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55200000015

第15章 纪委来了,局长不见了(2)

田晓堂震惊不已。他觉得刘向来所言不虚,却又不想轻易苟同。

刘向来吃了几块水果,又说:“你落得这步境地,我一点也不奇怪。我奇怪的是,包云河明明知道你在阳奉阴违,为什么不当面阻止你,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装糊涂,只是在背后偷偷做手脚。他完全犯不着这样煞费苦心嘛!”

田晓堂说:“这个疑问,我一直也没弄明白。”

刘向来蹙着眉头,猜测道:“莫非包云河认为你是唐生虎的人,所以投鼠忌器,不敢……可又不太像啊!”

田晓堂说:“我曾考虑过,他这样做,是想给我一个机会,等我幡然醒悟。”

刘向来说:“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不过我想会不会有另外一种可能,包云河虽然反感你不听他的招呼,但他内心深处,还是很欣赏你这种敢想敢干的锐气和胆量。虽然你冒犯了他,但他对你还是给予了极大的宽容。或者说他内心其实也是矛盾的,所以他没有武断地阻止你。也许,他是想借这个机会来考验你,观察你,看你怎么应对他设下的重重障碍,借此磨一磨你的棱角,给你淬一淬火,也让你吸取些教训……”

田晓堂对刘向来敏锐的洞察力感到吃惊。他想了想,觉得刘向来的猜测不是没有可能,但可能性似乎又不太大。他就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刘向来却说:“这世上最复杂的是人心,而领导的心思尤为复杂,我们切莫简单地、想当然地以己之心去度领导之腹啊!”

田晓堂点了点头,若有所思。他忽然想,刘向来心机如此之深,对人情世故如此了然,考虑问题又如此缜密,如果把心性还磨炼一番,把那份傲气还去掉一些,并一心经营仕途的话,在官场上只怕会吃得很开的。

过了几天,田晓堂还在回想那天和刘向来的一番长谈。他对刘向来的一些观点本来是不以为然的,但思来想去,想法又有了些改变,认识到官场无处不在的潜规则正是那样可怕,潜规则的力量是强大的,某个人根本无法抵挡,更无力改变。只有适者才能生存。否则,就会被孤立起来,甚至淘汰出局。意识到这一点,他就感觉异常痛苦,也十分无奈。

为了排遣心头的郁闷,田晓堂晚上待在家里,就随手翻翻《菜根谭》、《阅微草堂笔记》一类杂书。这天他再次读到那句警言:“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偾事失机者,必执拗之人。”联系自己,不禁感慨良多。他想,不怪刘向来说他理想化、书生气,反省自身,他为人做事还真是缺乏一点虚圆灵活。而一味愚顽固执,不知变通,就难免在现实中处处碰壁。或许,只有懂得适当地灵活变通、虚心圆转,才能妥善地处理各种复杂的事情和人际关系。这里面有个“度”的问题,有圆无方的圆滑乖巧,有方无圆的固执死板,都是不足取的。要把握好这个“度”,学问只怕还大得很呢。

读了些书,又思忖再三,田晓堂渐渐冷静下来。他想,不管内心有着怎样的挣扎,对自己作某些调整,对世俗作一点妥协,看来是非做不可的。而眼下,修复自己和包云河的裂痕,抹除两人之间的阴影,已成了当务之急。

田晓堂跑了一趟戊兆,回来就向包云河作了汇报。包云河得知前期各项工作已基本完成,“洁净工程”完全可以按期开工时,显得十分高兴,微笑着说:“这就好,这就好。这些天可把你辛苦了。”

田晓堂说:“这是我份内的工作,谈不上多辛苦。只是我有些事情做得不够好,辜负了您,还请您多多包涵。”他算是含蓄地表达了认错道歉的意思。

包云河自然听懂了他的话,哈哈一笑说:“谁也不是圣贤,哪能保证不出一点儿偏差。知错即改,就是好同志嘛!”

田晓堂顿生感激。包云河今天既没有晾着他,也没有对他说半句责怪的话,看包云河的态度和说话的口气,显然已经原谅了他。田晓堂就觉得心头郁积多日的压力,一下子释放了大半。当心情轻松下来,他忽然又为自己心头冒出的这份感激感到羞愧了。他感激包云河什么呢?他真的认为自己犯了多大的错儿?

包云河又和他扯了一阵闲话。田晓堂看出来了,包云河今天的表情格外舒展,心情显然是不错的。看着包云河和自己说笑,田晓堂竟从那张脸上找到了一种慈眉善目的感觉。他不由神思恍惚起来,真不敢相信,当年那个因作风粗暴被拆迁户骂作“包霸天”的人,在不久前为对付他的“大逆不道”使出那么老到手段的人,就是眼前这个看起来一脸慈祥的包云河……

从包云河办公室出来,田晓堂突然想起了一种叫豪猪的动物。据说在寒冷的冬天里,豪猪们需要挤在一起取暖,但各自身上的刺迫使它们一触即分,而御寒的本能又使它们聚到一起,疼痛则使它们再次分开。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它们终于找到了相隔的最佳距离——在最轻的疼痛下得到最大的温暖。

田晓堂想,官场中人的相处艺术,跟豪猪们的生存之道还真有些相似的地方。找到并保持那个不远不近的最佳距离,只怕是十分重要的。

2、纪委来了,局长跑了?

机关是繁衍流言的温床,往往无风也会起三尺浪。李东达跟包云河吵的那一架,已过去了老长时间,田晓堂以为没事了,再不会有人提起了。不想一夜之间,这件事又被机关干部们神神秘秘而又兴致勃勃地悬在嘴边了。不过,这回的说法全变了。说那50万元工程追加款原本不应追加,是郝局长和李东达得了村里的好处,才不讲原则,送了这个不小的人情。包云河之所以迟迟不签字,是要抵制这种不正之风。后来那个村支书一气之下,铤而走险,以向纪委揭发相威胁,李东达惊惶失措,狗急跳墙,才和包云河大吵大闹,包云河为了保下李东达,才不得不违心地签字拨款。这种说法一传开,包云河原来因这事造成的负面形象一下子彻底扭转,摇身变成了一个敢于坚持正义和原则,勇于与贪腐行为作斗争的领导干部,而且还是一个心胸豁达,富有人情味的人。这样,包云河既可敬,又可亲的高大形象便呼之而出了。而李东达却惨了,从侠肝义胆的英雄跌落成了一个贪污受贿、鲜廉寡耻之徒,若不是包云河高抬贵手,只怕早就进去了。最不幸的是郝局长,人早已化作了轻烟,却因这事又被揪了出来,烙上腐败分子的标签,让人们肆无忌惮地嚼来炒去。

田晓堂对这些流言却将信将疑,觉得其中的破绽不少。他怀疑这种传言的出笼,是包云河在背后进行了操纵。包云河绝不会容忍李东达占据上风,他必然会选取适当的方式反戈一击,却不露一点马脚。俗话说,流言止于智者。如果人们善做智者,那么谁想借流言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恐怕不那么容易。可惜,如今人们都做不来智者,他们对流言津津乐道却又懒得去明辨真伪,愿意充当推波助澜、助纣为虐的角色,这样一来一些流言尽管颠倒黑白,却能飞速传播。大家都在谈论,便三人成虎,以讹传讹,谎话成了真理,舆论攻势不断升级,当事人纵然长有一百张嘴,也辩解不清了。田晓堂暗暗观察李东达,发现他这些天眉头紧锁,脸色铁青,走路时脚步疲沓沉重。显然,甚嚣尘上的流言,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压力。田晓堂不由对李东达生出了一些同情,真想找个机会对他说几句宽慰的话。可当他碰上李东达,宽心话已溜到了嘴边,却并没有吐出来。他猛然又意识到,祸从口出,对李东达说话一定要谨慎,不然就有可能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谁也没有料到,这一流言很快就烟消云散了。原来,马上又出现了更具轰动效应的话题:市纪委进驻到局里来了。市纪委带队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刘向来曾提起过的那个纪委常委柳凡福。

柳凡福一行来局里的第一天,和局班子成员开了个见面会。柳凡福在会上介绍了情况,板着个脸说:“我们这次来,主要是调查老郝的一些问题。事实上,外围调查我们早就在做了。现在,调查正在逐步深入,我们认为有必要到局里来,作进一步的核查和深挖。望在座的各位局领导能正确对待我们这次办案,组织全局干部积极支持配合……”

包云河连忙笑着表态:“请柳常委放心,我们一定大力支持你们办案。你们有什么要求,请只管提出来,我们尽力满足。”

柳凡福说:“也没有其他要求。我们纪委下来,可不像组织部那么受人欢迎。组织部给大家发帽子,而我们却是摘帽子的,组织部是喜鹊,我们纪委是啄木鸟,不讨人喜欢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大家放心,我们这次只搞老郝的问题,不扩大范围,请大家不要有什么思想包袱,更不要影响到正常工作……”

包云河笑得更加灿烂,说:“你们到局里来办案,充分体现了市纪委对我局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机会难得啊,希望你们在办案的同时,也对我局的各项工作给予指导和监督,督促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田晓堂听着两人说话,悄悄观察包云河的表情,他注意到,当柳凡福说办案“不扩大范围”时,包云河脸上的皮肉一下子松弛了许多,笑意竟像花儿一样绽放开来。他下意识地侧过头去看李东达,悄然发现李东达的嘴角似乎挂着一丝不易觉察的冷笑。田晓堂心里就咯噔了一下。

见面会后,包云河将田晓堂叫到办公室,对他交代道:“纪委可得罪不起,我们一定要搞好服务工作,高标准地接待柳常委他们。这事请你负一下责,千万不能出半点纰漏!”

田晓堂答应道:“好吧,我这就去找柳常委。”

田晓堂来到小会议室,柳凡福和他手下几个人正在那里商量工作。田晓堂笑道:“柳常委,包局长安排我来为大家搞服务。你们有哪些事需要我们配合,请只管吩咐。”

柳凡福还是板着个脸,说:“你先帮我们弄一份干部花名册,包括局机关全体干部,二级单位和县局的班子成员,把职务和手机号码都写上。”

田晓堂连声说好,准备马上就去落实这个事。柳凡福却叫住他,说:“你别急着走,听我把话讲完。我看我们蹲在局里办案不大方便,也会影响你们的工作,不如这样吧,你到宏瑞开几间房,我们去那边办公,吃住都在酒店里。”

田晓堂有些吃惊,宏瑞大酒店是云赭唯一的一家五星级酒店,一连多日吃住在那里,费用自然不菲。但他又知道,柳常委既已开了口,这事就不容商量,必须照办。便连忙说:“行啊,我现在就去联系。”

市纪委工作组才来了两天,田晓堂就得到消息,那个像蚂蟥一样的老林已去宏瑞大酒店,向纪委的同志告了包云河的恶状,一口咬定包云河在“三清工程”中受了贿。老林充当举报人的角色,让人总觉得有些滑稽,不那么可信。可紧接着,又有传言不胫而走,说是纪委工作组核查郝局长在“三清工程”上的有关问题时,还真的牵扯出了包云河。据说,包云河的问题甚至比郝局长还严重。包云河去年具体主抓“三清工程”,说他在其中捞了不少好处,这种怀疑也不是没道理。但究竟有没有这回事,其实谁也说不清楚。不过,包云河的不寻常表现,却又让人觉得传言不是空穴来风。

自从那些传言流出后,包云河脸上一直就没见个太阳,他也懒得下去检查工作了,经常一个人关在办公室里,不知在忙些什么。这天,田晓堂为“洁净工程”启动仪式的事情去找包云河汇报,却不见他在办公室。田晓堂给付全有打电话,付全有不接,又打第二遍还是无人接听,田晓堂便猜测付全有可能是在开车。为安全起见,包云河明确要求付全有开车时不要打电话和接听电话。田晓堂犹豫了一下,只得直接打给包云河。电话马上就通了,包云河问他有什么事情,田晓堂简短地作了汇报,包云河在电话那头沉吟了片刻,说:“我这两天有事外出,启动仪式干脆就推迟几天吧。”说完匆匆挂断了电话。

田晓堂有点纳闷。包云河前些日子几乎天天催钟林他们的进度,正当一切准备就序,他却又不着急了。莫非,一个捕风捉影的传言,就让包云河乱了方寸,连工作也没心思抓了?

一连几天,包云河连同付全有都没有露面,就像人间蒸发了。机关里一时谣言四起,大家都在悄悄议论包云河的去向,说什么的都有。这天王贤荣送来一份文件给田晓堂看过后,忽然问:“田局长,近两天你跟包局长联系过吗?”

田晓堂抬起头,说:“还是前天和他通过话。怎么啦?”

王贤荣欲言又止,见田晓堂含笑望着自己,才说:“包局长出去好几天,也不知去哪儿了,难怪大家都议论纷纷。”

田晓堂不接他的话茬,只是说:“机关这种风气很不好,大家不琢磨事,却爱瞎琢磨人,不钻研工作,却爱乱谈论领导!”

王贤荣笑道:“关键是机关里人浮于事,闲人太多,大家无事可做,闲得发慌,只有搬弄一下领导的是非,找点乐子,打发无聊的时光。”

田晓堂觉得王贤荣说的有些道理,却又提醒道:“这种不利于团结的话,还是少说为佳!”片刻过后,又忍不住问:“你都听到了哪些议论?”

王贤荣说:“反正都不是什么好话。我归纳了一下,大致有四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说包局长去省城找唐市长去了,唐市长这些天正在省里住党校,包局长除了找唐市长以外,还去找了省里一些大领导,总之是要设法把事情摆平。第二种说法是说包局长已被双规了,这几天交代了一大堆问题,看来一两年怕是出不来了。第三种说法是说包局长带着付全有已偷越国境,目前正潜逃在外,国际刑警组织都发了通缉令。第四种说法则干脆说包局长自知罪孽深重,已选择了畏罪自杀,以谢国人。这四种说法,一个比一个离奇,一个比一个玄乎!”

田晓堂笑了起来,说:“这四种说法,除了第一种还靠点谱,其他的都是无稽之谈。”

王贤荣眨了眨眼,不以为然地说:“也难说啊。如今那些出了事的官员,哪个平时不像正人君子,可一旦快要暴露了,他们不是滞留不归,就是悄然外逃,不是自尽身亡,就是上下乱咬,种种疯狂的行径,无不让人目瞪口呆啊!”

田晓堂沉下脸来,瞪了王贤荣一眼,低声斥责道:“这种话跟我说说可以,在别人面前千万别瞎讲!我看你迟早要坏在这张臭嘴上!还有,你跟办公室的同志也说一声,提醒大家不要在背后乱谈论领导。”田晓堂心想王贤荣真不够老成,官场险恶,岂能口无遮拦?再说,包云河即便有问题,他就那么容易被扳倒吗?

王贤荣走后,田晓堂又想,包云河虽然老谋深算,不容易扳倒,可凡事都有可能出意外,万一出了意外呢?如果真出了意外,包云河下了野,那么“洁净工程”就有可能翻案改写,方案二就有可能重见天日。田晓堂想到这儿,不由有点按捺不住的兴奋。转念又想,就为了搞好“洁净工程”,竟然巴望着包云河下野,让包云河付出那么惨重的代价,这心理是不是有些阴暗和恶毒?自己就那么希望包云河下野吗?不管包云河这个人怎么样,毕竟还是人家主动把他推上了副局长的位子,包云河是有恩于他的呀。他就觉得,自己真不该冒出那个念头来。

一连过去了五天,包云河还是不见人影,机关里越发人心惶惶。田晓堂表面平静,内心也暗暗开始打鼓,觉得包云河这次只怕真是凶多吉少。

这天下午,田晓堂前脚刚进了办公室,李东达后脚就端着个不锈钢茶杯不紧不慢地跟了进来。田晓堂忙把他迎到沙发上坐下,心里却犯起了嘀咕:在这个敏感时期,李东达主动找上门来,究竟想干什么?

同类推荐
  • 那些年,我们错过的爱情

    那些年,我们错过的爱情

    那些年,青春的我们遇到爱情,错过!但依然期待获得属于自己的爱情与婚姻。真实追忆了主人公青春恋爱成长的往事,其中有刻骨铭心的单恋之痛,也有对深入灵魂恋爱的渴望,有爱情不期而至的心动,也有未获爱神青睐的失落……有悲有喜,有灿烂有忧伤,用朴实的笔触将主人公对爱情的坚持与主张娓娓道来。本书告诉读者: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和速食恋爱的世界,爱情机会降临时,你既要沉下心来呵护,也要当机立断抉择,否则你只能错过。
  • 格子衬衫上的仲夏已逝

    格子衬衫上的仲夏已逝

    麻娑,麻娑。我们是红蚁的后族,做我的王后。我们要一起穿越那片金黄的麦田,爬到卡克布齐的向日葵上进行我们的婚礼,听说那的日落是世界上最美的。
  • 雍正皇帝:九王夺嫡

    雍正皇帝:九王夺嫡

    本书记叙了康熙四子胤真从夺嫡登极到整肃朝纲,实现政治抱负的全过程,刻划了上百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被评认家认为是“自《红楼梦》以来最为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百年不遇的佳构”。
  • 红色棺材之谜

    红色棺材之谜

    战争阴云笼罩的莫斯科,人心惶惶,世界大战一触即发。暗流涌动之下苏联形势一片紧张,秘密武器巨型坦克“红色棺材”的研究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之中,然而研究资料泄露,负责人离奇身死,周围相关人员纷纷卷入其中。究竟是谁泄露了秘密,又是谁杀了负责人?未完成的巨型坦克“红色棺材”又将何去何从?调查员“翡翠之眼”佩卡拉将如何顶住压力,拨开重重迷雾寻找真相。
  • 大师且留步

    大师且留步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热门推荐
  • 《半位面》

    《半位面》

    “您好,少爷。从今天起,我是您的侍从霖雨。”“不用拘谨,叫我林若就好。”
  • 默克尔传:创造德国奇迹的女人

    默克尔传:创造德国奇迹的女人

    默克尔是一个谜。她在世界政坛呼风唤雨,举足轻重,但人们对她的过去、她的内心几乎一无所知。这个女人很少透露关于自己的信息。她在民主德国的过去,她突然迅速地攀上德国权力顶峰的内幕,一概讳莫如深。默克尔的人生经历和从政生涯如同一部悬疑电影。她总是出人意料地转变立场,在对手的阵营里猛冲,让人措手不及;她采取多种策略和战术,一次次赢得德国选民的信赖与支持;必要时,她会毫不犹豫地为权力而献身。本书是通往默克尔世界的一次旅行,为您解开德国“铁娘子”身上的斯芬克斯之谜……
  • 磬山牧亭朴夫拙禅师语录

    磬山牧亭朴夫拙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辰鞘传说

    辰鞘传说

    一场大火竟引发天降雷恩怨纠葛的三人竟回到盛世三国无奈认贼作父竟获赠三国兵器谱上排名第九的血影离光从此走上了兵器收集之路发誓集齐兵器谱前十另外十把神器谁知兵器谱排名之外竟还有一把绝世神器神器认主,猖狂闯三国
  • 用忠臣掌权,按能力重用

    用忠臣掌权,按能力重用

    本书为企业经营管理类图书,以“忠诚”和“能力”为关键词,从企业人事管理的实际出发,详细阐述企业领导识人、择人、用人、管人等方面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熟悉各种性格人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其重用和引导,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价值,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并进一步完善企业人事管理机制。
  • 山沟沟走出的神医

    山沟沟走出的神医

    是什么让年仅十五岁的他放下了手中心爱的课本,走上回家种田的道路呢?又是什么样的家世让他这个还没有成年的少年郎,用他那单薄瘦小的肩膀扛起一家的重任、年幼的他能扛起这个支柱吗?而后来为什么人人都要尊称他一声‘神医、活佛’呢?这一切都在本书中将一一为你揭晓..............
  • 兵王爱上女明星

    兵王爱上女明星

    哥看的不是戏,是人!哥追的不是明星,是女人!“唉,我对这个看脸的时代,彻底绝望了!”在这个有颜任性的看脸时代,帅破天际的兵王之王宣璧武,霸气侧露的上演了一段啼笑皆非的追女传奇!【本书的书评、读者情况、粉丝榜等内容,作者保留原封不动照搬,或略作修改写入作品中的权力。如有不满,请用钱砸昏作者吧!】
  • 我是女术士

    我是女术士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风水本就是一门科学,无奈被人神话或遗忘,千年前的风水布局只为天地初分时的异象,中华龙脉或伤、或亡,或逃,泱泱华夏地底早已千疮百孔,而要恢复这个关键却落在了一个懵懂女孩身上,而她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千年的风水迷局到底有怎样惊天的秘密。
  • 玉皇大帝在二战

    玉皇大帝在二战

    神仙,妖怪……谢谢……玉皇大帝带领天庭群仙举霞飞升,不想传说中的神界就是如来佛一个坑爹的谎言,压根就没有神界……可怜兮兮的玉皇大帝让八戒一筢子打碎虚空,没有飞升,反而搞得时空错乱,群仙跟天庭一起飞到了二战时期的英国……当仙术碰上德国毛瑟狙击枪……当太上老君的避毒丹遇到德国毒气……当嫦娥妹妹碰上日本好色鬼子……当八戒被放到德国士兵烧烤架上……玉皇大帝说了:“兄弟们,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把今天当成世界末日来战斗吧,削他……就是弄他,小样的鬼子,敢欺负我嫦娥妹妹,揍他……那个……八戒,你轻点下手……”
  • 天衢

    天衢

    一道霞光闪过,没落到了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没过几年,这个小村长就莫名的消失了,但还是幸运的留下了三个还未长大的小孩,以及五个村里的青壮年。但随着这五个青壮年的一番商议,他们也在一个暴雨的夜晚消失了,没人知道他们怎么离去的,也无法发现他们的踪迹。最总只留下了三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不过幸运的是,孩子被交给了一个大户人家照顾。但命运人心的改变和命运的安排,一切都在改变……