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9100000072

第72章 高攀龙的格物知本之学(1)

东林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高攀龙。

高攀龙(1562—1626)初字云从,后字存之,号景逸,无锡人。幼即工于文章,十五岁应童子试,二十岁补邑诸生。万历十七年举进士,授行人司行人。次年,因劾权臣王锡爵陷害正人,谪广东揭阳典史。半年后归乡,即连遭父母丧。服阙后作水居静坐读书其中。辑《朱子节要》,注张载《正蒙》。万历三十二年与顾宪成修复东林书院,讲学其中,居林下近三十年。天启改元,起光禄寺丞,翌年升少卿,又转大理寺右少卿、太仆卿。乞差还里,复东林之社。不久起为刑部侍郎,升都察院左都御史。纠魏忠贤死党崔呈秀。魏忠贤与魏广微合谋,借会推晋抚事排除异己,高攀龙还归乡里。坐移宫案,削籍为民,东林书院被毁。天启六年魏忠贤下令逮捕罢官家居的东林七居子,高攀龙闻缇骑将至,投湖自尽。遗书曰:“仆得从李元礼、范孟博(皆东汉党锢中人,被杀)游矣。一生学力,到此亦得少力。心如太虚,本无生死,何幻质之足恋乎!”(《高子遗书》卷八上)所遗札记、讲义、语录、书信等,由弟子陈龙正编为《高子遗书》十二卷。《朱子节要》、《正蒙注》今佚。

高攀龙的成学途程,《三时记》所记甚详。他初习静坐,于静中体会“几”、“诚”、“未发”等。后于旅舍中悟“六合皆心,身是心之区宇,心无方所可言”之义,愈加舍动求静。认为学者须埋头读书,得义理培灌,同时默坐,消除妄念,凝定正气。故以静坐读书为变化气质之方。

四十五岁之后,坚信孟子性善之说,又悟程颢“鸢飞鱼跃”之旨。以天然为性,以自然为修。他的学问宗旨,以程颐、朱熹的格物,融和王阳明的致良知,又参以李材的“止修”,倡格物知本之旨,有明显的调和程朱陆王的倾向。

一气、心、性、理

明代理学特别强调心性体验,对气的讨论较弱。但晚明许多思想家起而纠王学之弊,多有调和朱子阳明的倾向,对气的讨论逐渐加强。但晚明思想家论气多直接与心性相连。高攀龙论气,多与心性合言,或把理气心性作为同一物质实体的不同方面。他说:

天地间浑然一气而已,张子所谓“虚空即气”是也。此是至虚至灵,有条有理的。以其至虚至灵,在人即为心;以其有条有理,在人即为性。澄之则清,便为理;淆之则浊,便为欲。(《高子遗书》卷四)

高攀龙接受了张载的思想。以气为天地间惟一实体。气有两个最根本的属性,即虚灵和条理。气之虚灵表现为人心,气之条理表现为人性。但张载多讲气的条理,不讲气的虚灵,高攀龙以气为虚灵,这是吸取了心学特别是王阳明的思想。他还说:“气之精灵为心,心之充塞为气,非有二也。”(《高子遗书》卷四)这是把世间所有现象归结为二,一为充塞之气,一为虚灵之心。而心与气是统一的世界现象的两个方面。这一归结十分重要,它说明高攀龙综合了理学心学,把理学所认为的世界本源——气和心学所认为的世界本源——心合而为一,认为世界是即物即心的。这一点已开黄宗羲“心即气”、“盈天地皆心”与“盈天地皆气”统合为一的先河。

高攀龙之综合心物,以即气即心为世界万象的本质,是经由两次体悟得到的。一次是听李复阳、顾宪成讲学,悟“心不专在方寸”;一是过汀州在旅舍悟“六合皆心”。其《困学记》曰:

吾年二十有五,闻令公李元冲(名复阳)与顾泾阳先生讲学,始志于学。以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必有做处,未知其方。看《大学或问》,见朱子说:“入道之要莫如敬”,故专用力于肃恭收敛。持心方寸间,但觉气郁身拘,大不自在。及放下,又散漫如故,无可奈何。久之,忽思程子谓“心要在腔子里”,不知腔子何所指,果在方寸间否耶?觅注释不得。忽于《小学》中见其解曰:“腔子犹言身子耳。”大喜,以为心不专在方寸,浑身是心也,顿自轻松快活。……过汀州,陆行至一旅舍,舍有小楼,前对山,后临涧,登楼甚乐。手持二程书,偶见明道先生曰:“百官万务,兵革百万之众,饮水曲肱,乐在其中。万变俱在人,其实无一事。”猛省曰:“原来如此,实无一事也。”一念缠绵,斩然遂绝。忽如百斤担子,顿尔落地,又如电光一闪,透体通明。遂与大化融合无际,更无天人内外之隔。至此见六合皆心,腔子是其区宇,方寸亦其本体,神而明之,总无方所可言也。(《高子遗书》卷三)

第一次悟,悟“浑身皆心”,心已不是与物相对的认识功能,而是通贯此身,即心即身了。心的作用已经主要不是逻辑思维,而是体验、想象、觉解等精神境界的承担者和省觉者了。身也不仅是宇宙中之一物,而是通贯了心灵、“妙万物而为言”的虚灵体了。这一悟悟得心在方寸中,而不限于方寸,为第二悟做了铺垫。第二次悟,悟“六合皆心”。心虽以身为驻着之地,但又可与宇宙万象为一,心没有时空的限制,而与大化流行融合无间。宇宙万象即心即物,己心即物即心。心物无限隔,无畛域,无分际。宇宙万象成了人的境界和觉解的符号,人与宇宙的关系不是理智认识的,而是体验观照的;不是知性的,而是审美的。

此时高攀龙的心物合一,既是一种本体,也是一种境界。作为本体,即心即物,心物融合,作为境界,宇宙中的每一物都具有了人心投射于其上的伦理意味。他在解释朱熹“满腔子是恻隐之心”时也说:

朱子曰“满腔子是恻隐之心”,是就人身上指出此理充塞处,最为亲切。盖天地之心,充塞于人身者,为恻隐之心;人心充塞天地者,即天地之心。人身一小腔子,天地即大腔子也。(《语》,《高子遗书》卷一)

人是宇宙之理的凝聚,宇宙是人心之理的放大。天地即一大心,人心即一小天地。无心气之截然相分。高攀龙这里所谓心,已经是心、气、理、性浑然无间的存在了。这一思想同样表现在他对胡直的评论上:

胡氏庐山辈以为心即理也,舍心而求诸物,遗内而徇外,舍本而逐末也。呜呼!天下岂有心外之物哉!当其寂也,心为在物之理,义之藏于无朕也;当其感也,心为处物之义,理之呈于各当也。心为在物之理,故万象森罗,心皆与物为体;心为处物之义,故一灵变化,物皆与心为用。体用一源,不可得而二也。物显乎心,心妙乎物。妙物之心无物于心,无物于心而后能妙物。……彼徒知昭昭灵灵者为心,而外天下之物,是心为无矩之心;以应天下之物,师心自用而已,与圣贤作处,天地悬隔。(《理义说》,《高子遗书》卷三)

胡直批评舍心而求物是“遗内徇外,舍本逐末”。高攀龙认为,天下本无心外之物,胡直以上批评实际上已有内外本末之分。心与物的关系,在心未发生感应时,一性浑然,仁义礼智潜存于其中;当心发生感应时,心中性理表现为道德理性和知识理性的二相合一而对事物发生判断,心本体呈现为不同道德规范的当机显现,即“理之呈于各当”。未感时心与物冥合,物之体显,心之用冥;已感时心与物对待,物成为心中道德理性的显示之地,心体物用,心显物冥。心与物时时为一。“物显乎心,心妙乎物”,两者不可得二。高攀龙批评的是仅以心为能思的灵明之物,天地万物为在心外的顽冥之物,心无道德理性,物无道德理性的投射这种心物二元截然对待的观点。

以心为能知的主体,物为被知的主体,心物截然相分,而后以格物所得物理填补人心灵明,这样的思想,是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家所持的思想。明代理学尤其是心学的一大特点即心物合一。心既是能知的灵明,也是道德理性;物既是我之外的客体,也是投射了主体道德意识的“有意味的形式”,这一点在高攀龙身上表现得十分突出。在他眼里,心与物皆是价值物,对心、物、性、理等的考察都是为了价值的目的。

在心性关系上,高攀龙主张心学的明心见性说,但掺入朱熹的功夫层次论。高攀龙说:

人心一片太虚,是广运处,此体一显即显,无渐次可待。彻此则为明心。一点至善,是真宰处,此体愈穷愈微,有层级可言。彻此方为知性。或曰:“知善是现成天则,有何层级?”攀龙曰:“所谓层级,就人见处言,身到此处,见到此处,进一层又一层。见到天然停停当当处,方是天则,此即穷理之谓也。”或曰:“虚到极处,便见至善。岂虚是虚,善是善?”曰:“只看人入处何如。从穷理入者,即虚是理,虚灵知觉,便是仁义礼智;不从穷理入者,即气是虚,仁义礼智只是虚灵知觉。缘心性非一非二,只在毫芒眇忽间故也。”(《复钱渐庵》二,《高子遗书》卷八上)

高攀龙这里所说的心,指心的理智、想象功能。“人心一片太虚”,是说心中本无意念,而可想象任何广远的事物。理智想象之心显则全体,无部分、无层次可言。而就心之全体言,心不仅为理智、想象主体,心还是至善驻着之地。穷此至善,则有层级可言,它不是直觉的活动。高攀龙不同意现成良知派的说法,他认为善不是现成的,浑一的。善是有层次的,善的积累即至善。对于善的获得不是明心见性式的直觉,而是经由有层级的功夫逐渐获得的。所以他也不同意“虚到极处,便见至善”的说法,而是主张一点一滴的格物功夫。虽然渐修最后达到的是“天然停停当当处”,但这一境界的获得是通过积渐功夫得到的。这里高攀龙明显主张,功夫所至即是本体。就心的各种意思合而观之,可以说高攀龙既有“明心”的思想,也有由渐修功夫见性的思想,但后者居主要地位,所以他十分强调功夫:

不患本体不明,惟患功夫不密;不患理一处不合,惟患分殊处有差。必做处十分酸涩,得处方能十分通透。(《复钱渐庵》一,《高子遗书》卷八上)

存养此心纯熟至精微纯一之地,则即心即性,不必言合;如其未也,则如朱子曰“虚灵知觉一而已矣”。(《与钱启新》一,《高子遗书》卷八上)

高攀龙在心与理的关系上也贯彻这一点,强调功夫所至心才能是理。他说:

理者,心也,穷之者亦心也。但未穷之心,不可谓理;未穷之理,不可谓心,此处非穷参妙悟不可。悟则物物有天然之则,日用之间,物还其则,而己无与焉,如是而已。(《复刘念台》二,《高子遗书》卷八上)

这里亦如上言,心与理一是功夫所至之后的境界。未穷理之时,心不是理,理也不显现为心。修养功夫是心与理发生交涉的惟一桥梁。承认“理者,心也”而强调功夫,通过朱子功夫而显阳明之本体,这是高攀龙思想的特点。高攀龙在功夫上宗程朱,在本体上却宗阳明。他对心的侧重,甚至对心的描述多取自阳明,如他说:“心体无有形体,无有边际,无有内外,无有出入,停停当当,直上直下,不容丝发人力。但昏杂时略绰唤醒,一醒即是本体昭然现前,更不待认而后合。待认而合,则与道为二,反成急迫躁扰矣。”(《与子往》三,《高子遗书》卷八上)这里所谓心指性体、道显现之地。去掉昏昧溷杂,即是本体。这明显是王学的路数。高攀龙在王学风靡海内之后,欲纠王学空疏之弊而返于实,调和朱子学阳明学是他所取的途径。高攀龙关于世界本体即心即物,道德主体即心即理的观点,是他从王学吸取的最主要之点。在气、心、性这三个主要范畴上,高攀龙最注重的是性。在他看来,对性的不同界定是儒家之学与释道的最重要的区别,他说:

圣人之学,所以异于释氏者,只一性字。圣人言性,所以异于释氏言性者,只一理字。理者,天理也。天理者天然自有之条理也。(《心性说》,《高子遗书》卷三)

老氏气也,佛氏心也,圣人之学,乃所谓性学。老氏之所谓心,所谓性,则气而已。佛氏之所谓性,则心而已。非气心性有二,其习异也。性者何?天理也。……外此以为气,故气为老氏之气;外此以为心,故心为佛氏之心。圣人气则养其道义之气,心则存其仁义之心,气亦性,心亦性也。(《气心性说》,《高子遗书》卷三)

宋明儒者批评佛教,多以佛教“作用见性”,即以耳聪目明、足行手持等心的作用为性,其中没有天理的内容。高攀龙沿袭了这一说法,认为性即理,心与气皆为性之用,归属于性之下。而道家“绝圣弃智”,否认道有道德义涵,这样的道即气。道教的服食炼养、长生久视之道,皆在气上用功夫,所以说“老氏气也”。佛教以心为最高范畴,我法实相,皆为心造,众生与佛,全在一心。佛教所谓心,其中也无性理的内容,所以说“佛氏心也”。儒家则以性理为心最重要的内容。在高攀龙这里,性气心三者是同一的东西的三个方面。气为构成心的材质基础,心是灵明的气,是性驻着流行之地,性是气与心的本质。从修养方面着眼,养气养心即养性。“道义之气”即性本体在气这一层面的表现,如孟子“浩然之气”之类。“仁义之心”即性本体在情感体验等心理活动层面的表现,如孟子“恻隐之心”、“羞恶之心”之类。养道义之气不是培壅“气”,而是通过修养功夫使性显发至气这个层面,并保有不失。养心即使性直透至心这个层面,时时洋溢,时时呈露。心性气三者是同一个东西的不同表现,所以“气亦性,心亦性也”。道家把一切归于气,故其性其心皆气。释家把一切归于心,故其性其气皆心。儒家以性理为中心,故气与心皆性,养气养心即养性理。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高攀龙吸收了程朱陆王二家而加以融会,他的本体论逐渐入细,在东林学者中造诣最高。在参与东林讲席后,他得友朋切磋之益,不断有新的体悟。这一点从他的功夫论上也可以看出来。

二格物与知本

高攀龙资性沉潜,大半生以“勤物敦伦,谨言敏行,兢兢业业”为持身准则。格物穷理是他终身持守的功夫原则。他的讲学语录多教学者格物穷理,如:

有物必有则,则者至善也。穷至事物之理,穷至于至善处也。(《语》,《高子遗书》卷一)

圣学正脉,只以穷理为先,不穷理便有破绽。(《会语》,《高子遗书》卷五)

何谓格物?曰:“程朱之言至矣。所谓穷至事物之理者,穷究到极处,即本之所在也,即至善之所在也。”(《大学首章广义》,《高子遗书》卷三)

在高攀龙这里,格物即至物,即穷至事物之理。但如上言,高攀龙之格物穷理,不是如程朱穷究具体事物之理而经由豁然贯通将物理转变为性理。而是由合心学、理学为一,将宇宙万象看做即理即心。格物穷理直接是止至善。此至善已经是即伦理即知识之价值物了。高攀龙自觉地避免了程朱“支离”之讥,直接将物理转换为对修养心性直接有用的性理。他说:“穷理者格物也,知本者物格也。穷理,一本而万殊;知本,万殊而一本。”(《高子遗书》卷一)物理已不仅是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是天理的表现。所以格物直接是诚身的功夫,格物即知本之事。高攀龙的确已与程朱“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积习既多,脱然自有贯通处”不同。每格一物,直接即为修身知本功夫;既强调功夫,又不陷于支离。黄宗羲对此,颇有所见:

先生之学,一本程朱,故以格物为要。但程朱之格物,以心主乎一身,理散在万物,存心穷理,相须并进。先生谓“才知反求诸身,是真能格物者也”。颇与杨中立所说“反身而诚,则天下之物无不在我”为相近。是与程朱之旨异矣。(《明儒学案》第1402页)

高攀龙自己也说:

吾辈格物,格至善也;以善为宗,不以知为宗也。(《答王仪寰二守》,《高子遗书》卷八上)

这都是说,格物不是格具体事物之理,而是直接得到体现在它之上的天理,否则就离开了价值寻求而为单纯知识寻求。直接得到价值物,这须是将主体的道德意识投射于物上,须以物理即性理为前提。这种格物,格具体事物之理同时即反求诸身,已突破了“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之道德与知识相须并进的途径。

同类推荐
  • 庄子梦蝶:心灵自由之旅

    庄子梦蝶:心灵自由之旅

    庄子笔下的鲲,是一个属灵的生命。它本来只是一个还没觉醒的生命,天天困在海中,等待它的命运就是去死。但它选择了另一个活法,它飞了起来。它为什么飞得起来?因为它有信仰,它相信海运和风可以把它带到一个更好的地方。因为它的信心,它获救了。它的意志不是出自自己,而是出自信仰,因此意志就大,能力就强。它的自由不是来自自己,而是来自上帝,所以是真正的自由,“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光”。自由不是无所事事,它是一种做事的良好状态。上帝给我们自由与能力,是要我们去完成使命,不是让我们只是玩。鲲化为鹏后,它想的第一件事不是去玩,而是“而后乃今图南”,向更光明的地方飞去。所谓“自由意志”,就是指一颗完全信仰的心。
  • 左手做人右手做事

    左手做人右手做事

    社会如江湖,混迹江湖之中,既不能做人皆如韦小宝那样圆滑善辩,过于张扬;亦不可做事都似郭靖般敦厚呆板,不懂变通。若想为人称道,又事有所成,惟有学习老顽童周伯通的左右互搏之术——左手做人,右手做事。
  • 推背图之谜(上)

    推背图之谜(上)

    《推背图中的历史(图文版)》由唐太宗时期的司天监李淳风和袁天罡合著,推算大唐以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国运盛衰,《推背图》因其预言的准确性,在古代历史上,一直被历代统治者视为禁书,同时却被平民百姓奉为经典,以各种手抄本形式广为流传,承载着人们对未来世界的思考和预知一切的希望。《推背图中的历史(图文版)》以明末清初大才子金圣叹评注本为底本,对《推背图》的六十象一一进行解读,揭开了《推背图》背后的玄机。令人不可思议地预测出了从武则天称帝到清朝灭亡一千多年的历史大事,并预言了核战争爆发、外星人入侵等未来事件。其的预言完全符合历史发展的顺序,而历史更是不可思议地按照《推背图》一一演进。
  •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不论你是圣哲贤人,还是凡夫俗子,都要从一点一滴开始积累做人的资本。一个人,如果有了成功的做人资本,就能在生活中扮演各种成功的角色。
  • 伦理学概论

    伦理学概论

    本书作者以中国传统伦理学的研究思路为逻辑依据, 从人性问题开始探讨伦理学何以必要和何以可能的问题, 在经过对道德起源、道德本质和道德修养等诸问题的探讨之后, 以理想人格的塑造作为理论的逻辑归宿, 其理论显示了相当的完整性与独创性。
热门推荐
  • 中医的保健之道

    中医的保健之道

    疾病是人类的大敌。它不仅损害人体的健康,还能消磨人的意志。本书分别根据相应的疾病配以相应的秘方。本书所列的药膳秘方,既有古方,又有创新,内容翔实,知识性与实用性并重,重点突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全书既有传统医学内涵,又是一本推广药膳秘方的科学读物。
  • 忆恋情离

    忆恋情离

    女主本以为和男主分手是因为他有了新欢可事实上却是他........................................
  • 六欲通神

    六欲通神

    体味人生之中五味六欲,知大千世界千奇百怪。我是谁?我怎麽活下去?我为什么活下去?我怎麽样才算是活下去?一切尽在六欲通神。
  • 炮灰女配

    炮灰女配

    一世繁华落幕,她却被卷入一个系统,帮小说里的女配完成心愿?我自己的心愿都没有完成好不好!什么?不同意就会被这世界抹去?好吧,等到任务属性满了后就可以离开这里重活一世,买卖不错,但为什么一切完成后却发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盗墓寻宝

    盗墓寻宝

    遥远地心深处存在一个高度的文明!传说人类起源于地心,从几千公里的地底爬出地表!从黑暗到光明;从爬行到直立!黑暗的暗黑大陆,高超的生物机械科技。巨型的机关兽、仿制的史前生物,与主人公一起探索长生的秘密!从盗墓到探寻人类的起源,马拉松日渐成熟!
  • 超脑天神

    超脑天神

    任你天资如妖,怎敌我心比超脑?人类的智慧,究竟可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宇宙之中,是否有真正的神灵?神奇的石头,宇宙的智彗本源,融入一个少年体内,将会耀出怎样的光彩?成神的道路,别人是那么的崎岖,可是,对于方天,却是那么的简单与自然,因为,他是这片宇宙唯一的——超脑天神!
  • 横刀夺爱:夜少的野蛮前妻

    横刀夺爱:夜少的野蛮前妻

    好个胆大包天的女人,竟然给他下套,强要了他这江城无冕之王?一夜风流,竟然翻脸不认账,巴上别的男人?某女轻哼,夜少大山不好靠,换个男人靠一靠!某BOSS气急争夺黑心妻:女人,快到碗里来,要么到我心里来!某千金:负分滚粗,你已经是前夫了!
  • 淡定:幸福人生的修心课

    淡定:幸福人生的修心课

    《淡定(幸福人生的修心课经典珍藏版)》由马银春编著,主要内容:人活在世上都要经历世事无常,谁也无法预料自己的人生。在饱经苦乐的人生中,如果一个人心中拥有淡定的信念,闲看庭前花落,轻摇刑扇城头,心怀坦荡、从容冷静、无忧无惧、看淡一切,练达而知内省、稳而重时机,那么就能活出真我,不被命运和外界左右和控制,收获丰硕的人生果实。淡定是一种大智慧,只有那些理性从容、不骄不躁的人才能做到;淡定是一种好心境,只有那些心态平和、成熟沉稳的人才能做到。淡定是我们获得幸福、快乐、成功的关键。《淡定(幸福人生的修心课经典珍藏版)》适合大众阅读。
  • 衣橱冒险记

    衣橱冒险记

    我俩打开这满是灰尘的衣橱,看见里面有一件大衣,不小心跌进去了,结果,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 豪门宠婚:若是青梅竹马来

    豪门宠婚:若是青梅竹马来

    她活了二十几年,他在她的生命里占据的不只是十几年的时光那么简单。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她在他给的爱情里迷了路,兜兜转转,一直都没有走出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