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3800000053

第53章 英雄有泪(2)

正因此,北大医院呼吸科主任王广发压力非常大。至少,在他的手上“一个不能少”。

“早用无创通气”(即呼吸机)这是王广发提出的。很快被证实这个观点在治疗上确实效果明显,但是王广发说,现在任何结论都为时尚早。他承认自己有机会比较大量地接触了“SARS”病人,也因此获得了一些对比经验。早用,可以避免切开气管的感染危险,更重要的是,临床表明,等到出现呼吸窘迫症,抢救起来就比较麻烦了。他把使用呼吸机的指征定在出现明显的低氧血征。

在激素的使用上,王广发主张“适时用,及时减”。根据他的经验,激素有一定的适应症、禁忌症。但是在对付“SARS”上不能因噎废食。他既反对干脆不用,也反对剂量过大。总之,他的原话是:“SARS”的治疗对于人类还没有到了说“是”或“不是”的时候。只是科学需要前仆后继。

在抗生素的使用上,王广发不主张一味的排斥。按照他的理论,不需要一来就上广谱抗生素,以及级别很高的抗生素。早期,可以针对“社会获得性感染”的病源,配合使用“左旋氧氟沙星”类药物。两周后,可以使用针对“医院获得性感染”的病源,投放“头孢”类药物。近日北京的疫情不断地传出控制、再控制的消息。但是,王广发他们的探索一刻没有放松。

呼吸支持技术在这次疫情中也是极为重要的。北大医院在这方面依然具有相当出色的人才。阙呈立,一位白净文雅的女大夫。她曾是加拿大魁北克省、世界著名的麦吉尔大学博士后,主攻业务是呼吸生理。作为呼吸机使用方面的专门人才,她最先请战支援北京佑安医院。当时“SARS”病人比较集中的医院。

一个月后,北京市要求上报“五四奖章”人选。临界40岁的王广发被认定是治疗“SARS”的一号人物。但是作为科室主任,只有他知道,论付出,论隐忍,应该把阙呈立推上去。关键时候他顾不得曾经的承诺,公开了一个秘密。

阙呈立到佑安医院的当天,正是她新婚的第二天。不敢想她和他是怎样熬过亲手把如胶似漆生生撕开的、甜蜜又痛楚的一夜。只听她的家人说两家的亲人们在知道明天一对新人即将分手的婚宴上,没有人能吃出饭菜的味道。过去我们只是在小说里看到过“刑场上的婚礼”,却没想到“离别的婚礼”竟发生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爱难,别更难。而一别就是几十天,这位内向的姑娘竟能把嘴唇咬得那么紧。

院长章友康听到有这样的事,当时“呼”地拍案而起,“这个婚礼我们办定了”。院长助理黄万忠最见不得老实人受屈,“婚礼的主持我来。”很快,医院管理层做出决定,事不能再迟疑,明天一定要把人换回来,无论如何不能让新娘子再上前线。

其实,在特大疫情面前,像阙呈立这样的紧俏人才,他们所有的明天都只属于病人。第二天,阙呈立还没踏进医院的门,她又作为卫生部督导组的专家,被派往内蒙疫区。直到记者写稿的时候她还没回北京。记者只是和她的母亲通了电话。对方的声音很柔弱,但是没有抱怨:“我支持她”。作为301总医院的老一代医务工作者,这位母亲对女儿有着充分的信任和全数的理解。

4月3日,北大医院出现第一例“SARS”病人。护士长柴洁(抗击非典,“首都劳动奖状奖章获得者”),平日在有着2800多员工的医院里,安静得像一滴水。但是,就在恐惧终于由耳闻变成现实的关键时刻,她用非常柔弱的声音说:“第一个夜班,我来。”

自此,这家医院无人言“不”。

综合作战,是北大医院这次遏制“SARS”的又一个显著的特点。除了前面所说的“三架马车”之外,他们还有内科、中医科以及心理卫生科等等多学科的联合应战能力。医院党委副书记、妇产科主任廖秦平说,这次许多病人的病毒血症都非常厉害,这说明随时可能出现心肌损害、肝脏病变或者肾功能衰竭……因此必须是各个器官功能的检测和保护性治疗一起上。

医院传染科副主任徐小元(抗击非典,“首都劳动奖状奖章获得者”)认为,病人的生死全系医务人员平日的功力和素质。他的体会,对“SARS”病人,医生至少要做到“勤”。比如你经常出现在病人身边,会从心理上有很好的暗示治疗作用。为此对于危重病人,他们专门配备有ICU室,实施全天监护,那真是连眨眼睛都非常小心。

在北京胸科医院,北大医院的病床数占到124张,再加上院内收治床位69张。总之,发病高峰的紧急关头,他们承担的疾病份额相当于北京地区总量的十分之一。

一个多月来,经他们诊断、治疗的病人已达三百多例,死亡5例。其中早期急诊室猝死两人。病房死亡三人。三人中一名85岁老人;一名癌症手术后正在化疗的病人;还有一位68岁的老人,“SARS”已经痊愈,最终死于心脏病。由此,医院病房死亡率仅为1.0%。难怪,一些病情缓解的患者被通知转院时,都表现出很不情愿。要知道,信任和信心,对于经历过死亡考验的人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世界卫生组织在北京视察期间,重点看了北大医院病区。他们认为:防护是一流的;治疗是世界一流的;病人情绪是稳定的。

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处长吕鹏说:北大医院的治疗是一流的,技术是一流的,管理是一流的,他们是“多国部队”的王牌军。

这是事实。他们是在向“最好”努力。“最好”被他们视为特殊的责任。

医院党办主任孙扬说,对我们来说责任有二:一是作为医护人员,神圣的职业责任;一是作为“国家队”,我们不能推卸,我们没有理由说“不”。党和国家领导人一次一次地提出——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严格地说,这是冲着我们发出最急切,最神圣的号令。

挺过最艰难的时刻

进入4月中旬,北京的“SARS”开始疯狂,像是潘多拉魔盒突然被打开,一种高传染性、高死亡性的灾难从天而降。隔离,成为特定时期头等的大事。而北京那会儿大规模的隔离设施还不知道在哪里。最危急的时刻,医护人员没有退路,只能是把传染源留给自己。

最初阶段,北大医院收留的“SARS”病人多达百例。这是几乎没有隔离防护的最危险时刻,也是最悲壮的时刻。那些日子可以说医务人员时时面对的不是偶尔的冷枪,而是突突发射的榴弹炮。量,改变了一切。

当务之急必须尽快解决隔离病房,而且是战地自行解决。北大医院当时最快的能够自救的办法是将一栋已经报废的旧楼,重新接通水、电,然后加设空气负压装置和氧气管道。这种简易的隔离病房从设计到施工,后勤人员被逼上了建筑现场。

这是极特殊的工程,时间当以小时计算。因为时间拖不起,每一分钟的拖延,都意味着将有一拨无辜的人成为病毒吞噬的对象。但是,人的意志力终究不是神话。当七十多个小时的连轴转之后,终于有人倒在了水泥地上,而且全然不顾地扯起呼噜来。

4月13日,医院自行改建的临时隔离病房34张床位开出来了,而当时需要入住的病人超过50个。怎么办?椅子搭椅子。只要能够尽量收拢感染源,这种简易的床位一直搭到隔离区门口。整个病房就像一个快要撑破的纸盒子。那情景让人联想到泰坦尼克号下沉时的惨烈瞬间,因为小小的救生艇实在无法承载突发灾难的巨大负荷。但是,盒子不能破!泰坦尼克的悲剧不能重演!

那边,新增病人还在不断地往外冒,每天以十六七人的数量增加。这时候医院不得已只得又把急诊科也辟成临时病房,再开出35张床同样是应接不及。结果是几天的工夫,院子里,大厅里,走廊里;平车上躺着,椅子上坐着,甚至还有提溜着药瓶满院子乱窜的……整座医院笼罩在“SARS”阴霾的威胁里。

这时候医院的管理者们必须用他们的脊梁扛起突然崩塌的屋顶。病人一个不能往外推;医护人员一个不能倒下。仿佛所有的“不能”无限扩张地挤压在一个容器罐里,惟一的出路必须尽快地寻找出口,否则容器罐随时都会有爆炸的危险。那是难以量化的压力。

时任院长章友康感觉到血管突突地膨胀:“我们是居民集中区,皇城根下,毗邻北京四中,又紧挨着中南海……如果有病人流散出去,那将是历史的罪人。”

院党委书记廖秦平也是气促心急:“累,我们不怕;病人重,我们不怕。但是,‘SARS’的恶性传染力和杀伤力,决定了我们必须最大程度地保护好健康人群。”她说,就是把我们全院几千颗心,揉碎了,掰开了,也想不出办法呀。“医院再不封,我们就得疯。”

终于,医务处程苏华主任向外发出红色求救信号——北大医院告急。而一天,两天,三天……求救没有回应。外面,北京大规模的收治场所正在抢建中。这里,病人只有导入,没有输出。求救的声音从一个变成十个,百个,千个……整个医院上上下下所有的员工一致向外求救。电话机、传真机、手机不间断地拨。当时,听话的那一边应该可以清楚地感觉到,送话器里都是颤抖的,抽泣的声音。

李六亿的“标准预防”立即变得苍白无力。因为如果连最基本的隔离病房都解决不了,一切都是废话。

时间到了4月23日,大家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13名医护人员一起感染。这是在非正常防疫情况下的院内感染。它是一个恐怖的信号,是向所有的院内人员发出的献身信号。这时候在医院工作的每一个人都能明显地感觉到残酷已经在撕扯自己的衣服。

但是,就是在这个时刻,在残酷的献身信号向每一个人逼近的时刻,北大医院竟有1800人主动请缨,到最危险的岗位工作。这该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数字。

李六亿多少次在电话里听到儿子在说“想妈妈”,她没有掉泪。因为妈妈做的是有意义的事,做的是对得起儿子的事。但是那一天,她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鬼使神差地把求救的电话拨到了卫生部。当她听着对方“喂,喂”时,她原本准备好的有很多话要说,却不争气呀,哽咽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终于,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小汤山等大规模的收治“SARS”的专科医院奇迹般的快速建成。4月24日,在付出沉重代价的第二天,北大医院出口疏通。程苏华主任说,从下午开始转移病人,一直转到次日凌晨四点多。终于,转出病人80多名。

北大医院经受住了“SARS”的考验。

……

危难已经是昨天。在特殊的日子里,他们还默默地收治了由北京地坛传染病医院转出的艾滋病、流行性脑膜炎等传染性疾病病人;接纳了被临时指定为“SARS”医院的兄弟医疗单位原有的透析病人;他们的妇科、产科手术没有因为疫情而停止;他们的日门诊量仍在上千人次……5月10日,他们开始恢复肾脏移植手术;12日,器官移植手术开始启动……

平日无虚夸,遇难敢承担!北大医院,英雄!

同类推荐
  • 水晶胆

    水晶胆

    南禅寺的观音塑像被敲了两锤子后立刻就变了模样,捏泥人的少年雨东因此而找到了身怀绝技的师傅。然而,当雨东带着师傅临终时托付纸盒他的水晶胆,千里迢迢赶到济州城时,那颗能使盲眼复明的水晶胆却不翼而飞了。是谁偷走了这颗水晶胆?用什么方法能逼使盗贼自投罗网?让雨东用泥人塑出三百六十行营生状的人物又是什么人?
  • 古龙文集:离别钩·霸王枪

    古龙文集:离别钩·霸王枪

    这本书里有两种武器,对应着两种人性力量:戒骄和勇气。《离别钩》中,狄青麟冷血无情,刀法无双,不把捕快杨峥放在眼里。但杨峥手中只为相聚而重出江湖的离别钩,会让狄青麟的骄傲付出代价。《霸王枪》中,一位只手遮天的神秘人物犯下累累财案命案,但他的势力之大、能力之强吓退所有英雄。唯有聪明的丁喜携“神拳小诸葛”邓定侯和“霸王枪”王小姐,凭三人之勇,做到了所有人认为绝对做不到的事。
  • 候补局长

    候补局长

    《候补局长》:揭秘大西北环保迷局,洞察贫困县官场生态。谁在挑战公仆的无上荣誉?谁在高唱草原文明挽歌?这是一场真实的官场斗争,两位候补局长之间正与邪的较量,惊心动魄;面对西部草原文明的日渐衰落,又有谁能拯救呢?本书将官场与环保迷局结合起来,反映了深刻的社会主题。《候补局长》以天龙市社会事务局局长退休导致的职位空缺为引线,描述了一幕幕激烈的官场争斗、一场场险恶的环保迷局。其中正义与邪恶、良知与私欲、清廉与贪腐的交战,随着作者朴实沉稳的叙述,如同一条掩藏在大山深处的涓涓细流,渐渐明晰地显现在阳光下。绮丽迷人的西部风光、浓郁淳朴的民俗风情,使这部小说具有独特的西部韵昧。
  • 谁说离婚不能爱

    谁说离婚不能爱

    这个故事会让你很感动。一路下来,我想如果爱情都有这样的结局就太好了。妈妈总和我说爱情只占生命的5%,可我觉得这5%中包含了女孩子所有的希望、梦想。有时候很为故事中的初晴不平,4年那么那么长,我想要是自己也许忍受不了半年的时间就离开了。这种认识可以说是旁观者清吧,真的遇到自己真爱的男人,说不定会比初晴还要傻。无论那个人对你多坏,你也对他好、还心甘情愿的甜蜜着,觉得只要对他好自己就很幸福。这种感情其实简单的不得了。女人是不是都这样傻?我们总是很多梦想,想被人疼、被人爱,但现实永远不会那么圆满,生活不是充满着甜蜜有趣,大多是悲哀的、平静的、无趣的。可谁又不奢望着,属于自己的那个真命天子呢?
  • 两房一厅

    两房一厅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
热门推荐
  • 葬情

    葬情

    回忆中的我们,影子是平行的,往事的镜头,你的梦,只有我听得懂,那是我给你的告白……
  • 初魔源

    初魔源

    冉无,一个不知自己来历的人,遭受世人唾弃,却是因为救了一个从天下掉下来的刁蛮玉女成为了修士,开启了独属于他的修行之旅,自己的身世也随着强大而变得扑朔迷离..。
  • 天价娇妻:老公么么哒

    天价娇妻:老公么么哒

    “妈妈,你醒醒啊……爸爸…爸爸…他……”她在昏迷不醒的的妈妈床前泣不成声……男朋友的母亲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说男朋友要和其他女人结婚了……接下来……自己的家被男朋友的母亲给砸了,父亲当场气死,母亲受不了打击疯了……泪,已经流干!剩下的,是恨!男朋友的婚礼?我这个前女友怎么能不参加?谁说,黑色的丧服就不能参加婚宴了?谁说,婚礼的音乐不能变成哀乐了?谁说,天上撒下的彩带就不能变成冥币了?看着背叛自己的男朋友,虚伪狠毒的贵妇,还有……隐藏的最深的,我的好姐妹……原来是你夺走了这个渣男……哦,不……我不是来闹事的,我对这个渣男没有兴趣,我是来当他嫂子的……
  • 许是温阳茶花开

    许是温阳茶花开

    遇见尚温言的那年,盛茶十岁,胆小懦弱,一场斗殴中她自保得彻底。母亲的毒打让她在两年后与他有了第一次对话,人前的他光芒万丈,只会对一个女生很好。而盛茶就像是角落里独自生长的狗尾巴草,那么渺小低埃。是缘是劫,孰是孰非,多年后他们的相遇拉开一段尘封的往事,会让故事中的他们坠入怎样的深渊。本文小虐结局喜,码字属蜗牛,喜欢的可以收藏养肥了再看*^_^*
  • 跟孩子心贴心:打造零距离亲子关系的65个秘诀

    跟孩子心贴心:打造零距离亲子关系的65个秘诀

    本书是知名家教作家林夕对家庭教育多年来研究心得的凝结,也是她对女儿十五年教育经验的总结。作者采用说故事的形式,精心选择教育女儿的点滴琐事和身边发生的教育案例,并结合当前孩子的普遍问题,在趣味十足、娓娓动听的讲述中,从一个教育专家的视角向父母阐述了“亲子交流”的科学理念、本质规律和关键点,传达了人性化的家教理念和深入浅出、凝炼睿智的教育智慧,并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和操作性建议,让读者在轻松感受阅读故事的温馨、快意之后,又获得思想的升华和心灵的震撼。
  • 惊异魅魂

    惊异魅魂

    一次不算惊险的春游——登山,却因为一块具有特殊意义的玉,而使得这次活动惊险不已。玉坠遗失的那一刻,或许已经注定了赵兴将要过上不平静的生活!
  • 帝王绝宠:皇后娘娘狠爱演

    帝王绝宠:皇后娘娘狠爱演

    两人的相遇是偶然,也是必然。这一见,圆了这浓厚的缘,定了二人的终生。他,每每想到这一天,心里头是暖的,然而更多的是懊悔,他其实还有很多是可以做的,虽然那年,他不过十二岁,模样还甚是狼狈!她,每每想到这一天,总是先忍不住咯咯咯的笑上一番,然后没心没肺的重复道,那个时候本宫才五岁,谁记得啊……
  • 无限武道求索

    无限武道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洪武偶然之下得到了宇宙之心,它能以各个电影、电视剧等为蓝本演化世界。洪武经历了古今中外诸多世界,在红尘中磨砺自身武学,最后站在了世界之颠。“原来如此!”宇宙的奥秘尽数显现在洪武的眼前,大道至简,古人诚不欺吾。就让洪武带领大家领略各个世界,一起洞彻武道和宇宙的奥秘!PS:以作者的设定为准。新书《穿梭时空的剑仙》已经发表!求收藏、票票!
  • 道德真经集义

    道德真经集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帝仙帝仙帝

    仙帝仙帝仙帝

    仙者,逍遥也;帝者,无双也……人生如梦,世事如棋。一个被病魔折磨多年,只是等死的少年,人生最后闭眼含笑那一刻,命格却忽然发现改变——再次睁开眼的他惊奇地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奇异的海域世界……前所未见如陆地大小的巨大生物,可以一敌万的绝世强者,各种前世想到不到的天地奇观等等……这些都在这里真实的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