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3400000026

第26章 仁慈与自由(5)

在我看来,基督教有关“原罪”的故事,恰是一个非常生动的“人获得自由”的隐喻。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发现了自己赤身裸体,这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所谓“自我意识”,就是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与整体(上帝)和其他个体相独立的个体的存在,这就构成了自治的基础;而由于偷吃禁果而获得的智慧,则是自治所必备的条件。有了智慧的个体就有资格自治。所谓“自治”,就是自己为自己的行为做出决策,并且承担决策的后果。决策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错了就要受惩罚。这正是自由的代价。上帝对亚当和夏娃的惩罚,就是告诉人类,要自由吗?就要付出成本。

对于与自由相辅相成的价值—平等—基督教更提供了坚强的支持。一些论者指出,第一,就所有的人都是上帝的子民来说,他们之间是平等的;第二,就他们都有原罪来说,他们之间是平等的。只有平等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如果不平等,必定有某些人的自由受到损害。

那么,“自由”是什么?从中文“自由”的字面来看,自由是由个人自己的意志决定自己的行为,不受外界的或他人的影响,是一种最不受限制和约束的状态。英文的******* 和liberty 都源于拉丁文的libertas,包含了*******、liberty、independence、******* of speech、frankness、candor等意,都是个人决策不受外界约束之意。

更严格地说,如霍布斯的定义,自由是指“没有阻碍的状况”。这种阻碍并非指上帝的法则,顺应这一法则,就不是不自由,如水向下流就不是不自由。另一方面,阻碍也并非指人为创立的机构—国家—制定的法律,这种法律往往是不完善的,但被霍布斯认为是合理的。由于人为的法律不能覆盖人的行为的所有方面,所以“在法律未加规定的一切行为中,人们有自由去做自己的理性认为最有利于自己的事情”,即法不禁止即自由。

哈耶克并不认为所有国家的法律都是合理的,有些法律本身就是自由的障碍。哈耶克定义,自由就是这样一种状态,“一些人对另一些人所施以的强制,在社会中被减至最小可能之限度”。在这里,“一些人对另一些人”,显然排除了大自然(上帝)的约束,是人与人之间强制性的限制与约束。这意味着,哈耶克还是承认有最低限度的强制性;第二,一种制度结构比另一种要更少强制性。整个社会为自由的努力,就是降低制度结构的强制性程度。

承认最低限度的强制性,也就承认国家存在的合理性。它可能比前国家的状态要多一些强制性。但国家本身如果不加控制,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强制性。因此,至少从西方的历史来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自由是个人从国家那里挣脱强制性控制所获得的结果。

与“仁”相对比,“自由”既不是行为规范,也不是关系均衡,而是在行为规范和关系均衡范围之内自由意志和自由行动的空间。假定在这里,行为规范和关系均衡是最好的,为什么在此范围内的自由行动就是好的呢?这是因为,第一,自由本身就具有价值。一个人不受他人强制的感觉,自由的感觉,也是一种人的正面的效用。

第二,自由行动也要遵循自然的法则。人们趋利避害,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会产生好的结果。正如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人们在自由地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促成了社会的繁荣。

第三,自由也意味着可以做错事的自由。正如在伊甸园中偷吃禁果遭到上帝的惩罚那样,做错事会遭到上帝的惩罚,就是人们因错误而受到损失和遭遇挫折。这就告诉人们,那是错的,以后不要再错了。这种犯错—惩罚的机制就是试错机制,是人们获得有关正确知识的重要途径。

特别是,人们获得的有关行为规范和关系均衡的正确知识,也是通过犯错和惩罚机制实现的。在康德看来,权力结构就是通过人们之间的不断冲突,最后磨合而成的。因此,自由,包括犯错误的自由,又是人们通向更好的行为规范和关系均衡的必由之路。

第四,自由意味着一套保证个人自由的制度。而自从国家出现以后,对个人自由威胁最大的,就是国家。国家可能会利用其聚集的暴力资源,破坏好的行为规范和关系均衡,也就压缩了个人自由的空间。保卫自由的最大努力,就是对国家的降服。在这一过程中,好的制度设计是重要的,而“自由”价值本身又是对抗国家意识形态的有力武器。

总体来看,西方世界的人民经历了相当长时期的不自由状态,所以对自由的价值格外珍视。从这一意义上讲,自由的价值最主要地表现在对压制自由的制度和力量的反抗。然而自由概念本身没有制度性含义,即没有人与人之间的规范和均衡,对自由的崇尚和追求突破规范和打破均衡就在所难免了。

三、仁慈与自由之重叠与互补

从以上对仁慈与自由的讨论可以看出,仁慈与自由说的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仁慈是说自由的边界在哪里,自由是说仁慈边界内的空间有多大。我曾作过一个比喻,有一个房屋,仁慈说是的房屋的四壁、屋顶和地板,自由说的是房屋内的空气。二者说的是同一件事,侧重却不同。

说清楚边界在哪里,边界内自然是自己的自由空间。因而在儒家传统中,很少有自由的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儒家不讲自由,而是不需要讲。梁漱溟先生说:“中国人未尝不自由,只是观念不明”。(1992,第378页)最重要的,是因为“有伦理情谊”。“彼此互以对方为重,早已超过了‘承认旁人’那句话,而变成‘一个人似不为其自己而存在,乃仿佛互为他人而存在者’。”(1992,第382页)也就是说,仁慈所代表的行为规范和关系均衡如此成功,以致人们更关注人与人之间的边界,而“忘了”边界内的空间。而西方人之所以强调自由的观念,是因为“先叫人失去自由,再叫人确立其自由”(1992,第380页)。

更进一步看,中国人看重的伦理,儒家强调的行为规范和关系均衡,大多数是处于家庭之内和民间社会的。因此,即使有对自己自由空间的忽略,也是自愿的。而在与国家的关系上,儒家也警醒存在着危险,所以对政府的约束要求格外鲜明。如儒家主张“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和“轻徭薄赋”,就是强调对政府定位和规模的限制;强调“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和“不与民争利”,则是为民众争取和保留经济自由的空间。

从基督教和西方社会的角度看,自由从来不是没有边界的自由。他们很清楚,一个人的自由边界,就是另一个人的自由。人与人之间的边界,就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和关系均衡。哈耶克说,自由与秩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他用冯·萨维尼的话作了进一步的阐释:“每个个人的存在和活动,若要获得一个安全且自由的领域,须确立某种看不见的界线(the invisible border line),然而此一界线的确立又须依凭某种规则,这种规则便是法律”。(1997,第183页)而这种法律并不是外面介入的,而是在人们自由的行动中内生的。从不成文的习惯到成文的法律,是自然秩序的演进过程。

而法律的内核是正义(justice)。罗尔斯指出:“当规范使各种对社会生活利益的冲突要求之间有一恰当平衡时,这些制度就是正义的”。(1988,第3页) “各种冲突要求”就是不同个人或团体的不同的自由空间。符合正义的平衡就是个人或团体之间的恰当的边界。这个边界不是完全自然展现的,它也经常被权势者扭曲,因此对这个边界的探究,就是基督教文化传统和西方世俗传统的重要关注。

由此看来,儒家传统与基督教传统是在用不同的语言,说着同一件事,只是侧重不同。这两种不同的侧重,看来可以互补,使这同一件事变得更为完整。对于基督教文化来说,侧重对自由的强调,就好比强调一个房屋内的空气,而较不注意房屋的四壁。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边界并不能仅以法律来划分,法律只是边界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小的一部分。更进一步说,人与人之间的外在边界不可能完全划清。这时,强调“仁”的儒家传统,就会在法律之外形成更完备的人与人之间的边界,且不靠外部力量,而是靠人的内心来实施,所以可以提供更为完备的个人自由空间的边界。

儒家强调制度性的行为规范和关系均衡,就好比强调房屋的四壁,而较不注意房屋内的空间。实际上,由于不仅依赖于外在制度,而且更依赖于内心规则,儒家的仁的实际实现因人而异。在一个极端情形中,“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是指一个人在内心中建立与他人之间的最佳边界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可以完全依自己的自由意志而行,却时时处处没有越过与他人之间的边界。但这种情形少之又少,即使是孔子,也是在70岁以后才能达到此一境界。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是依有形的边界—礼—而行为,而礼是有形的和外在的,就必然不完善,就会随时间的推移而过时。人们所依之礼就不一定处于人与人的最佳边界之上。一种补救的办法,就是更注重不越过边界,更注重对他人的义务,哪怕对自己的自由空间有些压缩也在所不惜,如梁漱溟所说:“在情如一体之中,时或忘了自己而只照顾旁人”。(1992,第379页)这种情形经常出现在家庭和民间场合中,以致个人自由屡有受到家庭或村社压抑的情形。这时,强调自由的空间,就会在保持较完备的行为规范和关系均衡的同时,增大自由的范围。

四、“仁慈”与“自由”之异

仁慈与自由至少有两个显著的区别。一是,自由是建立在个人基础之上的,而仁慈是建立在家庭基础之上的。前一论断自不必说,后一论断也有着显著的证据。梁漱溟先生引张东荪先生话说:“中国的社会组织是一个大家庭又套着多层的无数小家庭,可以说是一个‘家庭的层系’。”(1992,第274页)儒家文化传统就是植根于和生长于家庭之中。仁作为一种一般性的道德概念,最初是从家庭的道德原则,如孝、悌中产生的。

因而,仁虽然是一种行为规范和关系均衡,却不是以个人为基础的文化原则,而内在地包含了明显区别于个人的家庭的视角和计算,也就与以个人为基础的行为规范和关系均衡有着可以察觉到的区别。我将这样一种以家庭为计算单位的视角称为家庭主义。家庭主义就是要追求家庭的利益最大化,这就产生了区别于个人主义的两个重大特点。

第一,以家庭为单位,就是承认在家庭内个人之间并不互相独立,因而也不可能将个人的成本与收益完全分开;而个人主义则认为,个人之间是平等的且互相独立的。第二,家庭的寿命在理论上是无限的,而个人的寿命则是有限的。(盛洪,2008)

同类推荐
  • 唐末争雄记

    唐末争雄记

    唐末乱世,群雄逐鹿;黄河两岸,江淮之间;千里之地,横尸遍野;转生之人,在这个战乱不断,杀人如草芥的年代,当如何自处?又是一部俗套的穿越文,只是穿越人人不同没有枪炮火药玻璃肥皂,因为小水不会制造没有道德礼教文化改革,因为小水不想胡说没有军事指挥战斗变动,因为小水没傻没疯领先世人五年,是为先知,领先世人五十年,是为妖孽华佗医术独步三国,然终因医获罪,连医书都被愚民烧去倘若小水跑到唐末去大兴科技,造什么先进的武器,小水的下场,完全是可以遇见的,必死无疑,不被愚民杀了,也得被军阀杀了小水坚持认为,凭个人力量,无法立即改变历史时世造英雄,或英雄造时世,都逃不出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宿命这英雄,总归是要有帮手的另,文中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均为演绎后而成,请勿与史对照再另,文中涉及种种宗教斗争,均为杜撰,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 古城之谜

    古城之谜

    邯郸位于河北省南部,解放以前,只是一个小县城,不为人们所重视。建国以后,它迅速发展,可以说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但是,邯郸却是我国历史上较早出现的名城之一,远在奴隶社会末期,就已崭露头角,进入封建社会后,成为富庶的名都之一。因此它又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城市。
  • 冤魂霸主

    冤魂霸主

    一个21世纪的青年学者,因爱妻出轨,伤心之下,车祸而亡,然一缕冤魂不灭。一个古代皇子,在逃亡路上九死一生。当二人隔着遥远的时空相遇,又会成就怎样的传奇?请看文弱书生是如何变为一代霸主。
  • 三国小霸王孙策

    三国小霸王孙策

    江东才俊众多,却一直在曹、刘两家之间辗转,全因为孙权魄力不足。若‘小霸王’孙策不亡,何以至此?且看孙策复生,如何会战猛将,对阵枭雄,收编美女,霸绝天下!————雄踞江东,碧眼儿委屈求全。虎视西蜀,大耳贼心惊胆战。鹰扬中原,曹阿瞒意乱彷徨。龙腾天下,世间英雄谁敌手?
  • 华夏三国志

    华夏三国志

    【起点第一编辑组签约作品】从未来到三国……从罗马到汉朝……从杀手到霸王……我的华夏,我的中国……我做主!***************************************************昨日请教某大神作者,告之,每章2000字左右一天2章,收藏和人气会提升不少.所以以后每章更改为上下两段,分两次发给各位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但是为了本书能够积累更多一些的人气,小天我也是没有办法的,谢谢各位了,帮忙投票收藏吧.另外,本人建了个书友群,大家有啥想法建议的都可以加入,群号9344105谢谢大家的合作!!!
热门推荐
  • 轮回红尘

    轮回红尘

    这是特么的是桃花运?还是桃花劫?爱的得不到!不爱的跑不掉!晕死,这是什么世道?修仙修出的桃花运咋就这么奇葩?
  • 酱油贵妃书生帝

    酱油贵妃书生帝

    一朝穿越,她貌似一不小心成了大权在握的贵妃,皇上却是毫无实权的书呆子。“爱妃去批奏折吧,朕看书去了!”本以为混吃等死,没想到那书呆子,竟掐着她的脖子,霸气逼问。“说!你那狗爹派你来的目的!”“那啥...偶爹叫偶来打酱油。”“酱油?”他不解。本以为风平浪尽,谁知那书呆子又来找茬,“说!你把那东西藏哪去了!”“谁知道什么东西啊!”好不容易兄妹团聚,那书呆子又烦。“说!那男人是谁!”说说说,说你妹啊!逃出皇宫,和宫女一个拥抱,换来的却是插入心脏的匕首,主使,就是那书呆子。“永别了,爱妃。”他眉目含笑,她捂着抽痛的心脏,也含着笑宣誓,“你会后悔的!”呵,后悔?那是什么东西?他从来都不需要!
  • 现与幻的伦舞记

    现与幻的伦舞记

    前方有高能,还是请留点纸巾擦泪吧!这是个虐恋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要是喜欢的话大家看看,呃。。。。其实我不会写简介,嘻嘻!
  • 碧海颂歌

    碧海颂歌

    (首先说明:本书故事发生在距离地球四万三千五百六十七万光年的MK7-406/50类地行星,和地球没有哪怕五分钱的关系,所以请不要在意一些不需要在意的问题。)核心(core)的出现,改变了世界的海洋格局。生物与电子技术的完美结合,造就了横行大海的钢铁巨兽,在人类的战争史中,从来没有这样一刻,能够如此简单地操纵这样巨大的战争机械,在曾经畏之如虎的大洋上来去自如。于是,随之而来的,就是比起绅士时代残酷百倍,也规模百倍的大战役,还有无比膨胀的,想要统治这个世界,乃至于整个宇宙的野心。能够威胁到人类的敌人,永远只有人类自己——青丘联邦海军总帅,西大洋公约联军司令官奥克莱尔·海默斯。
  • 幸福日志

    幸福日志

    希望读过本书或者错过本书的朋友,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新时代的同居生活,富家子弟对事业以及爱情的打拼,商场的博弈,郭子黎会自己的故事中,继续着追寻幸福的旅程。这是一个一个富家子弟寻找幸福的故事;一个偏执男人守卫幸福的故事……郭子黎的故事会告诉你,幸福不是镜中月,也不是指间沙……也许你会说,茫茫人海,想要得到幸福,太难了……可是郭子黎要说的是,看看他的幸福日志,一个偏执的人都可以得到幸福,更何况你呢?其实,幸福的代价很简单,只要停下脚步看看身边,你就可以发现……春天到了,可以和朋友踏踏青;夏天到了,可以和女友游游泳;秋天到了,可以和家人聚聚会;冬天,蒙头大睡,不也很幸福么?幸福的过程,不只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难道不是这样么?
  • 焚天秘录

    焚天秘录

    公元2012年末,宇宙中一股奇异的能量笼罩地球。这股能量被人类称为‘元力。’元力能重组人体内的基因,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就算普通人生活在充满元力的环境里,寿命也延长很多。正当人类庆幸神迹降临之时,灾难随之袭来。地震,海啸,飓风,陨石撞击,巨大的灾难无穷无尽,人类遭遇灭顶之灾。灾难延续几年才平静下来。幸存下来的人类重建家园之时,惊讶的发现这个世界变了,变的太疯狂。牧场圈养的大量家畜里面,个别家畜也如人类一样吸收了元力,发生了变异。变异的妖兽体形变得比原先大了几十倍,而且毛羽刀剑难伤,就连普通枪支都伤不了它们。妖兽冲出牧场,来到人类社会到处伤人。从此拉开人类和妖兽长达千年的战争。一个背负血海深仇的少年,一个被家族彻底抛弃的废物,在这纷乱的世界横空出世,凝丹元,聚丹魂,证神道,踏天路,支手遮天!
  • 旁门右道

    旁门右道

    那一年,我二十五岁,毕业两年,在火车上遇见了孕妇生虫的怪事,劳婆婆改变了我的一生;那一年,爷爷九十岁,老年痴呆,他交给我一把“家传宝剑”,斩妖除魔,维护正义,根本不行;那一年,钱胖子二十六岁,女朋友惨死,女鬼索命,小鬼叫魂,金钱爱情阴谋,尽在富二代的逆袭;那一年,旺财还是一条纯洁的小哈士奇,它的血统永远比不上中华田园犬,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傻狗的血是不可以当黑狗血用的;那一年,旁门事务所刚开张,我们的目标是泡妞泡妞泡妞,真不会处理灵异事件……大哥,黑社会也是讲道理的,就算你拿枪指着我们,我们也真不会,要不你把那条死狗宰了拿点黑狗血去吧……
  • 男人魅力

    男人魅力

    美丽和梦想不只属于女人。男人的美丽和梦想,时常比女人的美丽与梦想更丰富、更精彩。男人的美丽多半在他的精神,在他的骨质,在他内心的力量和畅想之中。
  •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怎样增进师生关系呢?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真正的关怀、鼓励和赞美学生,并且尽可能多地营造师生互动的机会,以增进师生的关系。马斯洛认为人有受尊重的需求,学生害怕的事情之一就是当场出丑、难堪。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尊严,并给予其下台阶的机会。关怀就是给予学生温暖。同学生对话应给予其关怀,并时时想着要鼓励学生,赞美学生。赞美要是鉴赏式赞美而非评价式赞美,也就是不对人而对事。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潜力或优点要进行挖掘,多多进行强调。有些话语或行为适宜私底下进行,有些教师会和同学约定特定的时间,和学生一一单独地谈话,这样既可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也增加了师生间沟通的渠道和情感。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