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02900000007

第7章 (1) 亥失车牛 荒淫无道

第六回

亥失车牛上甲微复仇兴国

荒淫无道汤伐夏桀开商朝

且说,前面提到过的那个商国,自相土时代起,从西向东迁徙到商丘后,生产进步,农商发达,民众富足。后来畜牧业更是兴盛,于是又渐渐向北发展,为的是靠近黄河,便于放牧。这时的黄河,因为这几十年来后羿****、寒浞篡国,不加修缮、疏通,渐成灾祸,经常冲毁河边的土地、庐舍。

夏后少康十一年,其时的商国国君子冥奉命修治黄河,他举国之力,尽心工作近二十年,才保得一方平安,后来应操劳过度,非命于河水之中。后人感激他的功德,便祭他做了水神。

这时候,东边的商国已经传位到了子履的时代,他是契的十四代孙,后人称他为成汤。他是一位十分英明的人物,和夏桀正好成了一个反比。商国自从上甲微重视武备、扩张势力后,逐渐占有了黄河下游地方,国势日趋强大,成了东方最大的国家,所占地域,北到现在的辽东,东达现在的朝鲜,南及现在的河南。自上甲微传位到汤已经是第七代了。

由于商国一向是游牧和商业发达的国家,生产力和兵器在当时都是屈指可数的先进,在这几代中,由于都很重视武备的发展,因此武威大振,屡次打败各国,俘虏了大量的奴隶,后来干脆把掳掠来而剩余下来的大量女奴,和这些奴隶配合生下小奴隶来,因此奴隶数量大增。历代商候还把大量奴隶分成了农业奴隶、畜牧奴隶、工匠奴隶、建筑奴隶。自己就靠着吸取这些奴隶的血汗,把国家一天一天建设强大起来。

到汤继位时,商国势力已经非常强大,社会制度也已率先进入了成熟的奴隶制社会。

当时商国周围也有几个强国,西边有夏国,北边有昆吾国(现在河南许昌),东边有顾国(现在山东范县东南),南边有豕韦国(现在河南滑县东南),都是夏桀的羽翼强国,当然其间还有撒布着许多小国。

葛国(现在河南商丘宁陵县)就是紧邻商国的一个穷弱的小国,国君葛伯不勤政事,也从不祭祀天地、祖先。

在那个时候,民众都是相当迷信的,认为天地、山川都是有神的,祖先死后有成神的,也有成鬼的。这些神鬼都是有灵有魂的,所以祭祀天地、祖先都是极其重要的大事。祭的时候,往往用各种食物,如稻稷、牛羊之类,而且数量非常多。有的煮熟了来祭,有的放到火里烧来祭,有的煮得半生半熟来祭。

既然是祭祖先,那谁来代表祖先呢?说来有趣,就是把受祭人的孙子,穿上受祭人的衣服来代替,大家都把他奉为祖先,毕恭毕敬地迎他进来,受大家的磕头礼拜,就算他的父亲也要向他礼拜。然后他替祖先接受许多祭食,吃饱喝足后,礼节才算完毕,然后把他送走。这个代表,当时叫小“尸”。大家把小“尸”送走后,主祭人才好让参加祭祀的人们一起享受祭食,剩下的祭肉还要分给有关系的人。这剩下的祭肉在当时叫“胙肉”。

这种祭祀的礼节以至于出现了一个“尸位素食”的成语,不过不是现在贬义的意思,是带有褒义的意思。在整个祭祀过程中,当然还有音乐和许多礼节。这在当时是一种比什么都重要的典礼。当然这是家族的祭祀。如果是一个氏族要祭祀自己的祖宗,那就得把这个族里最长辈的人的长子请来,让他充作“尸”,代表氏族的祖宗受大家的磕头礼拜,所以这个“尸”又叫做大“尸”或老“尸”。

葛伯不祭祀祖宗、天地鬼神,在那个时代等于是犯了弥天大罪。商汤自然要派臣下去问罪,问他为何不祭祖先?

葛伯说:“我一个小国,穷得很,根本没有财力去举办什么祭祀典礼。光是牛羊,我就拿不出来。”

商汤就派人把祭祀的牛羊送给他,葛伯收下,却顾自把牛羊暗暗宰了来吃,根本不拿来祭祀。

商汤又派臣下去责问,为何还不祭祖先?葛伯又道:“我连稻黍、麦稷都没有,如何祭祀?”

汤又拿出种子,派出农奴去替他开垦耕种,还每日派出许多孩童提榼(音:磕。古时盛酒用的木制器皿)越界送饭,去给帮葛国开垦耕种的农奴吃。

不想葛伯想酒喝,大概是想疯了,这天,他远远望去,以为孩童手里提的榼里装的是酒,竟然动了歪脑,带着一队随从来抢夺孩童手里的榼,那些孩童当然不肯,葛伯一时性起,便动刀杀了几个。

商汤闻得此事,怒而起兵伐葛,扬言替送饭的孩童报仇。你想那葛国哪里挡的住商国的兵卒,转眼就灰飞烟灭了。

不难发现,这次起兵伐葛,其实是一次有组织、有计谋的行动。

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已经有了许多进步,商汤又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他率兵打进葛国时,一改以往虏人、掠财的惯例,命令士卒绝对不得扰民,对民众秋毫无犯。然后颁布告令,废除葛国一切刑法,把原来应缴纳收成的四分之一的田赋,改为民众只需每年向商国缴纳收成的十分之一。

这是一个相当聪明的政策,既避免了战败国民众沦为奴隶的命运,又充实了自己的国库。因此葛国民众并没有怎么仇视商汤和商国,反倒觉得是商汤降低了大家的田赋,等于是解放了自己。这种政策使得商国在以后攻伐各国时,屡试屡爽,减少了许多拼死抵抗,比较容易获得胜利。

商汤为了商国的强盛求贤若渴,听说有个很有学问的贤才姓伊,名不详,在有莘(现在山东曹县)国隐居耕田,自幼聪明颖慧,勤学上进,虽躬身于有莘国之野,但深谙尧舜的治国之道,熟知用兵之法,既擅长烹调技术,又深懂济世之方,便派人去聘请他出来帮助自己。

使者来到有莘国,拜访伊,送上聘礼,说明商汤的意思,请他出来帮助商汤治理国事。

伊本来就是因为夏桀暴虐无道,政治污秽,民众痛苦而隐居起来的,正所谓眼不见心不烦,自耕自食,自得其乐。他一听商汤的来使这般说,觉得有悖自己远离政治的初衷,便婉言谢绝了。

使者回去,商汤又命他再来,伊依然坚辞不去。但是商汤依然不肯作罢,第三次又派人来聘请,礼貌言语更加殷勤。

伊恍然大悟,这位商侯肯定不像夏桀一般。他心想,我何不把这个商侯打造成一个爱天下民众的帝王呢?让天下民众可以早日脱离夏桀暴虐无道的苦海!有道是,天下众人,是要先有知识的人要去唤醒后有知识的人,先觉悟的人要去唤醒后觉悟的人,我不去唤醒他们,还有谁去唤醒他们?我应该担负起这个责任。而现在我一个人,却独自隐居在这里,独享自耕自食的快乐,这不是一种自私的快乐吗?天下民众得不到快乐,不是我这个先觉悟的人的罪过吗?

他想定主意,欣然接受了商汤的聘礼,随来使来到商都,一番陈词,力劝商汤必须起兵除了夏桀,拯救天下黎民百姓。

商汤听完伊的陈词,心想,那夏桀虽然无道,但夏朝毕竟已有四百多年的基业,天下民众都认他是正宗天子,现在要是起兵去讨伐夏桀,也是一件很违背习惯和传统观念的事情。伊是个难得的贤才,要是夏桀能重用他,不就会把他暴虐无道的作风改变过来了么?这样去改造夏桀,要比去攻伐夏桀来得更加妥善,民众也可以更快地得到幸福。

其实,这种想法只是汤的表面上的想法,他内心还有更深一层的想法,他想借机派伊在不知不觉中去卧底,打探清楚夏桀的底细。

于是汤把伊举荐给了夏桀。

本来,伊坚持认为夏桀是必须除去的,现在听了商汤的想法,觉得也可以一试,就拿着汤的荐便(注:相当于后来的推荐信),去了夏都。哪知夏桀早已沉迷酒色,又自恃勇武,骄傲无比,哪里听得进伊的谏言。

伊见夏桀无可救药,便辞了夏桀又回商汤那里去了。据古时传说,商汤后来又把伊举荐给桀,一共举荐了五次,伊始终没有得到桀的重用和信任,伊最后回到汤那里,才决定要把夏桀打倒。当然,伊去夏都来来回回好几次,待了许多年,对夏桀、夏都的情况自然早已一清二楚了。

伊回来后,商汤任命他为“尹”(《说文解字》:握事者也)官,后人称其为伊尹。

在伊尹的辅助下,商国一天强似一天。夏桀心中也开始有一点害怕起来了。一个名叫赵梁的佞臣趁机向夏桀献计,召商汤来朝,把他好吃好喝地幽禁在夏台。

夏台就是当初夏后启大享天下诸侯的钧台。商汤被囚夏台,商国便没了国君,自然着急。伊尹便搜罗国内珍宝,文秀百件,美女百名,精雕青铜器皿、白玉雕成的摆件无数,派了能言会语之人,送到夏桀那里。事先又派人把金玉宝贝送与赵梁贿赂,请赵梁替商汤说些好话。

赵梁献计囚禁商汤,并不是真的为夏着想,无非是想谄媚讨好夏桀,得一点赏赐而已,可夏桀并无半点赏赐给他。现在一看商人送来一大批金玉宝贝,自然眉开眼笑,满口应允,到夏桀那里替商汤说了不少好话。夏桀又见商人送来了大量的美女、宝物,脸上一喜,心里一软,到底还是把商汤放回国去了。

商汤回到商国,心里也不免后怕,心有余悸之下,便也下了伐桀的决心。

各国诸侯看见夏桀无端把商汤囚禁起来,又凭白收了人家许多东西,才肯放人,都替商汤不平,心里反更归服商汤了。商汤看民心一边倒向自己,便下定决心采用伊尹之计,用“先近后远,先弱后强,绝夏羽翼”的方法来慢慢削弱夏国的实力。

首先他历数夏桀的暴虐无道,号召商国周边的小国背弃夏桀,归附商国,对不听劝告的,就先后出兵一一吞并,然后起兵攻打南边大国豕韦国。

这豕韦国本是一个强大的伯国,依恃国大兵强,对外无恶不作惯了,对内也一向残酷剥削民众,民愤已大。

豕韦国君听商兵打来,便打点人马迎敌。不想两军刚对垒,豕韦兵卒就纷纷放下武器,反而把商汤当作来解放自己国家的救星,对商兵说:“我们早就在等你们的商汤到来了。他一来,我们就有好日子过了。”

豕韦国君是空点了许多兵马,全部临阵倒戈了。商国军队如入无人之境,顿时就平定了豕韦全国,把虐待民众多时的国君杀了,秋毫无犯。

汤的计划是一以贯之的,照样颁布告示,废除豕韦国一切暴虐刑法,只收取农民收成的十分之一作为田赋。

豕韦国民众都安静得和没有打仗过一般,照样种地的种地,买卖的买卖。大家欢欢喜喜,箪食壶浆,欢迎商汤的军队,都说:“这好比把我们从水火里救了出来一样。”

第二年,汤又起兵去攻打东边的大国顾国。顾国民众已经看到了豕韦国的榜样,也照样欢迎商兵进来,商兵也是兵不血刃地就拿下了顾国。

商汤领兵越战越强,连续吞并十一国而无敌于天下,只剩了西边的夏国、北方的昆吾国了。

昆吾国的祖先,是颛顼的五世孙己樊,建立昆吾国后,已历经十三代,约三百五十年。这时候,就这么一个国还在和夏桀沆瀣一气,甘心做夏桀的羽翼国。按理说,到了这步田地,夏桀应该知道危险已经来了。谁知夏桀不但没有意识到危险,反而想学祖先大禹,兴起了一个浩大的水利工程来,他想凿通中条山脉,引进黄河水。民众在他这般虐政底下,生活本来就苦,如何还能像大禹治水时候的那般勤工?大家便相率怠工来表示反抗。

商汤一直关注着天下的民情舆论,见伐桀时机已经成熟,便和伊尹谋划起兵事宜。

伊尹献计道:“我们先暂停朝贡,试试他有何反应。”

原来夏桀可以奢华的本钱,都是靠剥削本国民众和各诸侯国的朝贡。如有一国不来朝贡,夏桀的收入就会少了许多,商本是一个大国,贡物十分奢富,一旦不到,桀自然大怒,便召集“九夷”军队,来讨伐商汤。

“九夷”是由许多苗族部落组成的夷国,自其祖先蚩尤被黄帝打败后,小部融入黄帝部落,一部向南、向北迁移,大部仍然居住在“中国”东部,后归附于夏。

却说“九夷”首领接到夏桀的命令,即刻起兵,向商国杀来。伊尹接报后,对商汤说:“夏桀还能调动‘九夷’起兵,可见他还有势力,现在还不是伐他的时候。这是我们的错,应该继续朝贡,向他请罪。”便连忙备好贡品,派人进贡请罪。

夏桀见贡品已到,也懒得打仗,自然罢兵。那“九夷”兵卒白跑了许多冤枉路,也只好打道回府去了。

到了次年,商汤又故伎重演。夏桀大动肝火,再召“九夷”出兵讨伐。“九夷”首领觉得夏桀如此儿戏,忽然起兵忽然罢兵,根本不管自己劳师动众的艰辛,便按下命令,不再起兵,只说了三个字:随他去。

伊尹见九夷兵卒迟迟不见动静,便对商汤道:“现在可以伐桀了。他已经失去号召能力了。”便辅佐商汤起兵伐桀。

这时,商国在伊尹指点下,已经开始大量使用战车,平时就制造了大量的战车。

当时,一辆战车有三人组成,车当中一个驾驭者,专管控制马匹的进退、奔驰;战车左边站立一个勇士专管作战;战车右边站立一个勇士,叫做车右。车右必须要勇力出众,战时协助勇士作战,行军时若遇车陷,必须跳下车来,推动车轮前进。车前马匹起始只有两匹,后来加到四匹。战车后面跟随有许多步卒。

当下,商汤点起战车七十乘(注:四匹马拉一辆战车、三名甲士、七十二名步卒为一乘),步卒十旅(注:每旅为五百人),所用兵器一律青铜精制,有长戈、短剑、利箭、锐刀,一应俱全。

为了节省马力,这些战车的围档部分皆用既轻又牢的牛皮蒙盖,钉上铜钉,灿烂夺目。战马的头、背、股、身四处也都蒙上了牛皮,钉着铜泡钉,挂着铜铃铛。

战车上作战两人皆着牛皮甲胄,一手持长戈,一手握牛皮盾,而驾车人则身着铜质甲胄、蒙脸头盔。就连步兵也大多穿上了牛皮甲胄。这种装备在当时确实相当先进、威武无比。

一队雄壮之师,浩浩荡荡地踏上了伐桀之路。路行一半,伊尹忽然对商汤道:“我们现在应该调转方向,向北先去攻伐北方的昆吾!”

汤一脸疑惑,道:“为什么?”

伊尹接道:“我们现在去打夏桀,那北方的昆吾必定来援,到时我们会腹背受敌!不如先把昆吾灭了,剩下一个光杆的夏,岂不更容易收拾么!”

商汤回道:“依你去打昆吾,夏桀来援,岂不也是腹背受敌?”

伊尹答道:“不会出现这种情形。夏桀是天子,轻易不会起兵,哪肯千里劳师去救一个诸侯国。昆吾自恃也是一个强大的霸国,眼里是轻视我商国的,也不可能向夏求救。所以昆吾会救夏,而夏是不会救昆吾的。”

汤采纳了伊尹的计谋,立刻调转方向,移军向昆吾国方向开去。

昆吾国是北方霸主,许多小国都听命于他,军力也是很强盛的,一听商兵来犯,自然点起兵马,号召各小国出兵协助迎敌。昆吾国军队数量很多,附近小国也都被裹胁来助战。

商汤一听说昆吾的军队已经迎上前来,忙令扎下兵营,和伊尹商量迎敌方法。伊尹说:“昆吾成霸已二百年有余,其兵马军装、兵器精美有余,但实属华而不实。还久不曾遇到过劲敌。只需给它一个小小的挫折,马上就会溃散。他兵马虽多,但不足惧怕。”

这时,商汤的另一个叫仲虺的臣下,也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上前献计道:“昆吾之兵尽在中军迎敌,左右两翼尽是一些小国之兵,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这些小国尽是受他盘剥的弱国,一般是不会出死力相拼的。我们可以先打掉他中军两翼,昆吾中军不退也难。我看这些两翼之兵不过是一些乌合之众,根本不堪一击。”

商汤听了觉得有理,便中和了他俩的意见,下令,自己率中军按兵不动,伊尹率右军,仲虺率左军,先行分别攻打昆吾的两翼。

一时伊尹率右军,仲虺率左军,悉数行动起来,拼力进攻。本来驾车就是商人的强项,青铜兵器又是商人的专利,加上兵卒的服装也格外精良,昆吾中军两翼的穷国弱兵,被战车一冲,登时一哄而散。

昆吾国君一见两翼已溃,忙令中军奋勇向前,直冲商汤的中军大营,两军你来我往大战起来。

伊尹、仲虺见昆吾两翼兵卒霎时逃得精光,立马指挥左右二军停止追击,分别转头一起包抄昆吾中军。两路战车从两翼势如破竹地横冲直撞而来,把昆吾中军冲得阵型大乱,后面的步卒紧随其后,一阵掩杀。

商汤见状,指挥中军绝地反击。在三路夹击下,昆吾大军全线崩溃,四处逃散。乱军之中,昆吾国君身首异处。商汤大获全胜,即刻统领全军掉头,回军乘胜伐夏。

却说夏桀正在花天酒地穷尽享受的时候,忽然听报说,商汤起兵已经打败了昆吾国,现在正在朝夏国开来,好像有伐夏的意思,不由又惊又怒,连忙吩咐点起全国精锐兵马,带上所有勇士,准备迎上去把商汤堵截在都城之外。

现在的夏桀享福多年,和年轻时降龙伏虎那会儿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本来他是懒得亲自出马的,只是听报说,商国军队这次声势浩大,还用了车战,恐怕手下抵抗不过,又因呆在宫里玩腻了,也想借机出去游览一番。出于这种动机,他才决定亲自统兵,克日出发。

一路上,旌旗招展,刀枪炫目,军容十分雄壮。夏桀身处中军,前后左右簇拥着许多勇士护卫,还有大量宫女侍候,琬、琰两位爱姬紧随左右,寸步不离。一路行去,车内有美人陪伴,说说笑笑,车外有青山绿水,闲花野草,好不开怀,反觉得宫里瑶台、琼室犹如金丝鸟笼一般,还是这般自在舒服。夏桀的心里,一点也没把商汤当作一回事,不知不觉中,兵马已经走到了鸣条(现在山西运城、夏县之西)地界。

前面探子来报,说在前面不远处已有商汤兵马出现,夏桀方才下令,就地扎营。他一面笑对琬、琰两位爱姬道:“我用兵向来是所向无敌。无耐这商汤小子定要来自己寻死,我想他是活得不耐烦了。明天一旦交起仗来,肯定要比平时打猎精彩许多,我可以带你们到旁边高地上观看一番。”

说罢,便吩咐左右,到附近的鸣条山上预先布置。又亲选了一支精兵用作明天护驾。分拨已定,号令全军,准备明天和商军决战。

商汤在那边得知夏桀亲自率兵前来,也相当谨慎,在与夏桀相距五里的地方,也命令扎下营盘,召集手下将士商议。伊尹说:“夏兵虽然人数众多,但久无战事,武备必定松弛,无须惧怕。只是我军士卒的士气尚且不足,才是可忧之处。还需刻意激励一番,方能应战。”

商汤惊异问道:“我军自出兵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何来士气不足?!”

伊尹道:“我军虽然百战百胜,但交战国都是和我们平起平坐的诸侯国,平时又都暴虐民众,不得民心,所以我军一到,犹如是摧枯拉朽一般,不禁一击。现在我们对面的夏桀虽然也十分暴虐,但他毕竟是天下各国拥戴的天子。自夏禹以来,已有四百多年的基业,一脉相传,并无改变。我们现在和他交战,必须要转变我军的这种传统观念。”

商汤听了也觉得确实是这回事,便和伊尹商议一番,决定由伊尹亲自替自己起草一篇出师誓言,由伊尹向全军将士宣读。这篇出师誓言,史称《汤誓》。记载如下:

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今尔有众,汝曰: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

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赉汝!尔无不信,朕不食言。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赦。”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

王说:“来吧,你们各位!都听我说。不是我小子敢于贸然发难!实在是因夏后犯了许多罪,上天才命我去讨伐他。

现在大家会问:‘我们的国君不体贴我们,让我们放弃手上耕种之事,为何却去征讨夏后?’这种言论我早已听说过,但是夏桀有罪,我敬畏上帝,不敢不去征讨。

现在你们要问:‘夏桀到底犯了什么罪行呢?’夏桀他耗尽了民力,剥削夏国人民。民众大多怠慢不恭,不予合作,并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才能消失?我们宁可和你一起灭亡。夏桀的德行败坏到这种程度,现在我一定要去讨伐他。’

你们只要辅佐我,行使上天对夏桀的惩罚,我将大大的赏赐你们!你们不要不相信,我决不会不守信用。如果你们不听从我的誓言,我就让你们去当奴隶,以示惩罚,没有谁会得到赦免。”

伊尹读完这篇恩威并用的《汤誓》,算是把全军将士说服了。全军将士宣誓完毕,分派一番,等到天亮,伊尹催动三军,直朝夏桀军队扑来。

这边夏桀早已经带了琬、琰两位爱姬,和一帮美女歌伎,由一队精兵簇拥着来到鸣条山上观战。

山下夏军勇士和商军迎头大战。双方旗鼓相当,都毫不示弱。一边的商汤和伊尹以及全军将士久经沙场,军装防护功能强,兵器坚锐异常,将士勇猛自然不比寻常;一边的夏军也是中央精锐之师,人数众多,训练有素,加上夏桀亲自在山上督战,哪肯后退半步。双方杀得天昏地黑,日月无光,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直把坐在山上的夏桀看得眼花缭乱,只顾和琬、琰两位指指点点不停解说,犹如在看戏一般,十分有趣。

想不到大战正酣时候,忽然狂风大起,飞沙走石,接着雷声隆隆,大雨倾盆而下。商国军队毕竟久经沙场,不管军装如何淋漓,依然苦战不休。夏国军队这时却有点张惶起来,勉强招架,动作变得有些迟缓。

夏桀向来养尊处优,哪吃得起这般狂风暴雨,望着眼前两位爱姬,和一帮美女、歌伎在狂风暴雨中个个花憔柳悴、遍体淋漓的狼狈相,只得吩咐退下山去,他想到大营去暂且躲避风雨。

这边夏桀一等众人刚刚动身下山去,不料山下夏军发现后,也就无心恋战了,顿时阵脚变得混乱起来。商汤趁势挥军大进,夏军站脚不住,纷纷败退。夏桀等一班人刚刚下得山来,商军已经攻到山下,夏军连忙护着夏桀,乱哄哄地退回夏都去了。

汤大获全胜,得了许多战利品,然后起兵一路追去。夏军士卒斗志全无,加上夏桀平时暴虐而不得人心,于是一路纷纷寻找机会四散而逃。

同类推荐
  • 清史讲义

    清史讲义

    本书原是孟森先生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最初为北大内部发给学生使用的教材,后被中华书局等多家出版社整理出版,长期以来被作为各大学的教材使用。全书分两编:第一编总论,看似极短,泛泛而谈,却是全篇总领;第二编分为开国、巩固国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转危为安五部分,对清朝二百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评述。作者以《清实录》和《清史稿》为基础,兼采清廷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加以考订,揭示八旗制度原貌,剖析了清朝各个时期的诸多核心问题。全书内容充实、轮廓清晰、考证翔实,具有极高的学术深度,在清史研究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为现代清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
  • 神话版大唐

    神话版大唐

    听所有一本神话版三国很火,不知道我这本神话版大唐会不会火!!!!主角穿越到了玄武门之变后的大唐,只是此大唐非彼大唐,李世民不知道怎么搞的成了天下第一的牛人,长孙无垢也不知道怎么搞的成了一个深闺怨妇,长孙无忌变成了天下第一的阵法大师,秦琼变成了天下第一的战神,房玄龄变成了天下第一的道士,……剩下的请君慢品!且看不一样的大唐,不一样的朝堂!也许这就是类似于天庭的一个大唐!只是此天庭非彼天庭!在这里没有祥和,有的这是随着战力飙升所带来的无限欲望!
  • 北侯

    北侯

    黑暗的历史,血淋的屠刀,早已注定的结局,却因为李从年的出现,让明末那黑暗的历史获得重生,如画江山,乱世豪杰,北地拜封侯。
  • 大唐编年史

    大唐编年史

    残酷的命运成就了一个人的传奇一生。更幽默的描写了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少年,因误入时空生活距今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开元年间。并与一只叫至尊宝的神猴笑闹江湖的玄幻故事。
  • 印第安新史

    印第安新史

    印第安是个悲情民族,他们有自己曾经辉煌的文化和经济,不过一切都止步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这部小说试图颠覆历史,让印第安人主宰自己的命运,何去何从,且看我慢慢写来......
热门推荐
  • 召唤美女.A

    召唤美女.A

    看人家穿越,齐帆也跟着穿越。不想争霸世界,不想天下无敌。只想在异世界,带着漂亮的老婆逍遥快活。“召唤,召唤,我的美女老婆们,都出来吧!”
  • 邪少的暗夜天使

    邪少的暗夜天使

    她们是穿梭在黑暗中的精灵,神秘莫测,为了一个月牙之印,一道神秘任务辗转到宇桥贵族学院。他们是高高在上,众人追捧的“宇桥四王子”,他们冷酷,神秘,温柔……原本是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却在一次偶然的际遇中撞出了交点……他们的相遇,相知频频掀起大波,怪事连连……
  • 天涯海角,姐妹情深

    天涯海角,姐妹情深

    有一对双生姐妹,因为种种原因被拆散可是二十年后,她们又再次相见,再次相遇,成了密不可分的好姐妹。
  • 小学诗礼

    小学诗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异界之亡灵牧师

    重生异界之亡灵牧师

    “你们真的觉得没有士兵就赢不下战争?”“皇帝陛下,除非你把女儿嫁给我,否则休想少爷向你低头!”“迟早有一天,当我骑着一只砍不死的冥龙挑下光明神的脑袋时,你们才会明白我才是这世界上最纯的爷们儿。”桑德利亚最让人抓狂的地方不在于他能同时让几十万大军跟打了鸡血一样勇猛,他让敌人崩溃的地方在于:每当夜黑风高的时候,桑德利亚手上的那只看似一踢就碎的骷髅总能突然出现在敌军主帅的身后,然后一刀爆菊……
  • 仙刃

    仙刃

    黑色的怒吼,火与血最后的挣扎;黎明时刻,就是生命消散的搏斗锈驳的战甲,再不见昨日的光芒;满地的狼藉,寻不到锋锐的兵甲既退无可退……那就用怒火面向前方使蛮力杀出血路罢!破庙中孤独少年,瑟瑟冷风侵袭之下,蹲坐墙角抱头抿唇,任寒风如怒潮般…将他胛骨慢慢吹透………………只是,就这样么?这便是一个可怜的魂魄本该要面临的命运么?这便是一个孤独人最终的归宿么?他奋力抬眼,绝不愿就此一生。遂在九幽魔神之前立下重誓,任鞭打捆缚,万般嘲弄,也将眼前的一切黑暗毁灭……哪怕世间万物与自己一同埋葬!…………于是竭尽所有勇气只为抬眼向天一问,且问:人之力可胜天否!
  • 那年我们:懂得告别

    那年我们:懂得告别

    小学的六年时光如梦一般,在我们醒后懂得了一切。
  • 破译自然密码:水中的秘密

    破译自然密码:水中的秘密

    湖泊不但会燃烧,而且会杀人,你信吗?河中的水为什么突然血红一片?神秘古泉夜晚为何会传出诡异马蹄声?喝了山泉竟能使人变哑巴?与成千上万水母共处一湖为什么会平安无事?……大自然的江河湖海之中,究竟蕴藏着什么神秘?本书将为你解答一切。
  • 设计婚姻:甜妻请入瓮

    设计婚姻:甜妻请入瓮

    他机缘巧合救她一命,却因阴差阳错失他爱上了她的挚友苏紫。就在她要成全他们的时候苏紫却被迫离开,于是她以拯救林氏振兴逸飞为条件最终成为他的妻,他对新婚洞房时对她说:“既然敢这样做就应该知道有什么后果!”他对她毫无感情婚后五年对她置之不理,她终于心灰意冷决定离开,他才幡然悔悟。追妻之路漫漫,偏偏他又意外害她流产,她从此一走了之杳无音讯。多年之后再次相见,她居然连儿子都有了,他将如何抉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夏日暖人心

    夏日暖人心

    15岁那年,因为父母亲意外的离世,仇恨和冲动使我纵火烧死了仇人重伤了仇人的儿子,其实当初纵火并没有真的想烧死他们,没想到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将近10年的牢狱重生的我想要赎罪,照顾重伤的他。每天朝夕的相处、陪伴、他渐渐的康复。本来以为生活就会这样安逸的度过。可没想到一次意外却揭开了一个惊天的阴谋,父亲的死,当年的纵火案,原来一切都是阴谋。当真相揭开的那一刻,却发现自己原来是一个笑话。我的人生,注定残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