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8700000013

第13章 西南地区汉晋时期琥珀制品的初步研究(2)

云南省出土的琥珀制品数量不多。楚雄万家坝古墓群出土珠子5件,紫红色,4颗长方体,长约1.7-2厘米;1颗圆柱体,长1厘米(昆明市文物工作队:《楚雄万家坝古墓群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3年3期;又见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云南楚雄县万家坝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10期。),由于报告没有给出具体的出土单位,这些标本的年代难以确定,整个墓群的年代延续较长,在春秋中晚期到战国前期之间。曲靖八塔台M41出土珠子1件,椭圆形,小圆穿,色带暗纹,直径1.1厘米、长1.3厘米,年代在西汉后期(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曲靖八塔台与横大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昭通桂家院子汉墓出土5件珠饰,1件雕作兽形,长2.4厘米、高1.7厘米;1件作鱼尾形,长2.6厘米;1件作双联方管形,长宽均1.7厘米,两件作椭圆珠体(发掘情况曾在葛季芳《云南昭通桂家院子东汉墓发掘》(《考古》1960年5期)一文中简报,后正式报道,见云南省文物工作队《云南昭通桂家院子东汉墓发掘》,《考古》1962年8期。);昭通白泥井东汉早期墓出土品雕作兽形(曹吟葵:《云南昭通县白泥井发现东汉墓》,《考古》1965年2期。)。据介绍,晋宁石寨山墓地亦出土有琥珀珠一串,形状多为不规则的长柱体,是以自然形态稍加研磨、抛光而成,多半透明,血红色(1959年出版的报告中,未曾提及,在张增祺先生的两部著作中均披露,墓地有琥珀制品出土,但出土单位、年代等具体情况不明。见《滇国与滇文化》,页125,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晋宁石寨山》,页104、214,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

(三)贵州

贵州出土的琥珀制品,年代都在两汉及以后,最早的当数赫章可乐甲类墓出土的3件珠饰,伏兽形、钫形、扁壶形各1件,高1厘米左右,由于报告没有叙述各自具体的出土单位,无法知道它们具体的年代,但甲类墓的年代大体在西汉昭宣之后到东汉初期(贵州省博物馆、贵州省赫章县文化馆:《赫章可乐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6年2期。报告在正文中仅提及此3件,但根据报告附表一《可乐甲类墓葬登记表》,M8出土琥珀珠饰11件,M23出土琥珀饰2件,此处据正文。)。安顺宁谷徐家坟山M9东汉墓出土坠饰1件,因残损形状模糊不清(贵州省博物馆(严平):《贵州安顺宁谷汉墓》,《文物资料丛刊》(4),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安顺宁谷东汉晚期石室墓出土两件狮形珠,红色半透明体,长3厘米,高约2厘米(贵州省博物馆:《贵州安顺宁谷发现东汉墓》,《考古》1972年2期。)。清镇平坝汉墓出土有珠饰,数量及形制等情况不详,另有动物雕像(贵州省博物馆:《贵州清镇平坝汉至宋墓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4期。)。兴仁交乐M19出土珠饰7件,暗红色,皆为指头大小,中央有穿孔,形状有鸟、兽、虎、龟、并体鸳鸯和管状等,年代为东汉晚期(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州兴仁县交乐十九号汉墓》,《考古》2004年3期。)。黔西县火电厂东汉晚期M34出土21件小兽形珠,其中1件首残,侧面中部有一小孔,长1.8厘米、宽1.4厘米,另有1件珠饰半成品,中部有一加工的凹痕,底中部经加工形成轻微内凹,顶部穿一不规则孔,高2.4厘米;同墓地M37出土有小珠,两侧略加磨制,顶部穿一不规则孔,高1.2厘米(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黔西县文物管理所:《贵州黔西县汉墓的发掘》,《考古》2006年8期。)。兴义县顶

郊区万屯公社M4及兴仁县两樟区交乐公社M5两墓共出土3件狮形珠饰,年代为东汉(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组:《贵州兴义、兴仁汉墓》,《文物》1979年5期。)。平坝马场东晋至南朝古墓出土21件珠饰,有暗红和黑色两种,形状分狮、卧兽、蝉、束腰珠和圆柱等五种(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组:《贵州平坝马场东晋南朝墓发掘简报》,《考古》1973年6期。)。

(四)陕西

汉中市铺镇砖厂M3出土琥珀制品4件,蝉状两件,大的长5厘米、宽3.5厘米,小的长2厘米、宽1厘米;动物造型的1件,一面为蜘蛛形,一面为卧羊形;椭圆形1件,长2.2厘米、宽1.5厘米,墓葬年代在西汉晚期到东汉初(汉中市博物馆(何新成):《陕西汉中市铺镇砖厂汉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9年6期。)。勉县老道寺汉墓M3出土耳坠1件,水滴状,小头有一小眼,高2厘米,年代在东汉晚期(郭清华:《陕西勉县老道寺汉墓》,《考古》1985年5期。)。

上面共叙述了二十余批考古出土的琥珀制品。出土琥珀制品的单位,除广汉三星堆1号坑外皆为墓葬。这些墓葬规模较大,随葬品丰富而精美,如贵州兴仁交乐M19,是贵州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的砖墓之一,结构复杂,墓顶铺设白膏泥及木炭,有铜车马出土,发掘者推测墓主身份可能为郡或县中的高级官吏;又如宜宾山谷祠M3,墓室结构复杂,发掘者认为墓主绝非一般身份;其他如绵阳何家山2号崖墓,出土高达1.34米的铜马;昭通桂家院子汉墓、安顺宁谷徐家坟山M9、曲靖八塔台M41等,随葬品丰富而精美等情况,表明墓主生前或社会地位比较高,或家资富饶,绝非一般平民百姓。这和文献记载表明的汉晋时期琥珀主要是进口奢侈品的情况是吻合的,一般的平民百姓无法消费。

广汉三星堆1号坑出土的坠饰,是我们目前见到中国出土年代最早的琥珀制品;楚雄万家坝古墓群出土的5件珠饰,年代在春秋中晚期到战国前期之间。在全国范围内,先秦时期的琥珀制品发现数量还有如下几批:江苏东海庙墩M1出土1件橘黄色珠饰,扁圆形,高0.4厘米、直径0.8厘米、孔径0.2厘米,年代在春秋早中期(南京博物院、东海县图书馆:《江苏东海庙墩遗址和墓葬》,《考古》1986年12期。);唐山贾各庄M38出土“树脂制”虎形饰,应为琥珀,黑色,虎形,首部略有剥落,兽身横穿一孔,制作精巧,长1.8厘米、宽1.2厘米、厚1.2厘米,年代在春秋战国之际(安志敏:《河北省唐山市贾各庄发掘报告》,《中国考古学报》第六册,北京:中国科学院,1953年。);宁夏固原于家庄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墓葬中出土的珠饰,有圆形、扁圆形、长管状,或圆形中间有一周凸楞(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固原于家庄墓地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1年3期。);浙江绍兴坡塘公社狮子山M306出土5件小珠,年代在战国早期(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绍兴30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1期。)。这几批资料,和广汉三星堆、楚雄万家坝两批6件先秦琥珀制品一样,由于目前发现有限,相关的一些问题,如其来源如何,当时人们是否对琥珀这种材料有明确的认识,其选材、制作和使用是否包含一些特定的寓意,目前尚难以确认,有待于新材料的补充和认识的进一步深入。

茂汶城关石棺葬出土的琥珀珠饰,出土单位年代早至战国后期至汉武帝以前,由于公布资料有限,许多细节不清楚。不过从报告描述的形制上看,与宁夏固原于家庄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墓葬和西安北郊枣园西汉中期墓(韩保全、程林泉:《西安北郊枣园汉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1年4期。)出土的珠子相近,而与稍晚的西南地区的琥珀珠多制成各种动物形状不同,且其地理位置近北方,年代偏早,墓群本身出土带有大量甘青古文化色彩的器物。我们认为这批材料的来源应和后世的琥珀制品不同,与北方地区的关系应更密切。

除上述广汉三星堆、楚雄万家坝、茂汶城关三批资料外,其余发现的年代均集中在西汉后期以后,出土单位的年代与出土地的分布之间,可以观察到一定的规律。从年代上说,云南、贵州的一些发现或可早至西汉后期;四川的发现则集中在东汉以后。从分布上说,琥珀制品的发现地主要集中于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及四川南部这一相邻近的区域,尤其是贵州的出土品基本都集中在盘江流域。盘江古称牂牁江,自汉武帝时唐蒙“凿空”以来,成为西南地区联系两广沿海的主干道(具体论述参见本书第一章)。我们认为,上述这些情况或可表明,西南地区西汉晚期以后琥珀制品的来源,主要应是由海路舶来,从两广沿海(出土情况见下文)向云南、贵州、四川传布。此外,四川有部分琥珀制品,如江油、绵阳、达县等地的出土品,由于出土地邻近西南地区北向的交通线,不排除它们从北方辗转进入的可能性。另外,晋宁石寨山墓地出土的琥珀制品,半透明,血红色,与缅甸出产的所谓“血珀”很接近,有意见认为其原料很可能来自缅甸的琥珀山(张增祺:《滇国与滇文化》,页125,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张增祺:《晋宁石寨山》,页214,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先生在其《汉代贸易与扩张》中亦认为,也有可能汉代的琥珀最初是从缅甸北部输入云南,然后从那里散布到中国其他地区。但在同书另外的章节中,他又讨论了汉代琥珀由海路传入的可能性,同时指出,在不同的地方发现的琥珀制品的质量也是不同的。因此,从缅甸还是波罗的海传入的可能性绝不是相互排斥的(******:《汉代贸易与扩张》,页100-101、页148-14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我们认为,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能够确认属于“血珀”的标本仅见于晋宁石寨山。中国西南地区的其他发现,根据上述的情况,当有不同的来源,由缅甸进口的,应当属于极少数。

从形制上看,西汉晚期以后,西南地区的琥珀珠有不少制成狮子等各种动物形象以及壶形,这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后面将予以讨论。

三汉晋时期其他地区出土的琥珀及西南地区

出土琥珀制品的来源上面初步分析了西南地区出土的琥珀制品的出土单位、时代及分布等的规律以及其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形制特征。下面我们把考察范围扩大至全国,依然从这几个方面略作阐述,以对汉晋时期琥珀制品在西南乃至全国出现的原因、传布、特征等有更深入的认识。

全国范围内琥珀制品的发现,可以明显地分为两个大的时段,一是两汉时期,二是魏晋时期。在这两个时段内,出土地的分布、形制特征等都有明显的不同。

两汉时期,从出土地的分布方面分析,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区域,一是南方的两广沿海地区及邻近的湖南等地,二是北方地区。北方地区的分布又可划分为两个东西向的条形地带:一是大致沿今日的陇海线,包括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山东、江苏等省区,略西的青海、略南的湖北亦有;二是内蒙古草原地带。这两个区域的琥珀制品,在形制特征上具有一些区别,结合其分布的范围考虑,可能其来源亦不相同。

两广沿海的琥珀制品,尤以广西更为集中,其中又以合浦为多,年代比较集中,从西汉后期到东汉晚期。

合浦堂排汉墓M2出土3件珠饰,该墓为夫妻同坟异穴合葬墓,M2a(墓主为女性)出两件,M2b出1件,皆深褐色,其中1件半球形,两件腰鼓形。同墓地还出土另有圆雕狮1件,印章两枚,年代均为西汉晚期(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合浦县堂排汉墓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四辑。)。丰门岭M10出土珠子3件,二大一小,大的为长算珠形,小的扁圆形,年代为东汉早期(合浦县博物馆:《广西合浦县丰门岭十号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95年3期。)。丰门岭M23出土珠饰3件,其中赭石色狮形1件,横穿孔,长2.4厘米、高1.5厘米;腰鼓形两件,长2.2厘米,年代为西汉后期;丰门岭M24出土1件羊穿饰,赭石色,羊作趴地状,昂头正视,横穿孔,长1.7厘米、高1.2厘米,年代为东汉后期;丰门岭M26出土珠饰7件,有胜形、动物形、猪头形,半圆、圆、扁圆形等形制,作为串饰组成部分,年代为西汉后期(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合浦县博物馆:《合浦丰门岭汉墓——2003-2005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望牛岭西汉晚期木椁墓出土佩饰片5件,其中圆纽形两件、扇形1件,篮形1件,蛙形1件,另有印章1件(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考古写作小组:《广西合浦西汉木椁墓》,《考古》1972年5期。)。九只岭M5出土珠饰3件,1件饰有瓜棱纹,直径0.8厘米,1件为纽扣形,直径1.2厘米,1件为长橄榄形,长0.8厘米,另有1件圆形琥珀,穿孔,应为印章,印文已模糊,高1.2厘米、宽0.6厘米,年代为东汉前期;同墓地M6a出土3件,其中不规则形饰1件,圆形两件,年代为东汉后期(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合浦县博物馆:《广西合浦县九只岭东汉墓》,《考古》2003年10期。)。母猪岭M6出土珠饰28件,具体情形不明,年代为东汉(广西文物工作队、合浦县博物馆:《广西合浦县母猪岭东汉墓》,《考古》1998年5期。)。

此外,贵县汉墓出土199件琥珀制品,出土单位年代在西汉的有57件,均为淡红色珠子,椭圆形,有小圆孔穿过两端。出土单位年代在东汉的142件,其中珠子141件,有红色、褐色两种,形状有长圆形、球状形、橄榄形等,两端中央有圆孔。另有小狮1件,有乳白和黑白斑纹,作伏状,长5厘米、高3厘米、宽2.5厘米(广西文物管理委员会:《广西贵县汉墓的清理》,《考古学报》1957年1期。)。梧州市富民坊南朝墓出土珠饰28件,圆鼓形,中穿孔,紫红色半透明(梧州市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富民坊南朝墓》,《考古》1983年9期。)。昭平东汉墓出土珠子5件,均长圆形,中间穿孔,黑色,长1.8厘米、半径1.2-1.4厘米(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昭平县文物管理所:《广西昭平东汉墓》,《考古学报》1989年2期。)。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在这里,无论是一个时代,还是一段奇缘,又或是一处半壁残垣,一处古墓深山,他们都是中华五千年瑰丽诗篇的组成部分,在为世人呈现奇趣剧目的同时,也留下了无数难以道清说明的历史谜题。时人皆知,越是悠远的历史脉络,越是广大的土地山河,因为难以处处照看,细细研究,所以才越发显得像谜一样,令人观之心生乐趣,想要拆解其中疑窦。中国的历史就是如此害羞,不轻易揭开自己的层层面纱,叫人想要探个究竟。
  • 文化遗产研究(第一辑)

    文化遗产研究(第一辑)

    遗产是过去给未来的珍贵礼物。这份礼物的传递注定由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来完成。这是怎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民……
  • 忍者

    忍者

    在今日,忍者(NINJA)与寿司(SUSHI)、艺妓(GEISHA)一样,已经成为国际通用语。在西方人的眼中,忍者属于神秘的东方文化,可与欧洲中世纪的骑士、黑暗时代的巫师、十六世纪的吸血鬼相提并论,而比起骑士的豪情、巫师的邪气、吸血鬼的阴冷,忍者则显得更为冷峻、敏锐而诡异。
  • 盛唐见证:大明宫(文化之美)

    盛唐见证:大明宫(文化之美)

    在大唐几百年的历史洪流中,大明宫始终巍然屹立。王维曾写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足以窥见当时之盛况。作为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这里曾经充满了后宫的勾心斗角,朝廷的尔虞我诈,也见证了一代代帝王的文才武略,感受到黎民百姓的悲苦与安康。推开大明宫的斑驳城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朝代的恢弘盛世。
  •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热门推荐
  • 死灵御世

    死灵御世

    我,是行走在暗夜中的王者我,是掌握生与死的神明我,是这片死灵之地唯一的主宰吾,即为死神!其实本书的内容根本就没有这么严肃啦(≧▽≦)
  • 山海轶闻

    山海轶闻

    修行就像是爬山。那是一座高耸如云,看不到山顶的山。你需要做的是,对它畏惧并用谦卑的身份不断攀登。然后有一天你会发现,站在山顶时,这个世间的一切都将臣服在脚下。
  • 天狼剑圣

    天狼剑圣

    武道修炼,扭转乾坤。内达自身,外动天地。通达阴阳,感受万物。超越人体极限,追寻时空永恒。少年任飞,遭受家庭重大变故,隐居深山,与万兽为伍,修炼天地阴阳诀,以万兽为师,追寻武道巅峰。小有所成,下山复仇,带领着一头双翅天狼,仗剑天下,与天下武道强者分庭抗礼。在经过无数战斗和磨练后,终于突破桎梏,达到永恒,天地任遨游,人称天狼剑圣,成为一代传奇。
  • 重生之绝世天帝

    重生之绝世天帝

    林天本为林家的一个废物,突然一天,身体里多了一个千年的怪物,沦落为天才的他,将如何举起
  • 中国困局:中国经济安全透视

    中国困局:中国经济安全透视

    本书共分为西方文明的陷阱、美国制造的谎言、金融领域的罗网、自由经济的骗局四部分内容。
  • 苍穹之幻

    苍穹之幻

    故事的开始,是那个血晕漫天的记忆。魔法与瞳术,魔法力与元纯力,凡世与瞳族,阴谋与毁灭,天平的两端分别架着亲情和友情,最终该如何舍取?这是一个讲述人性光辉的故事,希望你耐心的读下去。
  • 江山因你何夭夭

    江山因你何夭夭

    他,从未恃才傲物,悉心教导自己十余年,却为了王位和自己决裂。从此,只能是君臣……她,从小在自己怀中巧笑盼兮,以为这温暖的时光就是永恒,却一再横生变故,只能看她一次次离去……为了能把她拉回自己身边,他也不介意优雅地挖一次墙角。
  • 君心荡漾

    君心荡漾

    大燕送来的和亲公主,遇上说话办事均不“靠谱”的大楚王爷,她目的不纯,他仍娶回为妃,他性格怪异,她已毫无选择。十五年前,先帝驾崩、皇长子离世、苏氏满门几乎绝迹。此番惨案,为祸者尚在逍遥,母亲临死的哀求,父亲的名声,让她心绪抑郁难平,誓要挖出幕后之人,以血祭天、以人祭祖。他是性格乖张的王爷,无意中得知惊天的秘密,他隐他瞒,只待羽翼渐丰、时机成熟,就要送他们去祭奠亡人。待事情尘埃落定,在爱与国家面前,江山社稷、家国大义虽不及你,我却不能弃。此番分离,再相见,你可曾、还记得我?
  • 蝶锁亘古

    蝶锁亘古

    数千年前,他放弃仙道,去仙魂、削仙骨,自甘堕落永世孤魂。数千年前,他背叛师门,离尘世、断年华,自当守魔千载不变。一切只为冰玉蝶魂再伴伊人而舞,执手天涯,亘古不悔。千年后,神州劫。毫安城的贪财少年杜文岑因为一神秘道人,终于走上了宿命的安排。千年前的阴谋,千年后的邂逅,千年不变的等待,只待那冰玉蝶魂情锁亘古……
  • 纵横九霄

    纵横九霄

    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一个普通的游戏宅男杨靖,穿越仙侠世界,照样可以混的风生水起,心比天高,纵横天道!他可以利用《星际争霸》中的虫海战术,精细控制、操纵上古奇虫!他可以利用双线操作,模拟身外化身,第二元神!他还可以通过体感空战游戏,模拟空中战斗。他控制飞剑法宝,乘骑灵兽,随心所欲。驰骋九霄,无法无天!经脉如赛道,法力如赛车!他运转法力修炼,就好像玩赛车游戏,进步神速,丝毫不顾忌走火入魔。那些仙侠世界的无双修士,那些天资不凡、灵药无数、高人附体、重生修道的牛人,那些有大福缘、大气运缠身,开启了主角模板的年轻新秀,照样在我们游戏宅男的面前,折戟沉沙,甘拜下风!游戏高手仙侠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