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1300000045

第45章 死亡

人类,因为具备理性,必然产生对死亡的恐惧。但一般而言,自然界中不论任何灾祸都有它的治疗法,至少有它的补偿。由于对死亡的认识所带来的反省致使人类获得形而上的见解,并由此得到一种慰 藉。所有的宗教和哲学体系,主要即为针对这种目的而发,以帮助人们培养反省的理性,作为对死亡观念的解毒剂。

然而,由于死亡的种种教训,却使一般人——至少欧洲人,徘徊于死亡是“绝对性破灭”和“完全不灭”的两种对立见解之间。这两者都有错误,但我们也很难找出中庸之道的见解。因此,莫若让它们 自行消灭,另觅更高明的见地吧!

我们先从实际的经验谈起。——首先,我们不能否定下列的事实:由于自然的意识,不仅使人对个人的死亡产生莫大的恐惧,即使对家族之死亦哀恸逾恒。而后者很明显并非由于自身的损失,而是出于 同情心,为死者的遭遇大不幸而悲哀。倘使在这种场合下,不掉几滴泪,表示一些悲叹之情,便要被指责为铁石心肠,不近人情。因此,倘若复仇之心达到极点,能加诸敌人的最大灾祸,便是把敌人置 于死地。

从上述来看,死亡便是最大的灾祸,死亡意味着毁灭,以及生存的无价值。死亡的恐惧实际是超然独立于一切认识之上的;人类的最大灾祸便是死亡的威胁;我们最大的恐惧来自对死亡的忧虑;最能吸 引我们关心的是他人生命的安危;最害怕看到的便是执行死刑。但是,倘若我们因惧怕死亡而惶惶不可终日,为这短暂的时间而太过忧愁,为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濒临危险而大感恐惧,或创作一些把主题 放在死亡的恐怖、使人感到惶恐悚惧的悲剧,实在是再愚蠢不过的事。

人类对于生命的强烈执著,是盲目而不合理的。因为,我们在未出生前,不知已经经过多少世代,但我们绝不会对它悲伤,那么,死后的非存在,又有什么值得悲伤的?我们的生存,不过是漫长无涯的 生存中之一刹那的间奏而已,死后和生前并无不同,因此实在大可不必为此感觉痛苦难耐。倘若说对于生存的渴望,是因“现在的生存非常愉快”而产生,事实上并非如此。一般说来,经验愈多,进而 对非存在的失乐园怀有更多憧憬。此外,在所谓灵魂不灭的希望中,我们不也时常企盼所谓“更好的世界”吗?——这些,都能证明“现世”并没有多美好。话虽如此,世人却很热衷于谈论有关我们死 后的状态问题,谈话原无可厚非,但若过分,则难免钻牛角尖。不幸的是,几乎所有的世人都犯这毛病。事实上,死后的无限时间和未出生前的无限时间,并没有什么不同,因而毫无值得恐惧之处。人 既已不存在,一切与我们生存无关的时间,无论是过去抑或未来,都不再重要,为它悲伤,实在毫无来由。

伊壁鸠鲁斯对死亡问题有过这样的结论,他说:“死是与我们无关的事情。”他注释说:“因为我们存在时死亡不会降临,等到死神光临时,我们就又不存在了。即使丧失些什么,也不算是灾祸。”因 此说,一切生物对死亡的恐惧和嫌恶,纯粹都是从盲目的意志产生,那是因为生物有求生意志,这种意志的全部本质有着需求生命和生存的冲动。此时的意志,因受“时间”形式的限制,始终将本身与 现象视为同一,它误以为“死亡”是自己的终结,因而尽其全力以抵抗之。

生命,实际上对任何人来说都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珍惜的。我们之所以那样畏惧死亡,并不是由于生命的终结,而是因为有机体的破灭。因为,实际上有机体就是以身体作为意志的表现,但我们只有在病 痛和衰老的灾祸中,才能感觉到这种破灭;反之,对主观而言,死亡仅是脑髓停止活动,意识消失的一刹那而已,随之而来的所有波及有机体诸器官停止活动的情形,其实不过是死后附带的现象。因此 说,不管死亡如何令人恐惧,其实它本身并不是灾祸。当生存中或自己的努力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为不治之症和难以消解的忧愁所烦恼时,大自然就是现成的最后避难所,它早已为我们敞开,让 我们回归自然的怀抱中。生存,就像是大自然颁予的“财产委任状”,造化在适当的时机引诱我们从自然的怀抱投向生存状态,但仍随时欢迎我们回去。当然,那也是经过肉体或道德方面的一番战斗之 后,才有这种行动。大凡人就是这样轻率而欢天喜地的来到这烦恼多、乐趣少的生存中,然后,又拼命挣扎着想回到原来的场所。

无可否认,生死的决定应是最令人紧张、关心、恐惧的一场豪赌,因为在我们眼中看来,它关乎一切的一切。但永远坦率正直,绝不虚伪的自然,以及“圣婆伽梵歌”中的毗瑟驽,却向我们表示:个体 的生死根本无足轻重,不管动物或人类,它只把他们的生命委之于极锁细的偶然,毫无介入之意。——看罢,只要我们的脚步在无意识中稍不留意,就可决定昆虫的生死;自然之对待人类与动物相同, 在人类身上,个人的生死对于自然根本不成其为问题,因为我们本身亦等于自然。仔细想想,我们真应该同意自然的话,同样不必以生死为念。

诚然,人类由“生殖”凭空而来,基于此义,“死亡”也不妨说是归于乌有。但若能真正体会这种“虚无”,也算颇饶兴味了。因为这种经验性的“无”,绝不是绝对性的“无”。换句话说,只须具备 一般的洞察力,便足可理解:“这种‘无’不论在任何意义下,都不是真正的一无所有,或者,只从经验也可看出,那是双亲的所有性质再出于子女身上,也就是击败了死亡。”

尽管永无休止的时间洪流攫夺了它的全部内容。存在于现实的却始终是确定不动而永远相同的东西,就此而言,我们倘若能以纯客观的态度来观察生命的直接进行,将可很清楚地看出:在所谓时间的车 轮中心,有个“永远的现在”。——若是有人能同天地同寿,他便能观察到人类的全盘经过,他将看到,出生和死亡只是一种不间断的摆动,两者轮流交替,而不是陆续从“无”产生新个体,然后归之 于“无”。种族永远是实在的东西,它正如我们眼中所看到的火花在轮中的迅速旋转,弹簧在三角形中的迅速摆动一般,出生和死亡只是它的摆动而已。

佛陀常言:“解开心灵之结,则一切疑惑俱除,其‘业’亦失。死亡是从褊狭的个体性解脱出来的瞬间,而使真正根源性的自由得以再度显现。”基于此文义,这一瞬间也许可以视之为“回复原状”。 很多死者之颜面呈现安详、平和之态,其故或即在此,看破此中玄机的人更可欣然、自发地迎接死亡,舍弃或否定求生意志。因为他们了解,我们的肉身只是一具皮囊而已,在他们眼中看来,我们的生 存即是“空”。佛教信仰将此境界称之为“涅槃”,或称“寂灭”。

同类推荐
  • 灵魂的指向

    灵魂的指向

    在以后的日子里,“坐”过火车成了我向玩伙们显耀的资本。在向他们描述火车的时候,我刻意隐瞒了它实际的脏乱和简陋,将它夸饰成了童话里的天堂。一时间,“坐”火车成了村里所有孩子最梦寐以求的向往,我也便一跃而成为他们最羡慕的对象。
  • 我想知道究竟有多远

    我想知道究竟有多远

    本书讲述了一个“在路上”的故事。住在山里的小说家,忽然萌发了徒步走回城市的念头。路远,刮风,下雨,体力不支,都挡不住唐吉诃德式的热情。他艰难地走完上百公里的路,愉快地思索关于信念、信条、执着、坚守、拒绝的问题。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引人深思,弥足珍贵。
  •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

    在叙述中,说者先要被说,然后才能说。主要靠主体意识回向自身才能出现。《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由赵毅衡所著,本书介绍了叙述行为、叙述主体、叙述层次、叙述时间、叙述方位、叙述中的语言行为、情节、叙述形式的意义等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供读者阅读学习。
  • 红楼韵事

    红楼韵事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犀利的笔触,对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爱情婚姻、人情世故、家族兴衰、权力运作、风俗流变、道德与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度解析,揭示了红楼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破解了许多未解之谜,生动展现了清朝社会各阶层生活中的潜规则。本书富于哲理,故事性强,文字幽默风趣。读者在领略阅读快感的同时,还能对《红楼梦》的理解更为深刻,从而得到人生的启迪。
  • 此岸彼岸

    此岸彼岸

    我和姐姐从父母的出生地和名字中各取出一个字,组合成“景静”和“宁瀛”,作为我俩的笔名,通信和写诗互赠,就用笔名落款。我内心里还有别样的兴奋,童年时我随父母直呼姐姐其名,被母亲多次纠正。
热门推荐
  • 我是阴司一鬼差

    我是阴司一鬼差

    工业革命开始,天,暗了,诸神,在哪里?在这个科技时代,阴司鬼神,代表什么?
  • 霍霍而婚

    霍霍而婚

    五年前,她去医院产检,却被小三按在手术台上强行打胎。五年后,她被上司设计,他救了她,却又羞辱她,“梁箫,五年了,你还是没变,一样的下贱!”她无意纠缠,只想珍惜和女儿相处的每一天,他步步逼近,咄咄逼人。当她跪在雨地里苦苦哀求,“求求你,救救我们的女儿……”他冷笑绝情,“你确定那野种是我的?”当她站在高台上纵身一跳的时候,他却情深哀求,“回来吧,我和孩子需要你!”可惜,一切已经太迟。她宁愿死,也不要回到他身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灵魔世界

    灵魔世界

    因为家族血统的关系,她有着与生俱来强大力量;也因为血统的原因她召唤出来的魔兽注定只能是人类。召唤出来的人类难道是随机性的指定人选还是偶然的注定,然而如果是偶然的注定那非要把我的世界改变吗!但我并不属于你们的世界,更不是你们混沌世界里的人类,也不是什么法师、外界神兽之类的魔兽,只是一个来自不同空被召唤过来的高中生;一个满脑子只会想钱的钱奴,打架只会逃跑而不出众的家伙。在一个危机重重的世界里如同婴儿般见识的我该怎么办能存活下来吗?来到了这个世界后自己莫明其妙的有着像与生俱来的能力和一个不为人知的自我封印的封印术,一切能力都是我本身还是因为她?封印的施术又是谁?
  • DOTA之传承

    DOTA之传承

    站在世界之树的巅峰,蔑视群雄!缓缓举起手中的权杖,问谁能敌!即便泰山崩于我眼前,我亦无惧!只问天下…………谁人可匹!
  • 基督山伯爵

    基督山伯爵

    本书是一本通俗历史小说,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主要讲述的是19世纪一位名叫爱德蒙·唐秦斯的大副受到陷害后的悲惨遭遇以及日后以基督山伯爵的身份成功复仇的故事。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处处出人意料。急剧发展的故事情节,清晰明朗的故事结构,生动有力的语言,灵活机智的对话使其成为大仲马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具有浓郁的传奇色彩和很强的艺术魅力。
  • 永恒仙尊

    永恒仙尊

    慕白穿越重生,握地书碎片,踏日月星辰,开启无限模式,入武侠,闯西游,笑傲封神。任凭你仙道逍遥,任凭你神魔张狂,唯我仙尊,唯我永恒!
  • 剑魂路

    剑魂路

    他是一个生在普通家庭的孩子,由于在学习能力上表现得不好,经常被同岁的人取笑,但在母亲的鼓励下依然努力着,直到有一天,他的父母毫无预兆的地离开了他,不知去向,当时只有十二岁的他毅然决定寻找自己的父母,他一步一步远离自己的村庄,一步一步踏入一个他从未想过的圈子……
  • 阳光的味道:受用一生的名人格言

    阳光的味道:受用一生的名人格言

    本书自始至终贯穿着这样的全新理念:“在阅读好书中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让同学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中展开广泛阅读,在广泛的阅读中挑选出一篇或一组真正感动、启迪自己的文学精品,并把这些精品当作自己研究社会、研究人生、研究历史,甚至是研究自己的案例。在读、品、悟的过程中,激活自己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会用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去探究文学案倒,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观察、体验、构建新的生活世界和艺术世界。
  • 绝对成交的心理操控术

    绝对成交的心理操控术

    销售的目的在于与客户成交,而与客户成交的根本在于“打动人心”。谁能在瞬间打动客户的心,谁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订单;谁能持续地赢得客户的心,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最终的赢家。要想实现上述目标,销售员不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成交技巧,还必须懂得如何操控客户的心理。本书以成交过程中的心理操控为重点,全面解读如何运用读心、攻心等心理策略,帮助销售员有效引导客户心理,最大化地激发客户购买欲望,从而在最短时间内顺利成交。
  • 古明

    古明

    上古之前,天地空蒙,盘古开天辟地,逐混沌于海角之下,力竭而亡……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古明闹市蛰伏,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现世界和异能界的云波诡谲,灭天大劫的即将降临,究竟谁才是解民于倒悬的救世主“落日”?古明十五岁开天眼,洞明世上蝇营狗苟;耳听八方,风吹草动尽收耳际;力大如牛,赤手空拳可穿墙凿洞,于这天下究竟是福是祸?古明和落日、盘古,三者究竟是何关系?本书虽是悬疑玄幻,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玄幻文,因此抱着单纯想看玄幻文各种修炼、各种品阶、各种打斗的人请止步。本文以故事为主,玄幻为辅,讲江湖儿女,讲英雄情怀,讲热血追求,更是试图用一种荒诞的“真实性”来探寻活着并好好活着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