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8700000028

第28章 天马、神龙与昆仑神话(3)

与这条线索平行对应的,还有另一条线索——那就是西方对马的神化和崇拜。这里,尤其应该注意到林梅村近年来从西域语言学研究的角度提出的一些新认识:“我们最近无意中发现,吐火罗人所谓的神其实是龙。龙字在吐火罗语B方言中写作nge/ng(龙),在A方言中写作nke/nk(龙),在楼兰方言中写作nga(龙)。这些词形清楚地表明,吐火罗语神、龙两字为同源词。……值得注意的是,吐蕃人称马为‘hrang’,这个读音十分接近汉语的‘龙’,……凡此表明,龙乃原始汉藏语对马的称谓。”(林梅村:《吐火罗人与龙部落》,收入其文集《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页79-81,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在他的另一篇论文中,根据中亚大月氏人墓地“黄金之丘”(Tillya-tepe)——阿富汗席巴尔干王陵出土的宗教艺术品,他进一步揭示中亚吐火罗人(大月氏人)的原始宗教龙神崇拜中龙与马的关系:“大月氏人龙神的艺术形象有两个特点。第一,大都表现了马蹄和马鬃,其艺术原形显然是马;第二,往往成对出现。我们认为,吐火罗人的龙神源于古代印欧人宗教中的双马神。”(林梅村:《吐火罗神祇考》,收入其文集《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页7,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沿着这一研究思路,其实还可以补充有关大月氏人龙神的第三个重要特点,即:这些双马神常带有双翼,是可行于天空的“天马”。如在大月氏人的“黄金之丘”中出土的一件双马神黄金坠饰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双马神像的肩部生出有短而丰满的翼,翼分为三支羽翅,上面各镶嵌有宝石,但马的身躯却已被拉长,如同中原汉地龙的身躯(采自Victor Saranidi :The Golden Hoard of Bactria: From the Tillya-tepe Excavation in Northern Afghanistan,New York,1985,f.ig.45.)。

类似这样的“双马神”图像近年来有学者作过深入的探讨,将其纳入到欧亚大陆曾经十分流行的“一人双兽母题”这一题材中加以考虑(郭物:《一人双兽母题考》,《欧亚学刊》第四辑。)。在印欧人的原始宗教中,双马神是其原始宗教传说中最为古老的神祇之一。据雅利安人的宗教传说,双马神是一对孪生的青年神使,常在黎明时刻降临,给人类带来财富,免除灾难和疾病。而在印度-伊朗许多部族的宗教观念中,马一般又是太阳神的象征或者帝王的标志。印度婆罗门经典《梨俱吠陀》和古代伊朗圣经《阿维斯塔》中,马的形象被赋予了多种含义,或许最终都可以溯源到印欧人双马神崇拜体系(郭物:《一人双兽母题考》,《欧亚学刊》第四辑。)。

在欧亚草原地带的考古材料中,遗留有许多双马神崇拜的图像与遗迹,包括双马神石像、双马头埋藏习俗等。随着欧亚草原古代游牧部落的不断分化并向四方迁徙,斯基泰人、塞人、中亚的大夏人、粟特人当中也可能将这一崇拜带到中国的周边地区。如1969-1970年,在哈萨克斯坦发现的伊塞金人墓当中(时代约为公元前五世纪),墓主人头冠的基座上有双马神像,其特点是双马“带翼长角”。前述阿富汗北境席巴尔甘东北5公里处黄金之丘第2号墓主人的耳坠上的图案更是耐人寻味,其式样为双龙守护国王的一人双兽母题,双兽的后半身向后翻转,又具有双马神的韵味,可以说是龙与马的合体形象,具有典型的欧亚草原艺术特点。此处墓地的时代约在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一世纪,其中第4号墓墓主被推定为大月氏王公丘就之父,类似的以龙为主题的艺术品被认为是大月氏本族的文化艺术,而这一体现龙神崇拜的母题也有学者认为“实际上是源于古代印欧人宗教中的双马神”(林梅村:《吐火罗神祇考》,收入其文集《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页7,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目前在我国也有类似这种双马神的图像发现,如在晚商青铜器族徽当中曾发现有一站立的人双手各牵一匹马者,如《金文编》著录的屯簋、作父辛尊、作父丁尊上的“双马与大马”。有学者指出,这些母题也可能是吐火罗系统牧民崇拜的双马神,因为晚商欧亚草原的文化联系已经开始了,这些母题从形式上看和欧亚大陆其他地区的一人双兽母题十分接近,估计内涵也同为祈求繁殖与健康之意。到了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我国中原北方地区同中亚、西亚的联系进一步密切,开始出现了大量与《山海经》等文献记载内容相似的大量神怪动物题材,有翼神兽也大致在这一时期传入到中原黄河流域,一些“一人双兽母题图像”也有可能通过草原游牧民族传入(郭物:《一人双兽母题考》,《欧亚学刊》第四辑。)。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地区战国秦汉之际的青铜器上,已经发现了一类与大月氏人中流行的双马神像意匠上十分近似的图像。位于横断山脉南段的西昌凉山盐源县境内曾经采集到一批青铜树枝状的器物,虽然其造型有细微区别,有学者将其细分为四型,但上面的母题为正中一人,双手各牵一马,周围有分开的树枝和钱纹状的圆圈纹,因其质地、制作风格等均与盐源战国至汉代的青铜器相似,所以将其年代也一般比定在这一时期。对于这种图像的含义,有学者将其与商周时期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青铜神树相联系,认为其可能为“若木”一类的神树(刘弘:《若木?神树?鸡杖》,《四川文物》1998年5期。),也有学者认为其为“树神崇拜和在丧葬祭祀中实行死后归葬等而铸造的一种特殊祀物”(刘世旭:《四川盐源县出土的****纹青铜祭祀片考释》,《四川文物》1998年5期。)。唯林向先生指出:“铜树上的骑马人,应该是上下于天地的神灵——太暭等的众神之类。神马其实就是龙……以马为龙亦畜牧民族的一种宗教文化反映”(林向:《中国西南出土的青铜树——巴蜀文化区树崇拜的源流》,《巴蜀考古论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开始接触到问题的实质。在此基础上更有学者进一步认为它可能即是欧亚草原地带的双马神流入中土后的一种变像(仝涛:《四川西昌青铜器上的双马神像》,未刊稿。)。这一重要的考古线索表明,具有欧亚游牧民族色彩的双马神母题完全有可能已经通过欧亚草原经西北地区、再沿横断山脉南下进入到西南腹地。

由于良马对于游牧民族具有重要意义,西域各游牧民族对龙神,也即马神的崇拜与祭祀习俗,流行甚广,看来已并不仅限于大月氏人。汉代中原人士对此也已有了相应的认识。如《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茏城,祭其先、天地、鬼神”。《史记索隐》引崔浩注:“西方胡皆事龙神,故名大会处为龙(茏)城。”这里所说的西方胡,可能包括众多西域骑马为生的游牧民族,而其所祭祀的“龙神”,大约也应当为马神。

《魏书?高车传》:“先是,高昌王麴嘉表求内徙,世宗遣孟威迎之,至伊吾,蠕蠕见威军,怖而遁走。弥俄突闻其离骇,追击大破之,杀伏图于蒲类海北,割其发,送于孟威。又遣使献龙马五匹、金银貂皮及诸方物。”这条文献中所言之“龙马”,与汉以来西域所传之“天马”当系一类,但称其为“龙马”,当另有更为深刻之寓意,实际明了“龙”与“马”两者之间密切的关系。

将上述两条线索交会重合起来,我们似乎可以廓清东西方文明交流融会的一个重要事实:随着汉武帝遣使开通西域之后,西方古代印欧民族的带翼龙神,实际上也就是马神,被早已具有神龙崇拜的中国人逐渐认知。由于先秦以来中国也曾有过将高大的马视之为龙的认识,所以,西方传来的天马与中国传统的神龙自然珠联璧合,从而被吸纳、演化成为中国人昆仑神话中可以驱之升仙的神灵。简而言之,汉武帝从西极寻求而来的天马,实际上也就是他期冀中的神龙。于是在汉人所作的庙堂郊祠歌中,才有了诸如“(天马)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天马徕,龙之媒,游阊阖,观玉台”这样赞美天马也同时赞美神龙的词句。

由于龙毕竟是一种虚构出来的神灵动物,所以如前所论,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土出现的龙的形象也极其驳杂多端,在红山文化曾发现所谓玉雕的“猪龙”,河南濮阳龙山文化的墓葬中也发现过龙与虎的图案(有关龙形象的发展演变,近年来论著颇丰,如罗二虎《龙与中国文化》(海口:海南出版社,1986年)、林已奈夫《龙の话》(东京:中央公论社,1993年)等。),均无定型可言。从现在可以见到的考古材料来看,只有到了汉代,龙的形象才相对趋于统一,形成了后世龙形象的一些基本特征。如同林梅村所言:“由于龙在中原销声匿迹,中原人士不知龙为何物,于是将古史传说中的龙神化为神灵。直到汉武帝伐大宛,汉朝远征军从中亚带回汉血马,中原人士才终于再次见到龙。汉武帝称其为‘天马’而不是龙,这表明汉代人士已不清楚这些高头大马其实就是古史传说中的龙。”(林梅村:《吐火罗人与龙部落》,《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页81,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事实上,在汉代的考古材料中,我们既可以见到大量龙的形象,同时又可以见到“天马”的形象,表明这个时期的天马,和中原传统的龙的形象已经各有其发展轨迹。上述各种有翼天马的图像,迄今为止尚不见于汉代以前的考古材料,足以证明它是在汉代凿通西域之后,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拓展才开始出现于中土,其来源与汉代各类有翼神兽一样,均是外来文明的产物。但在,由于中国也早已有过“龙马”之类的神话传说,所以西极的天马与中国的神龙才重新被熔为一炉,整合到战国秦汉以来流行于世的昆仑神话当中,成为载人升仙的神骥。

最后,我们还要附带讨论两个问题。第一,林梅村曾引述加拿大汉学家蒲立本(E.G.Pulleyblank)关于麒麟之名与吐火罗人对“天”的称谓“祁连”有关的观点,进而提出“那么麒麟当系吐火罗神祇,意为‘天马’或‘神马’。……先秦文献多次提到麒麟,月氏人西迁中亚以前麒麟已经传入中原,从中亚大月氏王陵出土的神兽看,麒麟是一种长有双角的翼马”(林梅村:《中原与西域大型石雕艺术的关系》,《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页159,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从汉代考古材料来看,麒麟与本章所论的天马显然不是一回事,而是另一类带翼、双角、蹄足的神兽,其形象与天禄、辟邪之类的神兽更为接近,两者常常混淆不清。所以,它应当是属于另一个系统的神兽,可能另有其来源和发展线索。不过,从它在中亚的原始形态为“长有双角的翼马”这一点来看,当中也可能包含有“天马”的某些因素,与西方游牧人所崇拜的龙神(亦即马神)之间也应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第二,唐代吐蕃人也称马为“hrang”,读音接近汉语的“龙”(林梅村:《吐火罗人与龙部落》,《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页80,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但我们必须谨慎地对待有关吐蕃人对“龙(hrang)”这一概念的认识。据笔者的了解,藏语中涉及吐蕃原始宗教“龙神”这一概念时,其所指代的不仅有马,还包括其他各种神灵的化身。西藏原始宗教——本教文献中有所谓《十万白龙经》、《十万黑龙经》和《十万花龙经》等等,就含有对天、地、人间所存在的各种神灵甚至妖魔的记述,据介绍龙神的形象便有人身马头、人身狮头、人身虎头、人身龙头等等,极为复杂(格勒:《论藏族本教的神》,《藏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至于吐蕃人对马的崇拜与祭祀,在其本教历史文献中有所反映(褚俊杰:《吐蕃本教丧葬仪轨研究》,《中国藏学》1989年3-4期。),但其与大月氏人对马神即龙神的崇拜,在方式和内容上已有很大的差异,已经不能单纯地从字面和读音上来加以理解了,其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同类推荐
  •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一书披露了好莱坞电影业同美国国防部、中央情报局和大牌军火承包商之间的密切联系。作者阿尔福特在书中分析探讨了近年来拍摄制作的100多部各种类型影片,向我们表明有些貌似开明的影片,如《夺金三王》、《卢旺达旅馆》,其实常常同美国军方插手拍摄制作过程的影片一样(如《黑鹰坠落》、《钢铁侠》和《变形金刚》),只不过是一些墨守成规、具有误导作用的影片。
  • 闽都文化与开放型经济

    闽都文化与开放型经济

    开放性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需。企业文化需在新的经济、社会、技术环境中将予以越来越多新的内涵。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过程。
  • 山东大鼓

    山东大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山东大鼓》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山东大鼓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山东大鼓》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狼人的月夜迷踪

    狼人的月夜迷踪

    古世纪欧洲盛传的传说:“即便一个心地纯洁的人,一个不忘在夜间祈祷的人,也难免在乌头草盛开的月圆之夜变身为狼。”这是一个关于月圆之夜变狼的秘密。本书将带我们一起追寻狼人的传奇和秘密。
  • 山海经大全集

    山海经大全集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载了五百多座名山、地理位置,三百多条河道的名称、河流发源地及流向,四十多个国度以及远方异民的习俗,一百多个神话人物,一百多种药用动植物,四百多种神灵怪兽,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远古神话传说。本书给读者提供了准确的注释和译文,并配以各个朝代精彩的插图。原典、注释、译文与插图有机结合,使读者毫无障碍地阅读这部经典,畅游在《山海经》的神妙世界中。
热门推荐
  • 编织人际纽带(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编织人际纽带(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孤独是人生最大的痛苦,我们是社会的中的人,脱离了群体交往是无法正常生活的。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事业发展中,人际关系都起着很大的作用,有时甚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我们用机智、用灵敏、用真情、去编织人际交往的纽带,你会发现一切都很简单、很美好。
  • 玉皇大帝传

    玉皇大帝传

    玉皇大帝?不,因为他拥有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少年的记忆!凡人?不!因为他是三界至尊,众仙之首!
  • 会长君的下仆

    会长君的下仆

    他,双面,霸道,正派抖s!不大的年纪藏近无数悲伤事,却唯独对她深藏一份真情。她,双面,软弱,任他欺负,不吭一声。弱小的身躯下,隐忍很倔,但却对记忆中的断片一往情深。他,不相信世界上还会有温情,所以愿做亡命的赛车手,但自己却比任何人都要温柔善良。她,为躲一人隐藏身份多年,所以愿将自己化作透明人,为了不给身边的人添麻烦。他和她交错,误失彼此。“你是不开花的吗?”“为什么?”“我知道我喜欢你。”“做我女朋友吧,我会一生一世将你护在手心。”记忆重放,感情不忘,多年后,两人又逢……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魂灵分裂

    魂灵分裂

    祁乐乐,一个善于破译电脑的女大学生,与闺蜜凌雨潇一同长大。有一次因为好奇,而破译了白桦市警局关于连环碎尸案的档案库,发现自己所在的夏宁学院诡异所在。而这时凌雨潇不知为何跳楼自杀……潇潇,你想我死吗?祁乐乐举起手枪,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
  • 旧人有约,霍先生原来是你

    旧人有约,霍先生原来是你

    我奉命去证实他的喜好,初次见面,他说:“开个价,晚上来我房里。”我挑衅道:“你也可以来我房里。”后来,他好像真的爱上了我?然而,等着他知道了我的身份,却得到了他惨无人道的报复。他咬破我的手指逼我发誓道:“此生此世,终生终世,不欺骗,不背叛,若违此誓,我会把你在意的一切统统都毁掉……。”我倾覆所有的一切,让自己成为最璀璨的明星。只为让那个丢失很久的人看到我,却从未想过他就在我的身边。
  • 神级小医师

    神级小医师

    一个从深山里走出的少年高手,一手能医百病的符箓绝技。乡下少年李小七练的一手好玩神通,却被师父逼到都市行医,无奈之下,李小七找到了从未蒙面的美女师姐,开始了一段美妙的都市历程。乡下少年李小七精通救人神技,又练的一手好玩神通,却被师父逼到都市行医,无奈之下,只好追随美女师姐,济世救人。
  • 成功处世的88个神奇智慧

    成功处世的88个神奇智慧

    本书教给你成功处世的88个神奇智慧,让你学会与他人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人生旅程中少走弯路,为今后的人生做好铺垫,从而踏上人生坦途。
  • 重生再为家姬

    重生再为家姬

    梅怜宝是家姬,长得很狐狸精的那种。上辈子十六岁那年入太子府,脑子不清楚被人坑了,背了一辈子的黑锅,最终挨了千刀万剐而亡。好在这辈子……她又回来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传奇无双

    传奇无双

    一个神奇的世界,一个普通的穿越众,没有一帆风顺,没有轻松完虐,有的只是心中的热血,以及穿越重生的凭仗,试看主角如何在这冒险者的世界中一步一步成为强者,成为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