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0400000033

第33章 日课十二条

32岁的曾国藩,在那个安静的深秋的夜晚,在极其平静且冷静地砸掉了他的烟具、焚烧了他的烟叶之后,回到书房,郑重地写下了一篇小东西。这篇小东西并不能算是一篇文章,但这篇小东西后来非常有名,它的题目叫“日课十二条”。

什么是“日课十二条”呢?

说白了,也就是曾国藩为自己立下的十二条军规。

先来看一下这十二条军规的具体内容:

第一,主敬:整齐严束,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第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第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第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看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第五,读史:廿三史每日十页,虽有事亦不间断。

第六,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为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写日记,须端楷,凡日间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需一一记出。

第七,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

第八,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第九,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第十,保身:谨遵大人手谕,节欲、节劳、节饮食。

第十一,作字:早饭后作字,凡笔墨应酬,皆当作功课。不可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第十二,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这十二条军规,就是曾国藩著名的修身养性十二款,也是他每天必做的十二条功课,所以叫“日课十二条”。

你看曾国藩对自己做出的这十二条要求,细读一下,还真是很有意思。我个人最感兴趣的反倒是他的最后一条——“夜不出门”。看来,曾国藩也是坚决杜绝过灯红酒绿的夜生活的。我们现在的很多官员,很多商人,至少可以在这一条上多学学曾国藩。

但有人可能会说,写计划谁不会啊?别说写十二条,就这种东西,我写二十条也不难。

这话倒不假,随便整出几条对自己的要求来,这种事儿,我们大多数人都干过,只是后来都没怎么兑现,所以渐渐的也就忘了,也就不当真了。所以曾国藩如果只是写写而已,他就是再写120条,我们也没有必要来说它。问题是曾国藩的十二条军规,这十二条对自己的要求,自打他在这个戒烟的深秋之夜写下来之后,终其余下的一生,他几乎是极其完美地做到了。这就是曾国藩最惊人的地方,这也是曾国藩一生修身养性最大的能耐,他自己总结为一个字——

恒!

恒心的恒。恒常的恒。

曾国藩说过一句名言,“人但有恒,事无不成。”(《全集·诗文》)就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意思。什么事最难?戒烟瘾,戒鸦片瘾,戒毒瘾,这类事儿最难。对于曾国藩来说,戒烟瘾也确实难,要不他也不会整整为此反复了十几年。

但让我们奇怪的是,他这个“日课十二条”里有戒乱说话,有戒夜生活,却为何独独没有戒烟呢?

我以为,原因有三。

一是此时的曾国藩认识到了只要守得住一个“恒”字,烟自然能戒掉。而他就是在这样一个夜晚,对“恒”字的认识上升到了一种境界。这时候他是真的“涤生”了,也就是真的彻底告别了过去,在人生境界上开始了崭新的篇章。他整个戒烟过程的安静与冷静,就可以看出他心态上的升华,所以他在内心深处对这次平静的戒烟充满了绝对的自信。果然,这一夜之后,曾国藩真的彻底戒掉了烟瘾,一生再没生犯,算是彻底摘掉了烟民的帽子。

二来,我想,曾国藩戒烟这事对他自己来说也实在是太过艰难,光表态就不知道有多少次,所谓“于无声处听惊雷”,估计他自己也怕再通过写下来的形式来表达戒烟的决心了。这时候反而是越不需要写下来,越不需要明说,才越能表现他暗自里难以比拟的决心。

第三就是这时的曾国藩大概已经从单纯的戒烟痛苦里摆脱出来了,或者说超越了。他开始思考的是如何戒烟,现在思考的已经是如何通过一个“恒”字来真正达到人生的自省与超越。如果一个“恒”字能做到,戒烟也就自然不是问题,反倒变成了小儿科。

就在这样一个夜晚,就是写下“日课十二条”之后,曾国藩的人生境界有了一个质的升华。他的“吾日三省吾身”,从此不再是一种自我要求和自我期望,而是变成了一种生活习惯。这种以自省为生活内涵的生存方式,才是他们曾家老祖宗曾子所标举的“自省论”的关键内涵。

所以我们通过对曾国藩的学习,也可以发现人生有这样的三层境界,可以简练地总结为“三自”:

首先要“自立”。也就是要独立思考的能力,要能立志,这是年轻时就应完成的人生第一层境界。

其次要做到真正的“自信”。这种自信不应该是一种盲目的自信,不是凭一句“我能”就想当然去包打天下的自负与自夸。而是要能根据现实条件,做出准确的分析与判断,并确定可以驾驭现实的自信。这种自信是有了一定人生阅历和社会阅历之后的自信,所以应该算是第二层境界。

第三层就是“自省”了。这种自省就是曾国藩戒烟后,写下“日课十二条”后所达到的境界。这时候的他以自省为生活的方式,这样的人生就会很容易地获取到真正的属于现实的智慧,从而能保证你的人生可以做到真正的生生不息,永不止步。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曾国藩的家训?就是因为这些东西是他在进入人生第三层境界,也就是自省境界后,最为具体而丰富的表现。这些东西最大限度地展现了曾国藩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所以他自己才会拿这些来教育后代。再加上后来的事实已然证明了这种教育效果的有效与理想,所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到他的家训宝库里汲取一些能为我们所用的精华呢?

事实上,通过曾国藩的例子,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在建功立业的过程中,在实现人生理想的过程中,最大的敌人,其实不是社会,也不是你的对手,而是——你自己。

所以,魏晋时有位大名士叫殷浩,他就曾经说过,说自己原来努力奋斗,总觉得是在“与世周旋”,后来才发现,其实人生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不是“我与世周旋”,而是——

“我与我周旋”。

“我与我周旋”的结果怎样,也就决定了你会有怎样的人生的价值。

同类推荐
  • 荀子的辩说

    荀子的辩说

    荀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争的时代。在这种战争的背后,有一种更隐秘的“战争”,即诸子之间的激烈论争。从战国儒家的角度来看,论争主要表现为他们对其它学说的批驳。而荀子对诸子的批评更加广泛。由于其批评更具体且富于理性,因而更像是论辩(尤其对墨家)。在论辩中,他建立了一个低于儒家立场的价值平台,试图从这个非独断性的平台出发,通过一种更为对等的“讨论”,最终达成在观念上维护日渐衰落的传统生活方式(礼)的目的。
  • 品读老子领导之道

    品读老子领导之道

    知者不言——不显耀聪明才是真聪明、祸福相依——遇福不骄、遇祸不馁、美行可以加人——高尚的品行能赢来高超的地位、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能成就大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立大志无畏起点低等。
  • 菜根谭(第八卷)

    菜根谭(第八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开心国学

    开心国学

    本书以儒家、道家及诸子百家思想为立足点,从《论语》、《孟子》、《中庸》等儒家学派的代表作中,选取其关于学习、立志方面的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提供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树立坚定、自信的信念,从小奋发图强;从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作品中,精选出帮助青少年加强自我修养,提高综合素质的内容,引导孩子正确对待人生,提高思想觉悟,激发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和塑造独立自主,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人格和价值取向;从《孙子兵法》、《墨子》、《韩非子》等诸子名家作品中,选取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处理日常生存问题,提供指导和借鉴。
  • 谁终将声震人间:跟尼采学自我激励

    谁终将声震人间:跟尼采学自我激励

    尼采在一首诗中写道:“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他从来都是一个面对世人冷遇及逆境仍能保持意志力强大、内心坚毅的人,而对于身后的声誉他也是充满信心的:“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20世纪的序幕刚刚拉开,尼采在受尽精神疾病折磨后溘然长逝。然而正如他所预言的那样,不久之后,尼采的思想逐渐被发掘并得到重视。
热门推荐
  • 倾世红颜:天命小萌后

    倾世红颜:天命小萌后

    她意外穿越,本想找齐7颗灵珠回家,奈何阻碍重重,先勉强做个有钱有权有人的三有好青年吧。他,帝国云王殿下,天赋卓绝,腹黑霸道,却另有一重神秘的身份,以复国为己任。她本是他相中的一枚棋子,却在他的地盘上玩得风声水起,要钱有钱,要权有权,要人,身后跟着桃花一朵朵。他忍无可忍,咬牙切齿:从来没见过这么嚣张逍遥的棋子,从此缠上了她。他低眸凝视,温情脉脉:“若若,这一生,我只会爱你一个人。”她眨眼:“然后呢?”他霸道扬眉:“让你身边的那些男人统统滚蛋!”南若顿时无语,男人太霸道,辞职不干行不行?
  • 上古天谕

    上古天谕

    数百年来,九黎大陆来一片祥和,百姓安居乐业,神人逍遥自在,妖魔销声匿迹。然而,美好的和平总是短暂的,就在大陆千年之际,突然天生异象,百兽狂躁,人心恍惚,一时之间莫名的恐慌笼罩在这片大陆之上,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则古老而神秘的预言....一个在穷山恶水中长大的少年为了寻找失踪的义父从中走出,一切从这里开始!请看伽蓝长风作品《上古天谕》
  • 左剑魔尊

    左剑魔尊

    以一只右手,换取一把旷世神剑。因一种秘术,引得世人竭力追杀。报血仇,戏美女,引祸乱,战天下。徘徊在生死间,无所畏惧,披荆斩棘;争的是一口气;拼的是一条命;一代奇才,且看他如何傲世九天!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节俗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节俗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
  • 校园新传说:终极插班生

    校园新传说:终极插班生

    哥被逼无奈重新进入校园,新一代学校霸王就此诞生!!泡泡校花,与女老师玩玩暧昧,哥的生活竟然如此多姿多彩!~哥就是终极插班生,校园新传说!!!
  • 九道龙尊

    九道龙尊

    。。。。。。。。。。。。。。。。。。。。。。。。。。。。。。。。。。。。。。。。。。。。。。。。。。。。。。。。。。。。。。。。。。。。。。。。。。。。。。。。。。。。。。。。。。。。。。。。。。。。。。。。。。。。。。。。。。。。。。。。。。。。。。。。。。。。。。。。。。。。。。。暂无
  • 隐龙啸天

    隐龙啸天

    乡村少年,遇到神秘老人,成为弟子,进入到梦寐以求的门派,却爱上圣女,他们私定终生,本以为可以成为神仙都羡慕的伴侣,但是。——天地混沌,万物初开,天降十宝,他手握三尺铁刀,笑傲三界六道,只为当初的一个誓言,红尘千百万,只为和伊相依相守,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斗转星移。
  • 人类奇闻(走进科学)

    人类奇闻(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花千骨之爱不要理由

    花千骨之爱不要理由

    我爱他,我可以为她付出一切--花千骨我爱她,我可以为了她放弃天下,上一世,我负了她,这一世我绝对不会让任何人伤害她。--白子画三生三世,永世情缘
  • 孔子大智慧(全集)

    孔子大智慧(全集)

    以《论语》为最高经典的儒家学说,不但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波及到亚洲共他地区乃至西方国家。一些西方学者曾预言:"人类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须到中国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由此可以看出,以《论语》为最高经典的儒家学说,不但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已经波及到亚洲其他地区乃至西方国家。孔子的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论语》里,当站在历史的风头浪尖,《论语》中的某些思想始终都有超前性,其魅力是世界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