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6100000009

第9章 评述赵瓯北论汉武帝

吴荣曾

赵翼字耘松,号瓯北,清乾隆时人。他的《廿二史札记》是一部有名的论史之作。不少人将其和顾炎武的《日知录》相提并论。他一生为官的时间不算长,做过地方官,还参与过军事活动。由于他具有从政和武事的经验,对于古代历史自然会有比别人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书中有好几处谈到汉武帝,现在就来看看他是如何评价这个著名的历史人物的。

作为中国古代伟大人物的汉武帝,其性格会有不同的层面,既有功也有过,其作为也有得有失。

卷三“武帝时刑罚之滥”、“两帝捕盗法不同”两条,他批评武帝信用酷吏,造成刑狱之滥。在对待盗贼的滋起,武帝用刑严急,致使小吏因惧诛,有盗亦不敢发,故“盗贼益多”。相形之下,光武帝“法稍疏而盗易散”。两人做法稍异,而效果大为不同。但在赵氏看来,武帝的长处要比其缺点为多。如卷二“上书召见”条,他把武帝和高帝相比,以为两人都有非凡的器度。特别指出如主父偃上书,“朝奏入,暮即召见”。徐乐、严安二人上书言伐匈奴之弊,当时言此实有逆鳞之嫌,但使人没有预料到的是,武帝反倒说相见恨晚。至于东方朔上书,赵云“其狂肆自举如此,便在后世,岂不因妄诞而得罪”,而“帝反伟之”。赵认为这和武帝刻察形成对比,所以他盛赞武帝时“禁纲疏阔,怀才者皆得自达”。确实,武帝的弘人之度在古代帝王中并不多见。

用人不拘一格,这是武帝的一大特点。赵氏称:“武帝长驾远驭,所用皆跅弛之士,不计流品也。”事实确实如此,《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传赞》云:公孙弘、卜式、兒宽皆以鸿渐之翼困于燕爵,远迹羊豕之间,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是时,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不少出身微下之人,经过武帝选拔,都能跻身公卿之位,这在古代也是少见的。《汉书》说“卜式拔于刍牧,弘羊擢于贾竖,卫青奋于奴仆,日出于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已。汉之得人,于兹为盛”(《汉书》卷五八《公孙弘卜式兒宽传赞》。)。武帝既长于知人,又能善任,赵氏特别指出这一点。他说尽管严于驭下,但又有灵活性。如对于有缺点或毛病的人,他先科以重罚,但又“激之令赎,复求使”。对于有些人,“其才尚可用者,亦终不刑戮,使得再自效”,他举张骞、李广为例,虽然两人都有过失,但都“许赎为庶人,后皆重诏起用,使之立功”。对于有些“恃功稍骄蹇者,则又挫折而用之”,称其“驾驭豪杰如此”(赵翼撰,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卷二汉武用将条,北京,中华书局,1984。)。武帝在用人艺术上确实非常之高明。

武帝能完成他的伟大功业,主要是依靠各种有用的人才。故赵氏云:“史称武帝招英俊,程其器能,用之如不及,宜乎兴文治,建武功,为千古英主也。”这和东汉时应劭称武帝“冠于百王”的用意相同,一点也不算过分。

武帝在文治、武功这两方面都有卓越的表现,可是《汉书》的赞中则只表彰其文治。赵氏在“汉书武帝纪赞不言武功”条中指出:《汉书·武帝纪赞》,谓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举封禅,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有三代之风。以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虽《诗》、《书》所称,何以加焉。”是专赞武帝之文事而武功则不置一词。

武帝之武功,彪炳于史册,而班固在赞中竟讳言其事,这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赵氏就此提出疑问是有道理的。因为对武帝的武功,有褒有贬,由来已久。早在宣帝时夏侯胜就说: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汉书》卷七五《夏侯胜传》。)

其实这并非一人的想法,应该说在武帝谢世不久就出现这类的说法,而且相当的普遍,最明显的无过于《盐铁论》一书,书中有大夫和贤良文学双方激烈的争辩。贤良文学对武帝的武功予以猛烈的抨击,兹举下面两例:《国疾》:建元之始,崇文修德,天下安。其后,邪臣各以伎艺,亏乱至治。外障山海,内兴诸利,杨可告缗,江充禁服,张大夫革令,杜周治狱,罚赎科適……《西域》:乃大兴师伐宛,历数期而后克之。夫万里而攻人之国,兵未战而物故过半,虽破宛得宝马,非计也。当此之时,将卒方赤面而事四夷,师旅相望,郡国并发,黎人困苦,奸伪萌生,盗贼并起,守尉不能禁,城邑不能止。然后遣上大夫衣绣衣以兴击之。

贤良文学以为,武帝虽立大功,但所付代价太大,使政府和社会承受重荷,几乎要接近于崩溃的程度。意思是武帝过大于功,如果能崇文修德,天下就可以太平无事,具体地说,对待匈奴应采取以德服人的策略,甚至以为可通过和亲政策来缓解和匈奴的矛盾。并责怪王恢谋伐匈奴而挑起祸端。

这种看法迂腐而带有书生气。因为根据历史的教训,和亲并非万能良药,只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起些作用。而且当时谁都明白,匈奴人并不因和亲而满足,反而是得寸进尺。大夫在驳斥文学时就提到这点:《结和》:汉兴以来,修好结和亲,所聘遗单于者甚厚;然不纪重质厚赂之故改节,而暴害滋甚。先帝睹其可以武折,而不可以德怀,故广将帅、招奋击、以诛厥罪,功勋粲然,著于海内,藏于记府。何命“亡十获一”乎?可见武帝深知和亲之路走不通,迫于客观形式,只有诉诸武力。文学反对动武的原因是,怕“失”是“得”的十倍。大夫则讥刺文学是“知文而不知武,知一而不知二。故君子笃仁以行,然必筑城以自守,设诫以自备,为不仁者之害己也”(桓宽著,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八,《和亲第四十八》,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3。)。大夫特别强调,武帝“用兵非徒奋怒也”,而是为了“匡难辟害”,以为“黎民远虑”(《盐铁论》卷八,《结和》。)

这话乃是对文学的短视观点的讥刺。现在需要探讨的问题是,为何班固贬低武帝的武功?他在《武帝纪》的赞里回避了对武帝武功的看法,但在《汉书·匈奴传》的赞语中明白地表达了他的论点:“当孝武时,虽征伐克获,而士马物故亦略相当。”其实这和文学的意见如出一辙,即得不偿失。而且他还解释,在对武帝武功的看法上,“总其要归,两科而已。缙绅之儒则守和亲,介胄之士则言征伐,皆偏见一时之利害”。他说的也不完全对,一是支持武帝动武的并不局限于武人,二是儒生也并非都是主张要和亲的。当然,班固受到历史上儒生的影响可以肯定,但现实对他的影响还是不小的。东汉和西汉有较大的差别,主要是国力强弱的不同。史称光武帝“久厌武事”,当时“天下疲耗”,偃武修文亦时势之必然。朝中公卿大臣皆主张对匈奴采用缓和的策略。如章帝时尚书宋意上书云:

光武皇帝躬擐金革之难,深明天地之界,故因其来降,宠立以为单于,羁縻畜养,边民得以休息。(袁宏撰,张烈校:《后汉纪》卷一二《孝章皇帝纪下》章和元年条,北京,中华书局,2002。

《后汉书·班固传》言班固曾云建武、永平以羁縻为国策。后来窦宪要大举进攻北匈奴,司徒袁安就以“兵,凶器,圣王之所重”(《后汉纪》卷一二《孝章皇帝纪下》章和二年条。)为由坚决反对。侍御史鲁恭上疏曰:“圣王之制夷狄,羁縻不绝而已。”(《后汉纪》卷一二《孝章皇帝纪下》章和二年条。)东汉早期,因国力不足,所以群臣皆主张以羁縻的办法来对付匈奴,这和西汉时不少儒生的意见相符。值得注意的是,西汉时在儒生中也并非只有一种腔调,如哀帝时议武帝庙毁不毁的问题,刘歆之议曰:孝武皇帝愍中国罢劳无安宁之时,乃遣大将军、骠骑、伏波、楼船之属,南灭百粤,起七郡;北攘匈奴,降昆邪十万之众,置五属国,起朔方,以夺其肥饶之地;东伐朝鲜,起玄菟、乐浪,以断匈奴之左臂;西伐大宛,并三十六国,结乌孙,起敦煌、酒泉、张掖,以鬲婼羌,裂匈奴之右肩。单于孤特,远遁于幕北。四垂无事,斥地远境,起十余郡。功业既定,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以大安天下,富实百姓,其规模可见。(《汉书》卷七三《韦玄成传》。)

读了这段话之后,汉武帝所创建的丰功伟业,跃然纸上,令人感到振奋。这和目光短浅的贤良文学那种理不直气不壮的畏缩态度大异其趣。《汉书·韦玄成传》的赞语全引班彪之话,赞赏刘歆的意见,以为“刘歆博而笃矣”。可见在汉代的儒者中,对武帝武功的评价并不是一种调子,乃不乏真知灼见之人,刘歆和班彪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人物。

赵氏对班固“专赞武帝之文事”,于其武功则“不置一词”,深表不满,他以为武帝正和班固所说的相反,“抑思帝之雄才大略,正在武功”。而武功所带来的果实是大启疆土。他列举武帝开境于西、北、极南、东境、西南、极西。他还和秦做了比较:其中有秦所本有,已沦入外国而武帝恢复之者,如朔方、朝鲜、南越、闽越,秦时虽已内属,然不过羁縻附隶。至武帝始郡县其地也。并有秦所本无而新辟之者,西北则酒泉、敦煌等郡,南则九真、日南等郡,西南则益州等郡,而西域三十六国,又秦时所未尝闻也。(《廿二史札记校证》卷二汉书武帝纪赞不言武功条。)

这说明汉武帝毕生所作的努力,其成就的有些方面已超过于秦皇。他最后对武帝在历史上贡献的评价是:统计武帝所辟疆土,视高、惠、文、景时几至一倍,西域之通尚无与中国重轻,其余所增地,永为中国四至,千万年皆食其利。(《廿二史札记校证》卷二汉书武帝纪赞不言武功条。)当然,从武帝到清代,中国版图大小方面有些变化,说“永为四至”不完全确切,但如认为疆域的基本架构确立于武帝时是无可非议的。这也是武帝对中国历史的最大贡献,是他遗留给子孙后代一笔最宝贵的财富。两汉时或后世有的学者往往谴责武帝用兵不已,给财政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如此就掩没了武帝的巨大历史功绩,赵氏能独具只眼,从疆土这一角度来肯定武帝的重要历史地位。这也说明了赵氏善于读史。清代钱大昕很赞赏赵氏能“通达古今”(钱大昕:《廿二史札记序》,见《廿二史札记校证》附录。),佩服他见识宏远,赵氏正是具备这些特点,否则就难于在史学上做出如此的成就。

同类推荐
  • 沧海横流之大楚中兴

    沧海横流之大楚中兴

    据说,南美洲上空的一只小小的蝴蝶扇动翅膀,会变成北半球的一场飓风,这就是“蝴蝶效应”。历史上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多重选择,有时候,我们看见的历史是其中一种选择,但是还有许许多多的假设,正如蝴蝶效应一样,在岔路口上不一样的选择,那么我们现在看见的历史或许又是另外一种历史了!作为一个极为普通的历史和文学爱好者的高济域,在现代的高能雷电和历史上的一个不同的选择共同作用下,他的灵魂穿过时光隧道,附身于一代霸王项羽的身体上,接下来我们就看到了另外一段历史,一段传奇!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难之际,更露捭阖谋略!
  • 春秋古道

    春秋古道

    春秋末期,各诸侯战争不断,但是于此不同的却是文化的极端发展,造就了一个黄金时代,孔子泣麒而笔绝春秋,老子骑青牛走函谷关,墨子口拦公输班之战,三教九流各显神通,一直很向往那个时代,故而有此书——春秋古道。
  • 我的驸马是太监

    我的驸马是太监

    一个二十一世纪特种兵穿越到热门目的地明末,却阴差阳错的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太监,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荣誉,他没有选择逃避,更没有退缩,而是勇敢的挑起了拯救民族危亡的重担,发出了千百年来太监界的最强音——天下兴亡,太监有责!他是一个太监,他曾临危受命,拯万民于水火。他是一个太监他曾力挽狂澜,扶社稷于危亡。让刀与剑见证一个太监的铁血雄心,用爱与殇感悟两位公主的似水柔情。更多精彩,尽在鲁陵王新作——我的驸马是太监
  • 崛起在南宋

    崛起在南宋

    一个喜欢小富即安的机械工,穿越到了国势强盛、军力羸弱的南宋,成为一位富商千金的护院。正当他准备安享他的安逸生活时,却被大小姐威胁去给朝廷制造火枪。又因兄弟的被劫,不得不全力协助志大才疏的韩丞相伐金。为此,他寒冬赤膊练孬兵、只身单骑赴敌国、太行山中斗悍匪、襄阳城下战金兵……连金抗蒙中,他大败成吉思汗的天下第一铁骑。最终使懦弱的大宋成功崛起,成为真正的第一强国。
  • 尚武大明

    尚武大明

    有人说大明亡于流寇,有人说大明亡于异族,有人说大明亡于天灾,更有人说大明亡于党争。大明亡国的原因,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可是,对于张武来说,大明亡国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失去了尚武精神。大秦时期,人人从军入伍,贵族发于行伍,大秦锐士横扫天下,震慑匈奴。汉唐时期,武风强盛,文人以投笔从戎为荣,华夏扬威天下。大明初年,大明将士驱逐鞑虏称雄四方。到了明末,文贵武贱,文人统兵,当朝大将可以被文官肆意欺凌杀戮,普通士卒生活朝不保夕,好男不当兵,备受歧视。当年的尚武精神,早就被磨灭了。“想要挽救华夏,不但要驱逐鞑虏,更是要找回当年华夏的尚武精神,这个是我一个赳赳武夫的责任!”张武说道。
热门推荐
  • 最经典的微型小说

    最经典的微型小说

    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袖珍小说等。过去它作为短篇小说的一个品种而存在,后来的发展使它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为了让广大读者欣赏到最经典的微型小说,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最经典的微型小说》,并精心编写了点评附于每篇小说之后,供读者玩味。
  • 死神恋上Angel

    死神恋上Angel

    她——寒冰,刚开始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类。一次偶然的相遇,死神接班人——冷寒,将她列入下一任的Angel候选名单。紧接着,善良、邪恶、Angel(天使)、Aphrodite(爱与美的女神)、Nemesis(复仇女神)、Medusa(美杜莎&丑陋的蛇女)、Apqllo(阿波罗)。。。都在她的生活中留下了足迹。她能否成为下一任Angel,在她的身上究竟会发生些什么?
  • 末世记事

    末世记事

    胡波有一个神秘的老祖宗,老祖宗传下了一个看似鸡肋的空间法器,胡波本以为这辈子他都要守着家里的小超市混吃等死,却不想一夜之间,天地大变样,末世来了。偶然的发现再次改变了胡波的人生,原来……
  • 校花校草幽默爱情

    校花校草幽默爱情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描写了宋汉卿从初三到大四的独特经历。宋汉卿中学时代所在的学校是重点中学,这所中学有四朵校花,分别是:慧子、王婉妹、李嘉丽和周维妮。而整个学校只有一个校草——宋汉卿。四个校花有两个人的身份是很特别的,一个是李嘉丽,她的父亲是副市长;另一个是王婉妹,她的父亲是教育局局长。
  • 火之主宰

    火之主宰

    一场上位面的战争波及而来,作为下位面的世界,能够做的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可就算是牺牲了无数的英雄,得到的结果却是仅仅封印了那些异族的入侵。现在眼看封印之期就要到了,若是封印被解开,而没有人能阻止得了异族,这个世界就会被毁灭。子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生在这个世界中,他能否成长起来,成为拯救这个世界的英雄?请看火之主宰。
  • 齐东野语

    齐东野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暖风拂面

    暖风拂面

    从过去寻找未来,历经痛苦,愚昧,欢乐之后,寻求未来生活的意义。
  • 曦光的城

    曦光的城

    “言言,这张效果图要特别送给你。”“恩?号称一笔万金的纪大建筑师还有这等闲工夫?良心掉进圣水里了?”“抬举抬举,不过一时想不开,猪油蒙了心。”“事先声明,我可没能耐给你变出块宅基地。不如图纸送给我,拿去倒手卖?”“顾小姐多虑,不才之作早已竣工。”“在哪里?”“你心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高冷冥夫

    我的高冷冥夫

    莫名其妙怀了孕,孩儿他爸居然是只鬼!搬了新家之后我一直围着湖边跑步,跑着跑着肚子就大了,而去医院检查后发现,我真的怀孕了!
  • The Land of the Changing Sun

    The Land of the Changing Su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