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0700000006

第6章 达到领导期望的目标

做好领导交办之事

被领导者的本分就是要做好领导交办之事。任何一个企业,它的所有事务都是由其员工来完成的,上一级把任务交办下去,由下一级负责实施。下级完成任务的情况如何,可以作为上级考察的标准,下级的能力、态度、品德等都会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来体现。

被领导者要想做好本分,先要搞清楚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有的年轻人,一进入公司,就表现得很积极、很热心,什么事都抢着做,这样的人好不好?不好,因为很多人都会觉得你多管闲事,这么热心干吗?可是你要是一点也不热心,总是推一下动一下,也要挨骂:自私、懒惰、不配合……如此种种,以致很多年轻人都觉得做人真的太难了:你帮忙,可能会被说成多管闲事,但是不帮忙,又有可能被当作不乐于助人。还有的人做到了自己的本分,别的什么都不管,这样其实也不对!只做自己分内的事,这不叫本分。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千万记住:把本职工作做完,还要热心帮助别人,这才叫作本分。

把自己的事情做完,就不管其他事,那不可以;本分没有做好,就拼命去帮助别人,也不对。只要该做的事情没有做,你就没有权利去帮助别人,如果你自己的事还一塌糊涂,却总是要插手别人的事情,不管你做得如何,在别人看来,你都是想讨好、想邀功,有不良企图。别人会这样想:这个人不做自己的本职工作,专门去帮助别人,肯定有什么不良企图!

公司里,没有人敢帮采购员买东西。“哎呀,今天采购不在,我来代理吧。”如果你真的说了这样的话,所有人都会怀疑你:肯定是想拿回扣。另外,如果有人提议:“全公司一起去旅游好不好?”如果你马上跳出来说:“我朋友在旅行社工作。”那么所有人都会怀疑你:又想捞一笔。如果你有朋友是在旅行社工作,千万不要主动讲,等大家找到你时,你还要推辞:“这种事情找别人,不要找我朋友。”如果大家强烈要求你托关系,你再装作勉为其难的样子去办,这样才不会有人怀疑你。

太热心的人总是被别人怀疑,这是有道理的。中国人常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开始就推脱,并不是怕麻烦,而是向大家表明你并没有什么不良意图,你原来不想做,是大家求着你,你才做的,这样大家就不会想到其他方面。任何事情,只要做到让别人没有闲话讲,你就成功了。

另外一种情况是,一个人只顾自己,对别人的事情漠不关心。这种人也会被人盯住:这个人是不是心里有别的打算,要不然怎么会这么不关心别人?

所以,你要自己把握好火候,不要“不及”,也不要“过度”。守本分,做自己的本职工作,你可以大胆地守,而帮助别人要很谨慎。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

年轻人通常有很多想法,做事大胆,有创意,这是年轻人比老年人更有优势的地方。这就是使得他们凡事都想突破条条框框,搞点新花样。有创意是好的,但不能因此而不守规矩。

守规矩,就是按制度办事,一定要搞清楚所有的规章制度。中国人做人实实在在,做事规规矩矩。

我们现在很少强调守规矩,是因为现在的公司的规章制度根本就不适用——都是东抄西抄的。制度不可以抄袭,因为每家公司的状况不一样。而且,很多领导者真的不明白,规章制度是要用来执行的,要由被领导者自己定才有用。

比如,生产部门要什么制度,让他们自己定,只要产品能生产出来,他们想什么时间上班都可以。这样,员工自己议论,根本不用领导出面。所以,强调守规矩,就要了解一点:企业定的制度必须是员工们心甘情愿接受的,必须是他们愿意遵守的。

很多公司要求员工打卡,由此产生了很多弊端。曾经有员工去客户那里修理机器,修理到一半就停了下来,说要回公司打卡。客户不高兴,员工就说:“我打卡要紧啊,机器可以明天再来修。”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不打卡了,因为打卡有太多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管理的关键在于人。

不要太相信那些死的东西,因为人是活的。换句话说,人们愿意遵守的时候,这就是规矩;不愿意遵守的时候,这就不是规矩。要是一家公司所定的规矩,大家都乐意遵守,就不会出现死守规矩、僵化不懂变通的情况了。领导者把公司、把被领导者限制得那么死有什么意义呢?比如对生产人员,只知道要求他们上下班时间又能产生多少效益呢?要让他们懂得改善、自动地精益求精,公司才能发展。改善是慢慢的、逐渐的,但又是持续的。永远在变,可是不会出现突变,只要突变就有人抗拒。中国人可以变到让人无从抗拒,这就需要掌握方法。

有些中国人很不重视方法。其实我们错了。方法很重要,只要把方法搞对了,就会事半功倍。比如公司想改革薪酬体系,就要讲究方法,一步一步来,不然所有人都会反对。你想改革薪酬体系,就得按照持续而又渐变的策略,可以把你的下属找来询问:“你觉得我们的薪酬体系合不合理?”这么一句话就够了。如果对方讲“合理”,你就知道他不是你的合作者;如果对方说“不合理”,你要进一步询问:“不合理吗?我都没有感觉到,你感觉哪里不合理?”于是他会讲出子丑寅卯,结果,你就这样顺着对方的话,按照自己的思路完成了工作。

经过这么一个过程,调整薪酬体系的方法就出来了,而且是大家想的方法。既然是大家的意见,政策实行起来就没有阻碍。谁再抗拒,谁就是罪人。如果你认为这样做是圆滑、奸诈、阴谋,那就错了,这些绝对是正正当当、实实在在、规规矩矩的方法,你把方法搞对了,就事半功倍了。

我们想尽各种方法,就是为了让事情圆满顺利地完成,特别是领导让你限期完成的时候,你一旦答应,就必须履行承诺。要么不轻易答应人家,要么答应人家后连命都可以不要。这才是标准的中国人。

所以领导交代工作后,你不要马上回答“没问题”,而是要认真考虑一下,即使很有把握也不要轻率地答应。答应之后就要保证按时完成。按时在中西方有不同的概念。在西方,按时即准时,不早不晚。在中国,按时就是提前完成,如果不提前完成,几乎做不到准时。提前,也是给自己留有余地,有意外情况发生,我们也能应付,不然真要逼死自己。如果逼死自己,你就永远没有事了。

多沟通还是多请示

每个被领导者最好要有这样的觉悟:处理任何事务,都要力求圆满。希望领导看得起你,你便应该切实把分内的工作做好(不仅仅是做得对)。你应该事先多加考虑,把预见的困难和可能的结果分别和领导沟通,有意见但不必坚持。要与领导充分配合,做到适时请示,以期上下通力合作,克服难关。

被领导者向领导请示的时候,比较老道的领导通常都会客气地回答:“你自己看着办好了!”你不要相信自己真的可以看着办,因为你一旦做得不好,发生问题时,领导却毫不客气地指责:“你为什么不事先问问我?”

这样的情况遇得多了,被领导者心里认定领导是老奸巨猾的狐狸,只能自己“学乖”,以后做事,一定要请示清楚,不再自己瞎闯,因为挨骂事小,承担不起责任,那才事大。

“看着办”这三个字说着简单,但是如果被领导者拿捏不到位的话,做起来相当不容易。领导说“看着办”,你坚持要问个结果,领导也就不谦逊,指示你如何如何。说得越细致,你就得越小心。一般年轻人遇到这种情况,丝毫不敢改变,完全照着去做。可是做得不好,领导还是会骂:“你为什么如此做?”你要是理直气壮地申诉:“您叫我如此做的。”领导可能更加气愤:“我叫你这么做,你就真的一分不差地做?”这就是听与不听的拿捏。

不听话也错,听话也错,到底该怎么办?如果指责领导的行为是不正当的,那你对中华文化认识太浅!

中国人虽不敢自命不凡,却都认为在规规矩矩、实实在在之外,必须有所权变,才算是有弹性、不执着。在企业里,只知道规规矩矩、实实在在的中国人,是基层的好材料,一辈子都在基层,眼巴巴地看着那些善于权宜变通、时刻不忘求新求变的人士节节高升,即使很不情愿,却也怨不得别人。

中国人喜欢变通,已经到了过分自作主张的地步。不经请示便擅自变更已成为家常便饭,许多领导根本无法确实掌握下属的真正行动,因而非常不放心,以至于不敢相信任何人。富有经验的领导,心里很明白:除非能力实在很差,几乎找不到一个完完全全听话的下属。因此,在领导的眼中,能力与意见多半成正比:你比较听话,领导认为你多半能力差;你意见越多,领导会认为你越有能力。意见多并不坏,最怕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总认为自己的意见是对的。

其实领导也明白,下属总是唯唯诺诺,久了就成为十足的奴才。这样的人虽然平日颇能满足领导的权力欲与自尊心,危急时却会让人觉得非常可恨,朽木不可雕也。而对意见多的下属,如果不接受其建议,三番两次之后,他便变得心灰意懒,表面上不再发表意见,实际上满腹牢骚,而行动上则应付应付,得过且过。

在中国,被领导者不愿意接受指挥,大多不会当面申诉,因为稍不小心就会被斥为顶撞,谁都不愿冒这个险,但颇有腹诽,尤其是挨骂的时候:“这么一点小错误,也要骂得这样难听?”

所以,对于这样的被领导者,领导当然会更加慎重,表现得礼贤下士。你有所请示的时候,他说“你自己看着办好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是一种客气的表示,被领导者千万不能当真。

如果你相信领导所说的“自己看着办”,就真的“看着办”,你就没弄清楚领导的心思:“让你自己看着办,你也得有本领、有把握办得好才行啊!一个人行不行,自己最清楚,不行的时候,就不要硬充好汉,怕什么呢?赶快问呀!我不行,还有别人比我行,你看不起我,不愿意委屈问我,也应该问问比我行的人,为什么不呢?”结果是谁灰头土脸?

何况这短短一句话,包含着许多意思。被领导者不得不察。比如,领导者可以用来提醒被领导者:“你是不是真心在请示?如果你只是存心客气一番,那就不必说出来了,以免上当。若是真心,你就应当事先仔细想一想,提出一些具体的办法来商量,而不是笼统地请示。”或者,领导者用来表示信任下属的能力:“像这一类事情,你要是认真去做,必然能够做得很好,实在用不着我来操心。”最后,也可用来告诫下属:“我既然如此看得起你,你就应该表现得让我看得起,所以要尽力去因应实际情况,求得良好的效果,万一遭遇什么困难,务必及时请示,我们可以合力突破瓶颈,冲过难关,大家才有面子。”既然含有这么多意思,被领导者还不懂得请示领导的话,当你做得不好时,就不能怪领导会毫不客气地指责:“你为什么不问问我?”

被领导者请示时,不要抱着“领导肯定比自己强,意见比自己的好”的心态,而是表示对领导的尊重,存心客气一番,顺便探探领导的情况。如果领导早有腹案,自己何必费心伤神?干脆照办,一切有领导负责,天塌下来也不用怕。若是领导没有意见,再自己动脑筋,否则想了半天才发现领导另有盘算,那就白费脑筋了,谁愿意做这种傻事?

被领导者在请示时,一定要用尝试的语气,这样他才会告诉你。对于中国的领导来说,你要是明白地向他请示,他就会很紧张,因为他觉得你这是想要把责任退还给他。他往往认为,你的请示是不怀好意的——我向你请示什么,你决定了,你负责,我就没事了。所以也不要以为凡事都请示领导,他就会高兴。

于是,每次你请示领导,他都会很含含糊糊地给你下个指示,然后两个人相互推。这样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要想请示得到很好的效果,就不可以只提问题。年轻人很容易在这个问题上面吃大亏。比如,明天有个会议,而你负责会务。你需要向领导请示要不要准备午餐,如果你直接问:“明天的会议,我们要不要准备午餐?”领导会说:“你自己衡量衡量。”你想了半天,还是无法决定,再去问他,他还是回答:“你再想想看。”其实,他的心里肯定在想:你真厉害,什么都不想,要把责任推给我啊!

你应该这样跟领导请示:“明天的会议,按理说我们是不应该准备午餐的,因为这是惯例,不过明天情况特殊一点,我们要不要考虑准备午餐?”

他说:“这样也好。”

你再接着说:“如果准备得太丰富的话,我们真的负担不起,可是太简陋了,人家又会骂我们,所以我们是不是到了某一个程度就好?”

他一定会问:“哪种程度?”

你最好不要给出明确的标准,而是应该说:“我觉得吃了会觉得很愉快的那种程度就可以。”

然后他一定会说:“那就照你的意思办。”

他绝不会说“照我的意思”,所以最后还是你负责,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因为形势比人强”。

实际上,被领导者之所以处处被动,是因为领导都在用势。他不必用权,也很少用权,因为用权就要决定,决定就要负责。权是有限的,一用就完,若是拿在手里不用,他就可以永远有权。

中国人真的很厉害,很会造势,让你非听他的不可,但是最后事情却还是要由你来负责。所以,真正有权的人并不会去用权,而是会把这个势造出来。

领导的势比你强,这一点你不得不承认。正因为被领导者处于弱势,你不得不维护领导者的地位和权威。比如,你不可以问领导问题,一旦问问题,就等于把责任推给他。你也不能不问,你不去问,领导就认为你擅做主张。

很多年轻人身受其苦,在这些问题上力不从心、无法应对。我认为,遇事需要请示时先要说明:现在有一件事情,状况是这样的……然后再看领导要不要听下去。

这时可能遇到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他根本就不想听,表示他知道,你就不用再啰嗦什么,他不讲话是给你面子。第二种情况:他完全没有反应,就表示他都知道了,你也没有必要再说下去了。第三种情况:他会看着你,很专心地听,这就表示他不知道,或者他已经知道但还想听你怎么说。这时,你就接着说你跟某某研讨过,结果是这样的,但是不敢决定,所以提出来请示。这样做,领导会非常高兴,因为你有腹案。是腹案而不是答案,有答案是不行的,因为答案不可以是你做出来的,必须是领导给的。这个原则大家要掌握——先有腹案再来请示。

带着腹案请示,只需要说过程和想法,接下来领导一定会问:“你觉得怎么做比较好?”很显然,没有一个人喜欢伤脑筋,若是领导整天要伤脑筋,还要你干什么?设身处地想想,一个人好不容易熬到领导的位置,成为了坐轿子的人,坐轿子的人是要闭目养神的,如果坐在轿子里面还一会儿一个事儿,坐一会儿就要下来,那就干脆不要坐了。而旁边抬轿子的要抬得让领导安心,这才是合格的被领导者。如果抬轿子的一直问:“领导,现在要向右拐还是向左拐?”坐轿子的需要不停地自己看,那么领导者就完全不像领导者了。

从领导的角度来看,作为下属,你空着脑袋来向他请示,表示你没有尽责任。你的方案怎么样,把方案给他,让他判断,可以;你空着脑袋来找他,叫他伤脑筋,免谈。所以,作为被领导者,一定要设身处地替领导着想。遇到问题要了解现状,做大量的调研和组织工作,然后形成腹案,带着腹案去让领导做决定。

一个好的被领导者既要做到让领导不操心,又要很尊重领导,缺一不可。让领导操心,领导就会觉得你不管用;而不尊重领导,领导就会觉得你功高震主,随时准备把你“干掉”。

所以,你要特别小心。当你准备的解决方案与领导心目当中可能产生的方案有出入时,你一定要再想。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时就实话实说,这叫作尽忠竭智。什么叫竭智?就是你的智慧统统出来了,只能想到这里。这时,领导就会再问别人,于是各种意见互相碰撞,就会撞出火花,那才是最好的决策。

内外环境在不断地变动,同样的问题,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答案。所以,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最高决策者,不是那么简单的。领导不会让你知道他的想法,而你要努力做出符合领导意图的决定。这就需要你随时调整,根据领导的反应来判断你是否符合他的想法。

即使领导明白指示,你也不能完全照办,还是应该适当地予以变更。因为遭遇到实际困难,明知照着去做必然行不通时,仍然硬着头皮去做,别人不是嘲笑你死脑筋,不会变通,便是怀疑你存心不良。不如好好加以调整,使其效果良好,一方面让领导满意,另一方面也考验你自己的变通能力,两全其美,才是真正的上策。

有了错误善于补过

虽然每个决策都是慎重做出的,但现实情况总是变动的,其结果可能好也可能坏。每当成果斐然,各自争功时,被领导者常说这样的话:“你们认为效果良好,是由于指示正确,其实不对。如果不是我在过程中极力调整、变更,哪里还有这种成果!”相反的,结果非常糟糕,大家互相诿过,被领导者会说:“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一再变更、修改,结果还是这么糟,如果原原本本照着指示去做,恐怕结果比现在更糟!”

中国人的道理就是:只要结果圆满,过程有些变更,大家都能接受,甚至还赞美有加,幸好变更,变得恰到好处,即使决算超过预算好几倍,大家也多半不愿煞风景,提出来检讨。要是结果不圆满,就处处有问题,人人有责任。这样吵下去,不仅得不到好的结果,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因为功劳是让出来的,而责任则是抢出来的。一让,大家都有功劳;一争,责任就十分清楚。

有缺失,最好自己承担,不论是领导者还是被领导者。领导者若是勇敢地率先承担责任,被领导者自然不好意思,也会紧跟着承认错误。这时候面子问题变得很奇特,忽然间觉得不承认错误反而没有面子,跟着领导坦承自己的缺失,才是有面子的人。如此一层一层向下传递,大家都不推,缺失则比较容易明朗化。所以,当领导者承担责任时,你别傻傻地认为:这下好了,终于有人扛起责任了,没我的事了。领导都承认错误了,你还不赶快负起责任,努力改善局面,结果可想而知。

如果真是你的问题,你不妨向领导俯首认罪,不要抵赖。一般情况下,领导对这种事心知肚明,会给你留下面子,私下里找你谈。公开场合可以不承认错误,私底下若是承认,只要保证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领导依然可以接纳你。对不公开认错的同人,领导通常加以谅解;对单独相询仍不认错的人,领导就会加以劝导。你再不认,就是逼领导撕破脸皮了。

主动检讨错误,并不会触怒领导。很多年轻人,犯了错也不敢承认,将错就错,甚至一错再错,这才是最要命的。检讨的时候,最好不要以人为对象,而是拿事实来分析,并且把过失归于自己,才能让领导了解事情的始末,也能让他明白你是有意还是无心。

检讨的目的并不在于承认错误或道歉,而是通过检讨,来寻找执行时所带来的缺失,把真正的原因找出来,详细记载,作为下次计划的参考。“不二过”才是检讨的有效功能,永远不再犯同样的错误,那才了得。

执行计划必然产生不相同的后果,与预期的相符,也要检讨原因,为什么如此吻合?是预测精准,还是调整、应变得宜?是原计划预留弹性,还是领导的大力支持?与预期的不相符合,甚至完全相反,当然应该探索究竟,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至于那些半途而废,执行不到一半就动弹不得,不得不宣告放弃的,尤其需要用心检讨,找出病源,以便根治。不可因为人事变动,认为反正当事人已经离职他去;或者人情因素,当事人是多年长官或老同事,便虚应故事,不做实质的检讨。以致因循苟且,重复犯错,因而养成胡乱计划、马虎执行的不良习惯,害己害人。

一般说来,执行结果不理想,主要有三种原因:

第一,计划本身有偏差及失误,执行时即使用心调整,也难以制宜。不论整体计划或部分计划出差错,都会严重影响到执行成果,使其不能符合预期的目标。这种缺失,必须明确记载,提供给计划人员作为前车之鉴,以免再犯。

第二,执行者擅自做主,任意变更计划的主旨和目标,已经属于离经叛道的行为。不论是整体或部分受到扭曲,结果必然大幅度走样。不管是有意或无意,都可能造成不良的后果。这种缺失,应该寻找出真正的原因,和执行者沟通,提供改进的经验,使以后的执行者有所避免。

第三,计划者和执行者都很用心,却由于内外环境的重大变动,以致无法按照原有计划执行。这种情形下,并不能完全指责计划者的预测不够精准,也不能归罪于执行者的应变能力不足。但是也应该检讨缺失,作为以后的参考。

检讨缺失,是为了积极改进,即使不能东山再起,也可作为下次改进的参考,而不是追究责任,弄得人心惶惶,鸡犬不宁。一味地追究责任,反而让对手有机可乘,或者造成自己乱了阵脚,岂非得不偿失?检讨缺失,还利于培养更佳的计划和执行能力。

被领导者只要能认真检讨,换取一些宝贵经验,以使下次做得更好,领导者通常不会苛责。好的领导者都有包容之心,能够容忍下属的不足和过错,合理加以指导,加以纠正。若是揪着下属的“小辫子”不放,下属承认错误,领导立即加以指责,同时把所有责任都推给他:“他自己承认的,还有什么话讲?”这会使得以后下属不肯承认缺失,也不愿意承担责任。

被领导者“小过不断”并不是什么骇人听闻的事情,但领导者常骂人“大过不犯,小过不断”,好像是不可原谅的罪过。其实“多做多错”不正是“小过不断”的根源吗?领导者不喜欢“小过不断”,被领导者只好以“不做不错”来保护自己,又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如果你的领导容许你犯错,只要是无心的小过,他都不处罚,你才敢多做,才敢自省,才敢坦白承认。如果你犯了有意的、违法的、大的过错,领导当然要罚你。罚大的,不罚小的,你也会容易接受。而你自我检讨后,下决心“不二过”,就可以无大过了。

常常检讨,积累经验,才有机会获得大成功。中途检讨,还可以在发现重大缺失的时候,提出补救计划,以便采取挽救措施,使计划得以顺利。所以,检讨不一定要等到执行完毕或无法执行时才进行,在执行的过程中,分成若干阶段来检讨,其效果有时比终了检讨还有价值。而中途补救,当然比半途而废来得好。

中途补救发生在你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情况,而且领导也确定这件事情不能按时完成的时候。

碰到这种情况,不要想着“神仙来都没有办法”,这是一种无所作为的态度——怎么能没有办法呢?任何事都有解决的办法,只要你正面对待,而不是采取欺瞒的形式。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你态度诚肯、积极,事情往往都能解决。

同类推荐
  • 谁懂客户,谁拿订单:销售必知的性格分析术

    谁懂客户,谁拿订单:销售必知的性格分析术

    本书重点分析消费者的心理现象、文化社会等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营销活动中心产品的开发、商标、商品包装、商品价格等如何迎合消费者心理等。
  • 狼性的弱点

    狼性的弱点

    在“企业文化仿生学”日益成为时尚的今天,狼性文化已被众多企业认同并引入到经营管理体制上来。实践证明,狼的智慧、狼的韬略以及狼的团结协作精神对于指导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狼性文化也不例外。我们在充分利用狼性文化优点的同时,绝对不可忽视其所存在的弊端以及带来的危害。
  • 金融创新:企业、监管与市场的挑战

    金融创新:企业、监管与市场的挑战

    本书以金融创新:企业、监管与市场的挑战为主题,分析了金融、高科技、影视、房地产、汽车制造等行业的最新趋势及领先理念。具体内容有:车企谋变:中国整车企业收入与成本现状分析、迎接影视业的黄金年代、逆势增长,何以持续?进退之间,攻守有道、货币新形态——金融创新与货币演变、互联网金融,你准备好了吗?生产地选择的决策框架、杰出企业的思维之道。
  • 百年:如何建立一个伟大并长盛不衰的公司

    百年:如何建立一个伟大并长盛不衰的公司

    这是一本严肃思考和探索企业如何永续发展(百年企业)的、打通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现实和未来的、兼具理论深度与可读性的著作。改革开放30余年后,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继续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到了面临代际传承、转型发展、突破创新的关键时刻,政商学界开始普遍探索如何构建百年企业的话题,本书分别从百年企业发展的时空之谜、复杂之谜和生命之谜这三大终极问题进行百年长考。
  • 人品决定产品

    人品决定产品

    本书内容论述了人品决定企业命运,共分七章,包括:优质的产品来源于一流的人品、有诚信的员工才能做出有诚信的品牌等。
热门推荐
  • 劫起劫灭

    劫起劫灭

    自开天辟地,清浊二气初分,诸多种族开始在神州大地繁衍生息。后历巫妖大战,人族趁势而起,成为天地间的主宰。而后,道家内讧,阐截二教不和,终是一场封神大战。截教大败亏输,教主通天随老祖隐修,专研大道。然此后并未太平,释教兴起,佛道之间又起波澜,道统之争亦是残酷。三劫过后,暂得一时太平,然天道如常,大劫再次拉开序幕...
  • 隔壁的你是谁

    隔壁的你是谁

    林木为向父亲证明自己的能力决定从家里搬出去与人合租,而在新的住所里他遇见了他的舍友,苏洛。这个女生看似大大咧咧但事实上并不像她看起来那么简单。这引起了林木的兴趣,而随着跟她的一步步接触林木终于逐渐了解她不为人知的一面,而他也发现这个女生在他心里的地位逐渐变得重了起来......
  • 内心深处

    内心深处

    只是一个普通上班族的张晨因为一次怪事的遭遇就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内心深处总有人说话帮助他,到底是为什么?究竟有什么秘密,走进张晨的内心深处看看吧。
  • 宋元四明六志校勘记

    宋元四明六志校勘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今交易群

    古今交易群

    意外加入古今交易群,一个可以与古代传奇人物交易的群,还成一群之主。不会鉴宝?找古今交易群。不会医术?找古今交易群。不会算命?找古今交易群。不会武术?拍戏没场景?泡妞没秘诀?不会……在一个燥热而寂寞的深夜,身为群主,徐洛迎来第一位传奇群友,17岁的李师师……我们的口号是:纨绔只是一种生活态度,能装比绝不低调!
  • 魔法斗气

    魔法斗气

    你还在用斗气?落伍了吧,现在哥们都用绚丽的魔法!用魔法泡妞,这主意不错!美女,请留步……小兄弟,是不是没斗气天赋?来来来,别伤心,我教你个好玩的,以后跟哥混吧!大家都靠边站,看我用禁咒攻城!在这个世界,我想把魔法流传下去!
  • 大豪侠

    大豪侠

    铁子齐,由于遇人不淑一手创建的集团宣告破产,机缘巧合,遇到神仙大佬,得一祥物,一人一马,精彩搞笑不断,开启修仙之路。。。。。。。。。。。他意志坚韧,不甘平庸,出自卑微的支族,从此鲤鱼跃龙门,如彗星般崛起,踏上传奇修行之路,从渺小蝼蚁的世界底层,步步生莲,踏入这个宗门林立、天才如云、远古万族、神话争锋、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 TFBOYS之冰岛之恋

    TFBOYS之冰岛之恋

    TFBOYS由队长王俊凯,成员王源和易烊千玺组成。三个努力向上的少年。他们代表着正能量!他们,是四叶草的光。也是,她们的命!她们不断拼搏,只为能够配得上他们!一起来聆听他们的恋爱史吧!
  • 爱上你或许是我的错

    爱上你或许是我的错

    【这本书可是大大的倾心之作,不要嫌弃,不然我会伤心的~】林郁雅,这个像韩国名字的中国人,在出道时就凭着实力偶像派掳获中国人的心,出道两年后,却走了一条极其危险的路——年仅20岁打进外国市场。到底是太自负,还是早有打算?在这条道路上,她遇到了能托付真心的人,不过好像有点多惹~她会选择谁呢?或者谁都不选?无从而知~【伦家把第一次都给你们了,要对我负责yo~伦家都不好意思惹~哈哈内啥偏题惹~看了有木有炒鸡冻,打赏打赏,不然伦家连写的兴趣都没惹~】
  • 老婆等等我

    老婆等等我

    她与母亲在6岁那年被亲生父亲抛弃。十二年后重生的她带一身荣光与满心仇恨回来,只为复仇。却不料遇见了他。他,富二代一枚。但却不同于其他富二代那般挥霍,他坚信世界上没有白吃的晚餐,凡事都要靠自己。然后,遇见了她。“我为何会如此?呵。外表光鲜,内里却早已腐败至此,就连我自己都讨厌这样的我,你怎么可能喜欢我?“”我这么明亮,一定可以赶光你心里的那些阴霾!“”老婆~我爱你!“”这位先生,你有病吗?谁是你老婆?“”老婆,乖。儿子等你回家做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