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3200000038

第38章 刘公治晋(21)

这时,一直默默无闻的太子姚泓突然说话了,向父皇流泪请求赦免姚弼,并说:“我没有父亲的能力,无法让兄弟和睦,以致发生了今天的事,这都是我的过错。如果我的死能消除矛盾,让国家平安,请赐我一死。如果陛下不忍杀我,请废去我的太子名号,退居藩国。”姚兴大为感动,便赦免了姚弼及其同党,并对众大臣说:“姚泓天性善良平和,不会胡乱猜忌,一定能够和睦群臣,保护好他的弟弟们。”

姚弼再次化险为夷,但姚兴至此也彻底放弃了更换太子的想法,后秦帝国的接班人已确定为姚泓。

关于这件事,白寿彝先生在所著的《中国通史》认为,是姚兴暗示姚泓说情,借机赦免姚弼。虽无史料佐证,从情理上看,这符合姚兴一直以来的做法,很可能是真的。

是到了为身后事操劳的时候了,这年十月,姚兴将女儿西平公主送往平城(今山西大同,此时的北魏首都),嫁给北魏皇帝拓跋嗣,两国结盟。如果懦弱的长子将来有难,也许能指望强大的女婿帮一把。这虽然算不上什么好办法,但至少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二月,姚兴前往华阴休养,让太子姚泓监国,实习皇帝工作。姚兴的想法是不错的,但计划没有变化快,才走到华阴他又病倒了,只好又回到长安。一个阴谋也随着姚兴的病危再次产生。

随同姚兴一同出行的黄门侍郞尹冲、尚书姚沙弥等人,是原先姚弼当政时提拔的同党,他们看老皇帝不行了,而本方带头大哥姚弼已被软禁在广平公府,即位的必定是姚泓,一旦他上台,我们还能有好果子吃吗?现在只能自己动手,拼一个富贵荣华了!

尹冲认为,姚兴回銮,以仁孝著称的太子姚泓一定会出宫迎接,打算事先埋伏下杀手,趁机击斩太子。谁知太子身边的人也不是傻瓜,他们也看出危险,极力劝阻姚泓说:“而今主上病危,几个奸臣就在主上身边,谁知他们会有什么阴谋?殿下如果出宫,未必能见到主上,而大祸却难以预测!而且殿下身为太子,保全性命,安定国家,才是大孝!”姚泓也没笨到家,觉得有理,于是就没有出宫行“小孝”。

姚泓不出来行孝,让尹冲的计划落了空。同党姚沙弥又提出一条亡羊补牢的建议:“太子既然不出来,我们不如直接把皇上送到广平公府。禁卫将士一旦知道御驾所在,自然会赶来会合,我们便可让广平公挟天子诏杀进宫,那时太子只剩孤身一人,谁能保护他?而且我们这些人因为是广平公的党羽,早被人家记在黑名单上了,今天此举,不但能救广平公,也可洗清我们的罪名!”

就像寻死的人,如果一次自杀失败,一般都没有勇气立即开始第二次自杀一样。阴谋刚刚破灭的尹冲一时提不起再施阴谋的勇气,而且姚沙弥的计划风险也太大了。姚兴的病情时好时坏,谁知这次是死是活,万一他又突然清醒过来,我们做这样的大动作,不就正好成了现行?当年赵高敢于立胡亥,那是因为秦始皇已死,又取得李斯的支持,并且太子扶苏也早被打发去西北支援边疆,现在三个条件都不具备,行事有可能成功么?于是,尹冲拒绝了姚沙弥的提议,打算再等等看。

随后,姚兴入宫,发下三道圣旨:一、加授太子姚泓录尚书事,正式主持******日常工作;二、命皇弟东平公姚绍与右卫将军胡翼度统领禁卫军,驻防宫城,并在京城实施戒严;三、派殿中上将军敛曼嵬搜查广平公府,没收所有武器,送往国家军械库。这三道旨意有可能是姚兴的意思,更可能是姚泓见姚兴病重,借父之名下的,以防不测。结合白寿彝先生对姚泓给姚弼说情的分析来看,姚泓在政治斗争中,很可能并不像史书记载的那么单纯。

风雨欲来,姚弼的同党们都已闻出这几条命令中刺鼻的火药味,离引爆只差一粒火星了。正好姚兴的妹妹南安公主入宫探病,姚兴最小的儿子姚耕儿借机跟了进去,远远见姚兴已经不能说话,甚至对南安公主的问询一点儿反应也没有。人小鬼大的姚耕儿立即出宫,去找兄长南阳公姚愔,告密说:“父皇已经去世,还不早定大计!”与其他多数兄弟不同,这两兄弟是姚弼的同党,得此消息的姚愔立即通知尹冲,两人以最快的速度集合死党,直取皇宫。

宫中守卫胡翼度、敛曼嵬等发现势头不对,反应也很迅速,马上紧闭宫门,率禁卫军殊死抵抗。姚愔、尹冲一时冲不开宫门,便另寻道路,攀墙而上,沿着房梁抵达后宫的马道。太子东宫的卫队长姚和都正好率东宫卫士赶到,堵死了马道,姚愔的人仍无法突破。急红了眼的姚愔、尹冲放火焚烧宫门,两边你争我夺,在宫里杀得难分胜负。

正在此时,一件让姚愔等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姚耕儿带出去的其实是一份假情报,姚兴其实还活着,更让他们挠头的是,姚兴又醒过来了(感觉姚兴的病情好像总和姚弼作对)!得知姚弼党人已经造反,正在攻打皇宫的消息后,姚兴只得强撑着病体起床,乘轿到前殿,在众将士面前下令赐姚弼自杀。禁卫军看到姚兴仍在,无不勇气倍增,争先恐后攻击叛军,而姚愔的人见己方是与皇帝作战,士气尽失,稍作抵抗便四散奔逃,姚弼党人终于彻底瓦解。

两个造反主谋的下场不同:姚愔逃到骊山,后被捕获处死;尹冲带着弟弟尹泓逃过了后秦的追捕,投奔东晋,后来还参加了刘裕的北伐(感觉是公报私仇),官至司州刺史,再后来,刘裕去世,北魏南征,尹大人又投降了魏军,继续在北朝做高官。

我们知道,姚兴其实是很爱姚弼的,但他终于不得不亲自下令杀了这个最喜爱的儿子。在那颤抖的口令中,一定伴随着心碎的声音,对一个重病的老人来说,这种打击的残酷程度可想而知。强撑着一口气的姚兴召见姚绍、姚赞、梁喜、尹昭、敛曼嵬等大臣发下遗诏,让他们用心辅佐新君。第二天,姚兴逝世,谥“文桓皇帝”,庙号“高祖”。姚兴走了,给姚泓留下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后秦开始了灭亡倒计时。

【后姚兴时代】

对姚兴的多数儿子和部分邻国来说,他的死都是一件让人期盼已久的事。儿子们等他死,是巴望着他的宝座,因为他不死,皇位就空不出来,大家就没有机会打内战。邻国盼他死是眼馋后秦的国土,因为他不死,后秦再衰弱,也仍能保持一个统一的整体,攻打起来有一定难度。只要他一死,他的儿子们还能不把国家闹个四分五裂?

当初,一直用贪婪的目光盯着姚家家产的邻居赫连勃勃就说过:“姚兴也是一世之雄,各藩镇都愿意为他效命,关中还不可图谋……”现在,能让各地藩镇效命的姚兴终于不孚众望地驾崩了,这是件多么大快人心的事啊!在后秦幸灾乐祸的邻居中,除了赫连勃勃,还有东晋太尉刘裕。

因为刘裕打算北伐中原,收复长安、洛阳两大故都,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早在北伐南燕和请旨“土断”的时候,他就曾多次公开宣布:将要讨伐后秦,收复中原失地。现在只是有个好机会,让他把早已说过的话付诸实施而已。

其实就算姚兴一直活着,也不会让刘裕放弃进取中原的念头,姚兴还够不上让刘裕害怕的级别。刘裕在此时正式策划北伐的主要原因不是姚兴死了,而是南方有实力的异己分子已被他清除干净,后顾之忧空前的小,他已经能够整合东晋的全部军事力量来干点大事了。既然天遂人愿,想什么来什么,能够更轻松地得手,谁不乐意?再说刘裕读书也不多,“礼不伐丧”之类的儒家教条对他毫无约束力。

就像赤壁之战前的孙刘联军,早已是万事俱备,现在又适时地刮起了东南大风,还有不动手的理由吗?于是,一次让后世华夏子孙们激动不已的北伐壮举就要开始了!第一个目标就是姚兴死后,既四面受敌又四分五裂的软柿子——后秦,之所以称后秦为第一个目标,是因为刘裕此次北伐最初的打算,并不仅仅是灭掉后秦就收手的。

在正式实施计划之前,尽管铲除南方形形色色的反对派占用了刘裕的主要精力,但他仍为这次行动预先做了不少准备。因为年代久远和事涉机密,难以一一厘清当年刘裕的所作所为,但透过一些零散的历史细节,仍能看出他当时努力的一些痕迹。

首先是外交战。对蓄谋开战的一方来说,外交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就是在尽可能地壮大本方,联络盟友的同时,孤立对手,迫使对手在劣势情况下与本方对抗。后秦此时的四邻,除东晋外,东北是北魏,正北是夏国,西北为北凉,西为西秦,西南有后仇池(南凉已在义熙十年,即公元414年为西秦所灭)。

从北伐的实用角度看,这些国家可大致分为三类:最强大的北魏是后秦的姻亲之国,算是勉强的盟友,刘裕要做的是尽量争取它中立,防止北魏卷入战争;夏国的赫连勃勃是后秦的死敌,西秦和后仇池都是先为后秦所灭,后又各自复国的,与原宗主国后秦也处于敌对状态,显然,它们是刘裕很好的团结对象;北凉原本地位中立,但因与西秦有矛盾,连年交战,有可能拖反后秦联盟的后腿,所以也是刘裕外交战的重点之一。

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五月,刘裕让坐镇益州的朱龄石派人到北凉,拜访北凉主沮渠蒙逊。经过一番商谈,沮渠蒙逊上书晋朝表示臣服:“听说车骑将军刘裕打算肃清中原,我沮渠蒙逊愿担任他的右翼,一同驱除戎虏!”这话说的,好像他自己不属于“戎虏”似的。

第二年二月(也就是姚兴去世的那个月),沮渠蒙逊与西秦主乞伏炽磐联姻和解,两国停止交战,虽找不到确实的史料佐证,但其中很可能有东晋的调解之功。此后,西秦就能无后顾之忧地不断给后秦找麻烦了。

除了联络北凉、西秦,刘裕也没有放松对夏国的接触。他派使者至夏,与夏主赫连勃勃相约为兄弟(因为赫连勃勃原姓刘,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赫连勃勃得知刘裕的使者要来,事先让手下文笔出众的中书侍郞皇甫徽写好回书,自己再暗中背熟,等到了会面的时候,当着刘裕使者的面表演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绝技,把回书文不加点地背了下来。使者回去之后把会面情况报告给刘裕,把肚子里没多少墨水的刘寄奴唬了一大跳,叹息说:“唉,我比不上他啊!”这件事发生的具体时间不详,可能在刘裕灭后秦后,但赫连勃勃在刘裕出兵前,已知刘裕的伐秦计划,两者应该早有联系。

比起外交战,今天可以找到确凿证据的是刘裕发起的情报战。刘裕对情报工作的重视可能源自刘穆之。史书上说,刘穆之在处理政务之余,专门花了很大工夫来打探各种各样的消息。每天都要接待与宴请大量宾客,然后又以这些人为耳目,组建起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情报机构,大到朝中官员的动向,小到民间街巷的趣闻,都很难瞒过他的耳目。而刘穆之又将这些情报,事无巨细地秘密报知刘裕,使刘裕在众人面前显得明察秋毫,人不敢欺。

有了这样的成功经验,刘裕自然会将它发扬光大。于是,规模庞大的谍报攻势在正式北伐前已对后秦全面展开,负责人是有勇有谋的冠军将军檀道济。从本质上说,和今天FBI们干的活差不多,檀道济向后秦派出了大量谍报人员,从事侦察、收买、策反等工作。因为据资深苍蝇的经验,最好叮的蛋都是有缝的,所以檀道济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河南的秦军主帅陈留公姚洸身上。

坐镇洛阳的姚洸虽然在参与兄弟相争时目光如炬,但面对外敌的渗透,就糊涂得可以了。他最信任的手下,如尚书姚禹,主簿阎恢、杨虔等人都被檀道济发展成了晋军卧底,他却还茫然不知,依旧视他们为心腹。

如同高手博弈,胜负往往在布局阶段已见端倪。由于后秦新主的软弱无能,后秦自身存在各种矛盾,北方列国并立的战略现实,再加上刘裕从中作梗,自姚兴死后,后秦形势持续恶化,出现了对刘裕北伐极为有利的势态。

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二月,姚兴刚刚去世,后秦就发生了北地(今陕西三原县东)太守毛雍叛变的事。姚泓派叔父,也是后秦头号重臣东平公姚绍前往镇压。正在镇守李闰(今陕西大荔县北)的姚宣得知此事,不由得怦然心动。这位在和兄长姚弼的斗争中显得“忠勇无比”的公爵,在部下参军韦宗的建议下,决定乘姚泓新立,姚绍出征,中央空虚的机会,率部南下,逼近长安,建“霸王之业”。没想到姚绍用兵神速,很快生擒毛雍,回师攻破李闰,姚宣只好厚着脸皮来晋见姚绍,向叔父谢罪。姚绍毫不客气,立即把这个侄儿斩首,这次变乱被迅速平定。

四月,西秦大将乞伏昙达进攻后秦,击败后秦秦州刺史姚艾,掳走居民五千余户。

六月,仇池王杨盛出兵后秦,攻克祁山(今甘肃西和县北,三国时诸葛亮数次北伐途经之地),又败后秦将姚嵩于竹岭(今甘肃天水市西南)。

与此同时,夏主赫连勃勃亲率四万大军南下,攻克上邽(今甘肃天水市)、安定,又在阴密(今甘肃灵台县西南)大败后秦军,随后推进至镇西将军姚谌据守的雍城(今陕西凤翔)。大敌当前,姚谌弃城逃往长安,夏军逼近后秦国都。危急关头,又是东平公姚绍力挽狂澜,集结五万步骑反攻,逼退夏军,收复安定,接着姚绍又在马鞍阪(今甘肃平凉)击败不可一世的赫连勃勃。因为这是后秦军第一次在战场上打败赫连勃勃亲自率领的夏军主力,后秦军士气为之一振。

大概受了这次胜利的影响,后秦军终于改变了之前连战连败的颓势,连续获得几次胜利:殿中将军敛曼嵬在陈仓(今陕西宝鸡)击败仇池军,车骑将军姚裕在池阳(今陕西泾阳)打败赫连勃勃的侄子赫连提,战局重新向有利于后秦的方向发展。不过,这个趋势马上就要结束了,因为刘裕要来了。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一段常被忽略的战史,就不难看出,从姚兴死后到刘裕北伐前的一系列交战,基本上都发生在关中,而且几乎都是按照刘裕的需要来进行的(刘裕的外交战起了多大作用不好评估,但一定对此产生了影响)。虽然看起来后秦军在内部不稳且三面受敌的情况下先败后胜,重新稳住阵脚,但也受到了不小的损失,而且还远没有获得胜利。更重要的是这些战役使后秦的精兵良将几乎全部被牵制在潼关以西,而潼关以东的广大地区变得非常空虚,就像一个熟透的桃子,只等刘裕伸手去摘了!

同类推荐
  • 五代窃国

    五代窃国

    窃:指非其有而取之;不当受而受之!是以,国之重,何者当有,而何者不当有?能者当有,德者当有,仁者当有。然不能,不德,不仁者若有之若何?当窃之!唏嘘,被窃之人,若无窃取他人,何以有?窃之国者,若无天下之心,早晚必有人窃之。新书《唐獠》已太监,呵呵,我还会回来的!!
  • 回眸·思索:小女子品读大历史

    回眸·思索:小女子品读大历史

    《回眸·思索:小女子品读大历史》的文笔,简洁、生动、形象、浑厚,不乏精彩之笔。借文与史兼长的笔法,增强了文章的可信性与可读性、亲和力与感染力。见解独到,透纸可现。在论述中闪烁着作者的智慧。《回眸·思索:小女子品读大历史》收录了作者个人读书历程的心得和体会,其文笔简洁、生动、形象、浑厚,见解独到,透纸可现。在论述中闪烁着作者的智慧。 全书共分“雄杰”“红颜”“族群”“现象”“文化”五个部分,具体包括《英年早逝惜贾谊》《宫闱角逐话女人》《姜太公的无道子孙》《流人屈原与伟人毛泽东》等。
  • 夏商英雄传

    夏商英雄传

    夏朝末年,帝桀履癸荒淫无道,对内宠信奸佞残害忠良,对外大肆挣炼奇珍异宝,搜刮民脂民膏。他以酷刑对待反对他的人,以至于天下民怨沸腾,怨声载道,在此时刻商国之主子履心怀天下,在伊尹与仲虺等人的帮助下公然返抗夏桀的暴政。众人齐心协力推翻了夏朝的暴政,流放帝桀履癸于南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强大的奴隶制王朝,在对夏王朝的战争中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辉煌史。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献案例与疑难解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献案例与疑难解析

    虽然是新增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但就其源流来说,是由原来的“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课程及其后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演变而来的。可以说,这是自20世纪80年代前期上“中共党史”,80年代后期改革为“中国革命史”,90年代后期开始上“毛泽东思想概论”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课程改革。对于这一重大改革,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如何顺利地完成从原来“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概论”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转换?如何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一历史性更强的课程同样受到大学生们的欢迎?这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
  • 君王

    君王

    一睁眼,朱栩重生到了明朝,但是这个明朝怎么有点怪怪的?原来大一统的明帝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群雄争霸的华夏。这是在时间的岔路口转向了另一个方向的平行世界,朱栩没有办法,只能凭着自己明国皇子的身份,开始了统一中原的历程。
热门推荐
  • 起风战法

    起风战法

    这个大陆的所有生物都拥有着名曰“异天赋”的第二能力。觉醒了先天异天赋者与后天异天赋者都怀着异于普通人的强大能力。在异变时,更能发挥出惊天动地的力量。主攻语言学科的大师闭眼于充斥着消毒水的病房。再次睁开眼睛,她是拥有两个“异天赋”的魔族少女。我是次元的旅行者,从不会知道在第二天太阳升起之时,我又在哪里。我,究竟算是什么。
  • 凌然自若:富家公子的淡漠同桌

    凌然自若:富家公子的淡漠同桌

    他是上帝的宠儿,拥有令人瞩目的一切,不必为任何事操心,别人一直努力都得不到的东西,而他只需一句话就信手拈来。她说她什么都没有,只剩一个信念,一个让她活着的信念。因为其他的她都没有,也不不需要。“我可以为你付出一切”他深邃的目光盯着她,她嗤笑“因为得不到,因为有挑战力,因为无聊,所以才这样说的吗!”原来我的爱竟如此不堪,还没有达到让你相信的地步?可是不管你信不信,我就是想成为你的那个唯一信念。“果真是大少爷啊,就是如此喜欢把别人不喜欢的强加在别人身上,你有问过我的感想嘛?”不屑……嘲讽……此生他是否都做不到成为她的唯一。他放荡不羁,她淡定如初,他是否能如愿抱得美人归!或者她真不是他的唯一……
  • 乱世愁情:红颜惑天下

    乱世愁情:红颜惑天下

    拥有倾城之貌是她的错吗?那些她看不上眼的男人象扑蝶一样的围着她,也是她的错吗?并因此搞的江山动荡,四野哀嚎,更是她的错吗?要不然,为何为扣上红颜祸水的罪名,让她万年遗臭!不,她不要,她真的不要,这么重的枷锁她不想背,也背不起,就算粉身碎骨,也要为自己辩上一辩!
  • 弃妃不善

    弃妃不善

    太子妃当不成,王妃也当不成,她也只好做个侧妃。谁知道那王爷竟是无赖,竟然这样羞辱她,世人都道女子应该如何温婉,她偏偏就不是这个料,弄得京城里头鸡犬不宁。可是他却用捏住她的喉咙,眼神冰冷,想要取了她的性命。这时候她才明白,就算是侧妃,她也只是弃妃。
  • 我的命运我做主

    我的命运我做主

    公元2010年11月,中国辽阔的西北大地已经进入了初冬,绵延在丝绸之路上的美丽草原、千里翰海戈壁也已被银白的薄雪覆盖。这就是我出生和生活成长的地方,我的故事就发生在这片我热爱的土地上。
  • 东槎纪略

    东槎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丅天元星

    丅天元星

    各位读者们!大家好我是夏小鱼。我将、也愿意和大家共同构建一个不一样的玄幻小说:不一样的人物构造,不一样的剧情呈现,和不一样的精彩故事情节。欢迎各位读者加入天元星这个大家庭,共同创造属于90后自己的角色,来缅怀悄悄流逝的青涩。天元星:以各大种族为题材,以气为实力的根源。夏小鱼以一介书生与坚定不移的信仰,保护着来之不易的太平生活,努力去改变这个充满杀戮和不公的世界!你愿意随之小鱼一起成长,一起维护来自不易的幸福生活吗?
  • 侯门商女

    侯门商女

    不是所有兰心女子天生就配备姿容才情的,也有小时逗比欢脱不学无术的,比如梅南清;不是所有男神都深情款款温润如玉的,也有暴力暴佞二缺腹黑的,比如那些记忆中的人。但是逗比最终会被岁月打磨成美玉,经历了爱她的人她不爱,她爱的人不爱她,以及爱她的人最终她也爱上了之后,梅家九娘子已然成了一个让人无法遗忘的奇女子。--------------------------------------------------------------------本书出场人物众多,时常会写岔劈或者忘了主角是谁,勿拍。
  • 仙魔乱斗之营救艾琳娜

    仙魔乱斗之营救艾琳娜

    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世界就分为了仙人魔三界,其中以仙界为首。仙界又分为紫云宫、利剑宫、祥云宫与雀鸟宫四大宫派,并由特定的宫主掌管。紫云宫女枪手格里娜一直履行着保护本宫宫主艾琳娜的职责,直到有一天,她收到了宫主侍女黛丽丝的威胁信,说她已经将其劫持去了蛇血魔堡。就在格里娜即将前往那里时,男剑侠克里克出现了,两人一起踏上了营救宫主的征程。一路上,他们历经千难万险,九死一生,最终到达蛇血魔堡,在那里等待他们的是更加凶险的考验……
  • 哈佛教授与儿子的对话

    哈佛教授与儿子的对话

    《哈佛教授与儿子的对话》是哈佛大学教授的教子真经,全书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揭示深刻的生活意义,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不仅可以激发青少年对社会、人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还可以点燃读者内心深处的智慧火花,帮读者洞悉人生的真谛。虽然你没有进入哈佛大学学习,但通过阅读《哈佛教授与儿子的对话》,你也能了解到哈佛的教育理念和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