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2300000043

第43章 健康的价值(2)

必须要记住的是,基本动机提供了一套现成的价值层次,这些价值是以较高的和较低的需求、较强的和较弱的、较重要的和较无所谓的关系,彼此相互依存的。

这些需求是按照整合的层次,而非按照二分对立的方式来加以排比的。也就是说,它们彼此一一相连、相互依赖。为了实现某种特殊才能的较高层次的需求,可以说有赖于安全需求的连续获得满足;而安全的需求,则可以说即便在静伏无为的状况下,也是不会消失的(我所谓的静伏不动,是指饱食一顿之后仍会再饥饿的状况。)。

这点意谓着,退向较低层需求的退化过程永远可能存在,而且在此层次脉络中,不仅要将此退化过程视为病理的或病态的,而且更应该将之视为对整个有机体的整合是绝对必要的,同时亦应视之为“较高层需求”之存在与作用的先决条件。安全是爱的先决必要条件,而爱又是自我实现的必要条件。

因此,这些健康性退化的价值选择,也应该被看做是正常的、自然的、健康的、发乎本能的等,看作是所谓的“较高层次的价值”。显然,这些价值亦处于一种彼此相互辩证与相互律动的状态中(或者,正如我常喜欢说的,他们是有层次的整合,而不是二分的对立。)。最后,我必须要处理的是清楚、且具描述性的事实,亦即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间里的情形是,较低的需求与价值比较高的需求与价值占优势。也就是说,一般人常会受到退化拉力的影响。惟有最健康的、最成熟的、最发展完全的个人(并且也惟有处在良好的,或相当良好的生活环境下),才比较会选择,和偏爱较高层次的价值。之所以如此,很可能主要是因为获得满足之较低需求的基础稳固,而且较低需求一旦获得满足,便会呈现静止与休眠状态,因而不再受到退化拉力的影响。(同时之所以能假定需求获得满足,显然也假定了一个相当美好的世界。)

以上论点可以用一个陈旧的方式概略言之,亦即人类较高层次的本性建基于人类较低层次的本性,较高层次的本性需要以较低层次本性为基础,并且如果缺少了这个基础,较高层次的本性就会崩溃瓦解。换言之,对大多数人而言,如果缺少了一个已获得满足之较低层次的本性作基础,则人类较高层次的本性便难以想像了。而发展此一较高本性的最佳方式,就是先去实现较低之本性,并使之获得满足;此外,人类较高层次之本性亦建基于目前或先前便已存在的良好,或相当良好的环境中。

言外之意便是,人类较高层次的本性、理想、抱负和能力的基础并不在于舍弃本能,而在于满足本能。(当然,我前面所说的“基本需求”并不等同于古典弗洛伊德所说的“本能”。)即使如此,我的解说方式也已指出有必要重新检验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他的论点过时已久了。另一方面,此一说法与弗洛伊德把生命与死亡的本能以隐喻方式加以对立二分的看法,具有某种同质性。也许我们可以利用弗洛伊德的基本隐喻以修正具体的叙说方式。在进步与退化,较高与较低之间所呈现出的这种辩证关系,目前已被存在主义的学者用另一种方式说了出来。除了我尝试尽量使我的说法较接近于经验上与临床上较可辩证,或较不可辨认的素材外,我看不出这些说法彼此之间有多大的差别。

即使是我们之中最完美的人,也不能免除人类基本的困境:既是纯粹的受造物同时又肖似于神,既强且弱,既有限又无限,既是纯粹的动物同时又可超越于动物之上,既是成人又是孩子,既怀有恐惧同时又充满勇气,既会进步也会退化,既渴望完美又害怕完美,既为蚂蚁亦是英雄。这也就是存在主义所一直努力要告诉我们的人类困境。我觉得,根据我们目前已有之证据为基础,我们必须同意他们的看法:此种二分对立的困境及其辩证的关系,是精神动力学和心理治疗之任何终极系统的基础所在。此外,我认为它也是自然主义之价值理论的基础所在。

三千年来我们习惯于根据亚里斯多德的逻辑方式(A或非A二者彼此全然不同,且互相排斥。你可以选择其中之一,非此即彼,但是你不可以二者同时皆选),来作二分对立、区别与划分;然而放弃此一习惯却是相当重要的事,甚至是关键之所在。尽管很难,但是我们仍必须学习以整体的方式,而不要以原子论的方式来思考。因为所有这些“对立的”情形,其实都以有层次的方式被整合了,尤其是在健康人身上更是如此。而且,治疗的根本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二分对立与分裂的情形,把看似水火不相容之对立物加以整合。我们肖似于神明的特性就是建基于我们的动物性之上,同时也需要我们的动物性。我们的成熟性不只是由于放弃了孩童的天真,而是因为含摄了儿童善良的价值,并且是将之筑基于其上的建设。各种较高的价值都是以有层次的方式整合了较低层次的价值。总的说来,二分对立形成了病理学,而病理学使用的正是二分对立的方法(请与高斯坦所论之有效的隔离概念加以比较)。

正如前述,价值的一部分是在我们之内被发现的,但是,价值还有一部分则是由每个人自己本身所创造或所选择而出的。“发现”并不是把我们所赖以生存之价值导引出来的惟一方式。自我研究发现,严格单义的东西,只指一个方向的手指,只用一种方式便可满足的需求,是很稀有的事。几乎所有的需求、能力和才干都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予以满足。虽然这种不同的变化有限,但它仍是一种多样的变化。天生的运动员有许多不同的运动任其选择,任何个人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去满足爱的需求。音乐之才无论吹笛子或吹黑管都一样可以得到快乐。大智之士不论成为生物学家、化学家,还是心理学家都同样会感到快乐。任何怀有善意的人都会认为世界上充满了各种不同的事由与责任,等着他以同样满意的心情去奉献。也许有人会说,人性的内在结构是软骨质的。它就像树篱笆一样,可以修剪,亦可以导向,或甚至就像一棵水果树,可以修整成一面树墙。

选取和放弃的问题,始终一直存在着。即使是一个试测老手或一位优秀的心理治疗医生,很快便能概略看出一个人的才干、能力、需求和人品,很快就能为当事人提出相当妥贴的职业忠告,仍遭遇到同样的问题。

此外,当一个人正在成长,模模糊糊地看到命运的行列,他可以在其中作选择,并配合机运,配合文化上的赞成与责难……当他渐渐决定献身于(是选择?还是被选择?)例如作个医生,于是如何自我造就、自我创造的难题,很快就浮显出来了。遵守纪律、工作努力、延缓享乐、强迫自己努力、塑造并训练自己,这一切,即使对天生的医学人才而言,都是必要的。不管他多么热爱他的工作,为了整体之故,他仍然必须吞下许许多多的琐碎杂事。

或者换个方式来说,以成为医生来实现自我,意思是要作个优秀的医生,而不要变成一个庸劣的医生。这样的理想,当然一部分是他自己创造出来的,一部分是文化教给他的,还有一部分是从他的内在流露而出的。他所认为之良医应该具有之一切,与他的才干、能力和需求同样都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在《心理分析与道德价值》一书中,哈特曼否定了道德命令可以从心理分析的研究结果中导引而出。此处“导引而出”的意思究竟是什么?我认为,心理分析和其他揭发式的心理治疗只不过是把人性内在的、较生物性的、较属本能的核心予以显露或铺陈。此一核心的部分,当然就是某种偏好与渴望,而这些偏好与渴望,即使很微弱,但亦可视之为以生物性为基础的内在价值。所有的基本需求均属于此一范畴之中,而个人所具有之天生才干与能力亦复如此。我并没有说这些都是“应该”或“道德命令”,至少不是就其古老与外在的意义而说的。我只是说它们内在于人性,此外如果否定它们、挫折它们,便会造成心理疾病,并因此造成罪恶,造成罪恶与疾病的重叠,虽然两者并非同义。

同样,雷德利也说道:“一是对治疗的探讨变成一种意识形态的探讨,那么一定会大感失望。就像惠利士所明白表示过的,因为心理分析无法提供一种意识形态。”当然,如果我们采取“意识形态”的字面意义,的确如此。

不过,还有一些十分重要的事被忽略了。虽然这些揭发式的心理治疗并不提供一种意识形态,不过它们的确有助于“揭发”和至少显露出内在价值的基本原理。

这也就是说,揭发式的、深度的心理治疗医生可以帮助病人发现他(病人)一直朦胧地追求、向往与需求的一些最深刻、最内在的价值。因此我主张这种治疗与价值的探索息息相关,而不是像惠利士所说的毫无关系。事实上,我认为我们可能很快就可以把心理治疗定义为价值的探索。因为终究说来,自我身份的探索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探索一个人自己内在的真正价值。尤其是当我们回想起自我认知的增长(和自我价值的澄清),其实是与对别人和对一般现实之认知的增长(和对他们价值的澄清)相互一致的,这时就更能了然于怀了。

最后我认为,时下流行强调自我知识与伦理行为(价值实践)之间有一个(假想的)大鸿沟,很可能其本身就是一种病症,代表思想与行为之间根深蒂固的裂缝——虽然此裂缝就其他性格形式而言并不如此普遍。这一点,很可以归结于哲学界向来对“是”与“应该”和“事实”与“规范”之间所作的二分对立。据我观察,较健康的人,高峰经验中的人和努力设法将固有之良好特质与良性的歇斯底里特质予以整合的人,普遍都没有这种无法跨越的鸿沟或裂缝。在他们身上,清晰的知识立即流露为自动自发的行动,或是伦理的实践。也就是说,只要他们知道什么是该作的,他们便会去做。那么在较健康的人身上,这个知与行之间的鸿沟还留有什么样的障碍呢?只有现实和存在中所固有的问题,即只有真正的问题,而没有虚假的问题。

只要这个论点正确无误,那么深度的、揭发式的心理治疗,就不仅具有祛除疾病的功效,还可以是合理的、发现价值的技巧。

同类推荐
  • 荀子的辩说

    荀子的辩说

    荀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争的时代。在这种战争的背后,有一种更隐秘的“战争”,即诸子之间的激烈论争。从战国儒家的角度来看,论争主要表现为他们对其它学说的批驳。而荀子对诸子的批评更加广泛。由于其批评更具体且富于理性,因而更像是论辩(尤其对墨家)。在论辩中,他建立了一个低于儒家立场的价值平台,试图从这个非独断性的平台出发,通过一种更为对等的“讨论”,最终达成在观念上维护日渐衰落的传统生活方式(礼)的目的。
  • 走向未来:罗素与萨特,新世纪的曙光

    走向未来:罗素与萨特,新世纪的曙光

    你知道吗,你想过或者没想过的这些奇形怪状的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哲学家们一本正经地提出,挖空心思地找证据,面红耳赤地争论过了。在整个世界忙着探索、开垦、打仗、上天、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这帮哲学家们却神经质地死磕这个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意义,就好像一个网络游戏里的角色试图琢磨自己手里武器的代码是什么……
  • 中华家训(第二卷)

    中华家训(第二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道德经》品读

    《道德经》品读

    本书内容涉及到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更指出了处世的方略。
  • 读易经有学问

    读易经有学问

    “易”就是变易、变革,《易经》提倡变革,并指争人们去应对变革、引领变革《易经》上说:“改命,吉。”这就是让人们勇于改变自己的命运。“易”就是容易、简单,《易经》将一切还原为简单,指导人们用简易手段获取胜利。《易经》上说“匪夷所思”,就是说很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其实可以简单化解。“易”就是交易、交换,《易经》指出:没有失去就没有拥有,我们必须学会交换。《易经》上说:“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就是说只要我们善于动用天地四方(即“六位”)的资源,就可换取成功的自由境界。
热门推荐
  • 冰封天下

    冰封天下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穷其一生,只是管中窥豹。强者之路,坎坷道远,舍弃三生,我当峰临天下。
  • 死惧列车

    死惧列车

    本书无限流,杀厉鬼,当学生,干群演,入仙侠……列车途经无数位面,只有你想不到的画面,没有我写不出的情节!“杀戮的意义在于止杀,生存的意义在于自由!”(书友群,310313649)
  • 六即义

    六即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遮天之盘古正宗

    遮天之盘古正宗

    杨昊,地球上的一个练武之人,俗称国术师。幸运地被雷劈到了遮天世界的一段奇妙旅途
  • 完美的背后

    完美的背后

    通过富有鲜明个性的文字,充分地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感悟凸显出来。特别是关注身边小人物,他们的苦痛作者感同身受。以古人古事为题材,诠释那一个个高贵的或者是丑恶的灵魂,智慧地注入她自己独特而新鲜的感悟与见解,不时闪现一种超越时空的哲思。
  • 豪门冤家:傲娇千金斗纨绔

    豪门冤家:傲娇千金斗纨绔

    “相亲?”天鹅拍桌:“不去!”“不是相亲是订亲?!”天鹅掀桌,逃离。惹不起,躲得起,一双长腿跑得起!可是……她不是跑路吗?怎么还撞上了?跑路竟然演变成“投怀送抱”,尼玛她人品是有多差!“你被贴上我的标签,跑遍天下有何用?”他是名扬全球的浪荡纨绔子弟,美女趋之若鹜,何曾被人嫌弃过!“妖男你有本事放我走,分分钟帅男到手!”她是美艳不可方物的富家叛逆千金,撞上他真是走了霉运!
  • 替爱成婚:天王的隐婚妻

    替爱成婚:天王的隐婚妻

    她只想做个安安静静的小女子,却惹上了贵圈里最大牌的男神,从此,再无宁日。男神说:前后救你两次,酬劳得算算,精神损失费,睡眠不足费,医药费,住院费,出场费等其他杂费,算你八百万,友情折扣价!她心一横: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男神笑了:很好,你归我了!先去民政局领个证明——纳尼?男神居然逼婚?谁能告诉她这是为神马?(替爱成婚:天王的隐婚妻,欢迎阅读!)
  • 大教尊

    大教尊

    方道穿越后,发现自己竟不能修炼,只能当个教书先生,教书育人,以此谋生。但却让他走出了另外一条路……男儿自当——教化天下!为人师,立道庭,一朝顿悟成传奇。教数徒,化三身,天下群雄我独尊。
  • 安雅的撒旦微笑

    安雅的撒旦微笑

    豪门千金复仇记:安雅的撒旦微笑三年前,苏安雅带着一身心的疲惫和誓言离开,此后无人知道她在干什么。三年后,依旧是那个风轻云淡,淡漠的女人却布满棋局,看着棋子一步步的走向自己布置好的结局,当在婚礼上新娘对她喊出姐姐的那一刻,所有的游戏悄然启动,然而突发事件还能否让她曾今的誓言成真?当再次动心的苏安雅看着眼前的男人求婚时,为何又拒绝,这份理由又是什么?序幕拉开时她在他的耳边说:“游戏才开始,我邀请你免费看场精彩的表演,如何?”阳光下,那微微一笑波动了谁的心,又会走出什么的结局。看两个能力不相上下的女人如何争斗,看她与他之间的路又将怎么前行。
  • 校园花心高手

    校园花心高手

    校花学姐学妹,靓丽强势御姐,清纯美女老师,纷纷投怀送抱……匪气十足的高中生,偶然获得一支神奇钢笔,自此生活变的多姿多彩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