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6000000003

第3章 大都建成以前的北京(2)

三、金代的中都

12世纪上半期,燕京屡经战乱,辽、北宋、金政权相继交替。尽管“屡经迁变”,但城市所遭破坏并不很大。①(金世宗说,燕京“屡经迁变,未尝残破”(《金史》卷八,《世宗纪下》)。)在金朝统治期间,这个城市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提高。

金朝在第一次攻取燕京及其邻近的大片农业区后,开始仿效辽代南北院制度,一面是“朝廷宰相,自用女真官号”:另一面是设置中书省、枢密院,搜罗燕京及其邻近地区汉族地主的代表人物,任以官职,管理“汉地”各种事务。“朝廷”也就是中央政权,设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中书省、枢密院原来设在广宁府,在将燕京交给北宋以后,金朝就将中书省、枢密院迁到邻近燕京的平州,显然是为再次进取燕京和对北宋作战作准备。第二次从北宋手里夺得燕京后,就将中书省、枢密院“移置燕京,凡汉地选授调发租税皆承制行之”②(《金史》卷七八,《韩企先传》。)。相继充当宰相的刘彦宗、时立爱、韩企先等,都出身于燕京及其邻近地区著名的豪族。后来,金朝改革官制,在上京建立尚书省、枢密院,燕京改设行台尚书省和元帅府,管理“汉地”军政事宜。“诸州郡军旅之事,决于帅府。民讼钱谷,行台尚书省治之”③(《金史》卷七七,《宗弼传》。)。行台尚书省和元帅府的主要负责者都由女真人充任,下面参用汉人豪族。金朝还任用女真贵族如宗弼(兀)等人领行台尚书省、都元帅,“兼总其事”,总揽大权。此外,又设有燕京留守,处理燕京事务,留守照例由女真贵族充任,副留守常由汉族官僚充任。可见,和辽代一样,金朝政权就其阶级实质而言,是女真、汉等族剥削阶级的联合统治。

1141年,南宋、金订立和约,金朝在北方的统治得到相对的稳定。1149年,女真贵族完颜亮发动宫廷政变,夺得皇位,改元天德。天德三年(1151年)三月,完颜亮下令“广燕城,建宫室”。四月,正式决定迁都燕京。他派遣张浩、卢彦伦等负责这一工作。①(有的记载说修建燕京的主要负责者是孔彦舟,不确,孔彦舟并未参与此事。见《金史》卷八三,《张浩传》:卷七五,《卢彦伦传》:卷七九,《孔彦舟传》。)营建燕京的工作,先后进行了三年左右时间。贞元元年(1153年)三月,正式迁都,并将燕京改为中都,改析津府为大兴府。从前代的陪都到金代成为首都,北京在全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又大大提高了一步。金朝将首都由上京南迁,并不是完颜亮的一时冲动,其中有政治原因,也有经济原因。从政治上说,金朝与南宋以淮河和大散关为界,北方广大农业区都归于金朝的统治之下。比起辽朝来,金朝的疆域要大得多。金朝的首都上京会宁府,远在东北,对北方农业地区进行统治有很多不便之处。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淮水以北广大地区的控制,完全有必要将政治中心往南迁移。从经济上说,上京处于松花江流域,土地贫瘠。为了供应统治者和官僚机构的消费,必须每年从北方农业区征调大批物资。要由北方把大批物资转运到东北松花江流域,是很困难的,所以“是时上封事者,多陈言以会宁僻在一隅,官难于转输,民艰于赴诉”②(《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二,张棣《正隆事迹记》。)。完颜亮在迁都的诏书中说:“人拘道路之遥,事有岁时之滞。凡申款而待报,乃欲速而愈迟。……又以京师居在一隅,而方疆广于万里,以北****清而事简,以南则地远而事繁。深虑州府申陈,或至半年而往复:闾阎疾苦,何由期月而周知!供馈困于转输,使命苦于驿顿。”③(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二。)诏书中关心人民“疾苦”之类,当然是骗人的鬼话。但是,迁都一则因为“方疆广于万里”,只有南迁才能加强对“地远而事繁”的南部农业区的控制:二则是为了解决“供馈困于转输”的经济问题。确是符合事实的。所以,金朝政治中心的南移,可以说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南移最合适的建都地点,自然非燕京莫属。金代有人说得好,“燕都地处雄要,北倚山崄,南压区夏,若坐堂隍,俯视庭宇”,可以控制南北,“盖京都之选首也”①(《金史》卷九六,《梁襄传》。)。优越的地理位置,再加上长期以来在政治上的重要地位,使它成了金朝的新首都。

为了营建中都,金朝几乎动员了全国的人力物力。从役的民夫、工匠和士兵,有的记载说达一百万人②(.参见《正隆事迹记》。),有的记载说是一百二十万人③(参见范成大:《揽辔录》)。仅以筑城而言,“筑城用涿州土,人置一筐,左右手排立定,自涿至燕传递,空筐出,实筐入,人止土一畚,不日成之”④(《日下旧闻考》卷三七,《京城总纪》引《析津志》)。史书记叙可能有夸大,但反映了当时工程的浩大和对劳动力的滥用。营建时间紧迫,官吏暴虐,“既而暑月,工役多疾疫”⑤(《金史》卷八三,《张浩传》),“死者不可胜计”⑥(范成大:《揽辔录》)。修治燕京大内(宫殿)所需的“颜色、胶漆、金翠、珠玉、布麻、铜铁”以至“鹞子、鹌鹑之类,皆出民间”⑦(《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三〇),“营造累年,殚竭民财,不可胜计”⑧(《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三三)。新的中都城,是无数劳动人民用血汗建造起来的。

中都城是以原来的燕京城为基础扩展而成的。“西南广斥千步”⑨(《元一统志》卷一,《大都路·十方万佛兴化院》),其他几个方面也都有所扩展,只有北面没有变化。扩展后的中都城,据明代测量,“周围凡五千三百二十八丈”.。据新中国成立后勘测,约合五千六百丈。两个数字是基本一致的,可知中都城周长应在三十五里至三十七里之间。.其东北城角在今宣武门内翠花街,东南城角在今永定门火车站西南,西南城角在今凤凰嘴村,西北城角在今军事博物馆南。.至今凤凰嘴村附近尚留有一段近十丈长的金代土城遗址。全城有十二门,每面三门,“正东曰宣曜、阳春、施仁,正西曰灏华、丽泽、彰义,正南曰丰宜、景风、端礼,正北曰通元(玄)、会城、崇智”①(《大金国志》卷三三,《燕京制度》。按,《金史》卷二四《地理志上》说“城门十三”,北面有四门,多一光泰门。历来研究者大都以为不可信,或以为光泰门即崇智门。但元好问记东平贾洵,“既而改内监,督燕都十三门之役”(《遗山文集》卷三四,《东平贾氏千秋录后记》),和《金史》可以相印证。这个问题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全城基本上是一个正方形,但南北较东西略长。南墙正中的丰宜门和北墙正中的通元(玄)门遥遥相对,是纵贯南北的全城中轴线的两端。现在北京西南有一个地方,叫会城门村,就是会城门旧址。民间还习惯把广安门叫做彰义门,这也是沿袭金代的旧称(实际上彰义门旧址在广安门外西南)。

中都城内规则整齐,共分六十二坊。城的东半边即东南、东北,共二十坊:城的西半边即西南、西北,共四十二坊。每坊有坊门。中都城仍设两县分治,东为大兴,西为宛平。中都建成后,金朝政府曾下令征调“四方之民”“实京师”,因此中都人口比以前增加了很多。具体数字虽不可知,但整个大兴府(包括十县一镇)共有户二十二万五千余,比起辽代来,增加了一倍以上②(金朝大兴府所属的十县一镇,在辽代人口总计不到十万户,见《辽史》卷四〇,《地理志四》),从这一事实也可以想见金代中都人口增长的情况了。

皇城在中都的中央而偏南。在兴修以前,完颜亮“遣画工写京师(指原北宋首都汴梁)宫室制度,至于阔狭修短曲画其数,授之左相张浩辈,按图以修之”③(《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四,张棣《金虏图经》)。可见,金的中都皇城宫室是模仿汴梁的宫室制度的,但是,其中也保留了辽代的一些原有的宫殿,例如仁政殿,并非完全从头来起。皇城周长九里三十步,有四门,正南是宣阳门,正东是宣华门,正西是玉华门,正北是拱宸门。宣阳门正对着丰宜门。在宣阳门内,有驰道和东西千步廊,再往北就是宫城,宫城的南门叫做应天门。在宣阳门与应天门之间,有太庙、尚书省、会同馆(接待其他政权使臣的场所)和一些官署,宣阳门、应天门和皇城北面的拱宸门,都在全城的中轴线上,说明皇城的建造和全城密切结合,有完整、周密的布局。

宫城内最主要的建筑是大安殿。它是金朝统治者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现在白纸坊西街城外段与滨河南路交叉处以北较大的一处遗址,可能就是金大安殿所在地。从大安殿往北,就是辽代的旧宫殿仁政殿,这是金朝皇帝平时上朝接见臣属的地方。宫殿内共有“殿三十六,楼阁倍之”。出宫城西边玉华门,是金朝统治者游览玩乐的园池,称为同乐园,里面有瑶池、蓬瀛、柳庄、杏村等名胜。

中都的宫殿“金碧翚飞,规模壮丽”①(《大金国志》卷三三,《燕京制度》),极尽奢侈华靡之能事。南宋的使臣也说它“穷奢极侈”②(范成大:《揽辔录》)。在建成后,有一次为了“改造殿庭诸陈设物”,即须“日用绣工一千二百人,二年毕事”③(《金史》卷八三,《张汝霖传》),仅此一项,可以想见,封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到了何等地步。

同类推荐
  •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封建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转折点。18世纪70年代,英国开始把鸦片大量输入中国。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缴获的237万多斤烟土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英国政府很快做出向中国出兵的决定。1840年6月28日,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人民面临着更为复杂曲折的斗争。《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鸦片战争》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鸦片战争的有关内容。
  • 辽金西夏:边域称雄

    辽金西夏:边域称雄

    我国宋朝时期,北方出现了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即辽、金和西夏。这三个政权称雄边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辽也称辽国、契丹,是中国五代十国北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统治中国北部。金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西夏原名大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长达190年,最后亡于蒙古。
  • 资治通鉴精编

    资治通鉴精编

    本书共精选16卷,上起东周,下迄五代,囊括了1300余年的历史。其取材除十七史外,包括杂史、传状、文集、谱录等数百种,内容充实。本书为选译本。
  • 大明奸雄

    大明奸雄

    一个历史学家穿越到明朝,一个操握东厂和锦衣卫的假太监,他玩弄阴谋手段,杀人不眨眼,但此举只是因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大明之势日进衰微,他要做一个卑鄙小人,还要做一个幕后英雄,他野心勃勃,南海各个番邦属国居心叵测犯我大明,要侵蚀大明疆土。且看假太监壮我中华雄伟,打击瓦剌蛮军,打走荷兰人,重创倭寇支援新罗,扫平交趾(今越南)小贼!
  • 三国第一美男周瑜:谈瑾吟瑜

    三国第一美男周瑜:谈瑾吟瑜

    作品更名为《知琴一顾》文案无能,请自观阅……
热门推荐
  • 星辰至上

    星辰至上

    作为一个皇子,刚当上王爷还没有几天,国家被人灭了,为了不成为亡国奴,只好不断地逃命,藏在一个小家族之中,阴差阳错之间与大小姐做了一个交易,成为他们家的赘婿,吃香的,喝辣的。看着大小姐成为一位高手,我,还是那个站在原地为你弹一首倾城的小人物吗?作为一个智慧种族,想要更好地生存,必须要涉及天地之力。但是天地之力无法直接修炼,必须要借助一种媒介-----符文。符文师便应运而生!一个刚接触符文之力的亡国少年,究竟背负着怎样的命运,在世间或是掀起怎样的滔天巨浪,或是隐于红尘就此混尽此生?一切尽在星辰内。一个少年为你掀开不一样的修真行,不一样的玄幻之旅。PS:慢热型,收藏之后精彩继续。
  • 星寂帝皇

    星寂帝皇

    世界初成,便有一石孕育。在无数年的人类历史中,一人类,因为这石头,成为了世界掌权者。所以,石头,被叫做,帝皇石。可惜的是,此等世界至宝,却能量爆发,几乎成为废品。所幸,帝皇石,孕育出了生命,此乃帝皇!
  • 繁华落尽始盛开

    繁华落尽始盛开

    这个世界上,谁也不比谁好。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片阴影,它就像一座繁华的都市,处处充满着矛盾,侵蚀着我们的内心,而你只有彻底的将那份繁华褪却,内心才能得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安宁。这个故事里的每个人都是主角,她们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生活。从她们的身上,我们也许多多少少的会看到自己的影子,故事没有多么的起伏跌宕,却能给我们很多的深思......
  • 打动人心的68个说话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打动人心的68个说话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口才欠佳的人生是黑白的。口才的好坏可以决定你的一生!翻开这本书,改变就已经开始!本书从帮助读者提高语言能力和说话技巧的愿望出发,精心搜集了大量语言表述实例,将其概括成50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助你快速掌握各种场合的说话技巧。
  • 冥王独宠绝色魔妃

    冥王独宠绝色魔妃

    她是来自21世纪的普通特工,一朝穿越成了夜府嫡孙,且看她怎么在异世界生活。世人皆传她是一个废材,那么她就用实力证明她不是别人口中的废材。当她站在顶峰之时,夜府却惨遭一夜灭门,自那时起她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 秦鬟楼谈录

    秦鬟楼谈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别让儿童伤在敏感期

    别让儿童伤在敏感期

    敏感期一词是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在研究动物成长时首先使用的名称。后来,蒙台梭利在长期与儿童的相处中,发现儿童的成长也会产生同样现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原理,并将它运用在幼儿教育上,对提升幼儿的智力有极大的贡献。敏感期影响其心灵、人格的发展。因此,成人应尊重自然赋予儿童的行为与动作,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当然,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根据孩子不同的发展特点因材施教,才是成功教育的真谛。
  • 一封写给过去的情书

    一封写给过去的情书

    【双处+1v1爽文】(女强+宠文+虐渣+叛逆+女扮男装)哇塞,我泡个温泉都能死?老天,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嗯(⊙_⊙)?这个拽不拉西的男人是谁?拖出去斩了,本太子才不需要男人。对\(^o^)/,燕爷可是堂堂一位太子,可惜啊,居然被一道闪电劈死了?真是气死燕爷了。不过,我既然来到这里,就要活出我的精彩。从此,一位国民男神就此产生。有天,某男人当着全国人民的面,牵着国民男神的手,说,你愿意娶我么?呵,走开。我才不要你束缚我的人生。不过,这种奇怪的感觉是什么?本太子两世以来,第一次这么紧张。。。怎么回事,你说,你是不是偷了我的心?啊啊啊,你还我们的国民男神啊?呸,是国民女神了。
  • 终极三国之孙尚仁

    终极三国之孙尚仁

    终极三国这部电视里面有孙家大小姐孙尚香,这个故事里面还有孙家二小姐孙尚仁,讲述的是一个穿越者不安分的故事。
  • 体王

    体王

    剑仙:“我的剑,当驰骋九霄!”谢言:“昨天不是才打断了十二把么,你今天又带了几把?”法尊:“我的法,可摘星拿月!”谢言:“咦,你的鼻子没流血了?再吃我一拳!”这是一个只会炼体的“文艺”青年纵横修炼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