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6100000012

第12章 庄周哲学的矛盾体系(8)

庄子从反对有为的政治出发,提倡“以不治而治之”的“无为而治”政治。他这一思想是从老子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居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五十七章)出发的。他说:

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

《在宥》

“在宥天下”,即任随天下的人,按其素朴无私的“耕而食,织而衣”的自然之性发展,不要去加以人为地约束和促进,这样天下就会大治。其实“在宥天下”就是用“无为”的办法去治理天下。

“不闻治天下”,是说:未听见过用有为的办法,通过仁义、礼法的各种制度,能治理好天下。

“淫其性”,是指:怕天下人失其素朴无私的本性。

“迁其德”,指改变了人的原有品德。

“有治天下者哉!”是指:如果能用“不淫其性”、“不迁其德”的办法,让人民自己管理好自己,天下岂不是不加人为的治理,而治了吗?!

在这里庄子主张的政治最高原则是“无为”,因为只有“无为”,才不会束缚人的自然之性,只有让人民自然之性无拘无束地发展,社会才能得到大治。由于政治的最高原则是“无为”,所以不仅要在上层建筑中否定仁义、法度等东西,甚至在人使用的工具上,他也反对运用当时比较先进的工具如舟车兵甲等。他借用虚构的子贡与抱瓮老人的对话,来说明了他的这一主张。庄子说: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天地》

“子贡南游于楚”,“子贡”孔子的学生,“楚”即楚国,春秋战国时期,建都于今湖北的江陵。全句是说:子贡从北到南方的楚国来,宣传儒家的主张。

“反于晋,过汉阴,”,“反”,即回返。“晋”,春秋时在今山西及陕西、河南、河北一带建国。“汉”即汉水。江河的南面称阴。全句是说:子贡从楚国回来,从晋国的汉水南面过路。

“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丈人”,对长者的称呼。“方将”,即将在菜园中灌水。

“凿隧而入井”,指挖了一条从菜园通往井道的小路。

“抱瓮而出灌”,即用瓦罐从井中装水,然后抱出来灌菜园。

“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搰搰”(gú骨)指很费力,很困难。全句是说:这位老年人,用瓦罐子在井水里装水,再抱出来灌菜地,这种办法用力很多,工作很艰苦,但收效不大。

“有械于此”,指机械。即下面所说的“槔”(gǎo高)。这种槔又名桔(jié洁)槔,是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一种汲水机械。现今农村中称之为水车。

“浸百畦”,即一天便可灌一百畦田地。

“挈水若抽,数如泆汤”,“挈”(qiè窃),指取。“抽”即汲出抽取。“数”(shuò朔),快。“泆荡”(yì tāng逸烫),即逸荡,指水流得很快,像烧开的水一样翻滚。全句是说:这种水车在井中汲起水来,像抽取东西一样方便,使水流起来,快得像开的水一样滚动。

“忿然作色而笑”,即老者先发怒而后又转怒为笑。

“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投机取巧之心。全句是说由于人从事这机械活动,必然产生破坏人原有的素朴无为本性,产生投机取巧之心。

“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纯白”指人纯洁清白的品质。“神生”,即神情。全句是说:由于人的投机取巧之心作怪,便破坏了人的纯洁清白的品质,因此使人的神志得不到安定。

“不载”,即不容。全句是说:用机械汲水这种活动,是“无为”之道所不容许的。

在这里儒家的子贡赞成用当时比较先进的水车去汲水灌园;道家学派的老人却坚持“抱瓮出灌”,这两者相比,庄子所主张的方法,是非常落后的。庄子为什么要反对运用当时先进的生产工具,坚持采取落后的办法呢?这就是他所说的:“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即认为:有了机械,就会出现灵巧的“机事”;有了“机事”,就会造成人产生投机取巧的“机心”。一旦“机心”产生,人们那种淳朴洁白的品质就会遭到破坏。为了保持庄子所说的淳朴洁白的品质,他宁愿采取极其落后的生产方法,也要拒绝使用当时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最后抱瓮老人还非常自信地说:“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刻画出了一个顽固地拒绝先进科学知识,而又自我陶醉、自甘落后的庄派学者的典型面貌。

庄子从主张无为,反对有为,以及从老子的“不尚贤,使民不争”(《道德经》三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道德经》十九章)等出发,把“贤者”和“智者”都认为是引起人类产生争夺的根源。他说:“知之乾,争之器也。”他主张人类不要知识,不要文化,不要“贤者”和“智者”。认为有了知识和文化,就会助长人们之间的争夺。所以他极力反对当时儒、墨两家的“尚贤”和“举贡才”的政治主张。他说:

今遂至使民延颈举踵曰:“某所有贤者。”赢粮而趣之,则内弃其亲而外去其主之事,足迹接乎诸侯之境,车轨结乎千里之外。则是上好知之过也!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何以知其然邪?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钩饵罔罟罾笱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削格罗落罝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辩矣。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知。

《胠箧》

“延颈举踵”,即提起脚跟,伸长着脖子。表示对某人和某事的向往和钦佩。

“某所”,指某个地方。

“赢”(yíng盈),装足。“趣”,走向。全句是说:听到了某个地方有贤者,大家便装满了粮食作为途中的口粮,纷纷跑去找贤者求教。

“内弃其亲而外去其主之事”,“内”是指家庭,“外”指家之外的社会。全句是说:在内抛弃了家庭,在外丢开了为其国家社会所做的工作。

“足迹接乎诸侯之境,车轨结乎千里之外”,是说为了寻找贤者,足迹遍布了诸侯的国土,所坐车子留下来的车痕,一个接一个的,达到了千里以上的路。

“上好知之过也”,“上”指最高统治者,好知(zhì智)即推崇才智。全句是说:这是由于处在上位的国君们喜欢贤者,推崇才智的结果啊!

“上诚好知而无道”,“道”在这里指道家的“无为之道”。全句是说:在上面的国君,他们喜欢贤人,推崇有才有智之士而违背了无为之道,所以便引出天下大乱来。

“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弩”(nū努),一种安有机械的弓。“毕”,一种小而有长柄的捕鸟兽的网。“弋”(yì亦),一种带绳的箭。“机变”,指机巧诈变。全句是说:关于制造弓弩毕弋这些东西的机巧诈变才智愈多,则鸟兽便不会得到安宁。

“钩饵罔罟罾笱”,“钩”即鱼钩。“饵”,引鱼上钩的食物。“罾”(zēnɡ增),一种用竹竿或木棍做支架的方形渔网,如倒伞状放入水中,发现鱼入其中,便立刻将架吊起,鱼便被捕在网内。“笱”(gǒu苟),用竹编成笼状的捕鱼工具,放入流水中,鱼从笼口进去而不能出。

“削格罗落罝罘”,“削格”用坚硬的竹或木做的一种捕捉野兽的器具,野兽踏其机关,脚便被钳住。“罗落”即罗网:“罝”(jiē揭)捕兽的网。“罘”(tǔ浮)通浮,一种安有机关、可以弄翻兽的网。

“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知诈”,即智术巧诈,诡计多端,“渐”(jiàn践),指剧。“渐毒”即异常的恶毒。“颉”(jié)借作黠。“颉滑”即奸诈狡猾。“坚白”即公孙龙的《坚白论》,庄子认为这种理论是一种诡辩。“解垢”(xiè gòu 懈够),后来指不约而遇,这里是指说话无依据,乱说一通。“同异”,指惠施的同异观点。

在这里庄子从坚持“无为”出发,集中反对孔、墨两家的“举贤”、“尚贤”思想和当时各国的国君为了本国的生存和强大,招纳“贤者”和选拔一批智谋之士的措施。他认为这样的结果,不仅会造成使许多人,为了钦佩贤者和向贤者学习,离开了自己的家庭和社会上所从事的工作,破坏了家庭和社会原有的安宁,而且危害最大的,则是破坏了人的素朴本性,促使产生出各种“机心”。从而导致想出更多统治人民的方法和争夺权利的策略,以及造出更多灵巧的机械来,这样更会加速人与人、家与家、国与国之间的争夺,更会造成天下大乱。庄子说:这样就像捕鸟的工具多了,则飞鸟得不到安宁;捕鱼的工具多了,则鱼不能在水中自由地生活;捕野兽的工具多了,野兽无法在山泽中生存一样,如果听任“坚白”、“同异”、“合纵”、“连横”等等各种奸诈狡猾、诡计多端的这些智谋得以施行,使人民受骗上当,那么天下必然会大乱。我们认为:庄子在这里把孔、墨的“举贤才”、“尚贤”思想和战国时期各国国君的用谋略之士的措施等同起来,是不恰当的。“举贤才”和“尚贤”思想,从其主要方面看来,是孔、墨两家针对当时的那种“亲亲尊尊”的世袭禄位制出发的,这种思想,主张国家在任用官吏时,不能只凭血缘的亲疏远近出发,而要根据才与德来作标准选用官吏。在当时的政治生活中,这主张是一种进步的措施。就是当时各国国君所重用的谋略之士,虽然其中也有一批不学无术,专门从事阴谋诡计的奸诈狡猾之人,但是在这批谋略之士中,确实也有一批具有开疆辟土、改造山河和能争善战之士,把这些对于统一中国,促进中国生产和社会发展的人,统统称之为是从“机心”出发的奸诈狡猾的阴谋家,则是不恰当的。而且庄子在政治历史哲学中的根本错误,是在于他坚持人类初期有一种共同的素朴无为的无私本性。他把这种本性和与这种本性一起的原始社会作为人类社会、人类道德的最高表现,所以便导致他把以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所出现的道德、文化和科学知识,以及在各个历史时期,所涌现出的领袖人物和贤者、智者都一律看做是对“素朴”、“无为”本性的破坏,而加以斥责,甚至反对一切科学文化知识,而自甘落后,极力鼓吹人应回到“与鹿豕居,与草木游”、“上如标枝,民如野鹿”那种社会中去。庄子还在《应帝王》篇中,营造了一个不仅反对人类应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甚至主张人不应该有感觉器官,认为只有没有感觉器官,才能保持人的无知无虑、浑然一团的混沌境界。他说: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应帝王》

“儵”(shù叔)与下文的“忽”、“浑沌”都是寓言中假设的人名。“谋报”即筹谋报答。“德”指浑沌“待之甚善”的恩德。“七窍”,即人身上的七个洞,指二眼、二耳、二鼻孔、一口。“息”,这里指人用鼻孔呼吸。

庄子这种反对人类应该“举贤才”,反对人类应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甚至主张人不应该有感觉器官的思想,自然是非常错误的。当然我们在他这种极端错误的政治、历史观中,也还可以看出其中包含有合理因素,那就是他主张人人应该要“心”如“赤子”,要像原始人类那样“素朴”、“无私”、“无相害之心”,要求人们不要从私心出发去进行追名逐利的争夺。在他反对举“贤者”的错误主张中,还可以看出他对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及其官吏,想尽各种办法去欺压人民,统治人民,扰乱人民“耕而食,织而衣”的生活的不满。庄子的这些思想是合理的。但是这些合理的思想,在庄子的整个哲学中,却被利用来为他反对社会前进,否定一切科学文化知识的主张服务。

同类推荐
  • 形而上学之路:永不过时的康德与黑格尔

    形而上学之路:永不过时的康德与黑格尔

    你知道吗,你想过或者没想过的这些奇形怪状的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哲学家们一本正经地提出,挖空心思地找证据,面红耳赤地争论过了。在整个世界忙着探索、开垦、打仗、上天、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这帮哲学家们却神经质地死磕这个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意义,就好像一个网络游戏里的角色试图琢磨自己手里武器的代码是什么……
  •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也做了周密的考量,最终 选择按照先天八卦的次序,分八个卦宫,分别予以讲 述。在每一卦的结尾处还附上了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 。这样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轻而易举地读懂周易。
  • 禅悟

    禅悟

    佛理小故事,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和宝贵的智慧,能够带领我们走出烦恼,进入一个沉静而祥和的世界。本书就是用佛理智慧讲述小故事中的大道理,其内容包括人生、爱情、亲情、事业等各个方面,很好的阐释了人性迷失的种种原因,帮助人们解压解惑,让人们的心灵接受一次前所未有的洗涤。
  • 读论语心得全集

    读论语心得全集

    本书将众多《论语》心得集结成集,以不拘泥于传统的导读方式,将中国传统经典《论语》所蕴涵的道德精神与人生智慧阐发出来。
  •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下册)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下册)

    曾国藩出身耕读之家,资质平凡,但他凭借自己出众的品格修为和独特的处世哲学力挽狂澜,平定大乱,广揽天下英才,成就一番伟业。他的思想谋略精华、他的为人处事之道对后世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堪为成功楷模。本书结合曾国藩的思想精华,介绍了曾国藩在面对现实环境、处理具体事务时的超人智慧和谋略,对当代人成功为人处事、迈向成功有着非同寻常的启示。新书着重阐述了曾国藩家训思想中行动力与执行力的培养,曾国藩把其中的精髓归结为两个字:“柔”与“刚”。曾国藩的许多经典思想如知行合一、明强挺经都离不开这两个字,这也是他处世智慧的关键所在。
热门推荐
  • 音守天路

    音守天路

    欧冥作为动漫音乐守护者穿越综漫世界成长的旅途(鄙人建了个群,群号108370955,有想加的亲们就加吧,欢迎在这里提建议)
  • 钟表成长之歌

    钟表成长之歌

    我就像是一只游·走在时钟上却并不甘于流逝和遗忘的指针,在时间中留下了书面的证据。或许每一个人都会如此,在若干年后的追忆中,发现更多的不是填满时光的一幕幕往事,而是大量无从记取的空白。然而人生或者生命的指针是一直有规律地运行着的,从未漏失过一分一秒。
  • 太古狂魔

    太古狂魔

    因为得罪了地仙墨染,秦天立下三年生死之约。在这三年里,秦天又有什么逆天传奇呢?
  • 群书治要六韬

    群书治要六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宛如那随风而逝

    宛如那随风而逝

    梦幻,水影,月城,空的盘子,无露不逢,无晓不晨日虚,一切一切,都没有
  • 深海少女

    深海少女

    主要讲述了男主安梦的暗恋对象深海突然溺死而亡,一开始安梦对深海的死很悲伤,但通过种种启发,真相不断浮出水面·····
  • 地心修仙

    地心修仙

    玄影,他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一次意外,他坠入了万丈深渊,来到了离地心最近的地方,地心之谷。在这里,他遇到了两个人,一个是苍擎宇,一个是香雪舞,三人情投意合,义结金兰,从此在地心之谷里开始了修炼。
  • 逆天武道

    逆天武道

    当一群桀骜不驯的天才,一群以前站在世界巅峰,现在在次从新开始,同时出世会给这平静了上万年的大陆带来怎么样的冲击,谁会再次站在巅峰,谁会跌下神坛万劫不复。
  • 木花之夏

    木花之夏

    随生而来的一块半人型玉坠,背后是一段仙缘,也是一场祸劫。原本只是几段尘缘,却被拉入异世。在蛮荒渐现的时空里,找到每一段爱恨背后的根源。原本单纯凡世简单暖意生活,已变得光怪陆离。当血云万里,灾难降临。当大劫降至,生灵涂炭。她究竟有着一种怎样的宿命难以挣脱?希望世上有个男子,爱你如安木......为你生,为你......死。
  • 今生结缘之何时了结

    今生结缘之何时了结

    她是天上一代女王,有着倾国秦城的美貌,出生与其他人不同,命中注定是强者,拥有者至高无上的权利,可为何要去人间走一圈生老病死。“小女冷思茹”“在下凌风”从此爱上人间,多少传奇在此发生,只因一句“我爱你,与你相守一生”让思茹受尽万般折磨,死不认错,因爱而生,又因爱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