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7200000002

第2章

在二次大战中英军溃退、马来亚被日本人占领的期间,一些马来男人离开被占领的家乡,来到丛林地区,自发组成了一个个分散的游击队伍。这些队伍长期隐蔽在茂密的雨林深处,以雨林为营地和日军周旋、战斗。在没有外援的困难情况下,他们用雨林中的植物、虫子、鸟类、毒蛇、蜥蜴甚至松鼠养活自己,有时候他们不得不到雨林的边缘地带,猎杀野象、犀牛等动物,来补充食物供应。

在这些丛林游击队中,有一支是由拉扎克的爷爷所在的村庄及其相邻村庄的男人们组成,队员们彼此相识,有些还有血缘关系。阿卜拉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最亲密的战友是伊达尔。阿卜拉和伊达尔是邻居,也是从童年时就像兄弟一样相处的好友,他们把彼此的父母当自己的父母来孝敬,连他们的妻子也如同姐妹。

在某次突袭一支正在行进的日军小分队后,逃过死亡命运的队员们陆续回到林中的营地。在回来的人当中,阿卜拉没有找到伊达尔。由于队员们通常从不同的方向撤退,因此谁也没有注意到伊达尔是否遭遇了不幸。但阿卜拉确信伊达尔没有死,他记得最后一次看到伊达尔时,他正一面往一个坡上冲一面朝后开枪,当时伊达尔没有任何受伤的迹象。阿卜拉由此认定伊达尔落入了比死更恐怖的境地 - 被凶残的日本人俘虏了。好几天的时间,阿卜拉不睡觉也不吃东西。他每时每刻都在苦思冥想救出伊达尔的办法,却始终一筹莫展。他甚至劝说大家一起行动,去搭救他的兄弟,但队员们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做几乎没有任何胜算,况且很多人认定伊达尔已经死了。

游击队担心日本人的报复,决定往更深的丛林中转移了,但阿卜拉没有和他们一起走,他没有放弃搭救伊达尔的计划。他单枪匹马地在丛林中出没,并且和其它几个游击队接触、参加他们的行动,由此,他把自己的死亡机率放大了好几倍。但阿卜拉是个固执的人,只要他活着,他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找到兄弟伊达尔或伊达尔的尸体。几个月后,他终于得知被俘的伊达尔在一个小橡胶厂中做苦役。他参加了一个游击队夜里偷袭橡胶厂的行动。他们纵火焚烧了厂房,混乱中,苦役工纷纷从失火的宿舍逃脱,火光和枪声连成一片。阿卜拉一直在附近焦躁地观察,当他终于看到他要找的人时,他不顾一切地冲进逃奔的人群,大声呼喊着伊达尔。在这次行动中,游击队牺牲了十六名队员,打死了好几个日本看守,焚烧了大片的厂房。

救出伊达尔之后,阿卜拉又带领他找到了原来的队伍。每个人都认为阿卜拉完成的这个任务简直不可思议,但阿卜拉说要救出自己的兄弟并不是很难,只要你心里只想着这一件事。

游击队继续他们艰难的生活和战斗,他们打击的目标是分散的、小股的日本军队,而一个酝酿中的、更宏大的计划是和另一个游击队联合行动,焚烧日军的橡胶园。曾经在橡胶园做过苦役的伊达尔熟悉那里的地形、岗哨,他给队伍提供了分散埋伏、分道进入园中的建议。一个阴沉闷热的夜里,当分成各个分队的队员们在指定的地点悄然埋伏、等待信号时,他们发现自己陷入了日本人早已设好的圈套。密集的枪火和日本兵朝他们包围过来,血战在好几个不同的地点爆发。每一处的游击队员以十几人抵抗上百日军的包围扫射,这根本不是战斗,而是屠杀。两个游击队中百分之八十的队员牺牲或沦为俘虏,死者之中包括阿卜拉的表兄和一位高龄的叔叔。各种迹象和其后的消息都证明,阿卜拉拼死解救出来的兄弟伊达尔就是告密者。

逃回雨林的队员们逐渐汇集在一起,又有一些受伤的人因为缺乏食物、没有药物治疗而死去。阿卜拉起初想自杀,但一名队员悲愤地说:“你为什么不先去杀死你那个叛徒兄弟,再杀死你自己?”

阿卜拉从这句话中得到了启示。他因为羞愧和队员们的猜疑态度而远离了自己的队伍和所有其他的游击队。从此以后,他心里只有一件事,他忍辱负重地活下去的信念就来自于“必须杀死伊达尔”这项任务。但他一直无法接近伊达尔,直到战争结束。

战争结束,疲惫的游击队员们回到家乡。等待他们的没有勋章,也没有补贴,死难者很难领到什么抚恤金。在英国人的眼里,只有英军才是战斗者。但这些以往的战斗者本来也不曾指望什么回报,他们战斗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英国人的奖赏。这些人迅速恢复了农夫和渔民的生活,恢复了作为儿子、丈夫和父亲的日常职责。

阿卜拉也回到了家乡,谁也不知道他离开队伍后在哪里流浪、过的是什么生活。但对于阿卜拉来说,战争并没有结束,在他完成那项“杀死告密者”的任务之前绝不可能结束。因此,野人一样的阿卜拉和妻子相见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伊达尔的家中,郑重地告诉他的妻子,他必须杀死伊达尔,为那些因他而死的队员们报仇。伊达尔的妻子号啕大哭,她起初恳求阿卜拉宽恕伊达尔,但阿卜拉断然拒绝。随后,她怒斥阿卜拉是个没有情义的畜牲,将他赶出自己的家。

每一天,阿卜拉都带着他当游击队员时用过的那把破枪。他在枪里装了两发子弹,他坚信自己将一枪击中伊达尔,然后马上用另一颗子弹处决自己。关于这一点儿,他也告诉了自己的妻子。家里人都认为他有点儿疯了,但相信时间能够慢慢治愈他。就这样,阿卜拉等了将近两年,伊达尔仍没有返乡。

这时候,战争已结束了相当一段时间,那些战死者的亲属也接受了亲人死亡的事实并渐渐埋葬了痛苦,他们对阿卜拉的固执信念不能理解,甚至连那些老游击队员也劝告他不要再计较伊达尔的罪过,让政府来处置他。他的妻子也为这件事哭干了眼泪。但就像当初他不听劝阻一意要救伊达尔一样,阿卜拉要杀伊达尔的决心同样不可动摇。他郑重地告诉家人和村民:“我早就应该死,但这是我活下来的理由。”

终于有一天,伊达尔返乡了。如阿卜拉所预料的一样,收回失地的英国人无暇顾及战争期间马来人之间的公道和恩怨,伊达尔这个告密者没有受到任何惩罚。伊达尔在一个夜里悄然回到家中,阿卜拉的家人看到了他,但他们谁也不告诉阿卜拉。可事实是,阿卜拉自己也看到了,但他假装不知道,他暗自决定要给伊达尔一个晚上的时间和他的家人团聚。但阿卜拉却一夜没有睡,他焦躁不安,好几次跳下床,在屋里来回走动,或是趴在窗户那儿张望邻居家黑沉沉的屋子。枪就放在床下,阿卜拉好几次把枪拉出来,把子弹装进去又取出来。他可能一直忍不住想要冲出去,闯入邻居的家,马上为死去的队员们复仇,洗刷自己的耻辱,然后以死来卸下良心的重担。复仇的念头让阿卜拉痛苦不堪,像经受炼火烧灼一样。但阿卜拉控制住了自己,一直等到天明。

天明以后,他看到伊达尔的妻子去打水。他马上拿着枪跑到伊达尔的家里,直接走进他的厅室。但当他看到伊达尔的时候,他发现伊达尔的小儿子正坐在父亲的怀里。小孩儿吓得嚎啕大哭,阿卜拉于是放下了枪。他命令伊达尔跟他出来,一起到后面的山坡上去。但伊达尔这个懦夫死也不愿出去,他竟然当着儿子的面向阿卜拉下跪,泪流满面地哀求他。阿卜拉愤怒地离开了,他不愿意当着一个孩子的面杀死他的父亲。伊达尔当然了解这一点,从此以后,他天天躲在家里,被妻子和两个孩子轮流庇护。而阿卜拉只能在自己的家里监视伊达尔、寸步不离。

这样僵持了很久之后,阿卜拉似乎放松了。他开始像往常一样活动,去甘蔗田里砍甘蔗,或是到村后的林中捡柴,但他外出时身上总是带着枪。一天上午,一个好事的村民告诉阿卜拉说他看到伊达尔去他家的香蕉园里了。阿卜拉此时正牵着牛在河塘边饮水,他立刻扔下牛,往香蕉田飞奔。他看到伊达尔果真在那儿,正在一棵香蕉树上砍香蕉。他大声喊了伊达尔的名字,好像宣读对他的判决一样。伊达尔看见阿卜拉正端枪指着他,他脸色煞白,从树上掉下来,于是,阿卜拉的第一枪打空了。阿卜拉气得浑身发抖,伊达尔在地上还不停地呻吟、求饶。当阿卜拉走近去,决定朝他开第二枪的时候,伊达尔的妻子不知道从哪里冲出来,她紧紧抱着伊达尔,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他。

从那以后,又有很多天,阿卜拉看不到伊达尔,找不到任何机会,但他并不松懈。在这期间,家人已经把他当成无法治愈的疯子,不再哀求他,也不再理会他。村子里的人也渐渐厌烦这种固执的行为,他们找一些德高望重、有势力的人劝说他、警告他,甚至威胁要从城里叫来警察。但谁也说服不了阿卜拉,他反复说的仍然是那句话:“这就是我活下来的理由。”

又有一次,阿卜拉听说伊达尔和妻子出门去了亲戚家,他一路追出村子,但没有追上他们。他于是守在村口的一棵大树后面,准备伊达尔回来时,不顾一切地伏击他。他守了一下午又整整一夜,但那夜伊达尔刚好被亲戚留宿了。第二天中午时分,疲惫不堪的阿卜拉刚回到家里躺下来,伊达尔和妻子就回来了。伊达尔和妻子经过村口那颗巨大的树,穿过那些垂下来的柱形树根形成的林荫时,他没有想到仅仅是几步之差,他就可能在这里被阿卜拉击毙。

就这样,种种的误差和巧合使阿卜拉一直没能杀死伊达尔,但死心眼儿的阿卜拉从未放弃杀死伊达尔的念头。他不厌其烦地计划、观察、堵截、追赶,而伊达尔也无数次地窥伺、藏匿、逃跑……最后,忍受不了这种煎熬的不是心如钢铁的阿卜拉,而是懦弱的伊达尔。他再也不想时时刻刻生活在恐惧的煎熬中,他也知道,不管他和家人搬到哪个地方,不管那个地方多么偏远,阿卜拉总会找到他,尽一切可能杀掉他。除非他去的那个地方是一个深不可测、人人都会迷失其中的地方。最后,他想到,再也没有比泰门格尔雨林更可靠的庇护了。

于是,在一个夜里,伊达尔悄悄告别家人,逃入当他是一名游击队员时所藏身的雨林中。阿卜拉得知之后,马上也告别了他的家人,再次进入这片他虽然熟悉却永远不可能尽知其奥妙的雨林。从此以后,这两个男人再也没有回到他们的村庄,村里的人再也没有见过他们。

同类推荐
  • 骑着毛驴去拉萨

    骑着毛驴去拉萨

    《骑着毛驴去拉萨》收录了实力派作家侯发山近两年创作的八十余篇小小说,这些作品关注着社会现实,集新潮、温馨、幽默、荒诞、百态为一体,融风流、开心、酸辣、质朴、缤纷为一炉,既有对乡村变革的深层开掘,又有对市井百态的精彩刻画,无论是痴迷于爱情亲情的浅吟低叹,抑或是不甘于苦难庸常的徘徊挣扎,作者都力图在极短的篇幅中表达出心灵的高贵和人性的暖意。这些作品当中没有无病呻吟、吟风弄月、苍白乏力之作,基调是昂奋乐观、善意幽默的,而且具有较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骑着毛驴去拉萨》中相当一部分篇目被各类文学选刊和年度选本转载,是当下微篇文学的新收获。
  • 梦从水里游来

    梦从水里游来

    本书内容包括拾起一束嫩黄的记忆、过去是一道伤痕、梦的下游是女人的脸等六部分内容,共54篇小说。各篇小说都含幽谷拾光、蛟龙出海和诗文并茂。
  • 最后一个战犯

    最后一个战犯

    他从小山村走出来,远渡东洋去日本留学。他也曾想报效国家,但他是伪县长、国民党、战犯。解放后他在监狱呆三十年。但他始终以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面对接踵而来的人生打击,他没有消沉、回避,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一贯的信念。在小山村,他靠替人写诉状过日子,他成了一位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 王牌宠妃

    王牌宠妃

    他有倾国容貌,倾世权力。扮猪吃老虎是他的强项,改头换面更是他的拿手好戏。邪魅妖冶,勾人心魂。他是天下最优雅的猎人,等着他的猎物上钩……她是丞相府最不受宠的九小姐。阴差阳错下,她撞进了一桩惊天阴谋,撞出了一段诡异缘分。从相府小姐沦为卑贱宫女,她一跃成为轩辕第一宠妃!这是一场爱情的天平游戏。这端是他,那端是她,真情作砝码。谁先沉下去,谁就要认输!是谁主导这场戏?是谁先失了魂?且看他和她,在这场爱情游戏中,如何步步追心!
  • 隔世侦缉档案之千年之吻

    隔世侦缉档案之千年之吻

    新月之夜。他倒在水月观音像前,脸上有一种奇怪的欢悦表情,这种表情至死依然凝固在他的脸上,咽喉部位有一道触目惊心的伤口。四周却没有一点一滴血迹。唯独他的额头上。有一个鲜艳的唇印。小小的唇印,颜色嫣红。仿佛是刚刚吻上去的一样……林晓霜、迟丹朱和杜润秋为了一窥传说中千年不朽的水月观音壁画,不远千里赶往一处隐秘的国家级保护特窟。在人迹罕至的苍茫戈壁,他们被魔咒般的人皮鼓声召唤,见证了世上最凄美离奇的死亡现场。一只猫是现场唯一的证人,却被残忍地剜掉了眼睛……
热门推荐
  • 幻都界

    幻都界

    繁华绚丽的都市享受着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生活,可有一天一场意外的疾病席卷了这个城市,当晚每个被疾病感染的人头发全部苍白,意识模糊忘记了曾经的一切,变成了嗜血的猎食者,有些还超越了人的本能,拥有了一些异能,他们大量的捕食着人类,杀人放火一一做到。女主角奈思当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疾病感染,在发现自己头发苍白时却依旧保持了意识,并拥有了一种意想不到的异能,从此她便在隐藏自己的身份中同时干掉那些嗜血者,路上认识了很多伙伴,而真相也渐渐浮出了水面……
  • 等待黎明

    等待黎明

    世界末日,一起等待黎明,叶晓琪同朋友去金鼎大厦用餐,却因此卷入到危险的末日危机中,陌生的环境,丧尸开始出现,世界变得无序混乱起来,叶晓琪一方面努力保护自己,另一方面她又在不断努力的帮助着身边的人,渐渐的她身边集聚起了那些善良友好的人,大家都在努力的改变着朝不保夕的现状,在黑暗中,大家一起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 幽冥剑决

    幽冥剑决

    四百年前的剑无名正与他的平生宿敌殷轩穆决战,在最后一刻不知什么原因,一道白光照耀他们,顿时眼前一片白色。然后.....剑无名的灵魂就穿越了。灵魂附在了一名即将大学毕业的叶凌天身上。从此改变了叶凌天的一生。功力金钱美女权力应有尽有。看他如何浪迹现代都市。
  • [欧洲]中世纪教育思潮与教育论著选读(上)

    [欧洲]中世纪教育思潮与教育论著选读(上)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心灵甘泉:沙与沫

    心灵甘泉:沙与沫

    沙与沫是一本关于生命、艺术、爱情、人性的格言书,值得反复品读。除了哲理以外,诗集还富于音韵之美,宛如天籁,传达出生命的爱和真谛,让那些困顿彷徨的人们,都能得到慰藉和鼓舞!诗文超越了时空、国界的限制,字句中蕴含深刻的哲理,体现了人类共同的情感,满足了不同心灵的不同需求。
  • 你的青春丢了我

    你的青春丢了我

    一段您有关于高考的故事就此展开,带有青涩、懵懂、倔强、叛逆、偏爱的我们走在那些与高考有关的日子,回首才发现,我们丢了很多东西。青春之作,敬请关注。
  • 仙孤

    仙孤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顺昌逆亡!弑神诛魔!叶无忧手握绝世神剑,力压乱世群雄。探古墓,战妖王,闯魔域,抢奇珍,坐拥世间美女,笑瞰芸芸众生。他究竟有着怎样的过去?他究竟来自何方?修仙阶段等级:凡境——灵境——妙境——天境——仙境(喜欢请收藏,因为猫孤写书不易,手机写,你懂的)
  • 爱在时光败退后

    爱在时光败退后

    初次相遇的时候,江凯16岁,青箬11岁。他受了伤,她为他包扎伤口。他从此把她放在心底,她却浑然不知。人海茫茫,阴差阳错。青箬在最好的年华里误打误撞,先是遇见了郑塬,几个月的懵懂相惜换来几年的辛酸等待;后来又碰见了杨冠超,给了她温暖又伤的她支离破碎,几度与死神擦肩。对爱绝望的青箬,一次次放逐了那些爱她的人,独独囚禁了自己。江凯的守候与坚持,又可否与她“白首不相离”?
  • 妻不可欺:总裁认栽吧?

    妻不可欺:总裁认栽吧?

    她为人清冷、理智,因为法医这个身份而不被理解。一次错遇,她失身于他,而他却错认了人;一次相亲,他误会了她,而她却伪装了自己;一次逼迫,他与她成为契约夫妻。她一次一次地忍让他的霸道蛮横,生活中被强行扯上了一个人,他无力地发现,他竟然一次又一次发自内心的想要亲近她……真相大白的时候,他发现,原来从一开始,她其实是他的她,那个他真正该爱的人!
  • 遥远先声

    遥远先声

    我啊……只是想学好一些东西,为了那遥不可及又如此难耐吸引着我的事物,即使飞蛾扑火,但这也许是最好的办法,因为这是唯一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