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1500000032

第32章 言语交际研究(5)

“善饮”带有固定组合的色彩,“善”与“饮”的配合十分自然;“能饭”显然是临时组合,“能”与“饭”的配合比较陌生,但如果将“能饭”说成“很能吃饭”之类,则破坏了与“善饮”构成的匀称的美,从声音美的创造来说“能饭”无疑优于其他的说法。再如:

问:能谈谈你新的家庭吗?

答:今天不谈。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日子是整齐地过去,烦恼是无序地来,不谈也罢。

“答”中的“来”改成“到来”更好,因为“来”是单音节,与“过去”配合,音节数目不协调,破坏了均衡的美。

声调的平仄协调。汉语的声调分平声和仄声两种,平声调长而高扬,仄声调短而低抑。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讲究声调谐和,重视平仄相应,能够造成抑扬顿挫的声律美。讲究声调谐和,就是要注意声调的平仄交错和相重。平仄交错,声调抑扬顿挫,高低起伏;平仄相重,能使声音和谐、圆润。汉语中很多成语、俗语讲究平仄协调,读来抑扬有致,富于音乐美,如“丢三落四”(平平仄仄),“下下人有上上智”(“人”平声,“智”仄声)。老舍先生曾说:“在汉语中,字分平仄,在我们的诗词形式发展上起过不小的作用。我们今天既用散文写戏,自然就容易忽略了这一端,只顾写话,而忘了注意声调之美。其实,即使写散文,平仄的排列也还该考究。‘张三李四’好听,‘张三王八’就不好听。前者是二平二仄,有起有落;后者是四字皆平,缺乏抑扬。四个字尚且如此,那么连说几句就更该好好安排一下了。‘张三去了,李四也去了,老王也去了,会开成了’,这样一顺边的句子大概不如‘张三、李四、老王都去参加,会开成了’简单好听。前者有一顺边的四个‘了’,后者‘加’是平声,‘了’是仄声,抑扬有致。”(老舍《对话浅论》)老舍先生这段话对我们重视语言的声律美是很有启发的。

韵脚的和谐自然。韵文讲究押韵,押韵使得同一个音在同一位置上不断重复。这同一位置一般是句末,句末的韵就叫做韵脚。押韵造成韵脚的和谐自然,创造出回环复沓的声韵美。日常语言交际适当地注意押韵问题,讲求押韵不仅有助于强调感情和意义,拨动人们的心弦,引起人们思想的共鸣,而且还因为和畅自然,琅琅上口,使人易记,也便于流传。例如,“县委宣传部的一位同志对我说,兰考过去是:‘地缺氮,磷,钾,人缺钱,粮,她’”(陈大斌《兰考采风记》),“她”在此与“姑娘”、“女人”等含义相同,但如果不用“她”,而用”姑娘”、“女人”等,就既不对称,也不押韵,整个话语就会缺乏一种声韵谐和的美。现在用“她”,话语既整齐,又顺口,还充满了幽默情调,一举多得。这种说来顺口,听起来悦耳的话语,往往能够长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稍微注意一下我们不难发现,在人民群众之间广为流传的很多谚语、俗话以及顺口溜,用语精练,又合辙压韵,这从另一方面启示我们在语言交际中适当地讲求韵脚的谐和能够收到很好的交际效果。上海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叶惠贤先生有一绝活,就是特别善于临场组织内容生动、句式整齐、合辙压韵的话语,而这很受观众的欢迎。例如1994年7月“加油,主持人”全国首届“金话筒”颁奖晚会(直播)上,20位广播、电视“金话筒”奖得主分组进行答辩。因为赛题事前保密,现场气氛比较紧张。轮到叶惠贤了,主持人赵忠祥从信封中抽出了题目:“目前综艺晚会的通病是什么?”赵忠祥的话音刚落,叶惠贤便面带笑容,清了清嗓子,答道:“节目老一套,掌声挺热闹。不看舍不得,看后全忘掉。”(台下爆发了热烈的掌声。叶惠贤不紧不慢地又要求补充一句,得到赵忠祥的应允。)叶惠贤说:“刚才我说的这些通病在今天的晚会上一点也没有。”(台下笑声,更热烈的掌声)叶惠贤的四句顺口溜切中综艺晚会时弊,又形象生动、琅琅上口,赢得了现场和电视机前许许多多观众的称赞,而补充的那句话,分寸得体,照顾到方方面面,可谓滴水不漏,更显机智。

语词符号从书面表达来说还有形体的问题,因而交际主体对语词符号进行审美选择有时也可利用文字的特点,创造出语形美。修辞学上所说的析字、联边即是如此。例如,北宋有个名僧佛印,是苏东坡的好友,常去苏家谈禅论诗。有一次,爱开玩笑的苏小妹故意出了个上联取笑他:“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满腹经纶的佛印立即以:“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的下联反唇相讥。苏小妹与佛印利用了“僧”、“佛”、“婢”、“奴”的字形特征,达到了打趣的目的,同时也产生出语形的美感,令人赞叹。而有时利用谐音手段改变语词符号的形体特点,避俗求雅,也可给人以美感。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在北京常看见各样好的地名:辟才胡同,乃兹府,丞相胡同,协资庙,高义伯胡同,贵人关。但探起底细,据说原是劈材胡同,****府,绳匠胡同,蝎子庙,狗尾巴胡同,鬼门关。字面虽然改了,涵义还依旧。”这种情况,我国很多地方都有,而这无疑主要是出于审美的考虑。

交际符号的审美选择一般只在同一种语言之中进行,然而有时则可能超出同一种语言。例如钱钟书《围城》中的苏小姐叫方鸿渐吻自己时出于害羞,没有用汉语词语“吻我”,而是用了一个法语词语:Embrasse—moi。这种做法的前提是表达主体与接受主体必须具备相同的外民族语言的背景,否则交际效果会受到影响。

(原载《亳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中国修辞学会编,张先亮、傅惠均主编《修辞学论文集》第7集,新华出版社2005)

论语言接受的基本规律

语言交际活动是建立在表达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双向循环式行为。表达与接受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共同构成语言交际的整体。从信息传递角度来说,无论是表达还是接受过程中发生故障,都会影响到信息交流的效果,因而语言交际既要重视信息的表达,也要重视信息的接受。在表达方面,表达主体在传递信息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以保证交际的成功;在接受方面,接受主体在接受信息之时,同样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以便准确接受信息,及时作出反馈,形成语言交际的互动。

语言交际信息的传递概括地说就是谁在什么环境下,通过什么样的话语传递给谁。因此我们认为语言交际的接受规律与之相对应最基本的有三条:主体律、环境律和话语律。

一、主体律

主体律的基本内容: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表达主体的自身因素影响制约着语言接受。

主体律的基本要求:语言接受应顾及表达主体,具体而言,即语言接受应该顾及表达主体的思想、情感、性格、身份、经历、职业、年龄、性别、心理、文化修养、文化传统、审美情趣、与接受主体的关系、身姿动作等等自身因素。

常言道“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一个人说话或者写作常常受到自身各种因素的制约,其思想、情感、身份、经历、职业、心理、文化修养、审美情趣等等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或多或少,或隐或现会通过语言或身姿动作等表现或流露出来。《周易·系辞下》说:“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这段话揭示了表达主体某种道德品质、心理等对语言行为的影响。电视剧《黄河纤夫》中,曾在国外留学并得过博士学位的柳总指挥问艄公:“情况是不是有些异常?”艄公回答说:“是有些不对劲啊。”表达同一内容,一个说“异常”,一个说“不对劲”,用词的不同正是文化修养不同的体现。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人们之所以“三句话不离本行”,其实质就是职业对语言表达的影响。

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表达主体作为独特的个体,其思想、性格、经历、身份、处境、心情、文化修养、个性爱好等等众多因素影响、制约了他的语言表达,表现出不同的言语特征,而接受又受制于表达,因而接受应该考虑、应该了解表达主体自身的因素,唯有如此方能准确接受信息,准确把握表达主体的交际意图,或者更好地接受信息,更好地把握表达主体的交际意图。

就语言表达来说,表达者应顾及接受者的自身因素,针对接受者的年龄、性别、身份、经历、心理、性格、文化水平、文化传统、与自己的关系、健康状况、语言态度等因素灵活地组织话语,尽量“迁就”接受者的理解、接受。就语言接受来说,接受者也应顾及表达者的自身因素,也应考虑表达者的年龄、性别、身份、经历、心理、性格、文化水平、文化传统、与自己的关系、健康状况、语言态度等因素,有针对性地接受信息,尽量“迁就”表达者,以便准确接受信息,准确领会表达者的意图,从而作出恰当的语言反应。语言接受应顾及表达主体的因素比较多,下面仅就几方面略作论述。

1.顾及表达主体的个性接受信息

个性是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较为固定的特性。个性的不同常常影响到语言的表达,因此接受主体在接受信息时应该顾及表达主体的个性,据此作出判断、选择与对策。例如,我有一位中学同学生性说话生硬,与人言谈不到三句往往就气促声重如吵架一般。作为同学,我们了解他,知道他的个性,他时常如吵架一般说话,我们并不当成吵架,因而几年的中学时光,我们相处得相当融洽。

2.顾及表达主体的心理接受信息

人的心理无论是稳定的还是瞬间变化的,都会影响到语言的表达,因而语言接受应顾及表达者的心理。很多语言交际事实表明,在交际过程中顾及表达者的心理接受信息,不仅有助于准确地理解信息,领会意图,经常还会增进人际交流。北京市百货大楼特级售货员张秉贵讲过这么一件事:有一次,一位妇女气呼呼地来到柜台前看着各种糖果。张秉贵很热情地迎上去问她:“同志,你想买点什么糖?”“不买!就不能看看吗?”那位顾客还是气呼呼的,张秉贵想到这位顾客肯定有什么不顺心的事,窝着一肚子的火。现在作为接受主体,张秉贵顾及了对方的心理,面对硬梆梆的话语,他和颜悦色地接话:“能,能。最近从上海来了几种新糖果,味道还不错,您想了解吗?我向您介绍一下……”女顾客一听,立刻平静下来,对他说:“刚才我冲您发火,您没有怪我吧?我那孩子不吃饭就去游泳,气得我没着没落。刚才那会儿,我的气还没消呢!”“您为孩子着急,我能理解,没关系。”从此他们成了熟人。这里张秉贵如果不顾及表达主体的特定心理,将对方的信息理解成故意找茬,从而以牙还牙,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和谐交流了。

3.顾及表达主体的经历接受信息

人在社会由于家庭、自身状况等等的不同,所亲身见过、做过或者遭受过的事情也就不同,即经历不同。经历影响到语言表达,接受应顾及到对方的经历。有时只有了解表达主体某种经历,才能接受信息,或才能更好地接受信息。例如,在一次私人宴会上,旅美著名作家农妇对86岁高龄的刘海粟大师说:“粟老,当年,长辈告诉我,你是一代美男子,四十几年后的今日见到你,果真是——”“噢,老了啊!”粟老切断了她的话,带点儿伤感。“美是一种精神状态,不受年龄限制的。”农妇赶紧拨开低沉的气氛,“你是艺术家,比我了解得更清楚。”刘海粟先生抬起头,笑了:“是的,我是‘二八佳人’,当然没有老啊!”大家都笑了。所谓“二八佳人”是粟老在大陆受了二十多年灾难,直到八十二岁那年,才脱离困境,他将“八十二”变成“二十八”,表示生命重新开始。显然,如果不了解刘海粟先生的这番经历,面对“我是‘二八佳人’,当然没有老啊!”就只能接受其审美信息,无法接受其更深层的理性信息。

4.顾及表达主体的身份接受信息

身份是人在社会关系网络之中所处的位置,一个人的身份与其辈份、职务、地位等有关。作为社会个体的人往往具有多种身份,而不同的身份又具有不同的角色规范,表现在语言上就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表达主体选择何种身份与对方交际受众多因素制约,如交际的动机、目的,交际的内容、性质,等等。因而接受主体在接受信息时顾及对方的身份有助于自己准确理解信息、准确把握对方的意图。周大新的小说《宣德年间的一些希望》写后宫当红宦官韩志彤带来一道密旨要在南阳选拔五个宫女。知府林清如想借此找一个攀附皇上的机会,主动让女儿舒韵应选(女儿亦有此意),并贿赂韩志彤。韩此次行动的真正目的是为即将死去的皇帝选拔五位陪葬宫女,他不忍看到舒韵十六岁青春会很快随将死的皇帝而消失,但又不能直说,只好几次阻止舒韵,但舒韵不听,最后一次劝阻,小说是这样写的:

舒韵向韩志彤施了礼后,看见他挥手让身边的人都退出了屋子,这才低了声说:孩子,我这会儿不以公人的身份,而以一个五十八岁老人的身份同你说话,我想告诉你我的一桩家事,我有一个侄女,他长得和你一样漂亮,如今已出了嫁,且生下一个儿子,他们一家三口过着很舒心的日子。我觉着你该学我侄女的样子,去成家去当妈妈,而不必跟我去,人有时的选择很重要,人偶尔掐灭掉自己心里的一个希望不一定就是坏事。我不知道你听明白了我的话没有?

舒韵一怔,忙慌慌地说:大人开恩,我愿意去当宫女,愿意跟你走,请一定——那么好吧,韩大人点了点头。

舒韵语言接受失误,最后失去了生的机会。她与另外四个经过层层选拔的姑娘到京城不久皇帝驾崩。随着,五个正处于花季的生命因“陪伴西去的皇帝”而消失于人世。从语言交际的角度来说,舒韵的悲剧在于她没能准确领会韩志彤的意图,而这又因为她此时没能顾及表达主体刻意强调的身份。本来“公人的身份”是严肃的,公事公办的,不掺杂情感,现在说话人有意强调“以一个五十八岁老人的身份”说话,这就透露了对她的关怀,而且字里行间蕴含着不去为好的信息,很遗憾她忽视了这点,从而走上了不归路。

5.顾及表达主体的身姿动作接受信息

同类推荐
  • 课外名篇(小学版精粹必读)

    课外名篇(小学版精粹必读)

    读名著,更要读名篇,精彩纷呈的名家名篇独到精辟的名师导读实战备考的经典素材。精彩纷呈的名家名篇,独到精辟的名师导读,实战备考的经典素材,真材实料打通语文读写。
  • 青少年必须知道的安全常识

    青少年必须知道的安全常识

    精选了青少年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必须知道的安全常识,主要有家居生活安全常识、饮食安全常识、运动安全常识、校园安全常识、交通安全常识、消防安全常识、自然灾害安全常识、网络安全常识、社会安全常识、紧急救护常识。希望在本书的指导下,青少年们能避开因缺乏常识而受到的伤害,从而能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
  • 感恩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感恩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大学生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

    本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职业类型与发展趋势;农科职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个性差异与职业;职业素质准备;现代就业观念;就业与求职方法等。
  • 百善孝为先(小学卷)

    百善孝为先(小学卷)

    这是一部凝聚了各级领导和百万师生心血与汗水的作品集,是青少年学生用爱心和激情编写的德育教科书。《百善孝为先》分为《小学卷》、《初中卷》、《高中卷》、《大学卷》,共选辑了271名学生在“孝敬父母月”活动期间写给父母的信和感言。本书为其中的《小学卷》。
热门推荐
  • 末世大魔头

    末世大魔头

    大魔头李峰末世重生!一代绝世猛人自此踏上无敌征程!校花,萝莉,御姐?跟着我,我护你一世平安!炎帝,剑尊,战神?做我小弟,我带你征战天下!天骄,少主,绝世强者?和我作对,一律镇压!丧尸,变异兽,虫族?非我族类,通通灭杀!
  • 无上皇宠

    无上皇宠

    墨色的眸子在黑夜里闪着暗淡的光,就像黑珍珠一样蒙着淡淡的霜,但那幽深珍珠里面却蕴藏着火苗,愤怒的随时要爆发出来,将眼前的一切烧个精光。就在她绝望的时候,忽然,一滴温热的液体滴落在了她早已冰冷的嘴角,让她将疼痛感受的更加彻底。液体慢慢的渗进千泠玥的嘴唇,咸涩的感觉直冲她的味觉,是眼泪?她静静的看着眼前这头发了狂的狮子,竟然渐渐忘记了身体剧烈的疼痛,不禁开始探究这个男人心中的愤怒,是什么让他这么折磨自己,是什么让他这么……痛苦。“既然你这么快乐,哭什么?”千泠玥朱唇轻启,而他面对着她的质疑,竟然慌了神色,眼神闪烁不定,不敢直视她的眼睛。
  • The Copy-Cat

    The Copy-Ca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浮剑沉沙

    浮剑沉沙

    滇南的毒,西蜀的弩,湮云楼中皆人屠。永旭的剑,北苗的术,碧落黄泉见浮屠。江湖中口口相传的民谣,各掌一方的红尘五宗,神秘莫测的世外三脉。随着永旭之巅倾十世三百年而成的名剑日照晨曦问世,江湖之中风云再起,人心、人性、亲情、友情、阴暗、光明。哪里来纯粹的善恶,何人又能抗衡浮沉命运。若世间本没有净土,那待你我各执光影之时,以杀止杀,在这浊世之中,僻出一片净土。
  • 重生之复仇冷妃

    重生之复仇冷妃

    一道圣旨,赐死了刚生产的皇妃白若兰和她的孩子,七年恩情一朝尽,含恨死去后的白若兰重生了,成为韩府大小姐。面对重生后的人生,她开始重新布局,绝不蹈前世的覆辙,从韩府开始,展开她的复仇计划。步步为营,重新入宫,她发誓要让那些人血债血偿!
  • 职场“蘑菇族”的华丽转身

    职场“蘑菇族”的华丽转身

    本书向读者诠释了蘑菇族的概念和内涵告诉读者如何成功转变角色、立足职场起点初入职场,怎样更好地融入团队如何调整心态,做好蘑菇职员如何做到自强、自信,抓住成长的法宝等。
  • 重生仙官系统

    重生仙官系统

    为官一任,聚一地之官运,官运可通神!令狐县令:持三字贴见一品官,县令亦可傲王侯!令狐钦差:你死不死我不知道,我查秦王,秦王死了,我查太子,太子也死了,如今你一个小小的宰相……令狐宰相:“此蛮夷入侵,国临危难,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臣……”“宰相不必多言!国不可一日无卿,传朕御诏,立三皇子为储君,朕御驾亲征!”令狐天帝登高望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仙界养马官令狐:“今日仙界执行限骑令,仙帝的儿子触犯,就是犯了天条,犯了天条,就该……?”左右:“贬落凡尘!”仙帝大儿子面无人色:“我再也不骑天马了……”“这已经不是骑不骑天马的问题了,左右来啊,治他一个扰乱仙界交通的罪责!”宇宙大神官登临世间至高神座,俯视众生:信我者,得永生!
  • 先洞房后拜堂

    先洞房后拜堂

    她是云之约,惊云山庄七小姐,在百花宴上追逐燕北国太子失足落马,摔了一身马粪,自此名动天下,喜穿五彩斑斓的长裙,外号,花蝴蝶,花痴七小姐。当潇洒狂放热爱自由的她穿越到畏缩懦弱钟爱美色的她身上,将会发生怎样的传奇?
  • 冷漠公主俊王子

    冷漠公主俊王子

    她,因爱生恨,亲手解决了仇人,他,一,直在身后默默的支持她。~~~~~~~~~~~~~”晴,你不许逃哦!“凌亦枫卖萌”凌亦枫卖萌可耻!“叶筱晴鼓着腮帮子气呼呼的说道”逃!我能逃哪去!再说你爷俩能让我带着肚子里的小包子逃吗!“~~~~~~~~~
  • 降伏其心(上册)

    降伏其心(上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