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0300000025

第25章 进让

对于赵烈文这句“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曾国藩后来在家训中反复提及,他的认识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虽然我们常说遇事有时要忍让,但忍只是小境界,让才是大智慧。

我们知道,在曾国藩幕府人才流失之前,曾国藩在待人接物上是特别讲究忍的。他小时候脾气比较犟,也比较大,年轻时因为志向开始变得远大,所以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开始刻意改变自己,这也是他成长历程中比较有名的修身实践。因为要修身,所以曾国藩十分注重克己复礼,尤其是在忍功上,日渐修炼,随时自省。

比如当年考举人之前,曾国藩在长沙著名的岳麓书院读书。他有一个同学,出身富家子弟,性情十分暴躁,常跟同学们发生口角。有一天,这家伙突然当着很多同学的面开始向曾国藩发难。当时曾国藩的书桌刚好紧挨着窗户,而这位同学的书桌则在他的旁边,他看曾国藩不顺眼,就指着曾国藩大声喝斥,说:“我读书的光线都是从窗户里过来的,你挡着我的光了,赶快挪开!”

曾国藩一听这话,火往上冒,同学们一听这种无理要求,也不由得都围了上来。但曾国藩气归气,看了看大家,居然一声没吭,就把桌子挪开了。

又有一天晚上,当时大家都住在一起,睡前求学的这帮学子们都有掌灯读书的习惯。有一晚曾国藩正在念书,这家伙又突然发难,指着曾国藩大骂,说:“你小子平常不念书,这时候念书不是存心不想让我睡觉吗?”曾国藩当时恼火至极,因为晚上念书的可不止他一个人,所以这种指责简直就是莫名其妙。但曾国藩还是没跟他吵,以后晚上看书就改默读了。

后来,曾国藩考中举人,放榜消息传来,同学们都为他高兴,偏偏这个同学埋怨说,都是这个曾国藩把他读书的风水给占了,要不考上举人的就是他了。别人说,不是你让人家挪位子、让阳光的吗?结果他说,正因为如此,才把曾国藩挪到好的风水宝地里去了。曾国藩听了之后,笑一笑,毫不在意,反而劝慰同学,不要跟他一般计较。怎么样?可见青年时代的曾国藩,他的涵养与气度,尤其是这份忍功已经不一般了。

后来曾国藩初办团练,被长沙官场好一顿羞辱,弄得“折戟沉沙”,败走衡阳。气愤之余,他不禁也要上本参奏长沙官场的这帮腐败官员,但写好了奏本后,想想还是把奏章给撕了,然后说了句忍辱负重的名言——“打脱牙,和血吞!”就是再大的耻辱,再大的挫折,我曾国藩也能忍。

所以曾国藩教儿子有句名言,叫“千万忍耐,忍耐千万”(《曾国藩全集·家书》),是说遇到困难,遇到挫折,遇到人生不如意处,忍耐是第一个重要的修养。

但是到了后来曾国藩认识到,只忍还不行,还得让。虽然说忍让是一个词,但忍和让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那么忍与让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在于两个关键词,一个叫忍辱负重,一个叫让利于人。

当矛盾爆发、压力增大的时候,我们说要忍,这个忍就是忍辱负重的忍,就是以极大的耐力与耐心去面对那个矛盾与压力。但问题是虽然你有耐力与耐心,可矛盾与压力本身却不因为你有没有耐力、耐心而取消,就是说忍耐只是解决了自己这一方面的问题,却并不能解决矛盾与压力那一方面的问题。

当然,可能因为你的忍耐,矛盾与压力渐渐随时间而淡化了,那是矛盾与压力在时间的过程中被动地、随机地消解了,并不是因为你的忍耐而主动淡化的。

再通俗点说,忍耐其实就是不作为,但压力并不受你这种不作为控制,它有可能随时间淡化,也有可能因为你不作为反而进一步加强,最后的局面就会是不可控的。所以深谙世道的曾国藩后来也认为,只有忍还是不行的,因此他在教育儿子曾纪泽的时候曾经说:“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曾国藩全集·家书》)就是说,该主动的时候还是要主动的,忍气吞声、忍辱负重、一味忍耐有时候还是太被动了。

当然,主动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当矛盾爆发的时候,硬顶、硬抗有时反而会激化矛盾,肯定不是一种好的办法,这时候“让”就显得更智慧一些了。

我们前文也说过曾国藩“让他三尺又何妨”的例子。曾国藩在外为官,湖南老家要翻建老宅,因要有所扩建,所以因为宅基地跟邻居发生了纠纷。湖南人都是吃辣椒长大的,邻居也不是好惹的,当即跟曾家闹得很僵。当时曾国藩的四弟曾国潢主持家务,曾国潢因为曾国藩的权势平常飞扬跋扈得狠,现在看邻居跟自家争地,怒火中烧,就要把邻居告到县衙,并修书一封给曾国藩,让他利用职权摆平此事。当时曾国藩的大儿子曾纪泽也在老家帮着处理家务,他就主张不要跟邻居争地,被邻居骂过,忍忍也就算了,可曾国潢偏偏不同意。

曾国藩接到家书后,不仅没像曾纪泽主张的那样,对邻居的叫骂忍下就算,而且明确地要求曾国潢把自家要翻修的宅子,在原来未翻修前的基础上再往后退三尺,并在家书上附上了清康熙朝大学士张英的名诗: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曾国潢一看曾国藩的信傻眼了,不仅不能进,而且还得让三尺,更不要说跟邻居打官司了。但大哥的话他不敢不听,最后曾家果然向后退了三尺。邻居一看,反倒不好意思了,也主动让出一些地方,反倒主动要求曾家的宅子占了自己的一些地方。

这就是曾国藩所说的要让利于人。很多矛盾,很多是非,本质上都是因为利益引发的,甚至细细推究,往往不过是些蝇头小利。你为此去争,当然不明智;为此而忍,未必能解决;但只要你肯让一让,把某些利益看得淡一些,把某些对方需要的利让出来,矛盾往往迎刃而解。矛盾一旦解决,你会发现,最后得到的往往比你让出去的还要多。

所以说,“忍”只是小境界,“让”才是大智慧。

第二,让也分退让与进让,这其中退让只是小境界,进让才是大智慧。

曾国藩曾经认为能让、能退让就已经是人生大境界了,所以他说:“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曾国藩全集·日记》)意思是当遇到挫折时,一定要忍;当矛盾爆发时,一定要退让。但发生幕僚出走事件之后,尤其在读到赵烈文“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的上书之后,曾国藩对让的认识又上升了一层。

在谈到让利于人的智慧时,曾国藩曾教育弟弟曾国荃说:“独享大名,实折福之道;与人分名,即受福之道。”(《曾国藩全集·家书》)

在教育儿子曾纪泽的时候则说:“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曾国藩全集·家书》)

这两句话都是肯定普通人对名利的追求是正当的,是无可厚非的,而作为一个领导者,不要等到别人来跟你抱怨的时候你才知道要让名、让利与人,你要在矛盾、是非爆发之前就要有前瞻性地看到这一点,就要主动的让名、让利于人,看上去你好像吃了点亏,但其实是这是保福之道。

矛盾爆发后的让,是退让;矛盾没产生前的让,就是进让。

看来曾国藩真是在赵烈文这句“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的理解上,下足了功夫。所以赵烈文上书之后,曾国藩也知道了幕僚出走的症结,他并没有马上有什么大动作,因为这时候马上做就显得是退让。待这件事稍稍平淡之后,曾国藩彻底改弦更张了,一遇有机会,就不遗余力地主动保荐、提拔手下的人才。

曾国藩保举手下人才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汇保、特保、密保三种手法。汇保是针对普通人才的,战事每获进展或胜利,曾国藩就汇保一大批有功之人,包括前线立功的将士甚至劳绩突出的办理粮台、文案、善后事务的后勤人员;特保一般针对优异人才;而密保则针对立有大功或特别优异,包括曾国藩十分看重的顶尖人才。像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都是因为曾国藩密保才得以发迹的。尤其是朝廷对曾国藩推荐的人才都特别看重,一是因为曾国藩大多据实而论,二是曾国藩特别具有识人之明,所以他看重的人才,当时主政的军机处与吏部都破格提拔录用。

曾国藩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这种保荐、进让的过程中,他能够完全不计个人恩怨,做到极尽个人所能,毫不保留地推荐人才。

像刚才提到的这三位,李鸿章虽然是他学生,但有曾经叛出师门之嫌,曾国藩依然在写给朝廷的密保奏文里说李鸿章“才大心细,劲气内敛,堪膺封疆之寄”。左宗棠跟他斗了一辈子,嘲讽挖苦曾国藩了一辈子,而且动不动就跟他翻脸,曾国藩依然在密保奏文里称赞左宗棠“取势甚远,审机甚微,才可独当一面”。就算沈葆桢,也是曾国藩一生遇到的除左宗棠之外的一个大对头,他老是在湘军的饷银上跟曾国藩过不去,弄得曾国藩后来甚至抱怨沈葆桢忘恩负义,但曾国藩还是在密保的奏文上称沈葆桢“器识才略,实堪大用,臣目中罕见其匹”。(以上俱见《曾国藩全集·奏稿》)

事实证明,虽然这些人跟曾国藩个人都有矛盾、有摩擦,但后来到了封疆大吏的位置上,都是才华横溢、能独当一面甚至几面的一时奇才!所以曾国藩在家书中对自己的孩子谈及自己这种进让人才的观点时,曾经自负地说:“人生做事,仗的是胸襟!”(《曾国藩全集·家书》)这话掷地有声,但绝不是自吹自擂!

后来曾国藩举荐的人才遍及天下,做到总督、巡抚一级,也就相当于省部级干部的有十几个,以至当时天下督抚,半出曾门。至于等而下之者,更是不计其数。

就是因为曾国藩有这种“进让”的姿态与智慧,天下人才,纷至沓来,以至当时就有“天下英才,尽在曾幕”之说。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曾国藩的幕府还汇集了当时中国最顶尖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为他开辟洋务运动做了意想不到的良好铺垫。这也最终造就了曾国藩成就“洋务运动第一人”的历史地位,应该说这也是他“进让”智慧给自己带来的最大的好处。

所以,从长远来看,从发展的眼光看,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曾国藩之所以能成就一番事业,在让利于人上,“退让”固然是一种聪明的做法,但他的“进让”实在是一种更大的智慧。

第三,不论是忍还是让,不论是退让还是进让,共赢才是大智慧。

在受到赵烈文“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的启发后,曾国藩深刻地认识到曲高和寡、孤家寡人对成就一番事业的巨大危害。他起事之初就明确地意识到要成事是要打造一个人才团队的,所以他虽然在长沙受了奇耻大辱,也只“打脱牙,和血吞”,闷声不吭地窝在衡阳大力发展属于自己的人才团队。应该说,要打造一个人才团队,曾国藩是有意识的。但如何维护并发展这个人才团队,曾国藩在幕僚出走之前,还是没有清醒的认识的。他开始只是号召大家要跟自己一样,作“忠义血性”的二三君子,以为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人才堡垒,事实证明这只是一厢情愿。赵烈文上书之后,曾国藩大彻大悟,才对如何发展自己的人才团队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

他一方面在教育自己家人的时候说:“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曾国藩全集·家书》)但同时他在很多时候也坦承:“方今天下大乱,人人皆怀苟且之心。”(《曾国藩全集·书札》)“思夫人皆为名所驱,为利所驱,而尤为势所驱。”(《曾国藩全集·文集》)

就是说在这样一个乱世中,谁不先求自保?谁能不为名利所动心?而这些需求也完全是正当的,没必要因此看扁那些真正有水平的人。满足他们的求名、求利之心,并且主动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只要你能发挥出他们的才能来,他们一样可以为“二三君子”“天下为公”的理想作出巨大的贡献。这样,他们为私的愿望满足了,而“二三君子”为公的理想也达到了,这就是“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这就是共赢!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毫无疑问,这一点对现代社会,尤其是对现代社会中的领导者,特别具有启示的意义。

有一个寓言,是说地球上原来一片荒芜,根本没有水。后来水来到地球,她想把这个星球变成一个有生命、有希望的星球,于是她让五个水滴使者去帮她完成这个伟大的使命。

可五个小水滴却各有各的私念。

第一个说:“你把全部的水都给我吧,我会创造出音乐之水来的。”

第二个说:“你把全部的水都给我吧,我会创造舞蹈之水来的。”

第三个说:“你把全部的水都给我吧,我会在大地上书写纵横的诗篇。”

第四个说:“你把全部的水都给我,我会做一面魔幻的镜子。”

第五个说:“你把全部的水都给我,我会造一个让你惊叹的帝国。”

水微笑着点头,她满足着每一个水滴使者的要求。

第一个小水滴创造出叮咚响的山泉;第二个小水滴创造了有曼妙舞姿的小溪;第三个小水滴创造了纵横的江河;第四个小水滴创造了如镜的湖泊;而第五个小水滴创造了让人叹为观止的海洋。

五个小水滴的梦想都实现了,可他们从来都不知道水的梦想。但有什么关系呢?因为一个有生命、有希望的蓝色星球已经出现。

同类推荐
  • 安住在折腾中

    安住在折腾中

    《安住在折腾中》,本书收录了法眼寺方丈,明一法师的数十篇日记一系列禅修讲稿。书中不仅记录了明一法师作为僧人的日常修行,劳作,弘法的点点滴滴,更令广大读者有机会分享到这位正信正行,爱国爱教高僧的修行体悟用人生智慧。广大信众用佛门弟子都将从中受益。
  •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本书针对目前新课程教育改革中的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老师在课堂上怎样把自己的知识更好地传给学生,使其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如何处理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真正的知识;怎样展现和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这些已成为许多老师经常反思的问题。本书对这些问题做了诠释和解答。
  • 管窥《道德经》

    管窥《道德经》

    本书旨在向朋友们推荐《道德经》这部非常经典的著作。希望读者们读了它之后能够有所解,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发现和顿悟生活中的“道”,进而循“道”而行,成为“修善”,“有德”的人。
  • 菜根谭(中华国学经典)

    菜根谭(中华国学经典)

    从《菜根谭》中体现出的有时孤高无为、有时又乐观进取的思想中,可以看出作者激烈的内心冲突。古人云:性定菜根香。静心沉玩,乃得其旨。读《菜根谭》,思人间事,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一本囊括了中国几千年处世智慧的经典文献,自它一问世,便经久不衰,流传至今。其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人人都可以在其中汲取有用的智慧,成功者读它,失意者读它,孤傲者读它,平凡者读它,生意人读它,居官者读它,就连僧舍道观、骚人墨客也莫不悉心研习。
  • 卢梭的民主哲学

    卢梭的民主哲学

    卢梭在哲学上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热门推荐
  • 跨越阴阳的爱恋

    跨越阴阳的爱恋

    他,一袭红衣倾天下~却独宠于她!三生三世:"干嘛跟着我!""他妖孽地说到"因为爱你啊~""为她,人鬼恋又如何……只要她爱我。
  • 麻辣小妻吃定你

    麻辣小妻吃定你

    她面试成功“周氏集团总公司”,不怀好意的黄经理,还有周氏集团内部的恩怨,她不幸成为其中的棋子,被迫成为他的秘书,可是也是为了监视他,这一切他早已经知晓,当她深深爱上他之后,却被他抛弃,她将如何面对爱人的误会、商场的尔虞我诈……
  • 快穿之恋爱圣经系统

    快穿之恋爱圣经系统

    22岁大学本科生文静,没有过任何恋爱经历。一朝陌生包裹,进入快穿恋爱圣经系统。选人物,选背景,恋爱快穿游戏教你怎么在爱情中好好表现。不知道现实中的文静又能做到多少?她的爱情,还会出现吗?这是一本教人谈恋爱的书,欢迎大家交流。
  • 云家有女已长成

    云家有女已长成

    云氏集团,拥有最高权力和可敌国的财产。然,天有不测风云。某日,云氏夫妇消失,他们的女儿也被抱养。六宝是否能找到自己的生身父母。找到了之后,自己的爱情又将何去何从?
  • 铠武横行

    铠武横行

    宇宙十二级文明创圣帝国历3069年,我们终于成功研制出了具备心脏的铠甲,然而因为他们,我们决定利用时光机将它投入历史中人类祖地寻找有缘人,希望能够赶上吧。只有纯粹的武道,铠武和战能科技。少年君琊天的武侠之梦,伴随铠武一一展开。战者等级破脉十二重战灵战狂战王战皇战尊战帝。其他的有关等级,不论物品,功法,铠甲品质兵级将级候级王级无上级鬼神级
  • 超神境

    超神境

    新科状元张追,因面貌丑陋被当朝玄演帝以‘有损国体’为由,御笔钦判:撤除状元头衔,终身不得入仕。张追羞愤怒恨之下,弃文从武。此后张追反玄朝,闯九域,战诸天,立道证神!世人皆言:神境至高!张追却知道一句话:神算什么,有一种境界叫做超神!
  • 绝世婚宠:霸道总裁追捕小娇妻

    绝世婚宠:霸道总裁追捕小娇妻

    他,南宫默。凭着自己的能力成为商业界无所不知的大人物。他在商业界呼风唤雨,没有人敢得罪他。而程筱筱,偏偏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女汉子。“南宫默,我讨厌你。”程筱筱鼓起气呼呼的小脸蛋说道。南宫墨嘴角微微扬起,邪恶的说“哦?是吗?那我让你喜欢我可好?”南宫默不管对谁都是一脸冷冰冰的,在他身边的人一年四季都感觉在零下度过。唯独在程筱筱面前,他的脸上才会露出正常人表情。他对她一见钟情。而她对他,却充满了厌倦。南宫总裁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追到他心爱的女子呢?
  • 三世战妖娆

    三世战妖娆

    战小七什么时候从花见花败,人见人踩,变成了人见人爱,车见车载的呢?是一口鲜血喷死千年血妖的那天,还是茅房里一脚碾死万年巨蝇精的那天?总之那一天的不平凡,直接导致了以后的天天都很烦!还好她有一个甘愿为她分忧解劳的谪仙小相公。
  • 乱世平天下

    乱世平天下

    天道人,逆天改变了这个懵懂的世界,只要能开启身体中的修炼潜质,就有可能修仙。所有物品的身体里就是一部修炼经文。只要能打开,就能修行,修行的多少取决于个人的智慧,这时候逗比皇子,登场了,开始了他的逗比之路,从拜师到修仙,一波三折。爆笑连连。
  • 轻坷

    轻坷

    “若我能画一幅绝世山水,你对我笑了,我便留下。若是仍然不能让你动心,我便离开,从此石桥千断,山涛碧月,你爱去的地方都不会有我。”那年,她三岁,他是名动天下的易容先生,医术了得,见她眼神清亮,动了恻隐之心将她带回。遇见他之前,她是一缕异世孤魂,遇见他之后,她想安静受他的庇护。当他为解诅咒,她义无反顾为他赴死。为了他,愿隐姓埋名,没了他,便倾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