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04800000011

第11章 告老还乡

母亲在电话里说巫城通了高速公路,加快了巫城那里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让常三他们回去看看,说得他心里痒痒的。

真想回去看看他的故乡,看看衰老的母亲,看看美丽的古镇:古路镇!

常三想着古老的古镇,想着衰老的母亲,想着久违的烤鱼和恐洋芋。

这些年常三在外飘泊了这么长时间,思乡之情与日俱增。

春节快到了,常三一家也终于聚齐了,准备回去看看,小住几日。

妻子玉芳不习惯系安全带,不肯坐前面,正好让常三捡了个便利。

他坐在前面颇有一种,衣锦还乡的味道,指挥着儿子。

汽车开过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到了群山峻岭之中,离常三美丽的家乡洋桥坝就不远了。

他们的汽车奔驰在刚刚建成的高速公路上,平稳得一点感觉都没有,丝毫不觉得颠簸。

一会儿,汽车出了上古隧道,美丽的洋桥坝毫无保留的展现在眼前了。

这是一块面积不太大的坝子,緑色的大山环抱着,象一块没有雕琢的美玉镶嵌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秀美的青山绿水环绕,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孕育着远古留下的纯朴。

汽车慢慢驶出了洋桥坝收费站,进入洋桥坝区。

自然形成的形状各异的水田,象一面面不同形状的明镜,映着蓝天、白云和参差不齐的山峰,好像一摞精美的图片平铺在眼前。

微风吹动着水面,碧波荡漾,水面上的白云和青山似乎又动了起来,汽车的影像映在水中的画面里,恰似一张张动漫展现着。

天空中,缕缕白云象撕扯开的棉絮漫天飞舞,变幻着不同的画面,给常三更多的憧憬与遐思。

远处,早开的樱桃花,星星点点,点裰在绿色的山坡上,象一簇簇报春花,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了。

这美景永远超过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了,它虽然不是“夹岸数十步,落英缤纷”。却宛如一幅静物写生,且附有动的感觉,更胜一酙清醇的美酒那样令人陶醉。

汽车转过山嶅,永远望去,那坐落在坝子西面的美丽的古镇,在阳光照耀下金碧辉煌,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那就是常三朝思暮想的故乡:古路镇!

向北延伸着的高速公路好似一条横卧在坝中的巨龙,把坝子分为东西两半,南北两个服务区,进大出小,体现出了传统的世俗。

汽车的低音炮仍播放着:《坐上高速去巫溪》的乐曲。

车上的人都在闭目养神,而常三怎么也瞇不着,两眼直勾勾地望着车窗外,领略着一路的秀丽风光。

“儿子,再慢点。”快到家了,常三这样吩咐儿子,“让我好好看看。”

“都降到六十码啦。”儿子说。

“我们回去后,请奶奶出来,再一起溜一溜吧。”小儿子插话说。

汽车下了高速公路,行驶在经过改建后的小溪河堤上,修整得整齐的绿化,使常三不敢相信这就是他阔别已久的故乡了。

小溪,从东向西哗哗流过古镇,滋润着这片土地,然后再窜过前辈凿开的排洪隧洞。

常三他们到了家,停好车;和母亲一起直奔镇上去了。

宽敞的街道店铺林立,还有一辆辆打扮得各式各样的电动货郎车,穿行在人群中,叫卖声声悦耳,点裰出古镇的繁荣,简直就是一幅复活的《清明上河图》。

常三他们被一阵“咝咝”的烤鱼声吸引住了,走进一家名叫“香辣坊”的烤鱼店。

这是一家不大的烤鱼店,只有七八张桌子,但菜很有特色,宁河烤鱼是他们的招牌菜。老板说,吃烤鱼到他们店,是走对了地方。

也不知道是不是王婆卖瓜,待会儿就见分晓了。

看到进进出出的客人就知道,生意还不错,母亲也说这里还可以。

点好菜,闻着扑鼻的烤鱼香味儿,等待着,小儿子有些着急,苦着一张难看的脸,有些不耐烦的样儿,但终究还是没有吱声。

菜一上桌,常三他们就急不可耐地开始品尝起来。

开初还是一点一点地吃,后来觉得不过瘾,就大块大块的吃起来了。

母亲看着小儿子那副吃相,担心地说:“慢点,小心鱼刺。”

“哦,哦。”小儿子无暇顾及地。

“他就是那个样子。”妻子玉芳笑着给母亲说。

母亲在饭桌上,就打开了话匣子,她说:“我们这里在搞城乡一体化,我们渝东北,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被划为旅游区(其实是自然生态保护区),是重庆五大功能区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妈还知道的不少哇。”常三笑着说。

“报纸上这样讲的嘛。”母亲见了常三他们,似乎什么都想一下子告诉他们,“不久,我们这里比城里一点不会差。”

“吃完饭,我们回去了,你老人家给我们详细讲讲,好吗?”常三说。

母亲这才打住她的话。

烤鱼店里的音箱低声播放着:《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的歌曲。

很大的一个矩形不锈钢盘子,架在有火的桌子上,“嗤嗤”有声,三四斤的一条宁河鱼,一会儿,就被常三他们消灭了。小儿子还有再来一条的意思,但终究有些不好意思,这才作罢了。

烤得焦黄的宁河鱼,色美味香,不吃上一块,是一件终身遗憾的事。

烤鱼还没品完,又被千里飘香的椒麻土鸡俘虏了,常三他们又加了一个椒麻鸡块索性大开吃戒,哪怕回去再减半个月的肥,也要不虚此行。

如果是你去了,你也会裹足不前的,吃一块会叫你拍手称奇,满口留香。好多过路的行人都停下来看我们这几个吃货。

常三他们又转了好一阵子,妻子玉芳买了好大一包新店牛肉干,说是要送她那些狐朋狗友。

常三笑了:“反正我们的车尾箱有那么大,足够你用的。”

远近闻名的新店牛肉干,确实是馈赠亲友的上好礼品,绝对拿得出手,体面过人。

回到家,母亲又开始煮饭,妻子玉芳在厨房给母亲打下手。

常三他们家,几间不大的老房子,被母亲料理得绉绉正正,正堂上方那幅多子多孙的佛像,还稳稳地挂在那里,只是纸张有些发黄了。

两个偌大的福寿字样,工工整整地分列在佛像两旁,周围的万字花纹有些脱落,斑斑点点的,显出常三家房子的老态来了,福寿二字大概就是常三他们家世袭的希望吧。

常三坐在擦得发亮的老柏树椅子上,嗑着母亲种的瓜子。看着母亲拿来的报纸,报纸上整版整版都是农村新面貌的报道,难怪母亲说起来一套套的,茶几上母亲的老花眼镜压着一摞新旧报纸。

两个孩子歪在一旁的沙发上玩儿着手机。

大电视机里,******正唱着:《今天是个好日子》。

母亲习惯性地在围裙上擦着手,走到常三前面,斜了一眼在厨房忙活的玉芳,低声地问常三:“她还生我的气吗?”

“什么啊?妈!”

“就是她第一次来的那事。”

“哈哈!”常三大笑起来,“都这么长时间了,亏您老人家还记得起来。”

说来也是该怪常三,那是玉芳第一次到常三他们家,母亲看了玉芳一眼,就悄悄地对常三说:“以后生的孩子会不会很黑?”

过后,玉芳问常三他母亲说什么,他如实说了。

玉芳气得不行,好几天没和常三的母亲讲话。

不久他们就出来了,一直没有回家。

显然,母亲把常三他们不回家的原因,归咎到她说的那句话上了。

其实,常三他们没回去,是另有原因的:什么孩子小啦,孩子要上学啦,孩子该考试啦,等等。总之,和那件事丝毫扯不上半点关系的。

母亲这一问,两个孩子听了都笑出眼泪了。小儿子更顽皮地站了起来,在母亲面前转了一圈笑着对母亲说:“奶奶,我很黑吗?”

“不黑,不黑,乖,乖,都乖。”母亲仿佛想起什么,赶紧又加了一个“都”字,生怕又有什么闪失,小心翼翼地。

玉芳听到堂屋的笑声,也出来了,忙给常三的母亲道歉,说她那时年轻,不懂事,请母亲原谅。

母亲知道他们没回来,不是那句话的原因,这才放心了,她老人家如失重负,开心地笑了。

其实,母亲背的瞒怨了常三好多次,说常三他不该告诉她,惹她生那么大的气,母亲也后悔当时不该那么讲。

那时常三真傻,不知深浅,什么都说。

常三他们要母亲给我们恐洋芋,好久没有吃了。

母亲连声说:“要得,要得!”

说完就张罗开了,她老人家又煮了一些腊肉和腊香肠什么的,整了一大桌。可常三他们对锅巴洋芋情有独钟,吃了几大碗。

母亲在一旁笑眯眯的。就像常三他们小时候吃饭时那样,看着他们。

常三他们喝着家酿,感受着农家的温馨,真是酒不醉人人先醉。

饭后,常三他们又沏了一壶略带苦涩的老鹰茶,感觉非常提神,赛过了浓浓的咖啡。

母亲拿出一个小罐子来,搲了一勺蜂蜜,让常三他们尝尝,母亲说:“蜂蜜是帮助消化的,多吃点有好处。”

天然蜂蜜,甜而不腻,甜透了常三他们的心扉。

自家老树上摘下的大柚子,可解油闷了,常三他们吃着,那感觉就是三个字:爽歪歪!

吃完晚饭,要是再到清澈见底的小溪里去漂流一番,更别提有多带劲了。那溅起的水花,一定会勾起儿时的许多美好的记忆,恰同学少年的意气,到中流激水,可否浪扼飞舟?

若是抓几条原生态的小黄鱼,炒上一盘青椒,与一杯啤酒相伴,更是原始的与现代生活最好的有基结合,尤其惬意。可惜,并非盛夏。

傍晚,常三他们会集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漫步,遛食、感受着:“夕阳西下牛背晚,青山断处有人行”的那种诗情画意的美景。扑面而来的夜风,给常三他们送来一阵阵的凉爽。

小小广场上人越来越多,熙熙攘攘的,工作人员正忙碌着调试音箱。

“阿春什么时候回来的?”常三见到春,忙上前一步惊喜地问道。

“我回来吃酒的,一个朋友的儿子结婚。”春也赶紧上来回答道。

“夫人没一起来?”常三问。

“在那边跳舞呢。”

常三顺着春手指的方向看去,那边正有一群人开始扭起来。

接着常三和春就寒暄起来,他们一直聊了很久,才分手。

从他们的谈话中,常三仍然没有了解到明秀的下落。春答应再托人打听一下,他说八一三班那么多同学一定会有人知道的,只要有消息就立马通知常三。

夜幕降临,新月当空,繁星闪烁,华灯高照,婆姨们迈着轻盈的脚步,踏着美丽的弦律,翩翩起舞,舞姿显然还有些蹩扭,动作也还有些僵化,但是她们还是那样的认真,一个个扭动着有些发福的腰肢。着急,把脸憋得彤红彤红的,有的还有些羞怯与腼腆,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她们追求现代生活的美好愿望。

他们坚信只要努力,美好生活一定是属于勇敢的执着的追求者。

回去后,常三又把那张毕业照片拿出来看了好久好久,他泪眼蒙蒙。

第二天清晨,常三起了个大早,洗漱后,登上老家后面的狮子包,站在狮子头顶上呼吸着新鲜空气,眺望那矗立在绿黝黝的油菜丛中的古镇。

古镇依山而建,象伸进碧波荡漾的湖泊里饮水的蛟龙,更似刺绣在碧绿的绿色绒毯上的精致的壮锦,无不叫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

母亲曾说,古镇是建在龙形地上的,这里经常会出很多能人,还说他们家是住在龙的胡须上,不知哪一代会出天子门生。

为这,母亲不肯搬出去,常三和弟弟多次想把母亲接出来,她老人家就是不同意,说要帮常三他们守住这片风水。

关于龙的传说,古镇的传说,还有很多,老人们就是守着这些美丽的传说过来的,这给古镇增加了许多文化的底蕴。

初升的太阳,射出万道金光,给大地披上一层金灿灿的盛装。

缠绕在山间的晨雾在初升的阳光照耀下,浸染出淡淡的紫色,在微风轻轻地吹拂下,缓慢地蠕动着,更似散落在飞龙四周的一朵朵飘浮着的祥云。

高耸入云霄的信号铁塔,矗立在青山翠绿中,传递着现代化的气息,那一幢幢暂新的建筑正悄悄地改变着古镇古朴的容颜,披上一层现代化的新装。

这境致不是仙境盛似仙境,真是换了人间!

大山深处同样创造着灿烂与辉煌,尽管它羞嗒嗒的远离着繁华闹市。

太阳升得老高,晒在身上有些灼人了,常三他们才下山。

常三他们游兴未尽,又在田间小道上溜着;路边开着好多不知名的野花,蜜蜂在花丛中飞舞,有的还在花上逗留着,不肯返回香巢。

小儿子低声哼着:“……多少落寞惆怅,遗忘在乡间的小路上。”

“你也有愁,可遗忘?”大儿子和他打趣地说。

“少年不知愁……”常三想起宋词里的一句话跟一句。

小儿子笑了。

他还在路上采了一大把野花,放在鼻子下面闻着那野花的香气儿。

常三他们那兴致不压于在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回来时那种兴奋劲。

小儿子说:“爸,我们回来办个农家乐,行不行?”

“可以考虑。”

“我看可以,我们家住的地势优越,在古镇前面,又靠近小溪。”小儿子蛮有信心地,“回去,再筹划一下,明年就干。”

母亲说,想去城里看看姨妈,问常三他们有时间没有,玉芳欣然应了。

常三他们都知道,母亲是想出去晒晒阔气,显摆显摆。

他们让母亲坐着自家的汽车,到县城逛了一圈,看溶洞、上云台观许愿上香。在云台观,常三他们受到了旅游集团公司汪总的热情招待,从不喝酒的黄桷道人也破戒喝了一杯米酒。常三他们在汪总地陪同下,参观了与武当齐名的庙宇,观赏了那郁郁葱葱佳气浮动的仙境般的山涧蓬莱。他们这里照一张那里来段视频,一直玩到庙里的暮钟敲响了才下山去,这一天母亲玩得特别开心。

“奶奶,您许的什么愿呐?”回来的路上,小儿子好奇地问。

“这个不能说。”母亲郑重地,“说出来就不灵了。”

“哦!”小儿子眨了眨眼睛,不再追问了。

“妈,晕车吗?”玉芳问母亲。

“我再开慢点儿。”儿子说。

“不要紧,你就随便开吧。”母亲笑着说。

常三在心里暗暗地说:“但愿母亲许的愿能早点实现吧,别让她老人家等得太久了。”

在城里,玉芳还为母亲挑了一对八克左右的金耳环;母亲也不怎么高兴,她似乎不太在乎这些,她需要什么呢?

平时,常三他们也没少寄钱和东西回家,算起来也应该不算不孝的,常三有些纳闷儿。

“物质和金钱看来不是老人最需要的。”常三这样想。

小住了几天,常三他们又要回到那机器轰鸣的工业区啦,临上车时,母亲拉着玉芳的手,语气有些凄楚地:“有时间,多回来看看,别忘了老妈还在。”

“嗯,我们会的。”

“奶奶,明年我们回来把老屋修缮一下,爸爸妈妈退休了,就回来陪你们。”

“那样就好啰。”

显然,母亲有些不太相信她小孙子的话,把目光投向常三。

“是的,妈。”

“要是你们都能在家乡上班就更好了。”母亲又说。

“奶奶,我们正在向这方面努力呢。”一般不爱讲话的大儿子说道。

“好,好!”母亲连说了两个好。

母亲仿佛看到了一种新的希望,这才真的开心地笑了。

玉芳把她的手机留给了母亲,还教会她怎样使用,叮嘱说:“想我们时,就随时给我们打电话,钱,我们会充进去的。”

“很贵吗?”母亲问。

“不贵,你儿子这点钱还有的。”

玉芳故意淡淡地说,生怕母亲惜钱,舍不得打电话。

上车后,常三他们一家人挤在一起,谁也没有开腔,只有低沉的音乐声:“老人不指望(你)对家有多大贡献啦……”

常三他们进了洋桥坝收费站,就要离开故乡了,心里颇有几分凄楚与惆怅。回头看了家乡最后一眼,心里十分殇感,酸酸的,不是滋味。

看着玉芳抱着黄灿灿的薯片,常三想起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名句来。

薯片上一点白色的霉斑也没有,亮晶晶的。

那一片片薯片不正是母亲,头顶烈日去翻晒出来的吗?

常三仿佛看到母亲满脸汗水,蹲在晒得发烫的水泥地板上,去翻那薯片的样子。

汽车进了上古隧道,把古镇又抛在身后了,常三还在想着母亲说的话,默默地在心中说:“再见了,母亲!再见了,我的故乡,美丽的古镇!我会经常回来看你的!”

这时手机上的微信提示又开始响啦,常三一看原来是同学转发过来的一首《回乡》诗:昨日去农村,归来泪满巾。天荒跑野兔,不见种田人。青壮搓麻将,翁妪带幼孙。儿童留守多,未见爹娘亲。偶见两书童,似为游戏生。蓝天仍旧在,碧水无处寻。乡音须未改,面容已陌生。土砖青瓦没,沿路空豪庭。父母今尤在,病痛缠枯身。杀鸡温酒忙,待我如上宾。偷拭双流泪,强忍哽噎声。辞别送村口,嘱托一声声。尾箱已塞满,难舍故乡情。

常三十分惦挂着自己的故乡,真想再多看她一眼,大山深处,巫巴文化的发源地,上古盐都巫溪南大门古老的乡镇――古路镇。她将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推进,而变得更加美丽,五大功能区建成之日就是古镇这条蛟龙腾飞之时!

歌声飞扬:“我们的希望在那美丽的田野上……”。

“嗯,是该回来了。”常三决定年底在镇上去买一套六十平米的两居室陪伴母亲,这是他所有的积蓄了。

他不想花儿子们更多的钱,成为他们的累赘拖累他们。

让他们自己去发展自己的事业吧。

同类推荐
  • 美女总裁的贴身保安

    美女总裁的贴身保安

    七年前的杀人逃犯,七年后他带着无尚荣耀回归故里。婀娜多姿的邻家小妹,火爆妖娆的美女总裁,冷若冰霜的极品护士,鬼灵精怪的俏皮记者纷纷闯进张枫逸的生活之中,伴随着他在都市的崛起,众美也纷纷投入怀抱……醉枕江山,美女环绕,谁能比?
  • 仇海突围

    仇海突围

    一个出身显赫的青年才俊,在母亲遭遇横祸后又连遭冒犯。在与对手斗智斗勇的中得知,母亲系遭人残害,真相却扑所迷离。之后,在孤身追凶的路上,因为一次机缘巧合,他来到边境。在那里他被误认为另一人。从此,便以一个全新的身份,经历一场又一场刻骨铭心、惊心动魄的爱恨情仇,并磨砺出惊为天人的才华。数年之后,他回到家乡时,已无人能识。他便以一个全新的身份,在一个个扑朔迷离的表象之下,用自己的智慧和手段探寻到了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真相,最终为母报仇,并建立起自己的娱乐商业帝国。
  • 阿龙玩虫记

    阿龙玩虫记

    秋天到了,但秋天的脚步并没给阿龙带来炎热的感觉,相反汗流浃背的天气越发刺激他,对秋季的想往,那立秋到来前的酷热,对别人可说是避之而不及,但对他来说却是久久期盼的,在他心里一年中最好都是秋天,因为他的至爱是昆虫类的一种名曰:蟋蟀,也被玩家称为虫的小精灵,这就难怪了,因为蟋蟀的季节就是秋天,蟋蟀从它真正意义上的展现自己的雄姿是在最后一次脱壳后,然满打满算也只能活在世上一百天左右,从古到今这虫的世界就一直是充满了神秘色彩,叫后人每每继承前人,前人又不断的影响后人,如此轮回,到了二千年的第九个年头时我们的主人—阿龙粉墨登场了。
  • 水浒新世界

    水浒新世界

    酒喝得正酣,武松举杯问道:“不知道各位对我们生活的这个水浒新世界怎么看?”只见李师师端起红酒杯,轻抿一口,幽幽地叹道,“女人呀!混得好是嫂子,混不好是婊子!”李逵双眼一红,眼泪差点掉下来,“呜呜,铁牛居然不是高富帅,一想到这就心塞呀,呜呜呜。”西门庆似乎喝大了,贱笑一声,“嘿嘿嘿,水浒新世界的美眉个个长得美,尤其那个小金莲,很让人回味。”
  • 全球变冷

    全球变冷

    我想有个人陪着我,哪怕只是静静的陪我坐着。我想去旅行,哪怕一辆单车,一台单反。我想全心全意的去为一个人付出,哪怕最后伤痕累累。我想去找寻心中的那份宁静,哪怕最终一无所获。我想不求回报的为我在乎的人付出,哪怕最后得到的只是误会。但,时事弄人。我最看重的东西,在别人眼里却如此这般。我不会奢求。祈求得到的,只是怜悯的产物。不闻,不问,做个无心人。不管,不顾,做个流浪汉。仅此而已。
热门推荐
  • 健康的表达情绪(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健康的表达情绪(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古人告诉我们,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培养良好品德情操、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建立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学会包容、接纳和欣赏自我和他人。
  • 素月清水:废材嫡小姐

    素月清水:废材嫡小姐

    千年的纠纷,三世的孽缘,让她何去何从?当五个男人争一个女人,五败俱伤时。他们才知道,他们的白费力气,只是为了另一个男人做的铺垫。元神归位,神魔大战。第一次神魔大战为了天下苍生,为了黎明百姓。第二次神魔大战,却只为了一个女人!乱世殇,情何以堪,梦凄凉千年恋,系断了千肠,不成回头望绝世情,奈何伤宫随梦,忘前凉眉紧锁,等着谁三世孽缘。绝望
  • 红尘青鸟

    红尘青鸟

    重生一世,倘若活得和之前一样,还有什么意思?老天仍然让她爱上了相同的人,遭遇了相同的劫,但却给了她一条不同的命:让她前世胎死腹中的孩子活了过来!夺子加复仇,高墙内那少得了明争暗斗;王女变丫鬟,朝野间多得便是暗流汹涌。可偏偏还有诡异的杀人案件,将她牵扯进去;外族藩国更借此搅乱京城、以谋独立!阴谋阳谋之间,宅府家国之际,她是一枚棋子,却也是牵扯各方的一枚棋眼……看小丫鬟这一世如何谋大国,定四海,刃仇雠,笑红尘,快意潇洒,直上青云!只是那孩子将怎么看她?……会当她是仇人,是情人,还是母亲?
  • 双重声音 双重语意:译介学视角下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双重声音 双重语意:译介学视角下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本书从译介学的视角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进行研究,阐明西方女性主义在中国译介和应用过程中的“原件失真”现象如何反映了中西的文化差异。
  • 校草别嚣张:看我搞定你

    校草别嚣张:看我搞定你

    苏兰萱气急败坏的看着冷宸并且还大声嚷嚷到:“冷宸丫的你别给我嚣张,不就是家里有钱,人帅,学习压我一筹吗?我苏兰萱怎么打败你。我苏兰萱一定要取得学习第一,打败你丫的。等我打败你我要你败在本姑娘牛仔裤底下唱征服!!!”此刻冷宸嘴角上调悠悠的说:“行啊!我等着你唱征服!”
  • 梦晶

    梦晶

    村落、村人、物、畜生,以及其中离合悲欢事。
  • 永世英豪

    永世英豪

    当乱世降临,你是否还能守着初心是改变自己,还是改变这个世界命运不可揣测,是无力,还是注定该以什么姿态去存在
  • 位面征战传奇

    位面征战传奇

    灿烂的星空下有着数之不尽的位面,而我们的主角凌陆,便从此踏上了在各个位面之间征战的旅途,传奇的人生,即将从这里,开启!
  • 我和美女主任

    我和美女主任

    迷雾重重,悬念迭起,仕途生态,剥茧抽丝……阳谋完胜阴谋,小助理逆袭上位。本书集都市职场、悬疑、灵异、特种兵等流行网文各种元素与一体。
  • 前妻,劫个色

    前妻,劫个色

    一场意外,她被迫成为他的妻子,尽职尽责的照顾成为植物人的丈夫,四年后,丈夫刚刚清醒,就有女人找上门,她以为自己就此可以获得自由,却不想他根本没想过放手。她伤心离去,他紧追不舍,美其名曰:你是我的老婆!但裴汐只想问一句,顾易衡,你可有做到一个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两个男人,一个深情,一个守护,是缘是劫,四年前的那场错误的邂逅,他们又该如何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