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83800000010

第10章 梁卓如剁笔变法 康广厦聚党上书

却说那李鸿章等急忙找到俄使巴甫洛夫,说明德国要强借下胶州湾之事,巴甫洛夫翻脸道:“中俄之间是军事协作,而不是全职保镖,若中国是我们俄国的附属国,我们俄国会全权保护中国的利益,不受任何国的侵犯。可现在不是,那你们中国要军队干啥?”李鸿章道:“我们中国的军队新败,士气低落,需要休养生息,阻止德国人对中国的威胁,只需贵国一句话的事,请贵大使不辞劳苦,为我们两国合作友好继续努力。”巴甫洛夫道:“借不借地是中国之事,我们俄国干涉不了。”一口回绝了李鸿章等的请求,李鸿章、奕劻、奕等无奈,再次回宫请示太后。李鸿章道:“德国人见俄国租借了大连和旅顺,即也要强行租借胶州湾,我等又请俄国出面调停此事,混蛋的俄国一口回绝,现德国又步步紧逼,若请求皇上,定是一百个不准,我等只好再求太后老佛爷,请太后老佛爷拿个主意。”慈禧太后道:“李鸿章,地都租借给了别人,我们中国人到那儿生活?”李鸿章道:“中国到处都是蛮荒之地,我们再榨也扎不出几个税钱,倒不如租给洋人,租借一年的费用,就相当于这块地百年的税收,这只是其一;其二是洋人在此经营,也带来了洋人的先进技术,使中国人也学学能;其三,洋人租借后,必然要有大量的投入,合同到期后,他能将建筑都搬走吗?我等现在国库空虚,不靠租借,何来钱强兵强国?望老佛爷明察。”慈禧太后道:“李鸿章!有利国家的事你就去办吧!千万记住,别让国家受屈辱。”李鸿章、奕、奕劻忙跪下山呼“太后老佛爷圣明!”然后告辞离去。李鸿章等又与德国讨价还价,订立了租借胶州湾的合同。英、法国见德国就能租借到中国的土地,也就将舰队开到内海,用恫吓和利益引诱,英国租借了威海,法国租借了广州湾,日本人更加蛮横,不准中国政府将福建沿海租借给任何国家,中国政府成了一俱行尸,任凭一群恶狼撕吃。正在上海当主编的梁启超,数次拿起笔又放下,心如刀绞,回到家中,见妻子刚刷完一把毛笔,梁启超见之,心中火起,夺过毛笔,到厨房拿起菜刀,将其拦腰砍断,然后摔到地上又踩了两脚道:“国已将亡,我等还在此苟且偷生,我梁启超饱读诗书,不能拯救国家于危难,何以对待起皇天后土。”妻子道:“国家将亡,你砍断笔有何益?”梁启超道:“我今日砍断笔,就是要下决心,从此再不用笔杆讨得人们欢喜,挣得一口米,若我再拿起笔,就是变法救国。”说罢让妻子代其辞去报社主笔,自己南下找老师康有为。却说那梁启超乘英轮沿长江而上,准备从湖南入广州,船到南京,只见一个面部奇伟,天阔地圆的年青人上了船,此人手拿一张报纸,等船开动后,即抖着报纸向众人道:“快来看哪!英法德日俄已经把中国瓜分完了,我们今日是中国人,明日就不知是何国籍了,生我们养我们的长江,明日就成了英法赚钱的河了。李鸿章、奕劻等人卖国求荣,国家就要被灭亡了,国家体制再不变更,中国人连立锥之地就没有了。”正说的起劲,忽听一军警高喝道:“谁在散布反动言论!”众人忙各归其位,这人也收起报纸不言,等军警走后,梁启超将此人请到自己的座位旁边道:“我乃康有为的弟子梁启超也,请问先生尊姓大名。”那人恭手道:“在下姓谭名嗣同,字复生,湖南浏阳人,尊父命入资为候补知府,在南京待委,近因大片土地都租借给洋人,众多官员退回待职,我这候补知府就更是遥遥无期,故此回乡办学,倡导改新,没想到在此遇见卓如兄,卓如兄和康先生公车变法,如雷贯耳,今日得见,使谭某三生有幸。”梁启超道:“复生兄若有此志,我等何不一同扛起救国大旗?”二人谈了一路,在湖南分手,谭嗣同在湖南联络有志之士,兴办学校,传授变法革新思想,梁启超前往广东会见康有为。却说那康有为回到南海老家后,隐居山林,著书立说,不问政治,众多朋友来访也闭门不见,任凭那大清走向灭亡。转眼过去了二年多,忽有家人来报,弟子梁启超者来造访,康有为听之骂道:“这兔崽子,二年多来只给我一封信,不见!”话音刚落,只见梁启超泪流满面进来,康有为是嘴说不见,心中深恨梁启超不来相会,忙拉着梁启超道:“卓如何故?”梁启超啼道:“大清国完了,在洋人的威逼下,李鸿章等已将大连、胶州、威海、广州湾租借给了俄、德、法、英、日等国,用不了多久,中国就要被列强分割完,我中华民族经过了蒙、满之残虐,看来还要再受到英、法、日、俄、德的暴行。”康有为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道:“大清病入膏肓,可又不接受医治,那他只能灭亡,我等有何法?”梁启超道:“大清死亡是小,可我中华民族灭亡是大。”康有为道:“大清内长毒瘤,我等给皇上说的清楚明白,可皇上不愿听我等之言。”梁启超道:“上次甲午惨败,李鸿章、奕劻等皆归因于军费开支少,军械落后,朝廷中以为内部还可维持,如今列强已开始吞噬内脏,不能不使其震惊,现清廷王爷贝勒看出国势倾倒,主张变法,督察院高燮曾、监察御史杨深秀、湖南巡抚陈宝箴、刑部主事刘光第等都主张变法,并成立‘强国社’等,变法有我等发起,兴于他人,老师不感到可惜乎?”康有为听之深吸口气道:“变法之事,我回来思之多日,朝中慈禧太后专权,而周围又是些阿谀奉承的小人,他们才不管国富国弱的,一日能在京中荣华富贵,就一日不肯让变法改新。”梁启超道:“吾思之再三,现在是变法的最好时机,一是李鸿章、奕劻等这些败家子以租地为生,国人唾骂,皇上忿恨;二是帝、后两党,互相攻讦,太后虽掌权掌势,然将国家败的不能再败了,正好让无权的皇党拿着把柄,皇党可借变法为名夺回皇权,这是最可利用的变法之势;三是李鸿章签订丧权条约,民愤极大,其势可用。老师不在此时出山,还待何时?”康有为听梁启超如此之说,变法之火再次燃起,即决定再次出山变法,二人经商议,联络福建举子林旭,河南举子张保柱、山西举子江隐等,立即成立“保国会”,批判李鸿章等卖国行径,呼吁维新变法。等各省的变法火吹起之后,在一片变法声中,再上书皇上,一促可成。康、梁二人做着美梦,与各省举子发电报联络一通之后,二人秘密到京,通过梁启超的堂妻哥李瑞棻,联络上内阁侍读杨锐。却说这杨锐,字叔峤,绵竹人,少时聪颖,读书刻苦,院试第一,成人时,张之洞收之为慕府,张上呈朝廷的奏疏,多出自杨锐,法军侵犯凉山和滇桂边境时,杨锐向张之洞出了两计,一计是起用老将冯子才,二是诱法军于山中围歼,张之洞用其计,结果大败法军,后经张之洞推荐,杨锐考取内阁中书,获章京记名,后晋升为内阁侍读。杨锐入京后,本想凭着自己的才华,出将入相,挽救大清危局,可大权在慈禧太后和五大臣之手,杨锐别说出将入相,连自己的政见也没人理会,满腹才华无处施展,整日闷闷不乐,见甲午大败,康有为等公车上书,即暗中帮忙,梁启超在京中所获信息,多出自杨锐。康、梁二人见到杨锐后,问其何以行事,杨锐道:“上次《公车上书》,后党阻碍,上书根本到达不了皇上之手,然也并非白上,我从中也读出了朝中拥护变法者和反对变法者,如监察御史杨深秀,礼部尚书徐致靖等,我等可设计利用此等关系将上书直接交给皇上,然此上书必须得能打动翁老头子,上几次上书,虽为皇上着想,但对后党打击太大,翁老头知其行不通,故没有支持皇上吸纳我等变法意见。”康有为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我等上书,必先打动翁老头子。”康有为等即着手第五次上书,书写成后,因康、梁是被通缉之人,不宜出面,杨锐即想到自己的好友刘光第,康有为道:“刘光第此人如何?”杨锐道:“此人字裴村,四川富顺人也,幼时家贫,父早亡,其母裁衣、洗衣为生,供其读书,刘光第勤奋苦学,二十一岁童子试第一名,二十三岁中举人,二十四岁中进士,授刑部广西主事。因其不媚上司,秉公办事,十几年未得升迁,我等《公车上书》时,他也写了《甲午条陈》,列了数十条朝廷腐败之事,并上书慈禧太后,求其归政,刘光第历政十几年,朝廷中的阴谋之事再清楚不过,他所陈之事,字字击中清廷要害,故此无人敢转奏其折,怕惹怒后党中的权臣,刘光第见上书路走不通,即和杨深秀等成立‘强国社’。现由我俩出面说动徐致靖,想必较妥。”康有为道:“朝中有我等志同道合之人,不怕变法不成,叔峤可尽快与之联系。却说那杨锐找到老友刘光第,谈及与康有为一起变法之事,刘光第道:“康有为等只是一群书牢迂腐,只在文字中找答案,没有在官场中走过,所提变法思想,文字上似乎有理有据,现实中海市蜃楼。经不起政坛老将的批驳,特别是后党之中,李鸿章、荣禄等,三言两语即将其驳倒,故此,康有为等不足以成大事也。”杨锐道:“裴村兄所提的变革方案,是维新变法理顺后才能逐步实施,现对后党触及太深,根本无法实行,变法只能是由浅入深。”刘光弟道:“康有为的变法措施与李鸿章等的改良措施相差无几,慈禧太后不会采取此法的。”杨锐道:“康有为经《公车上书》失败后,又经两年的探索,已大有进步,然现不是需变法的内容深浅,更主要的是要朝廷变法,让太后归政于皇上,皇上再把权力交给有能有德之人,我等应团结一致,求同存异,共同完成变法之大事。”刘光弟思之,觉得有理,即同意与康有为等合作变法。二人即商议面见徐致靖,由徐致靖说动翁同龢,真是:变法之路有乾坤,机会不到莫扣门,鲁莽行事愿望反,天地合处才相认。欲知杨锐、刘光弟如何说动徐致靖,且看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断狱

    断狱

    奇智破诡案,巧思昭狱冤。现代法医穿越南宋末年,上流纸醉金迷,底层民不聊生俗世动荡不安,凶案诡事不断,人命贱如草芥,命运似剑如刀且来领教领教!
  • 天涯征战记

    天涯征战记

    本书已删除,敬请关注蓝风新书《梦网江湖》,谢谢各位支持!
  • 龙黄

    龙黄

    雄心吞噬天地,傲气逐鹿中原。麾下群雄齐聚,后宫粉黛三千。人类社会由黑暗蛮荒时代而来,发展到这个狼烟烽火的三国时代,有过许多的英雄传奇,美人故事......虽然吕布、貂蝉已经在逝去的岁月中消散,虽然关羽的千里单骑在历史的车道上消失了声息,美丽的大乔、小乔也仅仅留下了许多让人羡慕的才色容颜,可是,现代的人们并不更多了解他们。
  • 三国烽烟

    三国烽烟

    身为历史系高材生的刘鹏穿越了,穿越的主人不是威猛的武将,也不是智谋无双的谋士,恰恰是那被诸葛亮评价为“暗弱无能”又被刘备从手中夺走益州的刘璋!还未曾抱怨自己的运气差,刘鹏就又发现了一个史书上都未曾记载过的信息:刘璋居然是刘焉的私生子!巨大的危机包围着刘璋,面对刘焉正室和三个哥哥的排挤迫害,面对这即将到来的乱世,刘璋是否还能像历史上那样顺利的得到益州?是继续做那暗弱的刘季玉还是做那出渊的潜龙?是继续做那守成之主还是争霸途中分得一杯羹?
  • 傲世才子

    傲世才子

    超越《极品家丁》,风流玩转不一样的王朝!雷子第一本小说,请多多关照!
热门推荐
  • 触不到的你

    触不到的你

    一对重组家庭的兄妹,突破了世俗的眼光走到了一起!但也注定了辰君和辰衫一生的悲剧!辰衫妈妈是辰家情妇一事被曝光,辰君的冷漠相对使得她压力倍增。与此同时,辰父为了不影响辰君,设计安排了辰衫出国。逃离、不甘、背叛,是害怕世情如霜还是世俗偏见的眼?一个世界容不下这样的两个人,如我和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FBOYS之暖阳不及你微笑

    TFBOYS之暖阳不及你微笑

    【王俊凯篇】林可儿因无意中看到SDJF招收女练习生,所以她报名参加。只因离梦想更进。“王俊凯,对不起。为了你。我必须离开你。原谅我这样做…………对不起”林可儿被迫无奈之下,离开了王俊凯。王俊凯也因此改变了许多。“王俊凯…我要你快乐……即使我不在你身边。你也要一直快乐下去…”明明两颗心很近却没人有勇气打破他们之间的间隔……
  • 回首万年之人鱼传说

    回首万年之人鱼传说

    二十一世纪少女薇琪`艾德文纳,为圆梦偶然穿越时空变成了人鱼公主,并因为体内的转世灵魂被亚特兰蒂斯的海皇波塞冬转世涅普顿选中,涅普顿冷血专制,让薇琪心生畏惧,但祭司康斯坦特外表和性格却是温文尔雅,使得薇琪一直信赖他,可他的真实身份和背后的阴暗面却是薇琪没想到的,眼前的一切她无法控制,但好在她有一颗坚强乐观的心,对于爱情,对于亲情,薇琪难以抉择,最终尘埃落定,再回首,却已是万年~
  • 创新之神李健熙的思考方式:李健熙成功的木鸡哲学

    创新之神李健熙的思考方式:李健熙成功的木鸡哲学

    三星在李健熙的改革下,仅花12年就跻身全球前20大最有价值的品牌;企业的收益增加了66倍;品牌价值超过160亿美元……本书讲述了李健熙的人生智慧与管理理论,并全面而详细地剖析了他在个人成长、为人处事、企业经营和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试图为读者找到企业经营的要诀。本书结合崭新的人生智慧和前沿的管理理论,全面而详细地剖析了李健熙在个人成长、为人处世、企业经营和工作生活等多诸方面成功经验,试图为读者找到入山之门径,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 水浒后传

    水浒后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长江镇尸人

    长江镇尸人

    自从失踪几年的爷爷,尸体顺着长江漂回来以后,我发现身边的一切都变得怪异起来。先是父亲逼着我和一双绣花鞋拜堂成亲;之后脖子上多出了很多吻痕;还有,我总觉得自己背了个小脚鬼媳妇!为了活命,我只能接下爷爷的班,平息那一件件发生在长江上的诡事。水猴子,凶太岁,扒皮鬼,镇江狮……隐藏在长江的东西数不胜数,职业艄公幺子为你口述,什么才叫做真正的恐惧!
  • 武噬苍穹

    武噬苍穹

    天变惊蛰,莫大神通,吞天噬地,无所不能;得此兽决,闻得榜中,万兽朝见,再造鸿蒙!少年楚越本是楚府内一个下人,怎奈在遭人陷害之后,却因此万分侥幸的得到了武祖“鸿龙”的传承,至此踏入腥风血雨之中,塑造出一部武道风云录......
  • 不当小明星

    不当小明星

    一觉醒来,世界变了。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影视歌曲也是陌生的,算了算了,好歹还活着。但是,地球的影视作品不拿出来炫耀一下实在是浪费啊。……我不当小明星,要当就当大明星。故事,就从调侃一个广告开始。
  • 永恒战魔

    永恒战魔

    少年哪有不轻狂,杯酒洒血为兄弟!天下何处无征战,星空杨帆噬仙魔!在这个崇尚武力的大陆,山河靠着一双血色的拳头砸出一条通天之路。无尽的生命铸就了战魔之名,不休的血色书写了永恒传说。
  • 袁宝华文集第八卷:袁宝华访谈文选

    袁宝华文集第八卷:袁宝华访谈文选

    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