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4500000021

第21章 决战邓城

两年前,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亲率大军直抵南齐北方重镇寿阳,却又在一夜间突然撤兵,回到洛阳。洛阳,这座充满了汉文化气息的新都,让拓跋宏有着重回梦中故乡的感觉。在这里,拓跋宏继续他的汉化改革,不仅禁止鲜卑人穿世代相袭的鲜卑人的衣服,一律改穿汉人的服装,还禁止鲜卑人说鲜卑的语言。拓跋宏说,名不正,则言不顺,现在我们整个国家只有一种语言,那就是汉语。拓跋宏的决定遭到鲜卑上层社会的抵制。有人批评他说,我们的国土如此辽阔,各地有各地的方言,每一种方言有每一种方言的特点,何以见得哪种语言是纯正的语言,哪种语言是杂音?拓跋宏知道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汉语有些困难,就规定汉语作为工作语言,如有官员违犯,一律免除官职。拓跋宏对汉语的崇拜,简直达到疯狂的程度,索性又遵从汉人的姓氏,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元宏。那么,从现在起,我们就称他元宏而非拓跋宏了。

然而在那些日子里,元宏没有一天不在想着他梦中的江南。江南就如同一个绝世美人,让元宏魂不守舍。江南太美,太值得人向往和期盼了,太值得人去亲近,去流连了。“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单一个谢灵运已够让人着迷的了,居然还有一个小谢(谢朓),“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为什么那么多诗人都集中在江南?集中了那么多诗人的江南到底是什么样子?江南,江南,元宏知道生命是有限的,于是他决定,拼尽此生,也要去江南看看。

正如萧衍与他的从舅张弘策所分析的那样,北魏太和二十一年(齐建武四年,公元497年)五月初七,北魏孝文帝元宏趁着南齐的内乱,再次征调二十万强兵壮马,自洛阳出发,直下江南。元宏在南下宣言中称,这一次,他一直要打过长江去,饮马长江边。其实,元宏比谁都清楚,饮马长江边的确是一句大话,一句元宏式的牛皮轰轰。他盘点了一下自己的家底,知道自己目前完全没有一口吃下南梁的实力,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向正在国内大肆杀戮,消灭异己的萧鸾展示一下草原雄鹰铁甲雄师的威严。

九月,北魏大军以凶猛的攻势拿下南阳外城,齐南阳太守房伯玉只能退守内城死守。这一回,元宏将他的二十万大军在城外安营扎寨,真的做着长久踞扎的打算。

兵临城下,威猛而不泛浪漫的元宏向南阳房伯玉抛去一枚碧绿的橄榄枝,他希望能与房伯玉坐下来认真谈谈,谈谈这次大战,谈谈此时此刻各自的心境。房伯玉当然没那么书生气,一面派人向雍州刺史曹虎发去一封又一封求救的信件,一边命令南阳军民严阵以待,死守内城,坚持到最后一刻。元宏也不着急,每日只是让自己的人向南阳守城士兵喊话,做攻心战术。终于有一天,浪漫的北魏皇帝与南齐的南阳守将房伯玉隔着护城河相互见面。元宏让人搬来一张椅子,就坐在城下与房伯玉聊起天来。元宏说:“我此次南下,是作了充分准备的。决不会像过去一样,冬天来,春天走。现在,我北魏境内全民汉化,士气高涨,这一次南下,不打到建康,决不回洛阳。你这座南阳城拦住了我南下的道路,我必须先把你给拿下。”

元宏列举房伯玉三大罪状,其一,南齐高帝萧道成以及武帝萧赜对你房伯玉恩重如山,你房伯玉不但受恩不报,反而助纣为虐,在萧鸾对高、武子孙旧臣的血腥屠杀中充当帮凶,罪责难逃;其二,两年前我的大将薛真度奉命讨伐逆贼,你的军队连出阴招,让他死伤惨重,太对不起人了;其三,你明知朕銮驾亲征南阳城下,你不但不自缚跪降,反而拒城反抗,你胆子不小啊。元宏的这一番奇言怪语,让房伯玉禁不住笑出声来。元宏为北魏国君,想不到有时候却像一个任性的孩童。所举三罪,除了第一条让房伯玉稍稍脸红,其余二条,明明就是胡搅蛮缠嘛。

既然元宏习惯搞笑,那就也搞笑个来回吧。房伯玉没空搭理他,便让人给元宏写了一信,信的内容如下:大驾南征,千里劲进,尘烟四起,劳苦功高啊。小臣卑微,竟得北主亲自骚扰,今又得当面教诲,三生有幸啊。虽自不量力,但忠于职守,是小臣本分,唯有死战,以谢朝廷,对不住了啊。说到贵国大将薛真度上回来扰一事,让他完命归魏,他运气不错了啊。薛将军如果斗胆再来,定当斩他于马下,不客气了啊。

战争是残酷的,但搞一搞笑,幽他一默,倒也减轻些压力,各自轻松了许多。元宏命北魏士兵切断南阳通往外界的一切水陆要道,得空就对城中军民小有骚扰。房伯玉也不含糊,不时派出精锐小分队,对北魏驻军来一个突然袭击,有一次甚至差点让元宏也虚惊一场。元宏是虔诚的佛教徒,南阳城外有一座寺庙,元宏得空就去寺庙敬佛。房伯玉安排了几名敢死队员,埋伏在一座通往寺庙的小桥下。元宏刚一走近,几名敢死队员突然冲出来,那一次如果不是元宏卫士护驾得力,堂堂北魏君主就真的被南齐的这几个敢死队员结果了性命。

这样坚持了三月之久,元宏料定南阳城中储备不多,便又心血来潮,留下他的亲弟咸阳王元禧继续围攻房伯玉,自己率主力南下新野,做围城打圆战略。

元宏的轻松是真的,围围城,敬敬佛,诵诵汉诗,就当是出门做一趟旅游。但房伯玉的轻松却是假的。正如元宏所料,城中的储备捉襟见肘,雍州刺史曹虎与他素有过节,巴不得北魏人往死里整他,只是缩在襄阳(雍州首府)闭门不出。而建康方面对这场战争的反应越来越麻木,病入膏肓的萧鸾此刻正忙着为他的子孙们扫清最后一批障碍,根本无暇顾及南阳,无暇顾及这场窝心的战争。

与高祖萧道成以及齐武帝萧赜的早婚早育不同,萧鸾是中年得子,膝下共有十一子,长子萧宝兴庶出,而且天生废疾,太子萧宝卷刚满十六,余下的都尚未成年。他不知道一旦自己死去,他的这些年幼的儿子们如何对付正当英年的高、武子孙。他的侄儿萧遥光把叔父的心思摸得透透的,便又给他递上一份屠杀黑名单。这些日子,萧遥光每天都在做着同一个梦:一旦明帝死去,他将立即行动,明帝的子孙自好对付,此刻,他要借明帝之手,将高、武旧臣一网打尽。叔侄二人各怀心思,相互利用。

一轮又一轮的屠杀,并没有让明帝轻松起来,他的病反而愈重。萧衍与张弘策在石头城的一番谈话是在建武三年(公元496)冬末,正如萧衍所分析的那样,第二年春天,明帝的病况被外界公开,整个建康城,包括明帝的儿子们,都在等着明帝驾崩的消息。

萧鸾来不及在屠杀中喘口气来,前线却传来一个又一个让他背气的消息:

齐建武五年(公元498)正月,新野失守,守将刘思忌被元宏生擒;

二月初五,魏军攻陷南阳外城,南阳告急;

北魏八万大军直扑襄阳,雍州十万火急……

萧鸾拼足力气,拆东墙补西墙,派裴叔业前往寿阳,接任崔慧景,而命崔慧景率一万人马紧急开拔西南方向,去救襄阳之火。明帝许诺,如果崔慧景此次能击退魏军,就让他做五兵尚书。崔慧景正急着领功受赏,自然二话不说,即刻从寿阳领兵一路火速南下,向雍州方向而去。明帝接着又把镇守石头城的萧衍找来,让他率六千精兵去与崔慧景会合。明帝在与萧衍的谈话中用意十分明确:御敌的任务交给崔慧景,而他此行是为监视雍州刺史曹虎,随时掌握其动向,一有动静,即刻除之。萧衍知道,深受高、武二帝信任的旧臣曹虎已经被列入明帝的清除名单,就像上次对付司州的萧诞一样,明帝正要利用自己之手,再拔掉曹虎这颗他认为碍眼的钉子。萧衍何尝不知道这是萧鸾的借刀杀人之计,自己如果真会按萧鸾的意旨去做,将会给自己的人生留下极不光彩的一笔。但是,明帝许诺,如果除掉曹虎,将让萧衍代为雍州刺史。位居汉水上游的雍州,恰如一道咽喉,在军事上有控扼南北的重要作用。当年魏、蜀、吴三国为争夺天下,都曾为夺取襄阳付出过极大的代价;前秦符坚南攻东晋时,也是将襄阳作为一座重要的后防基地;而刘宋王朝的开国之君刘裕在北伐南归后,第一件事就是让他的次子刘义真刺史雍州。雍州这块蛋糕太诱人了,它引得历史上无数英雄竞折腰。现在,萧衍同样需要雍州这块军事重镇,他需要从曹虎那里将雍州据于手中。他决定见机行事。

北魏孝文帝同样知道雍州的重要,八万大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先后占据雍州属下的五座城池,从而形成对雍州的合围之势,以逼迫雍州刺史曹虎签城下之盟。二月上旬,萧衍接受明帝命令后即刻从建康出发,十二日,萧衍率领他的六千精兵经过一番苦战,从北魏人手中夺回邓城。下一站,他要把离襄阳最近处的樊城从魏军手中夺回,这样,既可监视襄阳曹虎的动向,又可随时御敌。

邓城之战的硝烟尚未平息,就得到消息:驻守在襄阳的曹虎已决定叛变,明天天亮前就要投敌。萧衍决定,留下一千人驻守邓城,其余五千人马不停蹄,前往樊城。

萧衍的人马出城不远,就与崔慧景的一万大军在邓城郊外燕子沟会师。

人和人就是不一样,此时的崔慧景营寨里一片炊烟,崔慧景正与他的部属坐在帐里猜拳行令。见到萧衍,崔大炮仍然不改往日的习性,一边邀萧衍一同进帐喝酒,一边亮明自己的观点,说:“这年头,活着才是硬道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萧衍说:“崔尚书此话差矣,养兵一日,用兵一时,朝廷恩宠,派你我来救雍州之急,你我都不能不豁出命去。刚刚得到消息,曹虎天亮前就要投敌,我们需在天黑之前赶到樊城,以切断曹虎与魏军之间的通道。”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曹虎真要投敌也是被逼无奈,”崔慧景似乎对曹虎的投敌并不介意,说,“目前敌我双方兵力悬殊,萧将军还是小心为好。”

萧衍说“北魏的八万人马分布在五座城池,我军各个击破,就没有不胜的道理。我的人马经过一番激战,刚刚将邓城从魏军手中拿下,我已留下一千人驻守邓城,其余五千人皆随崔将军去攻打樊城。”

崔慧景对萧衍执意攻打樊城的意图并不清楚,他似乎是被萧衍感动了,说:“萧将军刚刚经过一番激战,人疲马乏,还是原地休息为好,攻打樊城的任务,就交给崔某吧。”

萧衍说:“一而鼓,再而衰,三而竭,我军刚刚打了胜仗,士气正旺,攻打樊城,正是时候。”

崔慧景没有话说,于是两支人马齐头并进,前往樊城。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傍晚时分,两支人马刚刚到达樊城附近鹰子山时,忽然遭遇一群北魏骑兵。这支北魏骑兵来势凶猛,而且人数之多,远在南齐的军队之上,直把南齐的军队逼到鹰子山退守。

天渐渐黑了,北魏的骑兵在山下叫喊着,人数越来越多。萧衍知道遇到强敌了。他之此行,本不为御敌,他手上的人马只有五千人,他知道如果硬拼下去,吃亏的只有自己。于是便建议崔慧景趁着天色尚明,赶紧杀开一条血路,撤到邓城,再做打算。但崔慧景却说:“这支马虏子显然并非有备而来,或许他们只是路过,便见财起义了。骑兵只善于平地作战,我等驻守山上,索虏子奈何不了我们。”

“我军的行动已被魏军知晓,一旦魏军增援部队赶到,我们就处于被动了。”

“放心吧,”崔慧景轻率地说,“我对北魏人再了解不过了,他们不惯夜战,天黑之后,必然退兵。”

天渐渐黑了,山下果然动静渐稀。借着曦微的星光,可以看到鹰子山下村火点点。有鸡犬之声从远处传来,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少有的安谧之中。崔慧景得意地说:“你看,魏军已经退走了,我们趁黑下山去吧。”

萧衍说:“既然崔将军执意下山,那就请便吧。我的人马的确是疲乏了,需要休息。明天一早,我们在樊城会师吧。”

二人握手相别时,各自的脸上都露出微笑,但那笑容却各不相同。崔慧景带着他们人马下山去了,萧衍命令他的人马原地休息,但不许埋火做饭,只吃随身所带的干粮充饥。

崔慧景说得没错,北魏人的确不惯夜战,然而崔慧景今夜运气不佳,对于北魏人来说,破一次例也并非不可。也正如崔慧景所说,这支北魏骑兵的确是从这一带路过,他们是前往襄阳接应准备叛变的南齐刺史曹虎的,偏偏在这里与另一支南齐的军队相遇了。北魏人当然不肯放过这支救援的南齐军队,闻迅而来的北魏人越来越多,他们存心要把这支南齐军队连皮带肉,整个吃掉。于是,数万北魏大军埋伏在鹰子山下,居然人不喧,马不嘶,四野俱寂,恰如史前。崔慧景的大部队刚摸到山下,突然就听到杀声震天,声振四野。那些自幼在马背上长大的鲜卑士兵骑着战马,挥舞着大刀,砍起人来,完全不讲道理。面对那些横冲直撞的北魏骑兵,崔慧景的人只有仰起头来,才能看得清那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北魏士兵是何面目。北魏士兵的战刀划出一道道白光,带着北方大地寒冷的空气,在空中呼呼作响,他们大声呼喊着让南齐人听不懂的口号,像收割麦子一样收割着南齐士兵的人头。

毫无准备的崔慧景慌忙掉头向襄阳方向逃窜,结果在沔水岸边又遇到另一支魏军。南齐的士兵们踏着沔水,强渡对岸,淹死冻死者无数。崔慧景在几名部属的护卫下,踏着士兵们的尸体渡过沔水,择一条小路仓惶逃命,再也顾不得他的那些哭爹叫娘的士兵们。

趁着山下的一场混战,萧衍带着自己的人马从鹰子山的另一侧悄然下山,再沿着一条荒无人烟的小路快速向樊城插去。

北魏军队在鹰子山打了胜仗,却并未能接手襄阳。南北双方在雍州一带又相持了一月之久,孝文帝元宏眼看着雍州无望,便将他的主力东移,转而展开对司州的进攻,以挽回两年前司州失利的影响。北主元宏的意图十分明确,魏军要从东线打开一条通道,然后再沿江淮长驱直入,形成对南齐都城建康的直接威胁。元宏想,即使打不到兔子,遛遛鹰也是好的,起码能让病入膏肓的南齐皇帝萧鸾惊出一身冷汗来,让他早死早超生。元宏就是这么一个人,他总是凭着自己的激情行事,他似乎要的就是一种渲泻激情的过程,至于结果,并不重要。

由于北魏孝文帝将他的兵力转向南面,雍州的压力随之缓解。

邓城之战后,雍州刺史曹虎因闭城不出,被罢黜雍州刺史。曹虎抗敌数月之久,才使得北魏人无果而收,结果却做了这场战争的牺牲品。从曹虎身上,人们更加明白什么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了。萧衍成了邓城之战最大的赢家,接任曹虎任雍州刺史。此时的萧衍,不仅又擢升二品,从而成为南齐朝廷一名重要的方镇大员。

张弘策在第一时间向萧衍送来祝贺,张弘策兴奋地说:“所有的一切,都不出去年将军的预料啊,你能说这不是天意吗?”

二人分析了未来大势:病入膏肓的明帝将不久于人世,明帝死后,天下将会大乱。远离建康,驻守雍州,进可以等待时机,趁乱起事,作人生一搏;退,则坐镇西北,割据一方,从长计议。

同类推荐
  • 第四种人:“听鲁南的”小说漫画

    第四种人:“听鲁南的”小说漫画

    《第四种人:听鲁楠的小说漫画》中不仅有“段子”,有漫画,有仿散曲配画词,还有漫画的解析。这解析充分显示了南台的幽默和深刻,不仅解读了漫画,还深化了小说的思想,用语的幽默倒在其次,用意的针贬作用可说是书中一景。 《第四种人》的主人公王三丰就是一个“内方外圆”的典型。不是他要当着君子却要表现得像个小人,而是环境逼迫着不得不“内存君子的良心,外用小人的手段”。为什么要这样?因为人类社会充满了矛盾,简单的只用“斗争”的方法去解决,不仅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有时候,还会后患无穷。相反,用“化解”的方法做些灵活变通,往往能够以四两拨千斤。创建和谐社会,不仅要有良好的愿望,还需要灵活的手段。
  • 蓝色寓言

    蓝色寓言

    我拜别了盘古,拜别了宙斯,拜别了释迦牟尼、穆罕默德和耶稣,又飘飘摇摇飞回到我的书斋里。心情平静下来了,有了一点创作的感觉。我急忙为我的作品设计了一系列的人物,又为这些人物设定了相互间的关系以及故事发展的大致趋向。我将这部小说取名为《蓝色寓言》。
  • 三个火枪手(上)

    三个火枪手(上)

    平民出身的达达尼昂到巴黎投军,加入国王路易十三的火枪手卫队,和其他三个火枪手成为好朋友。他们为了保护王后奥地利的安妮的名誉,抗击红衣主教黎塞留,击败黎塞留设置的重重障碍,前往英国,从白金汉公爵那里取回王后的钻石,挫败了黎塞留挑拨国王和王后的阴谋。
  • 爱上一位名叫春妮的女子

    爱上一位名叫春妮的女子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创婚日记

    创婚日记

    《创婚日记》还原了一个人——一个男人。在对性的物质交换中挣脱,在对爱的悲观失望中苏醒。关于生活,我们没有太多选择……关于事业,我们总要进取拼搏……关于爱情,我们要做高傲的天鹅……关于婚姻,我们要有如水的包容才能唱胜利的凯歌……
热门推荐
  • 丹霸天下

    丹霸天下

    丹药在手,天下横走。“天啊!”雷戈哭丧着脸哀嚎道:“为什么人家提升境界只需要在丹田结成三颗元丹,而我,却需要结成九颗?”哀嚎声刚落,他身边便闪出了一个绝色大美女,“老大,你就别干嚎了!咱不是能炼丹么?到时候,你随便嚼几颗,那境界不就蹭蹭上去了!”“啪!”雷戈猛地踢了大美女一脚,“你说的倒轻巧,给你三天时间,把那些大补丹、美容丹、瘦身丹什么的都卖掉。要不然,就别回来见我!”被雷戈这么一踢,大美女一激灵,赶紧道:“俺是个魔宠不假,可俺是个公的,你让俺变成母的就算了,千万不要再让俺去进行公关了!”
  • 霸道总裁乖乖妻

    霸道总裁乖乖妻

    李一诺和乔一轩是前世在仙界有着深厚情缘的两个人,再次转世轮回,他们在都市再次重逢,李一诺是一个乖乖女,而乔一轩,自从年少便承担起家里的重担,经营着家族企业,虽然还在上学,但是已经是最年轻的总裁,冷漠而霸道。就这样,乖乖女和霸道总裁相遇了,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拭目以待。
  • 战天血婴

    战天血婴

    战天大陆,身负血仇的血煞婴,以战养战,战破九霄
  • 唯猎

    唯猎

    本书已TJ,感谢各位这一段时间的支持尤其是“劫犯”“十一猫咪”两位打赏的朋友。TJ,是因为写的还不好,不够吸引人,这本书TJ了,对不起。新书会在12月之前发出来,新书会是仙侠,到时候这里会附上链接。我发誓,那将是超过唯猎十倍、百倍,和任何人比都不会逊色的新书。再次,拜谢。草字泪书。
  • 纨绔之邪少

    纨绔之邪少

    世界上的柔情,存在于你我的心田,为了强,所以强,为了爱,所以爱。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后宫斗之棋逢对手

    后宫斗之棋逢对手

    岸琪面若芙蓉之貌,似牡花之盛开。贤蕙如兰蕙皇后,却惨遭奸妃洪桃之毒手,再有嚣张跋戾之菊妃暗中使计,害死纯良之女腊妃,原来刁蛮如艳妃也变为冰冷性情,本份如莺妃祸及伤残,唯有一枚暗棋(女主岸琪),在宫中如昙花盛开,脱泥藻而涤世。蓝颜神兽饕餮拥帝王之血,抗争魔教,巧被岸琪相救,免一时之难。后宫风起云涌,她是否能够洞若观火,乾坤在握?她让世人知道,一个柔弱的闺阁女子,不止知风月,也知乾坤!
  • 甜心小咩厨:来人,这有狼

    甜心小咩厨:来人,这有狼

    月球掉下个懒咩咩(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懒咩咩最大的梦想就是每天有吃不完的糖果和蛋糕,吃饱了就替女王做甜点,糖果之城有七只咩厨,他们每天的任务就是为糖果之城添更多的甜点。只是有一天,懒咩咩因为某些原因掉到地球来了,问:咩厨在地球能干嘛~嘿!这边这位装逼的总裁快来给本咩捶捶腿。诶!那边那位古代穿来的美男快给我做蛋糕。还有还有那谁……
  • 薄情总裁失忆妻

    薄情总裁失忆妻

    “刚才,你跟他做了什么?”将甄慧贤逼到无人的角落,他支着墙壁,一手捏着她光洁的下颌,令她直视着她。甄慧贤摇头,却看到他那双邪魅的眼眸越发的犀利。“我要一个诚实的妻子。”冷酷无温的话语再次响起,字字铿锵有力,几乎是从齿间挤出。同时,捏着她的手也越发的用力。
  • 重生王爷之穿越妃

    重生王爷之穿越妃

    “号外!号外!悬赏黄金百两,商太师千金被劫。”百姓唏嘘:盗匪太猖獗,太师府的千金都被劫,咱们得小心。“号外!号外!太师千金平安归来。”百姓又唏嘘:这小姐命不该绝,是谁发了大财。“号外!号外!皇上一纸婚书,殊王与太师千金择日完婚。”百姓还唏嘘:殊王原来竟然不是龙阳。商不知穿越到闽国快十载,竟然被贩卖到邻国成了某殿下的婢女。千辛万苦回到闽国,皇上一纸婚书成了王妃。面对眼前大名鼎鼎的贤王,她却不知道,在他前世,她本是他的妃。这一世,他要护她一世永安。*******“王爷,请你带我回去吧!”“凭什么?”“凭我前世是你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