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2300000037

第37章 自我实现与创造力(1)

只要我开始研究真正健康、已高度发展、人格成熟、能自我实现的人,我就必须先改变自己对创造力的各种看法。首先,我必须放弃把健康、才能、天才、丰饶都当作同义词的陈腐观念。在我研究的对象中,有一大部分根据一般看法,都不是属于多产的人。他们并没有伟大的天才或奇异的才能;他们不是诗人、不是作曲家、也不是发明家、艺术家、或创造性的知识分子;但是,就我下面所要描述的某一特殊方面而言,他们却健康,且颇具创造力。很明显的是,某些天赋奇才的人,反而在心理上是个不健康的人,比如华格纳、梵谷、拜伦。当然,有的人如此,有的人却不同。我很快就不得不下定这样的一个结论:伟大的才能其实并不一定关乎人格的好坏或健康。显而易见,像伟大的音乐才能或数学才能,多半是天生,而不是后天习得的。显然,健康与才能乃是不同的两个变数。两者之间也许有一点关系,也许一点关系也没有。我们大可一开头就承认,心理学对天才型的奇才异能,所知并不多。我自己也不愿多谈。我宁可把自己的研究集中于一种更广泛的创造力,这是普天下每一个人与生俱来,且与心理健康成正比的创造力。

此外,我很快又发现,我跟大多数人一样,常以成果来思考创造的问题。其次,我还下意识地把创造限定于人类努力以赴的某些特定范围内,而且下意识地认为,任何一个画家、诗人、作曲家都能过一种深具创意的生活。只有理论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作家,才能创造,别人都不行。潜意识里,我已认定创造乃是某些行业的特权。

但是,这种成见却被我所研究的形形色色的人打破了。例如,有一位贫穷的妇女,不曾受过什么教育,整天操劳家务,是个忙碌的母亲。她每天繁忙的,并不是一般所认为的创造性的事业,但是,她却是一位出色的厨师、是贤妻、是良母、是优秀的管家。只花上一点点金钱,她就能经常保持家中的美丽与温馨。她也是个周到的女主人,她的菜肴不逊于筵席。而她对麻料、银器、玻璃器皿、陶瓷、家具的鉴赏力更是无懈可击。在这些范围里,她真是独具慧眼、心思灵巧。她常有新颖、别具一格、出人意料的创意。我不得不称赞她的创造力。通过她和像她一样的许多人,我终于明白,一盘上好的汤,比起一幅次等的画,更具有创造性。广而言之,烹饪、亲子关系、操作家事都可能别具创意,而一首诗却不一定有创意,它也可能毫无创造性可言。

我所研究的另外一位妇女,则献身于所谓广义的社会工作,替受创的人裹伤,帮助受迫害的人。她不仅凭个人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还参加团体组织,以便帮助更多仅凭己力无法帮助的人。

还有一位是心理医生,他纯粹只是个临床医师,不曾写过什么文章,也不曾创发任何理论,或做任何研究调查。但是,他却衷心喜爱他每天的工作,去帮助别人创造自己。他把每一名病人都看成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个体,不使用任何术语,没有任何成见或假设,却天真、纯朴,且充满道家的伟大智慧。由于每一名病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因此,每名病人都是全新的难题,等着他以独特的方法去了解、去解决。他在每一件个案(包括棘手的)上的成就,证实了他是以“创造性的”(而不是以陈腐的、或正统的)方式来处理一切。我也从另一个人身上获悉,建立一个商业机构也可以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还有一位年轻的体育选手,使我知道,完美的橄榄球技也是一种美的创造。球技所展现的成果,就像一首诗,同样也可以用创造的精神来处理。

过去,我直觉地认为,一个拉得相当不错的大提琴手,就是一种“创作”(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把他和音乐创作,或是作曲的音乐家联想在一起的缘故)。后来,我渐渐明白,他只不过是把别人写下的曲子演奏得很好而已,他只是一个代言人,就像一般的演员,或滑稽小丑。而一名家具匠、一名园丁、一名裁缝师,都可能比他更具有创造性。因此,在每一次的个案里,我都必须作个别独特的判断,因为,各行各业,任何一个角色都可能具有创造性,但也可能毫无创造性。

换言之,我已经学会把“创造力”一词,不仅用于各种成品,同时也用于人的个性,并且用于活动、历程和态度,“美感”一词的用法亦是如此,我更把这个名词,用于除一般既定的标准和习俗所认定的诗、理论、小说、实验或绘画以外的许多成品上。

结果,我发现必须把“特殊才能的创造力”和“能自我实现者(以下简称之为“自现者”)的创造力”加以区分。后者的创造力是直接发自人格本身,常展现于日常生活的事件上,幽默感即是一例。它似乎是一种倾向,做任何事,即使像理家、教学等工作,都独具创意。通常,独具慧眼的洞识力似乎是自现者之创造力所具有的一项基本特性。在童话故事中,那个能看到国王并没有穿新衣的小男孩,便是最佳的例子(这点也与把创意视同成品的观念相悖)。这种人不仅能看到抽象、普遍,已经标题化,且已分门别类、规划好了的事物,更能看到事物生气蓬勃、原始、具体的面貌,且懂得使用表意的文字。因此,他们所生活的世界,更是一个自然真实的世界,而不是一个落于言论充满观念、抽象概念、成见、信念与陈腔烂调的世界——这样一个世界,大部分人却将之与真实的世界相混淆。罗杰士所谓的“向经验开放”,把这点表达得十分恰当。

我所研究的对象,比起一般人,都较为发乎自然天性,较为善于表达。他们比较“率性”,在行为中比较不受控制、不受压抑,较能轻易而自由地流露,而较少困难和自我批判。这种能够毫无压抑、不怕嘲笑,而能表达观念、表达冲动的能力,也被认为是自现者创造力的一项重要的基本特性。罗杰士使用了一句很好的话:“完全发挥功能的人”,来描写这种健康的情境。

另外,我观察到,自现者的创造力,在许多方面,跟一切快乐、且具安全感的孩子所具有的创造力十分相像。这是发乎本性、毫不勉强,轻而易举的创造力,是一种不带任何矫揉造作、或任何陈腔烂调的自由。再者,它似乎主要是由“天真无邪”的、自由的感知力所构成的,所谓“天真无邪”乃是指毫无压抑地流露天性与发乎至情的表达。几乎任何一个小孩子都比较能够无拘无束、毫无成见地去感知周遭原本应该在那里、必须在那里,且本来就常在那里的一切。而且,几乎任何一个小孩子都可以随兴而编唱一曲、随口便能吟出诗句,随手便画一画、舞一舞,或演上一段戏,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玩一玩,但凭兴致所至,无需任何计划,或任何事先的安排。

我所研究的对象,他们所具有的创造力,便是这种似孩子般意义之下的创造力。然而,他们毕竟都已不再是小孩(他们大部分都已经五十多岁或六十多岁了),因此,为了避免误解,我们可以指出,他们至少保有、或取得两种似孩子般的主要特征,那就是他们不受标题化的影响、或者他们“向经验开放”,同时他们很容易便流露天性,并且善于表达。如果说小孩子是一派天真,那么我所研究的对象所达到的境界,便是“二度天真”,一如桑塔耶那的看法。他们在知觉上、表达上所达到的天真无邪,已与久经世故的心智结合无间。

我们目前所处理的,似乎是天生潜在于人类本性之中的一种最基本的特征,是普天下每一个人与生俱有的潜在力,然而就在人们接受文化教养之时,大部分已丧失、或被埋葬、或被压抑了。

我所研究的对象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还有另外一个能使创造力更具可能性的特征。能自我实现的人,大都比较无惧于陌生、神秘、怪异的事物,反而常会深受它吸引。也就是说,他们能选择性地加以检视,以便推断、推想,并且全神投入。我引一段我自己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所做的描述:“他们并不忽略未知者,不予拒绝,不逃避,也不会想法使自己相信这其实是已知者,在时机未成熟之前,他们也不会予以组织、区分,或是加上标题。他们不墨守成规,他们寻求真理也不是由于对确实性、安全感、稳定性、秩序的迫切需求——就像我们在高斯坦所研究的脑受伤者身上所见到的夸张情形,或是在强迫性妄想型的精神官能病患者身上所见的一般。如果整个客观情势需要,自现者虽然面临缺乏秩序、懒散、混乱、无主、模糊、怀疑、不明确、不肯定、差不多、不精确、潦潦草草的局面,依然能处之泰然(而这些情形,在科学中、在艺术中,或是在一般日常生活中,有时还颇为需要)。

“因此,便会发生这样的情形:像怀疑、企图、不明确,以及由于犹疑不决而导致的必然后果,这些情况对大部分的人而言,都是一种苦恼,但是就某些人而言。却很可能是一种痛快的、富有刺激性的挑战,是生命中高潮的顶点。”

我曾经做过一项观察,这项观察曾经困惑了我数年之久,但是现在已经开始逐渐获得定位。这就是我对能自我实现者二分法的解析所做的描述。简言之,就是,许多正反的对立以及对立的两极点,对所有的心理学家而言,都理所当然地是一条连续直线的两端。但是,我却发现,我必须以不同的态度来理解这些正反的对立。就拿一直困扰我的第一种两分法来说,以前我一直无法制定我所研究的对象究竟是自私的还是无私的(你看,在此,我很自然地就掉进了“非此即彼”的二分法里。如果是前者,就一定不是后者,这便是此种二分法的隐意)。但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却逼迫我放弃此种亚里斯多德式的逻辑推论。我所研究的对象在某种意义下相当无私,但在另一种意义下,却又相当自私。自私与无私二者相互纠结,并不是彼此对立、互不相容,而是以一种显著的、律动的方式结合成一体,或是综合体,很像弗洛姆在其论健康的自私那篇经典论著中所描述的一般。我所研究的对象便是以此种方式把相对立的正反面予以融合,因此令我了解到,把自私与无私视为矛盾、且相互排斥的看法本身,就是人格发展较低层次的表征。在我所研究的对象身上,还有许多其他二分的两面已被融合成为一体了。比如认识与意念的对立(心对头、希望对事实),成为以意念来“组构”认识。本能与理性的对立也有相同的结论。责任变成快乐,而快乐深入责任之中。工作与游戏之间的差异形同虚构。如果利他主义已经变成自我衷心所愉悦的事,那么,这种自私的快乐主义岂能与利他主义相对立呢?最成熟的人,也是最像小孩子的人。一如前述,他们具有最强烈的自我、最肯定的独立个性,同时,他们也正是那些最能轻而易举便可以达到无我、超我,以问题为中心的人。

同类推荐
  • 论语(白话全译)

    论语(白话全译)

    本书包括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译文、解读五部分。旨在方便读者对照原文加深对《论语》的理解,并能联系实际,透彻领悟《论语》的精神内涵,切实达到提高自身修养的目的。《论语》的经典之处就在常读常新,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只要开卷就会受益。
  • 人性与生死的秘密:自性光明论

    人性与生死的秘密:自性光明论

    生命的终极实体是永恒的实体吗?心灵光子源于超越时空永恒隐序的“王国”,人类智能的起源与宇宙的文明是什么?生命的终极实体与基因伦理学的关系又是什么?科学的终极真理与真空的理论:蛋白质生命-非蛋白质生命“生态物理学生命”,宇宙学的生命观-宇宙的智能生命;;寂光智能生命,人类与宇宙最新的对话。
  • 读懂庄子

    读懂庄子

    《读懂庄子》一书,主要是以寓言为艺术形式反映庄子思想的。全书收录他的寓言故事一百多个。通过这些寓意极深而又易懂的寓言为根据,阐述了他的世界观和对理想主义的追求与探索。本书通过庄子的寓言故事及其散文的注释,体现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被认为是宋明儒学的殿军,在晚明儒学史上独树一帜。本书从对刘宗周哲学体系内在逻辑分析入手,将研究推至思想家本身,希望借此能呈现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人格结构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尝试通过刘宗周人格结构的内部机制来解说其心性哲学,以期能够更真切地体认他的思想。本书认为,刘宗周的心性哲学是将理学的内容注入心学体系之中,使客体之理变为主体之心,客观之理成为主观之意,由此统一心学和理学,其实质是以理入心,进而以理代心。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
  •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以博学著称,在世界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的作品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无所不谈,并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蒙田哲理散文》一书中的文字富有哲理性,能够引人思考,让人深受启发。文中有“平和执中”、“谈三种交往”、“要生活得写意”等等哲理故事。
热门推荐
  • 杀戮圣界

    杀戮圣界

    千古岁月,大道破碎,神劫轮回,大帝封天,尸骨朽灭,众生也随之凋零。古之十帝,皆为执掌山河、惊天动地的绝世大能,一手可揽动星辰,破灭八方,使山河为之破碎。纵然是如此强大的存在也逃不过帝劫的轮回,一场圣界叛乱的大变故,十帝皆出手交战,那时天昏地暗,日月失色,山河破碎,大地沉浮。古帝传纪曰;帝乱时代,天地混沌,生灵涂炭,万族皆隐世不出,人族之根本遭受重创!叛乱之源,皆被镇压,惜十帝大都陨落凋零,而幸免的几位大帝却在帝劫后突然消失在天地间,没有踪迹,无人知晓其所在。从此进入了天下无帝的时代,万族崛起,无尽生灵修养生息,转眼间三千年已过去。而他也冲出轮回,降临人世,欲杀崩九劫,突破帝阶,成就不朽!
  • 盛世将离

    盛世将离

    四月暮春,芍药花开,别名将离。盛世仅仅一瞬,却又仿佛无涯际。她,就如盛世的芍药,绽开在他寂寞空旷的心间,不断地重复决绝,又不断地重复幸福,不败不凋,妖冶如火;他,是护她的泥土,你盛开我护你于风雨,你凋零我伴你随香土;他,风华无双,清淡如水,如尘世外一曲山泓,却唯独为她泼墨写淡浓。
  • 墨然流年

    墨然流年

    在朋友推荐下被拐进剑三,继而又拐了三个姐妹,之后的之后,四个人在剑三里可谓是笑状百出。一切都在两个姐妹的失恋中停止,四人的关系也不再想以前那般,白清墨淡然的答应一个浩气丐的“求婚”,却在不久之后分手。心灰意冷的她本打算就此离开剑三,但是却因为他,以及三个姐妹的挽留,从而继续她的剑三之旅。
  • 这是一本伪同人

    这是一本伪同人

    本人小白,此作为三无作品。
  • 刘河间伤寒医鉴

    刘河间伤寒医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主角光环搜查官

    主角光环搜查官

    萧火火:“我要斗天!”叶帆:“我要遮天!”陈楠:“我要逆天!”三人:“李叶你要什么?”李叶看着三人诚恳的目光,脸上露出人畜无害的笑容,然后羞涩的开口:“我没那么大志向,只要你们手里的主角光环就好了……”
  • 笑瑾

    笑瑾

    她是他捡来的徒弟,只因她是女娲后人,骨骼奇特,便收她为徒,却见她努力练功背靠树干休息一片树叶落在她唇上忍不住蜻蜓点水般的吻随即落下便倾心于她她是他千年爱人千年之前他俩是众神当中令人羡慕的眷恋却因她下尘历练忘了他和她之间的故事他下尘历练夺回她初心却途于差失上位神神格,险于沦为魔道,她从最初的漠视成了如今的依赖却是兄妹之前他该如何她于他是亲梅足马从小订有娃娃亲却因她女娲后人之身而家破人亡,她也与他沦为天涯两人,待他再找回时,她身边却另有其人......她心终归何处?
  • 千载悠悠之彼岸花

    千载悠悠之彼岸花

    她就如同地狱中走出的雪白彼岸花,虽然着一身白衣却戾气不减。虽浅笑盈盈却眼神如利剑般骇人。虽姿态优雅却一举一动都使人颤栗不止。虽蒙面白纱却依稀可见纱布背后的倾世容颜。
  • 幻灵兵道

    幻灵兵道

    流星飞过王浩许愿“流星流星,赐我个女朋友吧”流星“我要代表星星消灭你”
  • 经营人生的心理策略

    经营人生的心理策略

    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但无论哪一种方式都需要进行理性规划和管理,并用心去经营。如果你不懂得经营职场,你将为“怀才不遇”而苦恼;如果你不懂得经营亲情,你会为“代沟”而烦闷;如果你不懂得掌控自己的情绪,你的生活会为其所累……可见,幸福、美满的人生需要管理,需要经营。其实,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林林总总,都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掌握了相关的心理策略,许多难题就能迎刃而解,而且你还会发现,曾经一度困扰着你的问题,此刻已是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