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的摇,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
军港之夜的优美旋律在小海风的耳边荡漾着。小家伙眯着小眼,小嘴巴微微的上翘,一双小手在胸前做着钟摆似的动作。这个出生于部队大院的小东西,从小就对军营里的歌曲特别敏感,很小的时候就能随着音乐的旋律哼哼几句,不过,能在调上的似乎不多。
小海风的父亲是个职业军人,部队驻扎在一个边境小城——TH市。这位共和国的同龄人具有着军人的火爆脾气,经常用他那粗壮结实的大手在小海风的屁股上“轻轻地”抚摸。究其缘由,只能怪小海风太淘气,经他手牺牲的东西数不胜数,单就一个军用的闹表,就被他拆了不下十多个。问他为什么拆闹表时,他竟然振振有词的回答,“想看看里面的都有啥,为什么会自己走?”按理说拆几个也可以发现个大概了,可是竟然拆了……不用废话,就一个字——揍!其实揍他真不冤,他那小脑袋根本没往研究上奔,拆那么多闹表其实就是为了拿出里面的齿轮当陀螺玩!
在海风一岁多的时,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正是那段日子的主题,评书开始风靡大江南北,收音机里充斥着刘兰芳大师的《说岳全传》。海风父亲住在部队,难得回家一趟,进了家门就打开了收音机,一边听着《说岳全传》,一边和海风的母亲在厨房里包饺子。可怜的小海风被凉在客厅里,他盯着收音机,不禁恶从心头起,怒向胆边生。于是乎,他蹒跚着小步,来到收音机旁,对着收音机的开关伸出了胖嘟嘟的右手,用力向左拧去。
“怎么没声音了?”海风的父亲放下了手中正包着的饺子,来到了客厅,“小兔崽子,你怎么把它关了,别捣乱。”父亲扒拉开收音机旁的小海风,刘兰芳大师的声音再度在屋子里响起。
“他怎么又把收音机关了?”刚回到厨房的父亲不得不又做了一次往返运动。
“金兀术来到……”又没动静了,这次海风的父亲懒得动了,于是指使海风的母亲去客厅。母亲来到收音机旁一拧开关,“咦?他爸,你过来看看,怎么不好使了?”海风的母亲满头雾水,刚才还好好的收音机怎么坏了?海风的父亲也很纳闷,疑惑着把开关左右来回拧,“不应该啊,刚才还好好的呢。”夫妻俩百思不得其解。
“看,他把电源拔下来了!”还是海风父亲有生活经验啊。
“怎么可能呢,他得爬上沙发再去够电源啊!这孩子也太淘气了吧!算了,咱别听了,万一再把孩子给电了。”看着无可奈何的父母,海风的嘴角露出了一丝不可察觉的微笑。
海风小时候,物质还是很匮乏的。海风的母亲很注重给小海风增加营养,于是在仓房里养了几只鸡。
有一天,小海风实在是太馋鸡蛋的香味了,于是缠着妈妈给他做鸡蛋羹。
妈妈无奈的对小海风说,“家里现在没鸡蛋了,等明天吧。”
“不嘛,我就要吃。”小海风嘟起了小嘴。
“那你去看看仓房里有没有鸡蛋。有,妈妈就给你做。”
过了一小会,小海风兴高采烈的拿着两个蛋来到了妈妈的旁边,“妈妈,做吧,有鸡蛋。”
妈妈很疑惑,“这个鸡蛋有点儿奇怪啊!你在哪里拣的?”
“咱家鸡窝里,就是那个芦花鸡下的。”小海风信誓旦旦的说到。
“这哪儿是芦花鸡下的?这分明是鸭蛋。”终于分清了是鸡蛋还是鸭蛋的妈妈照着小海风的屁股就拍了过去,“说,以后你还拿不那别人家的东西了!”
“不拿了!呜呜呜呜!”可怜的小海风,连鸡蛋鸭蛋都没分清楚就挨揍了。
小海风的父亲到南方进修去了,他经常托战友给小海风带些南方的水果和糕点。面对着那时北方难得一见的水果,小海风鼓起腮帮子拼命的吃。
“别吃了,再吃胃该难受了。”母亲善意的提醒着小海风。
“是我爸爸给我买的,是我爸爸给我买的,我就吃。”小海风说的特别仗义,一口气吃掉了很多柿子。没过多久,小海风就开始上吐下泻的,从此以后海风对水果没兴趣了。
小海风三周岁了,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了。由于海风母亲是国企职工,那个年代还没有大礼拜,而且海风的母亲星期二才休息,很少有时间照顾他,所以小海风不得以被送进了部队幼儿园——长托(星期一送,星期六晚上接)。小海风刚去幼儿园的时候总是哭,和他住在一个大院的小冬就劝他,“别哭了,一会儿我让我爸爸开车来接我们。”说完,小冬自己也开始嚎啕大哭。不过小冬毕竟比小海风大几个月,哭一阵就不哭了,继续劝小海风,“别哭了,一会儿我让我爸爸开车来接我们。”说完,小冬依旧嚎啕大哭……
总算到了星期天,天天闷在幼儿园的小海风难得回家舒展舒展。吃完午饭,他和大院里的两个小朋友一起结伴去大院后面的山里玩耍。此时,大院里可开锅了,一下丢了三个孩子,这父母们还能待得住吗?于是乎,去河边的去河边,去山里的去山里,去市场的也有,还有去报警的……
就在父辈们焦头烂额的时候,这三个小东西晃悠悠的回来了。一人手里拎个罐头瓶子,瓶子里还装了不少小蝌蚪。
“今天打你八下,让你长长记性,看你以后还乱跑不。”父亲把小海风抓进了卧室,锁上了门。“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别说,海风的父亲很讲诚信,说打八下绝不会缺斤短两。小海风捂着红红的小屁股抽泣着,楼下还传来叔辈们义愤填膺的声音,“多打几下,让他有点教训,这么大点儿就敢乱跑,以后还不得淘翻天了。”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小海风逃学了。
逃学的起因是一次学校组织的劳动。老师在班上宣布,“我们下午清理学校操场的残土,同学们回家把土篮子带来。都必须带来啊,没有带的不用来上学了。”
母亲中午回家给小海风做完饭就匆忙回去上班了,放学回家的小海风没有遇到妈妈,他只能自己找熟悉的邻居借。小海风住的是楼房,邻居家里都没有土篮子,眼看就要到了上学的时间,小海风急得是抓耳挠腮的。可是再着急,土篮子也急不出来,小海风想了想老师的话,只好不去上学了。晚上妈妈回到家里,小海风也没敢告诉她。就这样,小海风一连三天都待在了家里。
老师纳闷了,平时都准时上学的海风这是怎么了?难道病了?病了的话,家里也应该带个请假条吧。出于责任心,老师委派了一个离海风家很近的同学去海风的家里看看。
“你还敢不敢逃学了?说,还敢不敢了!”母亲轻易不打小海风,但打上可就没有海风的父亲打的“文明”。暴怒之下的母亲,扫帚、巴掌、脚,哪样顺手用哪个,小海风的脑袋、后背、屁股遭受了暴风骤雨般暴打,直打到小海风上气不接下气的说再也不敢逃学了。
四年级的时候,小海风开始不写作业了。天天放学就和院子里的小朋友玩,玩到很晚才回家。第二天上学的时候,小海风走的很早,他钻到没人的小胡同里拿出作业飞快的补上,那字迹可真是惨不忍睹啊。但还是有不少没来得急补上的,于是主任办公室是小海风经常罚站的地方。罚站次数多了,主任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你咋总来站着呢?站着也是站着,你帮我印印卷子吧。”
印卷子的油墨总把小海风的衣服弄的黑乎乎的,母亲纳闷的问他,“你没什么玩的了?怎么天天爬煤堆啊?你看看你的衣服,总黑不溜秋的。”
五年级的时候,小海风迷上了游戏机。上学路过游戏厅的时候总跑进去看会儿,有钱就玩个币子,所以经常迟到。放学的时候经常和同学钻进游戏房,抱着八位机,杀的昏天黑地的。
老师知道小海风迟到的原因后,私下批评他好几次,可是小海风脸皮厚,全当是耳边风。直到期中考试,小海风跌出了班级二十名开外。这下老师震怒了,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的把小海风批评了一通。小海风脸皮是厚,不过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小海风哭了,他哽咽着说期末考试前再也不去了,一定考进前十名。
还好,期末考试进前十了,小海风可以趾高气昂的玩游戏机了,他的眼睛近视了……
小学毕业的时候海风遇到了一个小女孩。说是遇到其实早就认识,都是一个院子里的。女孩比他小两岁,他们经常在一起玩过家家。那个时代上学都晚,小学毕业后已经十三周岁了,这时候的海风对异性有了朦胧的好感。
暑假的时候他们经常一起晚上出去玩,还压过马路。有一次压马路被隔壁的叔叔看到了,他告诉海风的父亲,“海风和姗姗压马路呢,他们是不是处对象呢?”海风的父亲倒是没多大反应,他怎么也想不到刚小学毕业的儿子竟然会这么“早熟”。
海风把自己的一个夜光***像送给了姗姗,姗姗把自己喜欢的塑料小松鼠送给了海风,他们想让对方在夜里也能陪伴着自己。海风还给姗姗买了个戒指,虽然不怎么值钱,但却是海风攒了很久才买到的!
海风要随司令部搬到另一个城市去了。知道消息的那天傍晚,海风和姗姗来到了院子里的篮球架下,姗姗依偎在海风的肩膀上,“我们还会再见到吗?”姗姗望着海风,幼小的心里有些恋恋不舍。
“我也不知道,但我相信我会回来的。”海风也很无奈,他喜欢姗姗。
“我要让你一辈子记得我。”姗姗掀起海风的袖子,在他的肩头狠狠的咬了一口,然后扬起头看着海风,脸上带着满足的微笑。
海风没有叫出声来,他的心里也难受,不过和他胳膊比起来,这难受不算什么。第二天,海风的胳膊上就出现了一圈黑紫色的印记——属于姗姗的印记。
这下海风可吓坏了,这要让父母看到可怎么解释?说是撞的?太假了吧!说是……得了,穿长袖吧。洗澡也不敢让父亲给他搓后背了。
海风很想抱抱姗姗,但总抹不开。
临走前的傍晚,在一个楼门洞里,海风鼓足了勇气对姗姗说,“我想抱抱你。”
姗姗点了点头,她同意了。海风的小愿望马上就要实现了,他心里这个激动啊,走路都差点绊到门坎上。就在海风即将伸出手的时候,外面传来了脚步声……
“苍天啊,大地啊,临走的时候连这点儿小愿望都不能满足俺吗?”当听清声音不是冲这个门洞来的时候,海风的心终于放下了,然而……
“姗姗,姗姗,回家吃饭了。”
在长二捆成功发射澳星的那天,海风登上了离开这个城市的列车。姗姗没有去送海风,他们还小,想煽情除非是屁股痒了。
海风临上车前,环顾自己生活了十四年的大院,黯然惆怅!
沈阳很大,海风在这里第一次知道了荔枝的味道,第一次知道大城市的物价竟然比小城市还便宜,也领略了四大天王的魅力。
由于英语成绩太差,初二暑假海风被父亲打发回了TH市,送到他直管的连队里,去跟军校毕业的高才生学习英语。
一年的时间海风不知道姗姗是不是还想着自己,是不是怀念着过去,他很不自信。
刚到熟悉的大院,海风就看到了正在门口玩耍的姗姗。身旁还有李叔叔跟随的海风只能礼貌的和姗姗打下招呼,得到的也是姗姗礼貌性的回应。海风失落的跟着李叔叔回到了他的家。
晚饭后,海风来到楼下,来到了这个他生活了十四年的院子里,只为了能和姗姗相处一会儿。海风知道,明天就要和李叔叔去部队了,那里离大院很远,离姗姗很远。结果这个想法成了奢望,直到李叔叔喊海风回去睡觉的时候姗姗也没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