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6100000002

第2章 庄周的生平和事迹

庄子名周,我国战国时期(前475—前221)蒙人(现在的河南省商丘县,一说是山东省的曹县)。他的生卒年代不可详考,据近人研究的结果,有以下五种说法:

①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马叙伦)

②生于公元前355年——死于公元前275年(吕振羽)

③生于公元前328年——死于公元前286年(范文澜)

④生于公元前365年——死于公元前290年(杨荣国)

⑤生于公元前375年——死于公元前295年(闻一多)

这五种关于庄周生死的说法,生年相差40年,死年比较相近。但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和后人有关庄子研究的记载:他是蒙人,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这是各家共同的看法。他比孟子年幼一些,当孟子见梁惠王、齐宣王时,孟子已年老,庄子还未展开学术活动,他与孟子未见过面。他的朋友惠施,是梁惠王的宰相,他们经常进行辩论,年龄可能相差不多。惠施为梁相的时间,应在中山君为相之后,和张仪任秦相之前,即公元前343年到前322年之间,因为齐国与魏国在公元前334年在徐州开会时,所实行的政策,是惠施所信奉的“合纵政策”。惠施生卒的年代约为公元前370年(周烈王六年)到公元前318年(周慎王三年)。庄子比惠施长寿一些,他在《齐物论》中,还提到战国晚期公孙龙的《坚白论》,因此以他的约生于公元前355年(周显王十四年),约死于公元前275年(周赧王四十年)的第②说,比较恰当些。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记载是: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汪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从司马迁关于庄周的记载来着,庄周是蒙地人,做过漆园吏这种小官。据汉代刘向《别录》中的解释:蒙在当时属于宋国,所以有的书上又称庄子为宋人,其实应为宋国蒙这个地方的人。庄子在学术上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与当时作为“显学”的儒墨两家对立。他不受楚王的聘请,过着半隐居的生活,有时穷得来只能靠以打草鞋卖为生。他的学生和朋友不多。宋代的朱熹说:“庄子当时也,无人宗之,他只在僻处自说。”(《朱子语类》卷一二五)在我国的先秦诸子中,除荀子提到“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以外,其他的人,很少提到他。可见他这个以隐居不仕,以优游自得为快的学者,在当时的学术界影响不太大。

除《史记》一书简略地叙述了庄周生平事迹外,在《庄子》一书中,还有许多处提到庄周的生平。在《秋水篇》中,有这样的记载: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除这段庄子不受楚王的聘请与《史记》所记述的相同外,在鲍照的《文选拟古诗注》中,引《韩诗外传》,对这件事情还有这样的记载:“楚顷襄王遣使者持金千斤、白璧百双,聘庄子为相,庄子不许。”据历史的记载:楚顷襄王在公元前298年才即位。庄周是与齐宣王、梁惠王、惠施等同时的人,到这时还未去世,那已经是将近百岁的老人了,当然无法去做楚国的相。可见《韩诗外传》中,上述的记载,是错将楚威王写成了楚顷襄王。除这段记述外,在《秋水篇》中,还记载了庄周与他好友惠施所发生的一场不愉快的冲突。该篇说: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这段故事说明了惠施这个人的气量太狭小,庄周则是以过无拘无束的隐者生活为清高的。除《秋水篇》外,在《外物篇》和《山水篇》中,还记叙了庄周极端贫困的生活现状,及他与监河侯、梁惠王二人的对话。

《外物篇》中说: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喏。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我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这个故事,不仅说明了庄周贫困到了依赖借人的一升一斗米以维持生活这种困境,而且在文学上他把鱼拟人化与人对言,增加了这个故事的文学色彩。这段对话后来被我国许多的文人和学者引用,把它发展成为“车辙鲋鱼”这条成语,用以说明一个人在遇到困难时求救心的急迫和要求很低。除《外物篇》外,在《山木篇》中,还有庄周穿着破衣破鞋见魏王的一段记载:

《山木篇》中说: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緳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庄子曰:“贫也,非惫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楠梓豫章也,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虽羿,蓬蒙不能眄睨也。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悼慄;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今处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惫,奚可得邪?此比干之见剖心,徵也夫!”

庄周在这段对话中,认为他能按照道家的道德观点和人生观念去行事,虽然生活贫穷一点,但并不算是萎靡不振和穷愁潦倒。他之所以贫困的原因,是由于处在当时的“昏上乱相之间”,无法使他施展其才能。在他看来,魏王之所以贵为国君,亦不过是像处在一片深山大林之中称王称霸的猴子一样,是由于这片有利的森林地势给他造成的。由于庄周抱着这一种与世不合作的哲学态度,所以他只能在这种半隐居的贫困生活中,以教授少量的学生和写自己的著作度过一生。在《庄子》一书的杂篇《列御寇》中,还说他“处穷闾陋巷,困窘织履,槁项黄馘”之中,即住在又破又烂的穷巷子里,过着非常贫困的生活,面黄肌瘦,靠打草鞋卖来维持生计,这可能是对他生活的一种真实写照。

同类推荐
  •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问世后就不断被人们以打造的精神加以解读。《〈大学〉〈中庸〉意释致用》旨在继承前人的打造精神,以现时代的生活为起点,突出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力求对人们的修身处世有一定的启发。
  • 荀子(传世名著百部第21卷)

    荀子(传世名著百部第21卷)

    《荀子》是先秦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的代表作,集中记录了荀子的言论,对于研究荀子及先秦学术思想有着重要的价值。该书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同时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道德观念、政治主张、伦理思想以及教育原则等。它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本书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主要从原文、注释、译文、解说四大方面进行精练的解读。同时适当穿插孔子门人故事,以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孔子及孔子所处的时代。"
  • 中国历代哲学智慧(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历代哲学智慧(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采撷了古代哲人的一些思想精华,以此勾画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线路图,包括先秦哲学、两汉哲学、魏晋隋唐玄学佛学、宋元明清理学、近现代哲学等。
热门推荐
  • 与龙起舞

    与龙起舞

    我的身上布满了龙的血液,我的脚下是一头龙的尸体。它在我面前是那么的悲哀,死亡已经将它彻底的击垮。
  • 龙马大鞭震山河

    龙马大鞭震山河

    当代年轻人为事业奋斗为爱情坚守的传奇故事
  • 中国人的民生

    中国人的民生

    从阶层和财富的全新视角,观察中国民生,以独到观点深入解析工资、住房、税收、通胀、养老金、福利、保险、生存等中国十大问题。关注普通百姓最关心的话题,揭示经济问题背后最本质的原因。作者借鉴西欧国家发展模型,勾画了一幅财富分配更加均衡、民众休闲时光更多的福利社会和低生存成本型社会的蓝图,探寻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可行良方。
  • 命运交简:邪魅世子卧底妃

    命运交简:邪魅世子卧底妃

    她,前世是孤儿,从不屈服所谓的命运。今生她意外穿越来到异世,爹不疼,后娘不爱的,没关系反正她从小就是孤儿,还有一群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嫡姐庶妹害死了原身,她从不欠别人她既然用了她的身体,便会为她报仇,不过何时她的心里多了一个腹黑狡猾的男人?他,晨曦国即王府的世子未来的王爷,人人都说他长相俊美似嫡仙却不知他是一只披了羊的狐狸。
  • 白孩子:如何塑造特立独行的艺术天才

    白孩子:如何塑造特立独行的艺术天才

    本书主要介绍了如何引爆白孩子的潜能,白孩子审美心理结构、白孩子艺术心理特征、白孩子的专业教育问题、以及未来音乐家、舞蹈家、演员等的训练技巧。
  • 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

    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

    一直来,我们推崇敦厚、谦让的品格,从小,父母一边潜移默化一边耳提面命地教育我们要谦让,要相信吃亏是福,从而导致了大部分人不好意思,所以遇事不争,委曲求全。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社会越来越遵循丛林法则,适者生存,弱肉强食之下,不好意思已经是懦弱、无能、自卑的代名词。
  • 穿越:帅气女孩闯江湖

    穿越:帅气女孩闯江湖

    她,为了培养所谓的“淑女”气质,自小苦学琴棋诗画,甚至拥有空手道黑带八段的恐怖实力,这样的女子本应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谁知上帝却让她却生就一副颠鸾倒凤,倾倒众生的男儿相,好不容易留了一头长发,却又被jing呼为古代美男,愤愤不平的为此将上帝一阵臭骂,谁知竟然被一道闪电劈回了异界,开启了新的传奇,成就一代XXX,某某(女)为她。。。。。,某某(男)为她。。。。。看小小女子如何玩转异界,颠倒乾坤作者;喜欢《穿越:帅气女孩闯江湖》的朋友们可以加入QQ群87046812进行讨论。不喜者误入捣乱,谢谢配合!
  • 霸世魔帝

    霸世魔帝

    他从神墓之中诞生,是身兼六系魔法的魔法天才,为揭开身世谜团,穿丛林闹帝都,打上佣兵工会,却不料惹上美女无数,艳遇重重,他该怎样化解?
  • 聊斋五十狐

    聊斋五十狐

    该书所解读的五十个聊斋女性,不仅仅是女狐,还有花妖女鬼,但是她们身上都有一种用一个“狐性”可以概括的特质。所以“聊斋五十狐”中的“狐”是一个泛指,即那些带有“狐性”的妖娆媚惑、独立自主、来去自由并敢爱敢恨的女子。
  • 为乐趣而读书

    为乐趣而读书

    读书之乐乐何如?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为乐趣而读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谈论读书方法,有的分享读书之趣,有的回忆书海琐事……不一样的文字,一样的纸墨情结。一起走进这个书海世界吧,聆听作者独步书林的内心独白,体会畅游书海的真正乐趣,感悟书籍之于人类精神世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