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100000002

第2章 造反总是有理的(1)

§§§第一节关于知识分子的问题

古时候读书人:“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连孔孟这样的贤哲之辈也必须依靠权势这张皮,没有这张皮,自己连一个挂靠的地方也没有。

太原郡(山西省太原市)晋阳宫(隋朝皇帝临时行宫)宫监(接待办主任)裴寂,没事时一人躲在书房看书,看到孔孟这些贤哲之辈的遭遇不免独自感叹,历史只是换了一张皮,读书人还是读书人,可悲可悲。

裴寂寒门子弟少时父母早亡,跟随大哥长大,当年参加科举考试,没有经费,独自一人走路到隋朝首都洛阳(陕西省西安市),

裴寂虽然成绩好也只能上庶学,但裴寂很聪明,在学校读书期间,他就认识到了一个问题。

自己除了功课好之外,更应该表现好,所以一有空闲,便积极的参加学校里的各种活动,渐渐地在学校里崭露头角。

学习好,表现好,学校里面这样的学生老师们最欣赏,有各种机会便不遗余力地推荐给他。

在老师眼中看来,庶学这类三流学校,如果能培养出一个九品县长,那也是老师们值得骄傲的事。裴寂在老师们的帮助下,再加上自己平时的认真学习,毕业的当年裴寂便顺利地考中了进士,当上公差吃上了皇粮。

中举后,裴寂给李渊做了几年幕僚写了几年无关痛痒的文章,被安排到太原郡(山西省太原市)晋阳宫负责接待工作。在别人眼中这是高升前锻炼的场所,工作在这里,一来可以打通自己的人际关系,因为这里往来的都是能决定官员升迁的高人,便于跑官,二来这样的工作也告诉周围人,我跟的人就是李渊(太原郡留守,封号唐公),别人也会看着李渊的面子给予照顾。

但裴寂打心眼里瞧不起这份工作,他认为宫监就是一个管衣管饭的差事,但因为是李渊的安排,心中的不满一直不好发作。

裴寂有一个好朋友——晋阳县县令刘文静,他们曾经都是李渊的幕僚,后来被李渊派到各地做官,因为这个原因两人很熟。

刘文静和裴寂吃皇粮的方法不同,刘文静父亲是隋朝镖骑将军(军区首长),在征战中以身殉职,被隋朝追赠为上司仪同三司(国家革命英烈)他通过九品中正制进入公差行列。

今天裴寂突然想起知识分子的事,便找来刘文静,两人登上城楼,望着远处的群山,不免发出万千感慨。

裴寂出身寒微,对自己现在的身份仍然有些不满足,他时常抱怨自己的老爸怎么就不是一个官。

刘文静的想法却与他相反,他情愿去做一个地方官。

在城楼上,两人聊起来,曾经的记忆当然是他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一聊便谈到了曾经寒窗苦读的日子,回想过去,展望今朝,两人根据自己多年的生活经验谈到了应该怎样去品人,特别是年轻人。

刘文静认为,衡量一个年轻人是否有前途,首先看其志向,如果一个人胸无大志,长大后一定甘于下流。

听完刘文静的观点,裴寂笑了,但仔细想想连连点头称赞,裴寂自己也总结起来,他认为有以下四条。

第一,志向,有志向,就不会甘于下流,自觉奋发向上;

第二,见识,见识来源于认真的学习,学习能够增长人的见识,有见识的人就知道学无止境,不会稍有收获就沾沾自喜;

第三,情商,情商很重要,为人处事,人际关系是否良好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谋事的成败;

第四,毅力,有毅力就没有什么事情不能成功。

§§§第二节 其实并不想这样

封建王朝大规模的进行各种建设,最高兴的当然莫过于各级官吏。因为,上可以克扣下拨的建设资金,下可以趁机偕农民的油,所以,进行建设在各级封建官僚的眼中是一件好事。

而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这却是一种难言的痛苦。民虽愚,但并非没有理性计算成本的时候,在他们有限的认识当中,蚁民们觉得忍无可忍的时候,干脆就放弃了最后的理性。

从公元611年的春天开始,隋朝各个城市的大街上,经常可以看见农民举着“起义”的大旗从各地走来。

隋朝立国的时候,国家认真实行笼络知识分子的各种制度,起义的农民因为没有知识份子的指挥,朝廷随便设下几堵围墙,便轻松的让愤怒熄了火。

制度永远是与人性做着博弈。隋朝建国不久,国家笼络知识分子的各种制度因为各种原因开始慢慢失去作用,这便让很多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被迫流落民间,他们一旦与不满现实的劳苦大众结合起来,后果相当严重。

平日里没有多大威胁的农民起义,因为有了知识份子的指挥,开始在隋朝各个城市发动混乱,从公元611年的夏天开始,隋朝政府对局势的控制能力由开始的主动出击变为被动接受。

公元613年,隋炀帝举全国之力远征高句丽(朝鲜),礼部尚书(国务院内政部长)杨玄感利用国内矛盾,举兵叛乱。这场由高干子弟发动的叛乱,刘文静很不幸卷了进去,被关进了监狱。

对于造反这样的事,刘文静有着自己清醒的头脑,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能参加。而脑子简单的年轻人则不一样,刘文静的女婿参加了,还在里面成了一个骨干,因为此事刘文静郎当入狱。

狱中的刘文静,恨死自己这位名叫李密的女婿了,每天不好好念读书,热心政治。

李密这个人大家在脑海中一定要加深一下印像,关于他的事后面还有很多。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女婿犯下的错误,刘文静不会丢掉头上的乌纱帽,自己阅人无数,女儿的婚姻大事却这样糊涂,在狱中的刘文静时常抱怨。

谋反这等株连九族的事,如果没有过硬的关系,刘文静知道自己出不了监狱这道铁门。九品县令,官俸很少,没有钱上下打点,刘元静只能静静等着,等着时间慢慢耗去,隋炀帝大发慈悲放了自己。

这样一等,就等了一年,没有得到宣判的刘文静,心里开始不平衡。刘文静知道这样等下去的结果只能坐一辈子牢,想到这些,他有些灰心,与其这样,当初还不如和女婿一起反了,因为横竖都是死。

没有钱打点上下关系的刘文静,在牢里一晃就到了公元617年,这一年他被转移到了太原郡(山西省太原市)李渊管辖的监狱。听说这件事后,刘文静长舒了一口气,阴霾许久的心情渐渐开朗起来。他知道,到了太原就是到了自己地老家,接下来的事情就很好处理了。

对于刘文静这样的人,隋炀帝并没有一棒子打死的想法,培养人才不容易,这样的人留着还有用。更何况刘文静没有参加杨玄感的叛乱,隋炀帝下令将刘文静这样的人遣回原籍,背后隐藏的信息是宣布这批人即将平反。

回到太原后,自由又重新回到了刘文静身边,但这种新鲜感并未让刘文静高兴多久,看着自己寒窗十年奋斗的功名一下子没有了,刘文静心里多少有一点不满和愤怒。为了生活,刘文静不得不投靠李渊,在他幕府中做一个幕僚糊口。

幕僚与县令,成就感不言而喻。幕僚是李渊为了笼络刘文静这样的读书人开办的慈善机构,而对于刘文静这种宁做鸡头,不为牛后的人而言,这样的结果心里多多少少有点失落和压抑。

在李渊家中,刘文静发现了一个年轻人,就是裴寂曾经向他推荐的李世民,从李世民的谈吐中,刘文静觉得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窥测人是一种本领,在官场混迹多年的刘文静这一点还是有所锻炼的,在和李世民的交往中,他发现李世民和自己女婿李密是同一类人,有理想有抱负。

只不过李世民的身上有一种东西自己的女婿没有——务实的精神,相比之下,李密就是一个梦想着一夜之间功成名就的理想青年。。

看着李世民,刘文静做官的渴望又重新燃了起来,头上顶着乌纱帽时,刘文静不会想着造反的事,现在没有了乌纱帽,刘文静总想着一定要干点事出来。

如果在太平盛世,李世民也和当时许多高干子弟一样,沿着主辈当官的规律一直走下去:考举人,顺利通过进士考试,如果不行,通过父亲的人脉得到一官半职,讨几房媳妇平平淡淡过完一生。如果没有隋末的农民起义,李世民与普通人的不同之处,就是在深藏于图书馆发黄的历史书上多留下几行字:李世民太原郡某某将军,生于多少年,死于多少年。

§§§第三节问责制问反了李渊

扛着一把斧头就想在地上敲出一块金来,然后拿着换来的银子买房娶妻,隋朝末年动荡的局势让很多年轻人跃跃欲试。李世民却没有这样功利的想法,作为太原郡(陕西省太原市)太守(市长)的儿子,他没有必要这样干,自己等上几年就是一个县令,生活上衣食无忧也不用操心,如何在这场动荡的局势中出人头地才是他最关心的事情。

平日里,李世民的时间除去用于学习外,主要精力是花在结交当地的文人名士上。这样,一能增长自己的见识;二来文人的笔,名士的嘴是最好的宣传渠道,可以往自己脸上贴金,通过与他们交往,能够迅速提升自己在舆论界的知名度。所以结交文人名士是一件有益无害的好事。

直接促使李世民思想变化的是后面发生的一件事,因为这件事,李世民终于下定决心劝说父亲起义,因为在生存和死亡之间,李世民认为活着永远比死去好。

太原郡北边紧邻着广阔的大草原,东突厥(翰海沙漠郡)生活在这个地方。汉人自己忙于内讧,突厥人认识到这是偕油的最佳时机,而作为隋朝北大门的马邑郡(山西省朔州市),便成了突厥人攻击的第一个目标。

公元616年8月,东突厥进攻马邑郡,马邑郡太守王仁恭与太原副留守高君雅抵抗失败。

自己人关着门打,摔坏的东西即使坏掉也永远觉得是在自己手上,不足痛惜。突厥人跑来偕油就不同,这是肥水流了外人田,即使没有什么损失也会痛惜一番。没有打赢突厥的李渊此时就像股市上的股票,波动一番落了下去,从以前只赢不赔的蓝筹股变成了一支垃圾股,持有股票的最高老板隋炀帝当然心里不乐意,追究责任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李世民思想的变化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的,以前刘文静劝说他起义,他不同意有多方面的原因,现在的情形让李世民下定决心一定要起兵。

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却不那么认为,造反在他看来不行,自己即使死了也要留一个“忠臣”名声,李渊很看重名誉。

虽然名誉并不能拿来当饭吃,但李渊知道,在必要的时候,名誉能够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他太了解中国的文化了,几千年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国封建社会,道德的力量往往比法律更有效。

此外作为一个厌倦打仗的读书人,能够过几天安心日子是他最渴求的,对于李世民的想法,李渊坚定的拒绝了。

听说太原战败的的事情,李渊身边刘文静这样的人坐不住了。因

为他们升官的希望会随着李渊价值的变小而泡汤。在李渊还没有被隋炀帝问责之前,劝说李渊起义是自己以后增值最好的办法。

刘文静裴寂及其亲信们加入到李世民劝说的阵营中,在舆论上给李渊造成很大的压力。

究竟反还是不反,李渊艰难地做着选择。反了,如果没有成功,自己经营一世的形象就会付之东流,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反贼,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不反,就只有死路一条。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谋略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谋略故事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流传下众多的谋略故事,犹如璀璨的群星,熠熠闪耀。在那些过往的岁月中,中国式的谋略无处不在,涵盖了政治……
  • 战国之乱世无双

    战国之乱世无双

    战国乱世,唯英雄,造时势!意外的穿越,是血与火的重生。这个时代不相信怯弱者的泪水,是选择跪着死?亦或是选择站着主宰他人生死?一个强者,带着炎黄的血脉,崛起!中华门前,名将与智者齐称臣,幻龙枪下,枭雄并豪强尽俯首!一番奇遇,成就了一个奇迹……终结混乱,缔造辉煌!传奇的扉页上,是中华的烙印!
  • 庶逆

    庶逆

    他是一个庶人,一个有着远大理想的庶人,混战不休、人如草芥的南北朝,因着他的到来而变得更加热闹了。。。读死书?还是死读书?尊佛?还是灭佛?道士?炼丹驱鬼只是小道!士族?姓名是浮云……豪门?别让他揪着小辫子!QQ群:149559421,新人新书,考虑多有不周,欢迎各位书友多提宝贵意见,果冻先行感谢!
  • 三国之毒活

    三国之毒活

    颍川书院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人自天外来,天道不存于世。”乱世将临,刘夏不能独活,故而毒活。
  • 混到了三国

    混到了三国

    一个打工仔,一次偶然中,用花尽三个月工资买来的智能手机刷微博,无意间收到了一条奇怪的私信,内容是:快到许昌来,我等你。许昌?是今天的许昌市?还是……过去看私信用户,居然说用户不存在!他越来越怕,于是早早睡了,可是,一觉醒来,出现在眼前的是古代建筑,是自己疯了,还是在做梦?可自己,真的来到了古代吗?又是谁?
热门推荐
  • 综漫之叛逆的审判使

    综漫之叛逆的审判使

    这是一个为了所爱的人变强的故事。这是一个小萝莉默默努力地故事。也许这个小萝莉不是很厉害,但是她却不会放弃。这是一个小萝莉穿越万千位面建立11的故事。在寻找爱情的同时,也慢慢成长着,虽然偶尔很幼稚,很单纯,但是也有强气的一面。=====================================================================这也许是一个大坑,但是咱会默默努力地。PS.1更新时间不定,学生党嘛……PS.2虽然咱很诚心接受批评神马的……但是太伤人的咱会哭的。PS.3咱会一直努力下去,和绯月一起成长的。最后谢谢各位厚爱
  • 情丝恨缕

    情丝恨缕

    花心血修改并出版一部三十年前的手稿,是需要勇气和决心的,主要是这样做是否值得。但无论怎么说,我还是这样做了,还是让这个三十年来都未曾长大的小毛孩儿与大家见面了,这也是知天命之年后迈出的战胜自我的一步。
  • 歪批三国

    歪批三国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东汉末年,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四起时巨鹿郡有一名不第秀才,名为张角,自号“大贤良师“,有徒众众多,立三十六方,举兵造反,史为”黄巾之乱“,从而引起了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揭开了三国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其实,事实的真相不是这样的,欲知三国真相如何,请看《歪批三国》????????????。
  • 虫图腾Ⅰ:迷雾虫重

    虫图腾Ⅰ:迷雾虫重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句话在此之前常常听人说起。可是往往当离奇的事情落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却又开始怀疑这句话的真实性。当“我”听完爷爷的故事之后,“我”完全愣住了,好一会儿才恍若隔世般地从故事之中清醒过来。在“我”的印象中爷爷一直是个神秘的人……
  • 茉莉只为你开

    茉莉只为你开

    顾茉莉,23岁交了第一个男朋友陆义,三年后他以自己没把第一次给他,就以这个理由和自己分手,转角和自己的妹妹在一起。这个妹妹却是自己的同父异母,父亲为了自己利益把自己嫁给一个吃、喝、嫖、赌的富家少爷,顾茉莉逃婚了。上帝给你关上一扇窗,也会给你打开一扇窗。顾茉莉也遇到了一生中最爱的人。新书求收藏、求票票。
  • 一汀烟雨杏花寒

    一汀烟雨杏花寒

    当她,遇见他是注定还是偶然当他,遇见她是按捺还是不顾或许一切都是天意吧他只说,“花璃音,我们就是一对啊。”
  • 纸牌游戏——人间

    纸牌游戏——人间

    血腥,杀戮,你能在法尔辛格斯大陆活多久?阴谋,背叛,一场巨大的战争风暴已悄然席卷。一面是安逸,温暖,充满阳光的咖啡馆,一面是冷酷,邪恶,杀人如麻的黑暗公会,温婉的女孩,嗜血的杀手,你信谁?是的,欢迎光临“纸牌游戏”欢迎踏入死亡的地狱“Cardgame”也许...真相没有你想像的那样简单.....
  • 盛开的七番花

    盛开的七番花

    她本是平凡不过的花铺老板娘的女儿,却因一次意外的发生遇见了身为豪门少爷的他傅若深:"沈见,你本不该如此的。""那又何妨,总比被你禁锢的好......”、七番花原本是这世上最美好的事物,可惜在对的时间遇到错的人,美好的事物也会布满尘埃,错过了一生的光景……可当她重生归来,结局,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 不减20斤,就别说你瘦了

    不减20斤,就别说你瘦了

    你减了多少次肥了?是不是每一次都在减了几斤或者十几斤的时候放弃了,然后又迅速的胖了回来?对自己的毅力失去信心,一次又一次的陷入自暴自弃……
  • 控神巅

    控神巅

    一场血仇,改变人生,读成长,追神谛,掌控神巅,控!控!控!小样们,一起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