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讲道。而对于道讲得最早、最系统的是道家鼻祖老子。辩证法思想萌芽于《易经》体系建立于《老子》。陈鼓应先生指出:“老子由万事万物的对反现象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发展规律,从而建立了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性的辩证法——它发端于《易经》而体系的建立则完成于《老子》”;《易经》号称绝学。魏晋时道家的王弼用老庄解易,《易经》今传本就是王弼本。“王弼正崛起于汉代道家易以及重义理的古文经学派的流脉中。”关于《易经》书籍性质研判,自古以来见仁见智:(1)卜筮书。《周易·系辞上》具体介绍大衍之数的卜筮法,卦爻辞中有大量的吉凶占语,有咒语明确讲:“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一般认为《易经》之所以免遭秦火,正因其为卜筮书。宋朱熹《周易本义》主此观点,近人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高亨《周易古经今注》、李镜池《周易探源》等亦持此说。(2)哲学书。庄子认为“《易》以通阴阳。”阴阳问题是中国哲学基本问题。有学者认为《周易》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最系统的哲学著作。“易之为观,辩证唯物;易之为法,唯物辩证。”(钟致帅语),《易经》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易》的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易》的方法论是唯物辩证法。(3)历史书。讲述人类进化发展的历史。(章太炎《易论》)“乾坤两卦是绪论。既济、未济是余论,自屯卦至离卦,为草昧时代至殷末之史,自咸卦至小过卦为周初文、武、成时代之史。”(胡朴安《周易古史观》),另有学者或以为《周易》为商周之史。或以为是奴婢起义史,或以为是用谐音隐文体和卜筮外形写成的一部特殊史书。(4)预测学。《易经》运用三爻(自身本我、他人外因、天象趋势)和上下爻(事物发展)体系进行预测,用每一爻辞对某一阶段现状进行高度概括。称贞卜。孔子预测华夏文明起码可以传承三千年,结果果然应验,这一预测可见《论语·为政》篇。(5)行为学。《易经》认为人的行为要合乎规律。提出君子“以顺动”,即按着客观规律办事,同时“动者尚其变”,也要随机应变,趋利避害。君子更要“复”观,随时总结经验教训。(6)尚有其它,所据不一,现代还有人把它誉为“宇宙代数学”。“夫易广大悉备”,它会通弥纶天地之道,它是高于任何具体学科的大道之原。李学勤先生明确指出:“要真正理解易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按着中国文化本身的结构、途径和方法来看易学带给它的作用。从这个观点来看,其结果应该是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易学在整个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也更进一步地体会到易学怎么样在中国整个的学术里面起着核心的领导的和一切密切相关的重要的作用。”
同类推荐
地狱决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本套丛书主要包括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战史卷”,包括起源背景、序幕爆发、全面展开、相持转折、最后结局等内容;第二部分为“战场卷”,包括欧洲战场、大西洋战场、亚洲战场、太平洋战场、非洲战场等内容;第三部分为“战役卷”,包括空战、海战、陆战;第四部为“战将卷”,包括领袖、元帅、将领、英雄、元凶、悍将、枭雄、傀儡、间谍等内容;第五部为“战事卷”,包括盟国秘密和纳粹阴谋。历史上最重要的15次改革
一个强大的国家是其内部力量积蓄的外延,根本之处不在于一成不变地沿着一条路走下去,而是在每一个旭日东升、夕阳西下,依然步履匆匆的时候,都留有思索未来的空间。不让繁琐的过程缠住灵动的思想,不因肉体的歇息而冷落了精神无止境的耕耘。行于路,当思于路。
热门推荐
倾国一世娇妃:鬼王迎亲记
她本是天下第一毒姬,用毒是她的强项,却被人暗算,命丧黄泉。只怪她命大,穿越到了一个鸟国相府的嫡小姐身上,却不幸是一个废材。练不出毒就因为只怪身体太弱,本是一样的容颜为什么相差这么多?于宁王订婚,但却大逆不道,赐婚给了鬼王,当她知道鬼王是害死她的人时,她肠子都悔青了。恨不得下毒害死他。惹火混世魔王:大皇妃
陆家有九女,唯独九小姐陆明珠,是白痴一个。她本是二十一世纪的一名高级驯兽师,飞机失事,不仅没死,还附在另外一具躯壳中重生穿越到另外一个时空,变成又痴又傻的相府九小姐。她又会有怎样的奇遇?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