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4800000026

第26章 『中心论』思维的理性反思(1)

一错误的“中心论”思维

“中心”这个词,原意是表示跟四周“边缘”的距离的几何知识,认真地上过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应该是知道的了。

“中心”与“边缘”相对,有“中心”就会有“边缘”,有了“边缘”,当然也就会有“中心”。

“中心”是唯一的,“边缘”却由无数组成。圆的中心是一个点,圆周是圆的边缘,有无数个点。所以,“中心”是特殊的,“边缘”是一般的。

比喻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法,两种不同的事物,因为彼此间有了相似点,就可以通过这一点而使两事物等同。我们说姑娘像朵花,就是把少女的青春美丽和鲜花的娇艳迷人等同起来。于是,“中心”这个词也就这样被借用来比喻最重要的事物。通常,人们为了突出自己的重要性,或者是为了承认别人的重要性,都会用“中心”这个词来作比喻。

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学家,他的学生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著名教育家,所以,杜威在中国也是很有影响力的。杜威认为,教育的社会目的是培养出适合社会生活需要的人,主张按儿童的需要、兴趣、能力及经验来设计课程。他的教育理论就被人们称为“儿童中心论”,以和传统的“学科中心论”相区别,突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

与此相仿,我们今天是处于各式各样的许许多多的“中心论”中。为了突出经济的作用,我们有“经济中心论”;在道德观念上,我们有“利益中心论”;此外还有“人类中心论”、“西方中心论”、“中国中心论”、“市场中心论”、“美貌中心论”、“环境中心论”、“自我中心论”等等,不一而足。

但是比喻的思维,不是科学的思维。比喻的功能,更多的是情感,有启发性,却不一定正确,而且常常不正确。当我们说一位姑娘像鲜花一样,这是很美丽的,但并不正确。因为,姑娘也可能是有智慧、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而人的智慧,人的思想,不同样也是美丽的吗?但花朵并不会思想。

历史已经证明,“中心论”思维常常是导致错误的思维方式,不但是错误,而且还是野蛮的思维方式,是野蛮地维护着错误的思维。杜威的“儿童中心论”理论对教育有启发性,但已经被他自己和他的继承者们的教育实验证明是失败了的,上世纪50年代在美国就受到批判了。而最典型和最野蛮的“中心论”思维,奠过于是“人类中心论”。人是宇宙的中心,世界是上帝为人类创造出来的。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所以,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为了维护这个“中心论”,伽利略被审判了,布鲁诺被活活烧死了。

今天,我们人类依然不是普通的生物,到目前为止,人类也依然是宇宙间独一无二的智慧生物。人类对世界的重要性没有改变,甚至更重要了,但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所以,“中心论”思维,大抵只是感情的或现实的需要,而不是真理的需要。

二“中心论”思维的形成

人的“中心论”的思维定式,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后天随人的成长自然地形成,并因自然成为习惯,因习惯成为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人从在母体的子宫开始到走向坟墓,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连续的过程里,过去的经验不是像水般流去就没了踪影,而是会对现时的人格发生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的过去决定了人的现在。而在人所有的过去经验中,婴儿时期与儿童早期的经验最为重要。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初始环境,儿童的人格特征,和他所受到的家庭影响密切相关。一个在家里受到充分关爱的儿童,长大后就会成为人格健全、能爱,也能接受爱、独立而又有责任心的人。一个正常的社会,大都是由这样的人组成。因此,给予儿童需要的爱,尊重他的需要,关心他的需要,只是合乎人性的行为,并不是特别难做到。

因此,社会上大部分儿童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饿了有人喂食,哭了有人呵护,很自然地就误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这是“中心论”思维的最早来源。家庭关爱儿童是正确的,但儿童因此以为自己是家庭的中心,这当然就是不正确的。孩子对家庭固然重要,但孩子实在地,并不是他们自以为的那样是家庭的中心。特别是对多子女家庭来说,他们更不会成为中心。有些家庭,以工作为中心;有一些家庭,以家庭整体为中心;而中国传统家庭,以长辈为中心。中国的传统教育,其实是要花费一部分气力来帮助儿童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许多家庭里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往往也是因为小孩的“中心论”思维也他们非中心的家庭现实的矛盾而产生。

中国人传统的“中心论”思维,也和秦始皇有莫大关系。西周时,中国的政治是实行分封制的。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功臣、王族,建立封国。封国的国君称为诸侯,周王称为天子。名义上,天子是政治权力的中心,诸侯只要服从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见天子交纳贡赋就可以了。当然,在天子有需要时,也得带兵随同天子作战,这与现代的邦联国家相似。但此外,各诸侯国君是政治权力的实际中心,掌握着政治实权、财权、兵权,周天子实际是干涉不了诸侯国的内部事务。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诸侯国的土地分为郡县,废掉分封制,任命郡守县令等地方长官,实行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制,把周天子的名义上的政治中心实质化,使国家只有一含权力中心,把整个天下都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秦朝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年,但郡县制却一直实行了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制,是“中心论”思维的社会成因。

三“中心论”思维的危害

有中心就会有边缘,中心和边缘的性质相对立。如果中心表示重要,那边缘就表示不重要。但是,只有圆心而没有圆周,这个圆还能存在吗?所以,对圆来说,圆周的重要性其实不亚于圆心的重要性,或者说,它们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只是它们的重要性,在不同的方面表现出来。因此,说在一个圆里,圆心比圆周更重要的话没有意义,也说明不了任何问题。“中心论”思维的实质在于片面地突出了某一样东西是重要的,而在此同时,不可避免地就把别的同样重要的东西贬低成为不重要的,“中心论”思维的危害性也就在于此。

记得小学语文课有个术语叫文章的“中心思想”,据定义,指的是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目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通常会有要求学生做归纳文章中心思想的练习。有不少学生见到“请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的题目就感到头痛,经验主义地,他们会在文章中找几个认为是概括了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抄上去就完事。这是学生不会归纳,是学生读不懂文章,还是文章里面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中心思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这首意境开阔的《登鹳雀楼》,短短20个字,就传唱千古。语文老师是怎样概括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呢?“诗人通过登高望远抒发了自己的雄心壮志”,这是标准答案。

老实说,这个标准答案,正常的学生是回答不上来的。能够回答出这个标准答案的学生,不是天才,而是预先知道了.答案。因为,与其说“通过登高望远抒发了自己的雄心壮志”是王之涣在题诗时的“中心思想”,还不如说是后来读诗者的个人“联想”更准确些。这首短诗所表现的,不过是王之涣面对美景时的感触,并无太多思想,纯粹是充满灵感地陈述了一个事实而已。

王之涣和朋友一起游玩,黄昏时分,风景很美,远处的树木变得朦胧,“想看得远些,就爬高一层嘛”。有人这样说道,于是,也就成了诗。那种“要高瞻远瞩不断进取”的象征意义,恐怕是后人品读出来的。诗句虽然平凡,意境却是不平凡,在平凡中表现了不平凡的心声,当然是伟大的诗句。但说王之涣在吟诗时有一种要表现“雄心壮志”的想法,至少写诗的人不会相信。

“中心思想”这个术语来自“中心论”思维,令人意外的是这是个现代词汇。古代人并没有这样的看法,他们只用“立意”或“题旨”这样的词汇,“中心思想”是西化后的外来词。

“立意”和“中心,思想”并不是近义词,两者差别很大。

“中心思想”是理性的、逻辑的,而“立意”或“题旨”,则是感性的。小学语文还有一篇课文叫《诚实的孩子》,说列宁八岁时到姑妈家,不慎打碎了花瓶,但当着姑妈面,他不敢承认是自己打碎的。后来回到家里,在母亲劝说下写信把实情告诉了姑妈,姑妈回信称赞他是诚实的孩子。在教学上,一般把这个小故事的“中心思想”概括为“赞扬列宁小时候就具有的那种诚实,做错事勇于承认的优秀品质”。但我在读这个故事时读到的不是列宁的诚实,而是列宁家人的优秀的教育观念。在小列宁撒谎时,姑妈幽默地说:“那一定是花瓶自己打碎的。”这可以见到姑妈的包容性。而列宁的母亲在知道实情后,没有对儿子大发雷霆,而是正确地引导他写信把实情告诉姑妈,列宁正是因这样良好的家庭教育而成为一个诚实的孩子。

当然,读者的个人感受不一定就是作者的真实想法,正如人们说的那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心论”思维的不合理。文章如果真是有“中心思想”,那就不应该让人看不出,就不应该没有一个一致的结论。说理的文章、论文等理性文章:是有“中心思想”的,但说所有的文章都有一个“中心思想”,就失之于武断而野蛮,还是用“立意”这个术语正确些。

就《诚实的孩子》这个故事来说,强调了诚实是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结果,真正是这篇文章价值所在的精华,优秀的家庭教育的内容就********,被忽视了。作者的“立意”,其实只是把故事叙述出来。

“中心”的被重视,与“边缘”的被忽视反比。“中心”越受重视,就意味着“边缘”越加不公正地被人们忽视。强调了“城市为中心”,农村就可能被荒废。强调了“经济为中心”,文化事业就可能荒废。因此,我们应该抛弃“中心论”思维。

四无为而治

老子的《道德经》首先在政治上表现了非“中心论”思想。

《道德经·第三章》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一章,常被后人误读为愚民政策。

“尚贤”就是推崇有才能的人,“尚贤”的结果就是使“贤者”成为社会的中心。根据老子“不尚贤”理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一个社会把贤者作为中心,非贤者就会********,由此必定激起人们的竞争心态。毕竟,大家都是不愿********的。而社会“不尚贤”,人们就不会为了成为社会的中心而去争夺名位。同样地,以利益为中心,以欲望为中心,民心就会混乱,社会就会失去秩序,民也就会不守规矩而主动为盗。因此,圣人之治,不是贤人之治,就要虚化人们的竞争心态,使民无知无欲,从而达到无为而治。

按传统观点,“无为而治”就是在没有任何作为中达到无所不治。但这样去读《道德经》,有断章取义之嫌疑。要是老子的“无为”真指无所作为,什么也不干。那他接下来所“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就矛盾了,“虚”、“实”、“弱”、“强”都是动词,都有一个动作对象要求主体去实干。如果主体什么也不做,那如何“虚”、如何“实”,又如何“强”呢?

所以,老子的“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干,而是要干点什么,“无为”有一个实施的对象,或“不尚贤”,或“不贵难得之活”,或“不见可欲”,归纳起来,就是不要强求在社会上树立一个中心。

“无知无欲”也不是没有知识、没有欲望的意思,“不尚贤”本身就是一种欲望了。

同类推荐
  •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追思家乡的亲人挚友、灵山秀水、民俗风情和童年趣事,以唯美的语言寄托浓浓的乡愁,既有对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的感叹,又有对自然纯朴乡风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小院竹篱,春水秋月,一切还是初时模样。外婆于花荫里闲穿茉莉,外公于厅堂独自饮酒,母亲在菜圃打理她的蔬菜瓜果,父亲则背着药箱,去了邻村问诊。而我,坐于雕花窗下,看檐角那场绵长得没有尽头的春雨。原以为星移物换的岁月,只老去那么一点点沧桑。
  • 柔情似水

    柔情似水

    柔情似水是廖建岚和廖锦屏两位诗人联袂而写的白话诗集,本诗集作品量虽然不大,但诗的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深远,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艺术形象。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和抒发感情,表达了诗人复杂多变的思想感情。
  • 爱你,是最美的修行

    爱你,是最美的修行

    仓央嘉措,是西藏一个极具有传奇色彩,也极具有争议的一位活佛。他是藏传佛教地位崇高的一位上师,也是一个感情真挚热烈的诗人。他是高门宫苑里供奉的佛爷,却向往宫门外的自由。他是念经打坐苦海孤筏的僧,却渴求无法企及的爱情。一位拥有世间一切爱的活佛,一段倾倒后世追随者的传奇。
  • 穆时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穆时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穆时英作品集》描素的这些声音,这些脸,这些错杂的街头风景,全是熟极了的。
  • 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下)

    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下)

    本规划是广州市未来15年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及其相应设施建设的依据和蓝图,共设有6个课题、15个专题。
热门推荐
  • 美丽之惑

    美丽之惑

    这些故事囊括了引起关注的所有元素:金钱、权力、美酒和秀色,可谓: "金钱与权力齐飞,秀色共美酒一色"。
  • 我在爱情里落了单

    我在爱情里落了单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恒,爱情也如此。如果它流动,它就流走;如果它存著,它就干涸;如果它生长,它就慢慢凋零……
  • 命运轮转我在爱的起点等你

    命运轮转我在爱的起点等你

    这是一个女人爱情故事,在她平凡的生活不平凡的爱情里,这个女人经历了太多,用心的生活用力的去爱,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绝望里找到那个10年如一日的等着她的那个人
  • 暴走的灾难

    暴走的灾难

    灾难,是人类最大的敌人,它是饥荒,是死亡,是恐惧。人因灾难而死,又因灾难而活着……纪实向末世流,更新不快,但是尽量保持写实的本意,带来最初、最原汁原味的灾难恐惧读书党更新无保,尽力加速
  • 系统NPC之绝对真爱

    系统NPC之绝对真爱

    哪怕我只是一堆数据,也有资格去追寻真正的爱。——来自小白的爱情宣言
  • 鬼话连篇的婚约

    鬼话连篇的婚约

    新婚前夕,被人跟踪,意外惨死,化身女鬼后,发现跟我长得一模一样的女人顶着我的身份,继承了我的所有,还睡了我未婚夫。最郁闷的是,我连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却只能在这座大厦里徘徊。谁说厉鬼有力量的,为什么,有人冒充我跟我心爱的男人步入婚姻的殿堂,只能眼睁睁的干着急。直到有一天。“为什么你一个月都没有换过衣服?”“你,你居然能看见我。居然能看见我。”他,白晨轩,一个能看见鬼的通灵少年。我发现,只要跟着他,我就能得到我想要的。看我如何附身渣男妹妹身上,化身麻辣小姑子。找出杀死我的真凶。可是当真相揭开时,我才发现,所有的人,都想让我死。男人的话犹如鬼话连篇,请张开自己的双眼,看清枕边之人。
  • 新妻不受宠(全本)

    新妻不受宠(全本)

    她家老公白天淡漠寡言像座大冰山还执意要和她划清界限,把她当成陌生人可她依旧爱得狂烈,通通交付给他而他却说,之所以愿意娶她只是需要一个女人为他生孩子……
  • 重生之我是坏媳妇

    重生之我是坏媳妇

    她,在愚孝老公的淡漠,公公婆婆的势力眼下讨生活,因为久婚不孕,小3上位,一张床上挤三个人很挤很累。随后不久凄然离世后。重生后,她再次与这家人纠结一起,一改从前的唯唯诺诺,变得牙尖嘴利、得理不让人,自己的人生,岂能由她忍来主宰!这一世,她提前用积蓄购房产、努力还按揭,精心保养自己的身体,还生了前世她想都不敢想的孩子,在老公的关爱下,一家人其乐融融,幸福满美地生活着。(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新世纪东方崛起

    新世纪东方崛起

    公元2064年,万千陨石坠落地球,天地剧变。东方国度遭受难以想象的毁灭,自此开始被西方所辱。而东方重新崛起的希望在哪里呢?
  • 修真魔道

    修真魔道

    修真修魔俩大派的决斗,魔虐真精彩劲爆,儿子为夫报仇O(∩_∩)O~第一本书希望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