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3300000014

第14章 叙述时间(2)

同样,小说、新闻、报告等语言叙述,一旦与被叙述世界“同媒介”,时间就是等量的,被叙述世界如果用语言(例如引语),小说就用同样长度的语言,正因为此,我们可以把直接引用书写(信或日记),甚至直接引语,以及仿照心理语言的意识流,看作是等时的衡量标准。同样,梦叙述的“心像活动”占用的时间,与梦境展开是等时的。而与此相仿的是“同媒介等比例”,例如画像的对象各部分之间的空间和距离的比例(或透视中的比例)。

这种“同媒介等值”、“同媒介等比例”,可以说对叙述意义不大,因为媒介是用来再现的,而再现是接受者构筑情节后得到的,因此无须等值。但是这种等值有风格效果:例如意识流小说的“无叙述重组”印象,新现实主义电影的“长镜头”;例如“同媒介等比例”对于回话的现实感。

什罗米斯·里蒙-基南(Shlomith RemmonKenan)曾批评热奈特所作的极其细致的小说时间研究,指出他采用了一个不切实际的概念——“叙述时间”,因为不好度量。其实叙述时间是可以“度量”的,只不过其方法很复杂。叙述中有三种时间,一是以篇幅衡量,文字长短对时间有相对的参照意义;二是以空缺衡量,在两个事件中明显或暗示的省略也表明时间值;三是以意义衡量,“三个月过去了”指明了时间值。这三者综合起来,才形成叙述的时间框架。前二者是“能指时间”,第三者是“所指时间”。叙述分析主要讨论前二者,有时第三者也会掺入进来。

但是,叙述能够制造一种时间幻觉,似乎述本中所写事件的时间真的具有具体时间意义。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同步假相,即“利用”情节中的时间“空档”(dead space)写其他内容。

《孽海花》第六章第十一回有这么一段:“趁雯青彩云在德国守候没事的时候,做书的倒抽出这点空儿,要暂时把他们搁一搁,叙叙京里一班王公大人提倡学界的历史。”好像他们在德国有事,叙述就不能转过头去写北京城。其实叙述与被叙述两个时间系互不相干。纪德的《伪币制造者》中也有相似例子:“此时,(在读日记的)贝尔纳不得不停下来。他的眼睛迷糊了。”接着,是一大段叙述评论。然后说:“好吧,我们说下去。至此我所说的一切都是在这部日记的字里行间加点儿空气。现在贝尔纳缓过气来了,我们再回到日记上来吧。”

还可以反过来用述本缺少“空档”制造“同步假相”。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中叙述者马赛尔说:但是,在我启程去巴尔倍克之前,我已经没有时间介绍此地社会的众生相了。

这里,启程的“我”是被叙述的主角“我”,后一个“我”是进行叙述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我”,这两个人的时间完全不相干,这里是故意扰混,用底本时间(事件的时间)来衬托述本时间这个幽灵。

《伪币制造者》第一部分第二节《普氏家庭》末尾:

父子间已无话可说。我们不如离开他们吧。时间已快十一点。让我们把普罗费当第太太留下在她的卧室内……我很好奇地想知道安东尼又会对他的朋友女厨子谈些什么,但人不能事事都听到,如今已是裴奈尔去找俄理维的时候了。我不很知道他今晚是在哪儿吃的饭,也许根本他就没有吃饭。

因此,我们所说的叙述时间,是表现在述本篇幅上的事件的相对比例和相对位置,这些相对的比例和位置,与底本中事件的实际所占时间与严格先后顺序,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就是时间变形。再强调一句,时间变形并不是真正的叙述时间相对于底本时间的差别,因为叙述时间并不是真正的时间,而是空间化了的时间。

时间变形可以分成三大类:扭曲(即时长变形)、省略与穿插(即时序变形)。扭曲,即叙述时间与底本时间在速度上,在时长上不一致;省略,即略去底本延续不断的情节流中某些事件,以造成叙述时间必须的跳动;穿插即是将几个情节线索互相穿插,造成叙述时间的间隔,或者将情节中的事件不按其先后顺序互相穿插,造成倒述或预述。扭曲与省略是任何叙述文本的题中应有之义,不扭曲不省略的述本是绝不可能的。单线情节的叙述可以做到不穿插,也就是无倒述或预述,这样的小说是所谓线性发展的小说。

(第三节) 时长变形

恰特曼曾总结底本与述本时间长度变化的五种基本形式,他的总结很清晰,我们在上一节已反复讲过,述本时间是个过于复杂的综合体。上述五种形式实际上是空间化的篇幅比例,无从比起。但是大致上的区分,还是可以看出来的,当述文中说“三年中,她没流一滴泪”,我们可以肯定说这是缩写,因为这是反复发生情况之总结。

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假定述本时间等于底本时间,那就是加引号的直接引语,照录全部说话,或是人物的内心独白,例如《尤利西斯》最后布鲁姆的妻子毛莉的长篇沉思。因此,看起来与这种情况占用篇幅比例差不多的描写就可以算“场景”,而差得太多,就是缩写或延长。至于省略和停顿,那明显,容易认出。

实际上,延长和停顿是很少见到的,在一般叙述中使用的只是省略,缩写与场景。而且,由于省略在述文中实际上是不显示,是文字阙如,所以传统的叙述是缩写与场景相互交织而形成的,但现代小说省略越来越多,构成“跳”、“快”、“慢”三种节奏交替的格局。

中国白话小说和文言小说,传统的格局都以缩写开场,用来介绍背景。《孽海花》的开头:

话说大清朝应天承运,奄有万方,一直照着中国向来的旧制,因势利导,果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列圣相承,绳之继继,正是说不尽的歌功颂德,望日瞻云。直到了咸丰皇帝手里……

这一段内含讽刺,但是叙述方式——用缩写介绍背景,用“从头说起”开场——却是完全符合传统小说的叙述样式。普林斯认为,西方文学传统是从中间开始(in medias res):用重要情境或事件,而不是时间上最早的情境或事件开始叙述的方法,是西方史诗的习惯叙述方式。《伊利亚特》用“从中间开始”,而不是从头说起的方法,比如从讲述海伦的出生,直入正题的方法现在通常成为安排情境与事件的一个基本原则,从事情发展的中间开始,然后再回到早期进行叙述。

晚清开始介绍进来的外国文学名著,如《块肉余生述》《黑奴吁天录》均以场景开场,这个手法也渐渐被晚清作家们学会了。曾朴后来作的《鲁男子》就把传统的缩写加场景开场法倒了过来。全书开头是:

那一天,正是二月下旬初春天气的临晚,一个像古堡一般的破旧独宅基高墙外面,一片草芽初放,黄里带嫩色的旷野……

然后是两个孩子在外游玩,见到地痞仗势欺人。全章没有任何背景介绍。但是,小说进入第二章立即换了完全传统式的缩写:

究竟那两个孩子是谁!一个男的就是鲁男子,那个女的叫齐宛中。鲁男子是个世代书香人家的孩子……他的父亲是蹭蹬名场的老名士,名叫鲁选,只是他为人正直,地方上不论大小的事情他老人家一开口,大家都服他的公明……

这一段似乎有性格描写,性格描写实际上也是一种缩写。先场景再加缩写似乎是西方19世纪小说的通例。曾朴自己译的雨果《九三年》就是以场景开场,他总算学会了一些。现在看来,这样的开场很生硬,现代小说还是以场景开场的多,但从场景到缩写的转移手法多样,不再是《鲁男子》式地拼合。试看《子夜》开头几章,全是场景,几乎没有缩写,只有第一章有一页左右讲吴老太爷二十五年来自我幽禁的生活,但这样的缩写中讽刺多于介绍:

二十五年来,他就不曾跨出他的书斋半步!二十五年来,除了《太上感应篇》,他就不曾看过任何书报!二十五年来,他不曾经验过书斋以外的人生!第二代的“父与子的冲突”又在他自己和荪甫中间不可避免地发生。

《子夜》人物众多,关系复杂,不用缩写,如何介绍人物关系及背景情况呢?现代作家用的手法多种多样。在《子夜》头几章中,我们可以看到用对话(吴老太爷听到四小姐惠芳与二小姐芙芳关于上海工潮的对话),用场景中似乎一笔带过的介绍,例如:“钢琴旁边坐着那位穿淡黄衣服的女郎,随手翻弄着一本琴谱。她的相貌很像吴少奶奶,她是吴少奶奶的嫡亲妹子,林二小姐。”这小小一段,上半是场景描写,下半是迅速掠过几乎不占篇幅的缩写介绍。比起《鲁男子》笨拙的大慢大快,现代作家的手法高明得多。

为代替传统小说那种古板的“某生,某地人也”的缩写,现代小说采用各种方式。海外华人作家白先勇的短篇小说《芝加哥之死》的开场设计得很巧:

吴汉魂,中国人,三十二岁,文学博士,一九六○年六月一日芝加哥大学毕业。

吴汉魂参加完毕业典礼,回到公寓,心里颠来倒去地念着自己的履历。愈念,吴汉魂愈觉得迷惘。工作申请书上要他写的自传,他起了这么一个头,再也接不下去了。

方纪的《来访者》也有一个戏剧化的寓缩写于场景的开场:

传达室通知我有一个自称大学生的客人来访。会客单上填的是“康敏夫,二十八岁,辽宁,无职业……”我想了想,实在记不起认识这样一个人来。

这两篇小说可以说是用场景中带缩写的方式开场,缩写的部分是,主人公所写的自传内容,等于直接引语。如此变形后,“某生”式开场就不再公式化。在如今,用介绍人物背景的缩写开场,很容易被认为是谨守传统技法的标记。但是在大家都用场景起头时,重新启用传统反能开出新意。汪曾祺的《受戒》就有一个寓新于旧的缩写开场:

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

他是十三岁来的。

这个地方有点怪,叫庵赵庄。赵,因为庄上大都姓赵……

延长是比较不常见的技巧,它就像电影里的慢动作。由于叙述时间很难判断,我们可以说,如果所用篇幅超过场景所应该用的篇幅,就应当是延长。据热奈特说,《追忆似水年华》中有一段是“最极端的”延长:用150页讲三小时的事,即最后一卷中描写盖尔芒特公爵家午宴的那部分,算起来平均约用一页篇幅讲一分钟的事。但是,读一下这个部分就知道,这一段叙述大量穿插其他线索,况且一般读者读一页小说(相当于中文半页)恐怕也只用一分钟时间。这里的延长实际上并不显著。

叙述中的穿插,我们只能说是停顿不能算延长,因为是把原情节停下来讲别的线索。法国新小说派作家克劳德·莫里亚克的《放大》用200页写两分钟的事,但实际上也是用了大量穿插,包括往事回忆。苏联小说《绿光》写二次大战时一个苏联情报军官划一小艇,黑夜里在海中等候接头的信号——绿光。等候过程约一小时,全书就写这一小时,但这一小时的等待几乎没有情节,篇幅如此长是因为在苦等时主人公回忆起战前的生活,实际上是停顿。

真正的延长实际上只用在描写一些发生速度极快的事,或打斗动作上,康拉德《黑暗的心脏》中马洛说:“这一切所用的时间远比我现在说的快得多,因为我是在慢慢地向你们解释这一刹那间的视觉印象。”看来延长是一种叙述特例,因此大部分延长都恐怕伴随“说时迟那时快”之类的指点干预。《水浒传》七十四回:“这个相扑,一来一往,最要说得分明。说时迟,那时疾,正如空中风移电掣相似些儿迟慢不得”。但是接下去打斗的场面也不过是半页。

真正的延长,恐怕都得加一些停顿:让故事情节静止不动,叙述慢慢加以描写,这就像电影中的“定格”。这种情况在小说中是很少见的。某些武侠小说把打斗动作凝固在那里慢慢讲一个招式,或许是例子。小说中比较多的是两种变相的停顿。一是我们上面已经讨论的把原情节停下进行评论干预,或穿插别的线索;另一种则是静物的描写。描写静物,本来就与情节进展无关,所以能否算真正的延长还是成问题的。

以上各种时间变形情况,除了场景之外,无非是加快或减慢两大类。美国汉学家浦安迪研究中国小说后,认为减慢实际上来自叙述的口讲故事传统,而加快则来自历史写作传统。

实际上鲁迅是首先注意到这个速度变化规律。他在讨论《新编五代史平话》时说:“全书叙述,繁简颇不同。大抵史上大事,即无发挥。一涉细故?便多增饰,状以骈俪,证以诗歌,又杂诨词,以博笑噱。”夏志清在讨论《隋史遗文》时,也注意到这个现象:

第一至四十五回,实际上是一部秦叔宝演义,文笔不慌不忙,引人入胜,在结构上有“长篇小说”的规模。四十六回开始转入正史,以李世民为中心,交代的大事太多,叙事不免急促起来。

他们两人都没有把这个速度规律普遍化。实际上,中国传统白话小说基本上都如此。关于中国传统白话小说,尤其是早期作品之简略快速问题,解释各有不同。孟瑶在她的《中国小说史》中认为:“有长一段时间许多名著无法跳出‘说话’窠臼,摆脱它的约束,‘说话’的特色与风格,就是粗线条勾勒,使故事充满动态而快速地向前发展。”孟瑶的说法可能要加以补正:“粗线条勾勒”,“快速”的,是早期话本小说,而不是“说话”口述表演。这也是话本小说并非口述文学记录之一证。

减缓(延长与停顿)在书面叙述中很少,在口头叙述,例如扬州评话《武松》或弹词《珍珠塔》中却很多。《珍珠塔》中据说女主人公下楼梯,下了十三级,讲了十三天,当然这个慢速度还是靠穿插才办到的,但依然是够惊人的。

《三国演义》有历史和口述文学两个源头,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这两种传统造成的两种速度。全书头四回速度极快,从建宁二年一直写到董卓弑帝,直到第四回末曹操谋刺董卓不成,逃亡路上遇陈宫,又误杀吕伯奢,速度才慢下来。可以看到,速度快的部分,大都符合正史记载;速度慢的部分,可能大多来自民间口头说“三国”。甚至与历史沾点边的小说如《水浒传》,梁山泊正式军队作战时,叙述速度都极快,只有说到好汉们逼上梁山的个人命运时,速度才放慢。可见哪怕是假历史,拟历史,缩写是不可免的风格特征。

即使到《金瓶梅》《红楼梦》和《啼笑姻缘》这样的家庭生活小说,叙述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这些小说篇幅长,是因为内容多,速度起伏不大,省略造成的空段较少。晚清的社会小说,又比较接近历史,速度又快起来。这就是为什么现代文学研究者对《老残游记》赞不绝口,胡适甚至把此书称为“科学”的叙述:

他(刘鹗)很相信科学,认为只有提倡科学,兴办买业,可以救垂亡的局面。这一种科学的精神,当然会反映到他写作小说的方法上,这就造成了《老残游记》在艺术上的唯一价值,所谓科学的描写,如写王冕画荷,黄河敲冰,王小玉唱大鼓,大明湖游记,都是极出色的文字,而以王小玉唱大鼓一段为最优秀。

胡适说的这几段,都是放慢速度的叙述:场景,延长,或停顿(写景),为什么这样就是“科学”呢?恐怕胡适的语汇中,“科学”与“非传统程式”是同义词。在中国传统小说中,遇到这种场面,往往都是用“有诗为证”解决的,基本上没有降慢速度,因此胡适说此书,“写人写景不肯用套语滥调,而作实地的描写,……可算是前无古人!”

同类推荐
  • 别让生命太为难

    别让生命太为难

    哲学脱离人生,将成玄虚,人生脱离哲学,将无定位。培养智慧,发现真理,验证价值,这就是哲学的用处。小故事中有大道理,平凡事物中蕴藏有深刻的哲理。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用哲学的思维悟人生,这就是本书文章的特色。爱智慧,爱哲学,爱生活,从这里开始吧。
  • 胡适文选:演讲与时论

    胡适文选:演讲与时论

    “我就这样出门去了,向那不可知的人海里,去寻求我自己的教育和生活——孤零零的一个小孩子,所有的防身之具只是一个慈母的爱,一点点用功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这个孩子长大后叫做——胡适,生前身后都处于盛誉与非议交错中,他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叶君主编的《演讲与时论(胡适文选)》便收录了胡适一生中精彩的演讲文稿和时评文章若干篇。《演讲与时论(胡适文选)》的这些演讲文稿充分展现了胡适的基本思想观点以及对学术研究、时事政局的观点和态度,可以从中领略大师的风采及了解大师的缜密思维和独到的见解。
  • 浮士德

    浮士德

    《浮士德》是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第一部出版于1808年,共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场,分五幕。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 国家日记

    国家日记

    本书包括《重犯押向西部》、《中国反恐怖揭秘》、《共和国告急》、《中国第一农民市场》四个故事。
  •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始有一部分人富起来,既而沿海特区兴盛发达。屡有号召要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只证明着他们的地位不曾提高。于是他们就有机会保持清高,穿起精神的长衫,傲视群小。他们的贫穷贫寒便也与众不同,格外雅致,叫做“清贫”。清贫,以我理解应是一种境界。好比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砍柴挑水,无非求道。开悟之前做什么?砍柴挑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步到哪儿去了?
热门推荐
  • 兵器世界:军刀传奇

    兵器世界:军刀传奇

    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向读者展现了古代军刀、军用刺刀、军用刀具的独特魅力,中国青铜剑、加勒比海盗之剑、西洋剑,中国56式刺刀、81式刺刀,Aaron Harris战术刀、SOG刀具、蜘蛛刀……各种著名军刀以及军用刀具无不包含其中。除此之外,书中还向大家简单介绍了一些刀具战术,使本书的可读性、趣味性大大提高。
  • 傲娇女邂逅情伤神医

    傲娇女邂逅情伤神医

    霍木兰这辈子最恨两个人。一个是跟她恩恩爱爱近十年,最后说“我只拿你当妹妹”的云旭;一个是在她苟延残喘的半年中,对她冷嘲热讽的沈未已。对付云旭,她手段老道得很,二话不说把他未婚妻的脸给划了,管他世人是非议论。可对沈未已的那点恨,却只得咬着牙带进棺材里去。这是一个身患绝症的傲娇女邂逅情伤神医的爱情故事。
  • 科学的异世界

    科学的异世界

    我默默的看着那个只有类人猿智慧的“少女”,以我计算机水准的大脑也短暂的死机了……“你真的是男的么?”
  • 葬灵书

    葬灵书

    灵星陨落,异灵大陆将迎来新的灵王她,被大探灵师认定是一个毫无灵识的废柴女子七岁杀人复仇,苦修肉身,只为在大陆上活出自己的天地十岁那年,是什么改变了这一切让她走上了遇佛杀佛之路葬灵书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又是谁助她登上灵皇宝座,睥睨天下
  • 让你脱颖而出的18种能力

    让你脱颖而出的18种能力

    本书全面细致地分析了“学习能力”、“选择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18种能力的具体作用,以及运用这些关键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使人迅速有效地培养和掌握这些关键能力,规划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 美国音乐文论集

    美国音乐文论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中,美国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这不仅表现在表演艺术、音乐教育、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和音乐学的其他学术领城中,而且在现代音乐创作方面也举世瞩目。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现代音乐发展的重要中心之一;美国的流行音乐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现象都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
  • 杀字诀

    杀字诀

    千年轮回,乾坤倒转。杀字再现,世间大乱!一次修仙旅程,一段凄美传说......
  • 劝读十则

    劝读十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灭神再世,娘子,莫伤心

    灭神再世,娘子,莫伤心

    她是21世纪的毒医—白玲珑,代号:千面牡丹,是拥有最强大易容术与出神入化的演艺,虽然演戏到深处有些难回头,但这并不影响她的地位。他是21世纪第二杀手—苏煞,代号:煞神,擅长暗杀,速度和善于观察是他最尖锐的武器。一朝穿越,两个互不相识的人在异世相遇。她是废柴公主——白无双,穿越方法:寄生,因而穿越改天改名。他是天道使者——苏煞,穿越方法:个体穿越,各种玩,各种狠,各种低调。很好很好,两个现代人,看他们玩转天下。“不许勾搭别人!”“是,娘子我错了,莫要伤心。”“不许关系别人,除了我。”“是,娘子,都听你的,莫伤神。”“不许给我动手动脚。”“娘子,这可不行,我夫会憋死的……”某只一脸认真,某女汗颜。
  • 这里是战场

    这里是战场

    一款战争类游戏,玩家必须以班为单位,组队进行游戏,随着游戏进程,玩家人数越来越多,又要以排、连……为单位;游戏中没有商城,所有的装备,不论武器、衣着、食物,全要玩家亲自动手;这是一个以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枪战争霸游戏;武不凡,一个游戏菜鸟,来到这样的一个游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