文绣世家”、“吴太素”、“季章”。画梅枝横斜倒悬,颇似王冕,而花头较为疏淡,因而姿态娟秀,神韵清雅放逸。

5邹复雷及其《春消息图》

邹复雷,元代后期道士(据杨维桢至正二十一年即公元1361年《春消息图》跋文,时邹复雷在世),居鹤沙(在今上海南汇县境),主道教洞玄丹房,名其斋曰蓬荜居,人称鹤东或云东道士。其兄复元同为黄冠,皆能诗画,复元长于画竹,复雷则长于画梅,“深得华光老不传之妙,殊名怪状、风枝雪蕊莫不曲尽其妙”时显《题邹复雷〈春消息图〉》,《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五三。。今存《春消息图》。

《春消息图》,长卷,纸本,水墨,纵340毫米,横2125毫米,画幅后部自题诗:“蓬头何处索春回,分付寒蟾伴老梅。半缕烟消虚室冷,墨痕留影上窗来。”款署“至正庚子新秋”,是公元1360年。钤印二:“蓬荜居”、“复雷”。引首有杨瑀(山居道人)隶书“春消息”三大字。拖尾有杨维桢、顾晏等跋。钤有“乾隆御览之宝”、“式古堂书画”等鉴藏印多方。现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该画绘虬枝老干,主干在画的右方,一枝横斜,末梢上仰。干用飞白法,老辣多节。上缀繁花点点,生意盎然。花头属花光仲仁墨渍传统,但画法奇特,非笔点染,可能是用绢卷或线团蘸淡墨点成,圆润如珠,姿态变化,再以浓墨点丁画蕊。横长发枝,虬干起伏抑扬,疏与密、繁与简、直与曲对比布局,笔势遒劲奔放,极富视觉张力。墨色浓淡辉映,境界幽雅淡逸。

四、明清

1陈录

陈录,字宪章,后以字行,号如隐居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生卒不详,据现存画作款识题跋,知其主要活跃于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能诗,善画,尤工墨梅与松竹、兰蕙,与同时王谦齐名。陈录画梅全学王冕。王冕画梅发展了逃禅,从疏枝幽葩进入千花万蕊。陈录进一步发展了王冕,花枝更为繁密,可谓登峰造极。如其《万玉争辉图》(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二枝倒垂,繁花密蕊,千条万玉纷垂而下。与王冕细梢长出、很少着花不同,陈录是花团蕊簇直缀尖梢,笔触也较王冕圆厚,因而更形璎珞纷呈、喜气洋洋的气氛。其《烟笼玉树图》虽不属这种风格,但构图别致,意境独特,值得一提。

《烟笼玉树图》,立轴,绢本,墨笔,纵1375毫米,横654毫米,故宫博物院藏,题款:“烟笼玉树。陈宪章写。”该图布局豪纵奇崛,气象峥嵘而清劲可爱。枝干枯健如蟠龙虬曲,弧折向上。以墨笔皴写,湿笔中有飞白,再横点重墨,更显苍老遒劲。上部枝梢俏利,而根干处嫩枝又笔直上伸,上下呼应。繁花散于嫩枝之间,只用简洁的双钩。一缕烟雾横遮梅梢,更添隽拔清逸之趣。

2陈道复

陈道复(1483—1544),原名淳,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父,号白阳山人,苏州人。祖父陈璚(1440—1506)曾官至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家中庋藏书画,并与王鏊、吴宽及沈周交往密切。父亲陈钥(1464-1516)是文徵明的好友。优裕的家境给陈道复习艺治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经学、古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较高造诣。36岁时曾短暂入国子监修业,不久辞归,隐居苏州城郊,潜心书画。绘画早年师事文徵明,擅山水、花鸟,中年后艺术精进,自出机杼,在吴门诸家中卓然超迈。尤其是写意花卉,在吴门前辈沈周等人基础上,勇拓水墨写意之技巧,代表了戏笔写意花卉的新水平。与稍后的徐渭齐名,合称“青藤白阳”,对后世影响很大。与沈周、文徵明等吴中前辈清雅秀婉的作风相比,道复画无论水墨还是着色,笔墨都更形恣逸潇洒,而意趣也更为清新疏宕。他那些集四季花卉、或聚各类花卉于一体的长卷,于折枝花卉中配以题诗,画一段花书写一段诗,仿佛将对页的诗画册页形制连成一气,这样题材与构图、章法与笔势间形成极富变化的穿插与偏欹,造成一种文人意味甚浓的长卷写生、诗书画合璧的形式,为明代后期以来文人广泛采用。

陈道复画梅典型地体现了他那纵横放逸的写意作风,如20帧《花卉册》中的《梅花图》,以浓墨写枝干,以淡墨细笔勾花,浓淡相映,刚柔兼融,意趣无穷。

3徐渭

徐渭(1521-1593),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又号青藤道士、山阴布衣、田月水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幼聪慧过人,习诗文,又学琴剑,考取秀才后,八次乡试不中。入浙闽总督胡宗宪幕府当一书记小吏。胡倒台入狱,徐渭也受牵连迫害,一度精神失常,九番自杀未遂,终因误杀后妻而被捕入狱,出狱后益放浪形骸。晚年卖画鬻字为生,困顿潦倒以终。徐渭一生坎坷,性格怪诞而多才多艺,自谓“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而戏曲方面的成就也是超卓,有《四声猿》、《南词叙录》等名著。徐渭的画在明代与陈道复齐名,人称“青藤白阳”。他的花卉大写意对后世影响很大,清初八大山人、石涛、吴昌硕等都受其影响。他的绘画描写功夫不深,可贵的是狂浪无羁的性格才具和以笔墨为舒泄的写意精神。其笔墨较之白阳更为恣纵泛滥,而情意也更为散豁落拓,放诞无羁中有一种凌轹震撼的气势。他的梅画,正是这种狂率写意精神的体现,笔墨潇洒,豪放之气溢于画外。他一再自题梅画:“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但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徐渭《题画梅二首》其二,《徐渭集》第2册第387页。所作墨梅,枝干皆一笔画成,花用勾圈。枝干常用浓墨,勾花则用淡墨,点蕊点萼均用浓墨。画枝干用蘸墨法调节浓淡,落笔萧疏横斜,干湿快慢,略不经意。勾花也用粗秃笔锋,点画离披,略具形似而已。如南京博物院藏《杂花图卷》(见图一五)末段梅花、水仙,用笔草草涂抹《徐渭画集》第38-39页。。故宫博物院藏《花卉图卷》第五段画梅竹石,勾花似较严谨,然点画每不相连,时见缺落,用笔极简,笔不到而意到。一般画家写梅,勾花多细心在意,而徐渭如此作法,正见其脱略不羁之个性。

4陈洪绶

陈洪绶(1598-1652),字章侯,号老莲,浙江诸暨枫桥人。崇祯间应召为舍人,使临历代帝王像,画艺益进。明亡落发绍兴云门寺,改号悔迟,流连湖山以终。所画人物、花鸟、山水,取法唐宋,而妙能自创。《杂画册·梅花》王伯敏、黄涌泉编《浙江古代画家作品选集》第六五幅。,兼工带写,古拙生动,风貌独特。又如《梅石图》轴,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绘立石旁一株古梅,老株截折,疮孔斑斑,新株抽条,花朵开放。梅干用勾勒法,施以淡赭色。花朵用淡墨勾画,自然清秀。全幅构图简洁,用笔圆润,皴染较多,是其晚年风格。

5金农

金农(1687-1764),字寿门,号冬心、稽留山民、昔耶居士、曲江外史、枯梅庵主、心出家庵粥饭僧等,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早岁无意科举,游食四方,历江浙、齐鲁、燕赵、秦晋、湘鄂、闽粤,足迹遍大半个中国。50多岁时曾被荐应博学鸿词科,但落选。此后主要侨居扬州,鬻文卖画为生,最后逝于扬州佛舍。金农自幼聪慧,博学多才,通经史,善诗歌,尤喜钻研金石,精收藏,工于书画。早年以经史、诗文得何焯、毛奇龄、朱彝尊等硕学赏识。50岁后才开始专心学画,始画竹,继而画梅,画山水、人马、佛像。由于性格雅逸,学问渊博,浏览名迹众多,又有深厚书法功底,终成一代名家,与郑燮、汪士慎等齐名“扬州八怪”。而金农当时声望尤高,被称为“八怪”之首。金农的画造意新颖,绘形奇古,构境别致,笔墨朴拙生秀,风格卓荦不群。其一生画竹、梅最多,尤以画梅成就突出。他在画题中说:“吾郡孤山下荒亭之中,有梅十数,横斜多态,相传逋仙手植,每花时必吟赏其侧。”金农《梅花图册》自题,《金农书画编年图目》第147页。他将这份情结一直带到了晚年的扬州。他对白玉蟾的“梅枝戌削,几类荆棘”《冬心画梅题记》。、扬无咎的繁花如簇、汤叔雅的倒晕素质、丁野堂的江路野梅、王冕的没骨红梅等都注意学习,吸取精华来丰富自己,而又能与古人拉开距离。所作梅花,枝多花繁,生机勃发。往往以淡墨写干,漫然庸弱;浓墨写枝,纤细坚挺;圈花点蕊,黑白分明。又参以古拙的金石笔意,配以渴笔漆书题款,从而形成质朴中寓苍老、繁密中含萧散的独特风格。

金农《梅花图册》(见图一六),纸本16开,旅顺博物馆藏《金农书画编年图目》第333页。。写梅或于石间傲立,或于月下吐芳,或一枝独秀,或丛簇竞秀,皆在浓淡之墨、厚拙之笔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构图上疏密得体,密而井然,疏而有神,更有漆书题识,充盈着古朴苍劲的气韵。

6李方膺“梅花手段”

李方膺(1697-1755),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桑苎翁、白衣山人等,通州(今江苏南通)人。经雍正御赐,任山东乐安(今山东广饶)、兰山(今山东临沂)、安徽潜山等县县令,代理安徽滁州知州。为官戆直,关心民瘼,政绩显著,因而屡受诬陷罢官。晚年寄居南京,奔走扬州、南通等地,卖画为生,与金农、郑燮等交谊笃厚,为“扬州八怪”之一。善山水、人物,晚年主要画松竹兰菊,尤长于画梅。师法徐渭、沈周,但不守常法,以气魄、笔力过人。他生性爱梅,其通州寺街入题名“梅花楼”。据袁枚《李晴江墓志铭》记载,李方膺乾隆间知滁州,入城伊始便问欧阳修手植梅树所在,“遽往,铺氍毹再拜花下”袁枚《李晴江墓志铭》,《小仓山房文集》卷五,《袁枚全集》第2册。。甚至平时衣裳也作梅花色,爱穿白衣。画上多钤“梅花手段”、“平生知己”印章。由于对梅的生态、品格观察细致,领会深刻,信笔挥写,自成篇章。作大幅丈许,蟠塞夭矫。现存卷轴册页墨梅,多以瘦硬见称,老干新枝,欹侧蟠曲,淡勾浓丁,笔法苍劲脱略,意趣雅逸洒落。

7罗聘与“罗家梅派”

罗聘(1733-1799),字遁夫,号两峰,原籍安徽歙县,迁居扬州。是“扬州八怪”中年龄最小者。父母早逝,孤寒无依,然刻苦好学,二十余岁随金农学画,得其神似,常为之代笔。鬻字卖画为生,曾三赴京师,因《鬼趣图》哄动当时文坛。擅长山水、人物、花卉各科,尤善画梅。金农对他的画梅很满意,说他“放胆作大干,极横斜之妙”金农《冬心画梅题记》。。画法大致近金农,但用笔厚重,形象准确,较金农严谨秀雅。多作粗干淡花,或墨晕背景,或勾花敷粉,手法丰富,笔致疏放,浓淡交映,别具风貌。传世作品有《梅花图轴》(故宫博物院藏)、《三色梅图轴》(吉林博物院藏)等。其妻方婉仪(1732-1778),号白莲,也善画梅。其子罗允绍、罗允缵,女罗芳淑,均得家法,工写梅,世称“罗家梅派”。

8吴昌硕

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俊卿,中年字昌硕、苍石、昌石,别号缶庐、老缶、苦铁等,晚年以字行,浙江安吉人。清末曾任安东(今江苏涟水)县令一月,后寓上海,是清末民初海上画派的杰出代表。工诗、书,擅写石鼓文,尤精篆刻,曾任西泠印社社长。吴昌硕的画以写意花卉著称于世,继承陈淳、徐渭、石涛、朱耷、金农等传统,也受赵之谦、任颐等影响,将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在近现代画坛上影响颇大。所作花卉木石,笔力沉厚老辣,力透纸背,又纵横恣肆,气势雄强。构图也近书法、印章的章法布白,喜取“之”字或“女”字格局,或作对角斜势,虚实相生,主体突出。用色上喜用浓丽对比的颜色,尤喜用西洋红,色泽鲜艳强烈而沉厚。在诗、书、画、印四者有机结合上十分讲究,位置、意趣、笔韵处理妥贴,相得益彰。上述这些特点在其画梅中都有鲜明的体现。

梅花是吴昌硕最喜画的题材之一。早岁在安吉城居住,寓楼后一小园,草木蔓生,因名芜园,他亲手种上数十株梅树,初春时节寒梅作花,徘徊园中,反复观赏,结下深厚的情缘。他30多岁开始作画,即从写梅入手。直到晚岁,梅花一直是他画得最多的题材。他以作篆之笔法写枝圈花,笔势常迅疾如“扫”。造型奇古雄壮,繁花苍劲,气势弥盛,流溢画中,而又能深契梅之神韵。喜画红梅,以墨圈花,以色点染,花色在红紫之间,如“铁网珊瑚”,艳而不俗。所画梅花常以怪石相伴,认为“石得梅而益奇,梅得石而益清”,由此变化出各种奇特的布局,进一步拓展了写梅的气势与意态。

《梅花图轴》(见图一七),纸本,设色,上海博物院藏。构图奇特,几条竖直线作为梅花主干,小枝旁出,右上又伸出数干梅枝,穿插主干之间。花用写意法勾勒,再填色。枝干粗看不合常理,但纵横交叉,杂而不乱。在色彩上,只有红梅与墨笔枝干两种色调,但又富于变化,如点花时以水分多寡来把握色度深浅,因而毫无平板之气。书法入画,笔墨苍劲,左侧空隙处巧排长题,融为一体。

同类推荐
  • 红巾军起义

    红巾军起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红巾军起义》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简明而不失其要地讲述了元朝末年张士诚和方国珍发动红巾起义的全过程,以及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并建立明朝的始末。
  • 对话美国:谈天说地看细节

    对话美国:谈天说地看细节

    本书是一本中美两国两个普通人之间的民间对话集,对话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并对中美之间的异同进行了各个角度的对比。对话者的平民身份使得对话也更具平民意味,也更具采信度,其识见多是源自各自的生活领悟,所以反映的是中美大众的真实的生活状态及观念。
  •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秦汉建制、隋唐盛世、宋元之治,一直到明清之际,中华文明在世界上一直居于领先地位。中国文明延续发展至今,不但创造了丰厚富足的物质文明,还创造成了博大精深的精神文明。这一切成就不但泽被了华夏子孙后代,而且也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 知道点世界文化

    知道点世界文化

    什么是“摩西十诫”?古代印度为什么会出现种姓制度?潘多拉的魔盒里到底装有什么?吸血鬼真的存在吗?蒙娜丽莎的微笑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在本书都有介绍。
  • 汉族风俗史(第三卷):隋唐·五代宋元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三卷):隋唐·五代宋元汉族风俗

    本书是我们三人精诚合作的结果。本卷的写作启动于1990年,经过六七年的风风雨雨,直到1997年万建中和陈顺宣才将各自承担撰写的初稿交给主编审阅。1998年底,主编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
热门推荐
  • 步步婚宠:凶猛老公停一停

    步步婚宠:凶猛老公停一停

    曾经叶瑾茉以为自己拥有全世界,直到亲眼撞见男友与闺蜜的好事。“我们结婚吧!”这是什么鬼?被前男友哥哥禁锢,签下百天婚约。婚后,他宠她无度,倾其所有只想要给她幸福。“老婆,今晚月朗星稀,如此良辰美景就这么坐着,岂不是有些浪费?或许我们可以选择做着……”叶瑾茉眨巴着一双灵动的眼睛,茫然的盯着穆修凡,疑惑的问着:“我们现在不就坐着吗?”某男抓狂,扑倒,扑倒这个词语一直在他的内心泛滥。庞大的身体往叶瑾茉身边凑过来,声音魅惑的说着:“你应该很清楚,我的意思是做功课……”“你公司的事情没有处理好吗?”某男被彻底凌乱。扑倒,扑倒,一定要付诸于行动,好好的教训一下这个笨女人。
  • 离相寂灭

    离相寂灭

    踏遍涅盘路,了知生死本来空;举趾粉碎金刚地,不觉踏断来时路;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降龙钵,解虎锡,两钴金环鸣历历。历千年劫、寂灭为乐,噬魂夺魄、威迫渊狱,血肉重生、万界为尊!且看一缕残魂如何主万界沉浮!主角奠基功法十大境界:伐髓、通脉、换血、炼体、一炁、虚元、极欲、寂灭、真如、轮回!
  • 五代十国:乱世风雨

    五代十国:乱世风雨

    从唐朝灭亡到北宋建立的五十多年间,史称五代十国。在这一历史时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在这一历史时期,还出现了十几个割据政权,主要有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统称十国。关于五代十国的年限,一般传统说法认为唐朝亡于907年,北宋建于960年,因此五代十国存在于907年至960年期间。
  • 恶魔校草!傻丫头,我疼你

    恶魔校草!傻丫头,我疼你

    苏青青家境不算差也不算好,他遇见了她,喜欢上她……她无辜被耍,接受他的喜怒哀乐……他:臭丫头,你永远是我的!她:你太霸道了,还要接受你的调情…………
  • 那些梦里

    那些梦里

    一段刻骨铭心的爱,在那些梦里。梦里有你,有我。
  • 翡翠世界

    翡翠世界

    翡翠世界,一个曾经无比美丽的大陆,现如今正如翡翠的脆弱一般,变得支离破碎。当楚风来到这个世界,一身的内力消失,他如何在这个仙与魔的游戏场中挣扎求存,又如何在这里闯出一片天空?PS:世界基调黑暗,残酷,血腥,和谐主义者请勿入内。
  • 天启者

    天启者

    在人类发展史上,携带该神秘物质撞击地球的陨石,并非第一次。三皇五帝之前,就已经有另一颗陨石造访地球,缔造了一个神秘莫测的神话时代,一个个被神化的历史名人,都拥有着超脱常人想象的强大力量。一直延续到两晋之后,人类神识领域再次被封印,历史的轨迹回到正常。而诸如金字塔、始皇陵、玛雅文明,都蕴藏着上古先人遗留下来的神奇力量,这些被尘封在历史中的神秘过去,将会在新时代开启之后一一呈现。
  • 转型期中国出版业制度分析

    转型期中国出版业制度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诺思认为,制度是决定经济长期纯净的根本因素。国际竞争说到底是制度的竞争,中国出版业要稳定快速发展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胜出,关键要靠制度。本书以转型期中国图书出版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政治经济和文化转型背景下的出版业转型,对三十余年来我国出版业的发展从制度层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并对我国出版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提出了见解,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殛现实意义。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陨石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陨石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系统介绍了陨石的形成、分布、特征以及它与太阳系之间的科学奥秘。
  • 职场人脉圈:让你少奋斗5年的12条职业忠告

    职场人脉圈:让你少奋斗5年的12条职业忠告

    关系是一种特殊资本,在职场中表现出特别重要的价值。堪称资本之王。其他资本摆不平、做不到的事情,关系资本都能够搞定。不明真相的局外人常把令人羡慕、不太可能发生却真实发生了的事情称为机遇,其实机遇就是遇贵人相助,人脉关系发挥作用。所以,我们要把对待现金资本的运作手段运用于关系资本中,对关系资本进行投/融资。给对方帮助、使对方受益的,就是你在对方身上进行投资了;受到别人帮助、欠他人人情就相当于企业融资。每个人都应成为人脉圈?精明的C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