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34900000033

第33章 四家病杨德山奔劳 讲交情李寿春延医

话说正月十五眼见得要到了,越是日近,洪四家心中越感郁闷,因而风寒侵身,渐感头重脚轻,浑身酸软,一时卧炕不起,烧得似火炭一般。费氏心中着急,不知如何是好。

杨德山闻知,忙过来探视,见洪四家紧闭双眼,呼吸微弱,也不免心中着急,因对费氏说道:“二弟的病,像是急火攻心,不比一般寒症,要不请个郎中先生来给二弟看看吧?”费氏哽噎道:“请郎中,那感情好。可这钱……从哪里来呀!”

杨德山叹了口气,说道:“不行的话,我就把口粮卖一口袋,先给二弟治病要紧。”费氏泣道:“把口粮卖了,咋渡春荒呀!”杨德山说道:“事到如今,救人要紧,往后的事儿,到时候再说。有道是:‘车到山前必有路。’”说完,转身出去了。

回到北屋,杨德山见银环坐在炕上做针线,金栋趴在她身边拨弄线笸箩,便说道:“环儿,你二叔病了。我现在装上一口袋高粱米拿到大榆树街里卖了,然后请个郎中回来给你二叔看病。你在家,帮你婶儿好好照看你二叔。”

听爹说二叔病了,银环忙放下手中针线,问道:“爹,二叔咋的了?”

杨德山叹了口气,说道:“不好说。等把郎中请来,听听郎中咋说吧。”

金栋不谙世事,一听说三叔病重,又见银环着急,忙问道:“大爷,俺叔咋的了,能死吗?”说完,竟哭出声来。

杨德山说道:“傻孩子,没有那么严重。我是说你叔病得挺厉害,得抓紧请个郎中来给他看看。不过你也该懂点儿事了,平时少让你叔操点儿心,他这都是累心累的!”

金栋抬起袖口抹了把眼睛,抬腿便往外跑;银环跟在后面也出去了。

且说杨德山装好米,正要出门时,忽听有人在院子里问道:“杨大爷,你在家吗?”一听是李四的声音,杨德山忙迎出去,见李四已经把马车赶进了院子,笑问道:“老四,你咋来了呢?”

李四把车停稳,然后说道:“某东家说,自打年初二见了面,又有些日子没见着了,怪想的。他老人家让我送些高粱米、白菜、土豆、萝卜啥的过来,让你和洪爷一家先吃着,等过些日子再送些过来。”杨德山说道:“唉,你们东家老这么接济某们,这得到啥时候呀!”李四说道:“某东家说,往年杨大爷家就两口人吃饭,估摸着也不至于大难,所以就没咋惦记。可现在不同了,你家里又添了洪爷一家三口人,怕日子不宽裕,所以时常挂记着。”杨德山说道:“唉,让我咋说呢?你们东家真是菩萨心肠!”

李四说道:“可不?平时某东家对某们这些下人从不喝呼,总是笑着说话。如果谁有了难处,只要让他老人家知道了,准帮忙。他说呀,如果让我接济全乡的人,我可能顾不过来,恐怕还有得罪之处,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可我的朋友还有在我家帮我干活儿的人如果有了难处,那我可不能视而不见,就尽我所能吧,虽然不能周全,但尽我的心罢了。听听,可是菩萨心肠不是?”杨德山说道:“是呀!我和你们东家交往多年了,咋不知道他是啥人?就是十里八屯的人,大家伙儿不是都叫管他‘李善人’吗?”两个人边说边往车下搬东西。

李四因没见着洪四家,便问道:“咋没看见洪爷呢?”杨德山叹了口气,说道:“病了。我正要去街里请郎中呢,恰好你就来了。”李四问道:“咋的?病得还挺厉害吗?”杨德山说道:“可不是咋的?浑身烧得像火炭似的,气丝细得都吓人。唉……”

李四一听,忙说道:“这可得赶紧去请郎中来看看,可不能耽误了。”说着,赶紧卸车。

不多时,两个人便把车上的东西卸完了。搬进屋之后,杨德山又扛出一口袋高粱米,说道:“老四,你帮我把这个口袋拉上,我也不留你了,咱俩赶紧走。”李四问道:“口袋里装的是啥呀?”杨德山说道:“高粱米。我想拉到街里换成现钱,然后请郎中。”

李四迟疑了一下,说道:“杨大爷,照我说你也不用去街里卖那一口袋高粱米了。等我回去把情况和某东家说一声,他准帮你请先生,你就在家里等着吧。”杨德山说道:“这……这能对劲儿吗?”李四说道:“那有啥不对劲儿的?你和某东家那是啥关系?你的事儿,某东家岂能坐视不管?”杨德山说道:“也好。你回去和你们东家说,正月初六那天,我和洪兄弟已经结为金兰之好。等改天二弟病好了,某兄弟俩一定到府上去拜望李大哥。”

李四忙一拱手,说道:“恭喜杨大爷又添手足之亲。那某就不耽搁了,赶紧回去把洪爷病了的事儿告诉某东家,好快点儿请郎中来,看病要紧。”杨德山说道:“那就拜托兄弟了!”李四说道:“杨大爷,你就放心吧。”说完,调转车头走了。

傍下半晌的时候,一辆马拉暖轿车驶进杨德山家院子。李四停住车,从车上搀下一位四十多岁的先生下来。

听见响动,杨德山忙从屋里出来,见李四把胡郎中给请来了,赶紧迎上前去说道:“老四,你受累了。”然后冲胡郎中一拱手,说道:“胡先生,辛苦,辛苦。请上屋里喝水吧。”胡郎中说道:“不客气。病人在哪儿?还是先看病吧。”

杨德山对李四说道:“老四,你卸了车就先到上屋里暖和吧。我领胡先生去东屋给二弟看病。”李四说道:“杨大爷,你请便,甭管我。”杨德山说声:“兄弟,慢待了。”说完,请胡郎中进了东屋。

来到东屋,胡郎中朝躺在炕上的洪四家看了一眼,然后在他身边坐定。

费氏说道:“先生,你和俺大哥先说着话,俺去烧水。”胡郎中说道:“大嫂,你先甭忙。我问你,病人是啥时候觉着不好的?吃饭咋样?”费氏说道:“不好好吃饭已经有六七天了。自打夜来又说身上不得劲儿,到现在汤水还没进呢。”

胡郎中听了,马上闭目调息,大概过了一袋烟的工夫才把眼睛睁开,然后从药箱里拿出脉枕,拉过洪四家的右手放在上面,遂按定寸、关、尺细诊了一回,又诊了左手腕之后,问道:“近些日子,病人可曾遇到过啥不痛快的事儿没有?”杨德山说道:“是遇到了点儿不愉快。”胡郎中说道:“这么说,病人并没啥大碍,只是心火太盛,又感风寒。我开两副清心安脾、散寒解毒的药先给他吃了看看,也许就好了。”

杨德山说道:“胡先生,你请到上屋喝水吧,茶水早就沏上了。”胡郎中又嘱咐道:“记住,多给病人喝些米汤和水啥的,可不能让他干渴着。”

费氏连忙答应。胡郎中这才随杨德山去了北上屋。

来到北上屋,金栋正缠着李四讲古呢。见杨德山与胡郎中进来,李四忙说道:“孩子,听话,等大叔下回来的时候再给你讲好不好?你瞅胡先生要开药方了,咱们可不能大声说话。”杨德山说道:“金栋听话,不然胡先生要笑话你的。”接着又吩咐银环道:“环儿,快给胡先生倒茶。”

银环给胡郎中斟了茶,又给李四添满了,然后问杨德山道:“爹,你喝不?”杨德山说道:“你和金栋去玩儿吧。我要喝的时候,我自己倒就行了。”

听杨德山说让银环与他一起去玩,金栋乐得一蹦高儿,不等银环答应,拉起她往门外便走。

且说胡郎中拿出笔墨纸砚安放在炕桌上,又把茶碗中的水往砚台上倒了些,便慢慢研起墨来。

不多时,墨汁研好,胡郎中提笔开了药方,然后对杨德山说道:“请杨掌柜过目。如果哪儿不合适,在下再斟酌。”杨德山说道:“胡先生,你真会开玩笑。我是个粗人,斗大的字不认识几个。某二弟的病,全仰仗胡先生妙手了。”

李四说道:“胡先生,某东家说了,您尽管用药,一切费用都由某东家支付。等抓了药之后,酬资一并送过去。”胡郎中说道:“好说,好说。”喝了一盅茶之后,又说道:“那咱们赶紧回去抓药吧,病人越早吃药越好,不然过了最佳治疗期,治起来就费劲儿了。时常人们说的‘恰到好处’,就是这个意思。”杨德山说声:“我跟着去拿药。”说完,三个人一起出了屋门。

胡郎中钻进轿车之后,李四调转车头;杨德山从马厩牵出马,配好鞍辔,牵出院门,翻身骑上,一行车马直奔大榆树镇而去。

且说杨德山骑马跟随在轿车后面,一车一骑逶迤前行,看不尽早春憨态,大地斑剥之色,但见雪融土露,枯草萋萋;树眠鸦惊,鹞盘低谷,虎视丘陵。真乃是:

路上行人醉入梦,景色斑斓几副重?不是茅屋零星筑,几乎认定轮廻中。

不多时,车马穿行边家店,一见那数围高墙,杨德山心中黯然不已。想人生无几岁月,何故衍生恶念、心的不一、善不归统!感叹之余,已驶出屯舍。

经过一阵颠簸,早来到大榆树镇南的空场上,李家店那青瓦门楼早映入眼帘。扫视周围,尺把粗寒杨等距排列;墙不高,显见房舍毗邻,磊落无掩。正是:诚开无淫奢,道是性本清。

看罢,杨德山感叹不已,看看来到十字路口,对李四说道:“有劳兄弟了。你送完胡先生,顺便替我把药捎回来吧。我到你们东家处等你,几天不见寿春大哥了,还真有点儿想他呢。”李四说道:“杨大爷,您尽管进去歇着,一切交给我就行了。”说完,驱车往街里去了。

杨德山直奔李家店,来到店门口,翻身下马,手拉缰绳,缓步进了大门。

今天当值的是张三,见杨德山进来,赶紧迎出门房,上前接过马缰绳,说道:“杨爷,您先进屋里坐一会儿,等我把马拴到槽上,就去禀报某东家。”杨德山瞅了张三一眼,忍不住戏说道:“老三呀,我问你,今年过年你们东家都给你们吃啥好嚼果了?”张三笑问道:“咋的了?”

杨德山眯起眼睛瞅着张三说道:“你看你那两个腮邦子都鼓起来了,几天不见都长成双下巴颏儿了。”正说着,李寿春推门走进来,见了杨德山,紧走几步来到跟前,问道:“兄弟,你咋来了呢?李四把胡郎中请去了吗?洪兄弟得的是啥病?没啥大碍吧?”

杨德山说道:“胡先生给二弟看过了,我是跟着来拿药的。马车走到大门口的时候,我对李四说,有些日子没看见大哥了,先进来和大哥唠会儿嗑。我告诉他,送完胡郎中之后,回来顺便帮我把药给捎回来。”李寿春说道:“兄弟,那咱们到客厅去坐吧。”说完,与杨德山携手出了门房。

二人来到客厅,分宾主坐下。杨德山说道:“大哥,你让我说你啥好呢?又送米又送菜的。现在二弟病了,又让你跟着操心。”李寿春说道:“看你这话说的,咱哥俩多少年的交情了?不说是患难与共吧,也可说是情同手足了,你说对吧?你如果再这么说,我可真有点儿凄凉了!如今你和洪兄弟已经结为金兰之好,他的事儿也就和你我的事儿一样了,可不许再说分心的话了?可是说呢,洪兄弟的病到底咋样?”

杨德山叹了口气,说道:“都一天多没进水米了!我看好像是心火太重,又不小心被风给冒着了;胡郎中也是这么说的。”李寿春问道:“那……他上啥火呢?”

杨德山打了个嗐声,说道:“自从初六回到家后,他就闷闷的。又加上王有财去某家里说,乡里要表彰他打狼的事儿,从那以后他就更闷了;以前他不喝酒,那天他都喝醉了。第二天就更不振作了,这不昨天就病倒了!”李寿春说道:“原来是事出有因呀!可也是的,这小野和方田两个人到底想要唱哪一出呢?”停顿了一下,好像想起了什么,又说道:“说到这儿,我不禁想起当初咱们俩认识的事儿来了。那时候,你一个人在荒甸子上打死了那么多狼!”杨德山说道:“那时年轻气盛,回到家听说妈被狼给祸害了,心里就怒火万丈,只想着要报仇了,所以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李寿春说道:“不是我又提那伤心的事儿惹你难受,我是因为洪兄弟打狼这件事儿被小野整得沸沸扬扬,才想起了你当年打狼的事儿。”杨德山说道:“谁说不是?二弟打死两只狼竟引起这么大的动静!先是边景春去敲诈,接着边玉亭又让张小五去偷,如今小野又要开啥表彰大会,你说他们这是要整啥名堂?”

李寿春说道:“我想是不是与洪兄弟告边景春和郑保国有关呢?”杨德山问道:“咋说呢?”李寿春说道:“我这也是瞎猜,因为这两个人到现在还都关着呢。”

杨德山说道:“我一直在琢磨,方田和小野能是真心在为老百姓作主吗?如果是真的话,那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闻所未闻呀!”李寿春说道:“俗话说:‘皮裤套棉裤,其中必然有缘故。’究竟是咋回事儿,现在还很难看透。据我所知,边景春当天从老街基一回来,在治安所就像疯了似地揪打郑保国。小野听见动静,立刻过去喝斥他。谁知边景春却像魔症了似的,浑然不觉。后来还是小野揪住他的衣领子狠狠煽了他两个嘴巴,他这才回过神儿来,接着就被小野关了禁闭。当天晚上的饭还是郑保国去边家给送的信儿,是边玉亭亲自给送去的。第二天郑保国也被关起来了。现在小野把洪兄弟打狼的事儿和边家父子敲诈、偷盗狼皮的事儿往一块儿扯,我咋合计,这里边儿都有名堂,可就是琢磨不出关键所在。”

杨德山说道:“二弟大概也是为这个事儿上火才病的。”李寿春说道:“但凡有心,谁能不虑之至极呀!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儿,却非要往一块儿扯,实在是一潭浑水,让人看不见、摸不透。”

杨德山说道:“更有气人的呢!王有财说,乡里下了死命令,正月十五开会那天,如果二弟不到席,惟王有财是问。”李寿春屈指一数,说道:“今天是正月十四,明天就是正月十五,现在洪兄弟病了,明天开会肯定去不成了,他们总不能把一个病人给硬抬了去开会吧?”

杨德山听了,眼前一亮,说道:“你看我都让二弟的病给折腾糊涂了,连初一十五都记不清了。大哥你说的对,人病了不能去开会,那他能有啥说的?有道是,‘官不踩病人’嘛!”李寿春说道:“二十年前,你也是打狼英雄。当时‘安****’住铁岭统领费振仁曾慕名来请你,只被你一句:‘少小离家,学艺逾十载。今日归来,父亲鳏孤无亲,正需人照顾。且本人还是未冠之年,幼不谙事,恐难遂将军心意。待父亲百年之后,那时少却牵挂,业已而立,再投效麾下吧。望大帅体察。’一番言语过后,也就相安无事了。可现在洪兄弟打死了两只狼,小野却要敲锣打鼓。真是:时也、势也!”

一提起往事,杨德山便想起边玉亭许多龌龊的事来,只见他两眼通红地说道:“这天底下的事儿可真是奇了怪了,只要一有和狼牵扯的事儿,就都离不开他边玉亭。当年咱们拉着狼皮回来的时候,他在大榆树街里碰见了,非要廉价收买不可,咱们没卖给他,他居然跑回家让管家带领长工在半路上打埋伏,结果被我打得落花流水,从此老贼就和我结下了‘梁子’。这次二弟打狼,他儿子边景春又去敲诈,他边玉亭又让张小五夜里去偷。诶?我就奇怪了,他边家咋一见到狼皮就眼红呢?”李寿春闻听,忍不住哈哈笑道:“可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话音刚落,恰张三送来茶水,然后两个人边喝茶边唠。

杨德山说道:“这回二弟去河西串门儿,虽说来回路上不大太平,可也有碰巧的事儿。”李寿春忙问道:“碰着啥巧事儿了?你快说说。”杨德山说道:“你猜他碰见谁了?”李寿春问道:“碰见谁了?”杨德山说道:“碰见王忠义了。他正带着十几个兄弟往北去,说是有空一定过来看咱们呢。”李寿春一听,欣喜地说道:“这果然是巧事儿。唉,他又回来了!看来小野这么折腾,我琢磨着肯定与河西的抗日义勇骑兵师有关联。王忠义他们肯定是奔科尔沁抗日义勇骑兵师去了。我早听说金宝屯、双辽、卧虎屯、吉尔嘎朗一带有人和日本人抗衡,势力范围还挺大的。”

杨德山说道:“他们咋不把队伍开到咱们这边儿来呢?”李寿春说道:“咋的?你还嫌天下不乱呀?如果他们把队伍开过来,咱们这儿不就成了战场了?那日子还有法儿过吗?”

听李寿春这么说,杨德山只觉得有一堵墙突然把他与李寿春给隔开了。为什么呢?虽然他们称兄道弟,也能道义相通,但他们的社会地位与个人资产毕竟不等同,所以二人的价值观便有差异,因此各自的期盼也不同。

李寿春家产庞大,他当然希望能太平度日,安享富庶,不愿意看见有人在自家门口打仗了。而杨德山是底层贫民,经济上历来受官府盘剥,政治上受压迫。在他心中,当然有一种强烈的期盼,希望有人来拨云见日,让他扬眉吐气了。

王忠义曾对他说过,等把日本人赶走了,要建立新中国,让耕者有其田,人与人之间都能平等相待,所以他盼着抗日义勇骑兵师能早一天过来,开创出一片新天地,让穷人都能过上太平祥和的日子。

这些想法,当然只是杨德山内心世界的畅想。此时此刻他不便与李寿春明辨,于是岔开话题,问道:“任卿贤侄又回军营了?”

李寿春叹了口气,说道:“初六就走了。唉,能有啥办法!”杨德山又问道:“他现在也该是官长了吧?如今在哪儿驻防呢?”李寿春说道:“离家倒不远,就在四平。他国高毕业之后,日本人不是逼着他进了啥士官学校吗?现在当营长呢。”杨德山问道:“营长?官儿不小吧?咋也得管三四百号人吧?”

李寿春又叹了口气,说道:“啥官儿大官儿小的,我就这么一个儿子,谁舍得让他去当兵?只因当初他们让我当乡长我没当,日本人就说,不当乡长可以,但你的儿子必须服役满洲****。你说这不是被逼无奈嘛!”杨德山说道:“是呀!家里不愁吃不愁穿的,谁愿意去当兵?可这话又说回来了,有任卿在外面这么罩着,也给家门壮了不少威不是?”李寿春说道:“如果这么说呢,倒是借了点儿光,不然边家父子能让我这么消停吗?”说完,一时语歇,二人都默默喝着茶水。

过了一会儿,李寿春才感觉到自己先前说的话似乎刺激了杨德山,便不好意思地说道:“你看我,只顾一时烦恼就失态了。说句心里话,我岂不盼着这世界能变变样呢!”接着又小声说道:“像王忠义这样的人,我心里早就佩服得五体投地了。如果中国多一些像他这样的人,国家岂能四分五裂,国人又岂能遭受屈辱?”

杨德山说道:“寿春大哥,你这话可说到我心里去了。这满洲国算是个啥玩意儿?明眼人谁看不明白?那只不过是借强盗的手来强分家产的败家子罢了!常言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没到。’兔子尾巴长不了!”李寿春笑说道:“兄弟,你一说话准逗人乐。唉,既有板又有眼!”然后又压低声音说道:“我从报纸上得知,日本人去年轰炸了珍珠港,摸了美国人的屁股。你说这小日本鬼子咋那么不自量力呢?本来这几年他们把战线拉得就够长的了,从中国一直到东南亚、南亚,现在又偷袭太平洋,摸美国人的屁股。你想一个日本国才多大点儿个地方?才是咱们吉林省的三分之一呀!它一个弹丸之躯,居然想强撼大树,你想其结果能好吗?”

听了这话,杨德山一拍大腿,说道:“妈呀,那不是矬子打大个儿吗?这也差得太悬乎了?看来不念书不行呀!我原以为小日本儿有多大呢,听你这么一说,它和咱中国一比就是一只臭虫,太不值得一提了!”说完,哈哈大笑。

李寿春说道:“不过日本自从明治维新以来,国力强大了。国家虽然小,可他们走富国强兵之路,所以才敢和中国这个庞然大物较量。中国自清兵入关以后,思维禁闭,妄自尊大。特别是到了清末,那个所谓的‘老佛爷’——慈禧,更是腐朽堕落到了极点,竟然不顾民困国衰,硬要为自己修坟祝寿,不求发展,结果造成甲午战败。丧权辱国不说,还签定了‘马关条约’,又割地又赔款,台湾被割不说,老百姓的性命还不保呀!就在甲午战败、日本舰队占领刘公岛不久,在占领大连港的时候,竟屠杀我同胞两万余人,这座小城只幸存了三十八人,还是日本人留下来为他们掩埋死尸用的。宫里的‘老佛爷’听到这个消息,竟然无动于衷,照样过她的六十大寿。唉,有这样的人掌管神器,国家遭受欺负,民生不保,也就可想而知了!”

杨德山叹了口气,说道:“听大哥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呀!我头一回听人把话说的这么透彻。我算看明白了,国家如果不强大,老百姓就遭殃呀!”李寿春说道:“兄弟,你能这么想就对了!不过,国家强大了也不能到处欺负人。就拿小日本儿来说吧,它到处掠夺,早晚必受其累。听说美国已经向日本宣战,正在南边儿帮助国民政府打日本呢。日本战败,只是早晚的事了!”

杨德山沉吟了片刻,说道:“听你这么一说,我好像解开心中的疑团了,不过还有点儿拿不准。”李寿春问道:“你明白啥了?”杨德山说道:“我想小野和方田把打狼的事儿小题大做,又要开会整景儿啥的,是不是他们的战事吃紧,想要‘瞒天过海’呢?”经杨德山这么一说,李寿春心中一亮,马上说道:“嗯,有道理,有道理。”

恰李四抓药回来,杨德山起身告辞。李寿春苦留吃饭。杨德山说道:“二弟的病要紧,我得赶紧回去。我先替二弟谢谢寿春大哥了。”听杨德山这么说,李寿春嗔说道:“又说外道话了不是?”因问道:“家里有药壶没有?”杨德山说:“有。”说完,赶紧牵马走了。

送杨德山出门之后,李四禀道:“掌柜的,胡先生说,药钱和出诊费都不要现钱,只给他二斗高粱米就行了。”李寿春说道:“这胡郎中也学会趁火打劫了,这二斗高粱米合多少钱了?”李四说道:“胡先生说,按照您的吩咐,他多用了几味好药,所以让我和您说一声。”李寿春说道:“好吧。你到柜上把米领了,这就给胡郎中送过去吧。”李四答应一声,转身去了。

且说杨德山一路打马快行,太阳偏西的时候回到家中,把药交给费氏煎上,赶紧去看洪四家,见洪四家有气无力的样子,不禁叹了口气,然后问道:“二弟,你觉得咋样了?”洪四家免强睁开眼睛,说道:“我只觉得心里难受,浑身没劲儿。”杨德山安慰道:“把心放宽点儿。一会儿把药吃下去,稳稳地睡一宿,我看就好了。咱老百姓过日子,哪天不是在荆棘上行走?有啥想不开的!”

洪四家流着眼泪说道:“你看自打俺们来到这地方,净给你们添麻烦了。如今官家又狗扯羊皮,你说往后的日子俺能安静吗?”杨德山说道:“二弟呀,看你把话都说到哪儿去了?咱平头老百姓过日子,啥时候安静过呀!咱这不也一步步走过来了?啥也别多想了,把身子骨养好了才是大事儿!”

洪四家只是流眼泪。

杨德山问道:“吃饭了吗?”费氏忙说道:“大哥去抓药走了之后,他喝了一小碗儿高粱米粥。”杨德山说道:“能吃点儿就好。”又安慰了洪四家几句,才回自己屋去了。

掌灯的时候,王有财来了,他是过来约洪四家明天去乡里开会的,一见洪四家病成这个样子,只急得在地上打转转,还不停地搓手,口中咕哝道:“这可咋整?这可咋整……”

见王有财失魂落魄惶恐不安的样子,杨德山说道:“你看你,平时挺机灵的一个人,这是咋的了?像得了魔症似的!人病了不能去开会,你去说一声不就得了?有啥可咋整的?”王有财焦躁道:“我的好大哥呀,你是不知道,那天在乡里开会的时候,方田副乡长和小野所长是咋说的。他们说,如果洪大哥届时不到,一旦误了开会,就抓我去蹲笆篱子。你看我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如果我被抓进去了,他们可咋活?”

杨德山叹了口气,说道:“这可真要命!你就实话实说。他们如果不相信,就让他们亲自来看看,还能把你咋的呀?唉,可真是的!”王有财拖着哭腔说道:“现在只能这样了,不然咋办?”说完,垂头丧气地走了。

杨德山把王有财送出门外,看着王有财的背影,杨德山深深叹了口气,然后自语道:“唉,啥世道呀!看把人给逼成啥样了?”想到此,心中顿时腾起一股不平之气。

同类推荐
  • 大宋第一太子

    大宋第一太子

    新书《大宋第一公子》已经发布!五代纷乱,十国犹残延。攻唐灭汉,伐蜀定幽燕。始皇遗愿,华夏长万年。无意间来到这个乱世,成为赵匡胤的长子,一个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名字,带着秦始皇的遗愿,如何慢慢崛起,南征北讨,结束战乱,一统天下,打造一个千秋万代的大宋江山。
  • 穿越大唐武神

    穿越大唐武神

    龙翔九域通宇内,蛇盘九地游四方,凤舞九天临日月,鹤鸣九皋闻天下.则天临朝,四灵降世。隐龙雄据西北,蛇灵盘结幽燕,舞凤君临天下,鹤鸣辟地东南。佛道六大圣地,魔邪八大宗门为了信仰,利益展开激烈争夺!
  • 大笑江山

    大笑江山

    一次生日宴会让李悠来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灵魂占据了一个家破人亡的公子哥儿,很幸运的成为了仇家追杀的对象。悠然哥口头禅:谁再惹我,我就用天马流星拳,把你打成浮云。
  • 三国之文武双绝

    三国之文武双绝

    当古今第一猛将西楚霸王项羽的勇猛,唐朝太白先生的文采,现代特种兵上校的练兵才能汇集与一人之身并来到了东汉末年的乱世,将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呢。。。。!!!第一次写书,写得不好可以打我,但请不要打脸!谢谢!已建新群号24404075!!!对本书有意见和建议的都可以加群
  • 月夕楼

    月夕楼

    圣僧成佛,乃何佛心并不完整,于是将十分之一的心送入轮回。没想到,心魔也随之一起堕入轮回。
热门推荐
  • 方圆规则

    方圆规则

    方圆之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武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行动时,干练、迅捷,不为感情所左右;退避时,能审时度势,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机会东山再起;没有失败,只有沉默。
  • 森蚺在行动

    森蚺在行动

    一支正在演习的中国连队被意外的送到了1938年的抗日战场,他们利用特殊的身份做为掩护,在抗日战场上打击敌人的指挥系统,他们利用各种地形攻击日军,在他们大有收获的同时他们也牺牲了很多队员,但是他们从未停止对日寇的打击,“只要日本人在中国一天,我们就绝不会放过他们,森蚺敢死队誓死抗日。我们怕死但是我们更怕到我们死的时候侵略者还在侵我国土,杀我国民,所以我们不能死!”绿色信号弹划破了黑色的夜空,当日军看到森蚺的标致颜色时,心里不仅仅是害怕了……,日军指挥官都曾告诉部下,如果看到绿色信号弹就把你们的头缩起来,他们的狙击手最爱你们的脑袋。满身鲜血的梅津美治郎对自已说:“不将森蚺敢死队除掉,我梅津枉为帝国军人!”森蚺在行动,你准备好了吗?
  • 爱弥儿(精典教育)

    爱弥儿(精典教育)

    本书共分为5卷,每一卷的儿童年龄都各不相同,并根据儿童的年龄总结出了相应的教育原则和内容。第一卷,卢梭以小于两岁的婴儿为教育对象,告诉父母怎么进行恰当的体育教育第二卷,卢梭以2-12岁的儿童为教育对象,建议父母重点对儿童进行感官教育第三卷,卢梭以12-15岁的青少年为教育对象,可以进行相应的智育教育第四卷,卢梭以15-20岁的青年为教育对象,此年龄段的孩子开始逐渐接触社会,德育教育是最为关键的教育第五卷,卢梭重点论述对女孩的教育,他以10岁为分界点,分别论述10岁前和10岁后的女孩应该如何教育。
  • 水浒歪传

    水浒歪传

    宋仁宗皇帝居然遇上了非典;洪太尉放跑了DNA;高俅曾经踢过中超,卖过盗版碟,还率中国足球队捧得了世界杯;史进当上了史家庄的治安主任;强盗用上了AK-47……
  • 九阳圣主

    九阳圣主

    圣荒大陆,少年侯凡,偶获石珠,得遇奇缘,修习九阳诀,极致巅峰,九阳诞生,震慑世间万物,创造属于他的传奇之路。
  • 嫁给卡耐基

    嫁给卡耐基

    现代生活中的女人,不但要有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还要有对爱情和家庭的责任感和爱心。但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女人该怎样摆正自己的位置,如何满怀热情地追求自己的事业和梦想,又该如何应对爱情、家庭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这是本书将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 盛宠二婚,宋先生好幸孕

    盛宠二婚,宋先生好幸孕

    四年前,梁锦橙听婆婆的话,用自己的子宫给宋轶贤生了一个孩子,四年后,这个男人带着孩子逼她离婚。宋轶贤近九年的时间,都在找一个鲜嫩的女孩儿。那是第一眼就让他沉迷其中的女人。梁锦橙顶着“宋夫人”的名号为非作歹的时候,宋轶贤只轻飘飘的一句:“我惯的!”羡煞旁人。
  • 鬼武至尊

    鬼武至尊

    这里是阿拉德,一片奇异的大陆,一个武技、魔法、念气、科技并存的世界。而他,阿尔德,是一名……鬼剑士。
  • 死神之风刃

    死神之风刃

    不在写这本书了,毛病太多,已经无法改了,还是弃了,谢谢大家的支持,抱歉了
  • 人生学会随缘才能活得自在

    人生学会随缘才能活得自在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谓有事必有缘,福缘、人缘、喜缘、机缘、财缘、善缘、恶缘等。万事随缘,随顺自然,这不仅是禅者的态度,更是我们活得自在所需要的一种心态。凡事既不妄求于前,也不追念于后,平淡从容,豁达乐观,随心,随性,随情,随理,人生学会随缘,才能活得自在。所谓“随缘自适,烦恼即去”,何为随?不是跟随,而是顺其自然,不抱怨、不急躁、不强求;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消极、不偏执、不忘形。随是一种豁达,一份洒脱和一份人情的练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