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5600000003

第3章 北平和谈(2)

这天是1949年1月4日,邓宝珊来北平已经整整七天了。七天来,他到处奔走,不仅与原北平市长何思源、抗日名将马占山、北平参议长许惠东、傅作义的老师苗玉田等各方面的人士频频接触,促膝长谈;而且,还在华北学院院长王捷三家里,先后两次约见了****北平地下党的代表崔月犁。

昨天晚上,买不到肉,王捷三用老家陕西韩城地方风味的家常菜“糊白菜”,来招待邓宝珊吃饭。邓宝珊跟这位留美哲学博士边吃边谈,从两人在胡景翼的国民二军共事时的一些趣事谈起,直谈到中国目前的政治局面,以及十天之前****宣布******等四十三人为战犯的消息,两人都不胜感慨。吃过晚饭,夜幕刚刚降临,崔月犁就来到了南池子北口的这家小四合院。王捷三把邓崔二人领进书房,拉上窗帘沏好茶,吩咐老伴几句,扶扶金丝眼镜,退到院子里去陪王焕文望风。天上飘着小雪,隆隆的炮声震得窗上的玻璃不时响动,有些炮弹已落进城内,人心惶惶,一片惊恐。邓宝珊跟崔月犁已是第二次见面,不用寒暄,立即瞅着这位机敏的年轻人,开门见山说道:

“你能不能通知你们的军队先不要打,给我留个时间再与傅先生进一步谈谈?”

崔月犁说:“我可以向领导反映,不过,时间不会很长了……我军的包围圈已越来越小,再不下决心,恐怕就晚了!”

邓宝珊点点头,答应劝告傅作义的事一有结果,即刻通知崔月犁。崔月犁告辞要走,邓宝珊想了想说:

“且慢!军统活动很厉害,你要多加小心。我用车送你一段吧!”

他把崔月犁送到景山东街,才同王焕文驱车回孙宅休息。

回味着崔月犁的话,邓宝珊久久没有入睡。他原想天一亮就去见傅作义的,可是,对傅作义的为人、态度、处境又细细推敲了一番之后,今儿早上却带着女儿来逛琉璃厂了。

自从北平围城以来,邓宝珊就在琢磨着这盘棋的结局。根据他和******、******、朱德这些共产党领袖人物的长期交往,他认为他们都是高瞻远瞩、胸怀广阔、慎重负责、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人,不会胡子眉毛一把抓,将傅作义与******同样看待,也不会为了炫耀武力而置古都的安危于不顾。看看他们的战略部署:首先出击张家口,诱使傅作义派劲旅增援而予以聚歼,从而使傅作义输掉背城决战的资本。然后再以重兵对北平围而不攻。这不就是为了使古都免遭兵火,对傅作义以战逼和吗?……傅作义呢,不战而主动撤出近郊据点收兵进城,这,显然也是有意谋和。但是,一个“逼”字,一个“谋”字,文章都须作得恰到好处才行。逼的分量不足,火候不到,自然难和;过量呢,过急呢,也可能逼“炸”,铤而走险。须知傅作义是一个以“不说硬话,不做软事”闻名,头脑机敏,虑事周密,讲究义气,自尊心极强的人,总得顾全他的面子呀!……至于“谋”嘛,更得顾全大局,随机应变,善于妥协,当断即断。未来的中国,不大可能仍是一个群雄并起,各据一方,四分五裂的国家了。老百姓长期饱受战乱分裂之苦,独立、团结、和平、统一,看来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共产党之所以胜利,不正是合乎中国绝大多数人的愿望,顺应了这个历史的大潮流吗?……当然,事情是复杂的,对方在某些问题上有意见分歧,也是难以避免的,应该主动向正确意见靠拢,促成正确意见的实现才对呀!岂能感情用事,由错误意见所左右,酿成千古遗恨?……嗯,对了,看来,要说服傅宜生,既要晓以大义,陈述利害,也不能随便说三道四,伤其自尊心;用药既要能治病,又不能太苦太猛……汗、和、吐、下——还是设法让其自吐真言为妙!……

邓宝珊正闭目沉思,卧车缓缓驶进西城跨车胡同,在齐宅门口停了下来。这条仅有十来户人家的小胡同,十分僻静。青砖磨缝的四合院,黑漆大门,门前蹲一对刻工生动的小石狮,显得清幽而典雅。王焕文叩门之后,一个老仆拉开一道门缝儿警惕地瞧了瞧,见是与主人过从甚密的老朋友,才忙去通报。

此时,白石老人午睡刚醒,看看满天阴云,想到身处危城,前途莫测,正靠在铺着皮褥的藤躺椅上,围着煤火炉子忧心如焚地闭目枯坐,忽听邓宝珊来看望他,真是喜出望外。他身披藏青绸袍,脚穿双梁暖鞋,手拄拐杖,由护士夏文珠女士搀扶着,竟颤巍巍地从客厅门口迎了出来。

“齐老!”邓宝珊抢步穿过月门,登上北屋台阶,扶住了老人。

“宝珊!”宾主在客厅坐定,齐白石握住邓宝珊的手,银须飘拂,直呼其名,慈蔼地笑道:“人家达官显宦,纷纷挤上飞机,惟恐逃之不及,在这危难时刻,你怎么反而跑到这是非之地来了呢?”

邓宝珊没有立即回答,端起盖碗轻轻呷了口夏文珠沏的君山银针,注视着摆在窗口向阳处的一盆虬枝横斜、含苞待放的梅花,慢条斯理地说:

“这就叫‘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嘛!北平有我那么多故旧知己,我能不来吗?不过……请齐老放心,今儿可不是求画来的。北平被围,听说先生成天吃豆芽儿菜,特意从包头给您带来两只火腿……”

“那就火腿换点心吧——”邓宝珊诙谐的谈吐,把白石老人逗乐了。他抖抖索索摸出挂在腰间的一串钥匙,亲手打开一个上有三道锁的柜子,端出两盘存放过久而变硬的糕点摆到小圆桌上,朝客人们拱拱手说:“吃吧!我这点心,是准备一旦发生不测用来活命的,可轻易不给人吃啊……”

团子姑娘低头抿嘴笑了起来。

邓宝珊捡起一块梅花形的蛋糕递给王焕文,然后自己也拿起一块,边吃边问:

“哦,如此说来,这点心莫非比先生的画儿还值钱?”

白石老人忍俊不禁,手抚长髯,呵呵笑道:

“宝珊!你只知道我的画儿值钱,其实,我的诗和篆刻,比画儿强多了。有人到处瞎说,我卖画儿发了财,是富翁,我呀,是‘三百石印富翁’!……回头送你一方印吧。我还有两方珍藏了40多年的鸡血石呢,斑纹灿若明霞,质地纯净如玉,年前把一方送了徐悲鸿先生,还有一方给你留着。今儿先送你一幅画吧……”

邓宝珊说:“等春暖花开,先生兴致好的时候再画不迟嘛!”

“还能等到春暖花开!这恐怕是我送给你的最后一张画儿了。”齐白石心情沉重地摇摇头。“这城一破,共产党不会让我过安静日子的……民国十五年回湘潭老家时,我见过共产党,全是一字不识的乡民!动不动就捉人戴高帽游街……唉,何况,给蒋先生祝寿时,我还送过画儿,人家能放过我吗?”

“咦?!……”邓宝珊暗暗一惊。想不到这位与世无争的老画家,也会有这些疑虑!难怪跟共产党多次兵戎相见的傅作义,要踌躇再三了。胡适、张伯苓……已争先恐后乘飞机出逃,北平城里,心情比齐白石还焦虑的知识分子,不知还有多少啊!

“……唉,围城之后,我就不再作画了。今儿破例给你画一张,留个纪念吧!”

齐白石叹息着,吩咐夏文珠搀扶起他,领着邓宝珊走进了客厅西间的画室。

为了防盗,窗外走廊上安装了铁丝栅栏的画室里,一张宽阔的雕漆画案上,一端堆放着宽窄不一的宣纸,一端摆满了文房四宝和大大小小的颜料碟儿。在古色古香的笔筒墨海之间,一只巨大的玻璃缸里,嬉游着几只活泼可爱的小虾。老人在一把圆座靠背竹椅上缓缓落座,对着小虾略加思索,便动手作画。洁白如雪的宣纸上,一支硕大的湖笔在自由挥洒,勾勒点染,顷刻之间,几只水墨淋漓、滋润透明的墨虾,跃然纸上。接着,换支小笔,默默端详片刻,便来题款:

“谚云凡动物有一体似龙者可以为龙虾头似龙可为龙耶白石”

看看这微妙的题款,邓宝珊朗声笑了起来:

“齐老!听说当年李自成进北京,专跟画师们为难,是这样吧?”

齐白石微微一怔,还没有回过神儿。

邓宝珊继续说:“贵同乡******先生有句词日:‘何时缚住苍龙。’但我想,他绝不会龙虾不分!共产党有一套深得人心的政策。不然,还能在今天打到北平!给蒋先生送过画儿怕啥?难道就不能给毛先生送了?……”说着,扫了一眼贴在墙上的“作画润例”,摆了摆手。“这张画儿,我今儿也不拿了。过几天,我请你上曲园菜馆吃清蒸甲鱼,再来取吧……”

“哈,宝珊,你也太小看人了!”齐白石苦笑起来。“抗战时期,北平沦陷,我闭门停止卖画,要不是你和几位朋友接济,日子可难熬啊!送你的画儿,敢要钱吗?我齐白石虽则是个穷木匠出身,也懂得义、利二字。一个徐悲鸿先生,一个你,我是不会忘记的……”

老人说到这儿,电话铃响了。夏文珠接完电话,说是民航公司打来的,商谈齐白石乘飞机移居香港的事情。齐白石听完,望着邓宝珊,挺为难地说道:

“我从57岁定居北平,快30年了,原无离开的念头。可是,前几天有人写信,说共产党手里有张准备杀头的黑名单,其中也有我!徐先生说,这是特务造谣,他也接到了同样的信……可你说,万一真有其事怎么办呢?……”

“齐老!徐悲鸿先生的话完全正确!”邓宝珊斩钉截铁地回答,“你想,如果共产党连你玩笔杆的齐白石都会杀头,我这玩枪杆的邓宝珊此时还敢来北平吗?放心在这里住下去吧,香港,绝不能去!当年,我在延安多次会见过毛先生,提起您这位自学成才的大画家同乡,他还引以为荣,说过‘我们湘潭真是人杰地灵’的话哩!……不信?那就等着瞧吧!他可不是一字不识的乡民,毕业于你们湖南长沙师范,成绩优异,学识渊博,诗词书法,样样精通,而且,目光远大,礼贤下士,很爱惜人才。亲不亲,一乡人,将来说不定对您还格外器重,大加抬举呢……”

齐白石静静地倾听着,认真思索起来。

3

丁零零……邓宝珊刚准备上床休息,电话铃急促地响了。接完电话,他披上大衣,就同王焕文火速驱车朝中南海驰去。

前天、昨天,邓傅二人又先后在孙家坑和居仁堂,进行了两次深入肺腑的长谈。傅作义的心情仍然十分沉重,一旦宣布和平起义,既担心北平城内十倍于己的蒋系部队发生哗变,军统特务引爆堆藏在故宫的数千吨炸药,局势无法控制;也担心****已将他与******、李宗仁同列为头等战犯,放下武器,会遭不测。针对前者,邓宝珊提出了一项建议:事先与解放军达成默契,如果发生哗变,城外即派兵联合镇压,对猖狂的军统头子先发制人,通通抓起,派飞机“礼送”出境。针对后者,邓宝珊慢慢劝解道:

“战犯、战犯,关键是一个战字,不战也就无所谓犯了……宜生兄!不知你想过没有?我倒觉得,****将你与蒋、李二位正副总统平起平坐,这不光在政治上是对你的抬举,也是对你的保护哩!至少可以麻痹一下南京,使你免遭蒋先生的毒手嘛……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想,与你远见卓识、没有认真执行老蒋的命令去偷袭****中央驻地西柏坡,大有关系。因为,你我都明白:蒋先生不只是要消灭共产党,他是要在消灭共产党的过程中,把我们这些杂牌军和不愿跟着他团团转的民主党派,大米小米一锅煮啊!如果北平和谈成功,这意味着什么?你就是人民功臣,谁还敢加害于你呢?……”

对邓宝珊这番劝谏,傅作义若有所思。沉默半晌之后,忽然一声长叹,恳切地说道:

“宝珊兄!你的话很有道理。从抗战期间,你在河曲会议上调解各派系共同抗日以来,我一直很钦佩你的为人和才干。共产党的许多政策也确实不错!比如土地改革,我就很赞成,在华北我也做过一些试验。共产党的许多领袖人物也确实杰出!特别是******,当年在太原跟我关于抗日前途的那次倾心长谈,至今难忘。但是,作为一个党,有一条,我很反感:这就是他不讲民主!有时也讲,但不是把民主作为奋斗的目标,而仅仅作为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手段……”

现在,轮到邓宝珊暂且沉默了,一时不知怎么说好。他知道,这番话确实是傅作义的肺腑之言,而且,也是傅作义长期形成的政治倾向的自我表白。傅作义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军人,其座右铭是:“夫为将者,有勇不如有智,有智不如有学。”20年代在天津时,便与张伯苓、张季鸾等名流学者交往甚密,成为莫逆之交。来到北平这座文化古城后,对胡适、梅贻琦、徐悲鸿、潘光旦、费孝通、马衡、贺麟、汤用彤等这一大批学者教授,更是虚心求教,十分尊重。于日理万机之中,隔几天便约请三五位教授到“总部”便宴,以“护边闲话”的方式,毫不拘束地亲切交谈。还常常请教授们给部属演讲,他也坐在下面一起去听。结果,便形成了他独特的政治主张和施政方针:“政治民主,经济平等,生活自由”;“二分军事,三分政治,五分经济”。邓宝珊十分清楚,对傅作义赞赏的这一套,自己也挺感兴趣,不过,想要在目前的中国去实现,简直是画饼充饥!从袁世凯、曹锟扮演的“总统”丑剧中,从孙中山一生的不断失败中,从全国绝大多数人缺衣少食天天有人饿死的惨痛现实中,从家乡父老至今还在盼望“真龙天子”出现的传统心理中,从他读过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政治和经济关系的著作中,邓宝珊已朴素地认识到:一个社会建立怎样的政治结构,不可能由政治家自由选择。但是,要跟傅作义正面讨论这个问题,谈何容易!而且,对中国社会现实发展中的许多重大问题,邓宝珊自己也感到迷惑不解,怎么能够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呢?于是,他沉思默想片刻之后,微微笑道:

“宜生兄!共产党讲不讲民主,看怎么看,一时很难说清楚。现在,我们的燃眉之急,是解决北平问题。当断不断,后悔莫及。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恐怕别无选择了!”

“是啊!……”傅作义虽频频点头,但直到昨天分手,并未提出谈判的具体方案。

现在,已是深夜十一时了,傅作义亲自打电话相召,会有什么重大变化呢?

居仁堂办公室,灯火通明,警卫森严。邓宝珊到达时,傅作义已与王克俊、李世杰、周北峰在此等候。

“宝珊兄!”傅作义一见邓宝珊,紧紧握住他的双手,直截了当地说道:“事到如今,非得请你辛苦一趟不可了!前几天,我派北峰兄出城,与共军前线司令部又谈了一次,双方签订了一个《会谈纪要》。对所谈各项,限我于元月14日午夜前答复。后天就是14号了,今天我让北峰兄电告他们:所谈已作研究,只是限14日午夜答复时间太仓促,不日将派你和北峰兄再去商谈。刚才,接到他们的复电,欢迎你去……”

邓宝珊一听,立即接过话茬:“宜生兄!你我患难朋友,何言辛苦:你从前帮过我很多忙,现在该我为你效力了。”

“那就请你做我的全权代表吧!”

傅作义看邓宝珊对出城谈判之事慨然允诺,很受感动。他说自己心里很乱,让周北峰把前次在蓟县谈判的详情向邓宝珊汇报,对王克俊和李世杰作了一番严密注视城内动向的叮咛之后,就去休息了。

这周北峰,原是山西大学法学院教授,后在庐山与傅作义相识,成为傅的心腹幕僚。抗战时期,曾代表傅作义去延安拜见过******主席。傅与****的接触,大多由此人经手。他与邓宝珊十分熟悉,简要地报告了他同民盟代表张东荪教授在蓟县八里庄跟****、罗荣桓、聂荣臻的谈判结果,以及明天午后偕邓宝珊出城时的联络事宜,刚准备送邓宝珊去休息,王克俊陪着傅作义又匆匆走了进来。

同类推荐
  • 杰斐逊(名人传记丛书)

    杰斐逊(名人传记丛书)

    一个爱好和平的民主斗士,走上了革命与从政的道路,最终成为美国的第三任总统。他怀着梦想和激情,起草《独立宣言》,订立并完善宪法,拯救国家危难,并创办了弗吉尼亚大学。书中生动客观的讲述了平民总统杰斐逊求学、从政、执政的生命旅程,展现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勤奋与坚韧的精神为青少年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2)》本书分为格哈德·多马克、卡罗瑟斯、利奥·西拉德等部分。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溢文正。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二嘲青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
  • 大改革家雍正:反对利益集团实录

    大改革家雍正:反对利益集团实录

    铁碗重拳猛击利益集团,深改严革成就震世伟业。雍正帝在执政期间,勇敢吹响了向贵族利益集团、士绅利益集团等各种利益集团斗争的号角,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斗中,贪墨的吏治之风得以根本扭转,康乾盛世得以继续。 雍正帝的一生,勤政务实,政绩杰作,是一位勇敢反对各种利益集团的大改革家,是一位真正的治世之君。即位后各项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小利益集团的纷纷倒台,种种新政的陆续出台,无不反映出这位大改革家睿智、勇敢、坚韧、勤政和进取本色。没有雍正帝的整饬和改革就不会有后来的乾隆盛世。
  • 杜甫写诗为民成一代诗圣的故事

    杜甫写诗为民成一代诗圣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热门推荐
  • 抗日之魔鬼传说

    抗日之魔鬼传说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来到抗日时期,你是会挺身而出,还是会泯然众人。你是会叛国投敌,还是会奋勇一战!
  • 烽火战国天

    烽火战国天

    简介。公元1750年。少帝年间。自年幼的少帝即位,何太后垂帘听政,外戚渐掌朝纲,奸佞当道,祸害忠臣。其治下九州,贪官污吏横行无忌,致使怨声载道,民不聊生。期间多有起义,却惨遭无情镇压。时隔二年。杀胡关外,匈奴频频犯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与此同时农民大起义,终究爆发。汉少帝刘辨遣皇甫嵩坐镇前线,各路诸侯门阀纷纷出兵讨贼。而在中央地带,飞马城中。秦征这才开始他的人生之旅。(PS:本书为时空错乱,人物大杂烩。新人写书,实力有限。文明讨论,拒绝辱骂。)
  • 妩媚则天

    妩媚则天

    本书写武则天从幼年到入宫一步一步成为昭仪的故事。全书以第一人称抒写,缠绵悱恻。内容大多真实,但也有不少虚构。更有穿越的元素在内——武则天的母亲风明就是穿越的人物。情节跌宕起伏,注重心理刻画,深刻剖析了古代一个原本天真纯洁的女子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
  • 异兽

    异兽

    本就是一个好吃懒做的性子,各种麻烦却接踵而至。肩负着不同寻常的使命,到最后却要与自己的使命背道而驰。造化弄人,命运多舛。
  • On the Ruin of Britain

    On the Ruin of Britai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官婚,桃色诱惑

    官婚,桃色诱惑

    他是秦家小霸王,她是安家大千金。一场商政联姻,让本无交集的两个冤家自此杠上!他个车房型款俱全的“四有”男人就纳闷了,为什么在自家老婆眼里那么不受待见呢?甜言蜜语不行他就硬上,不管怎样,这个契约老婆他认准了!
  • 莲叶

    莲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孽洪荒

    天孽洪荒

    历经磨难的少年,再世为人,却发现身下的大地与那颗水蓝色星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商周一榜封神,洪荒众神去向何处?仙界?神界?天界?一朵妖艳之花,演化一方世界。一柱黑色乌水,贯穿天地山川。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奇不无。这是一个我欲逆天,天不可逆我的传说,这是一个盘中棋,棋中子,子欲盗天的故事。
  • 得罪爱人

    得罪爱人

    他是高高在上的总裁,她是被许配给他的人。长时间的接触,让他越来越厌恶她,她爱他,但他不爱她,可惜到最后,她终究属于他。“我爱你这么长时间,你爱过我吗?”
  • 那些年的那些故事

    那些年的那些故事

    一个幡然醒悟的少年,在高三的时候痛彻前非,于是选择废寝忘食、奋发图强。一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即逝,等待他的,究竟是红通通的通知书,还是冷冰冰的‘人间地狱’,此时的我们无从得知,而主人公那份铭记于心的经历又是什么,此时的我们同样不曾了解,与其绞尽脑汁的胡乱猜疑,不如让我们带着心中的疑惑和不解,一同进入男主的青葱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