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56200000066

第66章 中国人买德国、英国军舰(2)

北京紫禁城。

1873年农历正月,还是寒冷之极之时,18岁的同治皇帝亲政。成立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立同文馆(新式学校)、地方也办新式学校、派人出洋、办厂开矿、修筑铁路等,实行学习西方近现代化举措,开始走向开放、进步。这些军事工业的出现,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生产,对西方先进科学的传播和中国科技人才的培养,起了积极作用。

1873年,亲政的同治皇帝下诏,由两江总督兼任南洋通商大臣。

1874年2月,日军在台湾琅峤登陆,开始了对台湾的进攻。对日本来说,这次行动相当冒险,日本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不仅当时中日国力悬殊,国际舆论也谴责日本。战争至8月,日军增至3600人,但仍进攻不利,酷暑疫病,士气低落。此时日本看到胜算太小,就派了公使大久保利通到北京,争取体面地结束战争。

9月日本公使来华后,先是虚声恫吓,后来又表示结束战争的“诚意”,说日本出兵台湾费尽财力,中国也不能让日本军队空手而归,应当支付一些兵费,然后日本撤兵,这样双方面子上都过得去。清政府觉得在战争中处于优势,以赔钱来结束战争说不过去,而又不想为“化外生番”费太多精力,也想息事宁人,就表示可以考虑对在台湾“被害之人”酌情“抚恤”,等于承认了赔款的原则。在10月31日签订的《北京专约》中,琉球人遇害写成了“日本国民遇害”,日军进攻台湾写成了“保民义举”,中国以“抚恤”名义,赔偿白银50万两。《北京专约》为日本兼并琉球提供了根据,后来在1879年4月,日本占领琉球,更名冲绳县。

1874年日本派兵登陆台湾,企图将之占据,清兵以仅有的战船赴台将之驱逐。

事件引起朝野的警惕。

在此之前,江苏巡抚丁汝昌提出《拟海洋水师》章程,此时才入奏,奏建议建立三洋海军,恭亲王奕乘机提出了“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等6条的紧急机宜,李鸿章则提出暂弃关外、专顾海防。在恭亲王奕?、李鸿章等为首洋务派的一致努力下,得到慈禧太后的首肯,清政府决心加快建设海军,将丁日昌提出的北、东、南三支水师,减为北、南二支水师,为日后没有呼应支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埋下了伏笔。

在日本侵略中国台湾的时候,窥视中国西藏已久的英军,派军官柏郎挑选200名精锐官兵,组成“远征队”,从缅甸出发,长途跋涉到中国云南,探测进入中国的道路,英国驻华大使馆派翻译马嘉理前往接应。

1874年农历十二月初五日,即1875年1月12日,同治皇帝出疹天花流脓而逝,享年19岁。

慈安皇太后和慈禧皇太后在养心殿西暖阁,召见惇亲王奕倧、恭亲王奕、醇郡王奕環、孚郡王奕惠,惠郡王奕详,贝勒载治、载澄,公奕谟,御前大臣伯彦纳漠祜、奕劻、景寿,军机大臣宝鋆、沈桂芬、李鸿藻,总管内务府大臣英桂、崇纶、魁龄、荣禄、明善、贵宝、文锡,弘德殿行走徐桐、翁同龢、王庆祺,南书房行走黄钰、潘祖荫、孙诒经、徐邮、张家骧等29人,宣布懿旨:

醇亲王奕環之子载湉,著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

载湉,时年4岁,于同治十年六月二十八日(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内太平湖畔醇郡王府的槐荫斋。载湉的父亲为咸丰帝的同父异母兄弟,母亲是慈禧皇太后胞妹,所以他被慈禧太后懿旨入继大统,成为大清国的第十一位皇帝。

4岁的皇帝不懂事,仍由皇太后垂帘听政,总揽朝纲,专权独断。

初六日,正式举行仪式,4岁的载湉当了皇帝,居住养心殿,慈安皇太后居住东六宫的钟粹宫,称东太后,慈禧皇太后居住西六宫的长春宫,称西太后。这一年,慈禧皇太后39岁,慈安皇太后37岁,慈安皇太后身体不好,同时,为人平和,与世无争,一般不管事,实际,仍是慈禧皇太后专权。

1875年5月30日,清政府下令由抗英名将林则徐的女婿沈葆祯、李鸿章分任南北洋大臣,从速建设南北洋水师,并决定每年从海关和厘金收入内提取400万两白银作为海军军费,清政府于是决定每年拨出400万两作为经费,实际用在购置军舰款项只为每年100万两,由二洋分解使用,南洋大臣沈葆祯认为“外海水师以先尽北洋创办为宜,分之则难免实力薄而成功缓”,清政府根据丁日昌提议,主要假想敌是日本,北洋水师负责守卫京师,遂采纳沈葆祯的建议,先创设北洋一军,等北洋水师实力雄厚后,“以一化三,变为三洋水师”,决定了优先建设北洋水师,北洋的成军之路由此开始。大清海军分为三洋:北洋水师负责山东及以北之黄海、南洋水师负责山东以南及长江以外之东海,广东水师负责福建、南海。

1875年,命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创设北洋水师。李鸿章通过总税务司赫德,在英国订造4舰炮船,开始清朝海军向国外购军舰的历史。1879年,向英国订造巡洋舰扬威、超勇。由于李鸿章对在英国定造的军舰不满意,1880年,经过反复比较向德国船厂订造铁甲舰定远、镇远。 1881年,先后选定在旅顺和威海两地修建海军基地。 1885年,海军衙门成立,李鸿章遣驻外公使分别向英国、德国订造巡洋舰致远、靖远与经远、来远。

定远级铁甲舰,清朝委托德国伏尔铿造船厂(Stettiner Vulcan AG)制造的7000吨级的铁甲舰(Ironclad),也常记为战列舰。定远级铁甲舰有两艘,分别为定远及镇远,二舰于1885年开始服役,成为清北洋水师的主力战舰,而定远则同时为舰队旗舰。是中国海军唯有的两艘铁甲舰:

装甲厚12英寸至14英寸,主要武装为四门12吋口径的主炮。

标准排水量7220吨,满载排水量7670吨;

动力:8个锅炉,两台三气缸往复式蒸汽机(定远:6,200匹马力;镇远:7,200匹马力)。

双螺旋桨推进,最大载煤量1000吨;

航速:定远:14.5节;镇远:15.4节;

主炮为克虏伯305mm后膛炮4门(分左右2座双联装露炮台,水压动力,每门炮管重31.5吨,25倍口径)、克虏伯150mm后膛副炮2门(露炮台式,首尾各一门,每门炮管重4.77吨,35倍口径)、75mm克虏伯舢板炮4门、37mm五管哈乞开斯机关炮8门、57mm、47mm哈乞开斯机关炮各2门,14吋鱼雷发射管3具(两舷各一具、舰尾一具,备有21枚鱼雷)。

37mm哈乞开斯五管机关炮6门;

搭载两艘鱼雷艇。

舰员329-363人。

巡洋舰扬威、超勇号,又叫快速巡洋舰,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承造,后船体部分转包给米切尔船厂建造,造价共计65万两银。

舰种:撞击巡洋舰;

舰级:超勇级无防护巡洋舰

制造厂: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埃尔斯维克船厂

下订时间: 1879年12月18日

动工时间:1880年1月15日

下水时间:1881年1月29日

服役时间:1881年8月2日

技术数据:标准排水量 1380吨;满载排水量 1542吨;全长舰体全长:64米;全宽 9.75米;吃水 4.57米;燃料燃煤250-300吨;锅炉燃煤专烧锅炉6座;动力卧式三段膨胀式蒸汽引擎2座;2轴推进;功率设计:2,600匹指示马力(1,939千瓦特);最高速度理论:16节(30千米每小时);海试:16.4节(30千米每小时);乘员 137人。

武器装备:阿姆斯特朗26倍径10英寸(254毫米)后膛炮2门;22倍径4.7英寸(119毫米)炮4门;37毫米转管式格林炮4门;加特林10管机关炮4门;诺典菲尔德4管机关炮2门;鱼雷发射管4具;装甲舰体:0.75英寸(19.05毫米);水线下装甲甲板:0.375英寸(9.53毫米);司令塔:0.625英寸(15.88毫米);

配备风帆索具,原设计为直桅,可张挂纵帆;回国后中方在前桅添加了横桁。为了遂行撞击战术,本舰外形低矮,除了单烟囱、双桅,水线上部位侧影较小。但干舷非常低,适航性很差,上浪问题严重。

火力:主炮为两门26倍径10英寸(254毫米),每门炮备弹100发,最大仰角10度,最大俯角3度,有效射程8000米;在3000米距离上可以击穿14英寸(356毫米)钢板。主炮带简单的液压复进装置,达到2.5分钟每发,射速比老式架退炮要快些。炮台带有一个不能转动的炮廓,正面和两侧开有炮门,正面44度,侧面70度。为了解决上浪的问题,炮门安装有挡板,平时关闭,作战时向上打开。副炮为4门22倍径4.7英寸(119毫米)炮,每门炮备弹200发,分别安装在上层建筑4个角落,射界60度,炮门同样安装有挡板。后主炮附近有两门诺典菲尔德4管机关炮,称为四门神机连珠炮。这种由阿姆斯特朗公司生产的火炮,是当时世界与哈乞开司、加特林齐名的优秀机关炮,原理是将多根炮管平行排列,通过转动把手,使各个炮管后的枪机依序击发,从而实现高速射击。火炮口径25毫米,炮身长965毫米,炮身重193公斤,炮架重117公斤,射速每分钟350发,射程2000米,274米距离上可击穿24毫米厚钢板。以及4门10管加特林机关炮(格林炮)。撞角位于水线下11英尺(3.35米)处。

致远、靖远防护巡洋舰,为穹甲快船、steel protected cruisers,英国阿姆斯特朗(Armstrong)公司建造,造价共计1697453两银。“致远”于1886年9月29日下水,1887年7月23日建成;“靖远”于1886年12月14日下水,1887年7月9日建成。

武器装备:210毫米‘克虏伯’主炮3门,其中2门位于舰首的双联装炮盘上,另外一门位于舰尾的单装炮盘,都有后部敞开的,厚度为2英寸(50.8毫米)炮罩保护炮手。与德购军舰不同的是,“靖远”级军舰的210(8.2英寸)毫米主炮炮架采用了原始的复进机,射速达到2.5分钟1发,有效射程8300米,共备弹150发;152.4(6英寸)毫米‘阿姆斯特朗’副炮2门,位于舰体中部两侧的耳台内,炮手有1英寸厚的后部敞开炮罩保护。由于也采用了早期的复进机炮架,因此射速达到每分钟1发,共备弹300发;57毫米‘哈奇开斯’速射炮8门,分别位于舰首尾两侧的炮房和舰体两侧,射速1分钟20发,炮手有5毫米的炮盾防护;37毫米‘哈奇开斯’机关炮6门,其中2门位于前部战斗桅盘中、另外4门位于舰体两侧,炮手有5毫米的炮盾防护;10管11毫米“格林”机关炮6门,射速每分钟350发,2门位于后部战斗桅盘,剩下的4门安装在机舱棚顶四角,炮手有简单防盾防护;另有14英寸鱼雷发射管4具,两具分别位于舰首舰尾的鱼雷舱内,另外两具位于舰体中部两侧,共备‘刷次考甫’鱼雷12条。额外的武器是安装在舰首的尖锐的撞角。

经远、来远为装甲巡洋舰由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建造,造价共计1739761两白银。来远号于1887年3月25日下水。同年底与“致远”、“靖远”和“左一”号鱼雷艇一起回国,加入北洋水师。

航速快是“致远”、“靖远”级防护巡洋舰的卖点,甚至以此牺牲了装甲防护,没有舷侧装甲,使军舰在海战中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德国建造的“经远”、“来远”二舰,则是在吸取”济远”等防护巡洋舰的经验上,改为“旁有水线甲堡之船“,即装甲巡洋舰,价格也随之较“济远”上扬47万马克(第二帝国马克)。来远号长82.4米,宽11.99米,吃水5.11米,排水量2900吨,动力采用2座3胀往复式蒸气机、4配套使用座圆式燃煤锅炉(每座重38吨),双轴推进,功率4400匹马力,航速为16节,载煤量320-350吨。“经远”级军舰的煤仓容量显然是记取了“济远”的前车之鉴,增加至320-350吨,大大高于“济远”舰230吨的煤仓容量。舰身吃水线上全部用钢甲防护,水线带装甲厚9.5-5.1英寸,装甲甲板厚3英寸(倾斜处)、1.5英寸(平坦处),炮座装甲厚8英寸,炮盾厚1.5英寸,司令塔装甲厚6英寸。全舰编制202-270人。

配有14门火炮。有双联克虏伯210mm前主炮1座(每门炮重13.5吨,35倍口径)、1880年式克虏伯150mm炮2门(每门炮重4.5吨)、75mm克虏伯炮2门、47mm哈乞开斯速射炮2门、40mm哈乞开斯炮1门、37mm5管哈乞开斯炮5门、18英寸鱼雷发射管4具(3具可转动,另外1具为固定式水下鱼雷发射管,位于舰艏撞角下方)。

主炮安装的位置与“济远”相近,火炮型号也相同,采用了2门1880式210毫米35倍口径克虏伯钢套箍炮,双联安装于舰首的露炮台内。副炮为2门1880式150毫米35倍径克虏伯钢箍套炮,型号与“定远”、“济远”等舰装备的同口径火炮相同,这4门大炮可以通过电发装置实现齐射,产生猛烈的炮火。

全舰的照明完全实现了电气化,总共安装有250盏左右的电灯,以及2具照度为40000枝烛光的探照灯,所有电气系统的供电,由舰内的2台发电机提供。另外在损管设备上,来远除了配备有离心式主水泵外,还配备了一台每小时最大抽水量120吨的唧筒式辅助水泵。

1880年10月7日,李鸿章奏请清廷,从原为将来购买练船而训练的练勇中挑选了4名官弁、306名水勇,交由丁汝昌、洋员葛雷森训练,组成赴英接舰部队。1880年12月23日,丁汝昌、葛雷森偕文案马毓藻、解茂承,医官江永乘法国船赴英接收军舰,林泰曾、邓世昌、蓝建枢、李和、杨用霖、章斯敦等则率接舰部队随后乘经过改装的招商局“海琛”号商船于27日从上海出发赴英。

丁汝昌等一行先期到达英国后,参观了位于纽卡斯尔的阿姆斯特朗公司,亲自监督“超勇”、“扬威”二舰试炮。并前往伦敦,进行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受到英国女王的接见,1881年4月22日在金登干的陪同下拜访了英国海军部,和英国海军提督凯古柏、海军部总工程师斯图尔特、军舰设计家巴纳贝进行会谈,并参观了英国最新式战舰的模型和图纸,这是中英两国高级海军军官的第一次历史性的交流。同日晚,满载中国水兵的“海琛”轮抵达英国伦敦,第一次看到古老中国年轻的水兵和飘扬着龙旗的轮船,英国举国上下为之轰动。

这一批中国人,在德国接受军舰进行了调试、培训,同时,他们也知道了有马**克**恩、恩**格**斯、有《资本论》。

(略)。

中国,深夜,英国领事馆里,英、法领事正在密谋。

英、法、美、俄等列强,从中国和其他殖民地国家强取豪夺财富,造出更好的枪炮军舰,进行更大的扩张与侵略,沙俄侵略野心一再彭胀,新疆西边有一个乌兹别克人建立一个浩罕小国,一直受中国领导,俄国侵略占了浩罕国许多领土,军事首领阿古柏十分不满,俄国唆使阿古柏去占中国新疆土地来平衡,并大力支持阿古柏侵略中国,阿古柏占了新疆的南疆,又去占北疆,直侵占到乌鲁木齐,阿古柏宣布在这里成立一个哲德沙尔国,自立为罕,阿古柏约生于1825年,中亚浩罕国安集延人,1865年随张格尔之子布素鲁和卓率军侵入喀什,俄国趁机出兵占领了新疆西部伊犁地区,此际,1875年初,19岁的同治皇帝病死,慈禧太后千方百计保其垂帘听政,挖空心思将咸丰帝的弟弟载恬一个4岁的儿子,扶上皇帝的宝座,即光绪皇帝,4岁的光绪帝即位前说:“我不当这个皇帝,当皇帝我也不能随便说话”,慈禧太后一心排挤皇族宗室的人、外姓人当权,重用汉人、洋人,如重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荃、刘铭荃等,洋人赫德为总税务司等,宫廷大臣一心钻营官场,那有心事管新疆之事,驻兰州的陕甘总督左宗棠,此时已从中国南走到北,从东走到西,看到祖国受外国人的践踏,又随着年龄的增长,爱国心日益强烈,见朝廷漠不关心,李鸿章等主张放弃新疆,并与英国签订《烟台条约》,西方列强为争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左宗棠立即书写奏章,批驳李鸿章,同时,强烈要求收复新疆,并积极请战。

中国的西北、东南、西南几乎同时出现了边疆危机。在西北地区,俄国与阿古柏政权相勾结,入侵新疆,强占伊犁和帕米尔地区。在东南沿海,美、日兵犯台湾,日本吞并琉球。日本侵台事件刚刚结束,英国又在西南边境挑起冲突,这就是“马嘉理事件”。

马嘉理事件,1875年发生在云南。英国企图从缅甸入侵我国云南引发的冲突。英国在1824年至1825年、1852年两次发动对缅战争,占领了缅甸。随后,英国就想进军中国,着手打通一条由缅甸通往中国云南的道路。1858年4月10日,参加过第一次侵缅战争的英国退伍军官斯普莱,就曾向英国外交大臣建议,修建一条从仰光起,往东北沿萨尔温江经缅甸到中国思茅的铁路。1863年,又有人建议开辟一条经八莫至云南的道路。1867年,英国曾按斯普莱设计的路线进行探测,但未能完成。1868年,英国开始探测从八莫通往中国的道路,并曾一度到达中国的腾越(今腾冲)。1874年初,英国决定派上校柏朗,带领一支由官员、商人、军官、士兵组成的200多人的探路“远征队”,由八莫北上入滇。他们以入滇“游历”为名,向中国总理衙门索取护照,同时要求英国驻华公使,派一名通晓汉语、熟悉中国情况的翻译为之带路,而且,沿途需给“游历”官员和翻译以优待。

中国总理衙门曾婉言边境地方不靖,劝其不要前往,但英国人此时别有用心,恃强不听。

当时,中国正在与日本交涉台湾问题,希望英国能从中调停,因此,又不敢得罪英国,于是答应了英国的请求。1874年7月,英国驻华大使威妥玛派马嘉理为翻译,去云南迎接探路队柏朗一行。马嘉理于8月22日由上海出发,途经汉口、湖南、贵州、云南,1875年1月17日到达八莫,与两天前到达此处的柏朗会合。2月初,马嘉理陪同探路队一起由缅甸入滇。当时云南一带军民中传说,英国人强行前来通商,随后要进攻腾越。1875年2月21日,英军探路“远征队”在云南腾冲蛮允山寨,与景颇族群众发生冲突,马嘉理开枪打死中国景颇族群众多名,群众怒不可遏,将马嘉理及随员包围击毙,柏朗率的英军探路“远征队”一行,因遭堵击,不敢继续前进,逃回缅甸八莫,返回了缅甸。

此即“马嘉理事件”,也称“云南事件”和“滇案”。

得知马嘉理被杀后,英国外相德比,在3月4日即电令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与清政府交涉,并特别强调,在筹划以后应采取的步骤时,应牢记英国政府派柏朗率探测队去云南的目的。英国政府并没有因马嘉理被杀而放弃其侵略计划。1875年3月19日,威妥玛向中国总理衙门提出6条要求:

1.中国须派专人前往云南对事件进行调查,英国使馆及印度当局得派员参与此事;

2.印度政府如认为有必要,可再一次派探测队去云南;

3.偿付英方现银15万两;

4.中英应立即商定办法,以实现其1858年《天津条约》第四款所规定的对于外国公使的“优待””;

5.商定办法,按照条约的规定,免除英商正税及半税以外的各种负担;

6.解决各地历年来的未结案件。

很明显,英国企图借马嘉理事件来扩大其侵华权益。这6条要求中的前3条虽与“马嘉理事件”有关,但在未做任何调查前即作此结论,已属非常无理。后3条与“滇案”并不相干,却是英国近10年来一直伺机勒索的目标。这6条要求构成了英国驻华大使威妥玛借“马嘉理事件”,向清政府进行讹诈的基础。在此后整整一年半的交涉中,威妥玛力图通过各种威逼手段达到上述要求,并不断使其具体化。为防止西南边患扩大,清政府对“马嘉理案”的处理,从一开始就采取了较为慎重的态度。1875年3月21日,清政府严令云南巡抚岑毓英,速将此案确查究办,并命云贵总督刘岳昭赴滇,会同云南巡抚持平办理。对于威妥玛的6条无理要求,清政府则表示断然拒绝。

英国驻华大使威妥玛开始对清政府施加压力。他联合各国公使,要求停止正在进行的古巴华工问题交涉,并带头拒绝调停。

美、俄、法、德等国公使,结盟拉派,纷纷效尤。

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也威胁总理衙门,声称英国现已派军队5000人,在缅甸兰贡海口至云南交界处驻扎。清政府经此一吓,3月30日,即送给英国驻华大使威妥玛护照4件,并原则上同意了前三项要求。英国从此获得了对内地有关英国人案件的调查和审讯干预权,这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美国公使认为,这项让步的取得对于未来的案件是一个重要的先例,它直接影响到各省督抚处理涉外案件时的态度,对居住在中国的洋人都有价值。但英国驻华大使威妥玛并不满足,他以“须亲到上海,以便派员去滇”为名,于1875年4月3日,离京去沪与柏朗会面,编造马嘉理案的材料。6月9日,二人会面,编出一个详细报告。6月19日,清政府复应英国的要求,派湖广总督李鸿章为钦差大臣,赴滇查案。但这时,英国驻华大使威妥玛并不派人去云南,却令使馆秘书格维纳,前往武昌去见李鸿章。李鸿章在谈话中说,他此行去云南,只负责调查马嘉理被杀一案,柏朗被阻一事不在其列。威妥玛借此机会,大肆指责清政府查办滇案并无诚意。7月底,他离沪北上,试图再次对清政府施加压力。途经天津,会见李鸿章,大肆诋毁中国总理衙门,并提出各种要求,包括:

在通商口岸撤去厘卡;

内地多开商埠;

清政府负责护送格维纳到云南甚至八莫,印度再派人来云南时亦须护送;

派一、二品实任大员亲往英国对滇案表示歉意;

派使臣与印度当局商议滇缅通商问题;

清廷降旨责问岑毓英等对滇案失察;

遣使入英及责问岑毓英等谕旨须明发并在京报上公布;清廷发布的这些谕旨中,凡遇“英国”两个字,必须抬上写,否则,即为轻慢英国。

李鸿章一心维护中外“和局”,建议总理衙门在这七条建议中,酌允一二。于是,清廷再一次让步,允许:

1、护送格维纳等去云南;

2、决定派郭嵩焘为使臣赴英;

3、允许责问岑毓英,但不公开发表;

4、明令李鸿章至滇后,将柏朗被阻一事一并查实。

9月初,英国驻华大使威妥玛离津赴烟台。在烟台,与英国驻华海军司令赖德(A.P.Ryder)策划武力要挟之后,由津返京,再次向清政府施加压力。这次谈判,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优待公使、整顿各口通商、云南边界贸易。就优待公使这一问题,英国要求驻京公使可随时觐见皇帝;

2、允许近族王公与外使往来;

3、禁地允许外使游历;

4、各部院大臣与外使往来。

在各口通商问题上,英国要求:

1、税单对中外商人一律有效;

2、整顿税厘,租界内先禁抽厘;

3、沿海、沿江、沿湖各地增开口岸;

4、鸦片税收,各地应订立统一章程,由海关征收。

在云南边界贸易问题上,英国要求清廷饬令云南当局与印度或英使派去的官员共同商议,订立章程。英国政府对驻华大使威妥玛取得的“成绩”大加赞赏,1875年11月,授予他“爵士”头衔。

1876年4月1日,李鸿章将查办滇案的最终结果,奏报清廷,与英国驻华大使威妥玛所言有诸多不同。妥玛就滇案本身大做文章。他把马嘉理事件的发生归因于清政府,说马嘉理被杀、柏朗被阻,根源在于朝廷大吏均有攘外之心,要求将岑毓英等人提京审案。清政府难以应允,谈判破裂。

6月15日,威妥玛离京去沪以示抗议。清政府见状惊恐万分,请税务总司、英国人赫德从中调停。

赫德本身与威妥玛关系密切,赫德与威妥玛会面后致书清政府,建议清政府派钦差大员赴烟台与威妥玛进行谈判,并指名要李鸿章担任谈判代表。清政府被迫屈从,派李鸿章为全权代表赴烟台谈判。李鸿章一接任,妥协倾向就很明确。他认为,现在南北各海口,虽有防兵,均太单薄,不足以御敌;虽有炮台,但多数未竣工。而且沿海口岸开阔,空虚之处防不胜防,再加上灾荒严重,度支告匮,一旦开战,后果不堪设想。

就英国方面来说,国际形势对它也有不利。当时英、俄正在争夺土耳其,英国的军事力量,首先得服从土耳其这一形势的需要。因此,德比在7月8日给威妥玛的训令中,明确表示希望从速解决云南问题。同时,威妥玛对华问题上的一意孤行,破坏了其他列强的权益,违背了“合作政策”,遭到各国公使的猜忌和反对。烟台谈判时,各国公使纷纷以避暑为名齐集烟台,以观谈判动态,这给威妥玛以极大压力。

在清政府的妥协退让和英国渴望早日结束马嘉理事件这两个前提下,经过一番交涉,1876年9月13日,《烟台条约》签订。

《烟台条约》共计16款,其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马嘉理案的最终处理决定。条约规定,全部有关马嘉理案的奏折须交给威妥玛看,并列入告示,张贴全国。英国有权由印度派员往云南,并从1877年起5年之内可以派官员在云南省大理府或其他地方驻寓,察看通商情形。中国派使臣前往英国,国书内须对滇案表示惋惜,国书应先交英使过目。赔偿白银20万两。

第二部分是关于“优待往来”的规定。这个规定涉及两方面问题:

一是中外司法案件的处理;

一是中外官方交往。

关于司法案件的处理,条约规定总理衙门应照会各国驻京大臣,请其会同该衙门就各通商口岸的中外会审案件,议定承审章程,“妥为商办”。条约又规定,内地各省或通商口岸,凡有关系英国人命、盗的案件,英国公使可以派员前往该处观审。倘观审人员认为办理得不妥,可以““逐细辩论”。中国近代的“观审制度”被确定下来。另外,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发生民事、刑事案件,由被告国官员按该国律例进行审判。“被告原则”也由此确立。中国的司法主权进一步被破坏。关于中外官员交往,条约规定,由总理衙门照会各国驻京大臣,商定礼节条款,使中国对待外交官员与西方国家无异,试图用西方的原则指导中国外交。

第三部分是有关“通商事务”的规定。条约规定,洋货运入内地,不论华商洋商,均可领取半税单。在各口租界,免收洋货厘金。作为交换,鸦片的进口税和厘金一并在海关缴纳。同时,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等四处为通商口岸。这些都是英国多年觊觎的目标,它们的签订给英商扩大在华贸易提供了极大便利。

除以上三部分,《烟台条约》还有一“另议专条”。条约规定,英国如派探路队从北京经甘肃、青海赴西藏,或经四川入西藏,或由印度来西藏,总理衙门应酌情发给护照,或令西藏地方官派员照料。它表明了英国对我国整个西南边境的野心,从此,英国加紧了对西藏的侵略。

《烟台条约》的签订,不仅按英国政府的意图结束了滇案,更重要的是英国由此实现了它10余年来扩大通商特权的愿望,得到了窥伺中国西南边境的有利借口。

辉煌的大厅,明亮的灯光,锃亮的皮鞋,黑色的西服,蓝色的眼睛,衣着一袭白色长裙、长发飘飘的美女,高脚杯里荡漾着红酒,欧洲强国的外交家们,兴奋难以言表,频频举杯互贺:

“OK!真是太棒了,《烟台条约》的签订,是中国国际关系中的第三阶段,其重要性仅次于1842年及1858年的条约。”

兰州城陕甘总督署里,陕甘总督左宗棠正在挥毫疾书。

左宗棠书写奏章,批驳李鸿章,强烈要求收复新疆,并积极请战,左宗棠的这奏章写得很有道理,很有气势,使很多宫廷大臣佩服,丢失领土毕竟不好,慈禧太后就让左宗棠试试,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领兵收复新疆。左宗棠领旨后,立即招集旧部将领刘锦堂、金顺、徐占彪、张曜等人,整顿兵马。

1876年4月,64岁的左宗棠,率部80多营近7万人的兵力,离开兰州,经河西走廊直插肃州﹙今酒泉﹚,看到自己原来率军士栽种的行行杨柳,已枝吐蓓蕾,左宗棠心情舒畅,更增添为国效力的信心,同时,内心对镇压太平军的内战也感愧疚,左宗棠告知众将:

“我们打太平军,是屠杀自己的同胞,已经错了,这次要格外注意,新疆民族很多,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大家要尊重他们,绝不允许杀人放火,犯者严惩不贷!这一次打仗与打太平军不同,打太平军是自己人打自己人,这次是打外国人,我们一定要打出威风!”

部属们明白事体,应诺而去,秋毫无犯,积极备战,一定要打出中国人的样来。

左宗棠命令兵分三路,由战将刘锦堂、金顺率主力主攻,首取交通要道乌鲁木齐,徐占彪、张曜守哈密,另一部守敦煌、安门、玉门等地,保证侧翼安全,防敌人抄后路,刘锦堂率部多次攻破敌人的阻击,先占古牧地,守将是中国人白彦虎、马人得,一战而下,歼敌6千人,白彦虎、马人得派人送信给阿古柏,二人逃到乌鲁木齐。刘锦堂率部乘胜急速进军乌鲁木齐,白彦虎、马人得见清军势大勇猛,弃城而逃,第二天白彦虎、马人得率阿古柏援军反攻乌鲁木齐,进入刘锦堂设计的包围圈,清军枪炮齐发,阿古柏军伤亡惨重败走,清军乘胜西进,攻克玛纳斯,阿古柏以为中国软弱可欺,这么多国家侵略中国得逞,俄国划去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国屁都不敢放一个,今天怎么突然厉害了,有些吃不消,时值隆冬,大雪封山,双方积极备战,阿古柏派海古拉儿子守托克逊,总管爱伊德尔胡里守达坡,白彦虎、马人得守吐鲁番。

1876年4月14日,按左宗棠命令,刘锦堂率1万多名清军将士及开花炮队,由乌鲁木齐南下急行军,16日夜包围了达坂,并修筑工事,切断各隘口,采取虚张声势,疲劳敌人,19日发起总攻,集中炮火,轰塌城墙,汹涌而入,攻占达坂,毙敌2千多人,阿古柏总管爱伊德尔胡里以下1千2百多人被俘,俘虏中,凡是南疆回民一律释放,并给予衣物粮食,颇得民心,白彦虎在吐鲁番闻讯后,西逃库尔勒,24日,刘锦棠兵分两路,金顺率队故意大张声势扑吐鲁番为助攻,刘锦棠率主力部队和炮队,直扑托克逊,毙敌2千多人,俘敌2万余人,清军则伤亡92人,驻守吐鲁番的马人得闻讯,知道大势已去,主动开城乞降,左宗棠的优待回民政策日见功效,加以阿古柏残暴压迫,南疆各族人民起来反抗,阿古柏步入绝境,5月下旬,52岁的阿古柏在库尔勒服毒自尽,其子海古拉带着父尸逃至库车,又被兄长伯克胡里杀死,伯克胡里在喀什噶尔称王,联系英俄支持,英国政府公然提出保存伯克胡里的汗位,将喀什噶尔作为中国的“保护国”的蛮横无理要求,左宗棠义正词严:

“英国人凭什么替别人立国,若真要立国,就割你英国的土地给别人立国,不要拿我中国的肥沃土地给别人送人情”。

左宗棠是一个豪杰,懂得安帮定国,根本不理英国人的这一套,非常强硬,当机立断,乘胜追歼阿古柏的势力。9月,令刘锦棠率马步军32营为先锋,左宗棠率大军押后,收复南疆,刘锦棠直驱库尔勒,白彦虎再次不战而逃,刘锦棠率精兵2500人,3昼夜疾行200多公里,在轮台击败白彦虎铁骑兵1千多人,刘锦棠将2500人再次兵分三路,齐攻库车,重创敌军,白彦虎率残部逃往伯克胡里一起,刘锦棠6天前进450公里,救出乱民10万人,在铜厂,伯克胡里孤注一掷,用重兵分左右列阵,清军也分两翼包抄,奋勇冲杀。伯克胡兵多人众,清军兵少。

情形十分危急!

24岁的清军副将夏辛酉浑身是胆,见形势紧迫,大喝一声:

“杀呀!”

声如巨雷,单骑飞驰敌阵,直趋擒住敌右路指挥官,敌人丧胆,阵脚大乱,连英军顾问也被吓得胆战心惊,清军见副将夏辛酉单骑擒住了敌右路指挥官,群情振奋,乘胜冲杀,个个争先,敌大溃,清军追击攻克阿克苏,占领乌什。

清军1月内2次大战,疾驰2000多公里,连下4城,得胜之师更加势如破竹,又连下新疆西4城,横扫阿古柏巢穴,生俘阿古柏8个子女在内的数千敌军,缴英国援助的开花炮百余门,战马1万多匹,伯克胡里、白彦虎率残部逃入俄境。左宗棠全胜,收复了新疆,为国家,为自己的人生,重重的添了一笔色彩。刘锦棠、夏辛酉、金顺、徐占彪、张曜等一战成名,威震英国、俄国。

英国人、俄国人,对左宗棠及部将们刮目相看。

1876年7月15日,英国伦敦,细雨纷纷,一大批人从圣马丁堂走了出来,垂头伤气。

原来,他们是各国的工人代表,今天大会宣布第一国际宣布解散,工人们感到心里非常不愉快。

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协会”,是无**产**阶**级**革**命**组**织,是1864年9月28日,英、法、德、意、波兰等国家的工人代表,在英国伦敦圣马丁堂集会,声援1863年波兰人民**起**义,会上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马**克**思**被选入总委会,并负责起草《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国际**工人**协会临时**章**程》等重要文件。这些文件成为第一国际的灵魂。

第一国际的任务是团结各国工人,为完全解**放工人**阶**级,废除任何阶**级**统**治而斗**争。

第一国际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它组织无**产**阶**级**力量,声援工人罢工,先后战胜了蒲鲁东、巴枯宁等机会**主**义**派**别,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影响,积极支持了巴黎公社**革**命,并在组**织**上**各国无**产**阶**级**建立**政**党**准备了条件。

1878年,清廷派崇厚赴俄谈判收回伊犁问题,1879年10月2日,53岁的中国清庭大臣崇厚,接受俄国人的贿赂,擅自与沙俄签订了丧失领土和主权的《里瓦几亚条约》,受到舆论界的谴责,清廷朝野一片反对,清政府未予以批准,旋即将崇厚逮捕下狱,定斩临候,也就是现代的“判处死刑,缓期执行”(1884年,崇厚家捐助30万两白银为军费以赎罪,得以释放,以原官职降二级使用)。

1880年,68岁的左宗棠再次出关,向沙俄索还伊犁,提出“决以战阵,坚忍而求胜”的主张,并携带一口棺材,誓与沙俄血战到底,左宗棠知道在有生之年,为国出力的时日不多,势在必得,拼死也得留下青名在,沙俄见左宗棠率的中国军队士气高昴,名将云集,准备充分,大有拼命之势,深怕左崇棠杀进俄国国内,同意修改崇厚签订的“崇议”,清政府改派曾纪泽赴俄谈判,1881年2月24日在俄圣彼得堡﹙今列宁格勒﹚签订修改条约,中国从俄国收回伊犁等9城,计1.9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但仍划了霍尔果斯河以西地区和北疆的斋桑淖尔以东地区给俄国,此时调任军机大臣的左宗棠,连连摇头,不无遗憾。

1880年,日本参谋本部长山县有朋,向明治天皇进呈的中国军队调查报告,报告指出,清政府正在改革军制,如果仿效欧洲,则平时可征兵425万人,战时可达850万人之多。所以他认为“邻邦之兵备愈强,则本邦之兵备亦更不可懈”。1890年后,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陆军,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30万元,再从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10分之1,补充造船费用。举国上下士气高昂,以赶超中国为奋斗目标,准备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

同类推荐
  • 父亲的桥

    父亲的桥

    二十年之前“出走”的父亲又回来了,只是回来的除了作为父亲的“肉身”,再就是他打了半辈子交道的“桥”的意念。子女们对这样一个弃家而去二十年的“男人”的归来无所适从又无可奈何,而母亲面对这样一个曾经的丈夫,他的回归不过像一片枯败的叶子掉落到了他顺势而落的去处那么自然而然。
  • 重生之爱在古代

    重生之爱在古代

    冰旋和新柔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她们就像亲姐妹一样。一次旅行,两人意外跌入山崖。醒来,喷血的穿越了,她们两个成了風齐国【凤丞相】的女儿。生活了两年后,她们喊了两年的爹,莫名其妙的死于非命,从此两人流落街头。好不容易活了下来,接着,又烽烟四起,民不聊生。在这烽烟四起的战乱时代,来自现代的她,只是一个有着干净靓丽外表的普通少女。在这纷乱的时代,视人命如草屑的战国,她要如何自保?为了妹妹,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她开始运筹帷幄,她一步一个脚印,开始在这崇向武力,战火纷纷的世界中走出一条路来!
  • 尤喜欢离

    尤喜欢离

    尤喜欢离,不离不弃,离喜欢尤吗?不要忘记尤好吗
  • 青春节奏

    青春节奏

    青春有梦,伴随着节奏,滴答滴答的流失在时间的梦魇里,哭着笑着不愿回头。
  • 混在大马的日子2

    混在大马的日子2

    出国留学的去向要视留学生的目的而定——公派留学并且将来想成为教授的,英国是最佳选择;想学业有成外加移民的,自然是去美国,澳洲,加拿大;想以留学的名义打工为国家赚取大量外汇给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日本是首选;对于想趁着青春年少游山玩水,在自己的生命中留下些甜蜜回忆,再顺便镀层金的中国“游学生”们,风光秀丽的马来西亚实在是个不错的地方。马来西亚最大的私立学院——如来学院(这真的不是一间佛学院!)以‘爱玩’为第一主人公的‘有志青年们’的故事,嬉笑谩骂,待看人生。
热门推荐
  • 霸道殿下的吻

    霸道殿下的吻

    “丫头,你是第一个强吻我的女人,也是第一个吻到我唇的女人,所以,从此刻起,你就是我的了!”“什么?”“你的唇只能有我的气息!”“什么?”“帅哥,有没有人说过你很霸道?”“我只对你霸道!”换言之就是没人说过他霸道,因为没人看过他霸道的一面。“花言巧语。”“no,是甜言蜜语!”她懒得继续和他瞎扯下去,转身就走,后面传来他霸道十足的话语。“菱儿,你跑不掉的……”
  • 守护甜心之冰雪公主

    守护甜心之冰雪公主

    这是阿染第一次写小说,请多多指教~欢迎来看。求不黑。谢谢合作。
  • 太古神功

    太古神功

    少年踏破九霄,持异界神技,修太古神功,成就武极之巅!
  • 归墟龙图

    归墟龙图

    前世为人,重生为龙!妖族,是否只能被取内丹修炼?妖族,是否注定不能与人族争锋?重生为龙,被预不祥之兆,被送往下界。机缘巧合,踏上修妖的道路,一心重回仙界。誓携龙纹,命日月山河称臣。待明朝,重展龙图绘山河,天下归墟!
  • 战神继承者

    战神继承者

    什么,奎爷做掉宙斯后没有上路,而是在异界继续创造属于他的奇迹?若干年后一位少年获得他的传承,走上了超神之路且看他是如何利用传承纵横异界
  • 一种诗意的存在

    一种诗意的存在

    远方的光和雪;过往的苦和累;今日的痛和难,一切都化为明日的太阳,冉冉升起。
  • 封天之祖

    封天之祖

    新书《神火凌天》发布,欢迎大家围观。周天万界,所有修行者,都要以我为尊,以我为万世天祖。一个幼逢巨变的废材少年,一个灵力修炼反复下降的奇怪小子,心上人离他而去,母亲却化灵守护。他历尽人间磨炼,却从灵域历炼中鹤立而出,他顶着先祖周天之主的光环,修周天之道,铸兵士、炼灵丹。同样是结丹晋级,别人只要一颗,他却要三百六十颗才能晋级。他闯天域,历龙天、魔天磨难,在天域中扬名于周天万族。但他却要前去凤天以证明他是一个男人。周天大道的大门已经敞开,可否成功?大机缘?大磨难,他深知,他的路还很长很长......看天族少年罗天,如何走上万古帝尊之路。
  • 甜心女仆撞夫君

    甜心女仆撞夫君

    爱上了父亲大人的情敌?这种离谱的事偏偏让富家千金——叶紫萱遇到了。单亲家庭的她为父亲的姻缘而苦恼,为父赢得美人归,她不惜牺牲自己,掩饰身份,降格跑到父亲的情敌,林少荣家里做女佣,伺机引诱他,破坏他的恋情,让父亲赢得心上人。可是一切本该顺畅,她却犯了大忌,动了真情,竟爱上了林少荣!该怎么办?是逃还是留,她无法抉择。然而来不及了,林少荣也开始对她有点意思了,所以更恐怖的事接踵而来。
  • 旋风少女之青春时代

    旋风少女之青春时代

    百草打败婷宜获取世青赛,若白和百草感情遇挫折,出现小三。
  • 风雨老北平第一部世纪迷案

    风雨老北平第一部世纪迷案

    这是:一个震惊了世界的发现之旅一个有关北京人的世纪迷案一个牵动着全球的传奇故事一个考古学家魂牵梦绕的梦一个关于人类进化史的佐证一个永远不会被遗失的历史一个关于什么是英雄的故事“北京人”生活在距今50万以前的中国陆地,1929年至1936年间在北京房山周口店被相继发现,一共四枚。1941年在战乱中不幸丢失,至今没有任何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