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0400000031

第31章 男人戒烟(1)

有个词叫盖棺定论,是指在一个人生命结束之后对其一生作出一个总的评价,这种评价往往具有高度的归纳性与概括性。

但有些定论往往长篇大论,君不见许多纪念性的文章,虽然也算盖棺定论,但就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所以我喜欢的盖棺定论越短越好,像司汤达墓上的墓志铭,就三个词——

“活过,爱过,写过……”

这是多好的盖棺定论啊!

所以我们要为曾国藩作个盖棺定论的话,我认为可以比司汤达的墓志铭还要简单,只要一个词就够了——

自省。

“自省”这个词,真是非曾国藩莫属。

首先,这是遗传决定的。最有名的有关自省的一句名言出自《论语》——“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说一个人每天都应该不断的反省自己,要不断的自省,并非每天三次,“三”在这里是多次的意思。但千万不要因为这句话出自《论语》,就以为这是孔子的话。事实上,这话的版权不属于孔子,而是曾国藩他们曾家的老祖宗——曾子。

曾子也就是曾参,是孔子的学生,是儒家学说重要的传承者,也是孔子到孟子之间最重要的一个桥梁。四书五经中的《大学》,据说就是他写的。

曾子一生最有名的一句名言就是“吾日三省吾身”,而他提出的最重要的儒家学说,就是自省论。一个人只有反复不断的自省,才能最终超越自我。而在后世两千多年的时光里,能体现这种自省论的人固然很多,但最突出、最典型的无疑是曾子那位两千多年后的曾家后代曾国藩。所以说,这大概也是冥冥中注定的,或者就是两千年的遗传基因决定的。

其次,曾国藩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光环,也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遗憾,但概括他的人生,最重要的关键词,首推“自省”莫属,这几乎也是后代曾国藩研究者的一个共识。

说到曾国藩的自省,不得不说到他一个有名的生活习惯——写日记。

曾国藩的日记写得非常有意思,而且自他29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以来,他以惊人的毅力把这个好习惯坚持了下来。我们所有人几乎都写过日记,只要上过学,小学老师就会让我们写日记。虽然大家都写过,但很少有人可以坚持一辈子。这个很少能坚持一生写日记的人里,就有一个叫曾国藩。他甚至到他临死前的前一天,还在写;甚至到眼瞎了,手抖了,甚至也笔也握不住了,但还能坚持写下去。就这份毅力,已让人叹为观止。

当然,在曾国藩自己,他可能并不认为写日记最难坚持,事实上他认为最难坚持的事儿,是他在日记里反复提到的一件事。这件让曾国藩苦恼了小半辈子、甚至让他也觉得是很难坚持的事儿,其实也是很多男人的一个苦恼,就是——

戒烟。

说到戒烟,又要说到遗传。曾国藩年青时染上烟瘾,就是受了他爹的影响。

曾国藩的父亲,叫曾麟书。他虽然是曾家第一个读书人,但也是曾家最不得志的一个读书人。不要说考进士了,就光考一个秀才,也就是取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曾麟书就整整考了十七回,也真是“活到老,考到老”了。后来人到中年,好不容易考上一个秀才,然后心灰意冷,发誓再也不考了,所以他到死都只是一个秀才。他因为科举考试不得志,就一直很消沉,再加上身体也比较瘦弱,所以就当了个私塾先生,曾国藩一开始就是在他爹的私塾里接受启蒙教育的。

曾麟书因为不得志,心里时常烦闷,就养成了一个宣泄的习惯——抽土烟。

请注意,是“抽土烟”,不是“抽大烟”。晚清时候说的抽大烟,是指抽鸦片,而曾麟书抽的这种烟不是鸦片,是当地老百姓自制的土烟。

但这种土烟,说起来不是鸦片,倒也胜似鸦片。为什么呢?因为这种湖南人自种的烟草,就其种植来说,还是非常讲究的。一般都要选择地地道道的沙土种植,平常还要不停地加肥料。都什么肥料呢?一般要用陶末灰、土砖灰,而且都要那种放了很久的那种淘末灰和土砖灰,还有就是鸡粪灰。这些肥灰,功效胜得过化肥!“黑化肥发黑会发挥”,这段顺口溜号称顺口溜之王,这些肥灰种出来的烟草,也可以称为烟草之王。那个劲道,据湖南人自已说,是既恼,又辣,劲头十足,吸上一口,刚学吸烟的能呛个半死,抽上瘾的那就快活似神仙了。这种土烟,岂不是列胜鸦片!

因为老爹有这爱好,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老子不正,儿子也容易歪,曾国藩在十七岁的时候受他爹影响,染上烟瘾,从此,成为了一个标准的烟民。

大概只要是烟民,就都有过戒烟的历史,曾国藩也不例外,而且他的戒烟史还特别有典型意义。什么典型意义呢?曾国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那句话——

“男人戒烟,就和女人减肥一样,永远都有明天!”

曾国藩开始学抽烟的时候,因为他老子也抽,所以也没多管他,所以他也并没觉得抽烟有什么不好。后来他21岁的时候,不跟他爹读书了,等于是转学了,到了一个叫涟滨书院的地方读书。当时涟滨书院的山长,也就是校长,叫刘元堂。刘老师很擅长赏识教育,对并不出众的曾国藩青眼有加,曾国藩就是在这时候立下了一生的远大志向,所以说赏识教育在青少年阶段那是非常重要的。

刘元堂虽然欣赏曾国藩,曾国藩也确实进步非凡,但刘老师、刘校长最不喜欢曾国藩的地方,就是他的烟瘾。有一次,向来对曾国藩和颜悦色的刘老师借题发挥,居然就因为曾国藩抽烟,把他狠狠训斥了一通,说他并无大志,因为一个年青人居然喜欢上抽烟这种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儿,他将来能有什么出息呢?

刘老师这时在曾国藩心目中的地位可不一般,要是另外一个一般的老师就抽烟训他一顿,可能也不会让年青的曾国藩产生那么大的震动。但刘老师不一样,他最欣赏曾国藩,曾国藩当时也最佩服他,越是这样的老师,他的批评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就越大,这也可以看出这位刘老师的教育艺术来。

曾国藩受了他敬爱的刘老师的一顿骂,有如当头棒喝、醍醐灌顶,仿佛听了佛门狮子吼,一下子幡然醒悟,认识到抽烟确实是个恶习。于是他平生第一次发誓戒烟,而且为了表决心,21岁的曾国藩甚至做了一件对他来说可以算是惊天动地的事。

什么事呢?

改名励志。

曾国藩原来不叫曾国藩,他祖父给他起的名字原来叫曾子城,字伯涵,号居武,曾国藩考中科举之前,一直都叫曾子城。曾国藩曾经跟人回忆过,说他这个曾子城的名字,原意是说孔子的学生曾参,也就是曾子,他们曾家的那位老祖宗,曾经居住在武城,所以“曾子居武城”,拆一下,就成了曾子城,号居武。而“国藩”这个名字则是他考中科举之后,他的另一位老师帮他取的。

那么,这个科举前就立志戒烟的曾国藩又改的什么名字呢?

其实,他当时改的是那个“居武”的号,后来一般人都不知道曾国藩曾经有个“居武”的号,但一般都知道他号“涤生”。这个“涤生”的号后来大大有名,一般都称曾国藩为曾涤生。这个“涤生”,就是曾国藩为了戒烟而专门起的一个号。

那“涤生”两字是什么意思呢?

望文可生义,很简单,曾国藩自己解释说:“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全集·日记》)

“涤”就是洗涤污垢的意思,“生”就是获得新生的意思。曾国藩说“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就是说以前那个喜欢抽烟、没有志向的曾国藩,打今儿起,就算死了;说“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就是说我曾国藩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戒了烟,那就宛如新生!

你看这志向,这决心,这勇气,还有这架势,摆得那叫一个足。为此甚至改了名号,可见其决心不可谓不坚决。所以按理说,按他这个改名励志的表现来看,曾国藩的戒烟运动应该会有比较显著的成果。

同类推荐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 中华家训(第三卷)

    中华家训(第三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庄子讲故事

    庄子讲故事

    本丛书从做人的角度全新解读老庄,书中的故事与哲理双双吸引人。本丛书观点独特,文字脱俗,插图亦是一流,实是同类书的样板!庄子本是讲故事的高手,本书作者又通过庄子讲故事,这故事中的故事,不知是蝴蝶化庄周?还是庄周化蝴蝶?本书是《老子说人生》姊妹篇,通过采撷《庄子》原书故事进行哲理发挥,寓含诸多为人处世的智慧写自我修炼的法门。本书就是用亦真亦幻的庄子笔法写成的,不足为大人先生赏,倒不失为一部佐君清谈的闲书。熟书本书,可以在人前夸耀:我懂庄子了!
  • 马克思主义说明

    马克思主义说明

    马克思何许人也?他到底说了些什么?这本小书正是要介绍他的思想、生平与著作,提供一个逻辑清晰而又不失笑点的全面视角,把漫画与哲学、幽默感与整合概括的学术精神相结合,通过其现实性来展现这位反资本主义理论巨匠的思想。 马克思长久不衰的名气正是来自于他对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及其危机的阐释。为了更深一步地了解下去,在本书中我们将读到有关资本的侦探小说——《追忆逝水价值》。我们还将重新追踪资本积累的机制,直到洞悉商品拜物教的秘密。 本书既是一份备忘录,也是一堂导论课程,同时还是一本趣味读物,本书是一个思想与行动的工具箱。
  • 庄子学院:庄子的逍遥处世

    庄子学院:庄子的逍遥处世

    庄子一生都在追求至道,返璞归真,鄙视功名利禄,求得自身的逍遥,庄子的书大多是通过对各家学派的批判,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当今社会,有庄子一样的逍遥心态,会让你保有一份闲适,一份快乐。 中国的哲学源头可追溯到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其中尤以儒、道两家为主流,而庄周的《庄子》可谓是道家思想的杰出代表。 一部《庄子》,成就了多少文人雅士,比如陶潜,比如李白,相信你也会因此过上流水一样自在、行云一样逍遥的人生!
热门推荐
  • 狐狸缘全传

    狐狸缘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战神守护:封天女帝寻夫记

    战神守护:封天女帝寻夫记

    拥有倾城之姿的韩灵患上了一种根本无法治愈的怪病,深爱他的男朋友江浩不离不弃,散尽亿万家财到处寻医问药,毫无进展。一次偶然,江浩听说在神农山中有一座神农崖,崖上生长着一株生命之花,乃是人间圣药,能医治人间百病。历经千辛万苦寻找生命之花的江浩不慎坠崖身亡,躺在医院之中的韩灵似心有感应,伤心欲绝的她毅然取下氧气罩与男友共赴黄泉……“若有来生,我还愿做你妻,与你天荒地老!”“若有来生,无论天涯海角,我要找到你!”
  • 鹿晗—七年记忆

    鹿晗—七年记忆

    都说鱼有七秒的记忆,而我有七年的记忆…七年之后…将会忘掉一切。第一次写,第一章文笔不是特别的好,不过我会慢慢进步的~
  • 熏花草的意义

    熏花草的意义

    主要讲了来自英国的三位公主和法国的三位王子的恋爱的事情和经历的事情
  • 页游之天书奇谈

    页游之天书奇谈

    本小说经由网页游戏《天书奇谈》改编,非游戏刻意宣传所写。---------------------术士?修真?侠客?刺客?嫌游戏技能太LJ,没事,看我给你添油加醋,宠物?太垃圾?没事,随便写一只满天赋变异神兽先玩着。天书奇谈,笑谈天书,玩转网页游戏,锁定小说《天书奇谈Ⅰ》
  • 为什么继续:七班的贱人风云

    为什么继续:七班的贱人风云

    寒冰国、天明国与凤凰界的魔幻绝世之战,源于贱人,三个国度继承者们中的贱人,到底是谁惹起了这场大战,原本平静友好的七班,一个插班生,改变大局,最后依然两败躯伤?
  • 古代戏曲小说研究

    古代戏曲小说研究

    本书精选了徐先生古代戏曲小说研究中最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33篇。这些学术论文对其中的许多重要问题和重要环节提出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体现了徐先生的治学特色和学术贡献。
  • 《我们共同的青春》

    《我们共同的青春》

    以此书纪念我的初中生活。故事可能带一点小白,但大部分属于我自己的故事。不喜勿进。
  • 护送

    护送

    年满18,终于可以接任务出门。作为任务菜鸟,郑晓书很有自知之明的选择了一个芝麻级别的辅助任务,计划出门打打酱油熟悉熟悉外界,结果短程任务竟也一波三折,各种狼狈。虽然最后报酬可观,却也给初出茅庐的郑晓书留下了大大的心理阴影。
  • 大胆王妃:见到本王还不跪下

    大胆王妃:见到本王还不跪下

    搞什么?她只不过拼命地赚钱?这有错啊?天呐!为什么她就倒霉地遇见一群流氓?各位叔叔,行行好,别追了!妈呀,怎么办?跑进死胡同了!她今天一定是出门没烧香,不对啊,她本来出门就从不烧香的。突然她眼前一黑晕了过去,再醒来却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