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0400000029

第29章 趣字经(1)

曾国藩之所以如此强调这个“趣”字,是因为“趣”并不只是讲个笑话、逗个乐,“趣”对人生而言,其实意义重大。

第一,趣对个人的影响意义重大。

我们常说一个人当有志趣,这个志趣我们通常理解为志向与兴趣,主要侧重在志向上。也就是说一个人应当有远大的人生目标与志向。但我也常想,既然主要说是有志向,那就叫志向好了,干嘛非要叫志趣呢?说明这个“趣”字虽然在这个词里是辅助的作用,但它起到的辅助作用,并不是那种无关紧要的辅助作用,而应该是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辅助作用。

事实上,不管这个“趣”是理解成兴趣,还是情趣,我个人认为,它都代表了一种积极的、愉悦的、向上的、乐观的心理状态,一个只有在这种健康的心理状态下形成的人生价值观、人生志向,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所以不论你立什么样的志,首先你要有那种“趣”的健康心理。

在我理解,这种“趣”的健康的心理状态,缘自人的自然本能,在人生叫纯粹,在爱情叫纯洁,在童年时叫天真烂漫。

曾国藩,我们都知道他志向远大,但他的确可以说得上是一个有志趣的人,因为就从童年看,他也的确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事实上,每一个孩子,原来都是天真烂漫的,因为他们都是天使。只是后来,在我们这些成人的熏陶下,他们才渐渐丧失了原来天真烂漫的天使本性。

曾国藩12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段趣事,很可以看出他的本性来。

有段时间,他每天到六里外的一个学堂去念书。他爹是私塾先生嘛,他爹正好那段时间在那儿教书,他就跟着他爹到那儿去念书。但他小啊,才12岁,玩心也蛮重的,有时候就跟小伙伴一起走,就不跟他爹一起走。

去上学的路上,要经过村外的一个神王庙,其实也就是个土地庙,但当地都称之为神王爷爷庙。因为迷信,所以大家对庙里的神王爷爷都还是挺敬重的。

有一天,曾国藩惹了个大祸。他就和我们现在的小学生一样,放学之后,在路上磨磨蹭蹭,在路上跟小伙伴们玩玩闹闹,反正天黑之前,就赖着不肯回家。那天,他们就在这个神王庙里玩,曾国藩因为不小心,居然把神王的像给碰倒了。这下可好,立刻就有小伙伴告了他的状。

他爹虽然是个读书人,但对本乡本土的神灵还是相当重视的。再加上又是个私塾先生,也就是个老师了,本来对自己孩子的要求就格外严格,现在听说曾国藩居然把神王像给碰翻了,不由得大为恼火。他这时候的表现,和我们大多数父母一样,劈头盖脸把小曾国藩一顿痛骂,有没有动手打孩子我们不知道,反正12岁的曾国藩为此是委屈坏了。他心的话,我又不是故意的,你神王、你土地爷那么厉害,你跟我一小屁孩儿较什么劲啊?

这里就体现出曾国藩天性里比较有趣的一面了。

他不能恨他爹啊,他爹管教他那是他爹的权利和义务。他也不恨告密的小伙伴,这一点倒跟一般小朋友不太一样。他恨的居然是那个被他撞翻的土地爷!

但他一个12岁的小屁孩儿,又能拿土地老爷怎么样呢?

他爹因为比较迷信庙里的那个泥塑像,又因为是自己的儿子触犯了神王,所以不仅到庙里扶正了神王,还上了香,末了,想想还不够意思,居然又掏了点钱,给神王重塑了一身金衣。

曾国藩这个气啊,为这个泥巴像他好挨一顿臭骂不说,他家本来就不富裕,他爹还专门掏了钱给这块烂泥巴换了件衣裳。曾国藩心想,过年的时候我都没新衣裳穿,你一块烂泥巴因为我倒骗了套新衣裳。我跟你没完!

可他爹都那么敬重这个神王,小小的曾国藩也受当地乡土文化的影响,他不怕这个神王吗?他又能把这个连他爹都怕的神王怎么样呢?

第二天上学的时候,12岁的曾国藩特意一个人弯到了神王庙里来。他干嘛来了呢?

他要罚神王!

那他怎么罚神王呢?说起来真是富有童趣,曾国藩也真可算是一个朱德庸先生笔下的“绝对小孩”!

他拿了一根棍子,但并不是要用这根棍子去打神王像。要这样的话,他就不是后来的曾国藩,而是后来极具造反精神的洪秀全了。

这根棍子是他平常的坐骑,也就是他玩游戏的时候骑的一匹马。李白不是说嘛,“君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自幼长干里,两小无嫌猜。”竹马,就是说小朋友两腿间夹着根小竹棍,假装成骑马的样子。这就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典故。

曾国藩把他那匹“马”,也就是他平常夹腿里的那根木棍特意带了来,棍头上还绑着一根绳,也就当于马缰绳了。

那么,他把他那头名贵的“白龙马”带到神王庙里来干什么呢?

只为特殊的惩罚。

小曾国藩把他那根当成马的棍往神王像的肩头一放,把马缰绳往神王手上一搁,然后立定脚跟,腆起小肚子,抬手用一根手指头轻蔑地指着那个泥巴像的土地爷说:

“搭帮你,我到山冲里去读书了,你给我看好我的马,要走失了,拿你是问!”

“搭帮你”是湖南土话,就是“麻烦你,谢谢你,打扰你帮个忙”的意思。你看,小小的曾国藩他要惩罚神王,但他心里头还真不敢不把神王彻底不当回事儿。可他虽然把神王当回事儿,也就是他在心里头还是有点怕神王的,他还是要惩罚神王,还是要罚神王做事,帮他看马。这一下,孩子身上那种既有些畏惧、又有些不甘心的童趣就表露得淋漓尽致。

他先说一句“搭帮你”,意思是谢谢你帮我看好了马,这种开场还是有几分客气的。可最后越说还越凶了,说走丢了马,拿你是问。这种矛盾心理,让人感觉实在太有趣了,所以说一个孩子的天真烂漫,在这里,真是纤毫毕现。

其实,孩子身上有这种天真烂漫,是天性,很正常。难得的是,一个人能始终保持这种天真烂漫的本性,虽然在尘世的污浊中,也能偶尔羚羊挂角、有迹可寻地表现一下。这种人,才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有志趣。曾国藩虽然后来南征北战,不论在战场还是官场,按他自己的话,都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但他身上始终偶尔会表现出这种少年时候就有的天真烂漫来,这就尤其难能可贵了。

比如他写过一首诗,你一听就会发现这根本不像是文人写的诗,因为虽然也有诗的形式,可内容极其简单。诗云:

每日清晨一柱香,谢天谢地谢三光。

所求处处田禾熟,但愿人人寿命长。

国有贤臣安社稷,家无逆子恼爹娘。

四方平静干戈息,我若贫时也不妨。

要是严格从声律平仄上来说,他这首诗还真可以算是一首标准的七言律诗。可曾国藩给这首诗取了个什么题目呢?

叫《打游诗》。

当然,我们现在说的打油诗,是打酱油的油,而曾国藩说的游泳的游,但他这个“打游诗”跟我们说的“打油诗”是一回事儿。而打油诗最大的特色是什么?就是诙谐,就是有趣。

曾国藩可是桐城派诗文大家,当时但凡以儒学自命的知识分子都不屑于写这种打油诗的,但曾国藩就是个例外。他不怕别人说,平常还特别喜欢写,而且还经常拿自己来打趣。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天性里有一种能让自己产生的愉悦的趣味性。他认为这种天性里的趣味性是弥足珍贵的,所以他在家训中也曾经对孩子说,一个人要“终身有忧处,终身有乐处”。

忧,是忧患意识,是志向;乐,不用说,自然就是志趣的趣。

第二,趣对亲情的影响意义重大。

曾国藩最讲究治家,所以他的家训最有名。曾国藩治家,最讲究“家和万事兴”,那怎样才能“家和”呢?

曾国藩认为,除了家庭成员之间要有孝、悌、忠、信、温、良、恭、俭、让等儒家的伦理观念之外,家人之间也要有情趣。所以他会当众讲述儿子要砸儿媳织布机的故事,而在这处故事里,作为一贯给人严父形象的曾国藩居然会跟着儿子一起大喊大叫,也让老婆先把自己的织布机砸了。不说别的,就这种家庭氛围,在他这样的朝廷一品大员的家庭中,就实在是难能可贵了。

所以,我们评点他的家训,很多人误以为家训的“训”,就只是教训的“训”,其实这种看法大错特错。事实上,仔细研究曾国藩的家训,我们会发现,他在训导教育的同时,也特别重视在家庭生活中对孩子产生一种活沷的影响与启发。

这一点,很多后人从他那里所学甚多。作父母的虽然要有严父慈母的姿态,但自身一定要有情趣,一定要善于营造家庭里趣味性的生活氛围,而在这种氛围里,孩子的心理才会是愉悦的,孩子接受影响的过程才会是积极和有效的。

同类推荐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本书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 本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本书引用了很多有说服力的故事,旨在通过一个轻松的视角来观察东方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思维差异。懂得了这种差异,再去审视西方的文化,看待自身的文化,是大有益处的。东方与西方观念的碰撞,将带动世界更合理地向前发展。早在1840年的那一声炮响,不仅使得中国人重新开眼看世界,还让那些曾经张狂的国人落下了“崇洋媚外”的病根。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有比较,就会有差异。我们不该妄自菲薄,毕竟,有些差异并不等于距离。
  • 浩劫之书

    浩劫之书

    《浩劫之书:马雷沙尔无神论著作选择》的读者对象主要为哲学、历史学、宗教学研究者和爱好者,以及对欧洲近代哲学和法国大革命史、法国大革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以及有一定文化程度,希望整束精神的读者。马雷沙尔,法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哲学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曾投入巴贝夫阵营,也是雅各宾派党人,是《平等派宣言》的起草人之一。他的著作以揭露专制主义,批判社会不公平现象为主,用唯物主义观点反驳上帝和教会。
  •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看哪,这人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看哪,这人

    本书是尼采的自述,内容包括:我为何如此智慧、我为何如此明澈、我为何写出如此卓越的著作、悲剧之产生、非时之思想、白天之曙晓——关于将伦理作为成见之思考、超善恶之外——未来哲学之序曲、为甚么我便是命运等。
  • 鬼谷子(白话全译)

    鬼谷子(白话全译)

    本书依据《鬼谷子》的权威原著,甄别、博采众家之长,力求对原文作出精当而晓畅的注释与翻译,每篇篇首皆附有提要加以解析、导读。并借鉴国外工商管理硕士的培养方法,精选古今中外颇具代表性的,涵盖商场、职场、处世等各个领域的经典案例,对鬼谷思想逐篇阐释、透析、解读,可使不同行业、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读者皆能从中有所获益。同时,本书设计精美独到,图文并茂,大量古朴生动的图片,与文本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大大增强了阅读的趣味与兴致。经典深刻的思想,精审独到的案例及评析,恰到好处的图文相生,使本书融哲理性、故事性、实用性、全集性于一体,可谓是各类读者参悟、运用鬼谷子大智慧的首选读本。
热门推荐
  • 慧珠阁诗

    慧珠阁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2)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影响孩子一生的读物(红色卷)

    影响孩子一生的读物(红色卷)

    这是作家们在以真诚、朴实而又温馨的文字,讲述关于阅读的故事;这是作家们伸出有力的大手,牵着小手快乐地走在成长之路的证明。这些文章,有的是作家们在讲述自己阅读的经验,告诉读者,要想在成长之路上走得从容些,阅读是很重要的;有的是作家们在谈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他们或直接告诉小读者怎样选择图书,或间接地表达阅读的一些诀窍;有的是作者在阅读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或幽默有趣,或富有启发,让你感受到最初的生命脚步的韵律……凡此种种,这些作品很亲切很友好,它们会给你展示一个美好的文字世界,让你感受到阅读的重要与快乐。书的最后收录了一些作家给小读者推荐的书单,让小读者学会选书,学会阅读。
  • 冷情杀手:我本无心

    冷情杀手:我本无心

    “我不恨你”一个绝色少女动听又冷漠的声音响起。“为什么?”一位俊美少年疑问道。“因为我不想记住你!”少女看着眼前的少年,让她想起了初见。初次见面,她冷情冷血。而他却好奇着,这个绝色少女为何小小年纪如此冷情,到底是因为什么?谜,一点一点揭开,她的心,一点一点变冷。
  • 盛炎之空

    盛炎之空

    剑与魔法的故事,从搬运工尤嘉第一次以活人为货开始。
  • 《欢乐颂》中的职场经(财蜜eMook)

    《欢乐颂》中的职场经(财蜜eMook)

    《欢乐颂》热播,关于22楼五美的讨论就没有停歇,抛开对樊胜美奇葩父母的吐槽,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她们在职场的表现了。最初邱莹莹种种职场小白做派让人恨铁不成钢,然后又有樊大姐遭遇30岁危机,当然还有很多人欣赏安迪的智力超群……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欢乐颂”,就像不同人在五美身上看到现实中自己的影子。同样的性格作风,有人喜欢,就有人不喜欢。
  • 重生之狂龙剑圣

    重生之狂龙剑圣

    我不曾站在大陆之巅,我不记得自己是如何被心爱的女人陷害。哪怕面对再多的曲折,我也只会一往直前。只是,当我停下变强的脚步,在黑夜中勾勒黎明的天空时,才懂得了逝去的朝霞有多美。梦境缠绕的无眠之夜,如风般的闪烁,道失掉记忆的流年。————叶云讲述的是一名剑术天才不平凡的成神道路,讲述的是一名女子孤寂的堕落,讲述的是,黑暗世界中,无奈的法则。对了,这篇不是虐心小说~————一笑而过
  • 守护甜心之再次相遇

    守护甜心之再次相遇

    那天几斗吻了亚梦后消失了,连歌呗都不知道他去哪了,依然每天和唯世他们玩得很开心。又是美好的一天,连太阳公公都是暖洋洋的,就是好像少了点什么“什么?”“几斗回来了!”亚梦突然发现背后有一个肉体贴了上来,暖暖的,一转头碰上了几斗的脸......(此文可几梦可唯梦,绝对公平哦!不过瓦更偏向于食物哈哈。可以入群:469397410内讨论剧情和结局哦。)
  • 灵犀

    灵犀

    东海有龙,名曰灵犀。“那两人是你仇家?”灵犀闷闷道:“算是吧。”“连你都怕……他们什么人?”“左边那个是双头蛟,右边是三头蛟,千万不能让他们看到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送终者

    送终者

    关于寒江路三号,那是一个没有人愿意提起来,它和死亡,鬼魂,诡异相联着的。也没有人喜欢来到这里,尤其是晚上的时候,这里除了昏暗的灯光以外,没有一个行人。这里被称为死亡之路,它左面是一条小河,两面环山,如果这样说,这里不和死亡联系在一起,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可是这里偏偏就是和死亡联结在一起,而且已经有百年之久了,这里阴气森森,每年这里下雾的时候也是最多,而且久久不肯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