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0400000057

第57章 奇异的征服(2)

容闳不能效力于太平天国,他也不想效力于腐败的清政府,所以有一段时间,他开始专心地做茶叶生意。因为九江是中国著名的茶叶中转站,所以容闳就在九江做茶叶生意。这一时期,他收到了好朋友李善兰、华蘅芳的多封来信。

什么信呢?

催促容闳去见曾国藩的信。

这时候,李善兰、华蘅芳作为曾国藩手下,也是当时中国最顶尖的科学家,都成为了曾国藩的贴心幕僚。他们了解容闳的才学,就向曾国藩推荐。曾国藩从谏如流,一听就几次三番催李、华等人一定要把容闳请到他的幕府来。

容闳并不了解曾国藩,也摸不清底细,所以并不想去。可架不住李善兰、华蘅芳等人一再催促,想想去见一面也未尝不可,要不行的话就跟上次一样,再溜走就是了。所以他很勉强地来到安庆,来见当时已经是两江总督、东南第一重臣的曾国藩。

按容闳的理解,洪仁玕好歹还接触过西方先进的文化,所以跟自己还是有共同语言的。而曾国藩号称理学正宗、一代大儒,又是腐败的清王朝的重臣,肯定跟自己没什么共同语言。所以他打定了主意,不能像上次一样,把心里话都说出来,自己能不说就不说,能少说就少说。

结果,等到真的见面了,曾、容的一场秘谈既在容闳意料之中,又在容闳的意料之外。

容闳在他的自传里记录下来了这次有趣的见面。

曾国藩客气地把容闳迎进总督府的厅堂落座后,就不说话了。当时李、华等人退下,厅堂里只有曾、容两人。容闳回忆说,这个名震天下的总督大人坐在我对面,很长时间也不说话,只是一直微笑地看着我,这样足足有好半天的时间。

你看,《清史稿》说曾国藩观察人喜欢先盯着人家死看半天,看来倒不是传言。

容闳又说,曾国藩的眼睛很独特,他开始仔仔细细地打量我,后来就只盯着我的眼睛看。我开始被他看得有些紧张,渐渐也就不紧张了。

然后,容闳也盯着曾国藩看,两个人从对方的眼睛里都好像读出来了一些什么。

这样过了好一会儿之后,曾国藩终于开口说话了,他笑着问容闳在国外读了几年书。容闳也不多说,就问就答,简单应付。曾国藩一听又沉默了,过了一会儿,他又突然直接问容闳:“你希望就任军官之职吗?”

容闳反应也很快,当时就说:“如果我具备军官资格,当然乐意。但我从未学过军事学。”这意思可就是拒绝了。

可曾国藩还是谈从军的事,他说从相貌、骨相、眼神都可以看出来,容闳是一个勇敢且具备指挥才能的人。

这下,容闳以为曾国藩一定要让他从军,所以坚决表示自己没有丝毫的军事经验,恐怕带不了兵、打不了仗。

在容闳表过态之后,曾国藩神秘地笑笑,然后随便寒喧了几句,这次重要而短暂的初次见面也就结束了。

容闳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回去之后就跟李善兰说了自己的困惑,说曾大人为什么非要我带兵呢?

结果李善兰一听容闳说了他跟曾国藩的谈话内容就笑了,说这样太好了,曾大人肯定要重用你,你的报国理想啊,一定有着落了。

原来,曾国藩识人有个原则,他说:“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适用也……吾生平好用忠实者流”。(《全集·书信》)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他的才学,但一个人能否真正可堪重任,最终还要依赖这个人的品质与品格。

他第一次见容闳,倒不是要考察容闳的才学到底怎样,因为容闳的才学他早通过李善兰、华蘅芳这些人了解到了。况且容闳擅长的是西方的科学,这一点曾国藩更是一窍不通,他怎么可能去考察容闳呢?他要考察的是容闳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或者说,他是不是一个意志坚定、并有追求、有抱负的人。

因为当时到湘军来的,大都希望在乱世里谋出身。治世里谋出身当然求功名,乱世里谋出身当然求军功。所以,来的人大都希望带兵。若能带兵,则易立军功,自然就有出头之日。当时,为一己私利而来曾国藩处求用的人才大都不外如是。容闳不求带兵,给兵也不带,说明他并非求私利而来。既非为求私利而来,自然是怀揣着理想的“忠实者流”。

结果,不过简短的见面,总共也没说几句话,曾国藩对容闳就有准确地把握。他紧接着第二次、第三次再约见容闳,就不再提什么带兵打仗的事了。

曾国藩开门见山地问容闳,就你的报国理想来看,当前最实际的事是干什么?

容闳虽然一生的理想是教育救国,可此时他吸取了跟洪仁玕见面的教训,还不想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曾国藩考察容闳,容闳也想考察曾国藩。他直截了当地提出,当前中国最实际的需求莫过于建工厂,建能制造机械的工厂,也就是机器厂。

对西方工业革命并不了解的曾国藩,在听了容闳的建议之后,当即拍板,筹建中国第一个机器制造厂,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江南制造局”,并立刻筹款六万八千两白银,由容闳全权负责,到美国去购买能够制造工业机械的机器。

容闳这一下感动万分,突然在心中燃起了工业救国、实业救国的梦想。

当然,他并没有放弃教育救国的梦。这时他虽然对曾国藩已十分信服,但还比较谨慎,依旧没有对曾国藩和盘托出自己的计划。后来,在他买回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机器并帮助筹建了江南制造局之后,他认定了自己要跟着曾国藩洋务运动的步伐走下去的信念。这时,他把教育救国,选派留学生的计划和盘向曾国藩提了出来。

和当初支持容闳出国买机器一样,曾国藩二话不说,拨钱拨款,全力支持容闳的留学生计划。于是,在曾国藩的支持下,在容闳的全力主持下,清政府第一次选派了三十人的留学幼童。他们中间很多人在经受欧风美雨的熏陶后,后来学成回国,很多人都成了中国矿业、铁路业、电报业等各行各业的先驱人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从这种教育成果来看,容闳与曾国藩都可以说是丰功至伟。

所以,容闳一生都非常感激曾国藩,是曾国藩帮助他完成了人生的理想。

但我们知道,并不是曾国藩背后的那个清政府感动了容闳,而是曾国藩本人征服了容闳,那么,容闳这位受过西方先进文化教育的耶鲁高材生,怎么就被曾国藩征服了呢?

放下容闳,我们再来说李善兰。

李善兰是中国近代史上顶尖的数学家。英国人评价他是用自己独特的方法研究到微积分的人,也就是说李善兰是近代中国由初等数学向高等数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李善兰无意科举考试,却对数学一生钟情。他中年以前最大的志愿就是翻译完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事实上,明代的科学家徐光启和传教士利玛窦曾一起翻译过《几何原本》,但只翻译了一半。李善兰穷尽半生的光阴,继承徐光启的遗志,终于把《几何原本》全部翻译了过来。

可翻译过来之后,要刊印成书的时候,李善兰发愁了。因为他一生致力数学研究,家无余财,根本无法把书印出来。

现在好不容易把这本数学名著翻译了出来,却没钱刊印,真是五斗米憋死英雄汉。后来,还是在朋友的帮助下,这本《几何原本》终于印了出来,但印得很少。可问题是当时天下不太平,这书才印出来没多久,结果连书和印板都毁于战火了。

这时候李善兰听说曾国藩广纳英才贤士,就来投奔曾国藩。

奇特的是虽然李善兰这时还不太有名,但曾国藩居然听过李善兰的大名,对李善兰待之如上宾。李善兰是科学家,是个标准的知识分子。是知识分子就有几分知识分子的迂劲,他第一次见到曾国藩,别的话不说,上来就问:“曾大人能不能帮忙?”

曾国藩问要帮什么忙。

李善兰二话不说,从行李里把厚厚的《几何原本》的翻译稿拿出来直截了当地递给曾国藩,说:“我要重新刊印此书!”

曾国藩拿在手里仔仔细细地翻了一遍,根本看不懂。

可虽然看不懂,曾国藩却突然哈哈大笑,说没问题。当即拿出自己官俸,立刻请人为李善兰重新刻印这本《几何原本》。而且不惜成本,大量刊印。

这一下,李善兰士为知己者死,从此对曾国藩是死心塌地。在引进容闳、建造江南制造局、为曾国藩造新式轮船、甚至洋务运动上都殚精竭虑,费尽了心思。

也正是因为有李善兰、华蘅芳、容闳当时这批最优秀的知识分子和科学家的帮助,曾国藩开启的洋务运动也才渐渐有了真正的实绩。

同类推荐
  •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被认为是宋明儒学的殿军,在晚明儒学史上独树一帜。本书从对刘宗周哲学体系内在逻辑分析入手,将研究推至思想家本身,希望借此能呈现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人格结构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尝试通过刘宗周人格结构的内部机制来解说其心性哲学,以期能够更真切地体认他的思想。本书认为,刘宗周的心性哲学是将理学的内容注入心学体系之中,使客体之理变为主体之心,客观之理成为主观之意,由此统一心学和理学,其实质是以理入心,进而以理代心。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
  •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上下册)》中国第一位哲学家是老子,被称为“哲学之父”;他著的《道德经》,被尊为“万经之王”,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哲学体系,处于主干地位。当年的老子是怎样著这部博大精深的《道德经》呢?尽管《道德经》的注释本不下几百种,但没有一本能解开老子是怎样著经之谜的。这部书的出版,正好填补了这个历史空白,对研究道家学说是有益处的。
  • 通往智慧之路

    通往智慧之路

    本书以“问题”为线索理解当代哲学的学术规定,以“热点”关注连贯哲学与生活,力图深入浅出地讲授当代哲学热点问题的流变。全书共12讲,包括“如何理解当代哲学热点问题”、“什么是当代哲学的终极问题”、“正义为何显得如此重要”、“如何在认生哲学中理解幸福”等。
  • 老子智慧讲座

    老子智慧讲座

    本书介绍了在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论体系中,《道德经》占据了十分特殊的位置,老子提出许多重要的哲学思想,它是中国古典哲学这个体系的基础。
  • 论语·孟子

    论语·孟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
热门推荐
  • 破茧成蝶1

    破茧成蝶1

    一个男人水性杨花般的爱恨情仇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一名人民警察的睿智与机敏彰显了社会的正义。小说贯穿了主人公文春南下打工的情感经历;他依靠女人上位,入赘豪门,成为那个时代的新贵;随着他的至爱一个个死去,他变得万念俱灰…。通过方剑的巧妙断案,黑帮和保护伞被摧枯拉朽…郑重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小说所使用的真实地名和人名,仅为写作方便,不针对任何单位和个人!望请读者原谅!
  • 轩辕神武

    轩辕神武

    看林轩,如何从一个“灵魂弱者”,变成一个强者。
  • 逆天伏魔录

    逆天伏魔录

    杜小心,一个身怀玄阴绝脉、贼里贼气的乡野少年,在机缘巧合下习得茅山奇门遁甲和神鬼之术,从此人生轨迹发生骤变!时值北宋末年,天下大乱,为夺九州权柄,妖邪粉墨登场,杜小心为保炎黄血脉,毅然转战万里江山,纵横七国,收窃脂妖兽,激战青须鬼王,殿斩西夏王子……
  • 次元旅行神

    次元旅行神

    儿时的梦境,变为真实!擦!!!我有了一个是神明的姐姐!操蛋的人生开始了!!
  • 那些年,我曾错过的女孩

    那些年,我曾错过的女孩

    他、叶广乃是个学习烂到爆、叛逆至极的坏学生。(乃少群:143987099)她、朱芳菲是个品学兼优、性格温情的好学生。读书期间,风度翩翩的他喜欢上了花容月貌的她,于是开始拼了命去追求她,为了他不惜和同学斗嘴、得罪老师。叶广乃是个幼稚至极、特爱搞怪的男生,而朱芳菲是个比同龄都略有成熟、大大咧咧的女生。于是他们完全不同的人上演了一场怎样轰轰烈烈、爱恨情仇的故事。最后,他们的感情出现了危机,朱芳菲喜欢上了别人,最后他们能否藕断丝连,回到最初的恋人关系,还是分手呢?本书是作者大部分亲身经历的故事、里面包含有搞笑、、爱情、雷人、青春、更有男人之间的巅峰对决。
  • 噬灵异兽录

    噬灵异兽录

    夜晚,一轮明月缓缓升起。“我不是神,不能主宰世界。但我能吃掉任何看到、听到亦或是闻到的东西。”
  • 六十七个词

    六十七个词

    《六十七个词》通过六十六个碎片化的词语,讲述了一个城市孤独男人锦一的爱情故事。他在自我幻觉与现实生活里徘徊,在自己的爱情记忆中寻找真相。最后,他意识到,不管自己多么用力地把想象的画面还原为现实,现实却依旧模糊。档他整理好记忆,却错愕地发现,记忆里只有一个女人的名字,就是邵娅,只有一个女人的身体,却是田小溪……作者运用了大量加法,把不同的人的人生经历放在同一个人身上,试图还原一个人的记忆真相。他甚至往真实的生活里加入大量幻觉,尝试以幻觉打败真相。作品以另类的写法阐述了模糊主义的观点,爱情只是一种想象。
  • 其实你倔得像头驴

    其实你倔得像头驴

    喜欢你,就像我喜欢吃草莓,给我草莓片不行,给我草莓糖不行,我只爱吃草莓,你就是你,无论是谁都替代不了你,和你打打闹闹,互骂掐架,随后再对对方说一句,老子就是喜欢你,都是那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两个奇葩最终还是在一起了,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很美,认真读完,谢谢
  • 改变人生最重要的120个定律

    改变人生最重要的120个定律

    本书以大量案例为佐证,归纳出涵盖命运、生活、处世、财富、职场、创业、团队、两性等诸多内容的120个定律。
  • 女王重生之霸气归来

    女王重生之霸气归来

    有这么一个人,他默默地等了她7年,默默地守护她,爱着她。而她,却在等另一个他,也等了七年之久。辜负了对方,同时也辜负了自己。时光匆匆流逝,现在蓦然回首,已经变得物是人非。但不变的,是他们共同爱着的一首歌——《爱你》。很久以后海和天还在一起,很久以后鱼和水还在一起,草长莺飞,花藤小筑,我只要我们永远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