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3000000023

第23章 以人为本与以人促产(2)

在那些优秀的大公司,很难再找到一个比“尊重个人”更为流行的主题了。这一基本的信念和假说无处不在。但正如我们已讨论的很多其他问题一样,并非任何一个东西——比如说,一种假说、一个信念、一次声明、一个目标、一种价值观、一个系统或一项计划——就能够使这一主题站稳脚跟。使它在这些大公司得以立足的是一整套庞大的基础设施、系统、管理模式及价值观体系,所有这些都互相影响,所以实际上是整个体系使公司能够在利用普通员工而获得惊人成就这方面真正做到了与众不同。这一点恰恰与我们在前面章节中讨论过的“人及其动机”相对应。这些大公司把控制命运的权力交给员工自己,这对员工而言,实际上意义深远。它们使得每个普通男人和每个普通女人都有可能成为成功者。这些公司允许——有时甚至是坚持——它们的员工更加突出自我,它们很强调这种做法的积极作用。

在这里,让我们弄清我在开场白中的最后一个观点:我们此处谈论的不是纵容,而是对个人确确实实的尊重,以及自愿地对个人进行培训,为个人制定合理而明确的目标前景,并给予个人实际的自主权,让他勇于前进,为他的工作而努力。

真正的以人为本同另外两种可能经常会在公司中看到的情景有着本质的区别,一种是只说不做,另一种则是耍花招。

在两者中前者有时更为糟糕。实际上,在我们身边,所有的管理层都口口声声承认员工是重要的、关键的。但说完之后,他们并没有对其员工加以重视,实际上他们也并没有注意到自己脑子里的这种轻视。通常有人会争辩说:“处理员工的事务占据了我所有的时间。”等等。这些回答真正的含义就是,要不是为了他们(指员工),工作本来可以变得更加轻松。

然而,只有当我们观察那些优秀公司时,我们才会发现其中的差距。在这些公司,对如何对待员工的研究早在几十年以前就已经开始了——衰退时期的全职雇用政策、当培训还不普及时大量的额外培训、即使是在正式场合大家也直呼其名,等等。在这些公司里,对员工的关爱,融入到许许多多经理的思想深处。经理们存在的原因就是为了员工,他们深谙此点的重要并有着切身的感受。

以人为本实际上也早已扎根于公司内部的“语言”之中。德尔塔航空公司的语言是“这是回家的感觉”。而惠普的语言则是“这是惠普的方式”和“到处走走看看的管理”。达纳公司的语言更为简明,就是频繁地运用“人”这个字眼,它出现在年报里、高层经理的讲稿中,以及对公司政策的陈述里。(其前主席麦克弗森对此就有很激烈的看法。在一次非正式的谈话中,他就发起了对福特汽车公司新一轮的广告攻势。他说:“该死的,他们总是说‘工人’这,‘工人’那的,为什么不能称他们为‘人’呢?”)在麦当劳,雇员们被称作“船员”,而不是职员;迪斯尼公司称他们为“主人”;而在彭尼,则只有“伙伴”这一称谓。

尽管这听起来也许有些俗套,但仍有很多会令你像小孩子一样兴奋得大叫的狂欢活动,而且确实有人热衷于此。我们第一次看到这种情形时,还以为像在塔帕韦尔公司这样的公司里大型的庆祝类活动是受到限制的。谁知有人告诉我们,这家公司的总裁和高级经理们为了庆贺他们的1.5万个顶级推销员和经理所取得的成功业绩,一年里有30天都在狂欢。更有甚者,我们还发现这种纵情的狂欢也同样存在于一些高科技公司里(比如像惠普公司有一首名为“抚摸大灰熊”的歌就是为了庆祝该公司推出3000系列电脑而传唱起来的)。在凯特皮勒机械公司,我们也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在一次推广新设备的活动里,那些推土机械的巨型部件居然全被人盛装打扮了起来。

听起来也许有些让人吃惊,以人为本也有让人不好应付的一面。那些优秀的大公司通常都是以表现好坏为尺度来衡量一切的,但困难并不是来源于那种只会吹胡子瞪眼的经理和那些复杂的控制系统,而是产生于同事们相互之间的期望值和监督。实际上,在优秀公司里这个弊病也许比在那些不那么优秀、更为依赖正统的规章制度而运作的公司里还要不好对付。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再没有比被他人需要而更具诱感力的东西了,而这正是高期望值的魔力。比如,如果你的同事对你有某种期望值,那么这就将成为你一定要做好某件事的动力。正如我们在第二章中已经说明的,人们总是爱把自己同他人进行比较。而且如果一项标准是可以达到的,特别是如果这项标准又是由某人参与制定的,那么这个人通常都会竭尽所能来超过该项标准。

那么,问题就在于大公司的以人为本是否具有完整性。在那些只说不做的公司里,无论那些公司口头上说了些什么,实际上我们所讨论的内容在这样的公司中是不存在的。临时辞退工人当然不能被轻易采纳,但我们却很少发现有哪家公司能够像IBM、德尔塔航空公司、莱维公司或惠普公司那样真正付出巨大的努力来避免雇员数量的增减。而且在这两类公司中,讲话的方式也是不同的。与达纳公司、Digital公司和IBM这类的知名公司相比,那些较为逊色的公司中员工保障、培训和反馈方面的内容就要少得多。在只说不做的公司里,经理一词并不是指一个能够卷起袖子与工人一起干活的人,而是指一个只会雇帮手去干活的人。在这样的公司里绝不会听到有人提及什么诸如“获得同事的好评”一类的字眼,即使有这样的评论,对于雇员来说,它们也是私下进行的或根本就是不让雇员知道的。这再明白不过了:有些人认为雇员们还未成熟到能够掌握真相的地步。当然,那些狂欢大闹、经常变换的奖金与奖励以及其他的激励措施,也都是不存在的。我们承认一些市面上很流行的新项目,像MBO、质量改进小组、Scanlon计划在这类公司中偶尔也会被采用。但很快地,它们要么被弃置一边,要么就被官僚化了。而失败通常都归咎于工会,或是雇员们缺乏配合,很少会有人认为是管理层没有持之以恒和缺乏对雇员的关心造成了失败。

这就直接导致了第二个问题:耍花招的陷阱。当前在我们周围经常玩的伎俩就是“质量改进小组”。正如日本人一再提醒我们的一样,“质量改进小组”的理念是绝对没错的,问题是质量改进小组只不过是我们手中一大堆工具中最新式的一件,这些工具有时很管用,但如果管理层总是在人们没有真正介入的情况下运用这一工具的话,那它就只是个烟幕弹。10年以前,类似的伎俩是工作机会扩张运动,在这之前则是当时看上去无所不在的机构发展运动,到处充斥着团队建设、T—组织、冲突解决方案及经理网等字眼儿。然而这些管理方案的骨架到了美国低生产率的沙漠上,就被彻底拆散了。很少有公司因此而发生了真正的变化。一些咨询专家、顾问把他们的方案卖给像负责培训的经理人员这样的较低层的管理人员,而较高级的管理人员也很乐意让他们放手去干,因为这样至少不会让他们自己手头上的工作变得很混乱。但是这种所谓的灵丹妙药,并没能在一个完全是自下而上的模式中取得成功,也就是说,这些方案是在高层管理人员并未参与的情况下实施与开展的,这自然也就不会起作用了。当然如果真的要让这些方案发挥作用,其暗含的先决条件无疑将在公司内部引发一场“地震”。总而言之,如果没有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毫不吝惜的大力支持,这些方案永远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既然少数几个改革方案能够立足并给公司内部带来一些根本性的变化是不现实的,那么我们同样也就没有理由相信诸如“某种特殊改革方案的有效生命会很长”的念头。而事实上,大多数的优秀公司确实有MBO系统,也确实采用过质量改进小组,也有可能真的尝试过团队建设的方案,而且至今为止这些公司也许还在实施着这些方案。但除了上述这些以外,优秀公司所拥有的远不止这些。当我们对此进行研究时,我们不仅为我们所见到的针对员工的项目的绝对数目感到吃惊,而且这些项目更新换代的频率之高也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况且这些项目都是实实在在的,既不是只说不做,也绝不是耍什么伎俩。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不少物质上的激励制度,这是我们早就估计到了的。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难以计数的非物质的激励手段,及数目众多的实验性或是刚引进的项目方案。即使在最好的公司里,也没有任何一个方案可以无限期地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处理这一问题应像处理研发新产品时所面临的挑战一样,必须时刻有一批候选的方案等待问世,尽管就像研制新产品时遇到的情况一样,它们中的大部分都只是“哑弹”。如果“工作充实”方案在密尔沃基的工厂不起作用,那么就试试其他的七个项目吧,也许这七个项目中有的项目在别的工厂里正在发挥着作用,或许在其他公司中它们也曾经卓有成效。

同类推荐
  • 成绩在于勤奋

    成绩在于勤奋

    有这样一段话:“人生就是一场竞技赛,生命就是赛程,能在这场竞技赛上获取金牌的人,都是永远勤奋的斗士,因为他们知道任何的成功都源于自身的勤奋和努力。”事实也的确如此。许多人都想拥有一段不同凡响的经历,一个非凡的人生,要想获得这种经历和人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勤奋。
  • 悟性密码

    悟性密码

    悟性是一种智慧的体现,聪明人一拨三转,糊涂人棒打不回,这就是有无悟性的区别。悟性是一种境界的体验,聪明人能顿悟,当下了然,直指心间,而普通人经过努力探索也是可以逐步开窍的,所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是也。悟性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是一切科学、艺术、创造、发明不可或缺的灵性法宝和智力密钥。悟通天下!悟得天下!挖掘悟性之泉源,捕捉悟性之踪影,施展悟性之神功,此为通向事业成功之路的不二法门。
  • 起点不决定终点: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0封信

    起点不决定终点: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0封信

    我相信个人的价值是至高无上的,个人对生命、自由和幸福权利的追求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我相信权利之中必包含责任,机会之中必包含义务,拥有之中必包含职责。我相信法律皆是由人所制定,而非人被法律所掌控;我相信政府是人民的仆人,而非人民的主人。我相信人因为工作会变得高贵,不管是用脑力还是体力;我相信世界会给予每个人谋生的机会,但它并不对人类之生存负有义务。
  • 3岁就要知道的创富术

    3岁就要知道的创富术

    《3岁就要知道的创富术》近几年自己亦到不少大学讲“理财概念”,甚至同小学生家长开研讨会谈理财,但谈个人理财非本人强项,加上个人俗务太多,能够在这方面挤出的时间十分有限。得知香港理财教育协会成立已5年.并已举办了几十场理财讲座,今天结集成书,希望本人“推荐”,自然义不容辞。记得2000年出任证监会投资者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之时,已向证监会强调教育群众理财的重要性,在证监会资助下自己曾到各中学讲此一课题,亦提倡中学教科书内起码有几课涉及个人理财教育。
  • 得喜乐

    得喜乐

    当今,物质世界的丰富,越来越使得众生的精神世界更加苍白,内心更加空虚。快节奏的生活让众生总是处在匆忙的赶路中,没有闲暇欣赏四季的变化,没有闲暇倾听心灵的召唤,疲惫的灵魂跟不上匆忙的脚步。为什么我们每天有那么多的烦恼忧愁和痛苦?生活在最繁华的城市中,却不能安然享受,现代人如何才能不丧失了喜乐的本能,享受自在的人生呢?喜乐是一种乐观、快乐的心态,是知足、感恩、温暖,也是仁慈的核心,是在琐碎日子里依然守望着心灵上的那角纯净的天空。这是一本指导现代人生活、心态调整的心灵读物。照圣禅师透悉从现代人的心理入手,以其深睿的智慧,为大家排忧解惑,给大众以正确的人生指引……
热门推荐
  • 青春若无处躲藏

    青春若无处躲藏

    这是一段有关青春的记忆,过往里的欢乐和悲伤,都随着岁月的推移而渐渐变得苍白。谁说年少没有遗憾?就像佟叶在看似不动声色地回忆这段印满青春脚印的过往时,心里发出的隐痛;于洋坐在钢琴旁,固执的一遍又一遍地弹奏那首早就过时的曲子时,轻微但幽怨的叹息;路遥在多年以后重新走在那条熟悉的街道上,看到背着书包的小孩就会莫名其妙地泪流满面;苏楠坐在墓碑前,等着手里的百合被风吹干,散落一地的花瓣......而这些,或许我们都能看到,但是莫小菲不能,郎跃不能,尽管他们都是故事里的主角。而莫小菲那些纪录着有关她青春里每一个早晨的日记,随着时间的沉淀,已经被藏在记忆的长河中......
  • 全世界孩子都爱玩的脑筋急转弯(全集)

    全世界孩子都爱玩的脑筋急转弯(全集)

    脑筋急转弯不仅是调节心情、放松心情的游戏,更是帮助孩子们打破思维定式,发挥超常能力的头脑训练。让孩子们越玩越聪明,越玩越成功!
  • 男人成大事必备的9种资质

    男人成大事必备的9种资质

    本书收集了男人成大事必备的九种资质,如善于交际懂得网织人际关系、敢于开拓创新、风度与魅力兼具等,并强调了如何改变、如何让男人提高自己的能力。
  • 孙公谈圃

    孙公谈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权倾天下:病娇王爷倾心爱

    权倾天下:病娇王爷倾心爱

    父皇驾崩,皇兄下落不明,青梅竹马对她避之不及,一夕之间,她失去所有,被迫踏上和亲之路,以抓阄方式下嫁残王!本以为山穷水尽,却不曾想柳暗花明,残王夫君宠她入骨!“你活,我活;你死,我亦活不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傲视天下穿越之夜王的狂傲小娇妻

    傲视天下穿越之夜王的狂傲小娇妻

    简介:她是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嗜血孤傲,从小练习杀人,多年的杀戮,让她从不轻易信人,再一次任务中,被自己唯一信任的爱人所杀死,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年代,成为宰相府中性格最懦弱,人人欺负,最没有用的废材七小姐身上。他是灵玄大陆的冷面王爷,从不让人轻易靠近自己,如万年冰川一般,天赋惊人,是万千少女心中的白马王子,而他却独独钟情于她,视她为珍宝。看欧阳苏夙怎样玩转古代,与冷面王夜擦出爱的火花
  • 佛说拔除罪障咒王经

    佛说拔除罪障咒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须达经

    佛说须达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法翻页的日志

    无法翻页的日志

    (原名:无法翻页的日志)一场误会,一场车祸,导致了一场牵连三个家庭的悲剧,这是一个爱情亲情友情之间的虐恋。不哭,你找我!
  • 下一次恋爱:请你狠狠爱我

    下一次恋爱:请你狠狠爱我

    他温柔腼腆,偶尔爆发男子气概;他凶狠嚣张,却对她心口不一;他身为她哥,却暗藏男女之情;他是小跟班,却偷偷关注她。她是现代校园女版韦小宝,在伤透了所有人之后独自离开,唯有留下一张纸上面深浅不一的写着:“有时,你不得不相信,有些人注定只能停留在你心中,却不能留在你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