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83800000027

第27章 第二十七谋靖难唐才常组军说三督徐世昌出使

却说那袁世凯得到密报,消失一年多的康有为,一天也没有闲着,正在日本指挥下属,在南方组织大军靖难。原来,康有为逃到日本后,拿着衣带诏,联络同志,解救皇上,有一名唐才常者,字黻丞,佛尘。同治六年出生,湖南浏阳人,贡生出身,与谭嗣同同师于欧阳中鹄,曾和谭嗣同创办南学会、群萌学会,成为南方维新变法的重要人物。戊戌变法时,欲赴北京参与新政,行至汉口,得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康有为等逃到了日本,他也跟着到了日本,后来,徐仁铸发电康有为,营救皇上,唐才常自告奋勇,回国组建军队。唐才常回到上海,组织“正气会”(不久改名“自立会”),对外则以“东文译社”之名进行活动。接着,唐才常在上海组织“富有山堂”,作为自立会联络会党的机构,又仿哥老会之法,于沿江各地会党中广发“富有票”,仅两湖就发放了二万多张。以“靖难”之名,联络两江、湖广的军队向慈禧发难,入会者很快达10余万人。自任总司令,分军五路,准备起事,并通过洋人,警告慈禧太后归政与皇上,此时,八国联军要攻打北京,康有为发电唐才常:等慈禧太后下旨勤王时,率部队名正言顺的进京,进京后突然政变,囚慈禧,杀荣禄、刚毅、载漪等,归政光绪皇帝,实行君主立宪制。袁世凯知此,大喜道:“说服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等有望矣。”冯国璋道:“康有为恨恩师入骨,今组织大军入京,恩师反而高兴?”袁世凯道:“南方军队都不进京勤王,康有为的计划岂不落空?”徐世昌道:“现今之计,只有先说服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等都不进京勤王,万一洋人灭不了清廷,到时候慈禧追究,法不责众,她也只好不了了之。”袁世凯道:“菊人兄所言和我想到一起了,然刘坤一、张之洞皆有主见之人,虽有康有为之乱,若说动之,恐非易事。李鸿章乃我恩师,与太后交往甚深,朝廷有难,岂能坐视不管,我看此事,恐费周折。”此时,旁边一个人道:“此事好办。”袁世凯一看,心中有底。此人姓杨,名士琦,字杏城,清同治元年生,安徽泗州(今泗县)人。光绪八年中举,报捐道员。十一年,捐指直隶试用,十余年一直总办关内外铁路事宜。光绪二十五年,杨为两广总督李鸿章重用,与兄杨士骧同赴广州效命。后李鸿章迁北洋大臣,二兄弟同回北京参预机密,双双青云于北京幕府。此间,与庆亲王奕劻及袁世凯过往甚厚。后来,李鸿章请求外放,杨士琦转身投靠袁世凯。在清廷的官场中,以办事周全、稳妥、细致招官员喜欢,也被袁世凯所器重,现袁世凯惹下抗旨不尊的大祸,若不能策动其他官员也跟随,袁世凯必要遭灭族之祸,于是,自告奋勇,要到广州说服李鸿章也不进京勤王。徐世昌道:“世昌不才,愿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动刘坤一、张之洞二人,让他们和大人一起,通电全国东南互保。”袁世凯道:“二位仁兄真乃世凯的左膀右臂,世凯终生永记二位的功德,还望二位仁兄小心应付才是。”徐世昌道:“请慰庭放心,我俩决不会让大人失望。”说罢二人退出。却说那刘坤一,字岘庄,湖南新宁人,道光十年生,咸丰五年参加湘军楚勇与太平军作战,因作战英勇,不留后患,所到之处,一片清平,称湘军宿将。累擢直隶州知州,赏戴花翎,同治元年,升广西布政使。同治十三年,调署两江总督。光绪元年九月,授两广总督。次年兼南洋通商大臣,光绪十七年受命“帮办海军事务”,并任两江总督。甲午战争时,将江宁布置的滴水不漏,日军被迫撤销南线进攻,此举受清廷赏识,即刻封为钦差大臣,关内外防剿各军均归其节制,然北方军队中,参差不齐,四攻海城失败后,士兵开始逃跑,军队溃散,先后失去鞍山、牛庄,营口、田庄台等地,此乃刘坤一抱恨终身之事,后直到《马关条约》签订,不言败,一直要组织军队与日军决战,事后,刘坤一多次要求朝廷将其开缺,朝廷一直不允。如今朝廷纵容义和团与洋人开战,刘坤一曾上书朝廷,要远交近攻,联络西方国家,抗击日本,收复失地,力主剿灭义和团,保护洋人在华利益,中国的敌人只有日本,可此时的慈禧太后,被载漪的大话冲昏了头,刘坤一的奏章有去无回,正不知所措时,忽有袁世凯的幕僚徐世昌求见,刘坤一忙让下人迎入,双方礼毕落座,徐世昌瞟眼看刘坤一,清瘦的小老头干净利落,眉目清秀,饱经沧桑的脸上带着肃杀之气,一缕羊胡根根刚然,话语简洁有力,向徐世昌道:“菊人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见教?”徐世昌道:“学生奉袁大人之命,前来拜会总督大人,若有冲撞,还望大人见谅。”刘坤一道:“既是项城之人,但说无妨。”徐世昌道:“总督大人可知八国联军,已占领大沽、天津,正向北京攻击,老佛爷危在旦夕?”刘坤一道:“此事安能不知,然洋人只是为报义和团杀洋商、驱洋教之仇,惩治朝中那些纵容义和团之官,并非灭我中华,毁我大清。”徐世昌道:“大人所见,与世昌所见相同,然两江地带,洋商、洋企颇多,而洋人又是以海、河为通道,故此,两江之地,洋人势在必得。等洋人攻破北京,老佛爷逃匿。洋人必夺两江,不知大人可有良策?”刘坤一道:“京城乃朝廷重地,有精兵几十万,若懿旨一下,各地勤王之兵,何止百万,洋人岂能攻入?”徐世昌道:“看来总督大人只知洋务,不知洋兵,洋人虽远途而来,兵员极少,然所用枪炮极精,一枪一人,一炮就是死一大片,荣禄那几十万部队,如同死尸僵肉一般,洋人入京,如同探囊取物,不肖三天,就可御花园中放马,景山上纳凉,等其它地方援军到,京城早已成了废墟,不知大人可速派兵前往?”刘坤一道:“荣禄等官,只会斗老佛爷一乐之人,指挥打仗,乃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别说是几十万御林军,即是几百万、几千万也是死尸一堆,与洋人开战,胜败已定,现他只会下死命令让各省总督带兵勤王,岂知千里迢迢,动用大军,并非易事,然不动又违慈禧太后懿旨,我正两难,不知你们袁大人有何高招?”徐世昌道:“我此来正要与大人商议,现洋人已向我们袁大人提出:八国联军不入山东,在山东境内,我等保护洋商洋教。”刘坤一道:“若大清不灭,慈禧太后追究该如何处置?”徐世昌道:“若大清不灭,条件有四:其一,京城禁卫军损失殆尽,慈禧太后无一兵一卒可调,何能指手画脚呢?其二,洋人必索大量赔款,不指望我沿海富庶地区,指望谁?其三,洋人必追究肇事凶手,我等与洋人已达成协议,只需开出名单,逼慈禧太后将其杀之,慈禧太后成了笼中虎、案上肉,杀载漪等人且不能自保,焉能不照办乎?最要紧者乃最后一点,我等宣布东南互保,洋人不入,农工井然,保着了大清地盘及经济命脉,使洋人不敢在国之中心设堡立垒,长期霸占,与大清复国极为有利。慈禧太后岂能怪乎?”刘坤一忙道:“先生真乃当今诸葛在世,谋之深远,洋人未入京,结果已分晓,然坤一乃忠孝之人,岂能弃朝廷乎?”徐世昌道:“想必刘大人也探知康党正在两江活动,准备乘奉旨进京勤王之机,发动靖难之役,大人进京勤王,岂不害了老佛爷乎?”刘坤一听此,一下惊得不知说啥好,咦嘘了半天道:“我也正在为此事闹心,先生可有解?”徐世昌道:“大人在未消灭唐才常之前,绝不能率军勤王。”刘坤一听之点头道:“菊人所言是也,然不知道以何方式为好?”两人经探究,决定用“自保”或“互保”。最后刘坤一向徐世昌道:“还烦先生与洋人照会,联军不入两江。”徐世昌道:“这个自然,请大人放心,”徐世昌说罢,如释重负,刘坤一盛宴相待,自不必细讲。然情况紧急,徐世昌不敢多呆,第二天告辞,向湖广进发。用那连横之术,要说动老谋深算的张之洞。却说那张之洞,字孝达,道光十七年生于直隶南皮,同治二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光绪五年授翰林院侍读,第二年擢内阁学士,不久调山西巡抚,光绪十五年调湖广总督,张之洞机变灵活,处理政务颇得慈禧欢心,戊戌变法时,支持弟子杨锐,后六君子之一杨锐被杀后,张之洞忙做《劝学篇》,以示反对变法改革,变法案才未牵连到自己。今见朝廷与八国联军作战,急忙派人观察刘坤一、李鸿章的动向。刚接到刘坤一方面的人报告,就有徐世昌求见,忙让下人请入客厅,好茶相待,二人客气一番,施礼毕,徐世昌略观张之洞,只见张之洞是身高五尺,体健有力,络腮刚髯中露出殷红嘴片,浓眉中两个豆眼翻动,张之洞道:“听人说,先生有诸葛之风,能劝动东吴起兵抗曹,然慈禧太后对我张之洞有知遇之恩,京城有难,我岂可坐视不管,先生之安民自保,我不取也。”徐世昌脸稍转色道:“大人何故视世昌为小儿也?”张之洞忙道:“先生乃当世英才,辅佐袁大人扶摇直上,之洞羡慕不已,怎可轻之?”徐世昌道:“听说唐才常是大人的门生,唐才常奉康有为之命,组织军队,等慈禧下旨勤王时,进京发动靖难之役,大人难道要跟着门生赴难乎?”张之洞听此,惊得不知所措,忙道:“先生说那里话,我也正在查此事,不知如何向慈禧太后交差”徐世昌道:“刘坤一刘大人乃真将军也。他听说我们袁大人要通电自保,就积极响应,刘大人言:通电自保,保着了我中华的地盘,保着了关税,保着了大清的基业。他本来要写封信让我带给大人您,被我拒绝,我想张大人乃有经天纬地之才,这点小事岂能看不出?”张之洞忙道:“先生之言甚是,之洞亦早有此想,刚才乃试言耳!你速与袁大人联系,他若前脚通电,我后脚跟之,不过,洋人之处还需先生代劳。”徐世昌道:“这个自然,不劳大人。”徐世昌说罢,张之洞设家宴宽待,自不必说。却说那徐世昌,说动张之洞后本该返回,忽接袁世凯来电,称两广之事未有音信,让徐世昌直达两广总督看个究竟。徐世昌知事紧急,不敢怠慢,遇船坐船,遇车坐车,直奔广州而来,来到广州城已是掌灯时分,又困又累,寻思先找个客店驻下,准备第二天再见李鸿章。刚到一大客店前,见一人面熟,走近一看,正是杨士琦,徐世昌忙道:“杏城兄何故在此?”杨士琦一见是徐世昌,忙道:“菊人兄不是去湖广,何故到广州?”徐世昌道:“吾说动张之洞后,袁大人回电说未知两广之信,特来让我视之。”杨士琦道:“近日海上,洋人用船运兵运粮,到广州船只特少,我转道几次,耽误时日,今日刚到,不知菊人兄事办的如何?”徐世昌道:“我等又渴、又累,不如到客店再说。”于是两人在客店驻下,路上所遇之事自不必多言。且说第二天二人吃罢饭,备足了精神,衣帽整理了一番,来到总督府,将名帖投入,李鸿章一看,自己的原幕僚杨士琦来到,知袁世凯是为洋人攻打京城而来,故忙召入道:“二位远道而来,可是奉慰庭之命,前来说服老夫,公开发表声明,安民自保?”徐世昌道:“大人老谋深算,何事能瞒过大人,我俩正是奉袁大人之命来做说客,不知中堂大人有何见教?”李鸿章道:“两广地区,洋人颇多,有些洋人已几代在此定居,慈禧太后助拳灭洋时,我就想发表公开声明,实行自保,然我与慈禧太后,君、臣已四十年,他人如此,尚可理解,然我李鸿章为之,慈禧太后必伤心之至。我等不发表声明,也知遵守外国条约,保障洋人生命财产,何需先生劝之?”杨士琦道:“大人此言差矣,天下人皆知大人在慈禧太后心中的份量,朝廷与洋人之间的大事,皆由大人您操控,大人若公开声明,安民自保,慈禧太后必认为:安民自保正确,大人若不公开声明,慈禧太后必认为:安民自保不对,大人明明知道‘安民自保’,利国、利民、利于朝廷,又为何舍不得那几个电报钱?”徐世昌道:“大清与洋人开战,大清必败,将来坐在谈判桌前者,非大人莫属,大人现若不公开声明,将来坐在谈判桌前,大人以何言与洋人周旋?世昌言狂语粗,有冒犯大人之处,还望见谅。”李鸿章道:“鸿章乃古稀之人,上次《马关条约》的签订,国人恨之入骨,怒骂老夫是卖国贼,今若失败,再让老夫去谈判,定是割地赔款的条约,别说朝廷不让去,即使让去,老夫也万万不去,能从中周旋者,大有人在。”徐世昌道:“拳匪作乱,洋人恨之,听说两广地区,是革命党活动的基地,那孙中山、杨衢云多次在广州策划起义,虽未得逞,然洋人震惊,大人若无表态,洋人打下京城后,趁机占领两广,大人想自保就难。”李鸿章听此,倒吸一口凉气道:“先生之言,无不切重要害,鸿章与中外名人交之,像先生之人,甚是少见,慰庭得先生,将来必成大业。”

徐世昌道:“大人过奖,世昌乃一介书生,替人传传话而已。大人发表通电之事,还需大人思量清楚再说。康有为的靖难之军,立等住朝廷的勤王电令。”

李鸿章道:“朝廷圣旨一发,全国皆知,老夫公然违抗圣旨,喊出东南自保,便被天下人痛骂。”徐世昌道:“此事也好办,现盛宣怀为电报局长,盛又是您的门生,由他控制着北京发出的电报,一旦有朝廷下旨勤王电报,先将其扣压,报给大人你过目,然后和张之洞、刘坤一二大人商议后,再定其发不发出。”李鸿章听后大惊,真是:

大权至死摄手中,不知变通等于空,

有权无力是画饼,权力合并是双赢。

欲知盛宣怀敢不敢扣押朝廷电旨,且看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风云大明

    风云大明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首古诗也随着的沈默一声叹息而结束了!但不灭的是我华夏男儿的热血传奇!人生醉是一场梦,此梦幻复我独醒!金戈铁马入梦来,我自风云啸九天!
  • 欲望是把双刃剑3

    欲望是把双刃剑3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也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惊世浩劫。这场运动历时十四年,死亡数千万人,给了大清王朝致命一击。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李秀成等天国英雄梦断金陵,却成就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晚清名臣的赫赫功业。本书从人性的视角出发,以人性解读历史,以历史印证人性,生动有趣又真实可信地解读了太平天国运动从萌芽到灭亡的精彩历史,从而揭秘太平天国运动的迷离真相,揭示太平天国前期成功到最终失败的原因所在,以为今人之鉴。
  •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沈阳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沈阳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沈阳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刺清

    刺清

    【刺清,顾名思义,主角亦如一根锋芒毒刺深深地嵌入大清王朝之中,刺其毒瘤,泄其毒血】~~~~~~~~~~~~~~~~~~~~~~~~~~~~~~~~~~~~~~~~~~~~~~~~~~~~“我十八岁开始戎马天涯,沉浮一生,是奸佞是枭雄还是待后世历史去评定吧!”霍天神情笃定,眼神深邃道。
  • 中国历史一本通

    中国历史一本通

    本书按中国历史自然呈现的阶段性展现了每个历史时期的风貌,每章先概述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而后选取其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力求揭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基本特点,并以链接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辅以各种精美的历史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
热门推荐
  • 九转碎丹录

    九转碎丹录

    枫寒:“金丹都碎了你还想修行?我感觉你去睡觉比较好!”萧承翘着二郎腿,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三分懒散三分惫赖,听了枫寒的话,眉毛一挑。“你丫坐着看就好,看哥哥金丹碎了怎么修行,然后好好的记着!”金丹破碎,如何修炼?萧承从这条不可能的路上一路走了下去,最终给仙界走出了一个传奇!后人称他——承帝!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一日通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一日通

    《黄帝内经》将传统中华哲学思想与医学相结合,荟萃了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术、医疗之术、长寿之诀。为了让读者直接而快捷地领悟《黄帝内经》中所蕴含的精髓和玄妙,本书将原文的深奥理论用通俗的语言和简洁的进行阐释,将抽象概念形象化,深奥理论通俗化,并从十二时辰、体质养生、日常饮食起居等各个方面阐释了疾病的诊治之法和日常养生之道。
  • 绝世斗神

    绝世斗神

    斗气大陆,百族林立。强者为尊,弱者流离。争斗杀伐,恃强凌弱,不过家常便饭。看宅男林鹤重生后,如何在异界大陆上辗转成神,尽在绝世斗神。
  • 洪承畴章奏文册汇辑

    洪承畴章奏文册汇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贼王之时代终焉

    海贼王之时代终焉

    大海,男儿的梦想,男儿的墓场。硝烟,血腥,男儿意气,朗姆酒,这是高路·D·罗杰开启的大海贼时代,我们赌上性命,纵横四海,追逐财富,享受自由,直到被炮弹或绞架送入地狱。天龙人的高贵,海军的威严,见鬼去吧,这是属于海贼的时代,我们才该是这片海的主人……如果不是那个男人出现的话。
  • 万法帝皇

    万法帝皇

    上一世的江辰本是炼制傀儡的奇才,大仇得报之后却中计被围杀,阴差阳错之间,灵魂来到了另一个光怪陆离与众不同的世界。从此之后,他踏上了一个逆天改命的征程。修万法,战八方,成就帝尊,以正道统!
  • 心理医生对你说全集

    心理医生对你说全集

    本书针对大众日常容易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提供具体的自我诊断测试、行为分析以及自我矫正(疗法)指南等。涵盖了心理障碍的主要症状,包括忧郁症、强迫症、人格障碍等以及目前比较流行的一些普遍心理问题。每种类型的心理异常,都设计了一个针对此心理异常的总体测验或者分类测验,以便读者进一步鉴别心理异常的情况和类别。每个心理异常包括自我诊断测验、测验结果的解释与建议、矫正心理异常的建议措施、预防该类心理异常的建议等。通过书中的诊断性自测,你可以了解自己的心理趋向,以便及早地发现不健康的心理信号。
  • 六道崩坏

    六道崩坏

    突然崩坏的六道,使得人类世界的人类无法死亡,从而变成了丧尸与灵体,而动物也因为畜生道变异成了十几米的怪物。意外觉醒异能的逸飞在末世死亡,却意外的重生被地狱道附体,就这样逸飞与其他五道开始了拯救世界的道路······
  • 曾许诺

    曾许诺

    《曾许诺》,“山经海纪”书系第一部,古言天后桐华回归力作,全新演绎经典巨著《山海经》。上古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神、人、妖及万物混居于天地之间。三大神族:中原神农、东南高辛、西北轩辕,三分天下,三足鼎立。而天地间最受瞩目的英雄莫过于神农族战神蚩尤以及高辛族的太子少昊。蚩尤本是几百年前被神农炎帝收服的兽王,既残忍也真诚,既狡诈又纯情,武力超群,战无不胜。他心中没有任何清规戒律,只有仇恨,唯一的目标就是用武力征服天地万物,统一天下。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寻心

    寻心

    众多的妖魅淫邪沉渣泛起,为非作歹,推波助澜,三界五道由此混乱无常;世间众生百灵也逐渐变得尔虞我诈,而且愈演愈烈,乃至于道德沦丧、礼崩乐毁,天地已经处在万劫不复的边缘临界……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孟中由非要比人多两月,转世的孟中由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