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64700000006

第6章 陷阵之士

陷阵之士早在以前就有,就说近的,当年光武帝刘秀在昆阳之战中率领敢死者三千人冲破王莽军阵,这便是陷阵之士。对于陷阵之士,徐治也早有耳闻,吕布之所以天下闻名,不单单是他个人勇武冠绝天下,他手下的士兵也为他的威风出了不少的功劳,而高顺统领的陷阵营就是吕布军中最为精锐的部队。

当听起侯成和宋宪说起高顺与张辽在此训练陷阵之士,徐治就十分期待亲眼见识一番。然而,高顺的一番话,其意思再明白不过,徐治是无缘见到陷阵之士了。

王方在一旁道:“什么陷阵之士,都不敢让我们一见,恐怕徒有虚名罢了。”

这一句话算是彻底激怒了张辽,张辽怒道:“你是何人,竟敢质疑我的陷阵之士,莫不是想比一比?”

“哼,比一比又何妨,”王方趾高气扬,“难道我王方会怕你?”

“禀军候,五百骑兵已经分出。”侯成和宋宪回来了。

“正好,”张辽看向侯成,“立即擂鼓,召集所有将士,在校场集合。”然后他看向王方,道:“王校尉,敢不敢用你那五百骑兵对我五百陷阵步兵?”

“骑兵对步兵?”王方冷笑。

“怕了吗?”

“何怕之有?”

“那就来吧。”张辽说完径直走向校场。

“文远不可莽撞。”高顺拉住张辽。

张辽拂袖道:“伯平,切不可让人家小瞧了我们。”

三声鼓响,屯骑营里六千将士全部集合在校场之上,张辽高顺王方徐治徐虎五人站在上面。

张辽对着下面说道:“屯长侯成何在?”

“在。”侯成走出来。

“五百骑兵交付王校尉。”

侯成接令,挥动手中旗帜,最前面的三曲士兵走了出来。

侯成下令道:“上战马。”

这时,张辽又道:“宋宪何在?”

“在。”宋宪走出来。

“陷阵五百士兵全部出动。”

宋宪接令,挥动旗帜,从校场外缓步走来五百士兵,这些士兵个头差不多高,体型也差不多,步伐整齐,精气神十足,显然与其他士兵不同。

徐治看见这五百陷阵士兵,点点头,对着徐虎道:“虎弟,看见没有,以后我们带兵也要带成这样的威武之师。”

徐虎道:“的确如此。”

张辽再次下令:“五百陷阵步兵对阵五百骑兵,千余人退出校场。”

令下之后,其他士兵立即退出校场,有条不紊,整整齐齐,由此可见张辽高顺二人练兵果然不凡。

“请了,王校尉。”

王方看也不看张辽,接过侯成手里的军旗,走到骑兵后方高台之上,挥舞道:“布阵。”几番变化,五百骑兵阵型已成,却是最为常见的圆形阵,以防御为主,适合冲杀时运用。

张辽看了看王方的战阵,嘴角露出一丝微笑,道:“其阵无锋,不堪大用。”

“列阵,两翼展开,陷阵却敌,斩将搴旗。”随着张辽的一声令下,位于陷阵士兵后方的指挥宋宪立即挥舞旗帜。陷阵士兵两边展开,排成一条线,各自统一举起重盾。

徐治看到此处,对徐虎说道:“王校尉要以圆形阵冲杀敌阵恐怕要吃亏。”

“哦,为什么?”徐虎问道。

这时,高顺的眼睛也看向徐治。徐治知道高顺也看过来,便说道:“高军候以为如何?”

高顺淡淡的说道:“胜负已分。”

“为什么?”徐虎还在询问。

徐治道:“王校尉布下圆形阵,目的有二,其一校场太小,只有圆形阵最为适用,其二,王校尉知道陷阵士兵难对付,故而以守为攻,虽然这样的布阵很有道理,但是这也正是王校尉所败之处。”

徐虎还是不明白。

“拭目以待。”

“冲阵。”王方军旗挥下,鼓声响起。

五百骑兵轰轰烈烈冲了过去,顿时尘土飞扬,叫声不断。

张辽目光如炬,道:“两翼收缩,举盾,拉弓。”

原本一字摆开的陷阵士兵此时两边开始慢慢合拢,各士兵纷纷举起重盾,箭矢已经从背上的箭袋中取了出来,搭在长弓之上。

“杀。”

王方指挥的五百骑兵已经杀到五十步以内,浓烈的尘土拍打在五百陷阵士兵的脸上,他们居然连眼睛都不眨。

宋宪看向张辽:“军候,敌军以至五十步内。”

“等。”

“敌军以至三十步内。”

“再等。”

“二十步。”

“十五步。”

“十步。”

就在这时,张辽突然长啸一声:“举盾,张弓,射。”

军旗落下,五百陷阵士兵盾牌掀起,露出强弓,一刹那,弓满箭出,每一支箭射出必中敌军。

“两翼合围,杀。”

随着张辽的声音,五百陷阵士兵已然将王方的骑兵全部包围,骑兵在包围中失去灵活性,无异于步兵。

“虎弟,可看出其关键之处在哪里?”徐治微笑着说道。

徐虎目不转睛的看着战场,摇头。

“在于王校尉的骑兵冲阵被陷阵士兵给挡了下来,这就是圆形阵最大的弊端,守有余而攻不足。”

听到这话,就连高顺也不禁对徐治刮目相看。高顺道:“足下高见,未请教姓名。”

“在下徐治,乃是王校尉手下一屯长。”徐治对着高顺拱手。

“我乃高顺,字伯平,”高顺还礼,“徐屯长对兵法颇有见地,顺佩服。”

高顺一生对人很少赞许,佩服之人更是少之又少,就算是他的主公吕布,高顺也只有感激之情。这倒不是高顺高傲,实乃高顺性格所致,高顺为人素来低调,不善言辞,外表看似冷淡,不通世故,实则是内秀于心,有大智慧。且高顺极重义气,感激吕布知遇之恩,便认吕布为主,感念张辽知己之情,便对张辽推心置腹,乃大丈夫所为。

“说起兵法,高军候是我所见过的最为厉害之人,治自知差之远矣,只希望有朝一日能在军候手下学习一二。”

“实在是抬举顺了。”

与此同时,张辽的五百陷阵士兵已然将王方的骑兵全部歼灭,陷阵士兵损伤只有数十人。

“斩将搴旗。”

随着张辽最后一道命令,陷阵士兵蜂拥而上,冲向王方,王方无奈,束手就擒,眼睁睁的让斩了军旗。

“王校尉,如何?”张辽看向王方。

王方羞愧难当,但他却不是蛮不讲理之人,他拱手道:“方不如也,心服口服。”

张辽立即拱手,鞠躬道:“王校尉言重,方才实乃意气之争,还望校尉不要见怪。”

张辽秉性耿直,识大体,知高义,眼见王方如此,他怎么不会不对王方产生敬重之情?

张辽遣散校场上的士兵,令侯成宋宪继续操练,随后便领着王方徐治徐虎三人进了营帐。

几人落座后,王方问道:“听说太师新建北军五营,各营皆有校尉统领,为何这屯骑营是你二人统领?”

张辽叹了口气,道:“原本乃是我家都尉掌管着屯骑营,可是那李儒害怕我家都尉拥兵自重,故而让太师将都尉留在身边,都尉见此已成定局,无可奈何之下,便推荐我们以军候身份代掌大营。”

徐治暗自点头,心想董卓如此也是正常,吕布虽然骁勇无双,在军中声威隆高,可是此人反复无常,若一旦掌兵,太师可就坐不安稳了。

王方想了想,又说道:“看二位军候都是将帅之才,屈尊在吕都尉身边做一小小的军候,实在是于心不安。二位何不来我家中郎将这里,以二位的大才,最少起码可以得到军司马的职位,就算是校尉也说不定。”

张辽摇摇头,道:“多谢王校尉好意,实在是都尉于我们都有知遇之恩,若是贸然背弃,恐为天下人耻笑。”

王方讪笑一声:“军候高义。”他又看向没有说话的高顺,道:“高军候以为如何?”

高顺仰着头,闭着眼睛,缓缓道:“常闻忠臣不事二主,王校尉不必多说。”

王方见张辽高顺二人是难道的大才,本欲为目前正缺少将领的徐荣招揽,却不想是这样的结果,真是大失所望。

“既然如此,我也不勉强,若是二位有朝一日想要再投新主,相信我家中郎将一定高位以待。”

张辽高顺没有答话。

徐治看了看王方,站了起来,对着张辽高顺拱手道:“二位军候,常言忠臣不事二主,那敢问二位军候效忠的可是大汉?”

这话一出,张辽高顺皆为动容,张辽看向徐治,说道:“不知你是何意?”

“吕布吕都尉和徐荣徐中郎将皆为汉臣,你们为吕都尉效力和为徐都尉效力有何区别?”

“这······”张辽有些说不出话来。

徐治继续说道:“我猜想二位投身军戎,必是带着一腔热血来为大汉建功立业的,可若是在徐中郎将麾下更能施展心中报复,何乐而不为?毕竟不管在谁的麾下,都是为大汉尽忠,二位,我说的有错吗?”

在场之人皆为之侧目,他们绝对料想不到年仅十七岁的徐治会说出这番话来。

张辽也站起来,拱手道:“足下见识不凡,在下佩服。”

徐治还礼,道:“军候重情重义,治也有耳闻,一时难舍旧主,我也知道,但是为了大汉,为了抱负,应该择木而息,而不负一腔热血。”

这时,高顺也站了起来,他道:“徐兄弟,天下事,岂在三言两语中便能见分晓,来日方长。”

徐治笑了。因为高顺对他的称呼变了,由原先的“屯长”改为“兄弟“,这实际上是在说已经把徐治当做朋友了,而且听高顺话中意思,已经对徐治的建议动了心。

这实在是意想不到的结果。

“对,来日方长,兄长说的是,”徐治也在不知不觉中将对高顺的称呼也改为了兄长,这是一种心照不宣的相知,“那今日打扰,告辞了。”

几人又寒暄几句,王方徐治徐虎三人便领着五百骑兵回到了步兵营。

同类推荐
  • 明侯

    明侯

    黑暗的历史,血淋的屠刀,早已注定的结局,却因为李从年的出现,让明末那黑暗的历史获得重生,如画江山,乱世豪杰,北地拜封侯。-----------------------------------------------------粉嫩新人,求粉!
  • 正大光明

    正大光明

    一个现代人不小心穿越,于是,一双年轻却有力的大手,拉开了大明朝改革开放,永为天朝上国的序幕。历史大潮的激荡回转,往往开始于一个小小的水珠翻滚,那么,我们的主人公是如何激起这一串涟漪的呢?
  • 暮明雪

    暮明雪

    陌刀如墙何惧铁骑,鸣镝所向天下披靡。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山野之间的少年只想活着!挣扎着时而为官时而为匪。明末乱世的幕布缓缓拉开,爱恨情仇,家国江山,他该何去何从?
  • 甘肃文史精粹 4(风物卷)

    甘肃文史精粹 4(风物卷)

    本书遴选了《甘肃文史》自创刊以来47期发表的甘肃文史方面的精品文章,分为学术、资料、掌故、风物四部分,涵盖了甘肃历史、经济科技、政治、文化、文献等领域。
  •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

    这是一本亲历者书写的、深刻揭露抗日战争前后一段时期内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著作。作者万斯白是意大利人,后加入中国籍。曾在张作霖的特务机构工作,并亲历了张作霖被日本暗杀事件。后因家人被日本劫持,不得已加入日军特务机关并为其效力。因仇视日本军国主义、同情中国的抗日力量而被日本人痛恨,后逃往上海,并发表了本书。书中记录了他在日本特务机关工作期间的种种经历及见闻,揭露了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大量秘密,如日本间谍在中国的组织及活动、张作霖如何被杀细节、日本人在中国如何压榨民脂民膏等。
热门推荐
  • 王牌女侦探

    王牌女侦探

    一桩桩连环杀人案,一个特邀成立的CM部,蛛丝马迹之下,精巧杀局也敌不过玲珑心肠的缜密追查。职场上,她是冷静睿智的刑警精英;情场上,她是有苦难言的负心人。校园少女神秘死亡,一把神秘的钥匙,线索直指三年前的一桩旧案:京城权少被自己心爱的女人送上法庭,轰动全国!彼时她家破人亡流落异乡,他前途尽毁饱受屈辱。三年后,他卷土重来,当她被他找到,爱恨纠缠的背后,竟是不死不休的谜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

    胆小鬼连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人间失格,即丧失为人的资格。这是太宰治生平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最重要的作品。全书由作者的序言、后记,以及主角大庭叶藏的三个手札组成,描写主角从青少年到中年,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以及渴望被爱的情愫……借由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一生与思想刻画其中,这部小说一直被认定为他的自传性作品,并且藉此提出身为人最真切的痛苦问题,从滞涩的行文中更可体会其内心深切的苦楚,完成本篇作品之后,太宰治终归还是选择了投水的方式......
  • 一花一天堂

    一花一天堂

    无数细碎的感情摊手摊脚地从记忆中爬出来,有甜美的,有醉人的,有迷惘的,有心疼的,有忧伤的……从春天到夏天,从秋天到冬天,一个又一个轮回,树木一圈一圈地书写着生命的年轮,荣枯更叠,那些曾经注入生命里的感情却海枯石烂永恒不变。记忆回流到童年的光阴,那一个身影,那种深刻的感情,如同花园里的空气,夹着清澈的阳光,每个时刻都能清香地呼吸着。有时候,觉得他就像这个世界里上帝放入的另一个自己……
  • 四国战争

    四国战争

    四国战争的前夕,孤身一人逃入黑暗的十三岁少年,独自穿越大陆前往法师学院,在乱世中为了复仇而努力生存下去的故事。绯色的瞳孔中所看见的,是世界的残酷,还是友情的温暖?历史与传说的交错中,黑暗的真相迎面而来。魔法的世界真真假假,成长的烦恼接踵而来,等待在少年前方的,究竟是救赎还是毁灭?传承着数千年悠悠时光的英雄传说,背负着仇恨与希望的少年故事的新篇章,正在慢慢展开。
  • 一笑为魔

    一笑为魔

    天地为囚笼,世间吾主宰。废物少年,却被寄生魔胎。然而天道不容,他该何以立于天地间?
  • 守夜笔记

    守夜笔记

    太阳落山了,我才开始了一天真正的生活。虽然我出身在不知岁月的神话时代,但生活在如今的夜空下,那我将为世人等来他们的每一个黎明。安静的睡吧!你们的夜将由无数个我这样的人来守护!
  • 熟悉的彼岸花

    熟悉的彼岸花

    她姓芷,名若水。当她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她的父母离奇死亡,她要报仇,为了她的家族!她要变强,7年后,她改名换姓,成了人人忌惮的至尊魔君。但是,她早已失去了欢笑,一切都只为了复仇。她得知仇人的儿子在疑水高中,她去上高中,想尽办法接近他,让他爱上她。。。。。。
  • 杀手之魂

    杀手之魂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当日,日军便在南京进行一场震惊世界的屠杀!而此时,刚刚从德、日、美三国留学回来的高材生杨新国见证了这一悲剧的发生,此时早已富有盛名的超级杀手、热血青年的他,将要以一种常人无法想象的不同方式来报复这群侵略者……
  • 倾绝恋

    倾绝恋

    “这是一百万,算是我樱默遇人不淑的代价!”樱默冷冷的将银行卡甩在他脸上。一百万?她不是空有外貌,家境贫寒嘛?
  • 早安,我的女友大人

    早安,我的女友大人

    失去母亲的女主身负师傅交代的计划来到了男主的身边,与男主纠结了的爱情史,可为坎坷,但因故事的真相,反目成仇……直至四年后,女主肩带萌娃回到开始的一切,与男主的偶遇,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再次紧紧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