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2400000015

第15章 林徽因:天空飘过一片云(1)

康河的柔波与水草

二十四岁,徐志摩开始写诗,因为他爱上了林徽因。

在张幼仪来英国之前,他便认识了这个令他心醉的女子。那时,她只有十六岁,梳着两条纤细可爱的发辫,当徐志摩和张奚若来拜访她的父亲时,她差一点叫他们叔叔。

她的父亲,便是国内政治名流林长民(字宗孟,自称双栝老人)。梁启超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时,林长民为司法总长。段祺瑞辞职后,1918年12月,总统徐世昌任命林长民为外交委员会事务长,1919年,林长民又在民间外交团体国际联盟同志会担任职务,于1920年春,携女林徽因游历欧洲,后暂居伦敦。在随后召开的伦敦国际联盟会议上,狄更生为会议主席,而林长民,则在会上发表讲演。

徐志摩出席了那次会议。因而,他在林长民的介绍下,得以与狄更生相识。林长民清奇俊逸,狄更生慷慨风趣,徐志摩聪慧热情,三人的吃茶相聚,自是快乐愉悦时光。林长民和狄更生,也成为徐志摩亦师亦友的知己良朋。

认识狄更生,给他的命运带来了转机。彼时,他正为错失罗素、退而求其次所学的专业而苦恼,在狄更生的帮助下,他成了剑桥大学的一名特别生,可随意选科听讲。

自此以后,他笔下的康桥——剑桥大学,与他一生最美的时光,连在了一起。

我在美国有整两年,在英国也算是整两年。在美国我忙的是上课,听讲,写考卷,龈象皮糖,看电影,赌咒。在康桥我忙的是散步,划船,骑自行车,抽烟,闲谈,吃五点钟茶牛油烤饼,看闲书。

——(徐志摩《吸烟与文化》)

美丽的英格兰小镇,一条康河穿流而过。康河的柔波和水草,在他心中眼底,是温柔女子的笑靥眼眸,让他沉醉,不能自已。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徐志摩《吸烟与文化》)

康桥,是他一生无与伦比的至美天堂。这段时光,他是富足的王子,也是忧郁的奴役。优雅迷人的林徽因,似乎执掌了这一切,他对康桥的热爱与感伤,都与他彼时爱着的女子,有着不绝如缕的联系。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徐志摩《再别康桥》)

他一生最著名的作品,也与康桥有关。而今,很多人深情款款朗诵《再别康桥》时,他们只知这是徐志摩对康桥的不舍与留恋,却不知这不舍与留恋中,是一个女子给予他的浪漫与伤感。

他在康桥的那个春天,我们不知道故事的细节,却知道他爱上了林徽因。因此1921年那个绝无仅有的春天,便无端笼上了美丽的轻愁。

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虽则碰巧那也是我最感受人生痛苦的时期)。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独的机会。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我能忘记那初春的睥睨吗?曾经有多少个清晨我独自冒着冷去薄霜铺地的林子里闲步——为听鸟语,为盼朝阳,为寻泥土里渐次苏醒的花草,为体会最微细最神妙的春信。

——(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彼时,他在剑桥,林徽因在伦敦。每天清晨,他都借口去理发,穿过沙士顿的街道,去理发店对街的商铺给她寄信。这样的日子不知道持续了多久,也许直到“明小姐”来家后他与张幼仪爆发了争吵,最终不辞而别离开了沙士顿。

康桥的生活之于徐志摩,是他精神世界一生的尊享。他这样描述:“在康河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啊!我那时蜜甜的单独,那时蜜甜的闲暇。”心似蜜甜,是因为心中盈满了爱意轻愁。也许可以说,这是爱神第一次光临徐志摩,第一次,一场柏拉图式的爱情盛宴,汹涌着狂乱的诗情,温柔又霸道地占满了他的心胸。

自然,一代才女林徽因,也值得他身不由己地沦陷。

“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这出自《诗经·大雅·思齐》中的句子,据说是林徽因名称的由来。她本名徽音,“徽”为美德,“音”为声誉,父亲林长民希望她既有贤良美德,又有才华美誉。后来,恰巧沪上一位名叫林微音的男作者,常与她在同一家刊物发表文章,为了区分,于是她改名林徽因。

她比徐志摩小八岁,1904年出生于烟柳画廊的人间天堂杭州。林长民在北洋政府任职时,她随父迁居北京,就读于北京培华女中。林长民学贯中西,“善治事、善辞令”,尤其注重教育,因而林徽因受父亲的熏陶和影响,自幼便在文学、戏剧、美术、音乐等领域显露聪慧灵敏的艺术才华。

她的美国友人费慰梅后来这样回忆她:

当我回顾那些久已消失的往事时,她那种深邃而广博的敏锐性仍然使我惊叹不已。她的神经犹如一架大钢琴的复杂的琴弦。对于琴键的每一触,不论是高音还是低音,重击还是轻弹,她都会做出反应。或许是继承自她那诗人父亲,在她身上有着艺术家的全部气质。

——(费慰梅《回忆林徽因》)

随父游历欧洲时,她正值二八芳龄,已出落成才貌倾城、温婉迷人的女子。一个有着艺术家全部气质的林徽因,在她最好的年华,徐志摩邂逅了她。

他自此为她意乱情迷。因为有爱,康河在他眼中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那星眸般的柔波和水草,新来初啼的一只画眉,草地上第一朵小雪球花的盛开,都成了最动情最温柔的符号。

顷刻间这周遭弥漫了清晨富丽的温柔。顷刻间你的心怀也分润了白天诞生的光荣。“春!”这胜利的晴空仿佛在你的耳边私语。“春!”你那快活的灵魂也仿佛在那里回响。

——(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尽管他已娶妻,已是一个两岁男孩的父亲,而林小姐,却是一枝未染烟尘的素净水莲,可他管不了自己的心,不顾一切地狂热追求她。爱情,把他变成了诗人。

有一个时期我的诗情真有些像山洪暴发,不分方向地乱冲。那就是我最早写诗那半年,生命受了一种伟大力量的震撼,什么半成熟的未成熟的意念都在指顾间散作缤纷的花雨。

——(徐志摩《猛虎集·序》)

他西方式浪漫诗人的激情,也曾像一缕初春的艳阳,在林徽因的心底蒸腾起一片绮丽的烟云。她被他的痴情感动,甚至迷恋这个男人带给她的浪漫感觉,因此那段时间,她与徐志摩接触得很频繁,并在他的影响下写诗,读拜伦,研究文学。

但她毕竟只是情窦初开的少女,面对徐志摩越来越炽热的情感,她困惑而慌乱,不知如何安放这个已婚男子对她的恋情,于是她将徐志摩写给她的情书,交给了父亲。

当蔚蓝爱上碧绿

林长民与徐志摩,彼时形同知己。林长民除了政治名流的身份,还有着闲云野鹤般的名士风范,曾写下“万种风情无地着”这样引为自豪的诗句。他比徐志摩大21岁,算是一段忘年交。他们的相遇,是才子间的欣赏和相惜。关系密切的程度,可用一件趣闻来佐证。他们曾有过一段“情书游戏”,林长民扮作已婚男人,徐志摩扮作已婚女子,二人以情侣的身份,互写情书诉衷肠,共同感受“万种风情无地着”的情调。

情书游戏倒无伤大雅,但这小友居然对自己的女儿用情,便再也不如游戏那般有趣。徐志摩已有妻室不说,他的妻兄张君劢更是自己多年的好友,无论从哪一方面考量,一向民主的林长民都无法应允。因此当林徽因据实以告,他委婉地给徐志摩写了这样一封信:

志摩足下:

长函敬悉,足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恐不知何以为答……友谊长葆,此意幸亮察。敬颂文安。

兄长民顿首,十二月一日。徽音附候。

然而,对于此时的徐志摩来说,这样含蓄的提醒已然太迟。没有什么可以抵消爱情的美好感觉,彼时,那个春天一样明媚的女子对他也颇有好感,这一点胜过了一切。他以为他们之间唯一的阻碍,是他已婚的事实。于是,他义无反顾,要与张幼仪解除七年的婚姻。

他做这一切的时候,却不知道此时的林徽因,已萌生了退意。她无法让自己成为第三者,不能接受一桩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爱情。

这与林徽因的成长经历有关。她的母亲何雪媛是父亲的二姨太,因种种原因在林家备受冷落。林徽因八岁那年,林长民又娶了一房姨太太程桂林,并让程氏以及程氏所生的五个子女住在一个很大的院子里,却将后边一个偏僻矮小的房间,拨给林徽因和母亲居住。好在她冰雪聪明,才貌双全,才终于在同父异母的弟妹中,赢得了父亲的宠爱。

这一直是她心底的隐痛,徐志摩却并不了解。真正了解她的还是梁思成。多年后梁思成向费慰梅提起这段往事,替妻子林徽因道出了心曲。

思成亲口对我说,不管这段插曲造成过什么其他的困扰,但这些年徽因和她伤透了心的母亲住在一起,使她想到离婚就恼火。在这件离婚事件中,一个失去爱情的妻子被抛弃,而她自己却要去代替她的位置。

——(费慰梅《梁思成与林徽因》)

于是1921年夏,像天空飘过的一朵云,林徽因与父亲林长民,匆匆结束了伦敦的行程,离英回国。

这算是委婉的拒绝,林家父女对这桩情感纠缠的态度,已不言而喻。彼时的徐志摩,一定失意而痛苦,但他的心已是勒不住缰绳的野马,他无法回到最初,继续维持了无生趣的婚姻,于是他宁愿离家出走,并执意与张幼仪离了婚。

当初,他将离婚的想法告知梁启超时,恩师曾劝他“万不容以他人之苦痛,易自己之快乐”,并晓之以理:“弟之此举,其于弟之将来之快乐能得与否,殆茫如捕风,然先已予多数人以无量之苦痛。”

徐志摩此后的经历,被梁启超不幸言中。“将来之快乐能得与否”?他不仅没有恒久的幸福快乐,还在困扰烦恼中英年早夭。但谁也不知道这会是最终的结局,因此徐志摩给梁启超回信说:

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斗者,非特求免凶惨之苦痛,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转引自胡适《追悼志摩》)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这句话,应是狂热与失意之后,内心渐趋清醒的表述。对林徽因,他有了理性的期待。因此解除婚姻枷锁,是追求林徽因的最后一搏,更是他“求良心之安顿,求灵魂之救度”,所注定要完成的仪式。

于是,尽管他怀着一腔热望,仍然理智地将林徽因在他生命中的出现,视作了美丽的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

——(徐志摩《偶然》)

这首诗,是林徽因随父归国后,他对这段情感的惆怅总结。他们之间的相逢,是云与水的映照,是瞬间的怜惜与欢喜。他一生所经历的女人中,林徽因是一缕奇异的风,一片奇异的月色,是他唯一灵魂之伴侣,但他们之间的交汇,是月光与沧海的相拥,是最近也最远的距离。

没有了林徽因的康桥,再好的情怀都难免索寞,于是1922年8月,徐志摩也离开了欧洲,启程回国。

1916年爱国将领蔡锷(字松坡)离世后,梁启超等人为纪念蔡锷,筹建了松坡图书馆。徐志摩回国不久,便在梁启超的推荐下,进入北京松坡图书馆第二馆,担任英文秘书。

他终于又见到了林徽因,这是自一年前英国离别后的再度相逢。此时,他已离异,恢复了自由身,他满以为对于这份情感将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新生,但让他措手不及的是,林徽因已有了梁思成。

这个消息令他心灰意冷又万分沮丧。若换作别人,也许他有勇气横刀夺爱,却偏偏,这情敌是梁启超的公子。

1923年北平的春天,不再是两年前剑桥的春天。“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他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将心底那一份切切的情感,一再掩饰和收敛,留在诗行间去倾泻。

这颗赤裸裸的心,请收了吧,我的爱神!

因为除了你更无人,给他温慰与生命,否则,你就将他磨成齑粉,散入西天云。

——(徐志摩《一个祈祷》)

他忙碌地出席各种沙龙集会,在清华大学等学府做新诗讲演,与胡适、闻一多等人创立了“新月社”,加入由沈雁冰、周作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忙碌,让他暂时忘却了思念。

直到1924年春,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他们才又一次像白云掠过湖心,有了短暂的接触。

泰戈尔是徐志摩最崇敬的诗人、文学家。早在1913年,泰戈尔因诗集《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此奖项的首位亚洲人。1923年,在梁启超、蔡元培、林长民等人创办的中国讲学社的邀请下,泰戈尔于1924年4月12日抵达中国访问。徐志摩负责联络、翻译,林徽因担任副翻译,两人一起负责接待事宜,照顾泰戈尔在中国的生活起居。

当华发长髯的诗人在徐志摩和林徽因的搀扶下,走上北京天坛演讲台的那一刻,这幅和谐温暖的图画,让多少人为之惊羡。

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挟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徐志摩,有如苍松竹梅一幅三友图。徐氏在翻译泰戈尔的英语演说,用了中国语汇中最美的修辞,以硖石官话出之,便是一首首小诗,飞瀑流泉,琮琮可听。

——(李欧梵《浪漫一代》)

在这对青春碧人的陪伴下,泰戈尔四处发表演讲,并逐一会晤了中国的文化精英,当时的报刊媒体铺天盖地都是泰戈尔访华的消息。5月8日是泰戈尔的六十三岁诞辰,徐志摩召集新月社成员,将泰戈尔的《齐德拉》赶排成戏剧,在泰戈尔的生日庆典上演出。在这出爱情剧里,徐志摩饰演爱神玛达那,林徽因饰演公主齐德拉。也许,他们演的是彼此飞鸿掠影般的心灵交会。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5)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二度梅

    二度梅

    该书写的是唐朝梅良玉与陈杏元的爱情故事,梅父遭宰相卢、杞陷害,梅良玉在盛开梅花被狂风全部吹落的当晚设祭,祈祷梅花重开二度、父冤得以昭雪 。后来,梅花果然二度怒放。梅、陈历经患难,终得圆满结局。“梅开二度”从此广为流传 。
  • 乾隆皇帝:风华初露

    乾隆皇帝:风华初露

    雍正死于非命,时年二十五岁的乾隆继位。他胸怀大志,要做超迈千古之帝,一心开创大清盛世。他坚持推行“以宽为政”的施政方略,革除前朝苛政。重视直臣能吏,简拔新秀,整顿吏治,对贪官污吏严加惩处。他励精图治,蠲免赋税,使民休养生息,并不断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派能吏赈灾济民,杜塞乱源。先后进军大小金川、西域和台湾,平息叛乱。让纪陶主修《四库全书》,以收束笼络天下士子之心。乾朝逐步走向生业滋繁的隆盛之世。但与此同时,地士兼并矛盾愈演愈烈,官场贪贿荒淫糜烂不堪,且边患不已,危机四伏,树大中空,加上晚年乾隆好大喜功,多有失政,又任用和珅等佞臣,黜退贤良,国势逐渐江河日下。
  • 龙骑士

    龙骑士

    五年前,天之裂缝开启,浮空岛现,降下无数流星火雨。从此,卡西拉大陆成为一个神龙与剑仙、骑士与魔法师并存的世界,秩序紊乱、冲突不断。少年卓燃和江君被意外地扯入这个奇异的世界,结识了上古神龙嘲风和美少女魔法师萨莉露,经过一系列误会和战斗后,江君提出这可能是一个游戏世界!有人妄想通过打开天之裂缝,让两个游戏世界重叠,进而影响到现实世界。 王城救橫公鱼、无垠海国战玄鲛、奇峰绝顶毁邪恶实验室,几人一路追寻,却发现真相越发扑朔迷离……此时,天之裂缝再度开启,昆仑再现,十五年前的灾难难道要重演吗? 卓燃与江君的到来,是阴差阳错,还看少年激战异界,持手中长剑卫正义大道!
  • 美丽时光走丢了

    美丽时光走丢了

    我还注意到集子中的多篇作品都有一个叫“另维”或“另小维”的人物。作者也许是有意以此突出故事的真实感?许多前辈作家都说过,小说是作家的自叙传。作者显然很会讲故事,善于在营造情节的跌宕起伏上下功夫。但那些明显过于突兀的结尾、那些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过于完美的人生结局的憧憬又难免给人以落入俗套的感觉。毕竟,作者还太年轻了吧。因此,如何经营结尾(其实关系到如何写出人生的复杂与难以逆料)就成为作者下一步面对的挑战。
热门推荐
  • 后妃策:皇上,我们私奔吧

    后妃策:皇上,我们私奔吧

    我娘本是青楼女子,可是偏偏有天被告诉说自己是公主。就这样我进了王府当起了自己的公主。还多了个便宜“哥哥”。可是好日子没过几天就被卷进了一场皇位争夺战中,妈呀便宜“哥哥”要造反?怎么办?凉拌,造就造吧,我也跟着帮帮忙吧,没准还能捞个皇后当当!
  • 来自草原的狼

    来自草原的狼

    五千米极限跑跑过没有?一万米无极限跑,你跑过没?没有,那你还跟我跑什么。我劝你老实点,乖乖跟我回去吧。
  • 央之念期

    央之念期

    钟子期,钟子墨是一对从小长大的兄弟。私生子钟子期因杀人罪判刑,钟家为了掩盖真相将其送往精神病院。两年后子墨心梗猝死,钟家派“林如是”接回子期,“林如是”是钟家司机的女儿。在子墨遗留的日记中他认识了一个女人——仓央,但在接触过程中,子期发现现实中的仓央和日记中的仓央完全不一样。仓央应该是个琴师,但现实中的仓央却是个聋子.....
  • 无边落木

    无边落木

    一段路缘,几对美女和帅哥,在希望中绝望,在绝望中新生。面对酒色财气走自己的路,唱自己的歌,人生酸甜苦辣咸尽在其中。
  • 上清大洞真经

    上清大洞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提督的日子

    提督的日子

    舰娘的世界,欧洲人和非洲人的战斗,在这个世界里看一宅男如何做一提督!一个欧提的故事!
  • 丞相修真

    丞相修真

    道域飘渺无边无尽,其内仙界,天界,灵界,魔界,阴界,大衍界,修罗界,双鱼界等各个界面的初始之时,在这些古老的世界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或风起云涌波澜壮阔,或悲欢离合阴晴圆缺,而修真,彻底成了世界的所有的主导和基本!正是因此,这个庞大的修真体系里更加的激烈过分,所有的传说和故事,似乎都是修真界里流传下来的!想要成为高级修士,机缘聪明等缺一不可,凡间贵族皇朝中的倾朝人物,倘若误入修真界又是怎样的一番故事呢?
  • 截罗记

    截罗记

    本书讲述了几个主角破解悬疑案件、对付妖魔鬼怪以及拯救世界的故事,虽然这是一部魔神小说,但实际上是一部现实生活的写照,很多题材都源自现实生活。从文化背景上看,本书是一部东西结合的作品,既有东方的鬼怪,也有西方的妖魔。从类型上看,本书是灵异、悬疑、仙侠、奇幻、探险、游戏的综合体。另外,本书中有很多美女和帅哥,因此适合所有的读者群阅读。
  • 现代修真指南

    现代修真指南

    【起点第一编辑组签约作品】……当夜狂风骤雨,雷电交加,适宜穿越,适宜重生。周子言独处蜗居,正惆怅无遭雷之运,无穿越之缘。此时一人影从天际飘过,随即便楼下传来叩门声。周子言匆忙开门,却见一陌生的漂亮女子正伫立于雨中,挠挠头纳闷的说:“这,这个,你找谁,别这么看着我,难道你认识我?”那女子笑了笑,伸出如玉般的手指在两人身前比划了以下,轻声说:“我当然认识你了,我是你的女朋友……”—————————————————————————感谢┈風菻◇壁琥提供的QQ群【青城山月报】:26673647***************本书又名《现代修真指北》,看后出现头昏脑涨、上吐下泻症状一概与作者无关~慎入!!
  • 豪门替身千金

    豪门替身千金

    宁愿让你死,也别想离开,”她抬起头看着面前说话的男人,眼里充满了血丝,声音里不再是一如既往的冰冷,而是充满了愤怒。莫名其妙的,她笑了,自己居然有这么大的本事,将千年老妖级别的李谢缘逼成这样,然而她若是决心想离开,他是拦不住她的。两年的替身时间,让他们足够的了解彼此,却都没发现,对方最脆弱的部分是自己。豪门的替身千金,是灰姑娘华丽的改变,还是命运安排的血淋淋的撕扯?从初恋朴怀远到“哥哥”李谢缘,再到林敬言,谁才是最后的终结者?谁放不下谁的旧爱,谁发现不了谁的新欢?命运的车轮,跌跌撞撞,那些风一样的誓言,仅仅是渲染过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