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0300000034

第34章 《挺经》与“刚”(2)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讲过人生有三层境界,第一层境界:“昨夜西风凋敝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层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前两层境界说的是什么?后来王国维自己也有解释,说这两层境界就叫“入乎其内”,意思是说人生要想取得一定的成就,一定不能只在局外旁观,首先就要有入乎其内的精神。入乎其内可能艰难,可能困苦,可能结果未必好,但它却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有后来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就是“出乎其外”、得成正果了。

所以,通过曾国藩的几次自杀的对比就可以看出来,他在《挺经》中所说的“刚”并不只是一种性格上的刚烈,其实更重要的是一种临事之刚,也就是吴勇所说的“挺身入局”的勇气与担当。

第二,这个“刚”不是刚愎自用的“自用之刚”,而是强毅自胜的“自胜之刚”。

曾国藩在家训中教育子弟时曾解释强毅与刚愎的区别时说:“强毅与刚愎有别。自胜之谓强,以客气胜人,是刚愎而已矣。”((《曾国藩全集·家书》))

曾国藩这里所说的“强毅”其实就是“刚毅”,所谓刚强者,刚即是强,所以曾国藩常用“强”字来指代他挺经中要说的“刚”。另外,他之所以要用“强毅”来代替“刚毅”,还因为怕子弟在学习刚毅时走向刚愎的误区。所以他特别强调强毅与刚愎的不同。

刚愎的“愎”在汉语里是任性与固执的意思。因为任性、固执,所以易自用,也就是自以为是。当我们碰到事情的时候,最易产生的首先是直觉,是本能反应,然后凭直觉、习惯与本能反应对事情做出想当然的判断,然后根据这样的直觉判断去行动,去执行,并固执地认为事情就是这样,而做法如此皆属应当。这样的行动态势,就叫刚愎自用。

曾国藩认为这种刚愎自用正是做事情最危险之处。因为这放纵了本能,也就放纵了自我认知中的缺陷,当一个人用本能中的缺陷来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与事务的时候,还没有做,已经失败了一大半了。所以他以为只有克服自我的本能,克服自我的缺陷,克服临事时的直觉判断,才能获得判断力、行动力与执行力的智慧。而这种克服自我、自我超越的过程就是一种真正的“刚”,一种自胜的刚,一种强毅的刚。

所以,他在家书中时常会提到李元度的例子。他曾经像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样挥泪斩元度,虽然对李元度的人生偃蹇他始终抱有歉疚之情,但他对李元度徽州之失的认识后来却是非常清醒的。像李元度这一类人,和马谡一样,都是极聪明的人物。但越是聪明人却容易犯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在家训里曾说:“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全集·家书》)傲,则易刚愎,易自用。这就是聪明人最容易犯的致命错误。

李元度在刚愎自用上与马谡如出一辙。马谡去守街亭,李元度去守徽州,出发之前,诸葛亮和曾国藩都交代了攻守方略,可是,马谡和李元度都自以为是,在明明有既定作战方针且明知既定作战方针是正确的情况下,凭着一己之兴致,想当然地按着自己的意思来。

他们为什么会不顾眼前的战局态势而想当然地行动呢?

就是因为这两个人都太有才了!

平常他们就是人所共知的聪明人,他们的聪明被环境所公认,也被他们自己所认可。这种认可由来已久,深入自我的内心深处,以至于根深蒂固,成为了一种潜意识。然后这种自我认知的本能意识决定了直觉判断,所以马谡才会不听王平之劝而上山扎营,李元度才会不顾曾国藩约法三章而出城邀战,结果证明他们的直觉判断完全是想当然耳,而惨败的结局也证明他们不是输给了对手,而是输给了刚愎自用的个性与性格。

曾国藩曾说:“败人两字,非傲即惰。”又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吾因军事而推之,莫不皆然”。(《曾国藩全集·家书》)李元度大概就是曾国藩因“军事推之”得出的最好例证。事实上就人生成败而言,傲比惰的风险更大,惰只是导致不成功,故多属庸人;傲却容易导致大失败,故多属才人。所以曾国藩主张越是有才的人,越是聪明的人,越要学会“强毅之刚”、“自胜之刚”。

那么,如何才能弃刚愎的“自用之刚”而获强毅的“自胜之刚”呢?曾国藩以为关键在一个“明”字。

曾国藩说:“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又说:“强字,需从明字出。”(《曾国藩全集·家书》)

什么叫明?老子《道德经》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所以唯有先“自知”,才能“自胜”,才能有强毅之刚。所以曾国藩的“挺经”又有一个名字,叫“明强挺经”,之所以如此,由明而强,而强而刚,这才见出其挺经的大智慧来。这种大智慧既可以用来“担当大事”、建功立业,又可以用来自我修行、“修身齐家”,所以曾国藩在家训中又说:“修身齐家,亦须以明强为本。”(《曾国藩全集·家书》)

曾国藩的大儿子曾纪泽自幼体质孱弱,但却聪颖过人。曾国藩给他取了表字曰劼刚,就是怕他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让他要有自胜之刚。劼就是勤勉的意思,刚就是明强的意思,勤勉明强,不仅可以纠“傲”之弊,也可以纠“惰”之弊。甚至对改变孩子的身体素质也是大有裨益的。所以后来的曾纪泽出使欧美英俄,在屈辱的“弱国无外交”的中国近代外交史上,以不卑不亢之姿、刚柔并济之智,书写过一段传奇式的辉煌。

后来,国学大师古史辨派的开创者顾颉刚先生因敬佩曾纪泽,弃原名诵坤,而改名颉刚。只是他把“劼”改成了“颉”,劼还只是勤勉之意,颉则是挺着脖子的样子。不仅挺身子,连脖子都挺着,这叫什么?这叫强项令!所以“颉刚”比起“劼刚”来,竟还要再刚一些!

当然,过犹不及,曾国藩也说“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如此说来,倒还是曾国藩为曾纪泽起的“劼刚”更符合明强挺经的精神。

第三,这种“刚”不是一种克人之刚,而是一种克难、克惰之刚。

让我们回到李鸿章那个解读《挺经》“开宗明义的第一条”的故事里,李鸿章称赞那老翁说:“他只挺了一挺,一场争竞就此消解。”请注意,他并没有说这个老翁挺了一挺就折服了这个货郎,而是说老翁挺了一挺就消解了一场争竞。

若老翁最后折服了货郎,其结果不过是胜人。这也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追求的一种结果,即胜过或超过其他竞争对手,从而获得自我的胜利,这在曾国藩叫“胜人处求强”,这并不是曾国藩挺经明强的原意。虽然最后的结果看上去是老翁折服了货郎,但这只是结果的一种表象,并不是曾国藩挺经求刚的出发点,更不是其挺经哲学的落脚点。既然说“挺了一挺,一场争竞就此消解”,说明出发点与落脚点都不在人,而在事。争竞即纷争,所以所谓的挺身入局之刚,不是面对对手,而是面对事情、面对矛盾的处事技巧与智慧。

能够克服盯住对手的竞争心理,而着眼于就事情本身寻找解决矛盾的思路,这已经上升到现代社会学所标举的行动力与执行力的智慧了。

曾国藩率湘军与太平军鏖战十余年,之所以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能够有着眼于全局的战略眼光,而不轻易地为对手所惑。在整个晚清与太平天国的作战阶段,可以说只有曾国藩做到了不为对手所惑,坚持稳扎稳打、逼迫太平军生存空间的战略决策。所以他从来不会被太平军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的计策所迷惑,也不会被暂时的困难所动摇,而其他清军将领则跟在太平军的后面疲于奔命,终究肥的拖瘦,瘦的拖垮,成了那场时代大争竞中的失败者。

曾国藩在后来的剿捻过程中依然如此。作为曾国藩剿捻的继任者,李鸿章也正是秉承了老师不为对手所惑、紧抓全局的战略,才最终获得了剿捻的胜利。这大概也是李鸿章对老师挺经之刚最好的活学活用了。从晚清战争史来看,曾国藩或许不能算是一个好的战术大师,但的确是一个非常杰出的战略大师,其道理正在于此。

因为不求克人之刚,所以能有克事之刚、克己之刚。克事之刚在于克难,克己之刚则在于克惰。

曾国藩说“败人两字,非傲即惰”,老翁肯主动下水,这本身就是对自我惰性的克服。对于主动下水,老翁的儿子不愿意,货郎也不愿意,这正是因为人人图安逸、忌艰难的本性使然。

就像早晨起床,赖床大概是很多人的通病,尤其是天气越来越冷的时候,温暖的被窝才是真正的安乐窝,所以那一刻最恨的大概就是闹钟了,所以任你再喜欢的音乐,如果把它设置成闹钟铃声,你也会有恨它厌它的那一天。曾国藩当年磨练、培养李鸿章,正是通过治他喜欢睡懒觉、喜欢赖床入手。而曾国藩设定“日课十二条”,明强修身,克服自身的惰性与缺点,也正是从每日早起床开始的。

所以能挺身入局,能不刚愎自用,能克服自身的惰性,就容易找到矛盾的症结,也就容易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从而开拓崭新的局面,这就是挺经之刚,就是“开宗明义”的第一讲里那位老翁的智慧。李鸿章评这种生活的智慧可以“精通造化”、“守身用世”,这说明曾国藩要写的这本《挺经》,首先是一种临事、遇事时“刚”的智慧,其次更是一种安身立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刚”的智慧。

有一个平凡的男孩,他叫皮特。他是个孤儿,跟着叔叔和婶婶一起长大。他貌不惊人,却也向往爱情;他身材矮小,甚至还有些自卑,后来却主持正义,拯救人类。或许皮特这个名字你不熟,但你一定知道他的绰号,他叫“蜘蛛侠”!

有一只熊猫,名叫阿宝,他原来好吃懒做,庸人一个,只是喜欢到处凑凑热闹。遇到机遇他也不知争取,遇到困难总会本能退缩。可它后来终于战胜了自己,挽救了江湖,成为名振天下的“功夫熊猫”!

还有很多这样人所共知的人物,像哈利波特和他的魔法学校的同学们,像悟空和他的取经团队的成员们,他们的故事虽然各不相同,但他们的人生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个特点不是他们战胜了别人,战胜了故事中的大反派,而是通过战胜自己、超越自我,从而解决现实中的一个个难题;然后又通过战胜一次次困难,最终成就自我。

我想,这种生命的智慧就叫做“刚”,而这就是曾国藩的家训与《挺经》所追求的一种终极智慧。

同类推荐
  • 人生三段论

    人生三段论

    《人生三段论》是著名作家、评论家徐绍林先生几十年来所有的所思所感文集集合。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荀子》为战国时人荀况所著,是一部阐述先秦儒家思想的著作。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本书由荀况编著。
  • 跨越时空的对话

    跨越时空的对话

    没有怀疑一切的精神,就不可能有社会的任何进步。李华平的这本书原来的名字就是“批判一切”,“批判一切”就是“怀疑一切”。思想界要想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只有“怀疑一切”和“批判一切”。作者通过与27位已故名人的对话进行了严肃的学术探讨和理论思考,要想和这些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以及政治家进行对话,必须了解他们时代的背景、著作精华和社会评价,可以想见作者读书之广、思考之深。与其说这本书是作者与已故名人的思想交流,不如说这是作者以超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表现出作者对超越时空对话主题的自己的价值判断。“政治”和“思想”,在作者身上已经和“生命”高度融洽在一起了。
  • 理想国(经典超译本)

    理想国(经典超译本)

    《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柏拉图最重要的一篇对话录。在这个对话录里柏拉图建构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人类的正义与善是这个乌托邦的主题。这部作品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此前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是西方哲学家公认的“哲学大全”。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 走向未来:罗素与萨特,新世纪的曙光

    走向未来:罗素与萨特,新世纪的曙光

    你知道吗,你想过或者没想过的这些奇形怪状的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哲学家们一本正经地提出,挖空心思地找证据,面红耳赤地争论过了。在整个世界忙着探索、开垦、打仗、上天、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这帮哲学家们却神经质地死磕这个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意义,就好像一个网络游戏里的角色试图琢磨自己手里武器的代码是什么……
热门推荐
  • 幸福神来了

    幸福神来了

    你相信世界有神灵吗?当我们向神灵祈求,神灵们会向我们提供帮助吗?如果这世间真有能带给我们幸福的幸福神,我们是否只需一味的依耐?如果世间真有神灵,也要明白神灵们或许能帮我们一时,却帮不了我们一世,我们最终能依靠的还是我们自己。
  • 一剑倾心

    一剑倾心

    冷宫雪,出身神秘,习武奇才,磨难重重,处处惊险。正义之中充满侠骨柔情,危难之中惊现睿智奇功。爱恨之中拯救天下仓生。他,天下之君王,他,武林之雄霸,他,侠骨柔肠闻名天下……
  • 左转房子,右转爱情

    左转房子,右转爱情

    女神蓝琳对魏天豪说:“我们分手吧”,投入富二代大哥陆虎赠送的宾利车的怀抱。魏天豪愤而撕毁首付二十万的购房合同,消失三年。痴女邢露遭遇官二代男朋友的爱情暴力,来到魏天豪处散心,两人关系突飞猛进,奉子裸婚,却为房子发生龃龉,婚姻摇摆不定?魏天豪鼓吹责任心,却一而再再而三陷入官二代情妇梦菲的温柔乡无法自拔,理由仅仅是房租三千的“精装房”?陆虎和富二代瘪三李杰、官员大亨沈箫阔打起震动房产界的官司,魏天豪变成市建委的间谍,潜伏媒体中心,只为痛雪夺妻之耻?房产开发商的魑魅魍魉,官员大亨的“天灵灵地灵灵”,魏天豪在房子和爱情面前,何去何从?
  • 做睿智的思想者(感悟篇)

    做睿智的思想者(感悟篇)

    有人说得好:“悟性通天的人,说出话来很微妙;智慧高超的人,说出话来很简明;品行贤能的人,说出话来很清楚;世间芸芸众生,说出话来很繁杂;品德较差的人,说出话来很狂妄。”
  • 异界科技武装

    异界科技武装

    你说火枪是玩具?忘记告诉你老子用的是巴雷特。——余波一个地球科学家因为英雄救美,而惨剧的被歹徒刺死后,灵魂穿越来到龙舌大陆的故事。在这个气功师决定一切的世界里,有着刚开始萌芽的被称为鸡肋的科技。但是科技真的只是会发光的灯泡吗?一个地球的疯子发明家,依靠着脑袋里疯狂的发明点子,在气功修炼道路上用科技的力量全面武装自己。
  • 吸血鬼王子殿下的专宠

    吸血鬼王子殿下的专宠

    有一位梦幻国的血族王子已经沉睡了一个世纪了,科学家们和国王,皇后讨论到要唤醒王子,只有一个办法,只要命天注定的女孩才能唤醒王子,后来女孩唤醒王子,王子和女孩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呢?
  • 宝晋英光集

    宝晋英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前世今生缘究竟梦琉璃

    前世今生缘究竟梦琉璃

    ——十里桃花终只为你而开,昙花一现只愿得你回眸,醉倾城。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你若爱上他人,我定允你一生幸福。只愿用我今生今世换你我来世再爱。这是一场跨越两世的爱。前世,他是首富独子,她却只是一个普通女孩。他与她终究是一场孽缘。前世的她为他而死。她未喝下那碗孟婆汤,只为在来生寻找他。然而来生。她却来到一个不知是古是现的时代。他是一国太子,她是天之娇女。可后来她却发现,他并非那个他。终于。她找到了前世的那个他。却没想到他为她也未喝下那碗孟婆汤。他说自己前世与今生相貌不同。她究竟是否会信任他?这场轰轰烈烈的爱能否延续?那个为他付出生命的她能否与他厮守来生?
  •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茫茫的未来无可预知,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日复一日地减小。失落、孤独、痛苦、困惑都在日复一日地加深,多少人整日里抱怨重重,又有多少人消极厌世,原本纯净的心灵被蒙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灰尘。在这里,让禅用清透明晰的故事告诉人们处世的智慧,帮助人们祛除心灵上的尘垢,放下心灵的枷锁,回归宁静的自在世界。
  • 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

    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

    也许,每个人都有在拼搏的经历,每个人都有自己曾经爱过的女孩,这本书没有讲一个在外打拼的人怎样成为高富帅的,它仅仅讲述了一位游子爱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