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8400000096

第96章 大背景的链接(1)

抗灾和要粮款分粮款是20世纪70年代定西地县两级的主要工作

张全有

20世纪70年代定西地区的贫困,虽有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因,但更多在于有人民公社体制与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的原因,还有自然条件严酷、而且每况愈下、致使这一方水土难养活这一方人的原因。1978年,联合国沙漠化会议曾经提出过一个不同地区人口密度的临界标准,其中干旱地区每平方公里不得超过7人,半干旱地区每平方公里不得超过20人,以此作为人口分布是否合理、生态平衡是否失调的标准。当然,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是人口大国,有自己的国情。但是,就生产力水平而言,人口密度无疑是太高了,人口压力也太大了,远远超过了自然资源(主要是土地和水)的负荷能力。据甘肃中部地区18个贫困县的统计,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定西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超过100人,高于全省平均密度(即每平方公里43.13人)。“人口超载”带来的恶果之一,就是使已经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雪上加霜,各种自然灾害频频出现。旱灾是定西尤为严重的恶果。曾在历史上“山多林木”、“茂林荫翳”,“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的定西地区,20世纪70年代,已经由“三年一大旱”演变到“三年两头旱”,由“十年九旱”演变到“十年十旱”。

在我专访张自强、陈得录等老同志时,他们异口同声地说,由于陇西县乃至全定西广大群众的生活,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一直很困难,各级党委政府在组织群众进行生产的同时,只能经常察灾救灾,不断将群众生活困难的情况向上级上报,希望通过汇报,向上级争取到更多的救济粮款,并主持及时合理的分配粮款。谁都知道,只有向上级要得多一点,老百姓就挨的饿少一点、挨的冻轻一些。我查了一些资料,确实如此。现以手头仅有的资料,将20世纪70年代定西地区出现的灾情、干部带领群众抗灾和要粮要款、分粮分款的一些情况整理出来,以便人们进一步认识陇西县乃至全定西地区对实行包产到户具有尤为突出的紧迫性。

1970年

1月5日,定西地区革委会生产指挥部将省上追加给定西地区的救灾款40万元分配给各县。

6月29日和7月20日,岷县16个公社两次遭受冰雹袭击,受灾面积11万亩,粮食减产1400万斤。

8月28日,陇西县地震,3.6级。

8月29日,通渭县平襄降大雨,部分农田受灾。

10月至1971年6月,陇西县9个月内降水量79.7毫米,比大旱的1966年同期降水量149.5毫米减少近一半,这是陇西县有气象记录以来降雨量最少的一年。全县主要河流断流月余,机井水位下降20厘米左右,成灾面积大。渭北10个公社发生饮水困难,铁路沿线群众到车站接水,有时影响列车正常运行。

1970年冬至1971年秋,靖远、会宁两县(当时属于定西地区,后划归白银市)大旱十个月之久,祖厉河川塬尤为严重,夏秋无收,人畜饮水困难。严重的干旱引起了党中央、******、省、地人民政府的高度关注,曾多次派员实际考察灾情。1971年9月,甘肃省委作出“以工代赈,生产自救,兴建靖会工程,把黄河水提到靖远、会宁交界的祖厉河谷和塬区。初步设计分布在南北长约110公里,东西跨度60公里的地区”的决定,并组织实施。

1970年,陇西县粘虫严重,受灾面积1.8万亩,减产约18万斤。

1971年

通渭县持续大旱8个月,夏秋作物大减产,群众生活困难,外流人口1930余人。

1972年

3月,临洮县遭受旱涝交加的灾害。

4月28日,定西县地面温度一28℃,全县18个公社255个生产大队受到霜冻,粮田受灾面积达45.34万亩。

5月16日,定西地区粮食局向甘肃省粮食局和地区革命委员会汇报全区农村群众生活安排情况。经过摸底,全区133个公社,12174个生产队,需要国家回销粮食的123个公社、8887个生产队,回销面62.8%。省上共下达全区指标11881公斤,地区动用超购粮141万斤,共回销农村灾区粮食12022万斤。

7月,陇西县降水量40.7毫米,比1957—1971年16年同期降水量79毫米减少48%。8月,气温达30度,比同期高5度。全县秋禾39万亩成灾35万亩。

夏,****甘肃省委中部干旱地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干旱办)成立,办公地点设在****定西地委,窦述任领导小组组长。干旱办的职能是代表省委、省政府调查、研究、分析中部18个干旱县(其中有原定西地区的定西、通渭、陇西、临洮、会宁、靖远6个县)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发展思路与对策。1983年1月,省委决定撤销干旱办,其业务一部分并人“两西”指挥部,一部分并人省委政策研究室。

1972年是20世纪中国最干旱的三个年份之一,这一年甘肃降雨量较常年减少百分之二十五,陇中连续二十二个月没有下过一场透雨,旱情一直持续。这一年,通渭县大旱,粮食减产,群众生活困难,人口大量外流。陇西县伏旱,秋禾枯槁。陇西县粘虫严重,受灾面积20余万亩,虫口密度大,每平方米多至800只以上。

1973年

1月10日,甘肃省粮食局对定西地区粮食局、通渭县粮食局在1962年前赊销给困难社队的籽种价款6.3万元,赊销给困难社员的口粮款10.9万元,全部给予减免。

4月,甘肃********、省革委会副主任****来到陇西县马河公社罗家山生产队、陇西火车站去调研。在车站旁边的酒精厂里,许多农民在抢拉酒糟,整个街道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味道。他拦住一位农民,问道:“你们拉这么多酒糟干什么?”“家里没吃的,回去掺上一点面顶饭吃!”农民边说边走,单薄的身体似乎要被风刮去。灾荒之年,农民的生活这般穷苦,干部的家庭也好不到哪儿去。陇西县革委会副主任陈得录的家在云田公社,家里父母兄弟都断了粮,跑来让他想办法。他将最值钱的一条毛毯给了弟弟,让去陕西换点粮食回来,维持生计。“救灾救民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又去甘谷、秦安、通渭、会宁、靖远、皋兰、静宁、环县察看,情况基本一样,禾苗俱焚,赤地千里,满目疮痍,万户萧疏。他想:这和解放前有什么两样?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万倾大厦一旦倒塌,我们还有赖以生存的支柱和基础么?那段时间,****突然感到身上的担子重了许多。这不仅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甚至说是因为对受苦受难的老百姓的同情而产生了愧疚。

5月27日,通渭县11个公社遭受罕见暴洪、冰雹袭击,受灾面积80.8%,冲毁农田3800亩,冲走1人、139头牲畜。

5月20日至31日,****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5月26日,在分组讨论年度国民经济计划的西北会场上,****实事求是地讲了甘肃严重的旱情,以及亲眼看到的农民生活困难的状况。当时,******总理恰好来到会场。当****讲到由于灾情严重,陇中许多社队的农民不但穿的用的没有着落,而且连吃饭打粮的钱都拿不出来时,总理眉头紧蹙,神情严肃地问:“群众的生活到底困难到什么程度?当前有什么办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今后怎样帮助他们改变面貌?”还未等****回答,******又问:“那个地方的农田基本建设搞得怎么样?水的问题能不能解决?”****说:“修了一些梯田,但大旱之年也起不了多大作用。”“能栽树吗?”“能栽,就是成活率低,生长得慢。”“农民的收入低,生活困难,能不能设法开点矿,既给工业提供原料,又能给社队增加收入?”“陇中黄土层厚,矿产资源不多,有的地方有点煤矿可以开,很多地方资源还是很匮乏。”“那就把农民组织起来,走出去,到有条件的地方开点矿!”一问一答就这样无拘无束地进行着,会场气氛顿时缓和了许多。******站起来,关切地问:“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其他门路?”“实在没有原料的地方,可以搞点加工业,把原料运进来加工成成品后再运出去。”****想了想说。“没有原料,国家可以调进一些原料;没有技术,轻工部派人去传授;加工出来的产品,国家可以收购。总之,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助那里改变贫困面貌!”总理一言九鼎,掷地有声。会场掌声齐响,经久不息。29日,****中央工作会议举行全体会议。******在讲话中再次动情地说:“这次会上,我听了甘肃中部地区群众生活困难的情况,心里很难过,很不安。解放二十多年了,在我们无产阶级****的国家,在毛主席的领导下,那里的群众生活还这样困难。我作为******的总理,工作是失职的,对不起那里的人民!”接着,他又说:“我们一定要帮助那里的人民,扶持那里的生产,一定要把那里的穷困面貌改变过来。******各部委的同志要和甘肃人民一起商量一下,研究出个办法来,争取一年小变,三年大变,尽快把甘肃的农业搞上去!”会议一结束,******便亲自委托******组织农、林、水、电、轻工等******8个部委组成的******工作组,由各部委负责人亲自带队,立刻启程奔赴甘肃,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安排抗旱救灾。

6月15日至18日,由农林部副部长罗玉川挂帅,商业部副部长刘忍、轻工部副部长王应先带队,12位司局长参加的近百人工作组先后到达甘肃省会兰州。21日,兵分三路,分赴定西、陇东和河西、甘南察看灾情,部署救灾。来定西的一组调查人员在****定西地委书记王化宇的陪同下,深入到定西地区的定西、通渭、陇西、会宁、靖远县及天水的秦安县调查研究。经过20多天的调查研究,情况逐步摸清。他们曾到过马河公社罗家山生产队,他们发现这里的人每年人均只有100多斤。首阳公社陈家湾生产队****祥的女人从陕西背粮回来,火车没停稳就往下跳,结果一条腿被压断。还了解到与陇西首阳公社接壤的渭源县路园公社的11个社员背粮扒火车时,在货车车厢抽烟引燃货物,被活活烧死。罗玉川、****等回到兰州召开工作组进行汇报。调查表明,工作组这次去的18个干旱县中的9个,所见所闻,比省上介绍的情况更为严重。共计有70万人没水吃,20%的人没有衣穿,社员集体分配收入50元以下的6个县,其中两个县不足30元。1972年公购粮8000多万斤,而1973年春夏季就回销1.1亿斤,无钱买回销粮的农户53%。最后,他们给******的报告真实描述了甘肃农村“一穷二白”的面貌。******看了报告后,批示有关部门研究。8月9日,******回电甘肃,准备动用国库存粮1.3亿斤,救济款和医药费800万元,布匹570万米,棉花1026万斤。解放军总后勤部还调拨军用棉衣、单衣各45.6万套,军被25万条,山地步犁、架子车若干,运水、拉煤的汽车130辆,农田基本建设用材2万立方米,帮助解决生活困难。

7月14日至19日,定西全区73个公社、308个大队、1402个生产队的粮食作物遭受冰雹袭击。其中在陇西县,11个公社遭受冰雹和洪水袭击,山体滑坡,良田被毁,牲口被冲,部分学校和民居倒塌。

7月17日,通渭县6个公社遭受暴雨袭击,受灾农田2.38万亩,倒塌房屋71问,冲走粮食面粉790斤,淹死牲畜69头。

8月24日至28日,全区七个县程度不同受到洪水灾害,受灾面积达19760亩。

同类推荐
  • 喜嫁:摄政王妃爱搬翘

    喜嫁:摄政王妃爱搬翘

    一道圣旨让宁芷颜从太师府嫡小姐一夜之间变成摄政王府的茶水丫头,而且还是身负间谍重任的茶水丫头“王爷,请喝茶”第一杯茶里面加了巴豆,当场被识破;第二杯茶里换成了无色无味的断肠草,也以失败而告终;第三杯在当事人的建议下换成了千金难买的见血封喉……
  • 极品亲随

    极品亲随

    三国,一个永恒的话题。只是见惯了寻常一味的三国争霸模式,偶尔去挖掘一些三国小人物的生活也很不错。草木不是不喜欢热血争霸的故事,但是小人物的热血想来也别有一番滋味。本书依托三国为背景,讲述了一名小亲随与一班古代好友见证三国鼎立的故事。不同以往,这次故事的主角对三国的认知很有限,却误打误撞的让历史沿着正确的轨迹前行。小人物也有大惊喜,很爽很白的故事。。。。。。——————PS1:主角有些小聪明,却也总会犯一些脑残的错误。PS2:美女有很多,但大多不为人知。PS3:兄弟也很多,忠肝义胆,却不是什么历史名将。————————————————————————————本书群号:161246583
  • 一统大元

    一统大元

    1215年中都被成吉思汗铁木真攻破,金国从此一蹶不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金国虽然打败,迁都于南京的金国实力尚存,女真人积极备战,随时收复被蒙军所占的中都。同年天降陨星,萨满神巫预言将有非同寻常的人降生,成吉思汗铁木真第四子拖雷于同年喜得贵子,此子出生后大哭三天,其后大笑三日,异于常人,请神巫看,言曰:此子异于常人,是个非同寻常的孩子,拖雷为此子起名——忽必烈。忽必烈降生,从此一切都开始改变……灭金、灭宋、征高丽、西凉会谈、吐番内附,远征西亚,攻占巴格达……避难、夺位、争宫廷、开府金莲、以汉治汉、大元帝师,无所能畏……请大家支持,联系方式:77846311
  • 天城之魂

    天城之魂

    如若他还在,天城不会有,他将是皇城权贵,一生富贵不在话下,为何选天城结束,一时天下皆丧,缘由何在!
  • 超品木匠

    超品木匠

    一场生意场上的应酬,将杨丛带到大明天启四年,阴差阳错当了一名木匠。小木匠碰上了大明朝最荒唐的木匠皇帝……朱由校:“朕封你为天下第二木匠!”杨丛:“我不是木匠……”朱由校:“朕是天下第一木匠,木匠很光荣!”……魏忠贤:“原来还有人比我更不要脸!”……皇太极:“万能的长生天,你怎么能让这种妖孽出生在大明!”……小木匠也能做大事业,看大明朝的两个木匠如何荡平天下!
热门推荐
  • 变种

    变种

    杨木是不是野种,谁也不知道。但杨木的长相不像他那个锉子爹,也不像他那个麻脸的娘。杨木的爹高不过五尺,粗胳膊粗腿,活脱一截憨木疙瘩。杨木的娘黄皮寡瘦,凹着的地方瘪着,该凸着的地方也瘪着,全身惟一的两坨肉贴在屁股上,也是一副塌相,现不出半点风景来。
  • 黑色的彼岸花

    黑色的彼岸花

    战神联盟和碟月联盟会因为一个种子死亡吗,那一颗种子到底是...............
  • 龙马,不要忘记我

    龙马,不要忘记我

    本是天上的小公主,却因自己的姻缘在网球世界而穿越到了那里。穿越成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星野家小姐,却在美国与龙马偶遇,并被龙马收留······
  • 绝顶高手在都市

    绝顶高手在都市

    超级大美女,我该怎么搭讪?不急,让我先看看她的情况。极品啊!等等,她还有一个追求者,居然是黑社会的,暴力解决掉!你怕我搞不过黑社会?放心,我可是都市绝顶高手!
  • 穿越之倾世王妃

    穿越之倾世王妃

    郗郝璇,标准宅女一枚,曾创下三个月零一天不出门记录,极爱看和写穿越小说,电脑打字速度奇快,写的汉字奇丑无比。某月某日,在家吃苹果,噎死。阎王念其生前对穿越小说之狂热,又因其前世阳寿本未尽,故准其穿越。郗郝璇大摇大摆地在大街上走,突然看到一座大宅,上书:王府。郗郝璇大喜,自以为离其做王妃之日不远,故硬要闯入,岂知,此王府,非彼王府。进了王府,郗郝璇把王府上下弄了个天翻地覆,鸡飞狗跳,王府主人正欲爆发之时,郗郝璇身份乍现,原来她竟是太尉千金!且看一代穿越宅女,如何缚住一代书圣王羲之的心!
  • 那日月影

    那日月影

    母亲生她时难产而死,因此她被人嫌弃说她克人,后来去了玄龙门,师父在她十八岁去世又被赶出玄龙门遇到狼孩。小秘因叮了狼孩瞬间变人形
  • 世界未解之谜

    世界未解之谜

    本书辑录了外星文明、地理、自然、生物、宝藏、人类、历史等领域中经典的未解之谜,将其分为人物传奇、神秘地带、文化迷踪、人体密码等部分。
  • 珩璜新论

    珩璜新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世孽乱

    三世孽乱

    屏对雕栏月色清,狼向皓月读空明。三生三世又何如,却道着,一生离经一世净。这部书是有三生三世的故事,从洪荒到盛唐再到满清。然而,道究竟何如,侠究竟何如,情又究竟何如?苍天似乎不屑回答这个问题,那就让这三生三世的孽乱再一次的轮回吧!
  • 穿越之汽车帝国

    穿越之汽车帝国

    每一个男孩都有自己的汽车梦。都梦想自己能够驾驶心仪的汽车,驰骋在永无止境的道路上。一路的风景,有海岸线,戈壁滩,沙漠,森林,河流,山川……汽车作为承载我们梦想的希望,被赋予了我们太多的情感。而我要做的,其实就是将我们对汽车的爱,抒发一点而已。毕竟,每一个男孩的汽车梦都不一样。希望您们能够喜欢,并且留下宝贵的意见。喜欢请收藏,推荐。您的陪伴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