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100000004

第4章 长安城是奋斗目标(1)

§§§第一节 生意可以这样做

自从李渊发动“倒广”运动以来,得到了不小的收获,至少,他现在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能够建设自己的根据地,不用像土匪一样四处乱窜。

根基稳定下来以后,和东突厥(瀚海沙漠郡)结成友好邻邦成了李渊现在最重要的事。而另一边的东突厥人也在心里盘算着,接下来该怎样押注。

他们很清楚,这次跟定的筹码,放在李渊这里只赢不赔,李渊胜利,到时可以收取利息,李渊失败,可以顺手牵羊。这样的买卖无论如何都可以赚钱。突厥人认真的斟酌了一番,认为可以和李渊交个朋友。为了表示诚意,突厥决定以卖马的方式,勾兑自己和李渊的感情。

公元617年6月18日,李渊召见东突厥来使康鞘利等人,接受始毕可汗(东突厥十一任大可汗)阿史那叱吉的赐书。作为回赠的礼物,突厥思量许久,决定送战马给李渊,表示对他的支持。

礼尚往来,李渊回赠给突厥人很多金银珠宝,但在战马这个问题上,李渊犹豫了,战马他只要了一半,其他的全退了回去在战马的问题上,突厥人小看了李渊。

李渊虽然表面上对东突厥恭恭敬敬,小心伺候,但内心里,却时刻提防着对方。和突厥打交道,李渊只是想暂时稳住他们,给自己对付隋炀帝腾出时间。在李渊眼中,突厥人目前还不是自己的主要敌人,隋炀帝才是自己真正的目标。李渊心里十分清楚东突厥此行的目的,他更知道突厥人和他交往的目的。

突厥人是想放长线钓大鱼,如果不是这样,他们不会轻易的送上这么多的战马,李渊知道,赔本的生意没人想做。但在送走突厥人半月后的一天,李渊发觉自己有些失算了。

如今天下大乱,各地军阀都趁着这个机会四处扩张地盘,壮大自己的实力。如果东突厥被他们收买,两个强大的敌人联合在一起,以后的事情就很不好处理。

这时的李渊认识到自己很糊涂。

公元617年6月末。东突厥使节康鞘利往北而回。李渊派刘文静前往东突厥汗国,请求东突厥派兵联合行动。

李渊吩咐刘文静一定要想尽办法将东突厥暂时稳住,不能让突厥人和其他军阀勾结在一起,这样自己的赢面会更大一些。突厥的骑兵还可以用他们壮大自己的声势。

在隋末的各支义军中,与别的军阀不同,李渊在征伐过程中,很会做人,每到一处,李渊非常善于笼络当地人,在这些人中,李渊特别看中知识份子。

人与人之间相处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别人需要什么,你就给什么,这样做叫做互利共赢,别人也乐意为你服务。

中国人,李渊对他们有很深入的了解。

农民安于现状,只要有吃有喝就行,如果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们就谢天谢地!所以每到一处,李渊便开仓放粮,没饭吃的农民立刻平静下来,有吃的他们就不会嚷嚷着起义。他们头脑中的理性这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古代中国社会终究是农民这些小股力量占多数,李渊知道应该怎样去收买他们。

但有一类人,处理他们的问题李渊显得十分小心,就是当地的读书人,对于这些人,李渊对他们的态度,心里很多时候是又爱又怕。成功时他们推你上台,失败了他们拉你垫背。

控制“知识份子”,李渊将它看做是必须而且获益极大的事,将他们控制在自己手中,就好比订做了一台高频率的宣传机器。读书人的嘴,他们手中的笔,舆论的作用很快便能发挥出来。

“知识分子”能够左右舆论对一件事或者一个人的评价。能否安定这些农民,首先要控制这些读书人。更重要的,李渊明白自己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人。

怎样处理自己和“知识份子”的关系,李渊想了很多办法。用三斗米收买的办法并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即使成功,到来的人多是逢迎之徒,当自己面临困难时,很可能离你而去。

后来,李渊想到了招考进士的科举考试,这样的办法能够得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当读书人取得了他们认同的社会地位后,作为回报,他们会尽心尽力地为现在停留在自己手上的利益卖命,保护自己的劳动果实。

李渊通过这样地手段不但网罗了人才为自己服务,还能保持当地社会的稳定。想到这些,李渊不由得笑了。

做出这样的决定,李渊有自己的想法,因为在他几十年的政治生活经验中,他认识到:如果社会是台高速运转的机器,那么掌握知识文化的读书人便是里面的发动机,离开他们,无外乎一种情况,机器停止运转,带来数不尽的损失。

§§§第二节 送高帽不留痕迹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清代大才子袁枚,科举考试中了进士,即将奔赴外地任职县令,走之前,他特意拜访了自己的老师。

袁枚的老师是一位道德高尚的学者,在书房,老师问道:“你去外面做官,准备好了吗?”

袁枚说:“准备好了。”

老师问:“准备了什么。”

袁枚道:“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逢人便送。”

老师听后很不高兴,在他看来,自己学生有这样的想法,是与自己的道德操守相背离的。看见老师很生气,接下来,袁枚列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老师听后,略微点头表示赞同。。

离开老师家门时,袁枚笑着对老师说道:“老师您就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所以我这顶帽子绝对送不出去。”

老师听后非常高兴,看见老师的反应,袁枚心里感觉非常踏实。

踏出老师家门,周围人问他请教的结果,袁枚高兴的说:“我的帽子只剩99顶了。”

周围人并不理解袁枚所说,但他心里非常清楚,自己踏出老师家门时说的话,其实就送了一顶高帽.袁枚夸奖老师很有技巧,事后如果不仔细思考[0],老师绝对发现不了。

当面对表扬的时候,更多的人从心里愿意接受别人送来的高帽。

在处理送高帽这类问题上,李渊应该算是行家,在与李密周旋的时候,他送高帽的水平并不比后世地袁枚逊色。

隋朝末年,起义接连不断,这给一些怀才不遇的人创造了机会。

李密,其父李宽,隋朝时期,因战功卓著,被隋朝封为上国柱(国家一级战斗英雄))。公元613年,隋炀帝举全国之力远征高句丽(朝鲜),礼部尚书(国务院内政部长)杨玄感利用国内矛盾,举兵叛乱。李密因其过人的学识做了杨玄感的智囊。

杨玄感叛乱失败,李密被隋朝通缉,无路可去,占据瓦岗(河南省滑县)的叛军首领翟让爱其才能收留了李密。当时李密正把守成嗥(河北省荥阳市西北汲水镇)。李渊在太原起义,隋炀帝得知后,命令自己远在洛阳(陕西省洛阳市)的弟弟越王杨侗发兵征讨。越王杨侗的军队如果能够得到牵制,便会停止前进,李渊就可以集中全力收复关中(陕西省中部)。面对前来追缴自己的隋朝大军,李渊感到压力很大,但在他烦恼之时,他想到了一李密。

李渊将李密仔细的品味一番,突然间他发现了什么,之后他笑了。

在李渊看来,骄傲的人心里永远只有自己,对于别人,更多的是一种鄙视,李密就是这样的人,如果用送高帽的方法,李渊知道一定能够收买对方。

戴高帽这个名词虽然是清代袁枚的发明,但首先使用这顶帽子的人并不是他,很多人都在使用,只是人们轻易之间不易发觉。

为了将李密拉进自己的队伍,李渊费尽心机。李渊在写给李密的信中极力吹捧对方,将李密与古时的尧舜孔孟之辈相比,称他为“千古英豪”·······。

人性中的虚荣永远是自己的敌人,李密看见李渊抬举自己,不免自恋起来。

从他懂事起,他就一直认为,自己长大后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今天,这个理想终于实现了。

但是他并没想到自己正在被李渊欺骗。此时在他占领的城下,正有一支攻打李渊的军队向他开来。

李密把守成嗥(河北省荥阳市西北汲水镇),如果能利用李密够牵制东都(洛阳)清剿的军队,李渊便可以专心西征关中(陕西省中部)。到达关中平定下来,据守险要,占城自保。等到李密和隋朝清剿的军队,鹬蚌相争,元气大伤之时,李渊便可以渔翁得利。

§§§第三节 包围霍邑城

李渊在太原起义前,因为害怕东突厥(瀚海沙漠郡)攻击自己,便派刘文静将东突厥的军队请到了自己家中,但效果并不如意,从草原请来的的突厥人在李渊这里耐不住平原的寂寞,想要回家。李渊虽然不欢迎他们的到来,但还是装出主人应有的风度,极力挽留。而突厥人则告辞一番回了家。

送别的时候,李渊望着前方浩浩荡荡离去的军队心里十分失落。李渊心里并没有真心留住突厥的打算,他只是想将对方的军队捏在自己手中,要挟对方,东突厥如果翻脸,到时也会有所顾及而不敢行动,但现在东突厥的骑兵已走,李渊没有了要挟对方的资本。[0]

当时隋朝有两个首都,西京长安(陕西省西安市),东京洛阳(河南省洛阳市)。这一次,李渊要向西京长安前进,突厥军队走后,李渊便带着部队离开军营。

要去长安,首先要攻打霍邑城(山西省霍州市),这座城应该怎样占领,李渊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但在攻城之前,李渊发现了一个问题,如果突厥在此时被别的军阀收买,发动突然袭击,自己便会面临隋朝与突厥两军的夹击之中,腹背受敌。

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李渊连忙又派刘文静追赶已经回家的突厥军队。这一次,李渊认识到一定要把突厥人掌控在自己手中,绝不能让他们被别的军阀收买。这样会让自己的起义功亏一窥。

为了控制东突厥,李渊给前去游说的刘文静交代了自己与突厥始毕可汗的出兵约定。只要突厥派兵协助自己,攻入太原郡(陕西省西安市)后,人民和土地归李渊所有,金银财宝任由突厥抢掠,绝不阻拦。

这个决定李渊思量了很久。为了自己能够在长安站稳脚跟,李渊不得不牺牲长安百姓的利益。但历史很真实,李渊举旗的“义师”还未出征,就已经把全长安的百姓全给卖了。

李渊现在最大的敌人是以前的老板隋炀帝,突厥现在是他最好的朋友。但李渊很明白朋友的道理。

朋友是什么?朋友是肉,当其中一个骨瘦如柴时,这时候的朋友就不是朋友。所以,朋友多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当初从太原出发,按照李渊事先的设想,不出几天时间,自己一定能够攻下霍邑城。但这时军粮的短缺扰乱了李渊的计划。

李渊连忙找来幕僚询问,大家给出的意见各不相同,激烈的争吵一番,最后决定先回太原,之后出征。

听见这个消息,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很不高兴,他站出来坚决反对父亲的决定。

对待李世民提出的问题,李渊并没有在意,他认为李世民还小,大人的事情李渊觉得小孩子不懂。

李世民的争辩,没有换来想要的结果,很失望,但他认为自己分析的很有道理。撤军便意味着前面所有的行动失败。如果现在能够坚持,胜利的果实就能够保证。在李世民眼中,撤军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对于李世民的建议,李渊夜里闲暇无事时也在思考,当他仔细 梳理后,他突然发现李世民讲的很有道理。

自己在此时撤军是自取灭亡。回到太原,隋炀帝清缴的军队一定会将太原城围得水泄不通,那时自己就成了一窝土匪。

公元627年7月27日夜晚,李渊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宣布军队继续前进。

李世民的建议很有道理,撤军回家,依照现在的形势,回到太原只能做一窝孤零零的盗贼。如果继续行军,至少够鼓舞士气。现在胜负还未见分晓,应该鼓起勇气往前冲,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轻言放弃。

在是否撤军的问题上,李渊没有想到的地方李世民想到了,现在攻打霍邑(山西省霍州市)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公元617年7月28日,李渊的军粮从太原运到,8月1日,阴雨连绵的天气结束,8月2日,李渊整顿军队向霍邑出发。

§§§第四节 宋老生上当

公元617年8月2日,李渊的部队在距离霍邑城几十里的地方驻扎下来。

傍晚,站在霍邑城对面的高坡上,李渊若有所思。攻打霍邑城,现在摆在了李渊面前,他正出神的想着攻城的方案。

夜晚天黑之后,,李渊在军事会议上征求各方的意见,李世民的建议,李渊觉得很可行。

李世民建议明日派人从山脚下的小路直扑霍邑城,李渊担心守城的宋老生不出战,李世民说:“宋老生有勇无谋,只要刺激对方,一定能够让他打开城门,迎接挑战,之后伏杀对方。”

守卫霍邑(山西省霍州市)的地方官名叫宋老生。年轻时曾是一当地的一名古惑仔,后来意识到“混而优则仕”,掌握权利比做恶霸更有用,迷途知返巴结上了当地太守,通过九品中正制当上了县令。但此人有一缺点,性格火爆,有勇无谋。

同类推荐
  • 大国荣耀

    大国荣耀

    大明风华十年,这个被前辈穿越者重新振兴了的大明王朝已经来到了和原先历史不同的道路。不过,已经成为了世界领袖的第一大国,开始面临不少后起之秀的挑战。大国的荣耀岌岌可危,英吉利、高卢、花旗国、露西亚这几个新兴国家纷纷对于老牌帝国大明非常不满,想要重新划分世界。当铁英来到了这个世界,他面对这个纷乱局势,他立下了一生的誓言。“作为一名军人,要用我们的生命和鲜血,维护我们华夏大国荣耀。大国的荣耀,要用我们军人的生命和热血来维护,犯我华夏天威者,虽远必诛!”(本文战争模式为信息化战争)
  • 史记一百句

    史记一百句

    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一百句系列”小书,选取古今中外经典中最精彩的隽语“一百句”,由著名学者、教授进行精妙解读,随处显露出现代人的智慧。 本书从《史记》中选取最具警策意义、最接近今日生活的“百句”,加以引申,化专深的学问为通俗的语言,便于普通读者了解、掌握和领悟经典所包含的社会哲学意义,感悟现实人生。给繁忙而有为的读者提供了一个精华的选本,同时也为读者深入思考人生指引一条门径。
  • 新月帝都

    新月帝都

    封建统治两千年,天子之印千年现。大唐皇室李姓后裔,世代以寻找传国玉玺为主。终于,李子夜找到了,但因为没有天子之气驾驭,而穿越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王朝,开启了称霸之路。
  • 蜀将传

    蜀将传

    (我偷偷开新坑,谁也不知道。)这里并不是完全真实的世界,也不是一个完全游戏的世界。它是一个幻想与真实纠缠不清的时代,亦是一个杀戮和战斗无所不在的时代。然後,一个本来不属於这个时代的人,出现在涿县。
  • 铁骑踏乱世

    铁骑踏乱世

    天生不可修行五行之术的慕家二公子?天生注定的五行之躯?什么!五行之躯是废体还没有之一的?看我慕家二少爷如何屌丝逆袭!!!匪夷所思的拜入传闻中的鬼才司马懿与神机诸葛门下。从此开启了一段拳打高富帅,脚踢官二代的时代。小说早上9.00晚上8.00更新希望大家支持下哈第一次写。保证不太监
热门推荐
  • 武当逆乾坤

    武当逆乾坤

    这是一个凡人能够以武逆天的世界。身为金蟾派传人,徐隐在身死之后带着一世记忆转生来到了这个世界。此界为武者,当逆转乾坤!武者:广义上为习武之人的意思,狭义上则是所有习武之人第一个所达到的境界。武者之后,便是武士、武师、大武师、武宗、武尊、武帝,以及最后那记录之中才出现过的武圣!
  • 天域家族

    天域家族

    在天域大陆的历史里,有一位最强大的吸血鬼伯爵,他代表正义,在三亿年前与自己同级的邪恶大魔王同归于尽,身体化作了十五道光分散在天域大陆。三亿年后,吸血鬼伯爵转世在一位叫潘煜的少年身上。现在天域大陆的大魔王要追杀他。为了可以杀死大魔王,叫潘煜的少年在天域大陆寻找属于自己的十五位守护者。分别是:金,木,水,火,土,冰,风,雷,光,暗,音,幻,梦,念力和血。一边寻找自己的守护者,一边为了自己可以达到最高级而战斗着。
  • 非乐之美

    非乐之美

    首先抱歉这本书原本应该是古代言情,可我却弄成了玄幻言情。一念之间的错就如一场无端飞来的横祸,她乐开怀世界再度产生颠覆,命运再次给她的玩笑,她决定不再懦弱,而是让所有人都败下来。
  • 万里红尘:与君相伴

    万里红尘:与君相伴

    beyond主唱黄家驹离开世界已经22年了,该书通过穿越的形式,记录了女主角景彦从现代穿越到80年代的香港去陪伴beyond陪伴家驹,同时也记录了四子发展时期的重要事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香港乐坛的情景。黄家驹一生是音乐斗士,他的精神世界强大,但大家都曾知道他一生就缺少一个陪伴。我想,哪怕只是幻想,我也想给他这个陪伴。
  • 阴阳玺

    阴阳玺

    我若为仙,当灭尽天下诸魔,还盛世太平;我若成魔,当诛尽各路强敌,于乱世独尊。不羡长生仙,唯恐离恨殇,若无逍遥意,枉为少年郎!
  • 庶女帝妃:妖孽殿下来护驾

    庶女帝妃:妖孽殿下来护驾

    痴心错付,换来一世离殇,涅槃重生,她重新修炼,誓要颠覆渣男渣女的天下,且看一只涅槃凤凰的复仇记。可是,总是出现在她眼前的金牡丹花儿是怎么回事?“你一男的,出场就要撒点金牡丹花儿,是华丽呢,还是骚包呢,还是华丽的骚包?”对方不语,一笑华贵倾城。男主腹黑,女主腹黑,两只腹黑鬼的相亲相爱。
  • 玉雕龙

    玉雕龙

    大清盛世,万国来朝;江湖豪杰,血雨腥风;恩怨情仇,交织缠绵;皇宫内院,斗角勾心;群雄逐鹿,谁死谁生;神功盖世,天下寻踪。这是一部以真实历史为背景的武侠故事。这是一段你不知道的传奇!!!
  • 易烊千玺:三生三世

    易烊千玺:三生三世

    易烊千玺,我恨你,原来你并没有喜欢过我,只是把我当作挡箭牌而已,给了我希望,又给了我失望,再见,我们就是陌生人——苏迎苏迎,我说我有苦衷,你信吗?——易烊千玺
  • 兽医出逃记

    兽医出逃记

    邬木槿觉得,上天对她其实是不薄的,要不死后怎么能借尸还魂了呢?可,还魂就还魂嘛,为什么偏偏这个身体的主人竟然是一个住在山洞里的原始人?好吧,原始人就原始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要吃素咱就种菜,要吃肉咱就打猎,反正这具新身体力大无穷、吃嘛嘛香,而且还自带神奇“药田”,连生病都不怕了。但,兽人是什么意思?自己还有一个容貌俊美的夫君又是什么意思?邬木槿突然觉得这个“原始社会”一点儿也不“原始”,于是她逃了,流流浪、治治病,顺便躲着自家夫君的追踪……
  • 远志斋词衷

    远志斋词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