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0300000028

第28章 扬善与规过

那么,曾国藩为什么要这么强调“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的处世方法呢?这种方法为什么又能够化解陈、刘二人身上的戾气,并最终解决问题呢?

我想,其中应该有四点可挖掘的内涵。

第一,对于一个团队来讲,扬善是一种最重要激励机制。

我们知道,企业里有奖惩机制,奖与惩都不可或缺,但到底哪一个发挥的作用更大些呢?管理学上认为,惩可以帮助形成制度、纪律与规范,但奖才可以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就是从创造财富与价值的终极目标来看,尤其是长期来看,奖比惩产生的作用要更大、更重要。所以站在国家层面尚要设立国家级的科技技术进步奖,并且广为宣传,这就是一种全社会范围内的激励机制,就是一种“扬善于公庭”的做法。所以,扬善毫无疑问是第一位的。

第二,对于社会来讲,批判更有利于成长;但对于个人来讲,鼓励更有利于成长。

一个社会要进步,要越来越文明,就必须要有、要包容批评与批判的声音,因为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批评、批判,就会逐渐缺失监督、监管与监察的力量,这样,社会的公正性、公平性就会受到破坏,社会的黑暗面会快速增长,而社会的文明程度也会因此而倒退。所以,站在社会层面来说,批判,也就是规过,其实是第一位的。

但对个人就不一样了。我们都知道在儿童教育中有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手段,叫做赏识教育。尤其是儿童成长阶段,信任、尊重、激励是儿童在心智上快速成长的关键。其实不只对于儿童,在人生的每个阶段,甚至是老年,环境对一个个体的赏识,即扬善,对其心境、心情、心智的转化都是非常重要的。

曾国藩在与学生的书信里就说:“前曾语阁下以‘取人为善’、‘与人为善’。大抵取诸人者,当在小处实处,与人者,当在大处空处。”(《曾国藩全集·书札》)那意思是不论是向人学习还是教育别人都要从善处着眼,作为团队的领导者一要从小处实处学别人之善,更重要的还要从立身修养处见人之善,由此给人教益。可见曾国藩认为扬善在个人塑造中是占第一位的。

这里有一个特别鲜明的例子。曾国藩手下有个幕僚叫李鸿裔,名字虽然跟李鸿章很像,但两人并不是兄弟。李鸿裔比李鸿章小,比曾纪泽稍大一些,因为人很有才,也机灵,所以曾国藩很器重他,把他当儿子一样对待,所以曾国藩的秘室他是可以随便出入的。

一次,有几个所谓理学家投奔到曾国藩的幕府中来,号称三圣七贤。曾国藩仰慕他们的名声,也就把他们都留了下来,平日主要是跟他们交流学问,也没给他们什么实职。一天,曾国藩与宾客谈天,李鸿裔走进曾国藩的书房,看书桌上有篇文章叫《不动心说》,正是三圣七贤中的某位所写,文章自夸就是有美女在眼前,自己也不会动心;就是有高官厚禄在眼前,自己也不会动心。李鸿裔少年气盛,一看这些假道学的面孔就气不打一处来,当即提笔在这篇文章的后面题了首打油诗:

“美丽姑娘前,大红顶戴旁,你心都不动,只想见中堂!”

其意讽刺写文章的人口是心非,矫情做作。写完,李鸿裔得意而去。

曾国藩看到后把李鸿裔叫来,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这些人确实难免有些欺世盗名的成份,当然也有言行不一的地方,但已入我幕中,当以同仁视之。你这样公然揭人之短,就是毁人前路,别人会因此而恼羞成怒,也会因此来报复你,这样说不定你也会有杀身之祸,实在是三败俱伤的做法:一则败人,一则败己,还必将对我们这个团队产生不利的影响。

李鸿裔听曾老师一番教导,幡然醒悟,后来终其一生,口不臧否人物,也终成一代鸿儒。

第三,规过是必须的,但更讲究方式、方法与灵活性。

我们看曾国藩把“扬善于公庭”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千万不要以为他只主张扬善,不主张惩恶,事实上他也认为惩恶与规过是必不可少的,但只是更要讲究方式、方法,所以他与“扬善于公庭”的处世哲学相对应的就是“规过于私室”。

这就要说到他为什么可以彻底化解陈、刘二人的戾气了。刘铭传还好说,有李鸿章可以镇着他,而陈国瑞原来的领导僧格林沁已经战死,没有人管得往陈国瑞了,所以光是靠“扬善于公庭”的几句赞扬与勉励想要彻底收服这个蛮将也是痴人说梦。曾国藩一面公开表奏了陈国瑞向来作战勇敢、不好色、不贪财等优点,另一面也把陈国瑞叫到营中,要与他订下不扰民、不私斗、不违令三条军规。

陈国瑞不服气,认为刘铭传杀他五百多人,还把他又吊又打三天,过失远比自己大。

到了这个份儿上,曾国藩也不客气,拿出一份奏折给他看。陈国瑞一看,是曾国藩要上奏朝廷抹去陈国瑞除总兵以外所有职务的一份奏折。陈国瑞看了之后也没什么表情,反正他横惯了,撤去职务就撤去职务,他也不在乎,所以还是一副不服气的样子。

曾国藩看他这种表现也在意料之中,又拿出了第二份奏折给他看。陈国瑞看了这份奏折,脸色变了。这份奏折历数陈国瑞的恶行,直接建议朝廷撤去陈国瑞的总兵职务。

总兵可是一个关键的实职,对于陈国瑞这样的战将而言,其他职务可有可无,但总兵却是他凭着抛头颅、洒热血的一场场硬仗打下来的,这总兵要是撤了,他陈国瑞前半生算是白忙活了。

曾国藩竟是如此聪明!他建议朝廷给予陈国瑞撤职的处分不一块写,而是写在两篇奏折里,而且是两种程度的撤职,一前一后拿出来,陈国瑞的心理防线立刻全面崩溃。这就是曾国藩要在私室规过的好处,这里面有充分的灵活性与艺术性。

到了这个份儿上,陈国瑞终于沉不住气了,跪下来跟曾国藩彻底认错,表示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曾国藩不动声色,仅用两篇早就准备好的文章就彻底收服了这员悍将。

所以曾国藩的“扬善于公庭”之所以说得底气十足,是因为他“规过于私室”的艺术已经炉火纯青!

第四,勇于扬善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修行,会慢慢地使自己胸襟扩大,这才是一种做大事的胸怀。

曾国藩常在家训里教育弟弟说:“媢嫉倾轧,从古以来共事者,皆所不免。吾辈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耳。”(《曾国藩全集·家书》)“薄责人”就能“躬自厚”,是说少苛责别人,少议论别人短处,多见别人长处,这样就能使自己达到更大的境界。这个“自厚”就是使自己变得厚实、丰厚,在曾国藩那里,所谓“自厚”就是一种做大事的胸襟与胸怀。由此可见,曾国藩不仅把“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当成一种处世的智慧与艺术,更把它当成一种自我修行的方法。

事实也确实如此,我们一再说,曾国藩原来也只是一个资质平凡的人,也曾经是气量狭小、斤斤计较、不像是能做大事的人,但为什么后来的曾国藩能彻底改变呢?

曾国藩曾经自己总结说,一个人的胸怀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

毫无疑问,他自己的人生正是这种规律的生动写照。

再来看一个因“扬善于公庭”而彻底改变人生的小故事。

公元676年,正是唐高宗仪凤元年,在四川射洪,有一个纨绔子弟,他因为是富二代,生来衣食无忧,所以大字不识几个,整日跟一帮狐朋狗友走街串巷,惹是生非。

18岁那年,有一天他跟着狐朋狗友在街上晃荡了许久,百无聊赖中他一人无意间走到一家书院前,突然听到里面的读书声,不禁心中一动,就走了进去。进去一看,在一个院子里一个老师正在跟十几个学生讲四书五经。他觉得很好奇,就凑过去听。开始觉得听不懂,但渐渐有些明白,不禁喜形于色。

老师讲了半天,看别的学生都无动于衷,唯独这个不认识的旁听生一副心有戚戚焉的样子,也非常高兴,不禁当众出声夸奖了这位旁听生同学。

经此一番夸奖,这位旁听生回家之后,思想产生了巨大的震动。从此以后,他与那帮街头小混混彻底绝交,一个人从头学起,三年之内奋发图强,读遍经史子籍。三年之后,他携大量个人创作来到长安,摔琴换名,一时声名雀起,洛阳纸贵,成为唐代诗文复古革新运动的开风气者。就因为有他开风气之先,在他之后,才终于出现了李白这样的唐诗复古革新运动的干将!

这个因为一句公开的赞扬而改变了一生甚至也改变了一个文学时代的年轻人,他的名字叫——陈子昂!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冰鉴(第四卷)

    曾国藩冰鉴(第四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弗洛伊德的智慧

    弗洛伊德的智慧

    本书是弗洛伊德原著代表作的精选译本,是集弗洛伊德思想之大成的作品。书中作者以大量实例阐释了其理论,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从书中我们可以了解人的心理结构,了解病态精神及其起源的相关知识,了解人类的性爱问题,还可以了解精神与梦的关系。当然,原著亦有不足之处,比如书中存在很多令人费解的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与理论,并且书中的某些内容由于缺乏连贯性和用词晦涩难懂,给人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所以,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对原著的用词和段落进行了适当的删节和改动,目的就是为了使读者可以比较容易地理解弗氏的理论。读弗氏的书,可以使我们认识现代生活造成人们某种精神疾病的根源,从而有效地调节、完善我们的人生。
  •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老子·庄子》是由《老子》与《庄子》这两本书组成。《老子》与《庄子》同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了解道家学派哲学思想的必读之书。《老子》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道”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提出了以“自然无为”为核心的天道观、社会学说及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主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饱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对现实社会的愤激批判。《庄子》主要阐述了庄子的自然之“道”及其由此而生的顺应自然的无为理论、齐—万物的相对主义思想,以及对“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自由境界的热烈追求和对黑暗现实、虚伪世俗的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准确地把握了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到当代的发展演变线索和历程,立足于揭示当代 中国人的价值观概貌,对中国人在生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维度上的价值观内容进行发掘,重点突出当代中国人的“生”、“和”、“礼” 、“义”、“惠”、“进”、“美”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 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

    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

    《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本书既可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作为专业人员研讨使用。它广泛适用于新闻工作者、广告人员、公关人员及娱乐圈,对于培养分析技巧,提高对伦理学的认识,颇有助益。
热门推荐
  • 松下幸之助:经营之道

    松下幸之助:经营之道

    松下幸之助是日本著名的企业穿,他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备受世人重视,享誉全球。也正因为如此,松下幸之助被称为日本的“经营之神”。他在自己七十余年的经营管理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经营经验,也有不少值得后人吸取的教训。他在晚年对自己一生的经验教训进行的彻底而又科学的整理,松下幸之助学历并不高,他从十一岁到大阪开始做事,就一直遨游于经营管理的浪潮之中。他之所以能够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因为他天才地占有并成功地运用了堪称独家的不世秘诀。直到今天,这些秘诀仍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极大的作用,造就出一批又一批巨贾富商。
  • 青萍派

    青萍派

    身如混沌亿光开。脚踏祥云任胡来。大觉者,大觉。青萍众生。萍水相逢。漫道。觉外满。
  • 网游之我是武林高手

    网游之我是武林高手

    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 大日天尊

    大日天尊

    阿力,一个孤儿,在偶然的情况下学会了练气术,他本想安稳的活着,造间新房,种点小田,娶个媳妇,生两个孩子,只是这一切都成为了阿力的幻想,现实却逼着他走向世界的巅峰,成就一代天尊
  • 销售冠军是怎样炼成的

    销售冠军是怎样炼成的

    销售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每个有理想的销售员都渴望成为名副其实的冠军。可是,希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在现实中仍有许多销售人员的业绩不尽如人意,他们与销售高手相差悬殊。有调查发现,通常那些超级销售员的业绩是一般销售员的300倍。在众多的企业里,80%的业绩是由这20%的精英销售员创造出来的,而这20%的销售员也并非天生就是销售冠军,他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就在于他们拥有迈向成功的方法。
  • 黑色血刺

    黑色血刺

    特种兵是军人中的军人,但是有另外一种军人却是不为人知没有番号没有资料没有档案的军人,这种特殊军人生活在现实里做着不为人知的任务,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只要能完成任务付出生命也是理所当然,但是付出生命的结果是任务能用生命顺利的完成了。白笑云从特殊部队不是特种部队刚退役,就因为本地驻军负责人和本地武警大队长是亲戚而调动他出面协助,结果意外的是白笑云头部受伤,记忆的丢失让他去寻找,在他寻找记忆的路上会碰到什么会发生什么?记忆寻找到后他又应该去做什么?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自己?一切的一切让白笑云知道路就在脚下……
  • 知非省见录

    知非省见录

    地主也是人,有田有地有宅院,但也有苦有愁有仇恼,长年、短工,土匪、劫犯,县长、议员,为什么遛着他找茬不放。上天赐给一个美艳绝伦的闺女,但却成为世间最悲凉的角色……地主也是人,即便有把好牌,又怎经得住死灿烂打的恶斗。值此时刻,三省吾身,反省过往,见地未来,且知非为。
  • 群穿:C世界

    群穿:C世界

    简单倒饬了下思路:哥哥喜欢妹妹,妹妹也喜欢哥哥,然后他们就愉快的在一起了。当然故事的发展不能违背伦理,于是就出现了华丽的第三者。可不要小瞧了这个第三者,他是非常重要的男一啊!我是萝莉控!于是女一的设定什么的,不喜欢的话可以直接跳过。这是一部群穿小说,站在多主角的立场上,怎样都无所谓。最后是我最喜欢的男三,兼美貌与智慧、性感与迷人于一身的妖孽。在所有C+世界里我最喜欢他。
  • 遇你与我陌上桑

    遇你与我陌上桑

    如果十年前我没有离开,你是不是可以退去一身冷漠;如果樱花依旧留不住你,我是不是只能与你擦肩而过;我答应你,下次再相遇的时候我们就好好在一起..
  • 《画麒麟》

    《画麒麟》

    本人新人,希望大家能多多评价!谢谢。主要是给励志的人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