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4500000047

第47章 君臣之间(2)

虽然如此,萧衍并没有冷落他的好友沈约,沈约被朝廷加封建昌侯,食邑千户。沈约知道,萧衍可以给他极高的荣誉,却并不给他真正的权力。对于萧衍所赏赐给他的一顶顶光环,按照惯例,沈约要谦让一番。此前他曾写过一篇《让仆射表》,现在又撰《谢封建昌侯表》,文中除表达谦让和感激,称自己只是“徒荷日月之私,竟无蒸烛之用”外,还对梁武帝建国以来的政绩以及萧衍本人大大颂扬了一番。文辞的华美,词章中的蕴意,都堪称那一时期的优秀文学作品。

六月十六日,是沈约八十一岁老母的生日。正如范云所说,老人家在病床上躺了很久了,只怕是她人生中最后一个生日了,再加上沈约在建康北郊的新居刚刚落成,沈约决定,要给老母的八十一岁寿辰好好庆祝一番。就在老母亲寿辰的前一天,梁武帝又封沈约母亲为建昌国太夫人。这算得上是萧衍称帝以来对一个臣子的最高褒奖。南朝以来的上层社会一直是北方侨姓的天下(包括齐梁萧姓,也由北方迁徙而来),在奉行士族门第的南朝,生于本土的吴越士族一直处在被排挤打压的的境地,连当仆射的资格都被取消了。现在,生于本土的沈氏家族有此荣誉,就不仅仅是沈约一门的喜庆了。

沈约的故居原先在建康城内都里亭的一条巷道内。这是当年宋武帝刘裕赐给沈约祖父沈林子的一处旧宅。沈林子曾跟随刘裕转战南北,立下不小的功劳,刘裕称帝后就将此宅赠予沈林子。宅本不大,很多年过去了,禁不住长久的风侵雨蚀,这座深巷内的故宅就显得破旧而逼仄了。沈约渐近晚年后,便有心要找一处地方重新建宅。而他看中的,正是建康北郊钟山脚下一个叫东田的地方。此处地处北郊,钟山脚下,依山傍水,景色十分优美,又不失田园野趣。当年文惠太子萧长懋就选择这里建有避暑山庄,文惠太子喜爱文学,于是也经常邀请文学才俊来他的山庄饮酒作诗。沈约也就是自那时起,就有心在将来的什么时候也来这一带建一座私宅,这个愿望终于在萧梁建国之初实现了。

沈约老母寿辰当日,也正是梁武帝对其母亲奉策进封的这一天,子荣母贵家族荣耀。再加上梁武帝的策封,朝野上下引为大事,六十几位阁中同僚以及当年的文中诗友一齐来到沈约郊区别宅庆贺,更有趋炎附势者络绎不绝,那条往日冷清幽静的北郊小道被无数车盖拥塞,一时道路受阻,交通不畅。

沈约的这处住宅完全称不上豪华,但却坐北朝南,依山面水。站在宅前的空地上,放眼之内几百亩稻田尽在眼中,真正让人有赏心悦目的快意。沈约将迄今以来他所欣赏的文人诗句用墨笔写在墙上,其中有前期文人刘显的《上朝诗》、何思澄的《游庐山诗》,有同期文杰王筠专门为他的别宅贺写的《草木十咏》以及他自己所写的吟咏山水之美的诗文,从而让他的这一处别宅充满了人文气息和浓郁的文学色彩。

为了这处别宅,沈约精心写了一篇《郊居赋》,沈约在这篇赋中对自己建造这栋郊区别宅的用意以及他晚年的生活都做了一一说明。他说自己并非至人,而只是一个中智之人,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万事万物,都有其特有的本性。因此,过一个自在的生活是他晚年生活的方向。他说,没有什么政治才略的自己将避开繁华而喧嚣的都市,归隐于这片荒郊野外。

这实在是一件具有讽刺意味的事情,沈约因梁武帝的奉策赏赐而举行这样的庆祝仪式,却反过来因为这次的庆祝仪式得罪了梁武帝。当梁武帝得知沈约《郊居赋》的内容时,十分恼火。他问徐勉说:“听说沈休文在一篇文章中发朕的牢骚,你知道这事吗?”

徐勉说:“哪有的事?现在士大夫都在传诵这篇《郊居赋》,都认为是当代文坛的传世之作,臣都会背上几句呢?”于是,徐勉摇头晃脑,背诵起其中的句子来:“惟以天地之恩不报,书事之官靡述;徒重于高门之地,不载于良史之笔。长太息何其言,羌愧心之非一……”

梁武帝冷笑一声说:“什么长太息何其言,羌愧心之非一,还有什么徒重于高门之地,不载于良史之笔,他沈休文要隐居乡里,也不必将自己打扮成屈原高士吧,他沈休文是屈原高士,朕不就是楚怀王了吗?”

徐勉吃惊地说:“呵,不是陛下点拨,微臣还真没有读出沈尚书笔中的意思。不过,沈尚书对陛下的感恩之情还是难掩笔端,而且是至诚至切的。”

这一年是沈约的华盖之年,六月刚刚因一篇《郊居赋》得罪了梁武帝,九月,他的老母就与世长辞了。就在沈母辞世的第二天,萧衍悄悄来到沈约的别宅,吊唁沈母。沈约大约没有想到萧衍会来到家里给他的老母吊唁,联想到前些日子自己与萧衍之间发生的纠结,无限的委曲涌上心头,顿时放声大哭。或许是沈约的哭,让萧衍看到沈约难得真诚的一面,竟然受到感动。当时前来为沈母吊唁的人络绎不绝,作为孝子,每一个吊唁的人来,无论长幼,沈约都必须向对方下跪。吊唁者有哭灵的习惯,每当来人哭泣,必引起沈约的伤母之痛。最后,几天下来,沈约连站立都困难了。萧衍得知这一情形,立即派吕僧珍带一帮人拦在沈宅门前的那条路上,控制吊唁人数,不准高声大哭,以免沈约过分伤痛而危及健康。

九月十日,是太子的两周岁生日,这一天,萧衍特意带着萧统去钟山脚下的东田看望正丁忧期的沈约。太子虽然年幼,却天性聪慧,似乎知道父亲带他来见沈先生的目的,在一见到沈约,立即伏地叩拜,连呼“先生、先生”。萧衍之所以带着太子来看沈约,一是为抚慰刚刚丧母的老友,二是带太子萧统前来拜师。君臣寒暄过后,萧衍直说其意。沈约受宠若惊,连忙拜辞,说自己才疏学浅,怎敢受此重任,只怕误了太子。太子见先生推辞,以为先生嫌他不够聪明,便立即用并不清爽的童音背了一首先生的诗《高松赋》:“郁彼高松,栖根得地。托北园于上邸,依平台而养翠。若夫蟠株耸干之懿,含星露月之奇,经千霜而得拱,仰百仞而方枝……”

萧衍故去的发妻郗氏一生只给萧衍生下三个女儿,萧衍任雍州刺史期间认识了十四岁的才女丁令光,于是就不顾一切地娶进门。当时因郗氏酷妒,萧衍与丁令光并没有多少幽会的机会,直到郗氏死后,丁令光才为他生下这个儿子。萧衍三十八岁得子,他有着与获得帝位一样的大喜。知道这位太子将来的地位,在场的人都不惜将最人世间最美的词语争相送给这位高贵的太子。于是,围绕这位刚满两岁的太子,一屋皆是惊叹,一屋皆是赞许,萧衍也觉得无比受用。当下萧衍让陈庆之拿出拜师礼,萧统太子再次给沈约行三叩九拜大礼,师生之份就算确立。

说到范云的离世,二人均难掩伤痛之情。萧衍说:“故人已去,不再复生,彦龙去前一再向朕提及休文的才学无人可及,对休文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朕还有一事相求,等你丁忧期过后,朕想把修撰五礼的大事交你主持,这也是彦龙临终前的意思。”这虽然是萧衍对沈约器重的又一表现,但到底不合沈约的心意。范云死后,很多人都揣测,皇上会让沈约接替范云来掌管机密,成为当今朝廷第一重臣,但萧衍自始至终都没有提及此事。沈约知道,萧衍到底还是不信任他。

“臣过了今年,就已是花甲之年了,臣不才,能为陛下做些文字上的事情,真正是三生有幸。五礼的编纂,关系到君臣之礼,长幼之分,乃至人伦纲常。这样大的事情,臣只怕难负重任。”就像历次朝廷加封一样,沈约照例要推辞一番,当然都是些谦让之辞。但沈约这一次的推辞,却多少有着真切的成分。沈约接着话锋一转,说:“为了陛下的宏图大业,臣万死不辞,陛下只管放心。”

“这样朕就放心了,”萧衍说,“刚才的礼品中有长白山五百年人参一支,丁忧期内虽饮食素洁,但也不要熬坏了身子。”

沈约至诚谢过,又说:“臣听说陛下每日通宵达旦批阅奏折,饮食上则豆麦为粮,日食两餐,甚至很少食肉,陛下的俭朴令人感动。只是,陛下大业刚刚开始,为江山社稷,陛下务必保重龙体,切切不可劳累过度。”

“豆麦未必不是滋养身体,调理肠胃的最佳食品,”萧衍说,“朕年轻时曾于桐柏山结识一些道士,依道家养生之说,豆麦蔬果可使体内病毒不侵,更具营养。若再运用吐呐来调理气脉,使周身血脉如如贯通,于长寿延年大有裨益。”

“陛下言之有理,臣去年在茅山见到陶弘景时,见他面白如玉,状若少年,据说是服食他自己炼出的一种丹药。此丹药陶弘景不肯轻易予人,臣曾向他索要一颗,服后果然有身轻如燕的感觉,据说久服之,必能延年益寿。”

萧衍说:“陶弘景对当今天下大势倒有几分把握,但他未必真能炼出长寿丹来。”

“陛下求贤若渴,正是急需人才之时,陛下何不将陶弘景请来,让他为陛下炼长寿之丹,朝廷多了一名术士岂不更好。”

萧衍笑了笑,依他对陶弘景的了解,在目前情况下,在茅山游哉悠哉的陶弘景决不会轻易下山去趟建康的这湾浑水,于是说:“他在茅山自在着呢。”

君臣二人以陶弘景结束了这一天的会见,无论是萧衍还是沈约,都觉得这是两人交往史上最愉快的一天。

回到宫里,萧衍心血来潮,当即给陶弘景写了一信,一者向陶弘景表达在他起义过程中能出面相助的感激之情,二者向他述及当前朝廷人才匮乏,求贤若渴的现状。信让陈庆之送到山中,过了几天,陈庆之从茅山回来,带回陶弘景一封信件。拆开信件,内有一诗:“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陶弘景津津乐道于茅山之美,沉浸在他的世外桃源。萧衍知道,陶弘景只钟情于世外山林,而对做官毫兴趣。便命人拨给陶弘景五千钱,让他在茅山建正阳宫一座。

同类推荐
  • 凡尔纳科幻故事精选(下)

    凡尔纳科幻故事精选(下)

    "儒勒·凡尔纳,出生于1828年2月,逝世于1905年3月。19世纪法国科幻小说大师,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他一生写了上百部(篇)科学幻想小说,其中长篇小说就达64部,总字数达到七八百万字。人们曾高度评价:“凡尔纳是科学界的文学家,又是文学界的科学家。”他的作品流传甚广。
  • 枫树上的故事

    枫树上的故事

    水母生命的一个轮回,让人们回想那可怕的年代,一个正忙碌于生产的时期,一个丧失了人性的时期,水母的那种幻觉似的生命源泉,一个叫黄苏二的保姆似的人物,因忍受不了孩子的淘气,便逃走,但不尽人意的是把小孩绑在一棵枫树上引发了一个神奇的故事。
  • 阎连科作品:情感狱

    阎连科作品:情感狱

    中国首位卡夫卡文学奖获得者阎连科作品之长篇小说,阎连科最至情至性的作品。 书稿真实地描绘了“瑶沟村人”的生存环境、生命意识和生存状态,写出了以“阎连科”为代表的几代人,身处困境中的痛苦与挣扎,并寄予了深切的哲学思考和忧患意识。“阎连科”从稚嫩到所谓“成熟”的成长过程,就仿佛是一场情感的炼狱,它体现出的是几代中国人不断升起又不断破灭的永不停止的梦,这梦可悲可笑,又可敬可泣。
  • 女生寝室2(最新修订版)

    女生寝室2(最新修订版)

    继441女生自杀事件之后,阴森诡异的南江医学院,恐阵事件再次卷起!一个陌生的号码,一部盈手可握的手机,一阵随时传来的索命铃声,到底谁在散摇凶咒?厄运降临,为了拯救妹妹,神秘女生苏雅步上了危机重重的生死之旅。一个个染满鲜血的祭礼,一幕幕梦魇般的悲剧,它的背后竟是让人难以想象的死亡怨气,种种嫉妒和贪婪的秘密徐徐地显露出来……
  • 多少流光换取多少忧伤

    多少流光换取多少忧伤

    三年前,她却决绝而残忍地选择了与他分道扬镳。他的人生瞬间跌落谷底。三年后,她却突然回到他身边,不计时间和金钱,不顾距离和仇恨,苦苦守候。
热门推荐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3)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邪少的倔强蛮妻

    邪少的倔强蛮妻

    她因五斗米折腰;他因生活无趣寻欢,当贪财野蛮的她遇上腹黑毒舌的他时,当天雷勾动地火之后,彼此生活的模式瞬间变了:白天,一个火山爆发,一个冷若冰川,想斗?没时间!晚上,一个冷眼相对,一个热情似火,想斗?没退路!这是一对无良男女,由一层“窗户膜”引发的无良爱情故事……没有山盟海誓,没有甜言蜜语,却用行动一次次证明,这个人值得守候一生!
  • 假面杀手:国民老公求抱抱

    假面杀手:国民老公求抱抱

    她每一次出任务都戴着面具,她是让人听了闻风丧胆的假面杀手,他是跨国集团的总裁,在一次接到刺杀他的任务时她对他一见倾心第一次任务失败,从此她走上了把他拐回家的不归路。“总裁,我突然觉得头好晕,求抱抱。”“总裁,我家突然停电了我好害怕,求抱抱。”“总裁,突然有只老鼠吓死奴家了,求抱抱。”顾城怒:“林衾衾!你够了!我们去领证!求你别再折腾我了!”
  • 阳春三月桃花水

    阳春三月桃花水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冤冤相报是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预知命短问前身,老来富贵也真绕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 绝色魔妃:无良大小姐

    绝色魔妃:无良大小姐

    缘分?不,是命中注定。--------二十一世纪“鬼手天医”夜玖玥,一朝穿越成夜府大小姐,同名同样。身份成迷、全家被灭门、最难修练灵脉?遇到她,那都不是事!喂,这几个逗比是她的伙伴??!!人前玉树临风,人后。唉!还有这夫君,看上去仙气满满,可又有谁不知他魔族之王。一白一紫,竟都意外的适合。永世夫妻?如果是他,倒也不错
  • 梁龙修仙记

    梁龙修仙记

    极品废材的他别人送外号“天才梁虫”,17年的苦修让他只到炼气四层。一颗神秘的石珠,一个奇怪的灵兽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强大的实力让他身边美女如云,善良的性格让他惊险不断请随我一起看我们的主角梁龙是如何鱼跃龙门的
  • 文渊阁书目

    文渊阁书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玲珑曲

    玲珑曲

    喻家三小姐出生的那天,雪花漫天飞舞,千树万树梨花开。喻家老太爷正意态闲适把玩着一个玲珑剔透的手把件,听说添了个小孙女,随口说道:“是个丫头,叫玲珑吧。”喻三小姐便叫玲珑了。玲珑心肝,幸运人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痞仙邪少

    痞仙邪少

    想要修炼成神其实是很简单的事,只需要有一点小运气,有一点小卑鄙,有一点小聪明,有一点厚脸皮,之后想不成神都很难了。
  • 容忍与自由

    容忍与自由

    集学识与风度于一身的胡适可称民国时代的万众偶像,他一生演讲无数,这是他关于“容忍与自由”的演讲精选集。这些演讲是胡适一生自由思想的集录,更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胡适从青年到老年的思想,内容涵盖文化、修身、政治、教育、社会变革等诸多领域,是胡适思想精髓与真情实感的集合。50多年前胡适逝世,如今“胡适热”成为一种现象。即使相隔百年,人们还可以听到那震撼心灵的声音,重读胡适,人们保持着对自由的向往。这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给21世纪中国的新一轮启蒙。我们需要寻找终极价值,不再被蒙蔽双眼。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