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30100000012

第12章 *家的温暖

(一)

“戈尔夫”像个忠诚的卫士,守护在李黎的身边。仿佛此刻看家护院不是它的责任,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陪伴主人。

忠实的“戈尔夫“!而自己忠实吗?

李黎想起入伍,晓梅护送他下山……在半途,自己许下的承诺和立的誓言——外面的女孩,不管长得怎样,即便嫦娥下凡,也不会心动。只因晓梅是他今生惟一不变的爱恋;还有她提着水果挤人群,满脸汗流到车窗边,自己当时的感动;以及那小红布包,虽没带来梦圆士官的好运,但见证了晓梅浓浓的爱,柔柔的情。

江轮上的芳芳,自弹自唱,自写词曲。拥有音乐天赋。若被伯乐发现,她也会走红地毯,说不定还能上春晚。把自己的歌声,传遍大江两岸。

若她选择的正是那首《爱恋》,再被采访,道出真相。告诉媒体,创作此歌,是因我李黎的綠故。那自己不成名人,倒也有几分像。由此感恩当初,与她在江轮舞厅,相识一场。激情飞扬,终究没有白忙。

李黎就这样想入非非,任思绪的马儿肆意狂奔,做着白日梦。仿佛江轮上那幕,是他人生的天堂。往日的自责,不说可笑,确实没有必要。不然,此时此刻,哪来这般自豪?

话不言尽,事不做绝。草根也可能成明星。

关于陈容儿,站在朋友的立场,这次回来了,应该见个面,看看。如果她还是把我当作心目中的郭靖,那就当面说清楚。免得误人青春、毁人前程,别让“做人不行“找上门。但这些,都得私底下,悄悄进行。即要瞒着彩霞,又不能让晓梅知道。

本来没有的事,百口一说,千嘴难辨。明明是朋友,但因是男女,免不了生误会,以为情侣一对。

脚踏两只船,顺风顺水甚好。惬意心肠偷着笑。只是不定哪时风咋起,掉进水里,谁也不会救。何况是三个,更是名声臭。跳进黄河洗不清。身上泼香水,别人也不信。

办事要小心,谈恋爱要认真。不要三心二意耍别个。爱,就大胆地表白。不爱,也要说出来,省得挂心怀。

再说,陈容儿听说士官梦灭,除了安慰,就是鼓励,并拿出实际行动,给他邮寄了自学的课本。尽管自己不以为然,但“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危难之处显身手”。面对危难,她不是嗤之以鼻、弃人而去。反倒走得更近,俯身伸手,拉了一把:请站起来,继续朝前走!

这样的朋友,世间不多见。可遇不可寻,更不可求。真的很少有。

置身红尘,珍惜身边人。

拥有朋友陈容儿,也算入伍的收获。

祸福真难料,彼此竟然相辅又相承。破了士官梦,见到了真心的陈容儿,更是邂逅了彩霞。看来渺渺人生,有失真有得。

李黎扔掉烟蒂,心想,母亲今天在哪块地里干活,咋还不回来?可知,黎儿多想念您呀!

从小到大,没出远门。进军营,挥手一别,竟在千里之外。稚嫩的心灵,怎能承受得住这一落千丈的离别……

刚进军营,每当熄灯号吹响,宿舍雅雀无声静悄悄,漆黑一团。彼此躺在各人的床上,即便头挨头,也看不见对方的容颜。只有走廊上灯泡里的乌丝在闪。欠乳之感顿涌心头,泪水长流,一月之久。

他站起身来,踱步到院坝的边缘。看着眼前的层层梯田,郁郁葱葱的庄稼苗正蓬勃发展。心想,今年风调雨顺,应该有个好收成。缴完国家的公粮,还能余下很多存粮,供自家随意支配。这就是老百姓的希望。

抬眼望望远处的山恋,他忽然起疑,邻村莫非在演戏?母亲同乡亲们一道看猴戏去了。

曾几何时,放学后,他就站在这位置,盯着山恋的小道上,期盼有人影出现。因为,那可能就是回家的母亲。可是,盼呀盼!总是望眼欲穿,不见人还。

记得刚上学,他不想读书。母亲搬断一根包谷杆,跟在他后面撵,逼着进课堂。口中念着:儿娃子,你不读书,长大就只有哭。你认的字,都是自己的,没有人来偷来抢来要。不识好歹的东西,记住娘说的话。

李黎也就真把这些简单且受用一生的话给记住了。要不是母亲的坚持,他恐怕因没文化而走不出山村,见不到大海。

山村没有文艺生活。外地的戏班子就时不确定的到这些地方找舞台。耍猴戏,唱川剧。收的钱不多,一毛二毛,不等。没钱也看,捧个人场,还是不错。后来,公社有了电影队,所属村,轮流放,才没有戏班子进山村。

李黎一直搞不清楚,邻村有戏的消息,乡亲们是怎么知道的?而且很准确。

但愿今天山那边,没有戏吧!不然,得等到何时?就便天黑,母亲也不一定回呀!因为他看过夜戏。打着灯宠那种。

左等右等娘未归,干脆问邻居,怎么回事?李黎想。

可转了一圈,读书的在学堂,放牛的守山坡,大人都出了门。

算了吧!还是去看看晓梅。到她家里去,反正也不远,就是三四里地。顺便把她接过来……

(二)

李黎的回归,家人不肯定,所以没说。晓梅不知道。李黎只想给她惊喜。并遐想过两人别后重相逢那一刻的场面。是惊喜连连,还是梦游坐云端,倍加错鄂?是抚慰她的手,还是彼此拥入怀?紧紧拥抱低声泣,“我真的好想你!亲爱的。”

若晓梅一人在地头干活,抑或蹲守山坡拾柴禾,那就千里探亲只为君,田间山坡享温馨。这,不是阡陌红尘的浪漫,而是久别重相逢,情侣之间的爱恋。就便头上南飞的大雁,也只有羞红脸,自愧不如悄然过。

遗憾的是,李黎思想开放,文字中的水中月,镜中花,与他最有缘。竹蓝打水一场空,成了他的家常便饭。田间地头山坡梦,这次又说明了这点。

翻过小山头,他就远远看见晓梅家所住的院落。青瓦房,泥巴墙,房屋的背后,几株柏树,多丛竹林。

但愿晓梅在家吧!李黎想,走了这么久,不知她变了没有?是胖,是瘦,还是刚刚好?见到时,她是用肉拳硾打我的肩甲,还是用手掌偷偷试去眼角的泪花?是说你咋回来了呢?还是责备我没通知她。

想必应该不会被责备。一个电报字,五毛。标点,也算。电话没普及,信息不流通。惟有信笺,文笔留香,诉说衷肠。这点,大家都清楚。如果自己的家人,没有把拍发电报的事给透露,那或许,晓梅还不知电报为何物?

闭塞,就是这结果。

李黎的运气不算太差。他刚跨进晓梅家的院坝,就看见晓母正坐在房门边,聚精会神地削着手中的红薯皮。

李黎窃窃地叫了声“妈“!因为此刻,他突然想起晓梅叫他回家完婚的事。没有思想准备,突然面对,他不知接下来会怎么样?

其实,这么重要的事,他应该早就想到。只是这多久,心思一直扑在了为士官为学,为士官而心悴的迷雾中。后来,心中又装有彩霞,更加淡忘了此事。若不是来到晓梅家,触物思人,那他未必忆起这点。还好,晓母并未提及。只是很惊讶地看着李黎,“你咋回来了呢?”

李黎告诉晓母,自己是请假回来的。今天刚到家,并问候二老的身体,怎么样?内心深处是想问咋没看见晓梅,不知她到哪儿去了?

晓母也不笨,毕竟是过来人。年轻人的心思,她还会不明白?她告诉李黎,晓梅今天同她爹上街赶集去了。如果没转道去她姐家的话,想必应该快回了吧!如果知道李黎今天回,晓梅要么在家等着,要么上车站去接,一同回。

话,是大实话。语气中没有责备的意思。而李黎知道自己有解释的必要。他说,这个问题,是临时决定的。没有准备。所以就没给晓梅写信说。都怪他。

两人唠叨了阵子,晓父赶集回家了。他看见李黎,心中自是欢喜。但倚老卖老,让他说出的话,总是很难听,让人不舒服。“回来了,也不打声招呼。叫你回,你不回。说什么部队纪律严明。我看,那就是你的不想回的托辞,借口。没让你回吧!你却偏偏钻了回来。怕被人看见似的。偷偷摸摸地干啥?当兵,不是很风光吗?莫非在部队犯错,人家不要,被赶了出来?”

晓母见丈夫说的话,不着边际,很容易得罪人。便阻止他,“看你说的啥话!李黎刚回,就过来了。人家是来听你斥责的吗?”

“我说的不是事实吗?“晓父很是理直气壮,“他回来,为啥不给晓梅说?大家都不知道,啥也没准备。”

哇塞!吵架了。李黎心头尽管窝着火,但还是强颜欢笑。“你们别再争论了,好吗?都是我不对。”他给晓父更正道,“我这叫做探亲,不是被赶了出来。“心里却在嘀咕,真是外行充内行,啥也不懂,还当骟猪匠。一知半解惹笑话,丢人不丢人?

“拉倒吧!“晓父辨解说,“我错了吗?这不都是为他俩考虑嘛!”

“是,是!“李黎附声喏诺。他不想再画蛇添脚地耽搁时间,心里很是着急晓梅的去向。因为她没有随其父回家。而自己在这样的气氛中,又不好开口打听。只有逆来顺受,任其摆布,让晓父自动说出,才是最佳的效果,也是最好的选择。

“晓梅今天不回。”千等万盼,晓父总算说出了重点。

“不回来?”晓母质疑丈夫,也是替李黎发问,“是去她姐哪儿了吗?“

“不是。”

“那她去哪儿了呢?”晓母有点纳闷了。

“我咋知道?”晓父很不奈烦,“没回就没回,问那么多干嘛?只知道去了同学家。她同学那么多,你问我,我问谁去?晓梅又不在。”

“那她几时回呢?“李黎面带笑容,语气轻轻,犹如绵针,直插晓父的心。

“她没说,我没问,只叮咛她早去早回。”

看来今夜,良辰美景无人陪,独守空房多一人。

(三)

戏里无主角,全是陪衬登场。说千道万,句句精典,也不及主角的一言九鼎满堂彩,讨人喜,惹人醉。

晓梅不在家,目标消失,继续呆下去,已没有意义。李黎婉言谢绝晓母共进晚餐的邀请。他要把这个机会留给自己的母亲。

再说,原本就没打算消夜。何况晓梅不在,更没兴趣。加之晓父言词生硬,不够友善,更想脚下抹油,溜之大吉。

李母从外回到家,开门见行李,便知李黎真的回。喜从天降,悦由心发。她轻唤了两声“黎儿“。没见应声,以为李黎长途沷涉,太累,睡过了头,没听见。到房间床头一看,没人。于是,她绕到屋后的厕所旁,“黎儿,黎儿!”还是没人答应。心头豁地掠过一丝不爽。因为此刻,她确定李黎放下行李,到晓梅家,找晓梅去了。

离开这么久,打老远回来,也不在家等等。就这样悄悄的回,静静地走,让娘伤感轻叹息。真是儿大不由娘,有了老婆恋厢房。欠问候,缺端祥。多聊一句,都说自己还有事,很忙!就到这。其实不尽然,金屋藏娇把娘闲。倘若像书上说,俩人真落水,先救谁?莫非这就是黎儿的答案。如此,心悠寒。

转念又一想,这不是黎儿的风格。身上掉下的肉,从小养到大,看着成长。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性格,外人不知,难道娘还不晓。狗不闲家穷,儿不闲母丑。即便出山外,进军营,长了见识,黎儿也不会把娘卖。这点,自信满满。他之所以未等娘,是想接上晓梅回。若是黎儿弟弟李明在,团团圆圆吃顿饭,胜过中秋赛过年。

李母脑海闪悬念,想想这是太过自私的表现。一家和睦享温馨,何必事事都较真。勾心斗角,婆媳不和,结果同在屋檐下,没话说。肚里却窝着火。都以为自己对,遇事不商量。这样的家庭,日子,将如何过?

这一切,都是多虑的结果。而晓梅,真的不错。黎儿不在家,地里的活,农忙时季,她都当着自个儿,顶着做。不管烈日炎炎,还是寒风潇潇。再辛苦,从无怨言,总是带有灿烂的笑脸。仿佛播种青春的爱情,收获生活的甜蜜,享受人生的幸福。一切都那么义不容辞,责无旁贷。虽是山姑,没念多少书,却能懂得百事孝为先的道理。常在朦朦细雨天,趁地不干活,到家中来把娘陪伴。聊聊家常说说话,嘘寒问暖,时常牵挂。这样的儿媳妇,还真是难找啊!

趁着天没黑,李母三步两脚到大队部。幸好屠户还没走,剩有点点潮头肉。高兴不自持,油腻本子添一笔,赊账全买下。至于啥子做配菜?山村生活老规矩,泡菜坛子抓一把。要么用苕粉,做上粉皮子,切成小条条,丰盛无比回锅肉。端上桌,美味胜过慈禧的私秘生活。

慌不择路,饥不择食。山村生活都这样过。

到了屋前,但见屋内灯光明,自信判断力还行。黎儿带上晓梅真就回。

听见有响动,李黎心灵感应到,定是母亲回,出屋迎。“妈!”他很激动,像上午彩霞见其母。欲说下句却梗喉,泪水直往脸上流。跪地想叩头,以谢孩儿不孝之过错。出门进军营无成绩,辜负了家人的期盼。

李母忙上前,左手提猪肉,右手把儿扶,“黎儿,你这是干啥?三拜九叩的。”她很坚强,喜极而泣,泪藏心里。望望屋内,不见晓梅身影,顺理成章转话题,不在泣中苦纠缠:“晓梅呢!咋没把她接回来?”

李黎顺着母亲的手,缓缓起身,告诉母亲:听她父亲说,去了同学家,没有回。他用手背试泪痕,笑意又堆满脸庞,“妈,我以为你到邻村,看戏去了。“

“现在耍猴的没了,演川剧的走了,哪有戏看?看坝坝电影,还差不多。”

二人进屋,李黎架柴烧火,母亲切肉撑灶,为晚餐做准备。娘俩,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牵挂。

儿行千里母担忧,游子思乡更念母。

之前在家,虽有出门去山外,毕竟是川内,随时都可回。有啥困难,家里都知道,并尽力之所及,让你过难关,迎笑脸。如今去了上海,再到福建,呆在三都岛。念家常有,回家不易。啥事都得自己照顾自己。以前可托熟人捎话回,现在只有借书信,来把消息传。娘又不识字,都是求助人。古云“报喜不报忧,以免家人愁。”娘高兴之余总担忧,在外的黎儿会不会欢乐同分享,痛苦自己尝,隐瞒什么?如真是这样,不仅牵挂更担心。

让母操心,李黎心生歉疚。见母鬓角添有些许白发,而自己又不争气,无所建树,爱莫能助……颤抖声音话出口:都说儿大享清福。其实不然。是爹娘辛辛苦苦把儿女们养大,可长大的儿女,都不在您老身边,尽孝陪伴……泪,模糊了双眼,李黎说不下去了。

天下父母为儿女,无私奉献,默不做声无怨言。都是一个样,相差没几亳。

李母见黎儿内疚满怀,忙着劝慰表明态:儿女能在外出人头地,爹娘脸有光,自欢喜。但人活于一世,并非事事都如意。若不拼搏,更没戏。要是默默无闻,不去博击抗争,就便天天守在娘身边,娘也不踏实。因为儿女不努力,贪生怕死。须知,好男儿志在四方。

漫漫人生路,不以成败论英雄。关键在于,人生是否精彩,活得是否充实。听说你的士官梦灭,别放在心上,纠结自己。奋斗过,经历就是收获。只是没有想要的结果而已。无所谓。回来同样有事做,有饭吃。别在一棵树上吊死。条条大路通北京。陆路不通走水路,水路不通,还有航空。

(四)

那夜,李黎久久无眠。同母亲相见,吃顿饭,体会到了家的温暖。以往没有这种感觉。基于福中不知福,很不知足吧!

在军营的梦中,总是晃荡山村的田间小溪,或是那道道熟悉的山恋。梦醒,方知身处异乡。家乡是那样的遥远。思念不断。如今,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地方,心里却涌现些许惆怅。多年以后,难道还是像今天这样,毫无声息地回到故乡,回到家?尔后,定居山村,重复着以前的生活。继续先辈们走的路。

如此,入伍,又是为何?尽义务,不假,但逃不过大话的嫌疑。若对自己没有改变,意义又何在?要是能圆士官梦,该多好!岂有这烦恼。

母亲的话,是那样说,但谁能肯定?面对儿子的失败,她心里没有疼痛和悲伤。只是无奈,没有表露罢了。

当兵,本是让人荣耀事,却让母亲牵挂又伤怀。真不知如何面对众乡亲。想当初,欢送入伍,左请吃饭,右塞钱,还不忘叮咛好好干,争取端上铁饭碗,荣归故里。

这是乡亲们殷切的期盼。

可事实上呢?首次回,不是荣归,是败北。犹如星月无光,暗淡失色。

谁不奢望锣声响,鞭炮鸣那种热闹场面。无奈事与愿违,不能实现。只有说声对不起!暗立誓言,寄托来日。有机会,定能继往开来,凯歌高奏,一路向前……

天刚朦朦亮,李黎无睡意,毅然起了床。轻轻开房门,踏着晨露,来到父亲的坟前,跪地三叩首。

试问苍穹,也问九泉之下的父亲,脚下的路该如何走?

有言,人死不能复生,魂魄犹在。思乡梦中,常常见父亲。如当初,没离去。

幼时常想,长大报答父母恩。可到头来,养育恩没报,父亲却离去。自己未作最后告别,愧疚在胸,耿耿于怀。每年诞辰忌日,总离不了祭拜,以求心灵的慰藉。然而,出川到异地,军营里,只能默望故乡,轻声祈祷,表心藉——孩儿没忘父亲,日记作见证:

今是父亲忌日。身处森严军营,战友朝暮伴,焚香点蜡,不便。惟有挥洒文墨,寄托心中的哀思。

世上除了珍惜,没有后悔药。可人生,免不了后悔。

少不更事忆当年,面对父亲严厉的教育,生逆反。总觉得失去自由,不舒服。更为不可饶恕的莫过于“恨“。

懂事后,才知父亲用心良苦。

有道是,子不教,父之过。父亲严厉的教育,除了尽父责,更多的是对儿女的关爱。

别人是别人,自己是自己。

别人的东西,不偷不抢不占用,不争不夺不稀罕。要想拥有,靠勤劳的双手,自个儿创造。只有这样,走路才能行得正,腰板硬。

记得那次缴学费,感触颇多。印象最深刻。

语文老师给了批《砍伐证》的十五元钱,托李黎回公社住处,交给父亲审批。正好当天班主任宣布收缴书学费十二元。李黎自作主张,从中挪用,剩三元交给父亲。他想这不会有错,反正十二元的书学费,父亲一定会拿钱给自己缴的。不想被父亲一顿重批。

李黎由此懂得,凡事一码归一码,不能混淆视听、颠倒黑白;主动与被动,融合到人际交往中,涉及到尊重与蔑视的问题;如果独断,专横跋扈,置别人意愿不顾,只求自己方便、快乐,那下次,还能接近谁?吃一暂,长一智,谁还会接近你?须想到,聪明人,不只一个。别人不比你笨。

谆谆教导,记心间,不相忘。

是父亲的离去,给了他另一种胆量。

以往背背篓,找猪草,他从不敢接近墓地。不管周围长出的草,如何吸引人,他都绕道行。没有那份胆,常常舍近求远,添遗憾。

一同前往的小伙伴,则不心虚。走上墓地,重重踏两脚,对李黎说,“这有啥怕,还不是一堆泥巴。“李黎总是笑笑,摇摇头,语气似哀求,“我们换个地方,不在这,好吧!“不管对方同意不同意,他转身就逃离。

父亲的离去,给了他心灵的镇痛。也使他明白,人去,就那么大回事。

亲身体会亲人逝,从此不怕任何事。

这是父亲给他的最后教育。

李黎想,今天哪儿都不去,就陪母亲。挑挑粪水锄锄草,理理薯埂载载苗。要不是耕牛被卖掉,还可放牧山坡,找找儿时的快乐,回味童年时光……

同类推荐
  • 枕上婚色

    枕上婚色

    她,没钱没权渣身价,被闺蜜撬了墙角,悲催。他,尊贵霸道且牛逼,唯独只看上了她,眼瞎。孙歆嫒倒是不明白了,怎么走哪他都堵个正着呢!还没来得及跑路,儿子揣着他俩的结婚照,眼泪汪汪说着:“妈妈,你可别再抛弃爸爸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宠妻无度之千金太腹黑

    宠妻无度之千金太腹黑

    父母被谋害葬身火海,至交好友夺权,亲人背叛,这一切对夜若霏来说是个噩梦.,在一贯对她宠爱有加的丈夫手上死去那一刻,她才知道一切不过是为了夜氏,她发誓,若有来生,她定必让他们一个个生不如死!再次睁眼,她重回十五岁父母陷入火海那一天。既然老天给她新生,她定要重新来过,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然而她没想到,重生的那一霎那,她得到了一种特殊的能力——兽语!同时拥有操纵水的能力!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收养了一只小白猫。却不想此猫非彼猫,竟然是号令百兽的山中之王——白虎!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他。一个霸道!狂妄!冷峻!桀骜不驯的他!看她如何利用异能与智慧,不断成长,展开璀璨徇丽又精彩的人生!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冰山少爷的宅女宠妾

    冰山少爷的宅女宠妾

    十三年,十三年可以发生很多变故,但如果犯贱的只爱着一个人,那么肯定是真爱。雨香,本来是个超级不爱说话,超级自闭还有些花痴的宅女。但也许真的爱上一个人,令她变了。变得不再像她自己,连她自己也找不到从前的自己。有时候她甚至好怀念那个从前的自己。楠睿,黎氏集团总裁的儿子,曾是个实实在在的超级富三代。但是也许因为想躲开这一世的纠缠而流离失所,不想再回到从前,不喜欢从前的自己。
  • 总裁旧爱变新欢

    总裁旧爱变新欢

    十八岁那年,为了逃脱一纸婚约,我毅然决然跟男朋友私奔。他失手伤人,我代他下狱。黑色四年,换来他的离去和生父的置之不理。原以为四年过后,能迎来新的人生。却不料,遇到那个与我有婚约的男人。他说:“顾风尘,以为躲到牢里去,就能躲过这场婚事?是我傻,还是你太天真?”他说:“顾风尘,凭我现在不想娶你,你就只配做我的情人。”他说:“顾风尘,急什么,这场游戏,我不喊停,你就妄想结束。”顾风尘,我讨厌这个名字。却有人告诉我,那个与我只有几个钟头缘分的生母,就是在风尘中辗转至死。她给我取名的时候,仅有一句:“纵使千杯万盏,也不足以慰余生风尘。”
  • 致命情劫:首席的前妻

    致命情劫:首席的前妻

    他目光坚定地看着她,许下诺言:我要你一生一世,都只能够做我的女人……
热门推荐
  • 都市精怪学院

    都市精怪学院

    【本书已经A签】唐朝鬼舞姬、僵尸之王、千面狐狸精、妖娆美女蛇、三尾猫妖、猪妖、电脑数据幽灵和一个被迫穿越的人同堂上课……这就是都市精怪学院。都市精怪学院,原名酆都猛鬼学院。可是这些精怪毕业后他们将何去何从?去做死尸化妆师?鬼差?组建灵异侦探社?组建11?保护重要领导人?做美女的守护御守?或者只是去人间吓吓人,图个乐呵?不管怎样,他们都和我们生活在这个繁忙的都市……4/10的鬼怪灵异(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玄幻)3/10的都市生活2/10的励志言情1/10的乡土风俗============================================================《都市精怪学院》
  • 521天和1314日

    521天和1314日

    看,一个平凡的人正在向电脑将一个俗套的故事;电脑又把这个故事告诉了腾讯,腾讯又说给了云起,云起又背给了你们。。。。。这就是整个平凡又俗套的故事。
  • 养鱼经

    养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世刀锋

    异世刀锋

    一次灵魂附体,一把血色弯刀,奇异的穿越改变了一个大陆的秩序,灵魂的附体让柔弱的书生拥有了超人的能力,侠骨柔情,铁血传奇,帝王争霸,奇幻魔法,竟在本书......
  • 少爷蜜宠小甜心

    少爷蜜宠小甜心

    初次见面,豪华跑车旁他是万人瞩目的焦点,她却因为见义勇为而被推上风口浪尖!“架打完了,把路让开!”“隔壁路很宽啊……”恶魔校草俊美无畴的脸上闪过杀气,冷冰冰的话语令她几欲吐血。烈日炎炎下,她被恶整到昏厥,意识丧失前,逆光走来的人却是他,“你到底是谁!”“你永远都逃不开的人!”
  • 中国折扇

    中国折扇

    扇子起源于我国的远古时代,从考古资料推测,扇子的应用至少不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之后,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扇子的种类和用途都在不断地演变,扇文化也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折扇》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折扇文化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杂藏经

    杂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马卡龙

    马卡龙

    她是脑袋藏着一颗子弹却依然开朗快乐,像甜甜马卡龙的少女。他是双手沾满鲜血不见日光的杀手,心如钢铁,却为一人融化。她是妖娆美丽坚韧真实,黑帮老大的女人。他是星華娱乐的年轻总裁,如同太阳的暖男,默默守护着小时候的邻家妹妹。
  • 素手转乾坤:彼岸花

    素手转乾坤:彼岸花

    她们是拥有上古世纪血液的23世纪现代职业杀手;她们更是身负异于常人的能力的暗夜精灵;可是能力越大,要背负的责任和风浪也越大。老天眷顾,在临死之际,她们又获得了一次重生,可伴随重生接踵而来的还有考验和磨练。“如果有来世,我一定要让你付出代价!我要让你生不如死!”
  • 学痞

    学痞

    任飞,本是一名与世无争,视自由如命的人,却因为非凡的命运而开始了他刻骨铭心的人生。前行没有退路,前行没有阻挡,前行只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